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古诗词鉴赏(3篇)正文

《古诗词鉴赏(3篇)》

时间: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古诗词鉴赏(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古诗词赏析 篇1

读不懂诗词,“捷径”来解答

“赏析的基础首先是理解诗文的意思。”张树铮教授说,虽然命题材料都是考纲规定的“浅易的古代诗”,但解答高考古诗试题的瓶颈还是读不懂诗,考生遇到古诗文读不懂不要慌,先看一下作者名字,回忆一下作者诗文的创作风格,熟悉其作品的主体风格及主流思想。例如,李白的诗炽烈奔放,怀才不遇;杜甫的诗沉郁凝重,忧国忧民;王维的诗含蓄生动,闲适空寂;杜牧的诗含蓄绰约,借古讽今等。

张树铮教授说,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明确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如果考生不熟悉试题中的作者,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论世”。试题会在注释中交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这些注释内容恰是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考生们要了解历史,弄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样即使在读不懂诗文的情况下,也能找对整体方向,快速答题。

情感表达题重在把握题材

“任何一首古诗文的考察无非就是两个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张树铮教授说,做古诗词试题注意其中的“情感语”,即古诗标题或正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言。许多诗歌中不仅交待诗歌所咏对象和事件,还常以“怨、愤、哀、喜、别”等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调和写作目的。高考所选古诗大多具有篇末点题的特点,因此把握全诗主旨的捷径就是深入探究诗词中末几句含意。

张树铮教授说,考生们最好要熟悉古诗词的题材类型。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等七类古诗抒发的情感是有规律可循的。山水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田园诗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边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征人久戍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酬的怨愤;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表达对情人或亲人的依恋,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和祝愿;思乡诗表达客居他乡游子和远戍边关征人的思乡怀人,熟悉这些对考生答题有很大的帮助。

古诗词赏析 篇2

教学目标:

1、明确古诗词中考考点。

2、熟悉古诗词中考常考题型。

3、掌握常考题型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

1、鉴赏课内外古诗词,从不同角度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2、把握品析古诗句、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练运用古诗词中感悟情感主旨,和字句赏析类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一曲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考古诗词阅读是必考点之一,但也是大家丢分最多的阅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拨开云雾,见答题技巧。

二、活动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一学)

学生根据近三年泸州市的古诗赏析中考题,归纳考题的特点。再分小组合作完成《醉花阴》的诗词赏析。

1、学生谈中考诗词题型特点,(教师明确),以及读古诗的步骤。

2、听朗读后有感情朗读《醉花阴》

3、学生讲述该诗的内容,以及简介作者。

4、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诗词赏析题,并用规范的语言和答题模式回答。

5、总结答题模式

三、活动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练一练)

1、学生阅读《望岳》,根据今天大家一起讨论的中考题的两个出题的角度为《望岳》出两题,并附上参考答案,看看谁做的最快最好!

2、学生展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做诗词鉴赏阅读时,只要我们牢记这几点,拿出“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气势,多练习,多总结,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诗词鉴赏 篇3

古诗原文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译文翻译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叫人担心害怕!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注释解释

选自《简斋集》。陈与义(1090—1138),号简斋。宋代诗人。此诗写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

巴陵:古郡名,今湖南岳阳市。

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胭脂:一种红色颜料。也泛指红色。

诗文赏析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