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历史典故有哪些【优秀11篇】》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故事 篇1
在不知不觉中,新的一年的清明节在政府倡导文明祭扫,缅怀先人的氛围中到来。身为高中生的我,收到了来自房山档案局馆的一本电子书《清明节的故事(定稿)》,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有用的知识。
中古传统节日中我们可以追溯一下这个节日的起源。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氏族社会。从炎黄部族的合并,到大禹治水,再到后来的寒食节的起源,无不彰显着中华传统文明的深刻内涵。在清明节中,我们不仅可以跟随家长一同文明的安全的到已经逝去的亲人的墓前寄托我们的哀思,表打我们对使者的怀念,还可以在家中了解到这莫精彩的文化知识,真是太有意义了。
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世界上能够繁荣发展,饱学之士的刻苦努力是功不可没的。在这个清明节与以往我所经历的清明节有很大不同,因为我认真的从书中了解到,韦编三绝,凿壁偷光,目不窥园等激励有志青年人认真学习的故事,其实这也是我们缅怀历代为社会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文人的一种缅怀。
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世界上能够繁荣发展,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延伸,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商鞅立木为信,晏殊的诚实等无不鼓舞和激励着我们热情的诚实待人。
缅怀先烈,一直是每一名有良心的中国人没有忘记的活动,尤其是中学生的我们要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努力。
植树,放风筝,踏青也是我们的必需活动。多到户外活动有利于我们的身体成长和发育和健康。总之,这个清明我国的有意义。
清明节的故事 篇2
今天是清明节,也是第一个有假日的清明节。我们在这一天缅怀先古,怀念已死去的亲人。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蒙受迫害,四处逃难。一次饥饿难忍,命家臣介子推去找吃的,介子推不忍心看着主人一天天消瘦,就在自己的大腿上挖下一块肉烧熟后给重耳吃下,介子推也因此患下了腿疾。重耳知道后非常感激,发誓不忘介子推的忠义。几年后,重耳重新登上了王位,并成了春秋的一代霸主晋文公。当年和重耳一起逃难的大臣都获得了封赏,唯独介子推不在其中,他背着母亲逃到了深山。晋文公想起后非常愧疚,想重新启用这位与己共过患难的老臣,但介子推归隐之心已决。晋文公下令烧山,心想这样可以逼着介子推出来做官。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坐在一棵柳树下直到烧死也未肯出来。晋文公非常后悔,下令全国每年的这一天,不准烧火,食物只能生吃。这便是清明节的头一天寒食节的来历。
我家祖上原来住在江北,在清朝道光年间,为逃避战火来到皖南山区,到我这一代已是第七代了。
他的坟没有墓碑,静静的座落在一个山嘴,足有150年了吧。“他应该是我们家在江南的第一世祖了”,爷爷告诉我说。我怀着极大的敬意在他的坟头插上一面清明旗。在他的坟头不远处有一片乱石堆,爷爷说这里埋着一位屠户,因为我们祖上在他那里赊了几斤猪肉,欠他三文钱一直没给,等有了钱了想还时,屠户已经死了。屠户没有后人,所以每年的清明,我们家都要在他的坟头烧上纸钱。我想,人在饥饿的时候,几斤肉是足可以救人一命的。于是,我怀着更加崇敬的心情在乱石堆上插上一面清明旗。
接下来的坟我更熟悉了,有的在画像上见过,有的在照片上见过。最新的墓碑上篆刻着包括我在内的。十几位立碑人的名字,那便是曾祖父的新坟。曾祖父静静地躺在那里,我仿佛又看见他伸出慈爱的手,给我包压岁钱。我站在坟前,静默了很久。
晚上的新闻联播,播放了中外华人祭拜炎帝陵和黄帝陵的情景。炎帝和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先祖,他们早在5000多年前,就带领部落民众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一家人。想起这些,“祖国”二字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并且分量越来越重。
清明节的故事 篇3
青团是与一个节气——寒食联系在一起的。那天不能吃热的东西。主要是用来怀念一个叫介子推的贤臣的。他死于人为的森林大火。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食物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 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4、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5、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6、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7、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8、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白面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篇4
1.清明节由来故事
清明节是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过的节日的来历和介子推有关,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到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了。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的地方,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的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从介子推自己腿上割下来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的晋文公,他重重地赏了当初办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都为他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但,而介子推最鄙视争功讨赏的人了,便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羞愧莫及。并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但介子推已经离家隐居到绵山去了。而绵山高山路险,树木茂密,在这么大的山林之中,只找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便献上一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介子推出山。大火烧遍了绵山,可就是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了,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失声痛哭。
从树洞里还发现了一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把他的后一天称为清明节,后来人们取消了寒食节,只过他的后一天清明节。
2.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的故事 篇5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的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寻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在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的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以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一个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篇6
每当到四月五日的时候,妈妈就带我去山上给太爷扫墓。那个地方阴森森的,而且冷飕飕的,雾也特别大,因为平时人很少,所以阴森森的。来扫墓的`人有的拿着新鲜的水果,有的拿着一些上好的鲜花摆在去世的人的墓前,来怀念他们的亲人。在那里,我觉得都快把脑子吓傻了,最可怕的就是在火葬场上把尸体放在火堆里烧成骨灰!
就在我害怕的时候,妈妈以为我怕鬼,所以对我说:“世界上并没有鬼。”不过妈妈猜对了,我就是看恐怖小说看的,所以才越想越害怕。然后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传说在古代,有一位叫重耳的国王,因为自己的国家快被打败了,便准备逃到山上躲避。在逃亡途中,重耳又渴又饿,就累倒了,这时,其中一位跟随他的大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大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喝,重耳喝后渐渐恢复精神。当他发现这块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来的时,流下了眼泪。后来,有的人劝介子推向重耳面君讨赏,介子推最讨厌这种人了,于是介子推带着老母亲到山上居住了,重耳听说后,急忙去找介子推,上山雾很大,有人建议放火烧山,介子推看到后一定会逃下来的。火灭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早被大火烧死了,装介子推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封血书,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把这一天就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传说真离奇啊!
清明节故事 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的到来,让春雨一下就无法克制,在人们忙碌地准备扫墓的同时,春雨带给我的不是一丝丝水珠,而是一丝丝的思念……我来到爷爷的墓前,望着墓碑上那爷爷的笑容。迎面,吹着一阵阵风,那是怀念的风。
那阵风,把我的思想飘到很远很远的以前,爷爷还在我面前的以前……有一个夜晚,月亮释放着皎洁的月光,与星星交相辉映,把清冽的光辉,洒向天空下的每个角落。而我,在温暖的床上,听着爷爷讲《三国演义》。那时的我,怎么可能听懂爷爷似古文的语言?但我,还是每天照样望着爷爷,望着爷爷那随着故事情节而变化多端的脸,渐渐进入甜甜的梦乡……
直到今天,我失去爷爷时,才发现,才知道——每天夜晚,都是爷爷在我身边,等我入睡,悄悄地为我掖上被角,望着我,对我说着鼓励的话。我的眼泪滴在墓碑上,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真想亲眼看爷爷为我掖上被角的情景,听听那鼓励的语言,听那能帮我在困难时扶我一把的语言,也想在爷爷面前,对他说声谢谢。还有一个,在黄昏的时候。刚上小学的我,拿着一张不太好的考卷回家。从教室到校门口,对那是的我来说,好像是一条很漫长的路,而一路上,心里,下着狂风暴雨,怎么也不能平息。当我走出校门,惊奇地看见爷爷骑着自行车,在那儿微笑地望着我。当爷爷看到我失落的表情时,对我说:“怎么了?考差了?没关系,继续努力。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得到彩虹?这也许就是一次风雨,爷爷相信你肯定能见到彩虹!加油!”爷爷的话,就像一束光,射进我的心里,温暖我全身。那一刻,回味了好久好久,那一束阳光,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总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出现,伴我渡过难关。
遗憾的是,在失去爷爷之前,我还是没有办法对爷爷说:“爷爷,我真正看见了彩虹!”风,还是一阵阵地吹,但却没法把爷爷的爱,从我脑海里吹走,那一幕幕情景,像放映电影似的在我脑中闪现,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事。墓碑上,有着爷爷的笑,在我心海里,爷爷的笑,是永恒的,爷爷的爱,我永远忘不了。爷爷对我说过的话,我现在才明白,才知道那是多么珍贵,但这一切,似乎太晚了:没有向爷爷讲讲自己的心里话,没有懂得珍惜爷爷的爱,更没有去回报爷爷的爱……这太多太多,都无法弥补这深深的痛……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篇8
今天我起得很早,因为我要去乡下给爷爷上坟,爷爷的坟墓在我们隔壁的一个县城,坐车大概要一个来小时,一路摇晃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一下车,哇!人真多呀!县城的,乡下的今天都聚到了一起。我们先到街上买了些小纸作就上山了,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节可不一样哦,阳光明媚的,大老远就能看见山上的祖坟,我们先到了老爷爷的坟上,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先要除掉坟墓旁边的杂草,然后再进行祭祖仪式,由于今年政府规定不能在山上点香烧纸,以免引起火灾,所以我们只是象征性的在坟上压了些纸钱,在坟墓旁边围上了我们亲手采摘的映山红。
扫完了老爷爷的坟墓,我们又得扫爷爷的坟墓去,翻过了一座山就到了,爷爷是生病去世的,所以挺年轻的,到了爷爷的`坟墓上,奶奶就想起了爷爷的许多往事,嚎啕大哭起来,受她的影响,大家不免都有些伤感的情绪,同样我们也是把爷爷的坟墓清理了一下,压上了香纸,就下山了。
一天的扫墓活动就这样结束了,虽然爬山有些难,但我还是跟着队伍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活动。我喜欢清明节这一天。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篇9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春秋时晋国内乱,诸子争夺王位,公子重耳被赶出晋国,在外避难。先锋营首领介子推等大臣跟随重耳忠心耿耿,在国外流亡19年。最困苦的情况下,重耳流亡到卫国,饥不能行,众臣采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忠臣介子推偷偷地进山沟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同野菜煮成汤送给重耳。重耳接过来狼吞虎咽吃个精光,这才问从哪来的肉菜汤,旁边的。大臣告诉是子推从大腿割下来的,重耳听了感动的泪如雨下。
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之后,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寒食节终于推而广之,扩展到全国各地,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寒食静静地融入了清明。寒食滋润了清明,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
关于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10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寒食节是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
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当时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周礼》中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
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清明节故事 篇11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旧时,北京人多在清明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