《依法治国的含义及意义优秀3篇》
依法治国含义 篇1
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内容: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二、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五、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六、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全局性
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实现法制化,都要依法治理:这一方针应成为执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的共同行为准则。那种认为法治主要是“治民”而不是“治官”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法治有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之分。古代法治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总是代表着先进的阶级、阶层以及开明的思想家政治家的利益和愿望,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当时的统治者往往把法律当做治民的工具。现代法治与此则有很大不同。老百姓的行为虽然也要受法律的约束,但法
律的作用主要是治官,这是由民主政治代替了专制政治所决定的。宪法出现在近代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宪法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使其不受侵犯;二是设定和约束国家的权力,使其不被滥用。同时,那种认为法治只是一项具体工作而不是一项影响和决定全局的方针的看法也是不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方针和政策,其中有四项最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深远战略意义,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行计划经济转变为实行市场经济;从实行闭关锁国转变为实行对外开放;从人治向法治过渡,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整体性
依法治国是一项从中央到地方,从地区到行业,从立法到执法、司法、护法、守法、学法的系统工程。应上下呼应,左右协调,前后衔接。那种认为依法治国只是中央的事情,“依法治省”、“依法治村”、“依法治水”等等提法不科学、措施无意义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实行依法治国,首先是中央的事情,首先要从中央机关及其领导成员做起;制度改革首先要从中央一级的层次上实施,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实行这一治国方略成败的关键也在中央一级。不强调这一点也是不正确的。但是,我们不应低估从1985年前后开始的、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和深入开展的“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依法治理包括区域治理(省、市、县)、行业治理和基层治理,内容涉及立法(还有行业与基层的建章立制)、执法、司法、护法(法律监督)、普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现在它已经超越“学法必须用法”的视角和把依法治理仅仅当做普法的一个环节的眼界,发展成为一个把依法治国方针和措施从中央推向各级地方、各行各业和所有基层单位的宏伟局面。
目的性
战略目标是相对于策略手段而言的。法治国家作为现代一种最进步的政治法律制度的目标模式,其基本标志和要求是丰富的、具体的、确定的、可预测的。它不应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法治国家”概念,在以往党和政府的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从未出现过,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当然,学者早已提出过)。我们强调狭义上“依法治国”是方针,“法治国家”是目标,主要意义是说明“法治国家”有其具体的丰富的内涵,是一种国家在政治和法律上的类型与模式,它应具有一系列现代法治原则,不应简单地将它理解为只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它应有中国的一定特色,又必然具备现代法治国家的各种共同特征;它应有自身的性质和客观规律可循,又可以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予以创新。研究、发展、设计和明确其基本标志及具体内容,以作为前进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向导,是完全可能的和十分必要的。
长期性
法治国家的建成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是同步的。法的内容与形式,法律制度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与发展,而必然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具体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也须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情况复杂,历史包袱沉重。因此,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其达到理想的境界,在我国大约还需要三十年以至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一长期性决定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历史性进程具有渐进性、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在这个问题上,既不能不顾主客观条件而操之过急,也不能不去做那些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停步不前。如何实现在观念更新尤其是制度变革上的持续性,以始终保持这一历史性进程的发展势头;如何在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上选择某些重大改革措施,以影响和推动全局的进展,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要求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要求国家生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都纳入法律的轨道,接受法律的调控和处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组织和调控。法律不再是单纯的解决纠纷和维护社会治安的手段,而成为组织和改革社会的重要工具。法治国家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法律功能日益扩展,并且大规模地向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渗透的过程。具体说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立法工作,完备法律体系 完备法律体系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首要环节。
(1)正确认识法律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从主要依靠提高法律数量转变到提高法律质量来完善法制的轨道上来。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在立法方面,“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正确。“法律泛滥不仅会贬低法律的价值,而且还败坏法律的质量”。关键并不在于法律的数量,而在于法律的质量。
(2)要转变“立法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坚持立法力求严密细致的原则,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
(3)要转变“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立法思想,从全局出发,有步骤.有规划.有预见地开展立法工作,使法律体系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
二、有了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不会因此而自然而然地实现法治。“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宪法和法律得不到切实有效的遵行,无异于一纸空文。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关键就在于树立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1、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1)行政机关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来从事行政行为,“无法律即无行政”,严禁超越法律行使职权。
(2)行政机关在行使法定职权,从事行政活动时,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这里的“依法”,既包括依实体法,也包括依程序法。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星鉴于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强调行政行为应当遵守法定程序在今天乃至今后显得尤为重要。
3)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3、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 司法是匡扶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法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意味着法律向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的扩张和渗透,而且意味着法律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是人们用于创造新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美国著名法哲学家和法律史家伯尔曼指出,“确保遵从规则的因素如信任、公正、可靠性的归属感,远比强制力更为重要。法律只在受到信任,并且因而并不要求强力制裁的时候,才是有效的,依法统治者无须处处都仰赖警察。„„总之,真正能阻止犯罪的乃是守法的传统,这种传统又植根于一种深切而热烈的信念之中,那就是,法律不仅是世俗政策的工具,而且还是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现代法律观念,没有公民对法律的普遍信仰,公民的守法精神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就不能形成,法治就不可能实现。而要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法制教育和法律宣传,使人人知法,懂法,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
依法治国的含义及意义 篇2
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一)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内涵理解:
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第二、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第三、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五,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的意义 篇3
依法治国的意义?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③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保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预防和遏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序地进行;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如何才能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
(1)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制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法律体制;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青少年如何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青少年: 1.要增强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参政议政意识,主人翁意识,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要勇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的言行作斗争,以实际行动捍卫法律的尊严;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依法行政的重要性?P77
1、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
2、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
3、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4、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为我国反腐倡廉提几点建议:
1、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惩治犯罪,加大反腐力度;
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
3、加强人民群众监督,健全监督机制;
4、公民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控告检举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 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 答:(1)因为:A、公民的姓名权和受教育权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B、小齐认真学习宪法等法律知识,有很强的法律意识,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2)以法律为武器,采用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 遵守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保障。我们中学生,要从小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 维护宪法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我们青少年学生首先应当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再次要以各种形式想群众宣传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捍卫宪法的尊严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从内容
①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③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际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从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和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①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从制定和修改 的程序 宪法明确规定:
“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 的多数通过。”
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内容
2、从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
我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大学生孙志刚事件披露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三位法学博士以普通公民身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建议主要集中在三点:
一是收容遣送制度有违法治精神,应予废除。
二是《收容遣送办法》违反了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应予以改变或撤销。
三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尽快启动违宪审查机制。这三位法学博士在行使公民的什么权利? 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A、权力需要监督和制约;B、行使监督权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C、每个公民都要关注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D、发现违法犯罪行 为要及时举报。
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1、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含义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我国公民享有的广泛的政治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面对的情况
对于改善环境、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能做什么?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反映的渠道有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面对的情况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 能做什么?要及时举报
反映的渠道有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面对的情况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能做什么?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公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表现:
1、对于改善环境、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2、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3、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4、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结论 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具体表现在:
1、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2、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二、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
1、什么是国家安全?
-----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阅读P85页链接)
2、为什么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 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3、我们公民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1)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2)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3)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广西一名中学生上网游览时,意外地发现这一问题,他当即向“雅虎”网站发出电子邮件,严正指出其错误,并要求该网站立即修正错 启示: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因为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