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案设计格式【最新7篇】正文

《教案设计格式【最新7篇】》

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教案设计格式【最新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大学教案 篇1

课程名称:《大学音乐》

本次授课内容:第二章节奏

授课对象:大学本科

授课方式:讲课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2、了解节奏、节拍及节奏型的概念。

3、了解节拍及节奏型的表现意义。

授课主要内容

⒈、节奏、节拍及其记谱

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在整个乐曲或乐段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做节奏型。

节拍是指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循环出现。

用某一时值的音符表示节拍的单位称拍。

将拍按一定强弱关系组织起来称拍子。

表示拍子的符号叫做拍号。

拍子有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等之分。

⒉、节拍的表现意义

二拍子强弱关系迅速交替,动力性强,可以理想地表现进行的风格。

欣赏曲目老约翰"斯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VCD。

三拍子较二拍子增加了一个弱拍,强拍的周期性出现相应被推迟,从而导致了三拍子特有的欢愉、抒情、妩媚的性格。

欣赏曲目小约翰"斯特劳斯《兰色多瑙河》圆舞曲VCD。

四拍子节拍重音关系为强、弱、次强、弱,使44拍的音乐表情含量增加,强拍的出现再度推迟,次强的引入丰富了节拍内部的对比性,适合情感丰富的表现如颂扬性、庄重的歌唱性以及深情的抒发。

欣赏曲目瓦格纳《婚礼进行曲》。

⒊、节奏型的表现意义

节奏型的一般表现意义

一般说来,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宽广的节奏辽阔壮丽,密集的节奏活跃紧张,规整的节奏庄重平稳,自由的节奏舒展悠长。

等分型节奏其特征表现为时值均匀趋于一致,音乐效果稳定。

欣赏曲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VCD。

顺分型节奏其特征表现为时值先长后短,趋于紧密,增强音乐进行的动力性。

欣赏曲目吴祖强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片段VCD。

逆分型节奏其特征表现为时值先短后长,趋于宽疏,可以松弛音乐的紧张,形成音乐的收束感。

欣赏曲目中国古代歌曲《阳关三叠》CD切分型节奏其特征表现为时值中重音移位,趋于活跃,使音乐产生生动摇曳的印象。

欣赏曲目李焕之《春节序曲》片段VCD。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重点:节奏、节拍及节奏型的概念

节拍及节奏型的表现意义。

难点:节奏型的表现意义,尤其是逆分及切分型节奏。

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节拍?什么是节奏。

2、拍子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

3、简要说明等分型,顺分型,逆分型,切分型节奏的表现意义。

参考教材(资料)

《音乐理论基础》,第9章,李重光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10月第一版,1998年底23次印刷。

大学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及任务

1、认知目标:学习传球动作,掌握篮球比赛的传球意识能力,再进行教学比赛加以巩固,提高学生对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理解和掌握。

2、技能目标: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对篮球胸前传接球技术学习的兴趣,做到动作到位准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迎难而上的精神。

4、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要领,并且大部分学生要做到原地相互双手胸前传球达5米以上,提高学生的篮球球性,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能主动、积极的去迎接球。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为初三年级课程,班级整体体育素质比较好,守纪情况也较好。他们活动能力强,求知欲强,好胜性强,思维敏捷,反应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认知的发展,学习中的互助合作,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还有待更进一步培养。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本教材内容选择与水平五篮球教学模块。基本技术之双手胸前传接球。通过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并且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意识。双手胸前传接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传接球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容易控制、便于变化的有点,学生易于掌握,对学生以后的篮球技战术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把内容学习过程分为领悟体会、扩展练习、游戏比赛三个环节。

四、学习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本次课我主要通过自练、示范、互动、比赛等教法,使简单的传球变得有趣、丰富。通过启发思维、讲解示范、分层教学、教学比赛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五、学习活动组织

课堂常规——传球练习——学习技术——技能强化——游戏比赛——放松小结准备部分:

1、课的开始,课堂常规。

2、慢跑热身。进行篮球操练习,针对学生对球性的提高。

3、通过游戏“夹球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基本部分做好充分的热身效果。

六、基本部分

1、利用口诀概括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要领。传球技术:持球屈肘于胸前,含胸收腹视前方,两臂前伸腕外翻,充分伸展指拨球。接球技术;两臂分开半弧形,面对来球上前迎,主动伸臂体前倾,顺势接球引胸前。

2、学生通过练习学习技能,注意力集中,认真体会。思考练习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由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3、通过各种加强练习,由原地的过度到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4、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发现问题集中交流纠正,达到同时掌握提高的目的。

5、通过俩人行进间传接球发展学生的传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6、课的结束部分师生小结,配音乐进行身心放松。

7、场地器材:标准篮球场地1块,篮球20个,标志桶3个。

大学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三、教学难点:

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兄道友,弟道恭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

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2)谁来说说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

(3)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

(4)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

(5)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引说)

3、学习“兄弟睦,孝在中”

(1)小朋友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2)读《兄弟折箭》的故事。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母亲为什么吃不下饭呢?经过折箭这件事,后来这些兄弟有没有团结和睦呢?看着和睦相处的几个弟兄,这时如果你是母亲你心情怎样?会觉得这几个儿子怎样?

(4)是呀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呀。这就是……

4、学习“财物轻,怨何生”

(1)我们再看《兄弟折箭》这个故事,几个兄弟因为什么差点打起来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不去争那只鹿还会打起来吗?

(2)把财物看轻,不去争,不去抢,就不会打起来,就不会产生怨恨。这就是……

5、学习“言语忍,忿自泯”

(1)学了这么久同学们也累了,老师让同学们放松一下,再看一个动画片好不好?

看《将相和好》。

(2)廉颇得知蔺相如的官位比自己大的时候很不服气,开始说的什么?如果是你听了这话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你会怎么做?蔺相如听了怎么做的?蔺相如是怕了廉颇吗?他说了什么?从这儿可以看出蔺相如懂得怎样?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他?结果廉颇还生气吗?

(3)小结,是呀在言语方面如果我们懂得忍让就会减少很多言语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还有争吵。这就是……

(三)诵读

1、下面我们把学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

2、小朋友能不能把今天学的内容记在你的脑海呢?

(四)谈一谈,升华感情。

1、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我们就像一家人,大家亲如兄弟姐妹,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怎么做呢?

2、不光《弟子规》教育我们这样做,古人还有好多关于我们今天学的内容的成语、名言警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以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得饶人处且饶人;和睦相处;一团和气;化干戈为玉帛;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最后老师有一首歌送给大家。我们来一起唱一唱结束今天的课程。唱《相亲相爱一家人》。

(五)作业:背诵今天所学的内容。

大学教案 篇4

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概念: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主要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

结构域(domain):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迭得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分子伴侣: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迭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的一类蛋白质。

2、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每条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subunit)。

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各亚基之间的结合力——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

3、蛋白质的分类:根据组成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根据形状分为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白质。

4、蛋白质组学

基本概念:一种细胞或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5、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一级结构相似其高级结构与功能也相似;

氨基酸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

氨基酸序列改变可能引起疾病。

2、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空间结构;

肌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血红蛋白结构、运输O2功能,氧饱和曲线。

协同效应:一个寡聚体蛋白质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变构效应:凡蛋白质(或亚基)因与某小分子物质相互作用而发生构象变化,导致蛋白质(或亚基)功能的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蛋白质构象改变可引起疾病如疯牛病等。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

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2、胶体性质

3、变性、复性、沉淀及凝固

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分子的特定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造成变性的因素: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

蛋白质变性后的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及易受蛋白酶水解。

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

蛋白质沉淀:在一定条件下,蛋白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会相互缠绕继而聚集,因而从溶液中析出。

变性的蛋白质易于沉淀,有时蛋白质发生沉淀,但并不变性。

蛋白质的凝固作用(proteincoagulation):蛋白质变性后的絮状物加热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此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大学教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排球技术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培养团结互助精神,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通过对排球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促进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符合20xx年9月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通知》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

排球运动是我国和世界开展的比较普遍和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其运动负荷适中,娱乐性强,易于接受,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陶冶情操,要求学生通过与队友配合,团结互助,实现身心的均衡发展。

三、学情分析

我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研一的学生,研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具有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他们在体质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但是他们具有模仿能力强,爱动及喜欢表现自己的身心特点。

四、设计理念

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终身体育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展示自我,互帮互助,构筑宽阔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力和自学、自练的能力。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正确的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方法。

3、情感目标: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垫球手法及动作方法的学习。

2、难点:正面双手垫球时身体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七、教法与学法

1、教法:整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讲解法、示范法(以正面示范为主)、口令提示法、指导纠正错误法以及点评法等。

2、学法:主要采用模仿练习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分组练习法、互帮互助学习法以及重复练习法等。

八、安全措施

1、在课的开始部分进行安全教育;

2、课前热身要充分;

3、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提醒学生之间避免碰撞。

九、场地器材

体育馆四楼排球场、排球。

十、创新点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在学生整个练习过程中采用“收”─“放”─“收”─“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进行更多的有球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教案 篇6

第1章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分类方法和发展以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内容: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基本概念

分析化学: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分析化学的任务

可归纳为三大方面的主要任务:

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定性分析(qualitativeanalysis)

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定量分析(quantitativeanalysis)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结构分析(structuralanalysis)

3、分析化学的作用

不但对化学学科的本身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在各个领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医药卫生与环境保护等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三、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

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第一次变革:20世纪初。溶液平衡四大理论的建立,为分析★WWW.BAIHUAWEN.com★化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分析化学由一门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第二次变革:20世纪50年代。由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使仪器分析方法得到发展,使原来以化学分析为主的经典分,发展成为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

第三次变革: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应用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分析化学建立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准确性、自动化、智能化的新方法创立了条件。

总之,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是以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分析速度,发展自动分析和遥测分析为目标。

思考题:做好下一章的预习

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固体试样、液体试样、气体试样及生物试样的采集方法;掌握试样的制备方法;掌握常用的试样分解方法:溶解法、熔融法,了解试样分解的其它方法;了解并理解分析测定前的预处理。

教学重点:试样的分解;

教学难点:根据试样特点确定试样分解方法;

教学内容:

2.1试样的采集

在分析实践中,常需测定大量物料中某些组分的平均含量。取样的基本要求:代表性对比较均匀的物料,如气体、液体和固体试剂等,可直接取少量分析试样,不需再进行制备。

通常遇到的分析对象,从形态来分,不外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对于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物料,应采取不同的取样方法。

2.1.1固体试样的采集

固体物料种类繁多,性质和均匀程度差别较大。

组成不均匀的物料:矿石,煤炭,废渣和土壤等;组成相对均匀的物料:谷物、金属材料、化肥、水泥等。

对不均匀试样,应按照一定方式选取不同点进行采样,以保证所采试样的代表性。

采样点的选择方法:随即采样法;判断采样法;系统采样法等。

取样份数越多越有代表性,但所耗人力、物力将大大增加。应以满足要求为原则。

平均试样采取量与试样的均匀程度、颗粒大小等因素有关。通常,试样量可按下面经验公式(切桥特公式)计算:m≥Kd2式中:m为采取平均试样的最低重量(kg);d为试样的最大颗粒直径(mm);K为经验常数,可由实验求得,通常K值在0.05-1之间。

例:采集矿石样品,若试样的最大直径为10mm,k=0.2kg/mm2,则应采集多少试样

解:m≥kd2=0.2?102=20(kg)*金属(合金)样品采取。一般,金属经过高温熔炼,组成比较均匀,因此,于片状或丝状试样,剪取一部分即可进行分析。

钢锭和铸铁,由于表面和内部的凝固时间不同,铁和杂质的凝固温度也不一样,因此,表面和内部的组成不很均匀。取样时应先将表面清理,然后用钢钻在不同部位、不同深度钻取碎屑混合均匀,作为分析试样。

对于那些极硬的样品如白口铁、硅钢等,无法钻取,可用铜锤砸碎之,再放入钢钵内捣碎,然后再取其一部分作为分析试样。

2.1.2液体试样的采取

常见液体试样包括:水,饮料,体液,工业溶剂等。一般比较均匀,采样单元数可以较少。

对于体积较小的物料,可在搅拌下直接用瓶子或取样管取样;装在大容器里的物料,在贮槽的不同位置和深度取样后混合均匀即可作为分析试样;对于分装在小容器里的液体物料,应从每个容器里取样,然后混匀作为分析试样。

对于水样,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采样。

采取水管中或有泵水井中的水样时,取样前需将水龙头或泵打开,先放水10-15分钟,然后再用干净瓶子收集水样。

采取池、江、河、湖中的水样时,首先根据分析目的及水系具体情况选择好采样地点。用采样器在不同深度各取一份水样,混合均匀后作为分析试样。

2.1.3气体试样的采取

常见气体试样有: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大气、压缩气体以及气溶物等。亦需按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

最简单的气体试样采集方法为用泵将气体充入取样容器中,一定时间后将其封好即可。但由于气体储存困难,大多数气体试样采用装有固体吸附剂或过滤器的装置收集。

固体吸附剂用于挥发性气体和半挥发性气体采样;过滤法用于收集气溶胶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大气样品的采取,通常选择距地面50-180厘米的高度采样、使与人的呼吸空气相同。

大气污染物的测定是使空气通过适当吸收剂,由吸收剂吸收浓缩之后再进行分析。对储存在大容器内的气体,因不同部位的密度和均匀性不同,应在上、中、下。

大学教案 篇7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

大学化学课程阐述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是高等工科院校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课;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与工程技术间的桥梁。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和与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近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必要的`化学基础;使学生能在工程技术中以化学的观点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对一些涉及化学的工程实际问题,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的意识,理解化学与材料的关系。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学习热情,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掌握从能量变化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一般规律,掌握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程度,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基本原理,为解决工程实际中遇到的一系列化学问题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

3、掌握水溶液的性质,掌握单相与多相离子的解离平衡,配合平衡的规律,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理解电化学原理,了解化学电源,腐蚀及防腐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5、掌握物质结构的基本知识,理解材料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6、了解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极其常见的化学治理方法,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7、了解材料学中的一般化学问题,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

要求学生具备中学化学知识。

后续课程:本课程属导论课、基础课性质,目的是为后续课、相关课打好基础,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腐蚀与防腐》等。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的进展。化学与专业的关系。化学与社会的联系。课程要求及学习方法。物质的层次。聚集状态(液晶、等离子态)。系统与环境。相。

第二章 热化学与能源

反应热效应的测量。热和功。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焓。盖斯定律。反应热效应的理论计算。能源。能源中的化学问题。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自发过程。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熵。热力学第二定律。吉布斯函数。ΔH°、ΔS°、ΔG°的计算。热力学等温方程。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影响K°的因素。K°及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级数。一级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阿累尼乌斯方程。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过渡态理论。活化能。催化剂。速率与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的关系。

第四章 水化学及水污染

溶液的通性。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弱电解质的离解平衡。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溶液pH值计算。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溶度积规则及应用。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配合平衡。水体污染。常见的水体污染物。水体富营养化。

第五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极反应。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式。电极电势的应用。化学电源。电解的基本原理。金属腐蚀与防护。

第六章 物质结构

量子化。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关系。四个量子数。波函数和原子轨道。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轨道的能级。电子排布的三原则。电子排布式。元素周期律。电负性。化学键。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共价键的形成。σ键和π键。杂化轨道理论。键参数。

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晶体结构。晶体四种基本类型的性质。化学与材料。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五、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和深广度

本课程重点讲授基础理论,以及如何应用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化学反应原理是本课程的重点。化学热力学概念太多是本课程教学的难点。物质结构理论抽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由于热力学在后续课程《物理化学》中要深入讲解,在本课程中只需讲授最基础的概念和理论。

六、学时分配

七、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能力素质

2、抓住“结构?性质?应用”这一“化学逻辑进行启发式教学”。

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如多媒体教学、投影胶片、观看录象等。

4、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太多,应要求学生加强预习和课后总结。

八、参考资料

(一)教材

徐崇泉编,《工科大学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二)主要参考书目

1、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傅献彩主编,《大学化学》上册、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邹宗柏主编,《工程化学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曲保中主编,《新大学化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

5、杨玉国主编,《现代化学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

6、西安交通大学编著,《普通化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

7、陈林根编著,《工程化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