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优秀3篇正文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优秀3篇》

时间: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1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二、关于《秋兴》组诗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四、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

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五、背诵全诗。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佳句是举不胜举。有人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感到的是无限的壮美!此人是谁?(毛泽东)有人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感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此人是谁?(杜甫)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

1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

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介绍课题与作者

1.题目“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其实指的是北平,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从故都的秋这一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三、整体感知

1.标注段落序号

2.正音

dùn zhè

chuán tuǒ

ruǐ

混沌

潭柘寺

一椽

椭圆

譬如

落蕊

niàn

lǐn gǎn lǎn平仄

廿四桥房檩

橄榄

3.读完课文,大家觉得作者对故都的秋是有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明确:向往、眷恋(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

4.本文除了写故都的秋,还写了哪里的秋,在哪些段落,为什么要这么写?

还写了南国之秋,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还是比较到位的,那么,现在我们来合作探究几个问题。

四、合作探究

1.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指明读第一、二两自然段)

明确:文章的总领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是课文的文眼,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总体特征,同时这句话提纲挈领,笼罩全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课文是通过哪几幅景观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11自然段,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幅景观的内容。

明确: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第十一段,秋果(佳日秋果)

主要是刻划了五幅景况: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

3.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这第五幅秋景如何体现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来朗诵,另一名同学来分析。

注意: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品。

赏析:①秋院静观

1)冷暖色调的判断。(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

2)声音的体现。(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②秋槐落蕊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③秋蝉残鸣

明确:衰弱的残声--悲凉,什么地方都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静(以动衬静)。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④闲话秋雨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⑤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郁达夫笔下的故

3都的秋,就在小院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滴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取景既不以时间为序,也不以空间为序,似信手拈来,这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4.故都北京,即使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华之境在,比如,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风景秀丽的北海公园,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而选取了清、静、悲凉的景物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为抒情。通过这“清、静、悲凉”的秋,我们能感受到郁达夫内心世界的寞、孤独、苦闷。

5.那么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这就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郁达夫特别的人生经历,特别的个人气质。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我们知道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五幅秋色图,那么本文的“神”又是什么?现在我们来看文章12段,看看本段是在描写还是在议论,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开始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创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在增添了一种文化气息,与故都旨意暗合。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形” “神”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五、讨论分析

有 �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者深情的眷恋向往之情,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六、课堂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可以说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七、课堂练习

4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向同学们介绍这些诗文,并就你最喜欢的诗文作简要的赏析。

名句参考: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名篇参考:

苏轼《赤壁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

秋,没有春的明艳,没有夏的荷香,没有冬的圣洁,但它有它特有的魅力,希望同学们用心去发现秋之美,去书写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