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高一数学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教案 篇1
学习目标1.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2.由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奇偶性
3.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重点:能运用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难点:理解函数的奇偶性
知识梳理:
1.轴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图形:
【概念探究】
1、 画出函数 ,与 的图像;并观察两个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2、 求出 , 时的函数值,写出 , 。
结论: 。
3、 奇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偶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深化】
(1)、强调定义中任意二字,奇偶性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
(2)、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5、奇函数与偶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像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的__________。反之,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函数是___________。
如果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像是以 轴为对称轴的__________。反之,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是关于 轴对称,则这个函数是___________。
6.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函数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判定函数的奇偶性。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2) (3)
(4) (5)
练习:教材第49页,练习A第1题
总结:根据例题,你能给出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题型二:利用奇偶性求函数解析式
例2: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1-x),求当 时f(x)的解析式。
练习: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x-2|,求当x0时f(x)的解析式。
已知定义在实数集 上的奇函数 满足:当x0时, ,求 的表达式
题型三:利用奇偶性作函数图像
例3 研究函数 的性质并作出它的图像
练习:教材第49练习A第3,4,5题,练习B第1,2题
当★WWW.BAIHUAWEN.com★堂检测
1 已知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则( D )
A. B. C. D.
2 如果偶函数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且最大值为7,那么 在区间 上是( B )
A. 增函数且最小值为-7 B. 增函数且最大值为7
C. 减函数且最小值为-7 D. 减函数且最大值为7
3 函数 是定义在区间 上的偶函数,且 ,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C )
A. B. C. D.
4 已知函数 为奇函数,若 ,则 -1
5 若 是偶函数,则 的单调增区间是
6 下列函数中不是偶函数的是(D )
A B C D
7 设f(x)是R上的偶函数,切在 上单调递减,则f(-2),f(- ),f(3)的大小关系是( A )
A B f(- )f(-2) f(3) C f(- )
8 奇函数 的图像必经过点( C )
A (a,f(-a)) B (-a,f(a)) C (-a,-f(a)) D (a,f( ))
9 已知函数 为偶函数,其图像与x轴有四个交点,则方程f(x)=0的所有实根之和是( A )
A 0 B 1 C 2 D 4
10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x0时,f(x)= ,则f(-2)=_-5__
11若f(x)在 上是奇函数,且f(3)_f(-1)
12.解答题
用定义判断函数 的奇偶性。
13定义证明函数的奇偶性
已知函数 在区间D上是奇函数,函数 在区间D上是偶函数,求证: 是奇函数
14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的解析式:
已知分段函数 是奇函数,当 时的解析式为 ,求这个函数在区间 上的解析表达式。
高一数学教案全集5 篇2
圆周长、弧长(二)
教学目标 :
1、应用圆周长、弧长公式综合圆的有关知识解答问题;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数学模型的能力;
3、通过应用题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弧长公式解有关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活动设计:
(一)灵活运用弧长公式
例1、填空:
(1)半径为3cm,1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cm;
(2)已知圆心角为150°,所对的弧长为20π,则圆的半径为_______;
(3)已知半径为3,则弧长为π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在弧长公式中l、n、R知二求一。)
答案:(1)2π;(2)24;(3)60°。
说明:使学生灵活运用公式,为综合题目作准备。
练习:P196练习第1题
(二)综合应用题
例2、如图,两个皮带轮的中心的距离为2.1m,直径分别为0.65m和0.24m.(1)求皮带长(保留三个有效数字);(2)如果小轮每分转750转,求大轮每分约转多少转。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分析:(1)皮带长包括哪几部分(+DC++AB);
(2)“两个皮带轮的中心的距离为2.1m”,给我们解决此题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
(3)AB、CD与⊙O1、⊙O2具有什么位置关系?AB与CD具有什么数量关系?根据是什么?(AB与CD是⊙O1与⊙O2的公切线,AB=CD,根据的是两圆外公切线长相等。)
(4)如何求每一部分的长?
这里给学生考虑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解:(1)作过切点的半径O1A、O1D、O2B、O2C,作O2E⊥O1A,垂足为E.
∵O1O2=2.1, , ,
∴ ,
∴ (m)
∵ ,∴ ,
∴的长l1 (m)。
∵, ∴的长(m)。
∴皮带长l=l1+l2+2AB=5.62(m)。
(2)设大轮每分钟转数为n,则
, (转)
答:皮带长约5.63m,大轮每分钟约转277转。
说明:通过本题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弧长公式的应用,求两圆公切线的方法和计算能力。
巩固练习:P196练习2、3题。
探究活动
钢管捆扎问题
已知由若干根钢管的外直径均为d,想用一根金属带紧密地捆在一起,求金属带的长度。
请根据下列特殊情况,找出规律,并加以证明。
提示:设钢管的根数为n,金属带的长度为Ln如图:
当n=2时,L2=(π+2)d.
当n=3时,L3=(π+3)d.
当n=4时,L4=(π+4)d.
当n=5时,L5=(π+5)d.
当n=6时,L6=(π+6)d.
当n=7时,L7=(π+6)d.
当n=8时,L8=(π+7)d.
猜测:若最外层有n根钢管,两两相邻接排列成一个向外凸的圈,相邻两圆是切,则金属带的长度为L=(π+n)d.
证明略。
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篇3
高一数学教案设计一: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不确定)
(2)好心的人(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A)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a∈Z, b∈Z)的数,求证:
(1)当x∈N时, x∈G;
(2)若x∈G,y∈G,则x+y∈G,而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a∈Z, b∈Z)中,令a=x∈N,b=0,则x= x+0*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a∈Z, b∈Z),y= c+d(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又∵不一定都是整数,∴=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高一数学的教案 篇4
概念反思:
变式:关于 的不等式 在 上恒成立,则实数 的范围为__ ____
变式:设 ,则函数( 的最小值是 。
课后拓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若 ,当 时, ,则 在I上是增函数。
②函数 在R上是增函数。
③函数 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④ 的单调区间是 。
2、若函数 的零点 , ,则所有满足条件的 的和为?
3、 已知函数 ( 为实常数).
(1)若 ,求 的单调区间;
(2)若 ,设 在区间 的最小值为 ,求 的表达式;
(3)设 ,若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析:(1) 2分
∴ 的单调增区间为( ),(- ,0), 的单调减区间为(- ),( )
(2)由于 ,当 ∈[1,2]时,
10 即
20 即
30 即 时
综上可得
(3) 在区间[1,2]上任取 、 ,且
则
(*)
∵ ∴
∴(*)可转化为 对任意 、
即
10 当
20 由 得 解得
30 得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高一数学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含义, 并会应用性质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应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准确地描述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性质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事物之间相互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 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方法,
三、学法指导及要求:
1、限定45分钟完成,注意逐字逐句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独立规范作答,不会的先绕过,做好记号。
2、把学案中自己易忘、易出错的知识点和疑难问题以及解题方法规律,及时整理在解题本,多复习记忆。3、A:自主学习;B:合作探究;C:能力提升4、小班、重点班完成全部,平行班完成A.B类题
四、知识链接:
1.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4.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符号表示
5.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符号表示
五、学习过程:
A问题1:
1)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观察长方体)
2)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如何在这个平面内做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可观察教室内灯管和地面)
A问题2: 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可能?
A问题3:如果一条直线 与平面平行,在什么条件下直线 与平面内的直线平行呢?
由于直线 与平面内的任何直线无公共点,所以过直线 的某一平面,若与平面相交,则直线 就平行于这条交线
B自主探究1:已知: ∥, ,=b。求证: ∥b。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线面平行性质定理作用:证明两直线平行
思想:线面平行 线线平行
例1:有一块木料如图,已知棱BC平行于面AC(1)要经过木料表面ABCD 内的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应怎样画线?(2)所画的线和面AC有什么关系?
例2:已知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这个平面,求证: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问题5: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平面有什么样的关系?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平面内的直线有何关系?
自主探究2:如图,平面,,满足∥,=a,=b,求证:a∥b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语言: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作用:证明两直线平行
思想:面面平行 线线平行
例3 求证: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六、达标检测:
A1.61页练习
A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则 ∥b B. =P,b ,则 与b不平行
C. ,则a∥ D. ∥,b∥,则 ∥b
B3.直线 ∥平面,P,过点P平行于 的直线( )
A.只有一条,不在平面内 B.有无数条,不一定在内
C.只有一条,且在平面内 D.有无数条,一定在内
B4.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
A.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
B.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
B5. 平行四边形EFGH的四个顶点E、F、G、H、分别在空间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AB、BC、CD、AD、上,又EF∥BD,则 ( )
A. EH∥BD,BD不平行与FG
B. FG∥BD,EH不平行于BD
C. EH∥BD,FG∥BD
D. 以上都不对
B6.若直线 ∥b, ∥平面,则直线b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B7一个平面上有两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
七、小结与反思:
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集合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新生自我介绍:介绍家庭、原毕业学校、班级。
2、问题。
在介绍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像家庭、学校、班级、男生、女生等概念,这些概念与学生相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二、学生活动
1、介绍自己;
2、列举生活中的集合实例;
3、分析、概括各集合实例的共同特征。
三、数学建构
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一定范围内不同的、确定的对象的全体组成一个集合。构成集合的每一个个体都叫做集合的一个元素。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属于,不属于。
3、集合的表示方法:
另集合一般可用大写的拉丁字母简记为集合A、集合B.
4、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5、有限集,无限集与空集。
6、有关集合知识的历史简介。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 表示出下列集合:
(1)中国的直辖市;(2)中国国旗上的颜色。
小结:集合的确定性和无序性
例2 准确表示出下列集合:
(1)方程x2―2x-3=0的解集;
(2)不等式2-x0的解集;
(3)不等式组 的解集;
(4)不等式组 2x-1-33x+10的解集。
解:略。
小结:(1)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2)集合的分类有限集⑴,无限集⑵与⑶,空集⑷
例3 将下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改为列举法表示:
(1){(x,y)| x+y = 3,x N,y N }
(2){(x,y)| y = x2-1,|x |2,x Z }
(3){y| x+y = 3,x N,y N }
(4){ x R | x3-2x2+x=0}
小结:常用数集的记法与作用。
例4 完成下列各题:
(1)若集合A={ x|ax+1=0}=,求实数a的值;
(2)若-3{ a-3,2a-1,a2-4},求实数a.
小结: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2、练习: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x|x+1=0};
②{ x|x为15的正约数};
③{ x|x 为不大于10的正偶数};
④{(x,y)|x+y=2且x-2y=4};
⑤{(x,y)|x{1,2},y{1,3}};
⑥{(x,y)|3x+2y=16,xN,yN}。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奇数的集合;②正偶数的集合;③{1,4,7,10,13}
五、回顾小结
(1)集合的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描述法以及Venn图;
(3)集合的元素与元素的个数;
(4)常用数集的记法。
高一数学必修一优秀教案 篇7
一、说课内容:
苏教版高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二次函数的概念及相关习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一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过程与方法:复习旧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3、教学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4、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教法学法设计:
1、从创设情境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伏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函数?我们之前学过了那些函数?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2、它们的形式是怎样的?
(y=kx+b,k≠0;y=kx ,k≠0;y= , k≠0)
3、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常量是什么?为什么要有k≠0的条件? k值对函数性质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复习这些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自变量、函数、常量等概念,加深对函数定义的理解。强调k≠0的条件,以备与二次函数中的a进行比较。
(二)引入新课
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我们已学过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看下面三个例子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电脑演示)
例1、(1)圆的半径是r(cm)时,面积s (cm)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解:s=πr(r>0)
例2、用周长为2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面积y(m)与矩形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解: y=x(20/2-x)=x(10-x)=-x+10x (0
例3、设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如果存款额是100元,那么请问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与x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考虑利息税)?
解: y=100(1+x)
=100(x+2x+1)
= 100x+200x+100(0
教师提问:以上三个例子所列出的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列出关系式,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1)函数解析式均为整式(这表明这种函数与一次函数有共同的特征)。
(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这与一次函数不同)。
(三)讲解新课
以上函数不同于我们所学过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我们就把这种函数称为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bx+c (a≠0,a, b, c为常数)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巩固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1、强调“形如”,即由形来定义函数名称。二次函数即y 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关于的x代数式一定要是整式)。
2、在 y=ax2+bx+c 中自变量是x ,它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值。(如例1中要求r>0)
3、为什么二次函数定义中要求a≠0 ?
(若a=0,ax2+bx+c就不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了)
4、在例3中,二次函数y=100x2+200x+100中, a=100, b=200, c=100.
5、b和c是否可以为零?
由例1可知,b和c均可为零。
若b=0,则y=ax2+c;
若c=0,则y=ax2+bx;
若b=c=0,则y=ax2.
注明:以上三种形式都是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而y=ax2+bx+c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设计意图这里强调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特征,为接下来的判断二次函数做好铺垫。
判断: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二次函数?若是二次函数,指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