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宫俊的诗十首精选12篇》
李宫俊,1990年5月28日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是一名男作家,作品有《李宫俊原创个性签名》、《李宫俊QQ表情》等。下面是细致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12篇李宫俊的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宫俊的诗 篇1
许多年来,海东青一直受到推崇,一些文人墨客赞美有加。
金国诗人赵秉文作诗《海青赋》赞云:“俊气横鹜,英姿杰立。顶摩穹苍,翼迅东极。铁钩利嘴、霜柳劲翻”。辽代文人描写白玉爪海东青猎捕天鹅的战斗:“白海青,不仅如鹘,既纵,直上青冥,几不可见,俟天鹅至半空,自上而下,以爪攫其首,相持殒地。”
明朝大学士李东阳在燕京十景《南囿秋风》有:“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的诗句。
现代的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衣殿臣有:女真贡鸟海东青,敢上云霄抖羽翎。劲似千钧飞砮石,疾如九野震雷霆。三冲狡兔多捐命,一击天鹅少遁形。弱可谋强清帝赞,名鹰岂独列禽经!
吴文江《颂海东青》有:小小海东青,女真视神灵。羽中称猛虎,空域似雷霆。鈎咀啄辽败,转头逼宋冥。利爪擒双帝,鲲鹏展百翎。征云虽远逝,铭志尙常庭。成就当今事,还须舞鸷青。
有关海东青的绘画作品也很多,其中清代朱耷的《双鹰图》、徐悲鸿的《飞鹰》、齐白石的《梅花鹰石》等作品最为著名,堪称传世之作。在乌拉街镇“雾凇岛”景点,现立有一米多长的根雕作品《海东青》,该景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观赏过的中外游人赞不绝口。
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女真族,鹰猎习俗历史悠久,许多年来一直有向宫廷贡鹰的传统。据考证,起源于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鹰猎习俗,到辽、金、元代更加受到朝廷的重视,当时的女真及蒙古宫廷都有规定:凡流放到辽东边地的犯人,若能“获海东青即赎罪,传驿而归。”因此,当时的皇亲国戚,朝廷重臣,为得到海东青不惜重金。能捕捉到海东青的流人,可免除罪刑。“若得白玉爪海东青贡上”,不仅死罪可免,且一夜之间能暴富。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京师内务府在今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辖区面积7000平方公里,专司采捕朝廷贡品。同时,设立了“捕鹰丁”,专事负责贡鹰差事。朝廷为了独享资源,特别制定了《盛京围场窃例》,对私自进入围场猎兽、打牲、砍树、割草者,无论初犯或再犯,均面刺“盗围场”三字,按数量多寡处以杖刑、枷号、徒刑、充军、发遣到乌鲁木齐为奴等刑罚。直至光绪初年,围场管理才渐见松弛。甲午战争后,东北大御路南侧的阿木巴克围场方始开禁,允许百姓入围开荒行猎。
清廷还曾明确规定:白玉爪海东青只能由皇帝豢养把玩,皇亲贵族决不许染指。康熙帝喜猎,曾赋诗云:“吉林国,盛京国,天府秋高兽正肥。本是昔年驰狩处,山清水态记依稀。”康熙喜猎尤喜鹰,曾赋诗赞美自己的爱鹰:“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属海东青”。乾隆在他的《海东青行》诗中云:“鸷鸟种不一,海青称俊绝”。
继康熙、乾隆以后,满清几代皇有喜猎和豢养把玩海东青的嗜好。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随着清王朝的消亡,“贡鹰”习俗也结束了。在民间捕鹰、驯鹰、放鹰的习俗也越来越少见了。
解放后,由于海东青濒临灭绝,这种习俗己不存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满族鹰猎习俗的挖掘、整理,在中国北方,在乌拉街相继出现了韩屯、北蓝鹰户。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在许多鹰户的积极努力下,海东青文化的再次发掘、整理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素有“中国第一鹰屯”之称的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渔楼村(鹰屯),至今仍保留并沿袭着满族人的鹰猎习俗。这个村始建于明代后期,后金和清初曾是朝廷的渔猎之地,并建有冬季存放渔网的渔楼,“渔楼村”因此得名。清初,渔楼村成为满族的世居地,清代的渔猎习俗也薪火相传,延续至今,尤其是捕鹰、驯鹰、放鹰习俗更为突出。使鹰猎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习俗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猎鹰驯鹰技巧。海东青是一种性情凶悍的猛禽,是禽中之王。海东青又有海东青鹘、海青、海青少布、白鹰、玉雕、玉爪雕、白玉爪、青雕等称谓,其中尤以称作“玉爪骏”者最为贵重。
李宫俊的诗 篇2
《迟醒之晨 》
——李宫俊
睡过头的早晨,提笔又忘字。
第二首
《最怕》
——李宫俊
我最怕你,不知我心,不明我意。
第三首
《现在与当初》
——李宫俊
误了现在,不了当初。
第四首
《你一个人,我一个人》
——李宫俊
原来一个人久了,会死在自己心里。
第五首
《一生悲喜》
——李宫俊
单薄一生,悲喜无声。
①李宫俊已完成的文集有《原版中国神话故事》《邪恶中国神话故事》
李宫俊的诗范文 篇3
沙宇馨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沙河街小学六(1)班 《桂林龙脊梯田行》
宋乐乐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南校区四(2)班 《梦醒红楼》
朱泯烨 浙江省台州市三甲街道中心小学六(4)班 《倾听花开的声音》
袁梓翔 四川省乐山市柏杨小学六(1)班 《青鸟之树》
李海玟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六(5)班 《六年春天》
二等奖
李芊芊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气化街小学六(1)班 《赤红色的梦想》
闵奕达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504班 《非凡之声》
谢 君 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民生小学四(6)班 《屋后一角》
洪洲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香草文学社五(7)班 《心中的那缕芬芳》
杨 可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六(1)班 《丁香之韵》
高炜涵 浙江省瑞安市民建文化教育培训学校小学五年级 《叶碑》
侯 延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红旗二校六(3)班 《回到中世纪》
李雨融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楼村小学五(1)班 《春天的童话(组诗)》
王欣瑶 福建省福安市逸夫小学六(6)班 《等待车铃响起》
卢 果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 《王者归来》
三等奖
辽宁省 马俊伟 《一生的绽放》
山东省 李春丽 《我眼中的诸葛亮》 宫一馨 《悠悠之旅糖果梦》
山西省 周伊清 《我用魔法为你编织一个童话》 赵家琪 《我是明星》
樊圭圻 《这一年 那一年》 凡昱璇 《放飞的灰雀》
赵浩楠 《捡钱风波》 张昱萱 《雨雪中的温暖小窝》
河北省 郑 璐 《美丽的雁翎公园》
河南省 赵梓睿 《“泪如泉涌”为哪般》
吴桐雨 《麻!辣!烫!》 李梦雨 《我让妹妹露笑脸》
阮丹宁 《我想……》
安徽省 史可欣 《春天的秘密》 王欣怡 《雪》
汪思仪 《读书也有“四味糖”》 马 晓 《月光・薰衣草・蝶舞》
江苏省 陈雨果 《校园寻芳》 薛可可 《都是眼镜惹的祸》
李惠文 《春天的礼物》 肖泽青 《雪天里的那份感动》
周静宣 《草丛中的发现》 刘子群 《午夜惊魂》
浙江省 邱紫怡 《乐》 黄羽西 《飞天松鼠》
冯乐言 《回首又见清明宫》 杜苒印 《拥有翅膀的天使》
陈 诺 《风信子》 仝一涵 《妈妈的童年》
陈 霄 《享受自由》 叶寒菁 《赏花》
刘昕宇 《想想追梦》 陈子豪 《特殊的插班生》
江西省 李恒嘉 《童年趣事・停电》 陈梓婕 《14°》 叶鲡男 《老弟拔牙》
贵州省 周禹峥 《如果有来世》
四川省 郭雨竹 《荷花开花的日子》
重庆市 郭忻蕊 《校园・往事》 吕寒影 《春天的气息》
广东省 朱雨涵 《〈狐狸和乌鸦〉新编》
福建省 郭俊 《是谁在泄密》 岳诗琪 《捐书》
曹婧楠 《用心倾听》 张舒心 《幸福就在我身边》
苏钰雯 《那份韵味,让我陶醉》 卢张钰 《流淌在逝去岁月的温馨》
黄宇豪 《让阳光照进心里》 陈柳璇 《约翰与体重机》
优秀指导奖
白素珍 张玲飞 陈瑾玲 周海燕 王庆芳 蔡海萍 徐良杜
景保华 喻富纯 高泉印 钟华奇 戴利华 林巧铃 蔡芳本
优秀奖
北京市 阮欣宜 王 茜
黑龙江 吕芸若 刘子萱 李博念
吉林省 白玉洁 李小惠
辽宁省 梁 卉 于林卉
内蒙古 高芷兰 张怡然
山东省 曹文慧 王正阳 于 泓 周雅馨 刘妍锦
山西省 刘秦文 崔俊雅 宋锦泓 李嘉慧
河北省 徐辰 李潇雅
河南省 张一涵 冯晰悦 李乐雨 阮千骥 郑翔玮
天津市 郑伟航 秦悦天 马静晨
陕西省 石思源 宋乐宜
青海省 叶朴君 吴 楚
安徽省 刘欣雨 郭成燕 万荪仪 李美月
湖南省 崔子潮 冷 秋 何 格
湖北省 熊丹青 常雨霏
上海市 戴璐瑶 刘东娜
江苏省 瞿瑞辰 张 靓 赵新诚 顾怡婷 吴奕文 史思羽 张子勋 钱铖屹 覃小芳
杨鸿金
浙江省 黄舒曼 洪俞凯 徐 安 陈芷汀 朱梓俊 王雨欣 洪渝凯 汪东霖 丁玲真
苏欣妍 张梓萌
四川省 肖阳琳 李诗琪 罗雨思 陈俊男 李涵韬 倪悦宸 刘奕江 李梓银 李世豪
重庆市 叶俊樵 范雅欣
江西省 李骏飞 彭雅欣 万飞宇
云南省 祁原野 孟飞宇
贵州省 丁佳威 吴 寻
广东省 李宗耀 陈 骏 曾凯澄 高 瑶 梁凯琪
李宫俊的诗 篇4
【关键词】李白;诗歌;汉朝情结
汉、唐是中国封建社会两个大一统的王朝,在世人心中经常把汉唐并举,作为一种大国和盛世的代称。在我们阅读唐诗时,经常能看见诗歌中出现汉朝的什物、人物或是直接以“汉”来指称唐,这样一种现象几乎贯穿整个唐诗的创作过程,也几乎存在于唐代各个体派和各种风格的诗人之中。李白作为盛唐名噪一时的大诗人,在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到此类现象。
一、汉朝情结的引入与表现
汉、唐两代之间相隔近四百年,然而唐朝诗人对汉朝不但没有因时间距离而产生疏远感,反而在诗中时时反思、呼唤着它,唐代文人与汉朝有着复杂而又真切的情感联系。他们有的直接评议汉事,有的借用汉代人事来赞扬或讽刺唐人唐事,有的甚至直接以“汉”来代称本朝。在此,本文借用弗洛伊德精神心理学派的一个概念——情结来解释这种现象,称其为“汉朝情结”。
笔者翻检《李太白全集》发现,李白诗中约有130余处涉及“汉”字眼的词汇,有约80余处用汉代历史人物的典事。通过整理掌握的资料,将李白集中指涉汉代(出现“汉”字,但非指涉汉或唐代,如河汉、江汉等此处不讨论)的诗歌作一个粗略的分类:
第一、指称汉代,这里的“汉”就指汉朝。在这类诗歌中,“汉”字基本上不带任何情感或感彩较弱,只是写作中的称谓或提及,指涉的对象往往是汉代宫室、皇帝、疆域或汉朝。如《宫中行乐词》(其三):“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这里的汉宫即指汉代宫室,显而易见,此处感彩较弱,此类诗歌还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清平调》其二)、“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等。
第二、咏史怀古中的“汉”,此类诗歌多是咏史抒情之作。“汉”字在此处情感色彩较浓,乃有意而咏。如《苏武》:“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此处“汉”也指汉朝,但在情感用意上却有明显的褒扬意味,以“汉节”来凸显和歌颂苏武十年流放而忠存汉庭的精神。此类诗还有:“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王昭君二首》)、“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商山四皓》)、“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塞下曲》)等
第三、以“汉”喻唐。这种情况多出现于李白的酬答、奉赠、送别诗中,且多以汉庭、汉皇、汉代的历史人物来喻指唐庭、唐皇、或酬赠送别的权贵和友人,此时的“汉”所寄寓的情感就更加强烈,情感内容也更丰富,有对友人的夸赞、对朝廷的眷恋、对渴望被援引的期盼、对自身失意的排遣等等。如《别韦少府》:“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这里的“汉皇”亦指唐代皇帝,可确定为唐玄宗,表达出自己的一种矛盾心理:遍访名流仙山与入朝施展抱负之间的矛盾。更确切地说,是在入朝受阻而无法施展抱负之后不得不入山访道的一种苦闷与无奈。
二、李白“汉朝情结”的原因
“汉朝情结”作为唐代文人间一种较为普遍的文学现象,它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从某个诗人角度来细论这一文学现象,那么创作主体的自身原因也值得我们深究。
(一)统治阶层的宗汉心理与社会环境
在中国封建社会,某种文学思潮和社会心理的出现往往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提倡和鼓励,或者这样一种现象最先是统治者所倾向的。纵观整个古代文学史,如汉武帝对铺陈扬厉、气势恢弘的辞赋的喜爱,使得汉大赋光耀一时;南北朝时期,齐梁纤弱浓艳、采丽竞繁的诗风、文风与齐梁皇帝的审美倾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隋代文风渐趋朴素、自然也与隋文帝提倡文风改革息息相关。
李唐王朝的建立与汉朝有着某种历史的相似感。由于这种历史的敏感性,李唐统治者从一开始就将唐与汉相比附,从唐高祖李渊开始,唐朝统治者对汉朝积极的政治措施都秉持着钦佩、效尤的心态,产生了浓厚的宗汉心理。统治阶层的宗汉心理必定会在整个唐代社会引起积极响应。随着这种心理从上层权贵向下层文人的扩散发展,使得唐代文人在其诗中展现的“汉朝情结”也随之深化。
(二)唐前社会崇汉的影响
从秦代至唐代,唯有汉朝维系了近四百年的江山,而魏晋南北朝或是偏安一隅,或是受尽异族侵略。几百年间,中原社会一直是政治动荡、边患频传,区域内又战火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多数文人都怀念汉代的国富兵强,幅员辽阔,有志之士都呼唤能有大汉一统的政治环境以安邦济民,能出现像汉代萧何、霍光与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贤臣良将来辅佐君王、平定边患,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感,这样一种崇汉心理一直延续至隋唐。
(三)李白的个性气质与人生经历
讨论单个作家的创作心理或某种习见现象,必定离不开作者的个性气质及其人生经历。李白一生都志在“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然而他却得不到皇帝的真正重用,又遭权贵嫉妒、排挤,满腔热情与壮志只能寄情山水、寻仙访道,他的心中时时“犹恋汉皇恩”。据前人研究材料显示,李白诗歌用贾谊典15处,用司马相如典14处,用扬雄典10处,用韩信典9处,用张良典7处,用剧孟典7次,用李广典6处,此外还有5处以下的如萧何、严子陵、窦宪、马援等。
这些汉代历史人物典事的使用,一方面表达对他们功成名就、施展抱负的羡慕与颂扬,另一方面则更多的是抒发对自己壮志未酬、才不为用的感慨与无奈。如他与司马相如都有文名,也都有天子相迎加恩的经历,故诗歌中常常借相如来抒发感慨之情:“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李白自己有向玄宗献《明堂赋》之举,故他在诗歌中也多次提到扬雄献赋以自比:“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答杜秀才五松见赠》)。在流放夜郎的那段时期,诗中常常典用文帝时贬至长沙的贾谊,如:“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这种情感的共鸣,产生共同的流放飘零之悲。
三、结语
文艺作品大都是把一种心情寄托在一个或数个意象里,有时候也借与创作主体在创作时有相似经历和情感体验的他人来表达这种心情。作为一种创作心理,诗歌中“汉朝情结”的出现是创作主体在创作时联想起汉代人物、事物而抒发相似的情感或寄情于典,使得诗歌显得委婉含蓄,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的温柔敦厚、含蓄典雅的诗学观。李白诗歌中的这种“汉朝情结”,是唐代社会宗汉心理的大背景与作者自身的生平经历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诗人感情流露和思想表达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李宫俊的诗 篇5
一、宫廷生活之作
(一)叹惋宫廷生活同是写宫词,相较于杨皇后之宫词,花蕊夫人的宫词无疑更具有文学价值。自古蜀中都是出才女的地方,汉代卓文君,唐代薛涛,及后蜀花蕊夫人皆对后世文学有较大影响。文学史上认为花蕊夫人有二,此处当属后蜀孟昶的妃子,其生平较为特殊,生于晚唐,卒于宋,也有著作将她归为唐代诗人,甚至连《全宋诗》中都没有收录她的诗作。《宋诗纪事》载:“夫人姓徐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宫,后主嬖之,号花蕊夫人。效王建作宫词百首。国亡入宋,备后宫。”(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七)从这段描述我们可以明确两点,其一是夫人基本生平,后蜀亡国后夫人入宋,《后山诗话》中说:“伪蜀降,太祖召花蕊夫人,使陈诗诵其国亡,诗云云。太祖悦,盖蜀兵十四万,而王师数万耳。”(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七)这就是著名的《奉召作》(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七)的来源,诗歌如下: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再无一个是男儿。夫人以此驳斥了他人对自己红颜祸水致蜀亡的诋毁,所以从作品来看,夫人与宋不无关系,而她的宫词虽大量作于后蜀,但入宋后也有部分作品,我们不能将其某首作品准确归为是某一时期所作,因此还是从她所作宫词整体入手。其二则是夫人宫词风格效仿王建。后世多认为夫人宫词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艺术成就来看,都高于唐人王建。王建的宫词虽也很著名,但都是以宫外人的身份模写宫内,而花蕊夫人则身处宫廷,对宫廷生活十分熟悉,所以她笔下的宫廷、宫女无疑更显生动。相传花蕊夫人作宫词百首,但今天看来,只有三十首为信,其余都是后人为拼凑至百首而填补,甚至有的已不见宫词面貌,还有唐人所作宫词也被移花接木至夫人名下。夫人的宫词中,宫女有“内人追逐采莲时,惊起沙鸥两岸飞”(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七)的欢乐;有时有“跪到玉阶犹带露,一时宣赐与宫娃”(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七)的悲苦;有时哀叹“翠眉不及池边柳,取次飞花;入建章”(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七);有时充满对自由的渴望:“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七)就连得宠时也有:“语多更觉承恩泽,数对君王忆陇山”(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七)的悲辛无奈。夫人宫词对宫女心理的刻画真实而深刻,着手点颇多,而她对于宫女苦痛生活的描绘,是杨皇后宫词中最为缺失的。此外,花蕊夫人的宫词中还描述了帝王的奢侈生活,如:“离宫别院绕宫城,金版轻敲合凤笙。夜夜月明花树底,傍池长有按歌声。”(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七)夫人之宫词可谓宫廷缩影,诗风婉约流丽,清新自然,感情充沛,极富思致。陆昶赞她:“所作宫词清新俊雅,具有才思,想其风致,自是一出色女子。”(清•陆昶《历代名媛诗词》卷七)。
(二)闺怨与悼亡李宸妃所作《卜钗》(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七)一首:玉钗未断识君恩,甘让前星泪暗吞。他日九重流涕问,深宫尧母尚无门。从诗作字面来看,这无疑是一首闺怨之作,此诗与李氏悲惨身世不无关系。李宸妃,宋真宗章懿皇后李氏(987年—1032年),因其曾被册封为宸妃,历史上一般称其为李宸妃。李宸妃为宋仁宗赵祯生母。初入宫廷为刘德妃侍婢,一次得到真宗临幸而有了身孕,真宗得知后宠爱更甚,一次随驾游玩,同登台砌,忽然玉簪坠落,真宗私下祝愿,如若李氏所怀为男,则玉簪不断,后宫人从台阶下捡起玉簪,果真完好无损,真宗甚为高兴,也对李氏刮目相看。后李氏果然诞下男婴,朝内朝外一片欢庆,李氏也被册封为顺容。刘德妃此时已是皇后,但她始终未育,一听说李氏诞下男婴,便将此男婴作为自己的亲生抚养,当时刘后在朝中颇有权势,李氏虽怒但不敢进言,后被刘后安置于宫廷之中软禁,她由于思念娇儿,怀念圣恩,孤苦无依,因此每日以泪洗面,这首《卜钗》应为此时所做。诗作中,句句悲辛哀怨,从遥想当年“玉钗未断”而感念君恩,到如今的星泪暗吞,不禁渴望重见君颜,定要问问君心,只可惜“深宫无门”,君心也已荡然无存。李氏渴望“流涕问”的心愿致死也未能实现,公元1022年,真宗驾崩,当年仁宗继位,因年龄太小,所以刘太后垂帘听政,掌握着实际朝权,摄于刘后权势,官吏们也选择了避谈此事。而此时的李妃依然软弱箴默,独居冷宫,也因长期压抑,病情日益严重,有大臣向皇帝提及李氏侍候先帝勤勉,如今将薨、应再提升,至此李氏才被册封为宸妃。几天后,宸妃含恨而终,致死未能得见自己亲生骨肉,刘后归天后,仁宗才得知宸妃才是其亲生母亲,下诏自责不识生母之过,追尊李宸妃为皇太后,谥曰“庄懿”。也才于宸妃之墓得见生母容颜。李宸妃的一生不禁让人唏嘘不已,而作为宫廷女子,如她这般悲辛哀怨的妃子实则并不少见,君王圣恩正浓时当然万千宠爱,但君恩何时以,这就是这些女子们无可奈何的了,再加上宫廷中的权力之争往往延及,有些女子或主动或被动地被卷入党庭之争,而面对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很多时候都不得不以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了却残生。另有张夫人的一首《哭魏夫人》(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七):香散帘帷寂,尘生翰墨闲。空传三壶誉,无复内朝班。此诗为悼亡之作,魏夫人,朱熹曾将其与易安并称,而魏夫人又早于李清照半个世纪,因此,魏夫人应该是宋代词坛第一位女性词人。她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小令,其十四首小令每首都写得恬淡、明丽、婉柔,语言也是以清新淡雅为胜。而张夫人自六七岁起,便跟随魏夫人学习诗书,她的这首悼亡之作,以无限深情,缅怀了这位词坛巾帼,也一度成为研究魏夫人的重要依据。
二、国亡家危的悲辛之作
政治、经济构成的大的社会环境,无疑是文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素地,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境界、人生理想、道德观、价值观、审美意识及社会心态和生活情趣等众多方面。1126年“靖康之变”造成的宋王朝南迁,宋氏王朝偏安江左,经济和军事上的双重灾难,无疑也影响了宋之宫廷女性创作主体的生存境遇以及创作倾向。但由于宋代前期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提升了女性创作群体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国仇家恨面前,如李清照等的女性创作主体也在这一时期创作了不少爱国诗词佳作。作为这一时期的宫廷女性诗人,面对生活境遇的突然变故,生存环境的天壤之别,被迫随宫廷南迁,背井离乡,因此她们的诗作往往在感叹国仇家恨的同时,还有不少怀想赠别之作。
(一)送别亲友从王清惠的《送水云归吴》并序中我们可以大体知道这些诗歌创作的背景,汪水云为宫中琴师,宋亡后跟随宫人入燕,后又请求归南,《西湖志余》载:“临行,与故宫十八人,酣酒城隅,鼓琴叙别。不数声,哀音哽乱,泪下如雨。”(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这些诗作有的表现出对汪水云此去的难舍之情,如王清惠:“江南江北路茫茫,粟酒千钟为君劝。”(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为了拖延分别的时间,不惜劝酒千钟,此一别,再逢便不知何年何月了。而叶静慧“今宵且向穹庐醉,后夜相思无此怀”(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的诗句更是将此别视为诀别。有的对水云此去表达了美好的期望与祝愿,如陈真淑写:“明日马头南地去,琴边应是有文君。”(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慰藉水云他日一定会再遇知音,而袁正淑的“十里西湖明月在,孤山寻访种梅人。”(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及方妙静的“君今得旨归故乡,反锁衡门勿轻出”(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则是希望他南归后最好归隐山林,洁身自好。同时,还有希望他不要忘记沦落于此的这些朋友们,周静真的“他时若遇陇头人,折寄梅枝须一一”(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和蒋懿顺的“他日倘思人在北,音书还寄雁来无?”(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都是这样的情感表达。还有的述说了此情此景于严寒异域饯别的苍凉无奈之感。黄慧真:“高垒燕山冰雪劲,万里长安风雨横。”(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陈真淑:“天山雪子落纷纷,醉拥貂裘坐夜分。”(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体现了这些亡国宫人的惨淡处境。而方妙静的“万里秦城风淅淅,一望苏州云幂幂”(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更是通过自然环境的对比,表现出一种今时往昔的悲凉无奈之感。这些作品或明示或隐喻的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宋之宫女亡国之后沦落异域的悲苦,她们可以王维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每人取一字为诗,且不乏效仿林逋“十里西湖明月在,孤山寻访种梅人”及引用“陈抟”“李泌”典故之作,说明这些宫人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才思敏捷,但论艺术成就来看,这些诗作不及同一时期的词作,因此历来并不被后世重视。
(二)爱国怀乡宋代无疑是内外战争发生较为集中的朝代,尤其是南、北宋交替之时,北宋覆灭,南宋政权动荡,金人频繁入侵,国家陷入危难,此时正是深刻考验民众民族自尊心的时期,这时的诗人对于整个文学的关注点发生变化,对于文学所必须承载的精神,有了更高且更深刻的追求。这种内在精神的转变,直接反映在这一时期诗歌题材、内容及风格的转变上。大量的爱国诗人和爱国诗作涌现。这些诗作中的经典之作不乏女性书写。宋王朝历经磨难,宫廷女性多沦落他乡,遭受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她们不满于统治者一味投降逃跑,渴望重回故土,在诗作中表现出慷慨激昂的英雄气魄。还有的女性哀叹统治者无能,迫使柔弱女子在这动荡年月只得以死来捍卫贞节与民族气节。说到慷慨激昂抒发爱国热情的诗歌,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较之于慷慨激昂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来说,宫廷女性所作诗歌多表现为更为含蓄地哀叹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及怀念家乡之作。上到钦宗朱后,下到美人、宫女,诗作无不令人动容。拿朱美人《袖中遗诗》(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十四)为例:不免辱国,幸免辱身。不辱父母,免辱六亲。艺祖受命,立国以仁。中兴南渡,计三百春。身受宋禄,羞为北臣。大难既至,劫数回轮。妾辈之死,守于一贞。焚香设誓,代书诸绅。忠臣义士,期以自新。丙子五月吉日泣血书。据记载,朱美人为宋度宗嫔妃,宋亡之际,宋帝及后妃和大批宫人、朝臣被押解北上,度宗嫔妃美人朱氏、才人陈氏及两名无名宫女,在进入元都朝见元世祖之后,相继以死殉节,并留下《袖中遗诗》,此事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也一度被文人儒士所赞颂,甚至影响了后世的观念。对此事记载者颇多,如元杨踽的《山居笔记》、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清潘永因所编《宋稗类钞》等,朱美人等自缢而死,是宋王朝灭亡后首例以死殉节的事件,而这首《袖中遗诗》写得果断激切,警郁深沉,在表达了自己誓死守护志气的同时,又不忘讽刺宋王朝那些投降卖国的奸佞小人。诗作前四句为全篇总领,阐述自杀原因,亡国之辱已经在所难免,还好贞洁还在,为了不让家人蒙羞,所以毅然决定以死殉节。其后六句回忆了宋朝建国直至南渡的历史,同时谴责宋臣面对国难却袖手旁观,甚至屈辱卖国,愧对先祖的高官厚俸。最后八句再次以表毅然之志,国难当头,作为臣民已回天乏术,亡国之事已是在劫难逃,愿以死殉节,为国殉难,只希望能唤起南宋诸多朝臣的躬身自省。诗作中“身受宋禄,羞为北臣”“忠臣义士,期以自新”两句如一柄利剑,直刺卖国求荣者的丑恶嘴脸。钦宗朱后在病故之前有两首《怨歌》,陆昶赞其:“怨歌二首,前一首泪痕兼滴,后一首哭声欲绝也。事何可说,恨何可雪八字,千古为之酸鼻。”(清•陆昶《历代名媛诗词》卷九)诗中通过今日与往昔的对比,哭诉飘零身世,慨之沧桑变故,心下明了此生已无回转机会,如今“屈身辱志”只求速死,以保女子贞洁及民族气节。而王清惠《诗一首》“愁到侬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实为怀乡之作,而怀的则是那个已经覆灭的大宋王朝。王清惠为南宋末年女官,公元1276正月,元兵攻入临安,宋理宗谢后,宋度宗全后不顾文天祥、张世杰等人的反对,带领年仅六岁的宋恭帝出降。三月,王清惠随恭帝及帝宫三千人作俘北上。诗作为北上途中所作。抒写了国破家亡、今非昔比的哀愁与感伤。
三、分析与小结
李宫俊的诗范文 篇6
《阵雨》
——李宫俊
花开花绽放,半阴半晴天。
第二首
《忍得》
——李宫俊
忍一时寂寞,得一世繁华。
第三首
《客》
——李宫俊
你是我生命中的过客,然而,我向来是不接客的。
第四首
《海基山》
——李宫俊
清澈的海水,清澈的天。
温暖的阳光,温暖的街。
我希望:再清澈一些,再温暖一些。
第五首
《我》
李宫俊的诗范文 篇7
《长恨歌》的主旋律是以“情”为中心,并以之统摄全诗。诗人把“情”作为写作与歌颂的对象,那种人皆有之的情潮便以其独特的人性之美奔涌倾泻于作者的笔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诗歌用对比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杨玉环的美丽与娇媚。正因为此,才引发了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荒唐误国之举。“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悲剧的序幕拉开了,剧情进一步发展。“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马嵬坡生死离别的动人一幕,使大唐帝王李隆基完全转化为爱情悲剧的男主角,他真正的爱情生活也划上了最后的句号。日后的李隆基便处在一种不尽的悲痛、怅恨、留恋之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便是这种余痛在心,无情无绪心态的真实写照。我们知道,唐玄宗之后的唐肃宗听信宦官李辅国之言,把唐玄宗迁于西宫,实际上等于软禁。此时的李隆基寂寞忧思,孤灯难眠,真是“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诗人抓住了悲剧男主人公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裂肺的“情”,用酸恻动人的笔调来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梦牵魂绕、哀婉缠绵、孤寂伤感的相思之情,读来真是令人荡气回肠,慨叹不已。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对爱情无奈的叹息,是对爱情受命运捉弄,被政治伦理摧残的深深痛惜,此恨之深,穿越时空,永恒回响。
那么,迁居西宫的李隆基,虽说过上了“软禁”的生活,难道真的是到了“落叶满阶红不扫”的悲惨境地吗?我的猜测有三:他一人孤独地生活,无人侍候,无人清扫;他无情无绪,没心思让人清扫;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自己不愿意扫,也不让人扫。
知道些历史知识的人都明白,犯了大逆不道之罪的皇亲国戚被看押于“专府”――宗人府。宗人府是中国古代管理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的机构。例如:明初设大宗正院,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称宗人府,以亲王任宗人令,其后事权归于礼部。清代宗人府沿袭明制,设于顺治九年(1652年)。长官改称宗令,由亲王或郡王内选充。宗人府负责收发文件、管理宗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据《光绪会典》规定,本府及所属各单位共有职官219人。清代宗人府位居内阁、六部之上,以抬高皇族成员的身份。试想宗人府那里对犯戒的皇室子弟尚且有宫中官员专门伺候,何况李隆基居住的是皇宫中的西宫。就是“软禁”,那里自然也会有“失势”“失宠”的前朝太监、宫女的侍候,更不用说还有一群前朝的妃嫔等的陪伴。分析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大胆地排除前两种猜测,而第三种正是我们所要共同探讨的。李隆基失去杨贵妃之后的心情,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悲痛、怅恨、留恋、哀婉孤寂的无限相思。“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作者对李隆基思“ 情”伤“恨”的宣泄性描写已大大超越了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甚至诗人主观的理想成分也一览无余。
物是人非,心何以堪。睹物思人,触景生情。那片片“落叶”不正象征他们过去甜蜜爱情生活的岁月与日子吗?那地上的“落红”也就是落花,不正象征着永远失去的艳妃杨玉环吗?“落叶满阶红不扫”不正是风流帝王李隆基对他的宠妃杨玉环以及他们过去爱情生活的全身心投入的回忆、陶醉与纪念吗?
历史上文人所写的诗中,有关“落叶”与“落红”的诗句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屈原《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刘勰《文心雕龙》中“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孙逖《淮阴夜宿二首》中“木落知寒近,山高见日迟”;郎士元《送别钱起》中“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 陆游《北窗》中“北窗鸣落叶,愁绝夜迢迢”。这些诗中的“木叶”或“落叶”就是时光流逝,令人感伤,生活如片片叶子的象征。
元稹《行宫》诗中“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欧阳修的诗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李清照《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晏几道的诗中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名句。《红楼梦》中有“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透过这些诗词中的“落红”或“落花”,我们想象到的不仅是枯萎的鲜花,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象的背后是指如花一样的人,即曾经艳丽无比使人赏心悦目,最终又枯竭了生机失去了生命的美丽女子。“落叶满阶红不扫”也正形象地展示了唐明皇李隆基的情感世界:回忆与感伤曾经如叶片般的活力四射的日子,迷恋于珍惜如鲜花般的倾城倾国的艳妃杨玉环。写花名词“花开犹是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花开寂寞红”。古人对花与女子的巧妙联系已是早成定论,在此我不再细说。“落叶”总让人想到生命的流逝,怀念过去曾经拥有过的日子。“落红”总让人产生一种伤春惜玉的绵绵情思。龚自珍不是也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吗?
李宫俊的诗范文 篇8
长安感业寺在历史上几易其名,在禅宗史上亦无巨僧名宿可供凭吊,但千年一遇的武则天在此出家的一段往事,却成就了它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
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女皇武则天,敢于在男权世界的天空中天马行空,她直接称帝的锵锵之音,让男权主义者们战战兢兢,虽咬牙切齿,却双腿发软。
有关武则天运用惊天的权谋在大唐的政坛上纵横捭阖的历史,已有大量的评传表述。然而,武皇君临天下、威风凛凛的身影之后,憔悴心事有谁知怜?她美冠六宫之前出宫为尼的坎坷遭遇,又有谁正面提及?正是武皇与唐高宗李治在尼寺传情的一段因缘,诱发了我的兴趣。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的新贵庶族家庭,她的家世以及她所处的时代,都赋予了她多面的性格。初唐时期,门阀士族高高在上,武氏宗族因庶族门第低微而饱受流俗的轻蔑。在此轻视之下,武则天自幼养成了藏于掩饰的韬光养晦之术。但她的家庭毕竟富裕丰足,为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家景的殷实熏陶了她对权力的无限欲望。因而她自幼好学多思,胆识过人。
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已是楚楚动人,一付娇嫩美艳的俊貌,让多少男人望眼欲穿。她入选宫中后不久便被受封为“才人”。由于武才人善解人意,行事八面玲珑,加之美色天香,竟赢得唐太宗龙颜大开。太宗发现她学识尚好,礼仪周全,行事干练,甚是喜欢,便赐号“媚娘”。将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升调到书房伺候笔墨。这期间,武媚娘习字练书,传递公牍,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从公文奏折中,武媚娘了解到宫廷大事,也逐渐熟知大臣们的活动与朝廷的运作方式。她伺候太宗皇帝时,也尽情施展了她以生俱来的绝色美艳和丝丝如扣的曼妙温柔。当然,唐太宗李世民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千古一帝,儿女情长只能作为他日理万机的一时消遣,在片刻的云雨温柔之后,媚娘的温情倾刻间化为乌有。太宗皇帝对军国大事的关注,使武媚娘和她的国色天香被化臻于无形。
被冷落的媚娘深陷皇宫,寂聊之中,宫闺幽怨,媚娘常常以泪拂面。在男权社会里,诸如媚娘一类的后宫佳丽数不胜数,一个个形单影只,在偌大的皇宫里如孤雁游魂,有的后妃一辈子也难见上皇帝一面。
正当媚娘不甘寂寞而又深陷幽怨之际,太子李治闯入了媚娘的眼帘。太子李治的纯情、俊雅与怯懦使武媚娘眼前一亮,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于是,媚娘倾其所有,动足心思,展开了她无与伦比的美艳战术。她的眼神堪称一绝,超过了后世杨贵妃的“回头一笑百媚生”。她星眼微睁,眸子里就显现出万种的风情,她紧紧地盯住李治,她知道这是她的救命稻草,生死前程在此一搏。她已经窥探了太子李治每次进宫的路线。据说,有一天,太子李治前来探望父皇病况,他从宫中折回,途经园林内的假山处,对此,媚娘早有准备,她精心打扮,云鬓高悬,厚施粉黛,她静静地预伏在假山之后,见太子到来,便故作惊恐,慌乱跑出,与太子碰个正着,旋即脚后跟一闪,直接倒进太子怀里。那太子李治因平时被严厉管束很难接触女性,此刻正值青春年少、气血方刚,哪里抵得住媚娘的肌肤馨香。他在慌乱中低头一看,怀里的媚娘正滚动着一双大眼,杏眼闪烁,双颊飞红,樱唇半闭半开,嫣笑迷人,特别是媚娘用那高耸的发髻,撩拨得他心猿意马……接下来的事可想而知。太子与媚娘假山艳遇后,太子将腰间的一块九龙玉佩解下,交给媚娘。
初战告捷,媚娘已获得玉佩的战利品。
太子与大他4岁的媚娘成欢之事,史书典籍语焉不详。不过二者之间的交往通过九龙玉佩这一定情信物,似乎仍有可信之处,否则,就不可能有感业寺相遇双方脉脉含情的一幕。
媚娘与太子暗通款曲的好景不长,转瞬之间,一代英主唐太宗驾崩,所有的后宫嫔妃都面临着“二次就业”的“待岗”窘况。武媚娘也不能幸免,她被送往长安感业寺,剃掉了曾经撩拨太子痒痒的一头青丝长发。
当年武媚娘出家的长安感业寺,位于今天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安城遗址的西北隅,北临渭河,南望龙首。
经查史籍,感业寺在《唐会要》中有只言片语,《唐会要》说:“太宗崩,武则天循妃嫔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唐会要》是唐朝官方编写的一部汇集朝廷大事的史书,其资料收集大多可信。但为何如此简略而其他史书又为何没有关于感业寺的记载呢?
原来,贞观年间,唐太宗开始承袭李渊对儒释道三教的分类,即将道教名列前茅,因为追认的道教始祖老子姓李,从李渊始,李唐王朝就自封为老子后人,故将道教列为首位,有助于维系李唐王朝的神圣性。但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返回长安后,佛教声望如日东升,唐太宗因势利导,也对佛法万分推崇。因此佛法大兴,一时寺庙广建,僧尼众多。但长安的27所尼寺中没有感业寺之名,顺藤摸瓜,按照各个朝代的历史顺序查找典籍,查到宋代,在《长安志》中讲到贞观年间,在京城长安西南部崇德坊原来有两座尼寺,东面的一座叫道德尼寺,西面的一座叫济度尼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后,两座尼寺都搬迁别处,济度尼寺搬迁后原址改名为灵宝寺,后又有人说在济度尼寺之前原名叫感业寺。
上述说法似有矛盾之处。《唐会要》说武则天在太宗驾崩后到感业寺为尼,但此时的感业寺之名不复存在,只有济度尼寺。实际上,太宗驾崩后济度尼寺一分为二,原址寺庙称灵宝寺,搬迁他处的仍称济度寺。那么《唐会要》为何要直呼其名为感业寺呢?在我看来,人们将济度尼寺论证为感业寺是指济度寺搬迁后,另迁他处的济度寺更名为感业寺。因此《唐会要》直接称武则天“为尼感业寺”。由于古代典籍用词简练,没有说明感业寺的原名,故引起人们的质疑。
感业寺之名,从《唐会要》始,历经历史上断断续续的记载,在明、清两代时且有感业寺的沿袭记述。现在的感业寺,2003年进行了修建,2004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八,感业寺重燃香火,恢复了千年的古刹。在寺庙内,有乡人掘土得碣石,上书“唐武后禁香院”6小字,下书“唐感业寺禅院”6大字,从碣石上书可看出,感业寺确与武皇有关。
在感业寺内,有武皇汲水井一口。传说媚娘到了感业寺,她被老尼削去一头青丝长发,她低头俯看井中之水,水平如镜映照着她圆秃秃的光头,她泪如雨下。想当年,她云鬓高悬,用那青丝发髻撩拨着太子李治俊雅的面庞,而如今,摸摸光头,真是百感交集,不堪回首。
武媚娘在感业寺的寺庙生活十分心酸,她入寺以来,以泪洗面,每日晨钟暮鼓、青灯古佛、面壁修行。她持戒之身,虽已远离尘世,但却向往皇宫。在急切寻求出路之际,她在如痴如醉的思念中写下了一首充满相思情怀的诗句,诗云:“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此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此诗写得情真意切,其情感人,相传大诗人李白看了这首诗后也颇为赞赏,认为是一首扣人心弦的相思情诗。
不管怎样,感业寺的尼姑武媚娘是通过这首诗传递信息给高宗皇帝的,至于是什么渠道,正版史书与野史传说均不能言明。但是,高宗看到白绢之上那娟秀而熟悉的笔墨,便勾起他对媚娘的思念,他感到这是昔日情人的泪水在流淌。因此,他下定决心,到尼寺里看一看孤单寂苦的媚娘。
唐高宗李治以向先帝祈福为名,到寺庙行香,他首先选中感业尼寺,媚娘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相传,高宗皇帝在感业寺后院见到媚娘,此时的媚娘虽然削发为尼,但眉宇间含情脉脉,仍不失当年的楚楚动人。她靠着禅院古刹陈旧的门框,灰色单调的僧衣掩饰不住她昔日修长的清丽多姿,圆秃秃的光头更添几分惹人怜爱的酸楚。流动的双眼光可鉴影,不施粉黛的媚娘却有着别样的风情,凄楚幽怨,使玉树临风中的顾盼生辉染上了一层古朴绵绵的禅气。在悠悠的禅风裹挟下,媚娘一颦一皱,透出幽怨的韵致,这种女尼的怅然,禅机连连,胜过多少红粉佳人。高宗李治简直看呆了,两人双眸相视,竟流下了眼泪。《唐会要》记载:“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可见,二人相见情意缠绵,因情深意笃,思念日久,竟双双落泪。这含情脉脉的一幕,使尼寺传情成为千古美谈。
李宫俊的诗 篇9
1、《宫》由杨幂、冯绍峰、何晟铭、佟丽娅等主演的古装穿越爱情剧。该剧讲述一个现代少女洛晴川,穿越到清朝,经历古代的宫廷生活,经历一番宫心计和男女情爱之后,回到现实中,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的故事。
2、《步步惊心》该剧由李国立执导,由刘诗诗、吴奇隆、郑嘉颖、袁弘、林更新等人主演。该剧主要讲述了现代白领张晓因车祸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成为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她看透所有人的命运,却无法掌握自己的结局,身不由己地卷入九子夺嫡的纷争的故事。是一部值得反复去看的电视剧。
3、《穿越时空的爱恋》由徐峥、张庭、万弘杰、刘莉莉等主演。该剧讲述了文物盗贼小玩子和女警张楚楚在明朝文物展览中因文物游梦仙枕而发生争夺,结果一起穿越到明初,分别与朱允文和朱棣相恋的故事。剧情以喜剧为主线,是穿越剧的代表作。
4、《太子妃升职记》由张天爱、盛一伦于朦胧、江奇霖、郭俊辰等主演。该剧改编自鲜橙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本来是个男儿身的现代人,穿越成了女儿身的太子妃热血闯荡皇宫,一路顺利升职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李宫俊的诗 篇10
曲江,秦八景之一者,乃古都之大观也!以似于广陵之江而得名,以“曲江流饮”而名满天下。依秦岭而临泾渭,凭少陵而靠终南。良田阡陌,沃野纵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多少古今人文盛事斯地演绎。
古之曲江,始于秦、汉,以唐最盛。每逢吉日芳春,桃李绽放,莺燕啼柳,菜花泛黄。达官显宦,文武重臣,妃嫔媵嫱,王子皇孙,骏马银鞍,宴游于斯;才俊佳人,纨绔弟子,踏青于斯;布衣青衫,庶民百姓,尽兴于斯。曲江两岸,绿波回环,笑语欢歌,笙箫流韵,古风悠扬。游者置酒戴醪,弃马舍舆,流觞于曲水之上。若遇科举放榜之日,新及进士,意得志随,披红插花,游乐于杏园之中,粉墙挥毫,赋诗作画,尽显风流。正是:“曲江初碧草初青,万毂千骑匝岸行”(注一),“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蜓蜻款款飞”,“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自鸟飞”。(注二)
呜呼!时光流转,百代废兴,兵戈战乱,烽火狼烟,昔日曲江,遂被历史厚尘淹没。风流史迹,尽没于森森荒草之中。
天地转,国运昌。凤鸣啭,龙腾跃。一声“西部开发”,吹响进军号角。一纸“曲江宣言”,打破古都沉寂。四方志士,八方精英,大闹曲江。潜心描画卷,巨笔绘蓝图。为凤凰添翼,给白鹿点睛,为少陵披彩,让神禾扬鬃。恍然三载,昔日汉唐风采重现曲江。
今之曲江,借西部开发之举,乘汉唐御苑之风,尤以芙蓉园最盛。芙蓉湖烟波浩淼,青荷荡漾。烟柳长堤,曲径回廊,石舫画阁,云帆高扬。南湖绿草丰茂,佳木葱茏,天光云影,曲桥楼阁,鸟鸣庭树,影度回廊。紫云楼金碧辉煌,大气磅礴。仕女馆风姿绰约,古朴巍峨。御宴宫祥瑞缭绕,富丽堂皇。杏园里雅士云集,才俊满堂,高朋满座,对酒当歌。诗峡谷诗魂崔巍,荟萃古今绝唱。东西唐市商贾云集。远近市声耳畔回响,稀世珍奇,八方荟萃,尽显昔日唐市繁荣鼎盛之风采……。
当春和景明,丽日当空,信步于芙蓉湖畔,可见流泉飞瀑,彩虹映日,云蒸霞蔚,紫雾缥缈。丝竹阵阵,笙箫绕梁,万方乐奏。惠风和畅。《霓裳羽衣》舞袖翩跹。《玉树后庭》悦人耳目。紫燕穿梭于柔柳。翠鸟鸣啭于林间。情侣流觞于曲水。纸鸢放飞于蓝天。红鲤隐显于春水。彩蝶嬉闹于花间。各方俊男靓女,海外宾朋,尽兴游乐。吮吸大地之精气,沐浴清野之惠风。恣意纵情于楼阁亭榭,相偕留影于曲桥、回廊。拾级登楼,纵目四望,雁塔、寒窑、乐游苑、秦汉皇墓、春晓园……之胜景。尽收眼底,一派汉唐风光。入夜,华灯璀璨,霓虹闪烁,一片玲珑剔透的水晶世界。仰观浩瀚苍穹,火树银花在夜空绽放,璀璨明珠与星汉争辉,宛若天宫瑶池。
李宫俊的诗 篇11
关键词: 学诗对句 语文教育 诗意人生
一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培根对读诗的好处讲得可谓精当。尤其是古诗,是国粹、瑰宝――抒边塞情,写河山美,春花秋月,怀古喻今……或明快清新,或飘逸豪放,或沉郁宛转,或慷慨悲凉,正是异彩竟放。它以其点石成金的凝练语言、含蓄深邃的意蕴而引人欣赏。
叶嘉莹教授说:“其实诗的好处,你是终生受用的。”然而“阳春白雪,和者必寡”,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不愿或很少有闲暇品诗了,诗的生存面临危机。但是,语文教育永远离不开诗的滋养。
好诗是兴发感动的生成,它能使人摈弃浮躁,摆脱庸俗,净化心灵,即便是荒原瘠壤,亦能独守一方纯净,即儒家所说的“慎独”。钟嵘在《诗品》中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使人身处贫困卑贱之中,能安分守己;独处幽居之时,能消解烦闷。使人不为外物所动,没有什么比得上诗的。“与好人居,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诗相伴亦如此,它对人精神影响滋润的潜移默化作用,是毫无疑问的。《毛诗序》中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竟可以了解和匡正民心得失,感动上苍神明。
诗,言志。它的谨严、纯粹是不可替代的,虽然时过境迁,但它依然独具魅力。也许有人会说:学这类文言有什么用?但是,千百年来,我们的诗词,是经大浪淘沙的金,无论帝王将相、士农工商或及童蒙,口口相传,吟诵不衰,就是情有独钟,这就是它的价值,也是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诗是极品的精神食粮,比的学习语文――仅从识字这一层面说,就更受欢迎,更具时效性。就不要说思想情怀的陶冶、联想的激发、品位修养的提升及文化根源的凝聚功用了。
教师学学写诗对句,好处多多。诗是最精致的,是凝缩的语言精华,有的还要讲对仗、平仄声;诗要言志抒情、托物比兴等。因此,要写诗,必要练字――句句推敲、咬文嚼字,可厚实文字功底;要有独到的观察、体悟、灵感、想象……咏物抒情,可涵养性灵;厚积底蕴,可以长才致用……踏青春游、登高临水、别聚赠答、勉励学生、节日致词乃至题联书幅等,皆可成诗。高谈阔论,足以传采;幽居独处,足以怡情……这些有助于生成文化自觉情怀。教师就应追求有品位的真正有诗的诗意人生,写诗对句,可以多些儒雅,平添情趣。
从前的先生,没有几个不会吟诗作对的,本身对学生也是熏陶。而今,即使是考试,也似乎在淡化或回避,但是,不能否认其对于师生双重的丰富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
我虽浅陋,对此却深有体悟。我知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在将读师范的“”后了。“只晓圣君词,不闻李杜诗。语录高高举,歌舞升平时”。在如饥似渴地读书、学背古诗文时,我写了这讽喻诗。那个年代,真是“华夏洪荒”。之后,不到10年,我背诵诗文应有三四百(首)篇吧,买的诗文赏析之类的书也有近二百余本。于是,时有兴发,对学生也是熏陶、引领;编顺口溜助学,写文章时时入韵,也乐在其中――文化内涵自然也在提升。但说实话,我只发表过不到10首诗,只有2首得过25元的稿酬。一首是《五绝・咏杏花》:“林边群鸟唱,岭上杏花红。不矜颜色好,只为报春耕。”另一首则是七律。我也写了不少所谓的现代诗,多属于节日或教育活动之类的“应制之作”。现仅将近于古体的部分拙作示于下。
(一)诗
1.托物咏怀的。《七律・咏金达莱》华贵雍容推牡丹,我花独倚云崖间。不惑芳园出媚态,敢居高地胜余寒。香为清气逾岭北,红似明霞照天南。直到满林生翠色,回眸含笑看青山。《咏金达莱》只为山上春,何须天下闻。含笑危岩顶,此花独不群。《寒菊》众芳摇落不自矜,重霜初雪见精神。应知明日冰封冷,不惜成泥碾作尘。《山梨》山梨香气清,处远实难名。纯属天然性,任其弃与生。《七绝・神驹》栏内神驹惊落红,晴空鸣雁动长风。嘶嘶曾望驰千里,而今伏枥闻秋声。
2.即兴写景的。《七绝・田边读书罢归所见》小村烟树夕阳红,斜岭青山佳气浓。鸟鸣相伴牛铃动,欣望田园晚风中。《大顶子山》不卑居处远,无意称名山。横空出世外,独秀立天边。《咏山上之春》翠色拥来岭下人,花枝才动鸟鸣春。奇峰独秀碧空外,极目神州万里春。《中秋重上东南山极顶》方知在下见识短,缘是登高天地宽。临风俯仰胸襟阔,山色茫茫云水间。《五律・仲秋即景》白云出北岭,大雁欲南翔。秋空风气爽,田野果菽香。丛林红叶好,园圃黄。来年桃李秀,不必叹夕阳。《周末登山四首》(1)《五绝》就喜秋风动,爱观霜叶红。深谷山鹰起,长空大雁鸣。(2)谁道空山静,鸣鸟动秋声。爽意缘佳境,霜枫似火红。(3)《五绝》雾散风烟静,云开天气清。日高秋色好,霜染万山红。(4)《五律・周末逢重阳》人在高山上,谁道已重阳。霜染红山麓,雁翔鸣远方。野田庄稼好,园圃黄。千里遥相祝,月明照故乡。
3.感时抒怀的。《七律・教师节抒怀》几度园花别样红,历经风雨看霜枫。山坳书声连广宇,长空雁阵壮鹏程。应歌一曲春蚕颂,再点三千烛火明。云岭鹰翔出俊秀,芬芳桃李慰平生。《七律・国庆抒怀》黄河砥柱立中流,泰岳擎天望五洲。首创功勋垂万世,中兴业绩盖千秋。感慨风雷驱大地,喜得乐奏满神州。悠悠华夏五千载,渺渺星空瞰地球。《有感》云舒云卷青山外,花落花开小窗前。读书教化卅余载,写作发文一百篇。新松滴露高千尺,大雁乘风翔九天。犹冀苍龙行细雨,更期桃李满芳园。
4.写离聚友情的。《别某君》此去关山远,云霞海曙间。沪杭产智士,吴越有名贤。厚重交情久,明达天地宽。水清容日月,感念系东南。《游松花湖・因84届同学会感怀》松花湖水平,翠映晓山青。波移秋日景,船载同学情。青春原如梦,不惑重相逢。诸君当努力,再聚话人生。《七律・庚寅隆冬赠某君》故乡未远隔西岭,据此临窗看晓峰。休道浮云遮望眼,皆知天日居高层。暂凭幽谷栖仙鹤,也羡长空飞大鹏。松柏岁寒识品性,关山不久度春风。
5.为学子励志。《赠某生四首》(1)园花似火红,秋雁翔高空。燕山接帝阙,云岭连京城。(2)高翔能越关山远,西向直接荆楚间。且赏楼头平野阔,还看雁起大江边。(3)雀跃屋檐蓬草间,鹰出重岭薄云天。神骏驰骋逾漠北,鸿鹄振翅瞰江南。眉间英气凌霄汉,怀藏珠宝越关山。金殿步阶连帝阙,蟾宫折桂忆华年。(4)碧水悠悠二道江,青山隐隐共天长。毓秀钟灵佳丽地,腾蛟起凤水一方。
6.为至亲励志。《示女儿・下元甲申年初秋》岐岭一隅曾栖凤,江城有水可游龙。龙跃云津兄弟赋,凤鸣朝日顾褚生。江山到处出才俊,文理皆须靠专攻。学问虚怀何所损,无师医圣岂成名。《为尔参辩赋诗》曹家小女初长成,晓日出山照帝京。丹心可鉴幽燕地,也充辩士在此中。《送外甥去湘求学》励志关山远,求学荆楚间。万里风鹏举,一鸣湘水寒。《赠宫冠极小外甥》形胜东南佳丽地,龙盘虎踞帝王居。十朝兴替夕烟去,千载江流朝日移。多少英雄成往事,今天才俊谁能敌。吾甥高中真学府,不负金陵宫冠极。《赠外甥女王美涵》王气金陵自古传,美轮美奂数港湾。涵养学识居北地,也必高中向海南。
首《失恋者的诗》 篇12
不想,
也不说。
不悲,
不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