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5篇》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一起来看看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5篇,欢迎查阅!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学习心得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_年政府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基因,是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文化自信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激发,与国运、民魂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今天,我们谈文化自信,必须强调以下三个着力点,真正使其在新时代的中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一、文化研究自信
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认知和认同。这就要求文化理论研究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真自知、真自信。首先,理论研究者要洞察世情国情,把握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文化研究者要站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理论研究,回应历史性变革,顺势而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文化领域创新中国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加快构建富有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理论体系,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迎头赶上,推动创新引领。其次,文化研究的真自信要扎根中国大地,特别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谱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新文化传统,在今天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继续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性的文化品质。这些已成为我们今天文化研究的丰富内容,支撑着文化研究的自信。
二、文化宣传自信
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社会,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需要文化宣传部门和文化宣传工作者树立起文化宣传自信。这种自信的内容主要有: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自信。在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文化生态中,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积极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特别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引领宣传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走进丰富多样的生活实践。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宣传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必须以高度的自信将其融入到文化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坚持正确导向,推动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凝聚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磅礴向心力。第三,在加强和完善中提升文化宣传自信。文化宣传自信不是喊口号形成的,它是在创新文化宣传的工作中干出来的,是在不断完善和改进文化宣传手段、平台、内容、人才、机制等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中,文化宣传部门除了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手段外,还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创新网络宣传的途径和方法,总之,要在创新完善中提升文化宣传效果,在效果中彰显文化宣传自信。
三、文化教育自信
文化水平和自信的提高,有赖于人的文化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高。新时代的中国,迎来了文化教育自信的最佳机遇期。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近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启动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计划,职业教育与中西部大学建设计划得到分类指导和大力支持,高中阶段教育正在普及推进,中小学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力度加大,整个教育结构和层次不断完善,为广大文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自信的外在支撑。文化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不断优化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指引、以知识文化教育与身体健康教育为基础、审美文化教育为追求的文化育人新格局,铸就文化教育自信的内在魅力。第一,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指引,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将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打造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发挥系统育人的合力优势,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起为人做事的正能量。第二,以知识文化教育与身体健康教育为基础,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紧盯教学质量,致力于为学生传递厚重而广博的文化知识,培育健康的身心体质,练就过硬的专业基本功,为未来参与专业工作提供身体保障、专业素养与基本技能。第三,以审美文化为追求,注重美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以美的艺术启迪学生心智、涵养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在美中感受文化教育的魅力。总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人拥有追求美好生活、成就人生梦想的机会,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干中不断增强文化教育自信。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学习心得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的自信哪里来?笔者认为,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 文化自信源于“古”,是指向历史的文化自信,即对“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满温情和敬意,要结合时代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何中华民族有如此巨大的凝聚力?为何中华文化能包容外来文化?对这个历史之谜,可以给出多维的解答:
一、大一统的天下观
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一统”历史的连续性,大一统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家国命运的思考。在当代,大一统的天下观,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天下一统”。中国文明的初始,只有“天下”的理念,没有国家的概念。“王者欲一乎天下,以天下为一家”(《礼记·王制》)。
天下一统的象征,是疆域版图的统一,强调共有法令和中央政权的实际控治,以及人文范围和地理范围的不断扩展,并以此形成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疆域格局。中华帝国起源于秦朝的大一统,此后的中国疆域呈现阶段性的扩大和缩小,并受“历史周期律”的影响经历了反复的分裂和统一,到清代最终以大型“超多民族国家”的形态继承了帝国疆域的基本轮廓。“大一统”要求国家统一,几千年来,中国大地上虽然有不同政权的分分合合,但追求统一始终是主流。无论是汉民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都以“统一寰宇”为最基本的政治目标。中国现代“民族观”依然带有传统中国的印记,强调共性而非差异,强调融合而非独立。当前,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对操弄族群意识。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重民本的仁政理念
中华文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会重心不断向下沉淀的人民性。重民本的仁政理念,这一思想,划破了古老中国灰暗的政治苍穹,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意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民为主,“民比天大”这样的思想要求实行德治、仁政,要想人民之所想,而中国文化里的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为这亘古不变的人民而思考命运的。二是为民做主,这是对于治国者而言的,要求为民做主,牢记民心向背才是政治统治兴衰的关键。三是由民做主,也就是由人民当家做主,人民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这三层涵义,贯穿了中国政治治理的始终。虽然在体制层面上,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但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民主”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不陌生,它从哲学规律上俯瞰历史兴亡,从民本思想上制约君民关系。
汲取中国传统重民本的理念精华,可以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一是以民心为依归,民心向背是执政的根基。二是建构中国现代民本主义的民主理念。三是执政为民,汲取中国传统治国理政哲学的核心——“民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反复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三、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中华文化孕育了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这是文化自信的根基。由家庭到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深层。这是家国情怀的文化基础。
重责任是其特点之一,强调个人处于特定角色时,对其他人承担的责任,核心是“让”、“和”。就政治伦理而言,“伦理道义”“无限责任”是重要特点。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又一特点。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由对祖宗父母的孝,扩展到对家族乡里的敬,再扩展到对国家社稷的忠,这是爱国主义产生的深厚文化渊源。人们把祖国比喻成母亲,把孝亲心上升为爱国心,把爱乡情放大为爱国情。这种爱国情,发端于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亲人的眷恋,也萌生于对祖国的疆土、历史文化、人民之爱的钟爱和依恋。
从现实的政治看,国家和人民之间相互承担着无限的责任。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是国人最坚强的后盾,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复兴,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国家和政府的“无限责任”;维护祖国统一、认同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是人民对国家的“无限责任”。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学习心得3
党的十九大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标志性意义。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帮助读者深刻领会、学懂弄通做实,从今天开始,本报将邀请各界名家、专家畅谈十九大,他们将结合各自的实际谈体会、谈收获、谈打算。敬请关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以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是前所未有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定位是前所未有的,为文化艺术工作者指出的方向、提出的任务是前所未有的!”_日,北京气温骤降,窗内却温暖如春,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谈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体会时,不仅一字一句背诵了报告的多处原文,更满怀激情地一连用了3个“前所未有”来概括自己的切身感受,他坦言最近一直在阅读和深入思考十九大报告,“获得了很多启发”。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王蒙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对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什么是美好生活?仅仅GDP高了,物质水平提升了,收入增加了,就是美好生活了吗?当然不是,美好生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富起来之后,人民都渴求更加丰富、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产品,希望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这些都是构成美好生活的文化指标。而一旦缺少了精神文明,各种错误思潮、社会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让王蒙体会更加深刻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清晰、明确、深刻”。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了我们文化的根脉、本原。”王蒙说,“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际上也阐明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历史上,曾发生了将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对立起来的一些认识,实际上,革命文化中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思想,哪一个不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呢?怎么能割裂它们之间的关系呢?”王蒙认为,“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则是讲清楚了文化自信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语境,离开了这个语境再谈文化自信,就容易走偏。”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学习心得4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四是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五是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学习心得5
党的十九大把“文化自信”写进党章,这是一个极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创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类的生产活动,描述为物质生产、文化意识形态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三个部分。关于物质生产,十八大之前,我们已经讲得很充分。关于社会再生产,主要讲人和劳动者的再生产,涉及教育、医疗、养老、居住、环境诸方面,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激起热烈掌声之处。关于文化意识形态生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都阐述过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对精神文化和意识形态生产问题的重视,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全面的理解、把握与发展。
文化意识形态生产什么?生产思想、感情、价值观;生产方向,生产人生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这首先是指在精神、文化和价值观上站起来。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在物质上还是一穷二白,那么伟大的中国革命向人类世界贡献了什么呢?那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求解放的基本方略,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的成果——毛泽东思想。1976年,毛主席逝世的时候,英国BBC曾有过这样评论:近代中国的湖南,产生了两位伟大人物,一个叫魏源,他是第一个让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一个是毛泽东,他是第一个让世界看中国的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走向了富起来的阶段。我们向世界贡献了大量的物质商品,这当然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但另一方面,我们向世界贡献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仅从经济发展模式上说,它超越了传统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的发展模式,因为传统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依赖于信息、资金、劳动力的高度集中管理,这就是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的“以高度理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克服边际成本”的发展模式。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了这个模式,不再将“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对立起来,实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如今,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世界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呢?是思想,是文化,是方向。它意味着,我们逐渐摆脱文化创造方面不平衡的状态,逐渐摆脱缺乏文化自信的状态,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因此,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共享经济等等,以共商、共建和共享的理念打破资本主义话语体系,以劳动者组织能力的提升和组织能力的创新,最终使人类摆脱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束缚,逐步实现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目标。我们的文化自信,很大一部分在于创新或者说延伸了一些概念的内涵。比如“法”的例子。什么是法?法是秩序;什么是秩序?秩序首先是在时间与空间中对方向和位置的确定。近代以来,我们从西方那里学习了市民社会的法,其核心讲的是财产权问题,即人和物的所有权关系,权利的核心就是私有产权,但是,这不过是一种局部的、特殊的法的观念,是对法的狭隘理解,对这个问题,包括马克思在内,甚至包括黑格尔、康德,都曾经指出过。相比而言,在我们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中,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根本的秩序,是根本的法。一切局部的、特殊的法,都必须服从于这个根本秩序、根本的法,都必须纳入这个根本的秩序中去阐释。我们强调依法治国,尤其不能用西方市民社会的法来代替根本大法,如果那样做,就会出现“党大还是法大”的荒.唐问题。从这个意义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人类制度发展的一个伟大贡献,其中就讲清楚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是从我们五千年对法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对法的理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刻阐释这个问题的。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做出这种开创性的阐释。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刚刚开始的课题,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那种慵懒无为、不求甚解的作风,必须彻底改正。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