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将领戴安澜生平简介优秀3篇》
戴安澜(1904~1942),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因昆仑关一役获得蒋中正"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之赞誉。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民国将领戴安澜生平简介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戴安澜简介 篇1
戴安澜出身于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和多数勤劳大众一样,戴安澜的家人都过着男耕女织的简单生活,虽清苦倒也安稳。随着晚清政府的日渐腐败,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备受压迫,戴安澜的家人也是在被剥削被压迫中贫苦度日,这正激发了他要多读书以改变现在这种状况的决心。戴安澜简介到底怎么样呢?
幼年的戴安澜勤学好读,聪明伶俐,用知识武装自己,但看到国家日益衰败人民饱受煎熬时,他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投身军旅,参加了很多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等。在一次次的战役中,戴安澜用他的智慧和果敢赢得一枚枚勋章,他的指挥作战才能也得到锻炼,在与日军的对抗中,将军足智多谋,轻伤不下火线,卓越的功勋得到党内外人士的一致认可,他也以驱除日寇为己任,多次和敌人交战运用巧妙的作战方法大获全胜,令日军闻风丧胆但是也很佩服戴安澜将军。
戴安澜简介里他的一生是短暂的,在战役中身受重伤,还坚持继续指挥作战,最终因伤情恶化牺牲在战场上,全军上下悲痛不已,百姓也自发送行,但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为国捐躯报效国家,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用他的智慧与才能赢得了各方人士的一致赞誉,连敌军都对他的牺牲感到惋惜。现今他长眠于松柏长青处,后人瞻仰纪念他的付出与不朽,在天堂中的他应该欣慰如今已无剥削和压迫了。
戴安澜是怎么死的 篇2
对于戴安澜是怎么死的,现在都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他的死是光荣的,同时也完成了他作为军人的最高使命:战死沙场。1942年,正值中缅战争,戴安澜作为指挥领导军队打响了同古战役。
战场上由生到死往往都在那一瞬之间,作为指挥,更是成为了敌人瞄准的对象。负伤自然也成为必然。就在同年5月18日,戴将军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时,不幸身负重伤,由于缅北地区复杂的地形和连绵的阴雨,药物难以运输进来,因此极度缺乏。他不得不忍受剧痛,艰难度日,还要为战事操心劳累,伤势一天比一天糟糕,最终伤口化脓溃烂,就算药物充裕,也无力回天。就这样在缅北的一个距祖国只有100多公里之地的茅邦村,壮烈殉职。
如果说是被一枪打死,或许还能死的痛快些,而戴将军确是被身上的伤一天天折磨至死,换做常人,这种痛苦是无法忍受的,或许早就自己了结了自己,可戴将军为了不给国家带来麻烦,他宁愿自己忍着,也不要士兵们冒着危险给自己送药,即便身负重伤,也依然要坚守在战争的第一线,直到流【WWW.BAIHUAWEN.com】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直到自己的生命耗尽,以身殉国。死时年仅38岁。因为条件限制,死后都得不到一口像样的棺材,尸体还是被马革裹着被人带回了祖国。戴安澜是怎么死的,他的死是悲壮的,这也让老百姓们深受感动,在运尸回国的路程中,沿路百姓无不为之声泪俱下。
戴安澜子女 篇3
戴安澜与其妻王荷馨共育有三男一女,戴安澜子女分别是长子:戴复东;二女:戴藩篱;三子:戴靖东;四子:戴澄东。戴安澜为其子女取得名字都具有很深的寓意,与他们出生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各自名字都含有一个“东”字,很显然是与东洋鬼子有关,希望他们日后能够覆灭,平靖,澄清东洋鬼子,“藩篱”则意为“筑起一道屏障,不让东洋鬼子入侵”。可以看出戴老对他的子女都寄予厚望,盼其长大成材,为国效力。
而今戴安澜子女正如他们的父亲所期盼的那样,纷纷投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在不同的领域学有所成,尽自己的所能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他的大儿子戴复东现在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名誉院长、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二女儿戴藩篱任上海政协委员,针对社会问题,献计献策。三儿子和他的大哥一样,在学术方面颇有造诣,曾在南京理工大学任教授一职。而其小儿子戴澄东则是国家高级工程师,曾在江苏省水利厅、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省委统战部任职。他们都在用自己所学尽心尽力的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不负父亲所寄予的厚望。
每每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时,他们都感慨不断。可见,戴老对他的子女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因为这样,戴安澜将军身上的美好品质才得以在子女身上传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