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论语【6篇】》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论语【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孔子的论语范文 篇1
摘要 孔子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孔门私学中,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孔子并没有专门的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专著,也没有对音乐欣赏做出专门而系统的说明。孔子的关于音乐美学的论述,散见于代表儒家经典思想的《论语》里,这些以人为本的音乐美学观,恰恰就是古代儒家音乐美学观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孔子 音乐美学观 《论语》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3000年前的西周之前,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就开始萌芽,进入西周这个音乐鼎盛时代,音乐美学观逐渐形成,《周礼・春官》中记载着当时的音乐美学理论:音乐是“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的一种精神活动。西周末年的史官伯亦提出了音乐具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的审美功效。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带来了活跃的学术气氛,使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空前发达,也使审美意识和对“美”的认知逐渐深化,并产生了具体的对音乐欣赏的需求和音乐欣赏的理论。孔子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就是对音乐的极高评价。随着西周时代青铜器技术的成熟,使得曾侯乙之类的大型编钟的制作得以实现,也从物质上推动了音乐活动的进一步升华。西周已设立了掌握国家演奏团体与音乐教育的中央专门音乐机关――大司乐。春秋时期三分损益法、十二律吕、七声音阶与旋宫转调等乐制的出现,代表着音乐技法和理论上的进步,也使音乐旋律更加精致、音乐表现更加精准,也对音乐风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这一切都标志着孔子时代的音乐活动已空前繁荣。因此,作为古典美学范畴之一的音乐美学的产生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孔子本人精通笛、箫、古琴等乐器,也很会唱歌,有着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论语・述而》云:“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这说明孔子对学习歌唱这件事情是非常认真的。孔子还擅长谱曲,他收集整理了上古时期的乐谱,并创作了《 操》、《欢乐操》、《龟山操》、《将归操》、《获麟操》、《畏匡操》、《厄陈操》、《闲居乐操》等曲谱,体现了孔子非凡的音乐创作才华。在孔门私学里,音乐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孔子并没有专门的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专著,也没有对音乐欣赏做出专门而系统的说明。孔子关于音乐美学的论述,时时散见于代表着儒家经典思想的《论语》里,孔子以人为本的音乐美学观,恰恰就是古代儒家音乐美学观的核心内容。本文将其归纳为如下三点,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一 音乐是一种政治语言
孔子所生活的西周末年,正值社会制度的转型期,各种新生的诸侯政治势力在争霸天下,在分封土地的同时,也敢于僭越王制礼仪,僭越天子礼乐,以至于让孔子发出了“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的恨恨之声。孔子对这一时代的评价为“礼崩乐坏”,“乐坏”就是指诸侯们对王室专用音乐的僭越。在孔子的心目中,这种音乐不仅是一种钟罄演奏出来的旋律,而是王权的组成部分,是至高无上、不能随意亵渎的;音乐的旋律里所包含的不仅是美的音符,更是王权的神圣和皇族的尊严。如上文提到的“八佾”之舞,就是古代的一种乐舞,因共有八行八列舞者,而被称为“八佾”。按照西周的礼法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这种制度的乐舞,所以说这种乐舞就是王室的特权之一。而作为鲁国正卿的季孙氏,按照礼制只能享有四佾之舞,而他却敢于明目张胆地用八佾舞于自家的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行为。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之言,已充分反映了孔子对季孙氏僭越王室专用音乐的基本态度。
《诗经》有云:“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怨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这说明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所以音乐不仅是统治阶层的一种政治语言,也是国情民声的表现。因此,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之后“三月不知肉味”,称之为“尽美矣,又尽善矣”。但同为周王朝国乐的“武乐”,孔子的评价为:“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之所以这样评价,并不是因为音乐旋律上的问题,而是因为“韶乐”是舜帝时期民众歌颂太平盛世所用的乐曲,乐曲中所表现的是一种和谐与安详,是百姓对舜帝文治的景仰,所以“韶乐”的旋律宛如春风吹拂,温馨流畅,令孔子陶醉。从思想内容上看,舜是在尧的禅让下得到王位的,是一种和平的社会转型,因此,“韶乐”表现的是一种合乎理想社会秩序的风情,也就是说,“韶乐”的根本精神是在表现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而“武乐”是周朝初年歌颂周王灭商的乐曲,虽然旋律也很美,其内容表现的却是周武王讨伐纣王时激烈的战争场面,其基本精神在于表现战争和征服,所以“武乐”的旋律节奏急促,铿锵激愤。更重要的是,周武王原为人臣,却用武力夺得了商王的天下,也是不符传统社会的君臣秩序的。而这种孔武精神对一贯主张“仁爱”的孔子来说,带有浓郁的血腥味,所以孔子才会认为“武乐”“不尽善”。从孔子对这两种音乐的比较之中,也可以看出孔子的音乐美学观是“美善合一”的观点,他强调音乐里有许多政治内容,而这些政治内容是欣赏音乐的人无法忽视的。
二 音乐是一种教化形式
“德治”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管理手段,也是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因此,对民众社会道德的约束与道德修养的提高,一直是统治阶层最重视的,正如《礼记》所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以在西周时期,统治阶层已意识到音乐的教化力量是巨大的,是其他教化手段无法企及的。从道德教化的角度出发,孔子也把音乐和礼教紧密结合起来,并希望利用礼乐文化来巩固宗法制度,这种思想在《论语》里也有所表现。
作为儒家经典人物的孔子,一生信守着仁的标准,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做人的理想境界。孔子认为,“仁德”思想统领着音乐的欣赏,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论语注疏》对此句的注疏云:“人而不仁,必不能行礼乐。”《论语全解》对此句的注疏云:“礼乐以仁为本也。盖礼者仁之文,乐者仁之声,有仁之实,然后能兴礼乐。”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把音乐的欣赏仅仅看成是一种纯艺术的活动,在音乐欣赏与创作的过程中,包含着孔子的“修齐治平”的崇高目标以及用音乐教化民众的目的。所以,孔子又进一步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音乐教化之过程,他把对音乐的理解放在了最后一步,也就是修身成仁的最高境界。这表明,在孔子看来,音乐修养是教化民众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人生修养的最高阶段。
“以乐修身”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孔子深知音乐有触动人类心灵的力量,更能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因情而发,是人类内心感受的一种美的外化形式,音乐可以超越国界、民族和时间的隔膜,蕴含着无法言喻的道德力量和审美内质。孔子已认识到了音乐的内化作用,因此,他对音乐择选的标准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孔子提出的音乐美学标准,更是教化与道德的一个标准,而“思无邪”的具体内容,就是孔子一贯所提倡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的道德标准。
基于这种“思无邪”的标准,孔子对郑卫之声颇为反感,由于郑卫一带地处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民众思想开放,郑卫音乐在继承商音乐传统的基础之上,表演时男女相杂,多有繁声促节,音调奔放激越,与孔子推崇的《韶》、《武》等雅正之乐风格迥异,因此有违孔子提倡“温柔敦厚”的乐风,使孔子认为郑卫音乐过于轻靡,有着迷乱心性的作用,不具有《诗经》所包含的“思无邪”的高尚品质,而是一种“淫声”。孔子曾愤怒地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也。”(《论语・阳货》)此话所表现出的正是孔子对郑卫音乐的极大反感。陈启源在《毛诗稽古编》中云:“淫,过也,非专指男女之欲也。郑声靡曼幼眇,无中正和平之致,导欲增悲,使闻者沉溺而忘返,故曰淫也。”也就是说,郑卫之声过于轻靡,失去了中和之美,容易使听者的心情失去平衡,从而破坏了音乐原来的修养身心功能。因此,孔子不遗余力地反对郑卫之声,他曾经很严厉地要求学生“放郑声,远佞人”(《论语・卫灵公》)。在这种对靡靡之音的反对之中,恰恰说明孔子所期待的音乐是优美而具有道德教化作用的,是具有正面的审美力量的,正如《史记・孔子世家》所评价的那样:“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三 音乐是一种至美的表达和精神的力量
孔子喜欢乐器,也喜欢歌唱,他认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这样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在晚春季节里,穿上刚刚做成的漂亮春服,约上几位有品位的好友,再带上几位好学的童子,相约到郊外去踏青。在大自然里享受着春风春雨,就会神采飞扬,人在春风里翩然起舞,放声歌咏,这才是一件逍遥又浪漫的事情呢!孔子已充分认识到,音乐是与天地融合的一种纯美的艺术形式,当人置身于天地美景之间时,音乐就是人类表达与自然亲和的一种特殊语言,这种感受与《礼记・乐记》中的言论非常相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言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这种诗歌舞的相互融合之中,人类找到了与天地对话的渠道,而这种天人合一的音乐表达,正是孔子尽美尽善的音乐美学观的直观呈现。
对于可以合乐而歌的《诗经》,孔子不仅能够皆“皆弦歌之”,又动情地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是一种最能够体现孔子“中庸之道”的优美音乐,因此,孔子要求儿子伯鱼努力学习《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之乐。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这种优美音乐的话,就与一个面壁的傻子差不多,结果会使心灵闭塞,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感受不到。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音乐能开启人的心灵,也能表达人们内心复杂的情感。音乐如此美好,难怪孔子那么喜欢歌唱!《论语・述而》记载:“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表现出:除了伤心哭泣日子之外的许多日子,孔子都是与歌声相伴的。
音乐也给了在困厄之中的孔子以精神上的力量,孔子会在身处困境时,借助于音乐的力量安抚自己:“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黎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绝。”(《孔子家语・在厄》)当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的时候,孔子想到了用音乐去鼓励大家,而事实上,音乐也确实使他最终走出了困境。即使在孔子临终前,他还会“负手曳杖,逍遥于门,而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孔子家语・终纪解》)由此可见,孔子已经把音乐看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正是在音乐精神的引领下,孔子才可以进入音乐所呈现的“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皎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的至美境地。
综上所述,可见孔子的音乐美学观产生于西周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之下,孔子把音乐艺术从抽象的旋律上升为与西周的政治、文化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组成部分,上升为提升人类道德修养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孔子的音乐美学观既是对前人音乐美学观的吸收、继承和完善,同时也对后世的音乐美学思想存在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4] 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孔子的论语范文 篇2
>> 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现代的因材施教 从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说开来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从《论语》中看朋友 从《论语》看孔子 从《论语》中看“之”的用法 从《论语》看孔子的卫生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传播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女性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饮食观 从《论语》解读孔子的祭祀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修身之道 从《论语》看孔子的交友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隐逸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君子观 从《论语》看孔子师生关系 从《论语》看孔子之为人之道 从《论语》看孔子论交友 从《论语》中看教师的反思性成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因材施教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因材施教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中有许多,因材施教的落实是建立在将学生分类,依据其各自特点、年龄、爱好等区别施教基础之上的。“因材施教”不仅是孔子教育方法的创新,更是他对学生爱心、仁德的表现,这是最为可贵之处,也是后人应该学习的地方。 关键词:论语 因材施教 启示
一、《论语》中孔子“因材施教”的经典案例
子路问: “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在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由于冉有畏缩不前,子路则逞强好胜,所以,面对“听到了是否该去做”的同样的问题,孔子鼓励冉勇敢去做,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而对平时行事略见粗鲁的子路则抑而退之说:“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这说明孔子关注学生性格上的差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说刃。”曰:“其言也说刃,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说刃乎?”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仆每,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二、孔子对“因材施教”的实施
孔子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类。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颜回能“闻一知十”,子贡只能“闻一知二”,说明孔子早就注意到学生在智力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孔门弟子年龄参差不齐,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应区别对待,所以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孔子也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由也谚”。“师也过,商也不及。”又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等。在他看来人的性格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不得中行而为之,必也狂狷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所以仲弓为人狂傲,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怒之道;司马牛话多而且急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还说“雍也可使南面”,“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才能差异的洞察。
三、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一)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及当时要解决的问题做出恰当回答,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避免盲目性;,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是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既要了解掌握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类型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
(二)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
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统一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反映,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尺度;因材施教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我们必须坚持在统一要求下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因材施教实现统一要求的方针。中小学教师要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在各自的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像孔子那样“敏而好学”、“每事问”、“不耻下问”,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不断创新,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学生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影响个别差异的因素又相当复杂。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在另一些方面有短处。或善于观察,或长于记忆,或擅长思维。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地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对那些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要一分为二,为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后进学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富,刘梅。从《论语》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J].学术探讨。
孔子的论语范文 篇3
【关键词】孔子;学者;维护者;圣人;导师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孔子那样被人们评头论足、津津乐道地评说了两千多年。他是一个平凡谦恭的人,却成了人们心中的神话。曾经有人把他捧上九天,也曾经有人把他贬入地狱。但是他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统制力的思想家,人们不得不通过他而思维,不管是否认同、是否继承他的思想理念。
本文就《论语》的记载对孔子做一次浅近的解读。
一、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者
《论语》中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缘于他一生对学问的不懈追求。《论语》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学习”指的是学习周礼。孔子认为,学习就是“致其道”,这是做人、从政的必要条件。孔子对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才能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从自己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另外,孔子在对待学问上注重精益求精,主张治学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浮夸偏颇、懒惰懈怠的劣习。孔子不仅自己乐学善思,更对弟子循循善诱,教导他们也去勤奋好学。
二、等级制度的维护者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当时礼崩乐坏,周天子衰落,诸侯争霸,大夫逐利,士与庶人或富而骄,或贫而谄。这样的局面,孔子认为是由于人心不古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用道德的力量去规范人们的行为。
于是,孔子提倡“仁”,这是他所认为的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观。为了“仁”被大多数人接受,孔子周游列国、教授讲学。另外,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礼”。“礼”是孔子为社会和人们确立的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行为规范。”君使臣以礼,臣以君以忠。”是孔子对这一政治规范概念的经典概括,他本人就是礼的忠实守护者。“子入太庙,每问事。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问事。’子闻之,曰:‘是礼也。’”在孔子看来,礼的一系列基本规定不仅普通百姓必须遵守,最高统治者也理应恪守,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从夏、殷之礼损益而来的,是比较完美的,以后既使周灭亡,周礼有所损益,那种损益也是修修补补而己,周礼的核心内容就是百代以后也是不会改变的。(《为政》)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用麻布作礼帽,这是合于周礼的;如今大家都用丝来作,这样俭省一些,我同意大家的作法。臣见君时先在堂下跪拜,然后升堂再跪拜,这是合于周礼的,如今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跪拜礼,这就有些轻慢了。虽然违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遵从古礼,先在堂下跪拜。(《子罕》)孔子宁愿同意在物质上节俭一些,也不同意在行为上省略一些。虽然孔子十分执着与周礼,但是春秋末期有些周礼制度遭到多少人的背弃,在潮流面前,他有时候十分顽固,有时候则的灵活变通的。但是,孔子的变通和灵活是有限的,虽然从政之心甚高,但不能与国君重臣共事,缺乏政治家纵横捭阖的手段。在他身上,学者的纯洁清正是十分突出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理想主义最终压倒了灵活性。
三、知人救世的圣人
朱熹称赞孔子是“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的,孔子具备最高德行的同时又有拥有最高智慧。孔子自我评价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都在不断追求达到圣人的境界。
孔子评价一个人往往能够做到一分为二。即使对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孔子也能够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他。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这就委婉地批评了颜渊缺乏质疑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孔子能够准确地评价一个人,并想选拔优秀的人才拯救现世,从孔门弟子子夏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中就明确指出他们胸怀改革社会的理想。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遭到冷嘲热讽,经历无数磨难之后还是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救世的思想鼓舞着有志之士,历经千年依然如斯。
四、诲人不倦的导师
孔子创办私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严谨执着的学习态度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少可取之处。
孔子虽然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是却承认自己“非生而知之者”。他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相信经过后天学习钻研可以获得知识的精神是值得肯定与学习的。
孔子“诲人不倦”而且毫无隐瞒。一个叫陈亢的人以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孔子,认为他对自己的儿子必有私心,一定会教给儿子诀窍,于是陈亢去找孔鲤探问,却发现孔子并没有教儿子什么秘诀,而是一视同仁地教导他要踏踏实实学习《诗》、《礼》。
转贴于
孔子对每个学生都非常了解。他主张因材施教,在解答问题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学生他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放下长者的身段,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循循善诱,并且有针对性地评价他们各自的答案。
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些从古至今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孔子的教学理念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五、千秋功过任评说
孔子在世就闻名天下,他爱憎分明,世人对他也是见仁见智。
(一)孔子的弟子对他十分崇拜
弟子子贡曾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张》)。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评价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孔子的威望,来自他的学问渊博、精益求精,来自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自他乐此不疲、不知老之将至的风范。所以,弟子在孔子面前都是毕恭毕敬的。
(二)当时的国君、大臣多认为孔子之道迂阔不实、不合时宜
春秋末年的诸侯国与诸侯国、公家与私家、私家与私家在土地、人民、权力各个方面都在进行激烈的争夺。孔子却并不注重军事和农事。在诸侯国中,周礼都或多或少遭到破坏,而孔子不愿意与违背周礼的国君、大臣共事。
孔子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有的国君、大臣讨厌孔子的空谈。例如孔子初到齐国,得到齐景公的赏识。可是孔子前脚刚走,晏子就劝说景公“(孔子)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景公对孔子马上冷淡了下来。无论是开明的政治家还是贪婪的权臣,都不会被周礼束缚手脚,不会喜欢孔子。还要的人虽然不行孔子之道,却想把他留在身边做顾问,做一个冠冕堂皇的点缀。例如鲁国的权臣季桓子。对于这种人,孔子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三)隐士多数以旁观者的姿态讥讽孔子
春秋末年,不少大夫和士人看不惯国君和权臣破坏周礼、粗暴贪婪的行为,所以辞去官职,隐居山林。他们对孔子这种卫道士多给予善意的讥讽。在楚国就有“凤歌笑孔丘”的狂人,他打孔子的车前经过,唱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他用天下有道时才出现的凤凰比喻孔子,现在天下无道,孔子却不归隐,难道他的德行衰败了吗?隐士虽然讥讽孔子,但是也承认孔子的仁德,劝其迷途知返,不要空忙一场。
可见,孔子在当时并没有被神化,只是在儒士内部出现的小范围的个人崇拜,在大多数人眼里,孔子是过时的、迂腐的、顽固的人物。
(四)旷世大儒
随着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以来,孔子思想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一些学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
总之,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但是也有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于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其中的一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受用,感染了每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孔子旷世大儒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书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2]王月光《孔子的人格》,《社会心理科学》第22卷,2007年第3-4期
[3]杜莹《论语中孔子的形象》,《陇东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4期
[4]林存光《旷世大儒——孔子》,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孔子的论语范文 篇4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思想。
高校语文教材中《论语》12则分别选自《为政》《公冶长》《雍也》《泰伯》《子罕》《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等十二章,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孔子的诸多教育教学思想。教师在《论语》教学中,可以更深入地解析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从更高的层面领悟《论语》的精神境界。
一、因势利导
《子罕》篇记孔子言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村野农夫问事于孔子,孔子对事务事理并无了解,却能通过“叩其两端”的反问方式,层层剥笋,引导村夫自己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条语录不仅启示了我们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教育的方式,即启悟式教学。孔子以能否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启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卫灵公》篇记孔子言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季氏》篇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这些言论都充分反映出孔子在教学上坚持启悟的方法。
二、学思兼修
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此话阐明了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学思兼修的重要性。孔子始终强调“学”的重要性:“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学”的内容又须不断温习,才能充分掌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即言从已掌握的旧有知识中启悟出新的理解和认识,是学习的重要窍门,做到这一点就能为师了。新的学识来源于旧的知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主动思考。学生能否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决定了能否成功“知新”。显然,孔子认为应当学思兼备,缺一不可。学习需要明确思考方向,要抓住根本的东西。
三、有教无类养境界
“有教无类”是孔子首倡的教育主张。这一思想对古今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的国别、地域、种族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人人都有机会学习,地位均等。孔子所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乃认为教师应力求道德修B的自我完善,达臻“教书育人”的崇高境界。孔子还主张教师能够把“仁者爱人”的思想灌注到学生身上,做到真正的无私奉献。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勤奋不怠、孜孜不倦固然重要,道德修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以身作则,《诗》《礼》是孔子教育的主体内容,但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对弟子和儿子一视同仁,施教无内外之别,这就凸显了孔子公正无私的品德。
四、诗教礼教育情操
孔子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诗教”与“礼教”的传授,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孔子十分重视《诗》《礼》,反复强调学习《诗》《礼》的重要性。孔子教导孔鲤要学《诗》、学《礼》,以说话立身。又强调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凡此均可见出孔子重视《诗》《礼》的程度。教师在讲解此类篇章时,可以补充有关《诗》《礼》的具体内容,而不必拘泥于作者的表层含义。孔子曾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教师应向学生解释“周公”即代指“周公之道”,说明孔子期待恢复周礼。这也是孔子重视礼教的表征之一。孔子也十分注意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如注重“文、行、忠、信”的培养等。这些都与当代培养社会文明、诚信和健全人格的社会公德教育内涵十分接近。
五、学以致用创价值
为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和人文素质,更要促进大学生学以致用,能将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成功运用于教学实践,以真正实现其人生价值。所谓“学而优则仕”,孔子教导学生所要达到的人生目标,是通过优异的学习获取治理政务的权力,并借此服务社会、服务民众。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目标,与此颇为一致。从教育对象来看,大学生应当明确学习目标,懂得为何而学。孔子特别强调学习的目的性:“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身的学问道德,而现代学人的学习目的却是用知识装饰自己,以图名利。这说明,孔子认为学习是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最佳途径,却不是评价个人能力的标尺,更不是用来炫耀学问、追名逐利的工具。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由此可见,儒家学派更注重通过学习来达到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这对今世浮躁、喧嚣的学习态度有深刻的警示作用。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他的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足可见孔子教育影响之深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思想,应用其做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文全,冯碧瑛。论孔子对老子德育思想的借鉴――基于《论语》与《道德经》的解读[J].教育研究,2010(12):94-97.
[2]俞晓红,吴卉。高师院校《大学语文》课中《论语》教学的内容与价值[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严军。由《论语》看孔子的教育观[J].当代教育科学,2003(15).
世界上最大的海螺 篇5
1、世界上最大的海螺是:唐冠螺,是大型海螺,属珍贵海螺。唐冠螺贝壳的表面为灰白色,并有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纹,在接近壳口的边缘处有很大的红褐色斑块。口面为肉色,具有耀目的光泽。
2、万宝螺是属于鬘螺科的螺类,万宝螺是该属螺类中最具观赏性的,万宝螺产地比较广,大多生成于太*洋及印度洋的热带区域内的珊瑚礁周围。
3、凤尾螺又称法螺,凤尾螺塔高而尖,高度低于总壳高的一半,螺顶常缺损。
4、龙宫翁戎螺:其主要特征为壳口有一道裂缝,罅裂达壳底周围之一半。口盖比壳口大,壳呈黄色带火焰色彩,直径约10-23厘米。翁戎螺的英文俗名为Slit Shell, 意思是有裂缝的`螺。翁戎螺壳身上都有一条裂缝,是呼吸和排泄的通道。在成长的过程中,先前的裂缝会被封起来,形成一条裂缝斑带。裂缝的长短和裂缝斑带的形态对种的坚定很有帮助。虽然科学上,该科种的鉴定使用了许多生理特征,但收藏界**贝壳学特征也能很好地区分各种。
5、***:是头足纲、***科的海洋软体动物的通称。共有2属、6种,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贝壳最大可为26.8厘米。
世界上最大的海螺 篇6
形态特征
唐冠螺是一种大型海螺,长和高都可以达到30厘米。这种螺的螺壳具有金属光泽,表面为灰白色,并有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纹。它们的螺旋部低矮,肩部有5至7个角状突起,螺壳的壳口狭长,内外层都扩张为帽缘状,外形整体看起来就像唐代的冠帽,因而得名为唐冠螺。
生活习性
唐冠螺生活在温暖的海域,栖息在水深1至20米的沙质海底。它们白天埋入砂砾中,只露出背部,黄昏之后才开始活动捕食,食物主要为海藻及棘皮动物。它们的脚位于身体的腹面,肌肉发达,方便它们爬行,不过爬行起来速度较慢。
经济价值
唐冠螺是非常珍贵的海螺,与万宝螺、凤尾螺和***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名螺,市场价格不菲。它们的肉可食用,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而贝壳形状独特又美丽,也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