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优秀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那么相关的事迹到底怎么写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本页是可爱的小编演员给家人们分享的8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英烈的故事 篇1
小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有关英烈的故事 篇2
王惠民
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
英烈故事读后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革命英雄的故事》的书,书里有许多精彩纷呈感人至深的故事,无数的革命前辈用热血与生命换来一场场对敌斗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让我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为人民服务,死比泰山重”的张思德,他不怕吃苦,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让别的战士不用生命去冒险的高尚品质让人非常感动。1933年10月,张思德怀着保卫家乡、解放穷人的信念,参加了红军。张思德所在的红军翻过大雪山,走出了沼泽地,那时候张思德已经三次负伤,两颊深陷面容憔悴,身体非常虚弱,但每次只要有送信的任务,他总是抢着做,就算让自己多吃点苦,也要让别的战士减轻负担。为了战胜无情的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神圣任务,党组织发出了“尝百草”的庄严号召,张思德每次看见一种草都让自己先尝尝,无毒再叫同志们吃,经常晕倒、呕吐,但还是坚持了下去。一天,小白和张思德在挖窑,挖了一段时间后,眼看窑就要挖好了,为了保证质量,他俩开始整修,突然,窑顶上掉下几片碎土,张思德眼疾手快,把小白推了出去,自己被整个埋在了塌下来的土里边,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二十九岁。
此外,在这本书中还记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的一个个英雄人物,像“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身经百战敌胆寒的张云逸,“劫法场抢出来的将军”刘志坚等等,在他们心中,他们的信念是伟大的,他们的信念无异于把自己变成一块“长城”上的砖,用自己的身、自己的心铸就新的长城。
“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闪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岛上彻夜不息的明灯。信念让你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奋发图强……”是啊,这段话写得真好,信念就是如此,古代曾有文人墨客写道:“人固有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革命烈士就是重于泰山的人!
对于我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培养自己勇敢的品质,长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英烈故事读后感 篇4
最近暑假我读了一本叫《革命英雄的故事》的'书,故事里有许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像临危不惧的陈潭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他们个个内心深处都蕴含着坚定的信念,都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众多革命英雄中,我最喜欢刘胡兰,她出生在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10月,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第二年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的军队派粮派款,递送情�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将其处死。阎锡山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抓。刘胡兰在威逼利诱前不为所动,被带到已连铡几人的铡刀前,怒问匪军:“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岁,这位革命英雄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了党的秘密,也树立了一位敢于和一切邪恶势力斗争的英雄形象。
读了这本书,我体会到了英雄们所坚信的信念,也学会了一种勇敢、机智、坚强的精神。虽然我们现在是生活在新中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是也不能忘记过去艰苦的生活与革命英雄面对困难时所体现的不服输的精神。我情不自禁的想起我平时学习时,一遇到难的题目就不愿意动脑筋,偷懒向爸爸询问答案。如果我不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就不能在学习好上进步,所以我以后遇到困难,要自己想办法克服,不做困难的俘虏。
英烈故事读后感 篇5
伟大的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最近,我读了《杨靖宇的故事》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片段都让我深受感动。
这本书主要介绍杨靖宇在和日寇作战时身负重伤,而战友们都牺牲了。杨靖宇在冰天雪地的山林中只身抗敌,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日本兵剖开杨靖宇的肚子,在他的胃里,除了草根、树皮和棉絮,居然没有发现一粒粮食。
当我读到杨靖宇小时候用自己积攒了好几年的压岁钱为同学交上学费时,我真被杨靖宇的精神感动了!难道杨靖宇这种帮助穷苦人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他为了同学,能够把自己积攒了好几年的压岁钱给同学交了学� 我跟杨靖宇相比,生活条件要好得多,我衣食无忧,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还有博览群书的老师教我。可我却没有好好珍惜这些学习条件,没有把握住机会。我决心从现在起:牢牢抓住今天,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当我看到杨靖宇在战场只能吃草根、树皮,我心里惭愧得不得了。记得那一次,妈妈烧了一桌的好菜,各种肉、菜、汤,应有尽有。可是我就只吃肉类,其他什么豆制品、青菜、白菜我碰都不碰一下。我还把我自已认为不好吃的菜全部都扔到桌子上,到最后,很多肥肉和很多很多的青菜被我扔到桌子上,但是在战场上奋力杀敌的杨靖宇连一点东西都不能吃,回头再想一想,我还真的不应该啊!
读了《杨靖宇的故事》后,我感觉自已现在是多么的幸福,比起那个杨靖宇叔叔来说,我们拥有好的学习环境,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把握这美好的时光,努力去奋斗,努力去拼搏。
有关英烈的故事 篇6
董存瑞烈士
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用心、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英雄精神,沿着英雄的道路奋勇前进。
英烈故事读后感 篇7
暑假里,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增添了不少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画面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更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我军英勇抗战的事迹。
我最为感动,最敬仰的英雄是杨靖宇将军!
1940年2月23日,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人民心目中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倒下了。一群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蜂拥而上,割下了他的头颅,剖开了他的腹部,可是当敌人面对杨靖宇将军的尸体时,完全骇然了,空荡荡的肠胃里,没有一丁点儿的食物。支撑着这位钢铁战士的竟然只是一些枯草,树皮和棉絮!每每看到这里,我都会热泪盈眶……
1940年2月,杨靖宇将军率领直属部队的少部分同志在联系大部队的途中被叛徒告密,陷入日寇的重重包围之中。杨靖宇将军带领部队左冲右突,日夜抗战,始终没有甩开敌人。
为了保护有生力量,杨靖宇将军决定只留下两名警卫员跟随自己,利用自己吸引敌人的注意,让在突围中受伤的战士转移。几天后,杨靖宇将军身边仅有的两个警卫员也在下山寻粮途中被敌人发现,相继遇害。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昼夜。鬼子劝杨靖宇将军投降,可杨靖宇高声喊道:“共产党员宁死不降!为革命牺牲没有什么可惜!”
日本鬼子恼羞成怒,一次又一次地组织火力朝杨靖宇疯狂扫射,但终因寡不敌众,杨靖宇将军不幸中弹牺牲……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灭。”杨靖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抗日英雄小故事》一书,将激励我更加认真地读书,更加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远!
有关英烈的故事 篇8
刘胡兰烈士
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万岁”。她用心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超多工作。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刘胡兰同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从容来到轧刀前,振臂高呼,“乡亲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万岁。”刘胡兰同志牺牲时,年仅15岁。刘胡兰同志牺牲后被追认为。正式党员。刘胡兰烈士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高度赞扬了刘胡兰同志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她没有死,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