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安全管理体系建议(优秀7篇)正文

《安全管理体系建议(优秀7篇)》

时间:

“三架马车”驱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以下是美丽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议(优秀7篇)。

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篇1

1、当月工程施工概况

第20合同段起点位于镇远县金堡乡羊满哨村,起点桩号为K135+560,在金堡乡政府附近设金堡隧道,设大坝大桥跨越县道X832,在贵马设贵马隧道,设运朝高架桥、元河高架桥、元兆河口高架桥、石桥大桥后到达报京乡石桥村,终点桩号为K143+560。里程长度7.992126公里。 主要工程量:本合同段总挖方74.46万m3,总填方77.10万m3,防护及排水工程67470m3。涵洞(通道)23道。总造价为:3.8997亿元,合同工期26个月。

2、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减少一般事故,无重大责任事故(施工单位职工、民工)

2、人员因工负伤率小于2.8‰,重伤率小于0.45‰;

3、特种设备全部经检测单位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特种作业人员百分之百持证上岗;

4、不发生因作业环境因素而导致的职业病发生,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

5、不得因施工对周边环境、建筑、设施等造成损坏。

3、本月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和难点及控制措施

本月我合同段主要工作为桥梁孔桩开挖,土石方开挖施工等。

(一)本月安全工作重点为:

1、以石桥大桥孔桩开挖施工作业现场为主,加大监管力度。

2、明确责任,落实考核目标。

3、狠抓现场安全管理

a、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未接受过项目部和工区组织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的做也人员禁止上岗作业。坚持班前和班后例会、交接班检查和巡回检查等各项制度。

b、增强员工主动杜绝“三违”、遵章操作的自觉性,落实用工登记建卡制度,发现未满18周岁或已满55周岁的作业人员立即劝其返回,不得在本项目作业。

c、制作安全宣传牌的安全警示牌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起到警示作用。

4、强化危险源监控

以孔桩施工、爆炸物品管理、路基施工、高空作业、施工便道安全为重点。加强危害辨识,充分识别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隐患,完善控制措施,堵塞漏洞。

5、强化安全隐患的治理

要按照“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接受监督”的原则,安全科及各工区安全员认真排查安全事故隐患,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逐项落实整改措施

6、强化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机料科及时购买劳保用品至施工现场,各施工点负责人严格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安全管理体系制度 篇2

一、劳动纪律

1、进入车间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所有人员需按照培训要求操作,专业岗位需持证上岗,规范操作;违规操作造成人员伤害,需承担相应责任。

2、员工进入车间禁止相互追逐、嬉戏打闹,防止滑、摔倒;进出车间时按照秩序,自觉排队,禁止拥挤,防止发生挤压踩踏的事故。

二、用电安全

1、禁止私拉电线、私接电器,非专业人员不得对车间线路进行改动。

2、电器安装、接拉电线或电器维修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不允许自行处理。车间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要擅自处理,要立即通知维修人员。

3、生产中应注意防止意外触电,任何设备需要移动前,先检查并关闭电源。

4、所有工作台上的工作灯在下班后均要关闭电源,设备使用完毕或者长期不用要断开电源开关。

5、车间清洗等用水后,应及时清理,及时清理地面积水,防止湿滑跌倒。

6、车间产后清洗地面、工器具及设备时,做好设备防护,禁止将水溅到设备电机上,以免造成设备损坏;用水完毕后,应检查水龙头,确保关闭,防止水泄露造成其它设备、材料等损害。

7、厂区、车间内禁止吸烟,禁止带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出厂区、车间。

8、纸箱、托盘等易燃物品的存放要在指定位置,避免随处乱放。

9、禁止私拉电线、私接电器,防止引发火灾。

10、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员工应熟悉消防疏散通道,爱护各类消防施设,掌握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11、限制区域(配电房、制冷房、泵房等),禁止非本区责任人员进入。

三、设备安全

1、每台生产设备设专人负责,经培训合格后上岗,未经培训、授权人员严禁操作。

2、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设备,严禁违规指挥与违规操作机器。

3、开机送电前要检查设备及配套设施是否正常,正常方可开机,按照规范操作。

4、操作机械设备时,注意传送带等活动运行机构,避免手指、头发、衣物扯入。

5、在设备出现故障等情况时,不允许擅自处理,应按“急停”或“停止”按钮,并立即通知设备维修人员前来处理。

6、紧急情况下,拍下“急停”按钮,保证人员、设备安全,非紧急情况禁止按下“急停”或“停止”按钮,严禁在设备运行时直接将电闸拉下。

四、其他要求

1、上班期间禁止饮酒。

2、堆垛不得超过规定高度,禁止在设备与电线上堆放东西,禁止各种危险动作。

3、使用梯子等进行高处作业前先检查,确保没有损坏。应至少两人一组,保证一人在地面观察。

4、采用次氯酸钠等化学品清洗消毒时遵循《化学品管理制度》,穿戴好橡胶手套等个人保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身体特别是眼睛。禁止在较小的密闭空间使用,防止发生意外中毒事故。使用完毕后应及时紧闭盖好,避免翻倒泄露,并放回指定储存点,以免他人误用。

5、员工上下班途中应遵守交通规则,使用电瓶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时应带好安全帽,穿反光服。注意观察路况,规避行人、车辆。

6、发生任何情况下的事故,应保持镇定,及时把意外的发生地点、事故情况等通知主管领导或专业安全员进行处理。

7、加工中心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全员参加,不得缺席。

安全管理体系 篇3

关键词:攀岩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1.新时代下我国攀岩项目中的危险性问题

1.1攀岩监控盲点区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攀岩作为一种具有挑战性运动项目,和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要求的场地面积很大,并且攀岩区域一般处在比较险峻的山区,在建立相应的攀岩项目中只是建立攀岩区,在攀岩区之外的地方如果攀岩者一旦触及,就会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在攀岩过程中,由于攀岩者可以灵活的选择自己的攀岩路径,这一时候就特别容易出现攀岩者触及到没有进行开发的攀岩区域,并且在这一区域中并没有监控设备,如果攀岩者在没有监控区域进行攀岩,一旦发生危险情况,就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当前在我国很多攀岩开发区,由于攀岩区所处的位置大多都是山区,山区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在对攀岩者进行攀岩的保护工作往往落实不到位,在仅有的监控区域并不能实现对所有攀岩者进行全面保护,在监控区域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监控不到的地方,因此就需要攀岩者在进行攀岩之前要明确好该攀岩区域地形特点以及监控的范围,从而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在攀岩过程中造成危险事故的发生。

1.2缺乏完善的攀岩项目管理体系

我国很多攀岩项目主要设定在很多的旅游景区,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的旅游景区,这些景区的优势就是拥有大面积的旅游场地,但是由于山区在对攀岩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到每一位攀岩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我国社会中出现了多次的攀岩事故,导致很多喜欢攀岩的人员忧心重重,都不敢再尝试这一挑战性的运动项目,并且对该地区旅游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山区的攀岩工作主要表现在能够为攀岩者提供一个十分安全的攀岩环境,所以就需要该地区的管理部门对攀岩场地管理任务高度重视起来,对开发的攀岩区监控起来,同时建立相应的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机构,把这一安全管理机构设定以后,设立多个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来共同协调攀岩项目安全管理体系落实的任务,把各个部门关系处理到最优化,根据攀岩者在攀岩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对其进行任务的实施,而就目前我国攀岩管理机构根本不能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在边远的攀岩区域设置安全管理部门,而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并不能落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对攀岩者在旅游景区进行攀岩过程中的保护同样落实不到位,因此根据这一情况,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制定与之适应的安全管理部门,分配好不同管理部门在对攀岩项目保护工作,来提高安全管理体系的保护力度。

1.3参加攀岩的人员难以实现实际的攀岩任务

新时代下,人们对于生活更希望是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当下的许多年轻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就是挑战自我,创造激情,对新鲜事物都喜欢尝试,攀岩体育项目和其他体育项目相比,不论在攀岩的难度上,还是自身体力需求方面,都要求攀岩者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虽然说攀岩项目能给当下人们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型生活体验,但是由于攀岩运动特殊性,并且攀岩过程难度较大,对攀岩的装备赋予了更高层次的安全警惕,所以在攀岩过程中攀岩者一身装备,使他在攀岩过程中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因为攀岩装备已经严重阻碍到了攀岩者进行正常攀岩活动,而且很多景区在攀岩项目的很多位置加大了风险系数,本身攀岩者在穿着十分繁琐的攀岩装备前提下,再加上攀岩过程中需要实施动作的难度系数十分大,直接影响到攀岩者在攀岩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并且在攀岩过程中只要有一个攀岩装备出现问题,就会直接给攀岩者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所以就需要攀岩者在进行攀岩之前,需要对自身攀岩装备进行全面检查,完全确保攀岩装备没有问题之后,从而进行对攀岩项目展开攀岩工作。旅游景区的攀岩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对攀岩者在进行攀岩任务之前,落实好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并且有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攀岩者进行攀岩任务之前的检查工作,根据大量攀岩者攀岩的整体情况,适当的降低攀岩项目的动作难度,来促使更多攀岩爱好者积极参与进来,来提高新时代下攀岩项目参与的实用价值。

1.4攀岩过程中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有限

在我国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合理科学的规范和管理,在攀岩项目安全管理问题上同样如此,因为攀岩项目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特别像一些酷爱攀岩人员,喜欢对攀岩项目进行挑战,因此,为了确保参加攀岩项目人员的人身安全,就需要攀岩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展开合理管理,攀岩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是对每一个攀岩者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操作对象,所以要想提高攀岩过程中安全隐患意识,落实好当下攀岩项目管理体系,攀岩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树立较强的自我防范安全意识,对攀岩项目涉及的各个攀岩区域充分了解之后,对每一区域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事故要明确,并且在发生事故之后采取的相应解决办法要熟练掌握,就这样整体上提高攀岩项目管理人员水平才能大幅度提升攀岩项目安全系数。目前,我国很多景区的攀岩管理人员,由于有关攀岩管理部门对攀岩者在攀岩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没有高度重视起来,很多攀岩项目管理人员并不能合理的对攀岩者进行管理工作,据相关信息表示,我国每年很多景区在攀岩项目中出现了很多例危险事故,给攀岩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所以说当下提高攀岩管理部门管理工作人员水平,对旅游景区中攀岩项目运动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为更多喜爱攀岩运动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攀岩环境。

2.目前我国攀岩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2.1强化安全风险意识,开展攀岩安全教育

为了构建更加完善的攀岩项目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应当强化攀岩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特别是现在很多景区,可以通过对喜欢攀岩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大力推广攀岩项目的安全知识,帮助喜欢攀岩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知识介绍,让更多喜欢攀岩的人能够及时了解到攀岩过程中存在的哪些问题,同时也需要有关攀岩管理部门对管理人员展开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强化每一个攀岩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风险意识,并且在对攀岩人员进行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为当下我国攀岩项目中攀岩管理工作人员管理任务以及危险事故解决方式提供保障,从而促使我国攀岩项目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落实到位。

2.2制定健全的安全救援制度,来促使攀岩安全体系的落实

在攀岩运动项目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身安全问题,保护好攀岩者的安全,是攀岩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攀岩者在攀岩过程中有很多的危险,因此就需要有十分健全的安全救援制度进行攀岩者的安全保障,真正做到攀岩者不论是从哪方面出现的危险,都能够及时得到安全的救援,保证每一个攀岩者的生命安全问题,得到每一个攀岩者的信任,从而促使攀岩项目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在实际的攀岩项目支援管理制度中,主要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救援任务的开展,第一方面就是有专门的机构对攀岩救援制度进行实施工作,如果攀岩者在攀岩过程中出现危险,那么在第一时间内这个机构就会从自身工作人员中调取大量的安全救援人员,虽然这个机构没有直接参与整个安全救援过程,但是他们通过调动自身机构中的很多救援人员来解决攀岩过程中的事故,他们调动出来的工作人员通过在平时培养的实践经验,每一个救援安全工作人员防范安全意识都十分强,在面对事故中的各种情况都能够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并且果断的做出对事故的处理方式,当下攀岩项目已经出现于我国很多的旅游景区,在旅游景区中有很多人都大胆的尝试了攀岩项目,这就需要旅游景区对攀岩项目建立健全的安全救援管理体系,为前来旅游人员在参加攀岩项目中的人生安全提供保障,并在景区附近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当旅游景区攀岩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事故时,这些管理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尽快处理,同时旅游景区攀岩管理部门应储备大量的救援人员,当出现事故时,能够调动大量的救援人员最大努力来保护攀岩人员。因为一种方式针对的是很多偏远的地区,攀岩者一般喜欢比较清静的旅游景区进行攀岩,但是往往忽视了这一地区的安全管理落实比较差,旅游景区通过自身条件建立安全救援管理部门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为了保障比较偏远的旅游景区在攀岩项目中的安全问题,就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来解决偏远的旅游景区攀岩项目安全管理问题,可以利用当下十分先进的信息传播领域,比如说可以借助当下的新闻媒体,要求记者来此进行实地考察,把这里的真实情况汇报给有关部门,并且根据比较落后的旅游景区在攀岩管理中的需求一同汇报给有关部门,要求社会为该地区的攀岩安全问题提供援,在一些安全防护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上要求支援,并且用社会中捐献的大量资金改善当地的医疗救援安全水平,来确保在该地区攀岩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总结

新时代下攀岩项目得到了各个年龄段人们的喜欢,而攀岩过程中出现的很多例安全隐患事故让人忧心重重,因此需要构建攀岩安全管理体系,应培养出大量优秀攀岩安全管理人员,并且适当的对攀岩场地动作难度进行调整,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攀岩人员在攀岩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系数。

参考文献:

[1]余亦非,俞熙娜.千岛湖5•28攀岩体育运动项目安全风险探讨[N].钱江晚报,2009-05-31(A2).

[2]刘文国.贵州一攀岩危险事故2人死亡2人失踪[EB/OL].中国安全生产网,2010-08-29.

[3]刘伟.重庆攀岩景区危险事故[N].南方都市报,2009-07-16(AA17).

[4]陈乐伟,等.深圳东部华侨城发生攀岩危险事故”6死10伤[N].南方都市报,2010-06-30(AA09).

[5]程书斌.浅谈现代攀岩项目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安全管理体系范文 篇4

关键词:航空安全 安全管理 飞行安全 管理体系

现在的安全管理理论,用系统安全的思想对系统进行分析能有效的提升系统的安全管理技术,也就是系统在运行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使潜在的组织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是构建安全文化的主要措施。安全管理的前提是对无可预知的风险以及认为造成的失误进行有效的管理。现在的安全管理理念就设立了不断进行改善的风险交流机制,并依靠积极的行动力来最大程度化的降低或者根除潜在的风险,进行不断的改进组织整体的结构,从而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1.民航安全管理体系

1.1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

通过百年的运营,民航界已经建立了一套民航安全管理的方式,其主要作用是对事故发生后进行调查、分析以及纠结,从而防止事故二次发生。当前,公众对民航安全的要求越来与高,国内的航空运输量也在急速增长。根据数据证明,全球民航界的事故率发生已经降到极低的水平了,想依靠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就显得非常困难。所以,民航界一直在积极主动的寻找着一种全新有效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用新的、有效的理念以及程序做法能使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这种安全管理手段与机制是基于体系与系统安全理念上,关注其系统的运行过程并进行追踪控制,达到具有持续性的闭环管理;关注符合规章制度的业绩管理,将安全有效的程序与做法进行整理并结合,从而降低运行风险;关注从组织失效的视角去系统的看待安全事故。这一类创新的系统安全就是民航的安全管理体统。

1.2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所在,管理就是为了使这种生命力提供有效保障。民航的安全保障不仅需要高水平硬件配置,还需要在其管理上建立系统、科学和规范的体系。而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便为民航的安全奠定了基础,是民航持续发展的保障。

1.3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和其他管理体系的区别

这里需要相关企业促使运行的要素或者过程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完整体统,实现多种体系目标以及管理目标。比如,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管理原则被当作是系统管理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从而在安全管理体系中被一项一项进行测试运用。基本原则是“持续改进”贯穿“质量管理体系的模式是以过程为基础”;贯彻原则和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是“领导作用”;保证质量基础是“全员参与”;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的途径是“供方互利关系”;“过程方法”“管理方法”与“决策方法”是质量的重要保障。安全管理和其他管理体系中绩效管理的方法基本相同。在安全绩效管理中有管理绩效、绩效规划以及绩效评价。并且民航的安全管理体系与其他的管理体系也存在着一些区别。比如关注的对象不同、要求的标准不同等。

1.4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和传统安全管理的实践

在全球民航界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究和归纳,得到许多在安全管理上的珍贵经验与方案。安全管理体系是具有系统化的管理工具,是企业单位经过对安全管理的不断实践从而归纳、补充出来的管理过程,从而实现了闭环管理以及系统管理。

作为具有系统化管理工具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最终目标是创建具有系统化、结构化的闭环管理体系,继承传统的安全管理,改善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实现系统化管理。组织失效以及人为差错都属于在人造系统中必然存在,并无法根除的客观因素,只能通过不断的优化来进行调控、降低。

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发现当企业具备一定的管理基础与手段时,能在实施过程中具备一定优势。

2.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国际民航组织对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一系列的要求,也是对各国民航业管理机构订立条约的指导性文件,不同国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从而颁布与之相对应的文件。

SMS有五个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管理承诺以及管理从策划:是对安全政策、安全策划以及组织保障的过程做叙述,勾画出安全管理组织的政策概括。

第二,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过程、组织保障和持续改善措施的重要支持因素。

第三,体系检测、评价和改善:是指安全管理在运行时,实行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对运行和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改善。

第四,实施与控制:是属于主动或者被动的管理行为。其中包含有内部审核、功能测试、安全检查以及年度评审。通过及时的发现潜在问题,实施风险管理。

第五,安全信息管理:是安全管理运行的动力,在安全管理中具有控制力、分析力、重大的风险预警、安全的趋势分析以及决策等作用。其作用重大并且不可或缺。

3.结语

民航企业属于密集型现代化运输行业,是通过对高科技的综合运用,进行高素质、高质量、高风险管理的特殊行业。目前,社会公众对民用航空安全的期望值日益增长,作为飞行的训练单位,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检验,一种信任。需要每一个职工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对民航的期望就是对生命的希望。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篇5

学校安全管理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安全牵连着千家万户,只有在搞好学校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才谈得上质量建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无小事,时时处处是大事,根据我校当前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以往的教训,并结合全国上下中小学校学生安全事故的个案,校长从完善制度角度上认真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探讨安全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教职员工的意见,形成一套较为完善、更符合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整改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学生考勤管理。

主要对学生进行到校、到班双考勤管理,为此学校专门设计两种考勤表,第一种考勤表放在校门口值班室,由校门口值日教师负责登记,记录迟到校学生;第二种考勤表放在各班级内,由相对应时段的落班老师、上课老师、值日教师负责点名。上课期间如发现有缺勤学生,须立即报告班主任,其余时段发现有缺勤学生,须立即报告值日领导或班主任,再由值日领导或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追踪缺勤学生情况,如未能联系上家长的须报告分管副校长,情况较为特殊的须报告校长。对学生的考勤管理事关学生的安全,不点名、不报告追究对应考勤教师责任,不联系缺勤学生家长追踪缺勤学生情况,追究对应班主任、领导责任。当日下午放学后,此二种表须上交教导处,对有迟到、早退、缺勤的班级进行相应扣分,并纳入班主任工作当月的量化考评。

二、进一步加强中午用餐管理。

为加强对中午须在学校用餐学生的管理,学校要求这些学生到指定的。地点或饭厅集中用餐,并安排专门教师看管,固定人员,固定岗位,负责学生中午用餐的纪律,如有突发情况须立即作预防处理并报告学校领导。

三、进一步加强课间纪律管理。

根据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课间喜爱追逐打闹。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求班主任平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同时,严抓课间纪律管理,对课间纪律管理实行师生齐抓共管,每栋教学楼由一位行政负责,并发一口哨,如发现学生追逐即吹口哨警告,每层楼配备一名教师,严密把握学生课间动向。学校还要求各班选出一名课间纪律管理委员,要求这位学生管理班内课间纪律,如发现有追逐等违纪现象立即报告老师或班主任。

四、进一步加强门卫值班管理。

学校严禁门卫值班脱岗现象,特别是交接班时不能出现空档;上课、午休期间离开学校的学生,门卫要在该生交出请假条或相关证明后,方可开门让其离校;对校外来访人员要盘问,要登记进离校时间;严禁陌生人进入校园,发现可疑人或有扰乱校园的要及时制止,或与上级联系,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要及时打110报警。

五、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学校要求总务处要对食堂及食品来源严格把关,保证进货渠道的安全性,餐具要定期消毒,做好师生的饮食管理和检查,必须保持饮食的清洁卫生。同时要求学生严禁向无证摊点购买零食,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六、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1、利用每周一升旗礼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政教处根据上周出现的安全问题,在全体学生面前进行强调,提醒学生要注意,告诫学生要警惕,同时传达上级或学校有关安全管理的通知精神。

2、结合时令季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春、秋两季,对学生进行流感、腮腺炎等疾病预防教育;夏季,对学生进行游泳安全教育;冬季,对学生进行防火、用电安全教育。

3、利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和横幅向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经常向宣传避险常识,出版专题教育,悬挂警示横幅,创造浓厚的安全宣传氛围。

4、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宣传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游泳安全、防火安全等安全常识,引起家长对孩子安全的重视,明确家长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形成家、校对学生安全管理的合力。

5、集中召开安全专题讲座。学校每学期集中召开1至2次的大型的安全专题讲座,聘请法制副校长或业内专家召开有关生命安全的报告会。

七、进一步加强应急演练。

为提高学生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能力和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的逃生、自救能力,学校要求政教部门每学期要进行3至5次的应急演练,如火海逃生、煤气泄漏应急措施等,要求每次演练有方案,做到分工明确,真正达到演练的目的。

八、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学校要求政教部门、总务处每周进行3次校内外巡查,巡查学校设备、设施,排查危险人群,检查食品卫生。如发现安全隐患,须造册登记,并及时处理,如遇情况较特殊的须报告校长。

我校安全管理整改方案,重点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入手,尽量做到考虑全面,贴近实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真正体现制度建设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体系 篇6

1.1研究对象

以户外运动休闲中具有高危险性的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以2001-2011年的山难事故为基本依据,探讨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1.2技术路线

1.3研究方法

1.3.1数理统计法

收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户外运动休闲中发生的山难事故的数据,重点查阅2001-2011年由中国登山协会每年的“年度山难事故报告”,对数据进行处理。

1.3.2理论演绎法

通过对户外运动休闲山难事故的数据统计分析探讨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2结论与分析

2.1全民健身工程户外休闲运动山难事故的警示

从表1中我们可知:从2001年-2011年,11年期间我国户外休闲运动山难事故共造成415人死亡,平均每年死亡38人。2001年的山难事故导致4人死亡,2002年山难死亡13人;2003--2007年的死亡人数发展趋势是缓慢增多;2008年因各种原因有所下降;2009年出现反弹,死亡人数为44人,是2001年的11倍;2010年又略微下降,2011年的死亡人数急剧上升为182人,是2001年的45倍多。可见,我国户外运动休闲所发生的山难事故死亡人数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户外休闲运动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有较大风险。作为一项高风险体育项目,中国户外休闲运动与国外相同项目相比或与国内其他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相比,“山难”遇难人数还是较低的,遇难事故的发生率也不高。但是,2009--2011年山难死亡人数的剧增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提出的警示值得重视。

2.2导致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运动休闲山难事故发生的因素

户外运动休闲是一个由社会因素、自然环境、装备器材和安全操作组成复杂的系统,它们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山难事故的直接原因取决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装备器材和安全操作四者之间的联系,而这四者又受人为的管理状态的制约。根据事故致因理论,我们将登山户外山难事故的原因分为三大类。

2.2.1社会与自然的因素

社会因素。在登山户外运动中,社会因素非常重要。我们从事登山户外运动一般都会选择社会祥和、经济稳定、卫生健康的国家或地区为目的地。在政治不稳、战火纷飞、经济动荡、疫病流行、居民不友好的地区,我们虽然对此因素不可控制,但却可以有主动的选择,一般是避而远之。如果在登山户外活动期间发生了上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可能会导致登山户外的安全系数降低或诱发登山户外者的死亡。我们一般没有把此类因素与山难直接联系起来,但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自然因素。在这里,自然的因素是指以自然界的变化为诱因而导致山难事故的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如暴雨、山洪、风雪、塌方、滑坡、泥石流、雷电、冰崩、雪崩、气温急剧下降等。这些因素中有些是不可预料而无法预防的,但也有许多自然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有这些专业知识认识它、了解它,就可以预测它、防范它,就可以规避由这些自然的因素带来的可能发生的山难事故。如果我们对这些自然因素了解甚少,或者无视这些自然因素,就必然会酿成山难事故。

2.2.2装备与技术的因素

装备器材。在登山户外运动中,装备器材是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物质。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构成运动过程中的隐患和风险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转化成为山难事故。装备的不安全状态有以下几种情况:装备的设计不良或有缺陷,材料强度不够等导致的质量问题;部件磨损和老化,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等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熟悉装备、爱护装备器材,加强装备器材的检查和养护是登山户外的安全基础。安保技术。登山户外的安全保护技术,是指在登山户外运动中为克服地形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操作方法,为人们提供安全保护。如果没有掌握规范的专业技术,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成为山难事故的重要原因。

2.2.3人为的综合因素

社会与自然的因素是山难事故的环境,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山难事故的重要因素,而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直接原因却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人们对体育旅游的兴趣陡增,参加登山户外运动的人数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庞大,由于缺乏登山户外运动专业知识学习和专门技术技能的系统训练,对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估计不足,“无知也就无畏”,一旦遇到险情无法应对和处理,“山难”事故的发生也必然呈上升之势。通过对十年来的山难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多数遇难事故是发生在“无责任主体”的活动中。个人单独行动、亲友结伴而行、社会上非法人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网络发帖招募或QQ群组织的“AA制”活动等组织方式流行,缺乏强大的后勤支撑和安全保障,容易形成恶性山难事故。登山户外运动市场混乱,组织方式不规范,自然环境恶劣都是山难事故外部环境,而缺乏有效的管理是重要的原因。在具体的户外运动休闲过程中,社会自然环境和装备器材、安保技术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决策的失误和对环境掌控的不利埋下事故隐患,装备失灵或操作失误直接导致山难事故的发生。在一定情况下,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在客观上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环境条件;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会促成物的不安全状态。当人为的因素与自然的因素同时作用时就形成了综合因素。如果管理得当,及时控制,化解不安全因素,则隐患自然消除;客观上一旦出现隐患,主观上又有人为不安全行为,就会恶化为山难事故。

2.4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运动休闲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体系是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体系之间的各有关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构成体系的各要素要作为一个整体执行某种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是使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运动休闲能够安全、健康、有序地发展的保障。从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功能角度看,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体系是由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政策法规系统、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教育系统、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预警系统、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控制系统、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救援系统、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装备系统、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保险系统等七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开放性宏观体系。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构成如图3所示:

2.4.1政策法规系统

在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中,政策法规系统为上层指导,是全局性的保障和管理依据,指导和规范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教育、预警、控制、装备、救援、保险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为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从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角度来规范和指导户外运动休闲参与者与组织者的行为,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约束他们的危险行为,从而为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政策法规系统应包括:户外运动休闲法、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条例、户外运动俱乐部规章制度。目前,我国在户外休闲运动的政策法规还很少,因此,作为户外运动休闲最高管理机构的国家体育总局应该抓紧时间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的户外运动休闲法规、准则和规范,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并能规范和指导户外休闲活动安全的政策法规系统,从救援主体、责任、义务和救援保险等方面予以规范。

2.4.2安全教育系统

户外运动休闲的安全教育系统是我国全民健身工程中安全管理体系最基本的工作,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根据“预防为主”原则实施的具体措施。户外运动休闲的安全教育系统包括:户外运动休闲基本知识、户外运动休闲项目专业技能、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知识、户外运动休闲的应急避险与救援等方面的教育。户外运动休闲是含体育学、管理学、环境学、地质学、气象学、动植物学、关系学、组织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只有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长期学习,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员。在全民健身工程中,应通过报告、讲座、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大力宣传户外休闲运动的相关知识,增加参与者和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强化登山户外运动组织机构的安全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从而规范登山户外运动管理,减少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户外运动休闲管理中心、开设户外运动的专业院校、户外运动俱乐部应主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户外休闲运动的认识,提高公众对户外运动休闲的正确认识,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4.3安全预警系统

在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中,安全预警系统是指围绕户外运动休闲中的安全问题收集相关信息并采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未来的登山户外运动安全做出判断、发出警告的方法。安全预警系统通过收集相关的信息,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做出分析判断,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预防对策,并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手机等传播方式做出信息。它可以为户外休闲运动的参与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预警信息,以此来警示户外运动休闲参与者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和控制措施。安全预警系统应包括:预警信息搜索、预警信息分析、安全政策制定、预警信息。安全预警系统是一个很特殊、复杂的系统,具有高度的时效性,要与安全部门、户外运动安全管理部门、气象部门、公安部门、环境部门、地质部门、卫生部门和信息部门等相关部门做好协调沟通。在安全信息上,要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信工具,提前天气、疾病灾害、地质情况等信息,以便户外休闲运动者掌握及时的信息,快速调整行动路线和方案,做出及时的预防措施,预防和减少因为信息不了解而产生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安全预警系统可以探明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也给登户外运动休闲安全教育培训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对政府制定未来户外运动休闲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户外运动休闲的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2.4.4安全控制系统

在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中,安全控制系统是指户外运动休闲过程中户外休闲运动行政主管部门、户外运动俱乐部、参与者和其他社会机构之间通过政策、法规、制度的控制和利益协调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早排除事故隐患,控制户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几率,降低伤害事故所造成损失的管理过程。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户外运动休闲行政管理部门、户外运动俱乐部、公安部门、气象地质水文及医疗机构等。因此,户外运动休闲行政主管部门对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安全指标控制与监管、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自我安全控制以及户外运动休闲行政主管部门、户外运动俱乐部、参与者等安全主体的安全互控就构成了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体系中安全控制系统的子系统。中国登山协会、地方登山与户外运动管理中心以及户外运动俱乐部应加强对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运动休闲中的安全控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2.4.5安全救援系统

在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中,安全救援系统是指为实施户外运动休闲救援而建立的、涉及到与户外运动安全各相关层面的组织机构和包括户外运动休闲救援的分工、协作的工作体系。具体应包括安全救援指挥中心、安全救援机构、安全救援人员、安全救援工具、安全救援费用等方面。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响应,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安全救援机构应与医疗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保险机构等保持紧密的联系,并在安全救援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与协调下开展救援工作。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安全救援基金,用于安全救援的经费保障和进行预防、补偿、设施恢复等项目。

2.4.6安全装备系统

户外运动休闲装备是保证参与者在户外运动休闲过程中安全的物质基础。户外休闲运动的每个项目对准备都有特殊的要求,每个装备也有特殊的使用范围,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开展不同的户外休闲项目就应使用相应的户外生活装备和安全技术装备。要认识到装备的重要性,在购买和选择装备时,要注意装备的品牌、质量、安全认证、使用范围等因素;在使用装备时要认真仔细检查;在户外运动休闲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使用装备;户外运动休闲项目完成后要对装备使用情况进行登记记录,并安全保管和放置。不能因保管不善和使用不当造成事故隐患,最终导致山难事故的发生。

2.4.7安全保险系统

安全意外保险是指俱乐部在组织活动时,为保护参与者的利益,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一旦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按合同约定由保险公司向参与者支付保险金的保险行为。这是保障相关利益主体正当合法权益、补偿损失的重要途径。户外运动休闲意外保险为我国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休闲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可以为户外休闲运动参与者减少后顾之忧,同时也为户外救援队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的户外休闲运动保险险种较少,购买保险的人员也较少。目前,我国每年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过五千万,但其中绝大部分处于无保险或无有效保险的状态。这实际上大大影响了我国户外休闲运动的健康发展。2006年9月25日,在中国登山协会支持下,国内第一个登山户外运动专项保险诞生。由北京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和太平洋保险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登山户外专项运动保险”在北京举行了首批保单签约仪式,作为国内第一个为广大登山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的专项保险,不仅提供健身登山、露营等风险性较低的户外运动保险,也可根据情况提供一些高山探险等风险较高的户外运动保险。这项专门的保险里,还拥有“救援费用补偿”、“冻伤”等方面的保障项目。而且,很多保险公司都愿意配合中国登协建立全国性的救援体系,在救援中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这无疑是户外救援中的一个积极的因素。在当今中国的登山户外运动发展过程中,保险已显得尤为重要。保险对个人来说是风险发生后主要的经济补偿手段,对俱乐部来说是意外事故发生后迅速恢复运转的有力经济支持,而对管理者来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机制。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户外休闲运动是一项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挑战自然的新兴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个相对风险较高的体育运动,参与户外运动休闲多是在充满挑战和危险并存的野外,发生意外的几率相对较大。户外休闲运动山难事故的发生,都伴随着大量救援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必然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投资的浪费,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但参与户外休闲运动绝不等于冒险,事后的救援能力毕竟有限,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因此必须普及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知识、加强对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刻不容缓。

3.2建议

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篇7

根据《关于落实集团管理大会安全要求的通知》文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集团总部于9月24日管理大会的会议精神,全面提升烧结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特制定提升安全管理方案。

一、烧结厂通过安全培训考试及日常摸排,有部分职工文化程度较低、安全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烧结厂采取加强安全培训及举办各项的安全活动等手段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氛围。

1、通过班前会、班后会、每周安全活动会对职工进行基础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基础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水平,完善科学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通过对职工进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进行讲解学习,使加强对各项安全制度的认识,提高制度的执行能力重视程度,让职工认识到安全规章制度不是限制而是保障,将各项制度要落实在实处。转变职工只顾生产不顾安全的心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针对烧结厂皮带岗位多的特点进行皮带工专项培训,着重讲解皮带机操作注意事项及日常检查、维护安全注意事项;针对季节性变化对职工进行安全专项培训,冬季煤气安全操作、防火安全知识等专业知识,夏季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及培训,提升职工对岗位危险源的识别能力,能够区分各区域安全侧重点。

3、举办各种的安全活动,强化安全意识。组织全体职工签订一份不违章承诺书,将本岗位的安全隐患、危险源,如何杜绝安全违章和安全事故,并由直系亲属签字。结合9月7日冶金协会专家安全检查时发现问题的讲解和学习,开展职工举一反三活动,对岗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辨识危险源,加强安全操作。

二、烧结厂专(兼)安全员安全工作时间还不长,安全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安全隐患及安全违章情况检查力度不够,为此烧结厂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专(兼)安全员烧结球团安全规程、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学习,提升安全管理的素质,强化安全知识的水平,提高安全检查能力。

2、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力度,安全检查“要勤、要细、要全面、要全员”,并督促职工能够按照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操作。

3、认真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加大违章考核力度,对考核项目进行通报以此警示其它职工,使考核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三、组织各车间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以岗位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相关演练活动,如组织煤气岗位进行煤气泄漏、煤气中毒的应急演练,油站等岗位进行消防应急演练等。

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应急方案中与实际操作的差异,对应急方案进行评估,加强应急方案的可操作性。通过组织各项应急演练加强职工对各项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救护方法的学习,达到熟练各种安全救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