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汇编25篇)》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精选25篇)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1
本次暑期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的培训资料丰富,有英语文化、英语简笔画、小学英语、英语语言训练、英语教学技能与方法等多方面资料,经过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质,开拓了眼界,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基础。下头我就谈谈本次小学英语培训心得体会。
一、观看示范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让我们观看了一些示范课,虽然有点累,可是心里有的是更多感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在教学工作中,我一向觉得自己无论是课堂教学技能还是教学理论,都知之甚少。参加工作几年了,我对于英语教学的理论仅局限于明白英语教学策略和一些新课标的要求,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没有注意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在教学中就感到自己的提高很少。所以,以后要努力学习,特别是要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示范课听过之后,我觉得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经过观看示范课和听课后教师的点评,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本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在教学中反思,在总结中提高。
二、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作为英语一口标准的英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次基础知识专业的培训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收获,语音、听力、口语、写作对我的英语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促进,尤其是语音课,由原先不知如何正确发音到此刻基本标准,真是大有收获,还有写作,不学习还不明白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就连如何写标准的英文题目,都错得千疮百孔,还好能及时发现不足,因地制宜。
三、把培训学习所得充分利用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此刻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经过培训学习,让我对本套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资料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新单词导入部分时,省教研室周教师讲的几种方式就常的好,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展示,以发展个性,体现英语交际的特性,我经过let’ssing,let’schant,let’sact,let’splay,listenanddo等多种活动方式到达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呈现新知的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实物或图片、肢体语言、多媒体、游戏、简笔画等多种手段来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学会语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进取性、创造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从而到达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我还以多样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够成为一种评价手段,为学生平时的学习供给竞争的机会,在给他们建立期望值的同时,经过胜败的评比,激发他们取得成功的动机,从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本事。
总之,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教学目标,我将结合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情景出发,认真钻研贴合自己学生的英语教学法,运用新课程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本事,使得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构成进取情感的世界,提高乡下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构成自主学习语言的本事。注重“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后记,重视学生反馈意见,做好自己评价。我将不断的学习新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当中,为象山小学英语教育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校本研修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线教师的呼唤,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阶梯!借着校本研修的春风,我来到宝鸡文理学院参加为期十天的“高中地理校本研修骨干引领者省级培训”活动。通过听专家的学术讲座,使自己不但从理论知识得到提升,同时也使自己在专家的案例教学中得到洗礼,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才真正弄明白了校本研修的核心——校本研修是集学习、教学、教研、培训四位为一体,基于教师教学实践,来自于教师,服务于教师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行为。经过这段时间的校本研修集中培训,使自己受益匪浅,下来我把自己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分享、指导,以求共勉。
一、通过培训使自己从思想观念上发生根本改变
1、以前传统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工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而教学研究是专家们的“专利”,并逐渐形成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是教师虽然在岗位上踏踏实实进行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却不敢公开陈述表达自己的研究,也没有人去理会自己所谓的研究。二是即使参加某些教学研修,往往只是在辅助地位,自己没有真正的参加研修过程,教师当然也没有什么受益。
2、如今,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打破了传统的格式,具体地提出教师是教育教学研究主体,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我懂得,从事教育需要一腔热情,更需要每位教师去认真研究,研究学生各个方面,包括兴趣、爱好、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设计出最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教师职业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其中非常重要的两点就是:从传承走向创新和从奉献走向发展!教师不再仅仅是春蚕、蜡烛,而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他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我在校本研修学习中,始终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既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
三、养成反思的习惯。
美国学者波斯纳就曾十分简洁地归纳出教师的成长规律为“经验+反思=成长”。但我认为这里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其实也具有研究的性质。我们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应该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准备好上课了吗?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了吗?学生在知识以外,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吗?我的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在课堂上又落实得怎么样?我的教学还存在那些未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还应该做哪些调整,使之更加有效?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还是合作探究式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这是这次培训班给我感受截然不同的地方是培训班的浓厚的学习气氛感染了我。校本研修一定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和依托,这样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所以我也会从现在开始,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校本研修
教研从课堂上来。在我看来,教学即教研,让教研的时间从课堂上来。解决教研时间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我就是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我体会到:学会教学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六、不断提升合作的能力。
现今的校本研修,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以及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因为,教师专业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教师的合作中,还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实现,使教师摆脱职业孤独,形成教育合力,从而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例如,我们的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听评课、执教公开课等,都是我们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展现,我们都应该好好地把握!
总之,在校本研修培训的这段期间内,使我认识到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校本研修是教育改革的呼唤,是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它是立足于学校,解决学校教育实践问题,充分发挥教师专业能力,通过“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去适应变革,学会生存,使校本研修之路越走越宽!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3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作为实验基地校的一名成员,有幸参加了这次活校本研修动,让我收获颇多。
1、活动开展及时、有效:
我觉得这次研修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今天能和各位老师面对面交流,认真的倾听每位老师独到的见解,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开阔,真是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了。
2、方法多、应用自如:
古语说得好:学而无友,孤陋寡闻
刚才各位老师都相互交流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经验,使我对以前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都迎刃而解,回去后我一定会将这些方法在自己的教学中落实好,并灵活运用,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总之,通过这次语文校本研修活动,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方法,收获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和提升。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4
2月4日下午,雪后初霁,冬寒料峭。河曲县第二中学四楼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热情洋溢。这里正在进行河曲县"新语文主题阅读"研修活动。这次活动由河曲县教育局语文教研室精心组织、河曲县第二中学作为东道主现场主持。活动内容包括二中语文教师贾青梅和吕彩枝老师的两节读写联动课、全国著名"新语文主题阅读"首席专家刘俊祥老师的指导点评和讲座。参会对象有县教育局相关领导和河曲二中、实验初中、红星中学、双语初中、开元初中、巡镇初中、楼子营初中的所有校长和语文教师。
研修活动在河曲二中孩子们一片"老师好"的欢呼声中拉开了序幕。贾青梅老师所讲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人生理想》读写联动课,组织有方、指导得法、结构紧凑、气氛活跃,在短短的45分钟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贾老师以课文《在山的那边》为范例,无论是朗读指导、理清结构、品味语言,还是探究主旨、美文导读、比较赏析等,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踊跃地动起来,用心思考、争先恐后地表达,或口头或书面,营造出主动学习、相互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一改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灌输方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赢得大家的好评。
尤其是读写联动的探究学习模式,令人耳目一新。贾老师充分利用有关人生理想的单元课外阅读材料,如马云的《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吗?》及其它一些美文美诗,与课文形成鲜明比照,引导学生找出触及自己心灵的语句,说出读后的感悟。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老师再精心指导和点拨,力求更加得到提高和臻于完善,进而形成共识:要奋斗,要吃苦,要为理想而奋力拼搏!
至此,老师又趁热打铁,要求同学们举例说出自己所熟知的为了理想而奋斗成功的人士,大家激情飞扬,司马迁、爱迪生、海伦﹒凯勒、霍金、屠呦呦。古今中外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不住地从嘴边冒出来,就显得自然畅快、水到渠成。
而当老师提出要求:"面对重重的山(困难),你是如何做的?请你自拟题目写成一段完整的文字,文体不限。"就成为读写联动"更上一层楼"的新境界了。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写下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再加上师生的共同点评和总结,以及共读汪国真的《山高路远》和布置课后完善课堂写作、推荐阅读《名人传》,就给一节丰富多彩的《人生理想》读写联动课画上了完整的句号。
吕彩枝老师的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读写联动课,同样展示了老师勇于探索、勤于尝试"新语文主题阅读"活动的教学才智和技能。课堂上更为丰富的阅读材料、古今中外更大容量的教学展示内容,给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语文老师没能广泛涉猎诸多文学作品甚至多学科的知识领域,是很难驾驭课堂的,也是难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的。
首席专家刘俊祥老师的指导点评和讲座,正是从大语文的角度高屋建瓴地引领我们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的美好境界。刘专家以《主题阅读背景下学生读写素养的生成》为标题,结合前面两位老师的读写联动课,为我们展示了中国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大问题和新挑战。他从多方面分析论证,既指出了现行考试制度的不足,也表明了发达国家教学的先进理念;既批评了传统教学观念对学生想象和思维的束缚,又以阅读为大背景,反复强调阅读理解要真正激发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素养;既深刻阐释主题阅读的教学体系,又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既主张阅读和写作的紧密结合,又非常强调注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刘老师强调指出,在主题阅读课堂里,每个学生都是读者,每个学生都是作者。把学生看作读者,课堂才真正属于他们。教师要少些自己的威严和颐指气使,少些条分缕析,少些条条框框,少些为追求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和围着分数转的功利。教师要把学生视为作者,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我表达的本领,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阅读中不同程度地吸纳作品在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等方面的经验,进而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写出力所能及的习作来。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刘老师在阐述自己的教学新理念的同时,时刻关注着世界语文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像美国的阅读循环圈理论,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与此同时,他也念念不忘中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背是硬道理,读是硬指标,写是硬功夫。"而始终围绕的是"新语文主题阅读"的大主题。
刘俊祥老师希望河曲县的中学语文教学主题阅读活动,能像小学那样搞得热火朝天、富有成效。这次的"新语文主题阅读"研修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在老师们的一片热烈的喝彩声中拉上了帷幕。
我们相信,新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会像春风一样吹走严寒,为河曲语文教学改革带来温暖如春的绿柳桃红新境界。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5
工作室第二次集体研修活动已经过去了两周的时间,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写研修心得,那是因为工作室研修活动刚结束,我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新教师(20xx年秋季学期新进教师有78位)培训的策划、安排、实施、总结等工作上来,直到昨天把所有新教师的培训心得全部浏览一遍以后,心里才舒了一口气,新教师培训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此时也才有了一丝安慰,直到本周周末,利用值日的空隙时间,补写心得体会,与工作室成员分享,更需要同行们指正。
1、准备
每策划一次活动,首要任务就是设定活动的目标,为了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提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虽然工作室活动不同于新教师培训那样需要协调更多的主讲人,但整个活动的设计多样化是超越新教师单一方式的培训模式。比如,让两位教师同台竞技,既可以达到在一次活动中让更多学员有展现自己的机会,防止学员没有任务而降低了自己的参与度,还可以加强工作室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学会共同备课,学会相互借鉴。评课环节必不可少,自己作为工作室主持人课前已经参与了学员的指导工作,假若自己还继续作为评课的主人,似乎达不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因此选择了自己的高中生物老师韦仕发老师作为主评,这是最为理想的,也得了韦老师的大力支持,再次也特别感谢韦老师。到科普基地学习增加了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有了学生与非工作室成员的参与,活动的热度也显著提升。邀请了张玉代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赵良老师给大家分享网络信息的获取,既可以为下一步工作室的活动提供更多优秀平台,又可以让学员们有一个学习的榜样。
2、用心
工作室每一位成员都很用心对待本次活动,大家的一言一行就让我倍感欣慰。为了第二天的课堂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上汇报课的前一天晚上从七点半到十一点半都一直在现场磨课,张远棋老师因身体原因,活动期间都是利用空隙时间在医院输点滴,王远江老师板书漂亮,言语表达清晰明了,虽然家里有特殊情况,但也是坚持把课上完后才及时赶回,王林宇与刘定富两位学员虽然本次没能在讲台展示自己,我深表歉意,但是工作室的简讯都是他们两位负责,简讯写得完整、规范、详细,后勤服务他们主动承担,让大家心里很暖,梁建珍老师与黄龙星星为了让科学史实验更深入,逻辑性更强,反反复复修改教学设计。王啟能老师为了渗透理性思维这一核心素养,课堂设计了学生的模拟活动,课前认真准备活动的器材。季光权老师为了把免疫知识讲得更直观形象,采用动画方式,这一系列工作无一不体现出工作室成员的责任心,这次活动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只有齐心协力的团队才是最有力量的团队,感谢各位学员。
3、山寨
提起工作室,我是没有资格作为主持人的,只是这一次县教体局在高中所有学科中唯一尝试建立了一个生物工作室,我作为文山州“七乡名师”培养对象也只能接受这个任务,既然县教体局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就应该学会去珍惜,相互学习,即使能力不足,即使是山寨版的主持人,也要努力去尝试开展对大家专业发展有利的活动。幸运的是,九年前就在夏版(夏献平老师)的博客上浏览夏版工作室的一些简讯,夏版从20xx年起,连续担任了4届的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从第一届开始凡是博客上有报道的所有信息,我都会一字不漏的仔细阅读,记得当时还在博客写了这几篇博文(是什么在吸引着我———读夏献平工作室简报有感、夏版,我也在网络上“跟岗研修”),夏老师的工作室每一届跟岗的都是广东省的省级骨干教师,如今很多跟班学员已经是正高级教师,不少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我通过不断学习也粗略的知道一些活动方式,因此,这次工作室的整个活动也有夏老师工作室活动的影子,工作室的运行自然也就有了夏版的功劳。
4、遗憾
第一个遗憾就是课堂的遗憾,但是我一直认为有遗憾的课才是最真实的课,这也是课堂教学固有的魅力,我们也不必苛刻要求,只要学会看到不足,然后主动去改进,这就是进步。比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这一堂课虽然渗透了结构功能观、系统观,通过学生模拟活动也基本能渗透理性思维,但细胞器功能部分的学习多数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虽然渗透了实验设计的思想,尝试建立解题模型,但是实验之间的逻辑严谨程度不够,实验与实验之间过渡衔接不够理想。“免疫调节”虽然引入了长春疫苗事件,社会责任落实很到位,但课堂设置的问题深度不够,加之时间没有把握好,课后习题与所讲的知识不匹配,部分选项学生无法解答。第二个遗憾是时间过于仓促,整个活动留给学员的备课时间只有一周,对老师们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最初是打算给老师们两周的时间,但不同年级课堂进度不太好确定,变数很多,所以根据学校实际,课堂进度到哪里就用那个课题作为汇报课,间隔时间短一些便于准确把握课程进度。第三个遗憾是对研修主题把握不准确,学员准备课题时,虽然都知道研修主题是“立足真实情境,落实核心素养”,但是没有深入落实,也不知道什么是真实情境,如何创设真实情境,对新课标核心素养了解过少等一系列问题。当然第二、第三个遗憾都与主持人的个人能力与精力有关,主持人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也与学员一样都是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对真实情境的创设也特别肤浅,因为没有达到引领的作用,但大家共同探讨学习,都是有进步的。
每一次活动,能发现一点问题,解决一点问题,能有一点感悟,取得一点进步,也就达到了工作室集体研修的目的。
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集体研修活动:收获再多一点点。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6
听完邓老师的《双课堂与鲁迅作品教学》讲座和郑老师的一堂作文课,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成功的.教师应该是研究型的教师。
教师要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必须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善于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总结;从“经验型”走向“研究型”,从“辛苦型”走向“创造型”。
邓x老师对“经典阅读”进行了研究,确立了“鲁迅作品专题实验研究”方向,教学活动用四个环节在虚拟与实体课堂间切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造,与时俱进的运用互联网,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她的研究和实践是专业的。邓老师的特殊课型———“双课堂模式”关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角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课堂的生成性,重视课堂教学的延伸性。
郑老师的作文教学很有自己独到的一面,郑老师这堂课的中心是“抓住景物特征写景”,如何把景物写具体,她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点,用学生的习作进行授课,引导学生找出写景习作具体的要领:
1、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描绘可以使画面感更强。
2、心理描写可以烘托景物特点。
3、少用集合概念词。
4、多用形容词修饰具体的事物。
5、景物要选择生活中较熟悉的,可以叫得出名称的。
最后老师总结为:增加数量,少用集合概念,增加具体事物名称。郑老师的作文教学是有专题和系列研究的,她的作文教学研究是具体的,课堂教学是关注学情的。
语文教师的成长需要研究,要从教书匠走向专家型研究者。叶x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在教育界耳熟能详的话,“写一辈子教案,你可能只是一位教书匠,而写三年反思,你就可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反思是什么呢?反思就是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思考。也只有研究,才有可能发展,只有研究才能让你保持工作的激情和动力。所以说,我们通过研究自己的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绩效,也可以让你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7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作为人民教师终身学习更是我们的目标。
20__年10月10日,我有幸接到20__国培陕西教师工作坊项目开班的通知,随即打开网址登录信息了解了学习要求,接下来的日子里进行了工作坊课程的学习,并及时做好记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各项作业,踏踏实实学习,去体会,去感悟。10月20日同900多名教师参加了工作坊线下培训,线下培训是国培的延伸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把理论结合现实和我们教师互相交流的重要平台。
回顾这些点点滴滴,纵观培训活动安排,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家讲座、讨论互动。让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的机会,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以下是我的体会。
首先,通过这次研修,自己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自己在教学中多了些反思,我们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那些还需要改进等等。在教育这块热土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师起着决定作用,也许态度决定一切就是如此吧。
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工作坊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其次,专家们的发言,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对小学语文的前沿引领,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他们的发言为当前的语文指明了方向。培训的内容都是当前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校本研修等等,都和课堂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紧密联系,针对性、操作性很强,很有实用价值。
第三,我非常认真的视频中专家们的报告,认真做读书笔记,力争重要的内容记在笔记上、领会在心里、落实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习,我更加认识到新时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我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爱岗位、爱学生、爱教育,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积极探索,勇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
以前在教材的处理上,我发觉自己以前还仅仅停留在表层上,甚至只是在教教材,还有很多的东西没有真正研究透。通过学习,我受到了启发,今后教学时必会真正研究透教材,敢于质疑,敢于挖掘,敢于挑战常规,并且教学中会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挑战,不盲从,不迷信。
最后,从视频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新课程的很多新理念、新方法,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已经把同仁们交流的良好的经验运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而且随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同时,今后我将努力做到:
1、将学习的教育理论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为做科研型老师而努力。
2、加强学习。除继续学习理解本次学习培训内容外,还要多读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做终身学习的表率。
3、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转变观念,探求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亮点”。
4、加强与专家、同行的交流,让智慧碰撞,让“国培”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结果。
总之,小语工作坊给了我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弥补了我以前认识上的不足,让我有一次和专家老师及广大同仁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我的教育教学,对我的专业成长有很强的指引作用。
我会以国培学习为契机,努力完善自己,培训虽然短暂,但是我从国培中收获很多,使我不断提高,不断充实。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争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8
x年4月29日,学校安排我和吴海娜老师到琼海市的海桂学校参加“x年初中语文学科协同研修现场活动”。这次的活动主题是作文教学。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琼海海桂学校的詹倩老师的一节作文课,课题是《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描写指导》、来自海南省侨中的陈青老师的一节作文课,课题是《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把“想”写得多姿多彩》。除此之外,还听取了海南省中学语文教育培训院吴益院长的一场题为《学生作文与写作教学》的报告,还有苏盛葵副主任的一场题为《快乐:作文的动力与归宿》的报告。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感受很多,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詹倩老师的人物语言描写指导,让学生明确了什么是语言描写,语言描写的几种技法。通过选取新颖的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陈青老师的《把“想”写得多姿多彩》中,通过几个学习活动来提炼、归纳表现人物心情的方法。1、直接陈述心情。2、写想象描述心情。3、写动作表现心情。4、写景物烘托心情。两位老师都很善于小结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很容易接受。两位老师都很善于小结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很容易接受。所以,通过这次的听课,我如醍醐灌顶,我感觉之前在写作课上,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根本就不算是指导。因为每次都是根据一个主题,大概跟学生讲讲要注意的问题就行了,没有给学生更好的方法。这些是在以后的写作课上要改正的。
在听取两位专家的讲座中,吴益院长就目前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作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误区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对今后语文教学明确了方向。比如吴院长提到的,更多时候的作文教学,都是流于表面,包括作文批改,讲评。还有建议各位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时,多打高分或满分,多些互批,互改及面批。苏盛葵主任的讲座同样精彩。他的讲座,让在场所有教师对今后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解决了许多一线教师在作文教学方法上的困惑。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9
20xx年4月20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十二五”20xx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感觉受益匪浅。几位教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特别是刘永和教授的讲座,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这其中的变化和谈处的精彩讲座是密不可分的,谈处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案例为我们解读了一个个“深奥”的课题方面的有关知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盏盏明亮的指示灯。
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
2、要懂得欣赏与爱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显然,数学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是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学习方式,它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科学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因此,科学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10
听了3位年轻老师上了3节课,分别是华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沈老师的《可能性》;宣老师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虽然老师们上得内容各不相同,有认识分数的,有学习可能性,概率的,也有学习口算乘法的,但每位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和环节上都很好的体现出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中的第12条:切入重点要快,尽可能在前20分钟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明确的要求,倡导先试后讲。这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如:华老师在教学分数认识的过程中,从同学间分1月饼入手,抓住平均分这个关键,每人得到一半,引出二分之一这个分数,切入重点特别快。接着华老师鼓励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形,试着通过折一折、图一图的方式表示出每个图形的二分之一。最后全班汇总,老师加以引导和总结!这样安排很好的体现了教学建议当中先试后讲的这条策略!
又如沈老师在教学《可能性》时,从学生熟悉的抽扑克牌这个小游戏入手,通过观察三组抽奖方案,引出描述可能性的三个关键词:一定、不可能、可能。抓住关键,切入很快!接下次老师明确操作的要求,每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先试后讲,让同学通过自己操作来验证自己一开始的猜想是否正确,这个设计让学生学习欲望更强,学习气氛活跃,记忆更深刻!整体课上下来,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有不少地方值得像我这样的年轻老师学习。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平时的我在教学中是不是讲的太多了?很多时候因为不放心,担心学生学不会,就拼了命的讲,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方法全部告诉同学们,想来这种方式,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更累!20分钟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灌输式的,是让学生尝试后再讲,这样记忆更深刻!效果更佳!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11
五月春光明媚碧草青青,蓝天翱翔着雏鹰,五月的校园书声琅琅歌声阵阵,武术健身操在教学楼下整齐划一的表演着旭日东升?
就在这美丽飘香的五月,新一轮的美术网络研修活动,在我校徐徐拉开帷幕:主会场在进修学校,分会场在我校电子备课室。我们美术教师齐聚电脑前,聚精会神心情振奋!时而奋笔疾书认真笔记,时而目不转睛凝心倾听?美术教研员杨世军老师富于激情创新,远见卓识并概括总结的讲话,叫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新的憧憬与力量?
他说:“开发校本乡土资源,是走进生活的艺术,更贴近学生的心声,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艺术。符合课程标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基本理念。是基础贯彻课程纲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校本开发是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提高美术素养,有效开发美术课程资源为载体。要明确校本课程概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编写课题。阐述校本资源丰富多彩,来自本校、来自乡土又服务于本校,受益于教师学生?以此凸显美术课程视觉性,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杨老师的讲话仿若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抑扬顿挫,使我受益匪浅?
主会场几位校本课程开发题目汇报的教师更让大家耳目一新,二小刘可老师的校本素材属于废旧材料利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发现美创造美的新课程理念。新发小学吴婧荃的“家乡的老榆树”,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老榆树相关知识和家乡历史背景文化,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古树的意识和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情感?还有明德小学的李晓敏教师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把我们带到清爽神奇的雪地造型世界?我们无比激动,举着相机瞬间抓拍。通过室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雪地绘画的独具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用绘画脚踩及印制的形式表现与创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更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探究自然艺术的美好情感?还有四井子小学的李杰等,带给我们无限的启发,探究动力和更多的创新能力和审美品位?
五月的窗外色彩缤纷,五月的收获堪称果实累累?本次网研使我们更加懂得: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校本需要我们携手共同智慧打造开发,期盼美术校本这支艺术之花,会在五月的春光中盎然开放!为了我县校本开发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奋斗?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12
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而在职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可谓功不可没。在研修学习中,始终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既可以使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又可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
首先,教师要勤于动笔,特别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口口声声要求学生认真写作文,写出好作文,然而教师都不以身作则,带头写出优美的文字,那又怎么能让学生信服呢?不管是生活随笔或是教学浅见,我都在尽力地书写,书写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还有自己学生的喜怒哀乐。
其次,树立教学即教研的观念。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我就是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我体会到:学会教学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第三,在生活中进行教研。事实上,教研的资源在教师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教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当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不小心摔跤始终不肯起来,非得要母亲或父亲去扶她起来时,我们就该想到: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过多表扬,一味赏识学生,这样导致学生经常处在一片“好好好”的赞扬声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特别是留守学生,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
第四,多参加听、评课活动。每周坚持至少听1—2节课,同时作好听评课记录,课后及时与授课老师进行反馈。每听到一节课都能令自己收获非浅,吸取别人课堂的精彩,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精彩或不足,总是假设着自己如果在上这堂课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自己总是设身处地的想着,学习着有经验老师在上课堂的把握,而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就会思考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些什么细节。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13
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今年4月,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生开展的高中语文课例研修活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作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受益颇多。
从4月7日第一次集体备课到4月14日第三轮备课、上课,我们研修小组的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提高业务水平,我们每位参与课例研修的老师在正式录课之前都对上次课进行了评课和反思,集小组的共同智慧认真组织下一次课。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了观察议课,所以“三课两反思”的研究,我们实际进行了三备三评三反思。在观课中我负责的是课堂教师教学的观察,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活动真实、客观地呈现,使我对新课堂的实践层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课例研修的主题是“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知人论世的诗词鉴赏方法”。问题探究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知识建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不断的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河北师大实习教师王怀亮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李清照词两首》,交给了学生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在整理课堂实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课堂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这个问题,答,解答不了的小组选出代表提出问题,由其他小组来解答。例如当小组讨论到:“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一句时,对“凉”字的含义和包含的情感的理解。分析鉴赏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时,对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的理解,就是通过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互问互答的形式得以很好的解决的。
抓住课堂时机及时有效提问。及时的提问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开始时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疏通和理顺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适当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把握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尾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和麻痹心理。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把一些抽象的问题放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就会使事情变得简单得多,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赏析《醉花阴》下片时,教师就针对“人比黄花瘦”中“瘦”字的妙处让学生联系季节,菊花的形态来赏析。并同时引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同学们熟悉的诗句加以解释,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把握了。
当然在前两次授课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课堂提问是无效的,例如:提问指向不明,目标性不明显;过于简单,提问缺少深度;提问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提问过多、过细抑制了学生的思路。
总之,通过课例研修这种新形式,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三课两反思的教学模式,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以后的课堂教学将大有裨益。而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十分重要。一堂课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最后十分感谢河北师大第__届顶岗实习的语文团队,是他们带来了新的课堂形式和教研模式。在这里预祝他们工作愉快,语文教学走的更远。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14
今年,我们在学校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始逐渐深入《中学数学科学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概念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统的做课题,缺乏经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用心做课题
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如郑长龙教授对科学探究本质解释,赵小琴、李洪俊老师的观点等等。同时课题主持人夏老师也多次对我们进行了课题方面的培训与讲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二、学习理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最优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优化统一起来。教学过程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五个基本成分,要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选择每个过程的最优化方案,发挥整个教学系统的最大可能性。
四、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五、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时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15
在县教育体育局及乡中心校的统一布置和直接领导下,按照乡中心校及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和校本研修行事历的安排,我们学校的教职工利用暑假期间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校本研修集中学习研讨活动。在这五天的集中学习研修中,我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观看了《新课程教学设计》光盘、利用“一个课例,三次讨论”的方式研讨了一节课。通过学习研讨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使我受益匪浅,现将此次校本研修集中学习心得体会书写如下,以便指导以后的工作。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方面
1、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我明确了本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我认为这次课程改革无论是规模、速度、难度都是前几次课程改革所无法比拟的;
2、通过学习研究,我认为本次课程改革的实施是及时的、必要的,它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乃至全球的教育事业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3、通过学习研讨,使我认识到现行的课程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它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必须对当前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
4、通过研修活动,使我认识到由“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我认为新课程标准面向大众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关注课程的实施过程,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5、通过学习,我发现教育不但要培养人才,更应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深究校本教材,这样的教材才符合当地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才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6、通过研修,我认识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通过学习研讨,大家各抒己见,谈了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看法,从而充实了我的见解,有利于我以后的教学工作。
二、观看《新课程教学设.计》光盘方面
1、通过观看新教学设计,我认为备好课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过程,还是教师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更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通过观看光盘及讨论,我认为设计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钻研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学科特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2)了解学生情况,明确学生的知识技能情况、学习态度、爱好、兴趣特点及认知特点等;(3)备教具学具,明确教学演示所用的教具和学生使用的学具。
3、通过观看光盘,我认为要想上好一节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组织教学,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气氛,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得进行学习;(2)讲究课的导入方式,结合所授课的类型采用合适的导入方式;(3)注重课堂提问,根据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掌握好适时的提问和检测,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4)板书的运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4、通过观看新教学设计,我认为现行的、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活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即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一个课例,三次讨论”方面
1、通过“一个课例,三次讨论”活动,我认为这种研修形式非常的好,能够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便于在讨论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疑点,有利于日后的教学工作;
2、通过“一个课例,三次讨论”活动,每一位教师都运用新理念设计一节课,运用新手段上一节公开课,通过互说、互听、互评公开课,使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他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3、通过学习教材——设计方案——讨论交流——互听互评,使我认识到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已不适新形势教学的需要,从而使我痛下决心深入学习并尝试新课改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集中学习研讨活动,不但更新了我的教学思想,开阔了我的视野;还改变了我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我将以这次集中学习研讨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学习新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新时期的教学工作中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16
万全区初中语文工作坊坊主 方晓燕 由高教社搭建的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的平台,以便捷、高效、高水平的网络授课模式,把一堂堂专家精品课送到我们的眼前、耳边、手头上,让每一位地处偏远的乡村教师都能扎根在这一方土壤上,沐浴阳光,吸收养分,茁壮成长。线下研修更是让我们有了实践的机会,让众多同行欢聚一堂,共同研修,学习,提高。让我们再度拔节,更上一层;再度绽放,美丽一季。
一、班级简介:
我 负责的工作坊班级学员共有39人,在开班之初,学员遇到的是登录问题,为了保证老师们的有问必答,我随身带有学员的相关信息,随时把网址和号告诉他们,保证学员尽快登录学习。对于学员在培训中遇到的一些技木问题,我能解决的认真解决,不能解决的向高教社或进修校老师请教后,立即向学员反应,提醒老师注意的事项,保证每一位登录的老师都可以了解到相关信息,并按要求完成了相关的学习任务,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二、学员教师思想
1、要“活到老,学到老”新课标形势下,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师。
2、积极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通过网络培训,用先进的理论武装每个学员教师的头脑,并在中付诸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为学员发展提供的机会。
三、线下研修,共同提高
第一次线下研修在20__年6月5日上午9点,由区进修学校组织的万全区初中语文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线下研修活动在万全区第一初级中学举行。万全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张冰同志、副校长郭泽隆、中教组主任兼国培项目管理员赵雪琴、班主任宋春花和来自全区初中学校的40名语文教师相聚在这里,开展线下研修活动。
三位老师就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进行了同课异构。 各初级中学的教师代表评课,指出三节课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第三初级中学徐润芳老师从教材特点,语文学习的方法,细致全面的对三位老师的课例进行评析,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意见和殷切的期望,足见一位老教师拳拳赤诚的提携后生之心。川流中学的顾燕花老师就课堂重难点提出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老师的热烈讨论。一中的王君老师中肯的提出实际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阅读与写作在课堂上所占的比重,从而定型课堂类型,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年青老师虚心学习,诚恳求教。镇中秦雪丽和二中马雪敏两位年轻老师从做课老师的课例中找到教学中需要学习的长处和需要注意的短板,收获丰厚。
在这次研修活动中,我深深感悟到语文教学要依托课堂,依托课本的经典内容,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阅读是基础积累,写作是提高,是升华,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写作是阅读的目标,二者双剑合璧、双翼腾飞,最后才会文思泉涌,灿烂成辉。
浅浅地教语文,教成自己眼中的低矮,矮到能扎根的思想,不要挖空心思而是脚踏实地,真切凝聚起来就是厚度;教字词句篇,练听说读写,教学生能感受到的应该感受到的思想,和学生们的眼睛一样澄澈明净。让我们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永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二次研修是在六月二十七日,万全区中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坊线下研修活动在万全区第六小学多功能教室拉开帷幕。全区130名中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午,与会老师观看了两节视频课:孙彦芬(万全区第二小学)的《晏子使楚》和孟凡花(万全区第一初级中学)的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两位坊主做总结发言:小学孙老师注重字词教学,延伸积累,思维训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孟老师勇于突破教学难题,收集大量教学资源,以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唱了一曲古诗词大会的交响乐,营造了一座百花齐放,五彩缤纷,莺争燕舞的古诗乐园。 下午,四位中小学老师围绕“如何做好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衔接与过渡”进行了专题探讨。
她们一致提出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在差异并分别给出了解决问题在策略。
阮桂琴老师特别强调了小学阶段鼓励多读书,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并从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阅读在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在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刘雅杰老师强调中小学衔接过渡的重点在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她展示了《紫藤萝瀑布》精美的视频与诗化的语言相结合的美好意境。说明文《蝉》则是用视频慢镜头展现了蝉的蜕变过程,形象直观,化难为易,把枯燥难学的说明文变得趣味横生。还有课堂情景剧的寓言故事无一不凸显了课堂改革的精髓,令人耳目一新。
国培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学习的心却还在路上,在学习的路途中我们一直在前行,在教学的路途中,我们一直在探索……我相信通过这次国培的学习,我们所以的老师都到了思想上的洗礼,术业上的提高,感谢国培,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们的辛苦工作!因为有你,我们成长;感谢有你,我们收获了;在未来的路上,我们一起相伴相随,携手同行!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17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课上的生动了,才能真正的吸引住学生眼球,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我要求自己不仅要教好,更要做好自我学习,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和教研水平。通过这次远程教育研修我充分体验到了网络交互式教学与交流的便捷,比如上网观看优质课,研读优秀著作与论文,积极与同事交流讨论,在线提问、发表评论。通过这一系列的专业化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可以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历炼。期间,为自己充电,吸收新知识、新观点,新的教学方式。我还积极反思实践,积极撰写论文和案例。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我应加快步伐,跟随时代的脚步,让自己的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对于这次的远程研修,感触最深的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作为一线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搞好教学工作。在这次学习中,我了解了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它要求我们具备课程参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教育能力以及适应社会与学生发展知识需求的专业知识能力;也了解了新的教师角色观、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和评价观。使得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正确的认识。
其二,整个研修过程清晰流畅,环环相扣,不看视频,就无法有针对性的交流,不交流就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它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恋恋不舍。因此,在这个活动中,你没有理由不学习、不研究、不讨论、不进步。当然也碰到不少困难,不过我相信,通过这次的研修和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好也能克服相应的困难。这次的远程研修让我们在教学思想和理念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非常期待着下一次的远程研修!
其三,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有一部分教师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现有的知识足已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教师轻视学习,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持抵制态度,因此,提高教师对学习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不断学习之人,来完善和提高自我。
其四,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刻苦学习,同时也不开团队的辛勤培育,这样“继续教育”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上这些是我参加继续教育研修活动的心得体会。这将促使我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不断在创新,不断地发展。广阔的课改之园,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智慧和热情去探索、去耕耘、去努力,但愿它来年硕果累累!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18
“只要高考制度存在,站在讲台上,你对于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就是一个杀手。”这是一位学者对于目前教育存在的现状而发出的一种感慨,似乎看法有点偏激,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实令教育者引起反思。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意义、有效益的?这个问题应当是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认真思考和回答的。11月15、16日两天我校物理、生物、政治学科的老师在园花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陕西师范附属中学,参加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学学科教学参考》杂志社举办的《寻找有意义的课堂》课堂教学前沿高端研修活动。
走进附中校门,迎面扑来的是浓厚的文化气息,来到主会场,我们聆听了西安中学郭富斌老师的《寻找有灵魂的教育》的专题报告。郭老师就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当承担的使命为大家作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专题报告。郭老师从寻找有智慧的课堂、寻找有热度的课堂、寻找有生活的课堂、寻找有宽度的课堂等四个维度,为破解当前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应对之举,令与会者受益匪浅。
主报告之后是各个分会场活动,主要是观摩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一些学校名师的课堂教学录相,并和专家一起参与对课堂教学的点评,一起探寻有意义的课堂。
颜主任参与了物理分会场的活动,在该会场对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教的更有意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在《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教者故意在扳书中漏掉“直线”两个字,而写成《光的传播》,通过光现象让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是光源?从而认识光源,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诸多问题,根据光的现象来假设光是如何传播的?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通过三张纸牌的同一高度打有小孔来观察烛焰,得出三个小孔需在一条直线上才能看到烛焰,教师在课堂中机智地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巧妙地开展教学,在学生已经建立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把教学进一步引深拓宽,进而又向学生抛出另一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如果光在透明的固体或液体中是如何传播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习积极性高涨,跃跃欲试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假设,并很快的设计了光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实验方案,学生通过实验也探究出光在透明的水中的玻璃中是没直线传播的,从而得出光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教师又在一水槽糖水中演示了光的传播,结果发现光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学生对此也疑惑不解,纷纷提出假设来说明光不是直线传播的原因,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密度的概念,教师不能用密度不均匀来解释,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糖水经过一定时间沉淀,下层的糖的含量多一些,上层糖的含量少一些,这样学生自然会理解了糖水上下是不均匀的,所以造成光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样学生顺理成章的得出了:光是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李力老师参加了生物分会场的活动。李老师先后听了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白茹斌老师的八年级下的《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和西安高新一中韩志军老师的高一《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两节课。白老师在尊重课标的基础上,以课标为指导,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以崭新的视角即美育教育为切入点,新颖独特,独具匠心,体现了生物学科与语文和美术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到生物知识,还体验了文学艺术的熏陶,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感悟生命。而韩老师的课则更多的体现了生物学科教学的严谨创新,以探究实验为抓手,通过增加几个课本外的实验,让学生大胆探索,还原了理科教学的属性,强调实证,数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悟生物的魅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学有所得。
李老师认为,通过观摩她们的课堂,更深地体会到了现代教学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高要求,不但要有自己学科的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综合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即对生物教师而言,不但要有理科教学的严谨,科学,还要有文科教师的文学修养,美学造诣,并能整合这不同学科的知识。在教会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感悟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学会欣赏美,从而更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热爱生活,而这正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李老师觉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不断的向他人学习,才能开阔眼界,只有自己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深度,才能培养出有深度的学生,才能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不被淘汰的落伍者。
卞校长和王老师参加了政治分会场的活动。首先观看了两节高品质的政治录像课,观摩后大家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各地老师代表各抒己见,以这两堂课为切入口,探讨有意义的课堂,大家认为这两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开发学生的资源,结合陕西自身特色和时事政治,课堂不仅注重知识的习得,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随后各地老师代表也结合自己所在的省市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让政治课更加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对学生的成长更加有帮助。最后的康维铎主编作了点评,呼吁大家继续研究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同时也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
在本次研修活动中,参的多位主编参加了听课和评课活动。他们认为:课堂教学的评价,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果,尤其不能仅仅关心学生学业考评的分数,而应该更多关心教师在创设有效学习活动的环境与氛围上工作做得如何,关心教师对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指导、帮助是否切实有效。只有当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激活、神采飞扬、精神充电的乐园,而不是统一罐装的车间、机械操练的作坊,课堂教学才谈得上有意义、有效益。
匆匆的行程就此结束,却留给我们与会者无限的思考。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我们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引发了思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研究的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以理论为指导,实践为探讨,不断追寻有意义的课堂,做对学生成长有益的老师,一名幸福的老师。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19
9月8日,我参加了在苍南第五小学举行的温州市小学英语研修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有关地方课程的教学,早上我们观看了三节英语地方课程的研讨课;当天下午,我们还聆听了温州大学罗晓杰教授关于如何写好教学案例的讲座。下午罗教授的讲座使我获益匪浅,让我意识到如何写好教学案例,更使我觉得平时要多关注学生,多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行为。
在此次有关教学案例的讲座中,罗教授从教学案例的定义出发,接着讲了案例的格式、结构,并分析了案例的素材来源,最后罗教授还讲解了撰写案例时所需注意的事项,说明好案例的标准。在没有聆听罗教授的讲座之前,我区已组织了一次案例评比,但是由于这次案例格式与以往评比案例的格式不同,所以当时在写新的案例格式时真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笔。以往撰写案例的格式相当于教案的设计,我觉得它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而此次案例撰写格式的变化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案例撰写是怎么一回事。当时上交评比的案例后,我也意识到自己撰写的案例格式的不对,案例事件的过程偏于详细,而问题的解决与反思相对于就有点不突出了。
这次听了罗教授的讲座后,我也认识到案例格式的如何书写,从标题到反思,从关注学生到反思教学过程,让我学到了许多,更让我觉得自己在撰写案例时的不足与欠缺,也让我意识到写案例的重要性。虽然平时是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但是真正把它记录下来的事例却不是很多,所以觉得案例的素材来源有点少。听了罗教授的讲座后,我觉得平时要多关注学生,并且要多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变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进行分析,梳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教训。
案例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多撰写教学案例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累教学经验。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多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撰写教学案例有助于我们的快速成长。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20
1、研修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远程研修,专家讲座的内容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知道了磨课的重要性,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也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2、研修让我转变了教育观念。
我深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学生精彩展示的舞台。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育观念。以后要改掉过去多年的以讲为主的教学风格,要让让学生多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我在课堂上提供一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逐步完成相应任务,在此基础上展示交流。
3、学会了一些新的形式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
4、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能力。
研修活动中,我认为受益最深的还是听观摩课、和磨课,以及看教学视频这几种形式,这几种活动形式真正提高了我的教学实践能力,让我由理论走向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能体现自己特点的教学风格。
通过研修,反思教学方面,我觉得一名合格的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成为一名教育科研教师,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我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直接影响活动的进行及活动目标实现的水平,就要求我在认识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有所锻炼。为了做好这些,我决定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搜集教学资源,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
教师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想发展就更离不开书。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研修学习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21
一、物理教学要联系生活。物理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是形式所趋。《家庭电路》这一节教学和我们生活的联系不用多说,本节涉及到家庭电路的连接,测电笔的使用等等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知识,因此本节教学中如何和生活联系一起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都通过各种器材,教学过程把物理融入了生活中,都比较注重物理课堂的生活化。是比较成功的两节物理课。
二、教学中要灵活应变,把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突发问题,遇到突发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是我们青年教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当课堂中出现了和我们设想出入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沉着冷静,灵活应变。这也是教师成长的标志。就如貌老师一样,他的课堂出现了突发事件,多媒体使用不了,但是他没有慌张,按自己的风格把课完整的完成了。他在处理突发因素的时候充分发挥了灵动性,沉着冷静。这其实也说明了他对教材的理解较好,同时下了大量的功夫去备课,对课堂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我们要能灵活应变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就要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
三、要适当取舍教材内容。教学中如何取舍教材内容,做到合理,高效是我们每个物理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在的物理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把时间还给学生,满堂灌的课堂一去不复返。教学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对教材有所取舍,才能适应教学新形式。
但是如何取舍是一个难点问题,取舍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还可能适得其反。最终可能重要的知识都没有讲解到,但是次要的却讲了大篇,浪费了时间,而且做了许多无用功。而且课堂时间也不易控制。就如本次这两节课一样,时间都没够,所以取舍有待商榷。教材取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确实是我们在课堂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之、本次研修活动收获颇丰,值得我认真学习,认真反思。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22
10月24日,又一次来到路小学参加培育站的研修活动。这次研修活动的主题是“对话教学”,对于初入“道”的我来说,这是我早就非常期待的。
上午4节课,分别是“大家排好队”和“吃饭有讲究”两个主题的同课异构。每节课,我都是认真从头听到尾,关注每一位老师的教学思路、环节设计、细节处理、语言体态、课件制作、综合素养,应该说这几课是我参加培育站以来最大的收获,因为从这几位老师的课堂,我从中收获了很多,明白了道法课该怎么上,更为自己的道法课打造了清晰的框架。
从刘东云、陶士媛等4位老师的课中,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遵循儿童逻辑,课堂源于生活
为了能让低年级的孩子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整个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1.教学素材源于学生生活;
2.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3.学生活动走进生活、再现生活。
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中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我们的课程和教材是由儿童的生活世界转化而来,只有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道德与法治教育才能得到生活活水的浇灌。而儿童对“排队”规则认知的形成也同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
二、角色扮演,让学生易于生成认知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角色的扮演活动,如等电梯、上厕所、饭桌上等,让学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来体验、思考问题,并使学生逐步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关心和爱护他人的情感,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探知能力和认同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而且在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解决了学生兴致不高、印象不深、理解不透等问题,能够给教学活动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辨析比较,让学生深化认知体验
学生生活的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所持的态度看法可能大相径庭,即使是同一学生,他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个人经验也可能与书本上完全不同的。
辨析比较,正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知识经验或情感体验,对某种事物状态、个人行为或社会现象进行甄别,通过分析存在或产生这种状况的缘由及其后果,明确其是非对错。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为了能让学生对某种事物、行为或现象形成更加深刻地认知和体验,或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形成了某种价值取向,我们可以把对立的两种事物、或是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辨析比较,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地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参与活动,而且利于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倾听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对加深对知识的领会,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内心情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如教学中出现的“小相机咔嚓咔嚓”、“我是小判官”等活动,都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认知体验,对眼前的生活场景进行甄别,无形中调动了学生做一个“公正的人”的心理,在潜意识中他们要求自己做一文明守规则的人。
从这4节课的观摩中,我感受到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在道法课堂上,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可以运用“外部素材”的刺激,触动学生的眼睛、刺激他们的心灵,引发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思考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思考“我们应该这么做?”从而形成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让他们运用自己已形成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去辨析这些现象的是非对错,从而深化自己已形成的认识。而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应该关注如何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自主自觉地去践行这些规则,也就是如何去“做自己”。
从这次学习中,我感受自己要去学习和关注的有很多,从课程到教材,从教材再课堂;从整本到单元,从单元再到主题;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实施,从教学实施再到教学细节等等,如果我们单纯的只是把目光聚于一节课,我想我们是不会真正懂得《道德与法治》的。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23
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此,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学习方式,学习的优势已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学习是一种从个性出发的教学形式,学习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习充分发挥其优势,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学校改革课堂教学,对学习进行了应用和研究。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学习方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学习的认识。
一、学习是一种从个性出发的教学形式。
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习是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因此,学生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情感上,在合作技能上,能做到互相理解、尊重、宽容,以及互相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学习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管哪种教学形式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分组学习也不例外,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1、教师要协调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和性别进行综合评定,然后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搭配成若干等质的学习小组。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情况分为两人学习或四人小组学习。两人学习是学习的最小单位,是其他合作形式的基础,一般以同桌组合为主。在两人组合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怎样发表意见,听取别人意见;怎样进行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等等。这种合作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展开,能够有效地缩短学生间的认知距离,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促进同桌之间情感的交流。采用四人小组学习,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等,同时要协调好小组内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着眼点出发,有目的、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选择恰当的组长。应该做到使小组内有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大胆、公平竞争的气氛。小组与教师之间应该有互相信任,平等交往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得好,才能好好学。”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目前的教学中,改善教学中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活动的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要给学生知识和学习上的指导。
学习虽然是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最终获得知识为主要形式,但整个学习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⑴知识指导。学习前,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认知规律先设计复习内容,为新课作铺垫,为学新知架桥梁,接着再出示渗透教学目标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教材。同时,教师要不断收集各位学生自学的情况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准确及时地加以调整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后,在小组中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则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各位同学和自己的意见,加以概括,归纳,得出结论。然后应用已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这节课的学习,获得什么认识,掌握了什么知识,学习中哪个地方学得较好,哪个地方学得不够好,存在着什么疑问,评一评哪位同学或哪个小组学得比较好。
⑵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不仅只是出示带有启发性的自学思考题就完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渔之技”、“学之法”。一句话,就是使学生会学。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画、动手操作、联想”等去理解所学的内容。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从而掌握了新知。应当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时,让学生自己的知识库加以清点、回顾,把可以解决当前问题的知识都抛出来综合思考,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能主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积的变化规律),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用旧知同化新知,充实和扩大了原有知识的认知结构,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总之,教学之道,贵在引导。只有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所以,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
三、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但是也要考虑“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的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的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学习是否值得展开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讨论的问题要有探究的价值,避免造成“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的采用。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时髦”盲目地采用,这样只有浪费时间,失去它真正的意义。
2、尽量多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但也要适当地限制。我们在听课或自己上课时,常常也会犯这个错误。有时小组学生讨论刚刚投入,教师就喊:“停”;或者看到学生讨论热烈,就觉得不好打断他们的思路,而让他们无休止地讨论下去,这两种现象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应事先安排好时间,以保证在恰当的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
3、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学习的关系。
学习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后,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合作讨论。开展合作探讨学习,可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为全组共有,甚至全班共有的认识成果。
面对学习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对“学习”这一新课题给予更多关注和进行亲身实践。发挥其优势,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24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江西师大组织的江西省教师工作坊培训,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十天的培训期间,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也影响深远。在这次培训中,崭新的教育理念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触动着每位教师的心灵,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实践新课改。每个专家、学者、教授的讲座、发言都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认真的学习,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小学、幼儿园工作室约200多名优秀骨干教师聚集在八角楼培训中心五楼报告厅,首先聆听了苏州市电教馆金陵馆长带来的精彩讲座——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金陵馆长儒雅的学者风范,优雅的言行举止,给参训的每一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的每一句话,传递的每一个新理念,无一不叩击着老师们的心扉。金馆长先让我们理解翻转课堂的三个关键点,接着用互动的方式阐述了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与传统课堂的比较。说明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颠覆了传统教学的一切,依据人性化学习理论,把学习的内容制作成视频,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然后再由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让学生内化、拓展。随着对微课程的理解,参训者又进一步认识微课程,从属性到定义。了解了微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金陵馆长的讲座对参训老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头脑风暴。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在前不久对于参训者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而就在今天,通过学习和切身的体验,参训者已不再陌生,都跃跃欲试,准备投入到微课程的开发中去。
北京师范大学崔光佐教授的《思维能力教学理论与实践》讲座。围绕思维能力训练问题,思维能力教学的五维目标,举例典型生动、贴近教学实际,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独到的授课方式受到现场几百名老师们的好评。
上海古美高级中学花惠萍校长给我们带来了《教师培训与校本教科研》讲座,在讲座中她详细地介绍了她们学校成功的校本教研活动,让年青老师们带着问题搞研究。让我们学习了如何开发课程?如何教学设计?如何组织教学?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上面的几位外请专家外,其实我们本土的专家才是我们的骄傲。看我们江西师大的各位团队老师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机会,做了很多努力及辛苦!如胡三华老师一直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并为我们江西老师量身打造了江西自己的教师工作坊平台,并教给我们如何使用这个平台,好与“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工作接轨。李志国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给我们讲解了《优质网络学习资源整合与教学应用》,在讲座中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教学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教给我们解决的方法。李老师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观念更新。瑞金杨杏元校长给我们带来了《校本教研规划与方案设计》讲座,讲座中我们知道了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实施中心主题教研的步骤。了解了校本教研方案设计主应注意的问题。丁艳萍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教学运用的如此娴熟,这与她爱岗敬业,勇于探索是密不可分的。希望江西教师网走出越来越多丁艳萍,走出江西,走向全国
这次培训是充实、忙碌、有序交织在一起的,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校本教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修活动心得体会集锦 篇25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及设计中,常常看到的环节有“激情导入”、“披文入情”、“巧设问题”、“活化训练”等都说的是教学情境。通过学习11月的《校本研修》,我个人认为创设有效的语文教学情境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
2、追求简单有效、顺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情境。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是为了观赏,而是源于学生的需求,知识的构建,学生的发展。创设的情境要适合于学生,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3、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我们说语文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学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朗朗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法。也就是于永正老师说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4、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情境。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一方面:通过文本的补白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远远超出了课本上局限的内容。不仅如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开放性极强,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情感,从而驱动了他们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了他们飞扬智慧的语言。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体验中也得到了浸润、感染和丰富。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激发学生想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动机,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超越老师。
5、溶入情感。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
有的学者指出,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曾听过一位教师在教“奶”字时,亲切地对学生说:“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要拄个拐棍。”这种充满亲情之爱的教学,把本来死板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钻进了孩子的脑海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以一些充满深情的话语也能令学生有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切实唤醒了学生的心灵感悟,让孩子们能够与文中的人物唱和共鸣,与作者的情感同磁共振。教师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起到了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心灵共鸣的作用。
我们的教学情境要基于生活,注重形象性,同时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创设一个具有内含问题的情境,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溶入情感。好的情境教学当然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但诸如形式化的情境、假问题的情境、缺乏真情的情境、“猜谜式”的情境、“电灌”的情境之类,应该得到有效抑制。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教学。法国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愿我们每一位教师以“匠心独运”的创新意识,通过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不懈地努力,让语文课堂在孩子们一次次成功、一份份自信、一回回期待中快乐地度过。让我们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一个和谐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