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案例优秀5篇》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编写教学设计时,不可能如此准确地考虑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或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七年级语文教案案例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2021七年级语文教案案例 篇1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
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纪昀,字晓岚,他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做总裁时,在馆内校书,适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书。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用帷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座,馆中人一齐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纪昀座旁,静悄悄的坐着。纪昀伏了许久,汗流浃背,未免焦躁起来,听听馆中人寂静无声,就展开了帷,伸首问众人道:“老头子已去么?”语方脱口,转眼一瞧,座旁正坐着这位首出当阳的乾隆帝,这一惊正是不小。向着他道:“纪昀不得无礼。”纪昀此时只得出来穿好了衣,俯伏请罪。乾隆帝道:“别的罪总可原谅,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可生,无说即死。”众人听见这句上谕,都为纪昀捏一把汗。谁知纪昀却不慌不忙,从容奏道:“老头子三字,乃京中人对着皇帝的统称,并非臣敢臆造,容臣详奏。皇帝称万岁,岂不是老?
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这‘老头子’三字,从此流传了。”聪明绝顶。乾隆帝拈须笑悦。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倒塌到河里,
▲二石兽并沉焉。(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 焉,助词,无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
▲以为顺流下矣。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下,往下游去。
▲棹(zhào)数小舟,曳(ya)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石头的特性是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
▲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在泥沙上,就会越沉越深。 耳,助词,表示肯定。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找它,不是荒唐吗?”沿,顺流而下。
▲众服为确论。
众人信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又嘲笑说: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凡是河中失落的石头,都应该到河的上游去寻找。”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正因为石头的特性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盖,表原因的发语词。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的力量,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倒掷,摔倒。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
▲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这样一再翻转不停,于是石头会反方向逆流而上了。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地方寻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 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预习课后训练题。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二、问题探究。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三、请学生口头回答上述问题,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五层:一头一尾,中间三层。
开头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第一种寻找方法;接着是另三种不同的寻找方法;最后,
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据理臆断”。
四、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1、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1)、学生演示。
(2)、教师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2、师生共同归纳:
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五、认识不同的原因及性格分析
提示:
课文是怎样结构的?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在前三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作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写法探究:
1、层层铺垫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 ”的,所以人们能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处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理的合理性。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老河兵的“笑”
(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五、分析最后一层,概括文章的中心。
1、概括文章的中心: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2、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这一道理。
六、拓展阅读:《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训练题。
2、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2021七年级语文教案案例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大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学会感受爱,表达爱,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难点:理解什么是好好儿活着,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沉的母爱。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作家:史铁生。他身体残缺,却拥有着最健全的思想。他的一生,体验到生的苦,却为我们写出生的乐,照亮了众人的内心和前行的路。现在让我们学习一篇他的作品之一——《秋天的怀念》。大家想一想:秋天的怀念,作者在怀念谁?为什么怀念?为什么在秋天怀念呢?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二)清楚大意,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儿。明确:瘫痪后,“我”内心极其痛苦、焦虑,失去理性,随意发脾气;母亲用体谅、宽容、无私的母爱,默默忍受着我的坏情绪,用自己的生命来呵护“我”,直到生命的尽头。我在母爱有感染和影响下,决心要好好地活儿。
2、朗读课文,标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遇到不会的生字词,同桌互助解决。
(三)深入研读,走近作者
1、指名读,并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它是如何贯穿全文的?
明确:本文的线索是“看花”,一共写了三次,第一次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花,没去成;第二次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花,我同意了,母亲却再也没回来;第三次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明白了母亲的话的意义。
2、在第一次看花中,你感受到了母亲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字句中感受到的?
明确:母亲的爱小心翼翼——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母亲的爱很执著——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母亲的爱很坚定——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从母亲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3、在第二次看花中,你觉得母亲心情如何?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明确:母亲很着急,急切地希望陪儿子去看一次菊花。——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4、在第三次看花中,“我”和妹妹理解的母亲的意思是什么?请小组讨论。
明确: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理解了母亲希望我们乐观,好好儿地活下去的心意。
5、请带着感情朗读本篇课文。
(四)巩固拓展,对比阅读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非常有名,请找出来读一读,看看和本文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关于母爱,世界上很多大文豪都有所描写或议论,请读一读龙应台的《目送》,说说他的理解又是什么。
(五)小结作业,延伸思维
母爱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但不管怎么说,母亲都让我们感动。诚如《秋天的怀念》怀念母亲,怀念那个秋天母亲想让“我”一起去北海看菊花。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你与自己的母亲有哪些故事呢?请运用本文所学的刻画人物的手法写一写你与母亲之间的故事。下节课跟大家分享。
五、板书设计(略)
2021七年级语文教案案例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同时借鉴举轻若重、以小见大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小组活动,寻找典型词句,体会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和课文深长的意味,初步学会运用‘举轻若重’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导入新课:
师: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在生活中曾被许多小事感动过:平平常常的一天,收到了来自远方朋友的祝福,虽然只有淡淡的一句“你好吗”;伤心失败的时候,一位平常不是特别亲近的人默默地为你递上一张纸巾,轻轻地对你说“我们知道你尽力了”。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总能让人读出许多的真情。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大家说说。
请两至三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交流。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的《散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生活中最细微的小事写得让人感动的。(多媒体投影“散步”)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1、朗读比赛。以班级为单位,大家推选一名代表和老师比赛,借助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秋日思雨》。其他同学从以下三方面给予评判:
(1)音准;(2)句逗的停顿;(3)语气、语调的处理。
2、通过讨论,统一意见:本文基调愉快而深沉;语调平稳,不亦过高或过低;语气亲切,温和,并含有庄重;语速以中速为主,第四自然段应快些,第六、八自然段应慢些。
根据讨论结果,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初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师生互动,形成板书。
三、师生合作,初步发现
1、师生共同探讨第一、二节。
学习第一节:多媒体投影第一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请同学们轻轻地把这句话读一遍。(生读第一节)
师:从这样一句话的表述中,你能读出作者在写这句话时含着的情感吗?自己再轻轻读一遍。
(冰山只露一角。以猜读体味作者的创作,学生以最自然的状态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不急于让学生回答,给他们时间再次阅读。)
(生轻声读。纷纷举手。)
(既让学生猜想,自然给以一定时间。对开放性的问题,不仓促评价。努力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师追问:这样的内容平常习惯是怎样表达的?作者这样选用词语和选择句式,你能否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通常习惯的表达有:
(1)我们一家四个人在田野上散步。
(2)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
……
归纳比较结果:文章选用的句式有强调的意味,突出“我”对母亲的尊敬及对一家人的爱,郑重其事地推出一个镜头。
学习第二节:自主发现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推选用得巧的词语,体验其中蕴含的真情。
句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词语:信服
2、学生归纳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作者用心选用句式与词语,整篇文章给人一种“举轻若重”的感觉,使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显得那么不同寻常。
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小组学习,圈画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学生自己阅读、发现的基础上,圈画后面几节文字中比较特殊的,也就是有举轻若重感觉的句式与词语,进一步探究语言。
(小组活动,师生互动。教师适当帮助有疑问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教师要提醒小组及时总结,准备交流。这一阶段也可以将文章分成几部分,分别交给不同的学习小组探讨,这样有利于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2、班级交流,共享发现。
每个小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发现与全班共享,可选择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
可能有的句子:
(1)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从小孩的嘴里出来,显得特别的天真、可爱,可让学生仿读进行品味。)
(2)我的母亲老了,……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问:为什么他们都听我的?引导学生探讨)
(3)这南方初春的田野,……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非常普通的景色,在作者的笔下却是那样地富有诗意,并且使它与庄重的话题“生命”联系在一起,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作者为什么看到这田野美丽的春景会想到生命?”“这与前文写母亲有无联系?”等问题。并让学生动笔仿写,深入理解语言美。)
(4)我的母亲虽然高大……就是整个世界。
(这是一句有着深刻含义,富有哲理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在探讨中,应鼓励学生对这句话发表独特见解。)
(培养学生寻找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的能力,并且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探讨中穿插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读是吞食、咀嚼,是最简便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沈江峰《主体阅读的实践形式探析》)
可能有的词语:
太迟、总算、熬、分歧、责任的重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稳稳地、仔细
(在探讨这些词语时,主要是要分析这些词语是如何“举轻若重”的,是如何把小事看成很大的。教师在交流中适当引导,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如:说母亲过冬天,为什么说成“熬”?母亲和儿子两人意见不统一,为什么要用“分歧”这个这么大的词?我为什么会感到责任的重大?假设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为什么我和妻子要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地背呢?等等。这些都是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渗透情感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分享学生的发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把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在于学生自主的发现与交流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注意语言、情感,也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语文托起的,是一个大写的“人”。)
五、拓展:强化发现
1、与作者原文比较,推进研究。
文章选进教材时删了三处文字,出示这三句话,讨论编者删改的意图,并且评价删改的效果。
括号内为原文删去的三句话:
(1)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2)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3)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教学中,讨论编者的删改意图相对于初一的学生有一定难度,可以先请学生评价删改的效果,再揣摩编者的意图。)
(教师根据学习情况决定是学生个体独立思考还是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平等审视的意识,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放任思维的潮流。“且放杜鹃林中啼”,只要合理、能说得通就可以。)
2、调用积累,向课外拓展。
师:举轻若重的语言能把小事情写得庄重、意义不凡,有些能使文章变得轻松幽默,在生活中或者阅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例子,如“扛着一支铅笔”。你能否也运用“举轻若重”的写法,写几句话,描述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
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读与写结合,同时也希望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学语文,更应该用语文。用中才会思学,学也才会其乐无穷。)
六、比较:验证发现
速读课后短文《三代》,和《散步》进行比较阅读。
师:《三代》与《散步》相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可从情节、主旨、写法和语言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
(比较是研究性学习经常用到的方法,《散步》与《三代》的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差别较大,语言风格也就各有千秋,这两篇文章作为一组教学材料,比较它们的语言风格,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角度。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说《散步》更感动人,可以;说《三代》更感动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当然,教学中不要赶进度,来不及1课时完成,可以把这一项任务放在课后,作为一次研究性的作业,向课外拓展,深入探究。)
七、反思与小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由同学谈本节课的收获与启示。)
2、师总结:《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八、作业布置
1、老师的建议:大家把文章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也许会有更多的收获。
(与父母共读,亦是多角度阅读的一种形式。也是孩子与成人的一种交流。)
2、观察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是否真的有许多值得一写的“生活细节”?展现语言魅力,描绘生活之美。
2021七年级语文教案案例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3、树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激励勇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准备】
1、学生:
⑴ 课前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⑵ 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⑶ 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交流。
2、教师:
⑴ 备课时,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⑵ 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借助小黑板,小卡片等辅助工具。
【设计思路】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它回忆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这篇文章,富有教益,从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不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
课文叙事性较强,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写作意图时,可以从事与理的角度入手,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篇课文,内容上很有咀嚼的余地,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喻意更值得体味。教学时应致力于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课文,从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至于朗读教学,应跟课文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挑爬下悬崖这一重要片断进行教读,以加深体会和领悟。
【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
(大屏幕显示实验内容,老师有表情地讲述)
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簇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攻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继续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慨?能简要谈谈吗?
(学生各抒己见)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战胜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安排听取小故事作为导入的内容,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打破思维混沌的状态;导入性说话又训练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初入课堂就能立刻进入参与思维和参与训练的积极状态)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看清读准、边读边思、圈点勾画、记住内容。
(培养学生口诵心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大屏幕投影复述要求:
⑴ 抓住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⑵ 突出重点,尤其是脱险部分。
⑶ 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能正确表达感情。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自求得知的心理,勾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联想,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
3、课堂交流:
组织学生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表意见的能力)
三、研读与赏析
(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把握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重要情节进行研读。这样,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地领会,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有感情地朗读16~23节:
投影出示朗读方法:
1、读音准确,语速适中,停顿合理,语调抑扬。
2、把握好人物的心态和情态,语气恰当,感情真挚。
促发学生激情,加深体验和领悟。
2、合作探究: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
1、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具体动作以及刻画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我的心理变化。
2、作者把爬下悬崖的过程描写得如此细致生动,有什么目的?
3、父亲对我的指点,哪一处你感触最深?对你有什么启示?
4、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学生朗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教师点拨。学生在体会动作、心理描写时教师用表格的形式加以总结。
附投影片:
爬下悬崖 动作 心理 哭 信心全无 伸、探、踩 有了信心 又照着做 信心大增 移动、爬下、啜泣 巨大的成就感
让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和表述,使他们主动介入审美的全过程,感知美,体味美。
3、朗读最后一段。
(充分发挥文章的感染作用)
四、体验与反思
1、质疑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多角度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师生间可互相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大屏幕展示思考质疑题:
1、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让我自己下来?
2、如何评价杰利及其他四个孩子?
以上二题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加深理解课文,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2、拓展延伸:
⑴ 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怎么办?
⑵ 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让学生走进课文,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训练了口语交际)
3、经验反馈:
大屏幕投影问题:
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实现理想?
(充分发挥语文教材情与美的特点,着力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五、视野拓展
课外阅读艾尔玛·邦贝克(美)的《父亲的爱》,比较与课文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这一环的核心是阅读的实践,即引导学生运用从阅读实践中求索到的知识、思考问题的方法,再去阅读新的文章,实现知能的转化)
2021七年级语文教案案例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从前,有一条河边有座寺庙。一天,庙前两座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几年后,寺庙里的和尚到哪里能找到这两座石兽呢?(同学们如果预习了文章,就知道是上游)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新知探究
1、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朗读课文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无障碍。
(2)再次朗读,读出句中停顿。
(3)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疑难词语,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翻译文章。
(4)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
三、交流展示
请学生翻译课文。
四、综合运用
1、通假字
曳铁钯“钯”同“耙”,平整土地的农具
2、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2)阅十余岁。。
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3)是非木柿。。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4)盖石性坚重。。
古义:发语词,因为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5)但知其一。。
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6)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种学科
(7)河干。
古义:岸,水边今义:水分不足,干燥
3、一词多义
去:岂有为暴涨携之去离开
相去甚远已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介词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成为,动词
众服为确论认为,动词
如:如是再啮像
如其言按照
之:
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
沿河求之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当求之于上流代词,代石头。
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
至石之半结构助词,的。
求之下流代词,代石兽。
求之地中代词,代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结构助词,的。
4、词类活用
棹:名词用作动词船桨,划(船)
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五、整合提升
复述故事。
六、检测巩固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复习导入)
二、新知探究
1、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完成思考与练习一)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办法?
三、交流展示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办法?
庙僧:
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到了流水,没有考虑到石兽和泥沙;
讲学家: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所以他们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
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三者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所以他提出了正确的办法,找到了石兽。
四、综合运用
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代表的三种态度
寺僧:忽而原地打捞忽而顺流而下——代表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空谈事理,脱离实际——代表据理臆断的态度
老河兵: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代表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整合提升
归纳本文的主旨: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作出主观判断,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强调实践出真知,不能主观臆断。
六、检测巩固
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1、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
2、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3、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