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拉齐尼巴依卡事迹范文【通用6篇】正文

《拉齐尼巴依卡事迹范文【通用6篇】》

时间:

拉齐尼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牧民。8月,拉齐尼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拉齐尼巴依卡事迹范文【通用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时代楷模拉齐尼的事迹 篇1

“守卫祖国,护卫人民,拉齐尼·巴依卡用他的生命践行了这句誓言。”3月3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说,“我要以拉齐尼·巴依卡为榜样,用实际行动传承他爱国护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舍己救人的精神;忠实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乌什县英阿瓦提乡干部群众听到追授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后,感到英雄模范就在身边。英阿瓦提乡党委书记肖俊胜说:“眼下,英阿瓦提乡正忙于春耕备耕、麦田春灌、果园追肥、技能培训等工作,我们将以‘时代楷模’精神为动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来守护好边防,维护好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边境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

“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传承拉齐尼·巴依卡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勇担责任 继续守好祖国的边境线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达布达尔乡热斯喀木村护边员其拉克·买买热依木从事护边员20年,常年放牧巡防在边境第一线,被当地边防连队和农牧民称作村里的“活地图”。他说:“拉齐尼·巴依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用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英雄赞歌!作为一名护边员,我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领土,保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山河!”

34岁的乌恰县吾合沙鲁乡恰提村村民斯迪克·塔西坦也是一名护边员,收看了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他感动地说:“拉齐尼·巴依卡是我们护边员的榜样,我会担起他的责任,继续守好祖国的边境线,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激励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爱新舍里镇乌珠牛录村护边员永新杰。“我要把拉齐尼·巴依卡的先进事迹作为一种自觉追求、一种精神支撑、一种持久动力,做守护边境线的表率。”永新杰说。

完成未竟事业 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莎车县莎车镇加罕巴格社区干部乔江涛说,拉齐尼·巴依卡的先进事迹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一杆旗帜、一盏明灯。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将把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立足自身岗位,开展好社区各项工作,把社区建设得更好。

“正是一个又一个像拉齐尼·巴依卡一样的共产党员,努力拼搏、奋斗,乃至牺牲,使党旗更加鲜艳,使共产党员的形象在人民心中闪耀着更加夺目的光彩。”托克逊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民警白克力· 热西提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中打头阵做表率,以实际行动向拉齐尼·巴依卡致敬。

“拉齐尼·巴依卡守边护边十多年,被当地群众称为‘帕尔米雄鹰’,他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用坚守诠释爱国忠诚的先进事迹让我深受感动。”精河县乐助的士爱心车队队员刘振国说,作为爱心车队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时代楷模拉齐尼的事迹 篇2

2021年1月4日,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勇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牺牲,他的先进事迹和英雄壮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3月3日,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称号。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坚定推动者,是全国人大代表忠诚履职的杰出榜样,是新时代退役军人忠诚奉献的优秀代表,是全国双拥战线涌现出来的重大典型。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先进事迹和他的崇高精神。

拉齐尼·巴依卡,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79年4月生,2001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退役,200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7月被评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2016年4月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2017年9月被评为“自治区道德模范”;2017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被评定为烈士,追授“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祖孙三代接力戍边,赓续传承爱国拥军优良传统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县,这里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888公里。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热土的塔吉克族,一出生就与牦牛为伴,常年奔波在冰河雪峰间,熟悉这里的高山和沟壑,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拉齐尼·巴依卡与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代代接力传承爱国拥军优良传统,累计为边防官兵担任义务向导71年,足迹遍布了他们守护的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岗。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正式成立。“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连队负责巡逻的吾甫浪沟是中巴边境一条重要通道,官兵在沟里巡逻一趟,要翻越8座海拔 5000米以上的达坂,还要80多次蹚过刺骨的冰河。至今,这里仍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乘牦牛巡逻的边境线。

得知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要巡逻吾甫浪沟后,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主动请缨当向导,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从此,“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1毫米!”这句话,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记了一辈子,他要求子孙们也要谨记在心、代代相传。1972年8月,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年迈走不动了,20岁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随即加入护边员队伍,继续担负义务向导的任务,一干就是32年。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在远程巡逻期间,双亲先后病逝,妻子因难产不幸离世。2004年,被高原风霜雨雪摧垮了身体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最后一次巡逻吾甫浪沟,他把详细标注着这条沟的险段、坡度、冰河温度、宿营点、防卫野狼方法的“巡逻图”交给儿子拉齐尼·巴依卡,将爱国拥军、戍边向导的光荣使命再次传递给了下一代。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拉齐尼·巴依卡泪流满面,从此,他像祖父、父亲一样守边护边,和千千万万爱国爱疆、守边护边的群众和边防战士一起,筑起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钢铁长城。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早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2021年1月5日,在拉齐尼·巴依卡的追悼会上,他9岁的儿子拉丁·拉齐尼抱着父亲的遗像一边流泪一边说:“爸爸走了,我还在,等长大后,我要和他一样当护边员。”

二、“死亡之谷”无畏无惧,铸就帕米尔高原鱼水深情

拉齐尼·巴依卡12岁开始跟随父亲巡逻,在爷爷巡边故事的熏陶、父亲戍边生活的感染和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的注视中长大。他总觉得自己身上流淌着卫国戍边的血液,也萌生了参军入伍的想法。2001年底,拉齐尼·巴依卡被父亲送到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在部队,他爱军精武、恪尽职守,不怕吃苦、勇于争先,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读书学习、加班训练,五公里武装拉练打破所在武警支队纪录,参加全疆武警边防系统大比武成绩名列前茅。两年的军旅生活升华了他对部队的深厚感情,更加坚定了他巡边戍边的信念。

退役后,拉齐尼·巴依卡立即加入护边员队伍,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给边防官兵做起了巡逻向导。巡边路上,他每次都走在最前面探路,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帮助边防官兵指引方向、化险为夷。2004年9月,拉齐尼·巴依卡第一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吾甫浪沟巡逻,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官兵冷得直打哆嗦。他想起父亲教过的方法,把15头牦牛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道“挡风墙”,官兵们紧紧靠着牦牛身子度过了一夜。第二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又遇见山体滑坡,七八十度的陡坡,异常艰险。在不停地有碎石块滑落的情况下,拉齐尼·巴依卡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前往悬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块碎石片砸在了他的额头,鲜血直流,拉齐尼·巴依卡强忍剧痛,历经2个小时,终于探出一条比较安全的道路,带领官兵们顺利通过。2011年11月,拉齐尼·巴依卡和官兵们在巡逻途中突遇暴雪,战士裴涛突然从牦牛背上摔下掉进了一个雪洞里,周围的冰雪还在垮塌。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立即示意大家保持镇静不要动,自己爬到雪洞旁边,不顾寒风刺骨,脱下衣服,打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战士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因为长时间在雪中,拉齐尼·巴依卡被冻得不省人事,经过县医院三个小时的抢救才挽回性命。伤势刚愈,他又带着牦牛踏上巡边路。2013年9月,巡逻小队经过乱石滩断崖时发生山体滑坡,曾经的标记和路都消失了。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拉齐尼·巴依卡主动请缨,只身前往峭壁探路,不料山上落石将他砸晕,鲜血直流。官兵们赶紧抢救、包扎伤口。拉齐尼·巴依卡清醒过来后,官兵们劝他回去,他却坚决拒绝:“这是任务,绝不能因为我的一点小伤耽误了巡逻。”

拉齐尼·巴依卡把卫国护边当作崇高事业和毕生追求,16年如一日守卫在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年巡边10多次、行程1500多公里,每次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翻越雪山达坂、蹚过冰河,穿越经常雪崩的“死亡之谷”,家里随他巡边的牦牛累死了7头,自己身上大大小小负伤多处。“只要大叔在,心里就踏实。”这是边防官兵们眼中的拉齐尼·巴依卡,他属于帕米尔高原,他熟悉喀喇昆仑,是真正的“帕米尔雄鹰”。

三、爱民为民无私奉献,用生命诠释初心使命

乐于助人是拉齐尼·巴依卡一贯的本色和追求。一年冬天,提孜那甫乡突降暴风雪,积雪半米多深。60多岁的牧民尼亚丁被困在海拔3200多米的山口。拉齐尼·巴依卡闻讯后立即招呼3名村干部,携带急救用品骑马赶往事发地,经过两个多小时跛涉终于将奄奄一息的尼亚丁救出。把老人送回家后拉齐尼·巴依卡不辞而别,尼亚丁抹着眼泪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人。”这样的故事,在拉齐尼·巴依卡巡边护边的生涯中还有很多。

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更好履行职责,他经常到牧民家走访,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不足3年,就围绕群众所难所盼提交建议、议案12件,把祖国边境线上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两会结束后,他还主动宣讲两会精神,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一线。

2019年,因长期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从事高强度工作,拉齐尼·巴依卡的心脏出了问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但是他不愿“退役”在家,一如既往为人民服务。2020年4月,拉齐尼·巴依卡经乡党委考察进入提孜那甫村村“两委”班子,他充分利用熟悉本村情况及自身在群众中的威望等优势,积极带动全村拥军戍边,得到广大农牧民的理解和支持,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拉齐尼·巴依卡每天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不分昼夜给乡亲们运送各种生活物资。他通过微信建立了困难互助群,24小时保持手机开机,随时在群里询问大家的需求,一字不落地做好记录,准备妥当后马上挨家挨户送去,最大限度服务农牧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为做好春耕备耕,拉齐尼·巴依卡主动组织农牧民维修了十几公里的水渠和闸口。高原寒冬,水闸口还结着厚厚的冰,拉齐尼·巴依卡带头下到冰冷刺骨的水渠内,将冻住水闸口的冰块击碎,修复了破损的渠道,有效保障了农耕备水。

2021年1月4日13时55分许,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教师陈晓琴之子刘晏骞,在喀什大学新泉校区人工湖不慎落水。在该校学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和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准备前往食堂打饭路过新泉湖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救救孩子!”,他俩循声而去,只见湖中央的冰窟中有个身影在挣扎,一旁有人在焦急求救。十万火急!拉齐尼·巴依卡没有丝毫犹豫,飞奔而去,第一个冲上冰面营救落水儿童,冰层突然破裂,拉齐尼·巴依卡奋力用双手托起孩子直到被救起,自己却沉入水中不幸牺牲,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生前,拉齐尼·巴依卡常说这句话,他把铮铮誓言写在内心深处,用青春热血守护祖国山河,用无惧无畏守护战友群众。英雄虽逝,精神永存。拉齐尼·巴依卡的故事将会永远传颂在帕米尔高原的天地之间,传颂在共和国西陲千里的边防线上,激励广大军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拥军、爱民奉献,同心协力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

拉齐尼巴依卡事迹 篇3

拉齐尼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牧民。8月,拉齐尼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拉齐尼一家就居住在这里,祖祖辈辈都在山沟里放牧。从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到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再到拉齐尼,他们一家三代接力担任民兵护边员,拉齐尼已经在这里做了的护边员。

1957年,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自荐成为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随后,他的父亲巴依卡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义务巡逻向导38年。拉齐尼十几岁的时候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20,从部队退役的他正式接过父亲手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护边员一起,骑着牦牛行走在这条边防线上。

60多年来,拉齐尼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在拉齐尼的心里,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说:“没有界碑,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巡逻路上,拉齐尼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和父亲一样,他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无数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

有一次,拉齐尼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有着“死亡之谷”之称的吾甫浪沟巡逻。巡逻第一天,队伍遭到暴风雪,受阻的巡逻队只好在离铁干里克村不远的一块山谷地露宿。看到官兵冻得直打哆嗦,拉齐尼就用父亲教过的方法用牦牛身体来取暖。他把15头牦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壁”,官兵仅靠着牦牛身子,既能挡风雪,又能取暖,让官兵们顺利度过了风雪夜。

第二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村,但由于山体滑坡,只好停了下来,前一年父亲做的标记没有了。“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上等兵普合毛担心地问。“再难再艰险我都会带你们渡过难关,放心吧。”拉齐尼说。

说完拉齐尼就起身探路。突然,从山上滑落下来的一块石片砸在了拉齐尼额头,鲜血直流,官兵们几次劝他返回,但他简单处理了伤口,坚持继续探路。“这是任务。”强忍疼痛,历经两个小时,拉齐尼终于找到了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们顺利通过。

每次巡逻都是太阳出来出发,太阳落山就在山里搭起帐篷将就一晚,有时还会遇到雪崩、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往返一次需要近10天时间。

有一年11月,拉齐尼像往常一样和官兵们奔波在山高路险的边境线巡逻时,突然间天气骤变,突降大雪。行走在最前面的战士皮涛不慎从牦牛背上摔了下来,掉进雪洞里,周围的冰雪不断垮塌。危急时刻,拉齐尼高喊:“大家都不要动!”然后自己迅速爬到雪洞旁边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皮涛救了出来。体力透支的拉齐尼被冻得不省人事,送到县医院抢救3个小时,才挽回了生命。

在16年的巡逻路上,拉齐尼和边防官兵结下了深厚情谊。“不光是我,我们周围的牧民都把边防连官兵当成自己的亲人。”拉齐尼掰着手指说,大雪压塌了房子和羊圈,他们来修;孩子上不起学,他们主动捐款,还给孩子补课;吐尔迪罕大妈家里困难,他们就买来羊羔帮她致富;红其拉甫没有医院,牧民生病了都到连队找军医,到连队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这不是亲人又是什么呢,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说着,他用力地拍了拍胸口。“看,我们的安居房漂亮吧?”拉齐尼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照片,讲起这几年护边员身边的变化:牧民们放牧有补助、种地有补贴,每年还享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孩子上学的学费全免;边防修好了巡逻路,建起了执勤房,还给护边员配发了摩托车、对讲机、望远镜。“以前步行巡逻需要好几天,现在骑摩托车只要5个小时,而且再也不用风餐露宿。”拉齐尼笑着说。

“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很想念从前和边防连的兄弟们顶风冒雪巡逻的日子,一起吃过的苦,才是最想回忆的甜。”说话间,拉齐尼的电话响起,是儿子拉蒂尔打来的。他边接电话边说:“拉蒂尔说长大了也要像我一样做一名护边员。我告诉他好好上学,将来要成为一名解放军,守卫祖国,保护人民。”

1月4日,新疆喀什,一名孩子陷入冰窟。拉齐尼·巴依卡循声赶去,脚踏冰面去拉孩子。冰面突然坍塌,自己不慎跌入水中。他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力把孩子尽量托在水面。闻讯赶来的人们纷纷参与救援。孩童成功获救,但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上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拉齐尼·巴依卡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全国劳动模范,一家三代守边的故事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被当地牧民称赞为“帕米尔雄鹰”。他生前常说:“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

拉齐尼巴依卡事迹范文篇2

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成为当地第一位义务向导员,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世纪70年代开始,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继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30多年。

从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拉齐尼·巴依卡便把护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他说:“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的边疆。”

过去近70年里,爷爷、父亲和他一家三代护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

护边员们每次巡逻靠骑牦牛或徒步行进,拉齐尼·巴依卡和其他护边员出门时都穿着厚棉衣。他说,山里面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夏季常常“一日过四季”,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大晴天,如果天气好的话,巡逻一次需要一个星期,遇上差天气,则最起码半个月以上。

“护边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多年来,爷爷和父亲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拉齐尼·巴依卡心里。

,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拉齐尼·巴依卡去了很多农牧区走访。他说:“我们那里农牧民已全部住进安居富民房,每个村都有了幼儿园,孩子们能享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免费教育。”

谈到护边员的生活变化,拉齐尼·巴依卡说,10多年前护边补贴一个月只有150元,现在每月2600元。有的牧民老乡家里面有2个护边员,家里有了这个稳定收入也实现了脱贫。此外,现在县里所有护边员都享受到了国家惠民补贴、草场补贴、社保医保等,人们生活都有了极大改善。

一年下来,拉齐尼·巴依卡认为家乡的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这里有一些采矿场,灰尘特别大,很多牧场也被破坏了。现在根据县委的要求,矿场全都停产了,原来的采矿区都种上了牧草。”

另外,20他还参加了在北京、四川、陕西等省市举办的观摩活动,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学习。拉齐尼·巴依卡说,这让他进一步认识到56个民族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互相介绍各自的民俗文化传统,我还向大家表演了塔吉克族舞蹈,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拉齐尼·巴依卡说,现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都充满信心,“但我们要居安思危,护边工作一天都不能放松,我们每天坚持巡逻,保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拉齐尼巴依卡事迹范文篇3

“守卫祖国,护卫人民,拉齐尼·巴依卡用他的生命践行了这句誓言。”3月3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说,“我要以拉齐尼·巴依卡为榜样,用实际行动传承他爱国护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舍己救人的精神;忠实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乌什县英阿瓦提乡干部群众听到追授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后,感到英雄模范就在身边。英阿瓦提乡党委书记肖俊胜说:“眼下,英阿瓦提乡正忙于春耕备耕、麦田春灌、果园追肥、技能培训等工作,我们将以‘时代楷模’精神为动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来守护好边防,维护好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边境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

“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富蕴县委宣传部驻该县库尔特乡达拉阿吾孜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海拉提·赛力克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传承拉齐尼·巴依卡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勇担责任继续守好祖国的边境线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达布达尔乡热斯喀木村护边员其拉克·买买热依木从事护边员,常年放牧巡防在边境第一线,被当地边防连队和农牧民称作村里的“活地图”。他说:“拉齐尼·巴依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用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英雄赞歌!作为一名护边员,我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领土,保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山河!”

34岁的乌恰县吾合沙鲁乡恰提村村民斯迪克·塔西坦也是一名护边员,收看了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他感动地说:“拉齐尼·巴依卡是我们护边员的榜样,我会担起他的责任,继续守好祖国的边境线,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激励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爱新舍里镇乌珠牛录村护边员永新杰。“我要把拉齐尼·巴依卡的先进事迹作为一种自觉追求、一种精神支撑、一种持久动力,做守护边境线的表率。”永新杰说。

完成未竟事业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莎车县莎车镇加罕巴格社区干部乔江涛说,拉齐尼·巴依卡的先进事迹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一杆旗帜、一盏明灯。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将把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立足自身岗位,开展好社区各项工作,把社区建设得更好。

“正是一个又一个像拉齐尼·巴依卡一样的共产党员,努力拼搏、奋斗,乃至牺牲,使党旗更加鲜艳,使共产党员的形象在人民心中闪耀着更加夺目的光彩。”托克逊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民警白克力·热西提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中打头阵做表率,以实际行动向拉齐尼·巴依卡致敬。

“拉齐尼·巴依卡守边护边十多年,被当地群众称为‘帕尔米雄鹰’,他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用坚守诠释爱国忠诚的先进事迹让我深受感动。”精河县乐助的士爱心车队队员刘振国说,作为爱心车队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拉齐尼巴依卡事迹范文篇4

拉齐尼·巴依卡12岁开始跟随父亲巡逻,在爷爷巡边故事的熏陶、父亲戍边生活的感染和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的注视中长 大。他总觉得自己身上流淌着卫国戍边的血液,也萌生了参军入 伍的想法。底,拉齐尼·巴依卡被父亲送到部队,成为 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在部队,他爱军精武、恪尽职守,不怕吃苦、勇于争先,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读书学习、加班训练,五公里武装拉练打破所在武警支队纪录,参加全疆武警边防系统大比武成绩名列前茅。两年的军旅生活升华了他对部队的深厚感情,更加坚定了他巡边戍边的信念。

退役后,拉齐尼·巴依卡立即加入护边员队伍,成为一名不 穿军装的“边防战士”,给边防官兵做起了巡逻向导。巡边路上, 他每次都走在最前面探路,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帮助边防官兵指 引方向、化险为夷。年9月,拉齐尼·巴依卡第一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吾甫浪沟巡逻,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官兵冷 得直打哆嗦。他想起父亲教过的方法,把15头牦牛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道“挡风墙”,官兵们紧紧靠着牦牛身子度过了一夜。第 二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又遇见山体滑坡,七八十度的陡坡,异 常艰险。在不停地有碎石块滑落的情况下,拉齐尼·巴依卡不顾 个人安危,只身前往悬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块碎石片砸在了 他的额头,鲜血直流,拉齐尼·巴依卡强忍剧痛,历经2个小时,终于探出一条比较安全的道路,带领官兵们顺利通过。 年11月,拉齐尼·巴依卡和官兵们在巡逻途中突遇暴雪,战士裴涛突然从牦牛背上摔下掉进了一个雪洞里,周围的冰雪还在垮 塌。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立即示意大家保持镇静不要 动,自己爬到雪洞旁边,不顾寒风刺骨,脱下衣服,打结做成绳 子,花了两个小时将战士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因为长时间在雪 中,拉齐尼·巴依卡被冻得不省人事,经过县医院三个小时的抢 救才挽回性命。伤势刚愈,他又带着牦牛踏上巡边路。9 月,巡逻小队经过乱石滩断崖时发生山体滑坡,曾经的标记和路 都消失了。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拉齐尼·巴依卡主动请缨, 只身前往峭壁探路,不料山上落石将他砸晕,鲜血直流。官兵们 赶紧抢救、包扎伤口。拉齐尼·巴依卡清醒过来后,官兵们劝他 回去,他却坚决拒绝:“这是任务,绝不能因为我的一点小伤耽误了巡逻。”

拉齐尼·巴依卡把卫国护边当作崇高事业和毕生追求,16 年如一日守卫在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年巡边10多次、行程1500多公里,每次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翻越雪山达坂、蹚过冰河,穿越经常雪崩的“死亡之谷”,家里随他巡边的牦牛累死了 7头,自己身上大大小小负伤多处。“只要大叔在,心里就踏实。”这是边防官兵们眼中的拉齐尼·巴依卡,他属于帕米尔高原,他熟悉喀喇昆仑,是真正的“帕米尔雄鹰”。

拉齐尼巴依卡事迹范文篇5

3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演播室的背景屏幕上,金黄色的“时代楷模”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发布仪式拉开帷幕。

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201月4日,为救落水儿童,他英勇牺牲,年仅41岁。

拉齐尼·巴依卡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边防事业。自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他凭着对祖国的一腔赤诚,坚守在帕米尔高原上,用青春和热血誓死捍卫着国家尊严和每一寸国土,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深情追忆致敬楷模

紫红的面庞、憨厚的笑容,大屏幕上,拉齐尼·巴依卡的照片渐渐浮现。“人们记住了他,在刺骨的冰湖中,瞪大眼睛,喊着‘孩子,先救孩子’,用身体能承受的极限,将托举的动作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舞台中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宁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娓娓道出。

现场开始播放视频短片,感人肺腑的画面不断闪过,重现了一个忠诚守边、无私奉献的护边员形象——

“拉齐尼·巴依卡曾经救过我的命,在他做护边员的16年里,谁也数不清他到底救过多少人。”

“冬天,由于大雪封山,边防哨所能吃的都吃完了,战士们都盼望连队尽快补给。18公里的山路,拉齐尼一脚深一脚浅,走了4个多小时,终于在晚饭之前把补给送到了前哨。而他自己,双脚早已失去知觉,嘴唇被冻得发紫。”

“去年我们村种植的莲花白,由于疫情原因,销路不畅。拉齐尼·巴依卡主动联系买家,担任志愿者,帮助农牧民收菜。最后莲花白都卖出去了。”

……

大家深情追忆拉齐尼·巴依卡的过往,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110位通过网络参加发布仪式的“云观众”,在屏幕另一端,亦无法抑制感动的泪水,不时地用纸巾擦拭脸颊。

忠诚守边 无私奉献

短片播放间隙,拉齐尼·巴依卡在喀什大学培训时的室友木沙江·努尔墩、红其拉甫边防连指导员刘小龙、原武警喀什边防支队塔县机动中队指导员杨思明,以及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老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依次走上台,接受现场采访,让所有人更深入、真实地了解英雄一家的传奇故事。

木沙江·努尔墩年与拉齐尼·巴依卡相识。他说,从认识拉齐尼·巴依卡的第一天起,就发现他乐于助人。“培训期间,每天早上老师同学来之前,他都会用湿毛巾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一个粉笔印都没有。放学之后他还会把教室的地拖一遍,课桌擦一擦。”

高原扎根,默默奉献。从拉齐尼·巴依卡的祖父算起,这个平凡的塔吉克族家庭已为祖国守边护边70多年。坚守着“不让界碑挪动一毫米”的信念,他们几乎付出了所有。

2004年,拉齐尼·巴依卡接过了家族神圣的“接力棒”,成为一名护边员,他称自己是“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实际上,他曾经也是一名武警边防战士。在军队的历练让拉齐尼·巴依卡更加顽强,也让他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拉齐尼·巴依卡月在新疆武警边防支队服役,底退伍。“他在新兵连时,我就是他的指导员。”杨思明说,“第一眼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子比较小,身材比较瘦弱。”

军旅生涯伊始,拉齐尼·巴依卡的训练成绩并不好。不管是体能还是器械,都低于平均水平。

“但他不气馁,很刻苦,甚至拼命。每天晚上主动给自己‘开小灶’。”杨思明感慨,短短3个月之后,拉齐尼·巴依卡的训练成绩就一跃为支队第一,战友们都十分佩服他。

看着儿子生前的影像,听着人们对往昔的叙述,立于台上,白发苍苍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泪眼婆娑。

“失去心爱的儿子我真的很难过。但如果再来一次,我相信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孩子。我做护边员的时候,也曾不顾生命危险救过一名掉入冰河里的军医,拉齐尼·巴依卡知道这个故事。我们是共产党员,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必须义无反顾冲在前,从小我就是这么教育他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话语令王宁几度哽咽。

英雄精神 代代相承

“为宣传褒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催人奋进的音乐声中,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妻子以及一双儿女从颁奖者手中接过纪念章和荣誉证书。

端起父亲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拉齐尼·巴依卡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动情地说,“爸爸答应要带我一起来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这一次我终于亲眼看到了。我会听他的话,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子拉迪尔·拉齐尼手中捧着一件衣服。拉齐尼·巴依卡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件衣服,是专门为来北京开会准备的,但他还没来得及穿。

“我以后也想和爸爸一样去部队当兵,退伍回来在家乡当一名护边员。这也是爸爸一直的心愿。”拉迪尔·拉齐尼掷地有声地说。

拉齐尼·巴依卡平时工作很忙,在家时间少,一家人连一张全家福都没有拍过,这也成为全家人的遗憾。当天,孩子们带来他的衣服,就是想在台上用这样的方式拍一张全家福。

“咔嚓!”照片定格,伴随着塔吉克族乐器热瓦普的琴声,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最喜欢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渐渐响起。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用青春的鲜血浇灌。巡逻路上,每到拉齐尼·巴依卡感到疲惫时,这首歌总能给他力量。

悠扬的歌声中,发布仪式徐徐落下帷幕。望着屏幕上那个激情飞扬、用一生践行入党申请书中所写“尽我所能,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好事”的拉齐尼·巴依卡,所有人都投去满怀敬意的目光,静静感受楷模的力量。

时代楷模拉齐尼的事迹 篇4

连日来,各级新闻媒体报道共产党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水儿童不幸遇难的英雄事迹后,喀什地区掀起了向“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学习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拉齐尼·巴依卡忠诚正直、谦逊善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恪尽职守、扎扎实实干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1月11日,在疏附县兰干镇喀拉古勒萨依村,认真观看了央视新闻对拉奇尼·巴依卡的相关报道,再次被他舍己救人、爱国戍边的事迹所感动。“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榜样,坚守为民情怀,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英雄已去,浩气长存。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壮举在寒冷的冬日,给了人们太多感动和无限怀念。连日来,英吉沙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并向不幸遇难的拉齐尼·巴依卡致以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的铮铮誓言让英吉沙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艾力哈尔江·多来提备受鼓舞,他说:“拉齐尼·巴依卡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以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标杆,认真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扎根群众、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真抓实干,认真履职尽责。”

1月11日,伽师县团委组织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线上会议学习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并号召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以拉齐尼·巴依卡为榜样,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将榜样精神化为工作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大家纷纷表示,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不断开创志愿服务工作新气象。

时代楷模拉齐尼的事迹 篇5

70年来,拉齐尼巴依卡一家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的每一块界碑、每一道山沟、每一条河流,成为了一个个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始终为祖国的边防安全进行义务巡逻,用他们自己的一句话说:“边防部队的官兵日夜巡逻边境线,使祖国的边关得以安宁,牧民得以安居乐业,我为他们带路,只是做了一个塔吉克族边民应该做的。事情。2004年1月,拉齐尼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接过戍边的“接力棒”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县,这里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888公里,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陆地三国接壤的边境县,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有1700多公里。在雄伟的帕米尔高原上,有一个叫红其拉甫的地方,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红其拉甫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正式成立的时候,拉齐尼的祖父凯迪拜克就成为边防官兵的义务向导。1972年8月,凯迪拜克老得再也走不动了,就把义务向导的“接力棒”交给了20岁的儿子巴亚克。在此后的近40年里,巴亚克常年与边防官兵巡逻在帕米尔高原至喀喇昆仑山脉、中巴边境的冰峰雪岭之中。2009年5月,被高原风霜雨雪摧垮了身体的巴亚克无法再从事向导工作。 2004年9月,拉齐尼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先进个人”称号、当了33年向导的父亲巴亚克手中,接过了戍边的“接力棒”。

边防战士的“保护神”

巡逻路上,拉齐尼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和父亲一样,他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多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拉齐尼第一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吾甫浪沟巡逻的时候。在巡逻第一天,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夜里只好在离铁干里克不远的一块山谷地停下歇息。看到官兵冷得直打哆嗦,拉齐尼就用父亲巴亚克教过他的方法用牦牛身体来取暖。他把15头牦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壁,官兵仅靠着牦牛身子,既能挡风雪,又能取暖,让官兵们顺利度过了一夜。巡逻第二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停下了,“由于山体滑坡,去年父亲做的标记已经没有了”。“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上等兵普合毛回应。“再难再艰险我都会带你们度过难关,放心吧!”拉齐尼说。山上不停地有碎石块滑落,说完拉齐尼就起身前往悬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块碎石片砸在了拉齐尼额头,鲜血直流,官兵们几次劝他返回,拉齐尼都会说:“这是任务”。拉齐尼强忍剧痛,为官兵探路。历经2个小时,拉齐尼终于找到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才让官兵们顺利通过。

甘于奉献的“向导员”

连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祖孙三代护边员却始终坚守帕米尔高原,坚守红其拉甫。 拉齐尼2003年从部队复员后回家放牧,2004年入党,如今他和媳妇、8岁的女儿还有6岁的儿子住在山上牧区。从2004年至今,拉齐尼给边防巡逻战士做向导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拉齐尼已经从父亲巴亚克手里学到了独自带领官兵巡逻的本领,连队每次组织巡逻他都会提前到达连队,与连队官兵一同完成巡逻任务。拉齐尼脸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他白色的额头与黑脸膛形成的强烈对比。多年巡逻下来,拉齐尼家的10头牦牛先后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了劳动能力,但他家不要一点报酬。拉齐尼说:“现正在训练家里的4头小公牦牛,现在他家跟着部队巡逻的牦牛只剩一头,三年后这些牦牛训练好了,家里就有5头牦牛能参加巡边了”。每天,无论刮风下雪,天气有多寒冷,拉齐尼总要把自己家的牦牛牵出来练练手,为官兵使用打基础,他还会经常讨教父亲巡逻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应该怎样避免。正是这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民鱼水深情,在祖国的西部边陲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屏障!

时代楷模拉齐尼的事迹 篇6

2019年大年三十,面对着帕米尔高原上的漫天风雪,参加完升旗仪式的拉齐尼·巴依卡怀里揣上馕、挎上包,和边防军人一道向大山深处走去。今年春节他又行进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护边路上。

今年40岁的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一名护边员。那里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在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的山口,这些山口就是护边巡逻的重点区域。

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成为当地第一位义务向导员,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世纪70年代开始,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继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30多年。

从2005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拉齐尼·巴依卡便把护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他说:“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的边疆。”

过去近70年里,爷爷、父亲和他一家三代护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

护边员们每次巡逻靠骑牦牛或徒步行进,拉齐尼·巴依卡和其他护边员出门时都穿着厚棉衣。他说,山里面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夏季常常“一日过四季”,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大晴天,如果天气好的话,巡逻一次需要一个星期,遇上差天气,则最起码半个月以上。

“护边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多年来,爷爷和父亲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拉齐尼·巴依卡心里。

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拉齐尼·巴依卡去了很多农牧区走访。他说:“我们那里农牧民已全部住进安居富民房,每个村都有了幼儿园,孩子们能享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谈到护边员的生活变化,拉齐尼·巴依卡说,10多年前护边补贴一个月只有150元,现在每月2600元。有的牧民老乡家里面有2个护边员,家里有了这个稳定收入也实现了脱贫。此外,现在县里所有护边员都享受到了国家惠民补贴、草场补贴、社保医保等,人们生活都有了极大改善。

一年下来,拉齐尼·巴依卡认为家乡的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这里有一些采矿场,灰尘特别大,很多牧场也被破坏了。现在根据县委的要求,矿场全都停产了,原来的采矿区都种上了牧草。”

另外,2018年他还参加了在北京、四川、陕西等省市举办的观摩活动,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学习。拉齐尼·巴依卡说,这让他进一步认识到56个民族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互相介绍各自的民俗文化传统,我还向大家表演了塔吉克族舞蹈,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拉齐尼·巴依卡说,现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都充满信心,“但我们要居安思危,护边工作一天都不能放松,我们每天坚持巡逻,保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