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最新10篇正文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最新10篇》

时间: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惊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10篇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大学生健康教育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模式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不可忽视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及其结构的理论概括。研究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带动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与深化,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承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实际,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原则进行了阐述,在提到多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时,特别强调“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验,全身心参与,从体验感悟中理解掌握心理调解的理论与方法,既要避免单纯的理论讲授,又要避免单纯的课堂游戏活动”。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该文件精神,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模式进行探讨。

1.课前认真准备

1.1熟练掌握章节内容,对章节的结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认识。

1.2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准备好教学资料和材料,做好教学设计。从典型案例分析、音乐放松、角色扮演、经典的心理短片电影赏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心理宣泄等方式中选取恰当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更丰富、生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热情地参与教学。

2.课中教学环节

2.1教师讲授。

借助多媒体,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讲述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等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通过表情、提问等方式,让学生进入老师的语境和情感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讲授的内容,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懂得主动调节心理状态、维护心理健康。教师的讲授要生动、形象和有趣味性一些。

2.2根据章节内容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教学活动方式。

2.2.1小组讨论。这是学生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主要体现。一是课堂讨论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二是课外讨论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将不能在课堂解决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课后讨论,之后写出小组总结或进行课堂总结发言通过讨论,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学生的认知得到验证和交流,问题得到澄清,也加深对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的理解。

2.2.2心理测试。以强化学生记忆,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或者配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精心挑选一些适合课堂完成的心理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维护心理健康。

2.2.3案例分析。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趣味性、丰富性、多样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案例时可采用幻灯、教学录像、图片等多种方式。

2.2.4音乐放松。挑选经典的音乐在课堂播放,可以受到学生的青睐。特别是一些课业压力较大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使他们得到适当的放松,成为他们的能量加油站。所以课上如果提供直接的放松体验,更能赢得他们的喜欢。如果课上时间有限,可以利用课间休息进行播放。

2.2.5角色扮演。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得到深刻的体验。比如在人际关系章节,创设宿舍冲突情境,现场请学生根据扮演的情况讲解萨提亚的五种沟通模式,让学生加深对不同沟通模式的理解。在情绪章节,请学生上台表演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愤怒、哀伤等,让台下的学生猜,使得学生对情绪的表达更具体。

2.2.6影片赏析。新学期第一堂课上,学生在谈到对这门课的要求时,很多学生表示希望在课堂上看到更多有意思的视频资料。课堂上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讲授,哪怕是再精彩的案例,时间久了也会显得枯燥。视频资料的冲击力更直接,通过视听等多种感官感知,学习效果会更好。如在常见的心理障碍章节,讲到抑郁症时,可选取崔永元在《艺术人生》中讲述的其患抑郁症经历的视频,看似轻松幽默的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让学生懂得抑郁症患者是怎样的痛苦,学会求助多么重要,心理治疗在康复中的作用,等等。同时,可以请学生结合主题自己拍摄录制课程需要的视频资料,如关于环境适应、宿舍关系等内容的。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做中学体验和学到更多的知识。

2.2.7心理宣泄。在积极进行正面引导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宣泄式活动课给学生以宣泄的机会,缓解学生的内在压力和烦恼。通过“心理宣泄(书面表达等)――小组交流――(教师)搜集材料――教师点拨――学生自悟”,达到既定的目的。在宣泄过程中,当事人要把自己的情绪整理一下,而组员则会表示对当事人的同情、关心、支持。凭借此,宣泄可达到一定程度的身心平衡。

3.课后教学环节

3.1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环节,对学生的考查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技能标准,而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2心理咨询与个体辅导。

针对教学过程中掌握的学生心理状况,由专业教师进行个体咨询,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方式有面对面交流、书面咨询、电子信件咨询、QQ群、网上讨论区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慎言律行,做到伤害学生自尊的话不说,贬低学生人格的事不做,充分尊重学生,以引导和鼓励为主。

3.3素质拓展训练开展“放松训练”、“信任摔倒”、“驾驭制怒方法”、“微笑握手”、“化解嫉妒情绪”等方面的活动,使学生的德行从知到行得到升华。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体现,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性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它绝不应该类同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而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丰富实际的内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助能力。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海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23(1):47-50

大学生健康教育 篇2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1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体育教育能够调节学生心态,振奋精神

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到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教育,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受到抑制,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而且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再者体育教育是一个宣泄的途径,释放出来之后,更是会感觉到心里的轻松。调节心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选择的途径,而体育教育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的烦恼和困扰都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发泄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心境。

1.2体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意志力,培养品质

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非常重视应聘者的意志力,因为缺乏这种精神就无法在工作岗位中取得成就,很容易因为挫折而丧失信心,导致效率下降。从用人单位的选拔条件中,就能够看出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必须从教育层面给予重视。体育教育是一种对身体的磨砺,与此同时,也是靠意志力来克服困难的过程。如今大学生因为生活环境变好,家庭条件优越,而相对之前来说吃苦比较少,加上父母的“溺爱”,造成他们受挫折能力弱,缺乏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遇事会先选择逃避,而不是面对。体育教育恰恰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以身体本能作为基础,去培养奋发精神。体育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竞争性,能实现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战胜等,从而实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同时学习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或是重复一些基础动作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坚韧与耐心、恒心,去克服主观和客觀的困难,从主观方面更加努力。也将这些品质进一步延伸到学习和生活等其他方面,扩大影响。

1.3体育教育能够提高交际能力,收获友情

交际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能够传播好的情绪,消散坏的情绪,而且对于生活来讲,友情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体育教育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玩闹都能成为他们的点滴记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在一起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在体育教育中也会出现各种冲突,如时间冲突、责任冲突等,如何协调这些更是学生“情商”的锻炼过程。通过这些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健康心理的必备素质之一。

2高校实现体育教育融合心理教育的实际措施分析

2.1更新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当代高校实现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修整传统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心理教育人事误区,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重点发展的位置。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由于缺乏关注和重视,仅能挂靠在学校德育部门进行,多由兼职教师负责,部分高校相对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但普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效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2明确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大学学习生活是多数学生最后的学生生活,大学可以看做是社会的简化缩影,这一时期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生环境与之间接受的存在巨大差异,学生逐渐成为生活的主人并开始尝试主导个人生活走向,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步入最后的调整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面临心理卫生、学业、就业、个人问题等多方面复杂的生活问题生活压力剧增,相关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于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性健康等方面内容。针对复杂的学生心理问题,高校在制定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应组织进行广泛的学生心理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目标,优化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调整教育重点,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f2]提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校园和谐关系;(3)加强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强化学生心理适应能力;(4)锻炼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及耐挫力;(5)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心理调节习惯,提高学生自控力;(6)挖掘学生终身体育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3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应积极调整自身教育内容组成,适当提高心理教育内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比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引导学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联系性,使学生形成包含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以满足学生实际成长需求。传统高校体育教育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体育运动的竞技因素关注较多,对于心理、情感、态度等内容关注较少,因此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2.4保持高校体育教育原有特点

大学生健康教育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和大学生的教育需求,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个性差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完善现代教学体系,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近些年,主体性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成为教育学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的新课题。主体性教学模式更重视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学管理的灵活性,更注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主体性教学,主要是挖掘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潜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自主性、创造性的主体。[1]实施主体性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不仅在于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形成新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以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所承担的使命。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1.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主体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性教学,发挥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的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性是现代大学生的典型特征,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丰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环境要宽松自由,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学习。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任务决定了自主学习成为主体性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三是以人为本是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主体性教学模式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主体精神为发展目标,逐渐形成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本质。在这个主体性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所需是进行大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它强调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性作用,还会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观察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情况,适当地采用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方式组织和安排心理健康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自我调整心理状态的行为习惯,实现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学目标。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是指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以心理健康教学为载体,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参与性,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自选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自主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讨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逐渐形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目标是培育、发展、完善人的主体性,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双方主体的自我实现。该模式主要包含以下特点:[2]第一,教学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把教学内容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的自身心理健康情况和对相关知识的渴望程度来进行自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指定教学范围,缩小学生选择范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述学生感兴趣的心理教育内容和热点话题,帮助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丰富度和实效性。第二,教学方案由学生自主设计。在制订教学方案方面,学生可以借助自身的人力资源和物质力量,提前准备好教学相关材料和教学方案,如教学案例、相关视频、情景剧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做好学生的指导性工作,帮助学生搜集相关的教学信息,发散学生思维,学会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发现不足并及时阅览指导。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教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结合教师的理性思维,共同合作促进教学的良好发展。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主体性作用,让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求知点和心理健康所需。第三,教学主体由学生做主导。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体验教学的主体感,进而营造一个高效、舒适的教学环境和人际环境,让学生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主体能力,为转化为自身潜能提供适宜的外部条件。

二、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优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重视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只有达到重视的高度,心理健康教育双方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其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需要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为主动汲取知识、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状态;教师作为实施教学的主体,主要发挥指导性作用,从原来的主动传授知识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逐渐达到自主学习的教学效果。[3]

1.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一个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性的教学内容,它需要师生双方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对于学生自身而言,主动参与就意味着主动学习,主动获取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在头脑意识中通过感知、努力和实践来进行;作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这种互动式交流既提升了教学艺术又展示出人格魅力。

2.强化师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双方多向交流的互动关系,它需要在教学课堂上实现良好的互动模式,达到相互获取知识的目的。这种获取知识的关系,不仅包含言语的沟通,还包括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它要求学生能够配合老师,与老师产生更多的互动,是对学生意志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展现。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恰恰增强了合作学习的师生关系。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是让彼此看到对方的优点,并共同认同接受的教学感受。因此,实施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教师应增加交流的机会,集思广益,以达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的共识。

3.营造全面开放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以书本、黑板、多媒体为主的教学环境,采用以老师为主导教书、学生听书的教学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对教学环境进行了创新。在该模式中,学生作为主体,从头至尾、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从心理健康的问题出发,主动安排教学内容,并创新思维,不是将眼光放在标准答案上,而是要扩大范围;在教学形式方面,可以适当采用课内课外、室内室外等方式,改变现有的教学空间,引进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拥有自由、广阔的教学环境,这些直接体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的优势。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是不能分开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作为学生,需要教师针对其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一方面,在实施教学前进行指导,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做好深入分析、认真指导教案的工作,这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在整体的教学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地位,同时教师要时刻掌握学生的参与尺度、课堂气氛以及教学内容是否偏离主题等环节,做好总体把握大局、定期引导、关键时刻及时补救等工作。

2.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主要参与主体。在实施主体性教学模式时,容易产生学生过于主体性或教师过于主导性等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现象。因此,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重要保证。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具体来说,首先要把充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积极思考、讨论,保证学生在教学时间内有效地获取知识。其次,给学生营造思维空间。对于教学内容,学生要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形成一种自学的氛围。最后,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原则。

3.采用适当、科学的教学辅助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过程。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亲身实践,适当地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辅助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情境感染法。情境感染,作为一种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行为。二是活动竞争法。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心理实践活动中获取实践经验,强化理解,创新思想。

4.全面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它非常重视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历不同,在教学指导方面不一定就要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可以鼓励学生并适当地放手让学生发挥。二是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做到畅所欲言,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进而积极引导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5.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针对性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教学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一方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面要注重个性化和实用性。由于学生个体在多方面存在差异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特色也会略有不同。实施该模式的宗旨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时提供策略和方向上的引导,因此应讲求实用。例如向学生传授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调节知识和技巧等。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时,要以人为本,注重区别对待。

四、结语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着主体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的重要作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要求,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过程应不断完善。同时,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发展状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优势,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磊,蒋丽.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20.

[2]李海涛,邝利芬,周云华.大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宜春学院学报,2009(5):136-137.

大学生健康教育 篇4

关键词: 大学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对策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通常指的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且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常常被人们称为“大学城”(University Town)。大学城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一方面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

一、我国大学城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大学城的兴起始于2000年。大学城在我国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教育体制改革在科教兴国的大前提、高校扩招的大背景及城市化加速的大契机之下,不断深化、催育出的新生事物并得以勃兴、炽盛。我国高校自1999年实行扩招以来,招生规模逐年攀升,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趋于饱和状态的高校面临着教育资源的超负荷运转,政策和现实的双重压力迫使各高等院校纷纷购置土地,兴建新校区。于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开发商的积极参与下,一批集教学、科研、生产及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大学城便应运而生。不可否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国家来说,大学城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发挥着积极作用。

而在大学城风起云涌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些重大隐忧值得我们关注,尤其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潜入研究,深度剖析,觅求对策,以期减少大学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效应。

二、大学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地理位置阻隔学生城市化心理适应能力的提升。

城市不仅仅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还是一种“城市性”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大学生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概念”。大学生的城市化,基本的含义是指大学生进城后的转变及对城市的认同、适应过程。个人城市化进程与个人现代性的获得基本上是同步的。大学生的转变是以城市为参照系的,正如传统的变迁方向是现代一样。

我国在建立大学城的过程中,因为综合考虑到地价和建安成本,高教园区大都位于城市边缘,离城市中心较远。地理位置的偏远削弱了城市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实现社会化过程中的城市文明辐射和教育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大学生的城市化心理适应能力的提升过程,制约了大学生适应城市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

(二)师生交流的缺乏,容易引发大学生各种心理应激反应。

“由于大学城大多建于市郊或较偏远地区,许多高校的教工宿舍并没有同步建成,加上城内各高校大都实行校车运行制,由此造成教师在城区和大学城之间的‘走教’现象,这使师生间的交往时间和接触频率大为下降,师生交往普遍缺乏”[1]。而交往的缺乏也自然导致师生间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多方互动的缺失,这阻碍了师生间情感的充分交流与及时沟通,使得师生间的情感趋于淡化,甚至造成双方的心理隔阂和疏远感增强。师生沟通困难、显性或隐性的相互伤害、师生不和谐等问题普遍存在,造成师生代沟日益凸现,师生关系冷漠这一现状便直接导致教学及情感影响效果的大为弱化。

(三)基础设施不全,诱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不仅大学城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城内各高校内部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完善,使得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校园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后勤服务等条件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理想期待之间的差距较大。这就造成大学城内学生的校园文化和课余生活的单调、无聊、贫乏和空虚,导致大学生无处释放青春能量、张扬独到个性和合理宣泄情绪。加上青年期这个阶段固有的身心特点,如身体上精力旺盛、好动,心理上的理性思维不够成熟,情感比较丰富,情绪容易激动,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与调节能力比较弱。因此,愈来愈多的心理问题出现在大学城内的学生身上,如恋爱成风,易发,等等。

(四)不良周边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构成威胁。

大学城的建设和入住,形成了巨大的商业圈。但由于建设规划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消防、治安、卫生、行政等部门缺乏协调性等,这一区域的商业形成了无序的繁荣。大学城周边环境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交通拥挤,事故隐患较大。二是学校周围网吧林立,暴力、色情游戏充斥其间。三是学校附近卫生条件极差的小饭店密布,特别是售卖方便食物的流动摊点颇多,威胁学生的身体健康。四是学校周围不少诊所卫生条件较差,售药施医,更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五是学校周边治安不善堪忧。以上问题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诸方面构成了很大威胁,大学城内针对学生伺机作案的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三、促进大学城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城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要有利于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使得大学城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一)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提升高校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

当前我国高校由于认识上的欠缺和物质、师资条件的制约,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起步较晚,为数不多,因而显得更为迫切。“大学城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它对大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冲击,故我们应基于现实,充分依靠并发掘大学城的优势与潜力,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干预力度,建构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2]。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专项管理大学城内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门工作机构,由工作机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安排、协调、指导和监督整个大学城内各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城内一盘棋”,如此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同时能将有限的关注集中于专业化和深度化的提升。同时结合大学城和各高校的自身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强化针对学生的个别咨询的制度建设,在物质、设施、政策等多方面予以照顾;还可以按期集中进行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性活动,开展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逐渐培养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主动及时求助大学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的意识。

(二)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城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教育。首先,学校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发育有着很大帮助。让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校园生活,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同学要及时找谈话,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感觉了家的温暖,集体的温暖。”[3]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开展一些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等;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拨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让他们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去,将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项目贡献力量。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

大学城内心理咨询的作用应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特别是新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跟同学之间的缺乏沟通,彼此之间不熟悉,有什么事情不愿意跟同学讲,怕别人笑话,跟父母说又怕其担心。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之后,他们可以去做心理咨询,找一个倾诉的对象,其实有些事情说出来心里也就好受了,再加上咨询老师的引导,他们可能就没有太多的心理压力了。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保健的普及教育,开展非面对面的心理问题探讨,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及时进行辅导,对个别较严重的学生,应加以更多的关心和辅导,让他们及时走出心理误区。

(四)拓宽思路、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

随着独生子女在大学新生中比例的上升,大学新生的“自我中心”倾向日益明显,矛盾也日益突出。加强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就必须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渠道,充分发挥中立渠道、平行渠道、科研渠道等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使新生能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让新生了解大学集体生活、大学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加强大学城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采取科学举措,从多角度着手,把其培养为具有稳定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前沿开阔的眼界、较强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凤娟,高校校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

大学生健康教育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能力 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43-01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近年来,大学生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刘海洋事件、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既让人痛心,又发人深省。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把目光投向对生命和生命教育的认识。

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生命基础上的活动,教育活动应当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教育专家肖川教授认为:“生命教育首先要培植学生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并将其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其次才是创造美好人生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能力以充满自信的理性力量和充满热情的道德良心去创造自己满意的人生。”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生命教育应当成为以人为本的重要教育理念。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研究者多数从“生命哲学”、“道德教育”、“价值哲学”等哲学角度和教育的本质为出发点阐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北京师范大学肖川[1]教授认为,生命教育应当包含三个层次:(1)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价值追求,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2)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存在型态,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3)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有明确的价值追求又包括重要的主题和领域。

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刘慧[2]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一个多元的集合概念,它包括多个维度与层次;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基点,借助生命资源,唤醒、培养人们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智慧,引导人们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意义的活动。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即是关于生命的教育。人的生命最重要的特点是社会性,所以在生命教育中必须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以建构良好的人际和社会的关系,来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教育不仅仅要让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提升生命质量和价值,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创造学习者积极的学习与生活体验。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价值追求,它的本质是通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倡导认识生命的本质、珍惜生命、敬重生命,感恩生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唤起对生命的热爱,提升生命的质量和生命尊严。

2 生命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两者的涵义不同决定了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生命教育侧重于对生命本质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包涵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通过教育引导人们尊重、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方法以及爱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生命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品德,预防因忽视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异常问题。但是当异常心理问题出现时,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更胜一筹。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掌握心理调适的技巧,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途径去解决心理异常问题。

加强生命教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等心理危机的发生。王丽敏[3]等人的《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一文指出,生命教育在转变大学生对生命态度方面不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降低对应激源、应激反应的感受程度和改善抑郁症状。

3 加强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当前大学生在承受各方面压力的同时在追求精神价值迷失了自我。因此,加强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育教学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不等同于知识教育,不能用简单的知识掌握为单一的目标评价机制,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个体有关生命体验与价值感的形成与培养,它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的判断标准;作为学校教育机构应当开设相应的课程,积极创建让学生参与的教育教学情景。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目前有关生命教育的专家积极倡导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正在进行课程教材的开发、课程内容的编写以及师资队伍的培训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规范。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生命教育课程终将会走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讲堂。

第二,利用团体心理辅导为载体创新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团体辅导主要体现在它针对性强,能够经过前期的测试、筛选,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体验生命的美好,增加生命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对于心理疾病起到预防作用,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积极创建校园文化建设,将生命教育与学生日常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与体验。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深入生命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团结合作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从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与幸福。

从目前来讲生命教育是对应试教育、就业教育、技能教育等仅仅服务于学生的生存竞争的教育的扬弃和超越,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但仅仅只靠学校单方面的行动不足以树立生命教育的丰碑,还要靠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努力,才能使每个社会人受益于生命教育,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中国教师,2006(36).

大学生健康教育 篇6

一、大学生健康教育要讲究时效性

所谓健康教育时效性指的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时机要选择在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时刻进行,在一些特定的日子、特殊的时刻,把学生关注的主题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题材,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上呼吸道感染多发季节,讲授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防治知识;在运动会以前讲授运动保健和外伤的处置,并组织相应的救护演练;在“世界爱牙日”讲授口腔疾病防治知识,并现场进行义诊;在“爱眼日”讲授健康用眼知识和眼镜的合理配置;在“防治艾滋病日”讲授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和图片展览;“三八妇女节”做女生保健专题讲座。

大学生健康教育需要有计划性,但是在特殊事件发生时,实时的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在某地发生肺结核疫情时对学生讲解肺结核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并对重点人群进行排查,会起到积极地效果。

二、大学生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

大学生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避免一刀切!应付了事的健康教育是没有什么效果的!通常我们的做法是:新生未报到前对新生班主任进行专项培训,明确医保的办理程序、学生治病报销的有关规定;在学生毕业前提前告知学生医保的停止与续保的事项;在学生实习前告知学生实习期间如何治病防病、保护自己的权益;针对学院女生多的特点,结合社会中女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造成自身伤害的例子,分专题对女生进行系列讲座,从生理、心理、女性的社会支持等各个方面传授女性保健知识,关怀女生的成长,建立女生健康档案,提高女生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努力的结果——我院多年来未发生女生特殊事件;对于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健康知识必须让学生都参加,可以采取小会场加直播的模式,也可以上传直播图像等形式,对于少数人的特例,只要有必要就进行少数辅导,如有关心理疾病的防治与集体回访,严格执行疾病学生的隐私保护制度。

三、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更健康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误区是过多的向学生介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而忽视大多数受众是健康人的事实。我们认为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让普通人更健康,我们在选择健康教育的主题时,更关注普通学生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不健康的人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快步入健康行列。在健康教育中多邀请健康向上的人士做主讲,用正面的事例,正向的感应学生,以健康大使的行为为榜样。在学生中不定期的开展评选学院健康达人活动,提倡学生走健康之路,做健康达人;在学院的各种宣传栏中的照片,百分之八十是提倡健康、低碳、环保的图片,用健康的行为感染人,学院成立了绿丝带、环保社、志愿者、慈善义工等五十多个与健康生活有关的社团组织,经过统计近几年我院学生的发病率和医疗费用的平均花费连年在减少。

四、大学生健康教育要采取最经济的方式

一提到搞活动,很多组织者都头疼——钱!请人讲课要钱,吃饭要钱,车费要钱……其实健康教育未必花钱,更不必花大钱!我们的做法是:尽量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社会团体、组织提供义务奉献社会搭平台。平时多与有关组织和团体联系,需要时请他们为学校免费服务。“爱牙日”请口腔医院的专家来讲座,并现场义诊——对方也有义诊的义务和宣传自己的意愿,双赢的选择;这样的例子很多,“爱眼日”请眼科医院的专家来讲座和义诊;“防治肺结核日”请疾病防治中心的专家来学校讲座,并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从活动的展板、标语到车辆、人员都由对方提供,甚至媒体报道、宣传也有对方负责联系、接待,我们仅仅是出场地、出学生,我们收获了知识,对方获得了荣誉,何乐而不为……学校与很多机构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利用社会资源做健康教育,既省钱又起到很好的社会作用。

大学生健康教育 篇7

(一)社会环境因素大学生在走进大学后,面对的是和以前截然不同的环境,需要自己结识许多陌生的人和事,处理好学习和生活的琐事。以前一切事务都由父母安排,现在都需要自己一人承担。在上大学之前对大学生活的期盼与上大学后所面对的现实差异,平时学习成绩的影响,生活的影响,交际的影响,就业的影响,家庭影响等,这些环境的影响时刻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

(二)学校教育因素目前,高校教育虽然一直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如心理咨询老师不是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而是一些其他专业或者是离退休的教师返聘回来的,他们对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是很了解,而且在心理指导方面缺乏专业性,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许多学校没有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有些学校也只是在公共选修课中出现。学校也很少开展心理教育方面的活动,有时只是象征性的发放一些调查问卷,对问卷调查的结果无人问津,可见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

(三)学生自我意识因素现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差,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许多大学生在学校中认为他的能力很强,无所不能,处处抢风头,事事要强,但实际能力却达不到,自身又缺乏面对挫折的能力,导致最后出现心理障碍;也有些学生把自己的能力看得很低,认为自己什么也干不成,不敢面对失败。大学生必须具有正确的人身观,正确的认识自我,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是自己具备社会需要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作用体育教学的目的除了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锻炼方法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终身体育观,学习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一个健康的人不仅是有健康的体魄,还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通过直接讲解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体育锻炼方法时,融入心理辅导知识,如有些同学由于缺乏自信而出现厌学情绪心理,教师在讲解示范的过程中邀请这类同学作为“模范”,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动作要领,给大家起到示范作用,这样通过教师的独特的辅导,使这些同学能感受到做好示范时的乐趣,通过教师的多次关心和指导,从中得到了自信,会把这些学生的厌学心理去除或者减轻。对学生的心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或引导作用。

(二)体育教学可以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大学生由于生活、学习、就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以及环境的改变等原因,经受许多心理矛盾和精神挫折,使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有些学生缺乏自信,使其性格缺陷,神经衰弱等现象常常出现。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各种运动技术、技能,在体育教学中获得乐趣,如体育舞蹈教学,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期间总是笑口常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舞蹈和音乐浑然一体,使学生能够享受体育,愉悦心情,放松身心,充满自信,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从而能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三)体育教学可以治疗大学生一些心理疾病有些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后,由于环境的改变,需要适应许多人或事,需要自身不断的自我调整;上学前的远大理想和上学后的差异;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学习知识的枯燥等原因,使一些大学生生活焦虑,墨守成规,主动性差,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思想闭塞,产生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体育教学可以对这些症状进行治疗或者减轻其症状。实践证明行为疗法对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散打、跆拳道等项目的练习,使自己的能量得到发泄,在各种体育比赛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调节了与伙伴之间的人际关系,使自身压抑许久的心情得到缓解,然而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一种,疏导心情,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

(四)体育教学能使学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口号中可以看出,体育运动能使人身体健康,使人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人心情舒畅,使其快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和体育技能,通过一系列的身体活动,使自身的能量得到了一定的发泄,流了汗水,学习了技能,获得了成功的感受和喜悦;与同学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体育学习任务,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其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改善;在老师的帮助下或鼓舞下完成了体育学习和锻炼,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使课堂气氛活跃,心理压力减少,活得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体育课堂中的一些比赛,可以锻炼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大学生健康教育 篇8

[关键词] 生命健康教育;大学生;课程

根据对江西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及行为实践现状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借助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平台举办生命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及相关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达到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育人目的。本研究的成果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校本教材,可运用于生命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各高校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引领大学生关注生命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课题实施步骤

在课题实施之前,将总目标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分解,即: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界定,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及实践框架的形成,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怎样具体实施生命健康教育。分解目标的目的,在于使研究目标与课题实施起来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

(一)生命健康教育的情报研究

国内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现状、国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做法和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对我省大学实施生命健康教育的启发。

(二)生命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包括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框架。

(三)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生命健康教育专项课程,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性研究。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将生命健康教育与创造教育及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开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拓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资源。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生命健康教育及其课程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学校已有的关于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制定研究方案和教育规划方案的理论基础。

(二)调查法

调查学生家庭、社区生命健康教育状况,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之后进行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

(三)经验总结法

在每一研究的阶段均要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对照组研究

选择不同的大学,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对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训、生活实践的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

(五)归纳整理法

对材料去伪存真,经历“实践―探索―总结―调整”的过程,获得对生命健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三、相关理论支撑

(一)人的生命健康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人的生命健康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健康不仅指在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代教育课程理论

我国教育改革提出,课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课程要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课程不局限于文本型的教材,提倡师生共同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

(三)现代医学心理健康理论

心理学里有四种主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人文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对“幸福感” “和谐”“生命健康”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关注点。

幸福感是人的“自我感觉”,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心理健康的另一种重要品质是“和谐”,即内心的和谐。所谓的内心和谐就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认真分析自己眼前的处境、将来追求的目标、现在所能够做的,使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到和谐一致。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就是从人的幸福感以及和谐发展方面来关注生命质量。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源于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国内外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较早,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学校开设生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中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如抽烟、酗酒、同性恋、网瘾、暴力等。现代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是从学校教育中的单项内容开始的,1840年美国部分学校开始设立“急救”课。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在港台地区迅速推进,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实施的出发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问题迫切地摆在了学校教育面前。2002年8月,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一席。21世纪,西方学者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逐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这一问题。2003 年4 月8 日,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2004年4月,在杭州召开“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呼吁重视校园“生命健康”教育理念;2006年12 月2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所学校的专家和来自全国的教育人士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等问题。

(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生命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性

影响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性的因素,涉及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的共识性。没有对生命教育的共识,就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学校教育与社区舆论冲突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生命健康人格内化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生命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内化是一个高层面的问题,其评价的量化问题极其复杂,教育工作者难以把握评价的过程。鉴于评价是生命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促进生命健康教育趋向本真和凸显实践效应的问题,即使存在难度,教育工作者也要勇于实践和探索。

(三)实施过程

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大学生命教育的情报资料进行研究之后,确定以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开展生命教育的突破口。对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形式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展开调查,并对开设专门的生命健康教育课作为学生必修课的大学作重点研究,关注大学中较为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训练课程。

通过在江西省多所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把生命健康教育与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全面结合。课题组在大学教学课程计划中建设性地开设了生命健康教育课与求生训练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危险情景下的模拟求生训练。总结学校生命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经验成果,定期进行交流。具体做法有:

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机会举办生命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建立学生的生命健康档案,实现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随时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动向。

开展以学校社团、班级等为组织单位的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游戏活动、求生训练,营造校园生命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征文比赛、小品演出等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学校的教育理念应以健康为首,在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将人文和科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生命健康的含义,指导学生将健康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讲授健身知识,指导大学生开展健身实践,有效培养学生健身的能力和终身健康的意识;讲解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构建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创新平台,激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健康教育注入生命力。

五、研究成果及意义

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确立了“三线一面”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工作格局,使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落实、教育研讨、专题活动三线互为融合,使生命健康教育融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面向学生群体。

一是构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试点开设了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可以说是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的一个亮点。生命健康教育教材,不仅仅是指生命健康教育的文本教材,还包含了形成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要素和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法等。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如教育设施设备(图书馆书籍、实验室、校园网络)、教育媒介、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社区支持等。这些基本要素和基础条件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状况、水平和质量。

二是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的经验与做法,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拓展健康教育的内涵,两者和谐融合并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了提升学生的生命健康意识,使之形成对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并付诸实践的教育目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等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大学生认识自己,以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了学生对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初步实现了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对生命健康理念的认同和内化。评估结果显示,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大大增强,“爱我,爱生命,爱学习,爱生活”成为研究基地大学的新风尚。

三是构建了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实践课平台,融探索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实践,激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生命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金娟。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J].教育,2011(23).

[3]蒋强军,梁文慧,林莉,等。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途径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3).

大学生健康教育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健康生活方式;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18-03

“健康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人怎样健康地去生活。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保证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尤其在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国际化,前沿学科相互渗透的今天,对大学生的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大学期间忽视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严重后果。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目前大多研究集中在对学校德育方面的养成教育的方面,而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对学生的健康的提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学生今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实践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1养成教育的形成机制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从心理机制来说,习惯是人们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个体习惯一旦形成,则会产生相对稳定的定势,不自觉地演变成为个人内在的东西,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中。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具有知情意行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特点,这是由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形成规律决定的。认知是基础,是人的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是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有一个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从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知识,逐渐形成一定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再把掌握的知识用于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因为良好习惯的形成,经过长期的努力获得成功后,就会逐渐的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侧。它是通过价值判断、选择、体验形成价值取向、需要、动机、情感、信念、意志、行为方式和习惯等一系列心理素质来实现的。

2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原则

2.1系统性和科学性结合原则由于养成教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因此,在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时,首先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把知、情、意、行有机结合起来。要从理论高度向学生阐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道理和途径,让学生明确健康生活方式对健康和人生的意义等,从而使养成教育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

2.2长期性和反复性结合的原则良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养成教育实质上是改变大学生以往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重新塑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改变。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直线前进的,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会随时侵入,容易引起反复。因此,长期性、反复性是养成教育的明显特点。

2.3校内、校外结合原则养成教育,欲达到行之有效的效果,应以学校为主导,坚持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社区相结合原则。在学校里,可以定期召开“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会议",转变观念,分析研究学生的情况,提出对策。让课内学到的知识与课外各种养成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以致用。为了使学生在校学的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和正在形成的健康行为得到保持和巩固,家庭和社会应主动配合学校形成一个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氛围合力,使学生生活在一个全方位的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环境之中。

2.4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的原则

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强调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理所当然地成为新世纪的生存方式。事实上,一切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全部在某个阶段完成,还需要在进入社会后,在工作实践中继续不断进行。养成教育是一个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养成教育上要重视大学阶段的教育,又要承认它是一种终身的自我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经过教育,才能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只有培养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检验和提高教育的效果,实现教育的目的。所以,作为施教主体的教育者还是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引导、激励和点拔的艺术,使受教育者明确自我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只有当受教育者具备了根据教育者和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对自己提出一定的努力目标,提高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转化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学校在养成教育时,要注重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

2.5区别对待原则由于学生的生活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实施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时应当遵循区别对待原则,这是保证获得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效果的前提。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讲的知识内容、所举的教育实例都应有所不同,所设计的教育活动。训练内容及方式也应有所调整。同样,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进行分类指导。如对大一的学生应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的传授、大二时应多设计些学生在体育生活方式实践方面的内容,又如:对那些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往往需要进行特殊的生活方式养成教育与活动。

3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内容

3.1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正确地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塑造健康的人格。其次,加强挫折教育,了解挫折及其情绪反应,培养对挫折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增进心理健康。再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相结合,营造一个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开展心理社团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与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相结合,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心理教育与咨询网站,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讲述成人期心理健康、情绪情感健康、社会健康和身体健康的相互关系。2)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问题与疾病之间的关系。3) 心理卫生与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心理防御、心理调节、心理治疗方法)、挫折心理学、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等。4) 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心理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关系等。

3.2科学的饮食与营养教育进行科学的饮食与营养教育,是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预防“生活方式癌"就必须切断生活方式与癌症的通道,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营养平衡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理,与人体需要相一致。荤素搭配在一起,能够使营养素种类齐全。鸡、鸭、鱼、肉 荤素平衡的科学内涵有二。 其一是配餐要荤素搭配,有荤又 有素。荤,指动物性食物。素,指植物性食物。其二是荤素的“平衡",指的是素多荤少,“平衡"不是平均。从人体生理特征角度来说,人类的生理特点决定必须荤素兼自,并要素多荤少。总之,荤素美食,素多荤少,是饮食养生的理想膳食模式。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讲述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营养功用和营养价值、饮食平衡等相关知识。2) 食品添加剂与健康关系的内容。3) 体重与饮食之间的关系 、饮食失调和身体健康的关系。4) 如何合理科学的安排饮食计划等内容。如:应保证吃好早餐;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人;应多吃谷类,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等。

3.3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是现代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调节并改善着人们由于饮食、营养、体重、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所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健康效应。而体育锻炼和消遣娱乐不仅是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而且是最方便、最廉价的手段。美国把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不仅看成-种消遣娱乐活动手段,也当成一种戒除生活恶习的有力措施。人们为了根治各种由于生活方式造成的社会疾病不得不把体育运动纳入医学的内容构成。因此,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基石。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和原则、锻炼的益处。运动卫生常识及如何预防运动损伤等,掌握自救互救急救知识、技能,如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人工呼吸、心脏挤压等。2) 如何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如何养成锻炼的习惯。3) 体育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

3.4对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专家们将与生活方式有明确因果关系的疾病称为“生活方式病",认为,现代人类所有疾病中有45%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有关。在美国,不良生活方式占死因的48.9%,在我国占37.3%。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发达国家75%的成年人处于患一种以上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之中。而发展中间家既有传染病的威胁,又有“人为疾病"即非传染病的蔓延,这些都源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主要是由于吸烟、过量饮酒、食物太咸、食物过细、脂肪过多、缺乏锻炼、环境污染以及心理情绪紧张等引起。除了对人体直接明显的健康损坏之外,不良生活方式还引发许多潜在的健康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问题。因此,对不良生活习惯采取有效的干预,迫在眉睫。具体的内容包括:1) 不良的生活方式内容及其危害性的知识教育。2) 对不良生活方式内容包括:吸烟、酗酒、上网成瘾、夜不归宿、不遵守作息制度等、 睡眠不规律、缺乏运动、心理(应激的处理)等方面生活习惯进行一系列的干预。如:采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实践练习法等进行干预。

3.5学习和日常的卫生习惯学习卫生习惯养成的是否健康,对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与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平时的养成教育中,应加强学生良好学习卫生习惯的培养。具体内容:1) 了解学习形成的规律、学习与锻炼的关系等;2) 如何科学用脑、用眼卫生知识、合理安排学习等内容等。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能促进现代社会人际的交往,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具体内容:1) 生活陋习与疾病的关系。如:随地吐痰、不勤洗手、乱扔垃圾、滥用药物、有病不看医等对于疾病预防、维护健康的作用却不容忽视。2) 个人日常的卫生习惯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4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方法

4.1课堂讲述法课堂教学是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课堂也是学生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所以,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无疑是学校开展养成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方法。教材是实施养成教育课程化的凭借, 它确定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操作程序、保障措施、注意事项等, 绘制了实施的蓝图。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的知识,通过模拟一些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情境,采用一些幽默的手段,增强学生受教育的趣味性。如:学生在课堂中讲述不良生活方式给自己带来的危害以及自己的认识等方法,都是养成教育的良好方法。

4.2行为训练法习惯是一种定型的自动行为,是经过反复实践锻炼而养成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是由被动行为经自觉行为逐步向自动行为转化的结果。养成教育的关键是抓住训练,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因此,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即从认识向行为的转化,从行为向习惯的转化。如:要求学生在宿舍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宿舍的管理人员就要每天检查,及时反馈,奖优罚劣,并通过评选健康星级宿舍、健康个人等比赛等各种措施不断引导刺激,一段时间后,能使学生的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自觉行为一旦形成,检查工作的劳动强度会显著性降低,但如果中断检查,新给还会倒退到被动行为,即具有反复性。因此,习惯养成要不断的刺激、训练,乃至最后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4.3讨论辩论法由于大学生受很多错误的认识影响或本身已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往往不能认识到自身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而且根深蒂固的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如果没有解决学生思想观念的问题,将会降低使养成教育的效果。如:有些学生的睡眠不规律,常被人们认为是自己生物钟的节律决定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不愿改正过来。这时,老师可以组织一个辩论赛,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利用大量的医学知识和数据来说明有规律的睡眠习惯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而不规律的睡眠习惯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只有当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道理时,这种不良行为就有希望矫正和戒除了。讨论辩论赛的方法需要学生去查询大量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判断、思考和选择合适的、最佳的生活方式观念和行为,这是其它方法所不能代替的。在讨论辩论时,教育者要注意选取恰当的讨论主题,做适时的引导,防止学生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4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教育学生要勤于锻炼的习惯,可讲述社会上一些知名医学和体育界健康专家的事迹。再如学生里面每年评比出来的体育之新星和班级的一些榜样,让广大学生“学有先进,赶有目标"。此外,教师的示范作用也是长期以来教育实践所得出的至理名言,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朝夕相处,再加上教育者的威信影响,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受教育者模仿的对象,因此,教育者要时时注重言行、举止、仪态,使之起良好示范作用。

4.5案例分析法“案例法"是研究者如实、准确记录某一时间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并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一起分享他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如:教师在分析由于缺乏体育锻炼这种不良健康生活方式给学生带来危害性内容时,就可采用 “我国学生体质持续20年来不断下降,还是输给了韩国和日本青少年体质"的这一个严重事实来案例来分析,说明缺乏体育锻炼不仅给学生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个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体质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生死大事,增强他们的爱国心。促进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1995(2):42-45.

[2] 柳国强,刘春魁。论论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5):45-46.

[3] 陈玲艳。论养成教育及其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7(8):31-33.

[4] 倪静芬。关于养成教育的几个问题[J].班主任,2005(10):10-11.

[5] 顾荣芳。健康行为养成理论辨析[J].早期教育,2003(11):8-11.

大学生健康教育 篇10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保证学生发展的基础,所以国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直都非常重视。国内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问题要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严重和复杂[1]。医学专业比较特殊,学生的职业有更强的定向性,所以学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导致医学院校的学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也导致医学专业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同时,医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够胜任工作,因此医学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比其他专业有更高的要求,才能够保证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医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职业,工作的责任很大,而且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所以医生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同时也要具有足够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保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给病人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且,和其他专业相比,医学院校的专业程度更高,学生的课业任务非常重,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也需要经过系统的临床训练,保证自己可以获得足够的临床技能[2]。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从技能上成为医生,也需要从心理上成为医生,让学生逐渐转变角色,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疗工作者。为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医生而言,必须要保证心理上的成熟,才能够对病人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行医的过程中始终要保持理性,客观地分析病情。同时,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学校必须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才能够保证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具备足够高的道德素质,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病人。

三、医学院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学习情况的影响

医学院校需要给社会培养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学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上要从事医疗服务,而且还需要同时进行医学科研相关的工作。为此,医学专业都会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学习科目繁多,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理论。同时,由于医疗岗位是一种特殊的岗位,服务对象也十分特殊,在专业课程种类繁多的情况下,还需要做好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的结合,所以医学院校的学生还需要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并且要不断培养自己和病人交谈的能力、应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这方面和医疗服务相关的能力,并且也需要保证自身具备极强的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3]。所以,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压力比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和其他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同,国内的医学院校本科教育都是五年制,而且对于医学教育的要求也非常高,学生会有很大的学业压力,这就导致学生在考试压力上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学生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调整身心的相关活动。在比其他专业学生需要多付出一年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心理上很容易出现问题。

(二)人际关系导致心理问题

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都比较单一,通常都只有医学专业及与医学专业相近的专业,和其他的综合型学校的专业设置很不相同[4]。在综合性大学中,学生能够和本专业之外的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不同的学习角度。对于医学院校而言,学生接触到的教师和同学都是和医学相关的,这就导致他们所讨论的话题也都是医学相关的内容。虽然学生可能会获得很多的朋友,但是从人际关系结构而言,依然是十分单一和狭隘的。随着课业的繁重,学生需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而且医学专业的课程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课程都不能松懈。很多医学院校的期末考试都需要持续一个月左右,足见医学院校学习任务的繁重。这种巨大的压力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人际关系上,首先,学生巨大的压力会导致他们容易情绪失控,更容易由于矛盾和冲突导致学生的人际关系受到破坏;其次,学习压力也会让学生在学习成绩下降的时候产生人际关系的畏惧感,对于维持人际关系十分不利。在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体现出来,这种差异会使有些学生出现一些不好的情绪,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紧张,人际关系会变得不和谐。而且,不良的情绪也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医学院校学生的特殊心理

学习医学的学生需要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项工作,所以学生通常都会有比较认真的做事态度。但是,这也导致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如学习能力不够、动手能力不强等,有的学生会因为出身和家庭情况对自身的未来更加担忧,无论是先天的情况,还是出身的情况,都很容易造成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甚至使其否定自己[5]。所以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成绩,或者由于家境的问题导致他们存在人际交往的负担。还有的学生正好相反,由于成绩很好或家境优渥,导致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尤其是在医学专业这种课业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在取得了成绩之后,学生更会以自我为中心,只是追求自我利益,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这种情况下,就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自身前途问题上也会十分关注,尤其是在医学院校毕业生数量增多的情况下,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在职业竞争上的压力。为了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多数医院都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学历层次和技能才能够在未来进入医疗岗位。但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却面临着医疗人员不足的问题,这些地区的医疗岗位也是学生未来可能工作的地方。对任何人而言,都希望能够进入水平比较高的三甲医院,并不愿意去落后的偏远山区。所以,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会非常大。和其他专业不同,医学院校学生很难转行,相比理工类不同专业的通用性来说,医学院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转行机会很少。因此,就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往往其他专业更加严重。

四、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建立明确的目标体系

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对于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医学院校有四、五年制的大学生,也有七、八年制的学生,为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就要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的情况,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确定心理教育的目标,保证医学院校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结合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特点,设置如下目标:第一,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第三,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第四,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学生摆脱心理障碍。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目标建立心理辅导策略,而且心理辅导不能半途而废,而是要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了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除了目标的明确之外,也需要保证教学的内容、过程、方式、评估和教学管理同样完整。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在不同年级的特点开展教学。比如,在大一的时候给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大二、大三以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为主,大四、大五时主要针对就业和面试心理进行讲授,并且对学生进行行为测试和训练。这样做的原因是大一的学生往往在心理上更加阳光向上,对心理辅导的需求并不是太高,所以要用理论知识让学生形成心理健康的观念[6]。在学生进入大二以后,由于比较清楚医学的就业方向狭窄,并且专业难度的提升让学生面临着一些学习上的挫折,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始爆发,在这个阶段开展自我认知等教育,可以教给学生调整自我的方法,并且解决当前的问题。进入大四、大五之后,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学校需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让学生的求职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