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正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

时间: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72--93)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安排如下表。2.本单元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具体情景引出乘法问题,结合连加结果编出乘法口诀。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逐步提高要求:7的乘法口诀由实物图引导学生操作,得出连加结果,并用列表的方式呈现;8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熟悉的军乐队列队图,通过引导观察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9的乘法口诀以赛龙舟的示意图,[]通过观察与推想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总体看,逐步提高抽象程度。

2.解决问题的编排也是逐步加深的。7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3个例题:先用摆图形的实例,说明“什么是一个数的几倍”;再用摆物与推想,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该怎样计算;最后用现实情景,结合线段图,教学怎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8的口诀之后,只在练习中以情境的方式,说明条件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包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现实问题。9的乘法口诀之后,在情境图中,由学生自己组织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独立解决包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在设计上,逐步增加思维的抽象性和独立性。

【教学目标】

知识点目标: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3、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能力点目标:使学生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目标: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难点: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习2~6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来学习7~9的乘法口诀。应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在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自觉吸收自己喜欢的思路,学习口诀、记忆口诀。

2.为了更好地记忆口诀,在操作或推想出连加结果后,一定要记熟连加的结果,再写乘法算式,编口诀。这样,记忆口诀的负担不至于留在最后的“背诵”上,使难度适当分散。再是记忆口诀要把重点放在数目较大、容易混淆和比较拗口的口诀上。在训练时,应注意变换方式,以游戏和比赛等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另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书中的线段图是为学生思考问题做帮手的,不宜要求太高。

4.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倡合作交流。在教学中要注意避免以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多数学生的思维,削弱每个人“再创造”的机会。要采取适当措施,有利于个性化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时数】

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口诀的来历,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

口诀的运用。

准备:

手掌图

教学过程:

一、编口诀。

1、连加计算手指数:

(1)我们人人都有一双巧手,每只手上都有几个手指?(板书:5 1个5)

(2)两只手有几个手指?就是几个5?(板书:10 2个5)

(3)再多一只手呢?就是几个5?4只手呢?5只手呢?(板书:15 3个5;20 4个5;25 5个5)

小结:刚才我们用连加的方法,很快算出了几个5是多少。上两节课我们学了乘法,你会用乘法来计算吗?2、用乘法计算手指数:

(1)1个5,用乘法怎样计算?2个5呢?2个5得几,你是怎样知道的?(指连加结果)3个5呢?4个5,5个5呢?(生汇报,师板书)

(2)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算式的得数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用彩笔标出得数的个位)

小结:根据刚刚连加的结果,我们又很快得出了乘法算式的结果。那是不是我们以后每次计算乘法前都要先做一次连加才能知道结果呢?(对呀,这样多麻烦啊!那有没有一些好的办法呢?或:你知道古人想到了什么办法吗?)

(3)揭示课题:乘法口诀。

3、编5的乘法口诀

(1)古人是怎样编口诀的呢?请看,先编1个5,就先写“一五”,1个5是5,就在后面写上“得五”,口诀就是“一五得五”。齐读。

“一五得五”表示什么意思?这句口诀其实是由两个乘法算式总结出来的,所以就可以用来计算这两个乘法算式,也就是一五得五对应着:1×5=5 5×1=5。

(2)根据2×5=10和5×2=10,你会编出口诀吗?板书:二五一十(得数满10了,为了简便就不写“得”字。)

谁知道“二五一十”表示什么意思?它可以计算哪两个乘法算式?

(3)你能根据剩下的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吗?打开数学书p52,自己试一试。

(4)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指名板演)提醒注意:五五二十五,不要写成了“五五二五”。

(5)小朋友真不错!5句口诀都编完了。齐读一遍。

仔细观察一下这5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口诀前半句表示几个5,后半句是得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再齐读口诀。

二、记口诀。

谈话:刚才我们学古人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那你准备怎样记住这5句口诀呢?

1、学生自己读读背背。

2、(你觉得哪句最容易记,哪句最难记?)老师有一个疑问,5句口诀中我4句都记熟了,但“三五”是多少我总是忘记(把“十五”擦去),怎么办呀?

3、对口令:

(1)大家都记熟了吗?敢不敢跟邹老师对口令?

(2)同位对口令。

4、齐背口诀。

三、用口诀。

谈话:乘法口诀我们背熟了,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1)把某些乘法算式的得数擦去,让学生说说得几?怎样想?

(2)“四五二十”除了可以计算4×5,还计算哪个乘法算式?“三五十五”可以计算哪两个乘法算式?“一五得五”呢?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得开心吗?出示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猜一猜老师会提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将下面口诀补充完整。

( )九二十七

五( )四十五

四( )三十六

( )九六十三

八九( )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24÷8=

28÷4=

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出示课件例2。

1.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3行气球,每行9个)

2.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3×9=27或9×3=27。

4.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一共有27个气球,那么你能看图列出2个除法算式吗?

5.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27÷3=9或27÷9=3

6.小组探究算法,说说你们各自的想法。

总结: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

四、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方式,合作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2题,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3.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3题,看谁先采到蘑菇,并指名回答用到了哪句口诀。

4.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题。直接用除法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拓展提升

1.( 2 )×9=( 18 )(答案不唯一)

2.( 27 )÷( 3 )=9(答案不唯一)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知道了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新知。

不足之处:这节课因为有上节课的基础,要把充分的探究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

教学建议:多做一些相应的练习,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游戏法。

教学用具:挂图、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说一说地图上怎样确认东、南、西、北?

2、教室的东、南、西、北各在你的哪一面?让学生指一指。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老师这有一张我们灵武的某个街道的平面图,有一位老爷爷送孙子从学校出来,迷失了方向,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这位老爷爷辨别方向。

板书:辨别方向。

生:愿意。

师:同学们各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学生,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帮助这位老爷爷辩清方向。

三、自主尝试,探究兴趣。

1、从已知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看看有哪些建筑物?说一说学校的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各有哪些建筑物?

(2)完成填一填。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2、探究新知,辨别其余四个方向。

师:你认为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生:北西方向。

生:西北方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图书馆在学校的北面,又偏向西面,所以是西北、北西也对,但习惯上叫西北。

师:你说的很对,也很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3、合作交流:

小组商量:其它的三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4、巩固新知。

全班交流拐角四个建筑物的方向。

四、引出方向板。

师:同学们以后如果迷了路,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辩明方向呢?

生:看太阳、北极星、指南针

师:我还有一个方法,能很快辨别八个方向,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呢?

生:想。

(1)教师出示方向板,介绍方向板的用途,然后给每人发一个方向板(给定一个方向),根据刚才的'辨认结果,在方向板上试着填写出其它的七个方向。

(2)同桌互相纠正方向板,填写正确的互相给一个喜欢的奖励。

五、运用方向板。

1、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向板,指一指教室里的八个方向。

2、找朋友: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利用方向板指一指各自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有哪些朋友?

3、做游戏:(教师给学生发一些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内容,找相应的位置并进行评价)

4、同桌交流:说一说教室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有哪些物体?

六、巩固提高,深化新知。

1、指名说:

A、说一说我们的首都在哪里?我们的家乡在哪里?

B、用投影仪出示中国行政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我们家乡的什么方向?

2、小组交流。

A、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

B、大致在北京的东北方向。

C、大致在北京的东南方向。

D、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七、教师小结:

1、本节课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对老师有哪些建议?

2、同桌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

八、布置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到操场上看一看,记一记校园内各方向分别有些什么?(可以用文字写也可以画出来)下一节课我们比一比谁观察的仔细,谁辨别的准确。

教学反思:

1、整个教学能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教师始终没有指明新知,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新知。

2、教学能抓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利用老爷爷迷路这一情境,让学生帮助老爷爷辨别方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3、本节课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先让学生找出正东、正北有哪些建筑物,然后引出四个拐角的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再由辨认一个方向、一个物体或人到辨认一个方向有几个地方或人,层层深入,使学生学习的新知不断深化。

4、教学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让学生找朋友、说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操场的各个方向有哪些物体等,让学生学会辨别方向,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不但学会在教室内、地图上辨别方向,而且还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辨别方向,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