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 新时代教育理念心得体会(热门四篇)正文

《新时代教育理念心得体会(热门四篇)》

时间:

新时代教育理念心得体会(通用4篇)

新时代教育理念心得体会 篇1

这天我们共同欣赏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教师的专题讲座,题目是《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是班主任不可不听的讲座,他告诉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奥妙,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文章,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总体框架是:

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个原则――民主与科学,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律。

三个统一――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时代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主体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

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人,要改变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个支柱――以培养自学潜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潜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养、教结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体方法。

其次,对魏书生的语言的评价:魏书生教师是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看别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别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他从来都是站着演讲的,不管演讲时间是半天还是一天;他的面容一向是平和亲切的,就像在跟你应对面谈心;他从不讲多么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么华丽的词语,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默搞笑,有时还带着一点点自私的念头,却很有一番见地,让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于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为他身上的那种难以言说的魅力所吸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洞说教,从容中蕴含巨大的凝聚力与感染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普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时代的脉搏紧密联系起来,是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首爱国敬业的颂歌。魏书生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第三,魏书生对教师职业的.迷恋,源于教师是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完美的职业。带着这份朴素的情感,他放弃许多机会、经过多次申请,最终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终身教师,以至在担任众多的行政及兼职工作时都不曾离开三尺讲台。教育的梦想主义,体此刻教育教学中,是那些闪烁人性光辉的举措: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唱歌、写说明书、做好事、写心理病历,坚持每一天做100次仰卧起座、俯卧撑,“一分钟竞赛”、“学会使用‘边角余料’”等等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魏书生有着真真实实的情感。

第四,魏书生对学生爱的教育.自爱爱人的魏书生,魏书生爱自我,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一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所以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忙他们提高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透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潜力。

第五,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方法。对于语文教学本身,魏书生根据自我的经验,采取了出奇制胜的策略。一般常人教语文或研究语文教学往往从“同处”着眼,从如何趋同方面着手,未教或未研究之前,总习惯于先定下一个方针、一个框来,然后按力索骥,依样画葫芦。这样的教学与研究,一般不会产生多大的“轰动效应”。魏书生不一样。他和常人一下子拉开了较大的距离。他常常让别人对他产生一种扑朔迷离、时隐时显之感。他的教学总是从“异”处着眼,从“立异”上着手。比如以下策略和做法:

(1)一般人都是一课一课地教,而魏书生是“一学期的教材”“仅有30多节课就讲完了”。

(2)一般人都是对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至多只可是是研究如何改法,比如是少作多改还是多作少改等,从来就没有想到“不改”。而魏书生则是“1979年以来,我没批改过一本作业,没批改过一本作文”。

(3)一般人都是注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考评与测试的。依常理,测试是十分必要的;不单是应试,即使是抓素质,也无法离开或摒弃考试。“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已成共同认识。而魏书生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他说:“除统考外,我没有搞过测验、考试。”

(4)一般人都是遵循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课时的,教师不上课堂,怎样说都不对,这是普遍认识。而魏书生居然不管这一套,他彻底地放手让学生自我去学了。他说过:“十年来,每年还是要有四个月以上时间外出开会。”除节假日不算,这四个月多少还要占去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对于一般教师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

(5)一般人教课都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而魏书生也是一反常理,让学生“自学整册教材”。效果是怎样的呢?居然是新学期一开学就能够安排学生进行“期末考试”。照常规来看,这实在让人感到太越轨了。

魏书生就是这样,他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有儒家的礼让,有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这一切,成就了他作为一代教育家独有的魅力和风范,以一颗平常心欢乐地生活、工作、学习着。

新时代教育理念心得体会 篇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聚焦青少年”,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可见,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呢?

笔者认为,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是一项涉及多个主体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扬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老师那种“一个都不能少”的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让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一个都不能少”,内容和形式“一个都不能少”,阵地和渠道“一个都不能少”,打一场“多位一体”的陆海空天的立体战、协同战。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体和客体“一个都不能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着国家未来、民族希望,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能“撂挑子”给学校,也不能“甩锅”给家庭,需要全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配合。党委、政府、社会、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学校、家庭,这些主体责任者“一个都不能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同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作坚决斗争。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文联、作协、科协、侨联、残联以及关工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面向所联系的领域和群体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级各类媒体要聚焦爱国主义主题,创新方法手段,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使爱国主义宣传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虚无历史、消解主流价值的错误思想言论,及时进行批驳和辨析引导。学校要承担起“主阵地”的责任,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活动、进头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日常导师、终身导师,是子女爱国主义教育的“暗力场”,要发挥好潜移默化、久久为功的榜样示范效应。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还要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不能重智轻德,也不能抛弃、放弃对“后进生”的帮助教育,要用崇高的爱国主义唤醒每一个还在沉睡的学生。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形式“一个都不能少”。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多,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匹配性,也要注意其对青少年年龄、心理、认知特点的'适应性。比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内容该怎么给青少年学生传播呢?如果仅仅让学生记诵条文,效果会好吗?显然,这需要传播者下一番功夫,动动脑筋、想想办法,能不能结合一些案例、一些史实,能不能创新一些方式,将其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地呈现给青少年呢?再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容易搞成机械教条式的照本宣科,让青少年学生望而生“戒”。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相对独立,但其内容却是水乳交融的。因此要防止人为割裂、主观片面、形而上学。在形式上,要尽量避免填鸭式、灌输式、说教式,应努力创新,让青少年喜闻乐见,让爱国主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特别是要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活动等,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进去;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进去;通过组织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公益活动等,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进去。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和渠道“一个都不能少”。对学校这个传统的主阵地我们不仅要牢牢坚守住,还要精耕细作、精益求精,让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互联网、新媒体这些新的渠道,我们要始终保持进攻态势,随时抢滩登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广大城镇青少年与山乡、村社的联系日益生疏,再加上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升学压力不断增大,广大学生与社会生产生活日益疏离,这些都使得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丧失了许多天然的良好阵地和渠道。因此,我们要加强学校与城市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社会机构等的联系,拓展校外阵地、丰富实践渠道。

须知,做到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阵地与渠道“一个都不能少”还只是表面功夫到了,要推动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还必须大力发扬魏老师那种“一个都不能少”的责任担当精神。

新时代教育理念心得体会 篇3

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自主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读原著与看录像的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法、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教学方法并不是孤立地运用,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互补、联动和交替使用。但是,怎样抓好读、听、讲、谈、看、走、写等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仍然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现实难题。那么,高校教师应如何科学有效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呢?本次讲培训对授法、问题法、案例法、讨论法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作了分析。

一、讲授法、问题法、案例法、讨论法的利弊分析

每个教学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同时又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教学方法职能的发挥,制约着教学过程诸因素的优化组合,超出其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则是完全无用的。讲授法、问题法、案例法、讨论法在高校教学中各有利弊。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方式。讲授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理论知识,也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其内在的实质及其必然联系。但是,由于它是“一人讲,众人听”,是一种单向的交流形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它易导致“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学生掌握的更多的是知识而不是学习的方式、方法和能力。

问题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出发,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互动,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和模糊观点,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的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的优点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以下问题: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甚至不愿思考、回答问题;所提的问题缺乏科学性、梯度性、层次性,与学生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对问题的.梳理不能突出重点,不能进行深度理论解答,流于简单的“一问一答”形式;等等。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向学生提供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组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剖析,提出各自的见解,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案例教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法倡导多向、发散性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诠释、分析案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的弊端,但它不利于学生系统、准确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且没有系统的理论讲授,就不可能搞好案例教学,不能起到案例教学所应有的作用。

讨论法是指以加深对所学内容认识、辩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的教学方法。与讲授法不同,讨论法最大优点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就讨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讨论法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交流,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讨论法的缺陷表现为明显的无计划、无主题,有时更是杂乱无章,教学的目的、任务常常难以完整地实现。

二 、学习环节的分析

1、组织讨论环节。

2、教师精讲环节。

3、问题引入环节。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更进一步了解了精读、问题引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教师精讲等几个步骤的运用的重要性。在加强教师主导性的基础之上,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教学课时的安排、班级人数多少、课堂讨论的组织引导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创新。

新时代教育理念心得体会 篇4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中华民族根植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品质,必定是爱国情怀。20__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力量指明了实践方向。爱国,需要“大爱无疆”,也需要“小爱有情”。既要将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感情,融于自己的血脉和灵魂之中,胸怀国之大,奋斗国之强,也要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寓于小事、见于日常,心系群众之难,情牵百姓之需。

立根塑魂,胸怀家国,爱国是矢志不渝的忠心,是坚定不移的初心。“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中华民族曾历经血雨腥风、战胜千难万险,才得以“站起来”,无数革命先烈不畏牺牲、英勇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才换得“立足之基”。历史在前进,时代在更迭,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始终滋养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正因如此,我们的爱国情怀有着浓厚的历史感、时代感,既爱新时代的“强国自信”,也爱历史中的“大国足迹”。只有把爱国情怀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才能助我们明晰初心、寻准方向。我国导弹之父、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放弃在美国优厚的物质条件,冲破重重封锁,漂洋过海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奋斗终身。他用矢志不渝的忠心、坚定不移的初心书写了动人的爱国“诗篇”。我们走在新时代的“阳光大道”上,无论途遇多少挫折和诱惑,只要坚守爱国之心不动摇,便可寻对方向不“迷路”。

凝心聚力,奋斗事业,爱国是勇于奉献的精神,是恪尽职守的担当。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时代的奋斗者、创造者。爱国主义“主旋律”是激发全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同时,立足岗位、勇于奉献的担当精神也是爱国之情的充分体现。常言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爱国之情只有寄予工作上的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其真正意义。古有为治水翻山越岭、淌河过川的大禹,为治国苦读诗书、勤政务实的范仲淹;今有为基层恪尽职守、攻坚克难的李连成,为救国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张富清。英雄们忠诚、勇敢、执着的爱国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面对基层工作的繁杂琐碎时,我们要始终坚持学习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实在在履职尽责的行动力,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在追梦圆梦之路上凝心聚力,共同构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思想认同和实践认同。

固本培元,情牵群众,爱国是将心比心的理解,是亲力亲为的关怀。爱国之情如雪花一般,看上去仿佛高屋建瓴,实则落地即化为一种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上下同心、齐头共进是爱国爱民的重要体现。中华儿女自古以来血脉相连、心心相惜,每个人都是大国“肌体”不可或缺的“活细胞”。为“细胞”提供活力的,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小爱”,也有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大爱”,而最温暖的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真切关爱。党的根基在群众,党的力量在群众,为群众的事业奋斗终身,才能诠释最质朴的爱国情怀。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是爱国之心;在落实政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恪尽职守是爱国之情;做到将心比心爱群众、亲力亲为办实事是爱国之举。做好群众每件“小事”,才能实现以“小爱”见“大爱”,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而党员干部的爱国情怀若想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不仅需要胸怀家国、勇担使命的“大爱无疆”,也需要全心为民、默默奉献的“小爱有情”,用爱国之心、忠国之情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