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节约制止浪费个人优秀事迹材料(实用三篇)》
培养节约制止浪费个人优秀事迹材料(精选3篇)
培养节约制止浪费个人优秀事迹材料 篇1
晚上,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一排排稻子摇摆着,像在跳舞,看着这些,心情也会十分愉悦,但是,你能想到它们大部分都被浪费了吗
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达20xx亿吨,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看到这些你震惊吗粮食哺育着我们的身体,没有粮食,人就会面黄肌瘦,最后饿死,所以说粮食是不能浪费的,然而有些人,吃一半,扔一半,以为自己家有钱就可以随意浪费,还有的人吃不了还打那么多菜,最后实在吃不完了,又扔了。我看到这些就会感到很气愤,想想灾区的人们,一个个吃都很难吃饱,更别说浪费了,当我们浪费食物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羞耻!
粮食不只是让我们填报肚子的东西,我们还应该尊重粮食,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粒粒粮食,就是父母的'汗水,浪费粮食,就是不尊重农民的汗水,不尊重父母的汗水,当父母看到他或她浪费粮食,一定会很心痛,粮食可贵。中国人却有许多人浪费粮食,每年浪费的粮食就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我们不应该浪费粮食。
我建议人们都进行光盘行动,不要再浪费粮食,粮食很珍贵,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粮食都被我们浪费了,那我们还吃什么呢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做一个文明的公民!
培养节约制止浪费个人优秀事迹材料 篇2
突然有一天,我从电视中听到了一句话: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能养活两亿人。两亿!这个数字使我大吃一惊,我连忙上网查了查资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中国每年浪费粮食800万吨,能够两亿人吃一年,并且,这些粮食价值高达20xx亿元!!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亿人就浪费十多亿粒饭,这,十多亿粒饭可供多少人填饱肚子啊!其实,节约粮食很简单,只要你刨干净碗中的饭,少点一些昂贵的菜,便能减少许多浪费,避免大量的经济财产损失。
光盘行动你我他,珍惜粮食靠大家。让我们行动起来,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有饭吃,不让中国成为腐败之国,让我们现在开始行动起来:爱惜粮食,从我做起,复兴中华,从我做起!
培养节约制止浪费个人优秀事迹材料 篇3
“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一直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心底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安乐便是奢靡,节俭才会长存,人们若是崇尚从俭生活,便会知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社会环境稳定和平,一心一意地向未来坚定前行。
自党近几年以来以来,国家第一件事便是整治风气。主席也曾发出过“浪费就是犯罪”的教导。节俭所以生清廉,清廉所以生实干,实干所以生复兴,复兴所以生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节俭起步,方能逐步屹立于世界之林。
而对我们来说,穷极一生所求的无非是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尊严。而如何求之有门,得之有道?我们不妨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求答案。
《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坚……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生活的质量不仅是一种外在的物质条件,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态度。你瞧,当我们在吃饭的时间不去餐厅而奔向超市时,当我们厌倦乏味的白水、用五颜六色的饮料取而代之时,当我们向父母索取名牌鞋子和衣服、只为满足自己内心攀比心与虚荣心时,我们生活的质量是否因此而提高了呢?其实不尽然,真正的`幸福绝不是外在的物质追求,而是内心的丰富与安宁,知足与感恩。
当我们把俭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躁动不安的心会渐渐稳定,永无止境的欲望会徐徐淡化。我们会变得知足,会更珍惜每一份劳动,会更加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与满足。
《饮食者说》一书中提到:“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苏轼以其理性的生活态度,在自奉和待客上注重节俭,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节俭的真正意义。
每当我们节约下一粒米,一滴水,一页纸、一度电时,我们就在内心中播种下一颗颗节俭的种子,随着我们的成长,这些种子就会慢慢的在心中生根发芽,逐渐长成道德的参天大树,支撑我们的人格,也滋润我们的心田。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不见无数贪官污吏锒铛入狱,君不见无数富家子弟流落街头。当我们不对自己负责,别人又怎会对自己心怀敬意,我们有哪里会得到生命的尊严呢?我们每个人都心怀梦想,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认同与肯定,而如果我们连最起码的节俭都做不到,对自己最起码的责任都无法承担的话,又何谈未来呢?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精神则国精神,只有我们节俭,拥有良好的品德,才能使社会更加规范。而节俭,其实不难做到。当你将看着食物沦为垃圾时,是否会想起农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汗水;当你将看着张张白纸弃之不用时,是否会想起树木“成于千百年,毁于旦夕间”的悲哀;当你将为一时痛快而挥金如土时,是否会想起父母“十年辛酸泪,而今子挥霍”的痛楚?不铺张、不浪费,物尽其用,货穷其能,节俭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不仅要当传统文化的火炬手,还要当时代精神的传播者,让我们坚守节俭之风,让崇高的德行滋润身边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