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案(优秀8篇)》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变色龙》教案(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变色龙》 篇1
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们在家属区里踢足球,玩得不亦乐乎.你踢过来,我踢过去,真高兴!我带球连过几个球员时,忽然丢了球,牛牛捡了个漏,腾空一跃,来了个"倒挂金钩"把球踢得飞旋起来."啪"的一声响,看见了一个打扮得流里流气的中年人.再上下打量一番,他穿着一件西服,系着一条蓝白相间的领带,穿着一双油光锃亮的皮鞋,而雪白的裤子上有一个醒目的球印.
他看了一下裤子,怒声说道:"是谁干的?给我站起来!"我们吓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只见牛牛哆哆嗦嗦地站了出来,说:"是...是...我干...干的."他又喊道:"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这么买教养,走,去你家问个清楚!"说完,放下手中的东西,就要拽着牛牛走,牛牛带着哭腔说:"叔叔,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们也恳求道:"叔叔,别带他走了,那个叔叔不讲理的说:"不是故意的?那好呀,我拽你也是故意的,走!: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说:"这不是监狱长他儿子牛牛吗?怎么也犯错误了.这个叔叔一惊,把手中的牛牛从空中失手掉了下来,摔了个大屁蹲,他"哎哟"地叫了起来.那个叔叔问牛牛:"你是监狱长他儿子?"牛牛说:"是的",叔叔连忙把牛牛扶起来,边帮他拍土边跟他说:"真是太对不起了,牛牛叔叔不知道不 为过啊!叔叔给他赔礼道歉了:"说完他就向牛牛家走去.原来,他是个走后门的,想看看已经关了2年的妻子.
我们"呼"了一声,异口同声地说:"真是一个变色龙!"
《变色龙》 篇2
一直都听说变色龙本领很大,今天终于有机会看一看变色龙变色的过程了。
屏幕上播放着变色龙的视频,我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只见工作人员抓起全身绿莹莹的变色龙,先把它放在一副紫红色的眼镜上。变色龙不紧不慢地趴在眼镜上,一动不动,摆起了雕塑造型,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我瞪大眼睛,继续全神贯注地看着它,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那奇妙的一刻”。“一秒、两秒……”不一会儿,我的眼睛就瞪得又酸又涨,可变色龙却一点不领情,都好几秒钟了,它竟然还没变色,我不禁有些着急。
就在这时,奇妙的一刻出现了:淡淡的紫红色一点一点地从变色龙的前爪像全身蔓延开去,如同一滴紫色的墨水在水中荡漾开来。不一会儿,变色龙就与眼镜融合在了一起。“呵,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这真是一个掩饰自己,远离战役的好办法,怪不得变色龙又叫‘避役’呢!”我兴奋地想。
接着,工作人员又把变色龙放到了其它几种颜色的眼镜上,变色龙依次变换着颜色——绿色、黄色、红色等等,看得我是目瞪口呆,忍不住小声叫好。
最精彩的还在后面。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工作人员把灰、粉、紫、红四种颜色的眼镜排列在一起,然后把变色龙轻轻地放在上面,下面,就是大家都拍手叫好的时刻了。只见变色龙的尾巴变成了红色,后爪和后腹变成了紫色,前爪和前腹变成了粉色,头部则变成了浅灰色,一个五彩缤纷的变色龙展现在大家的眼前。看到这,大家终于忍不住了,都开始鼓起掌来。
变色龙变色的过程可比枯燥的文字有趣多了,真神奇!
《变色龙》 篇3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运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
3、凭借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体会文章表达、说明的方法,指导练写动物。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文、全面感知。
1、教师引入:神奇的大自然总是充满奥秘,形形色色的动物更为大自然增添了生趣,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只神奇的精灵—变色龙!
自读全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
2、教师指导读文,重点是9、11、12、14段。
(二)细读文章、深入了解。
1、品读第9节: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课文描写顺序,朗读课文。
师:变色龙长什么样子?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变色龙的?
课件欣赏变色龙,并根据图画口述变色龙特点,谈内心感受。
2、品读第11、12节:了解变色龙捕食本领高超,体会文章描写生动,用词精当。如“窥探”、“卷”、“绘声绘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默读文章,划出描写变色龙捕食神奇、迅速的词句,朗读并体会其中含义。重点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当,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欣赏变色龙捕食经过,感受动作迅速。
3、品读第14节:了解变色龙变色的神奇,理解运用“名副其实”。
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探究变色龙变色的奥秘及原因。
4、交流读文感受及课外搜集关于变色龙的更多资料。
(三)统领全篇、学习写法。
1、默读全文,体会文章表达方法。
2、找出文中的过渡段,体会其作用。
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四)课外延伸、激发兴趣。
1、教师补充关于热带雨林及野生动物的资料,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2、学生交流课外搜集到的神奇大自然资料。
3、教师总结:这样一只神奇的精灵也需要我们的关爱!
(五)综合实践、培养能力。
1、制作变色龙卡片。
2、学写一种小动物。(二选一完成)
变色龙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一、了解俄国沙皇警犬的丑恶灵魂,认识沙皇统治的腐败和黑暗。
二、学习运用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方法。
三、理解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设想
一、本文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这一典型形象的。教学本文应采用分角色朗读,从不同的语调、停顿、语气中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以便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二、教学重点: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有条件的可将本文改编成课堂剧或小品,以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理解。
四、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与时代背景;阅读思考;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引导学生看课文前的“阅读提示”)
二、时代背景:
《变色龙》写于1884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生活中的一种应诅咒的现实。
当时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刚刚兴起,革命浪潮冲击着沙皇的专制统治。为了强化反动统治,他们豢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走狗,为其镇压革命运动服务。本文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就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三、自读指导
(一)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二)自读课文,提示阅读要求:(出示小黑板)
1、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
2、文章可分几部分?那几段最能表现奥楚蔑洛夫“变色龙”的本质?
3、文章采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性格的?
4、试从文中找出有关细节描写的部分,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三)讨论后明确:
1、本文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指”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
2、根据短篇小说的情节特点,本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警官奥楚蔑洛夫遇到了一场乱子——狗咬伤人这一案子的发生。(开端)
第二部分(6—27段)是全文的重要部分。作者以极其辛辣的讽刺手法对奥楚蔑洛夫处理案子时的声色变化作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他的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丑态。(发展和高潮)
可分六个层次:
第一层(6—8段)不知是谁家的狗。作出第一次判定:弄死狗,罚狗的主人。
第二层(9—13段)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作出第二次判定:狗是无辜的,“原告”讹诈。
第三层(14—17段)有人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作出第三次判定:狗是“胚子”“原告”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
第四层(18—20段)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作出第四次判定:狗是娇贵的动物,要以自己的名义派人把狗送到将军家去。“原告”受斥责。
第五层(21—23段)将军家的厨师说“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作出第五次判定:“这是条野狗”,“弄死算了”。
第六层(24—27段)将军家的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作出第六次判定:小狗“怪伶俐的”,“好一条小狗”。
第三部分(28—29段)写奥楚蔑洛夫审理案子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讪笑和恐吓。(结局)
文章6—27段,最能揭示奥楚蔑洛夫“变色龙”的本质。
3、文章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性格特点的。
4、文章的细节描写有警官的军大衣和赫留金的手指头。
本文通过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主人公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
四、布置作业: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胚子(pēi)戳(chuō)坎肩(kǎn)
恐吓(hè)牲口(chǜ)前腿劈开(pī)
2、口述本文故事情节。
3、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揭示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由三位学生担任:一人扮演警官,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为其他角色及旁白。)
要求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语调。
(一)提示:
1、注意语言的停顿,有省略号处要特别注意:(1)说话的间断;(2)语句重复的省略;(3)语意未尽或声音延长。
(二)试读两遍,师生共同评定。
二、归纳人物对话所表现的性格特征。
1、对老百姓的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大耍威风、欺下凌弱的性格特点。如:
“我绝不轻易放过……”
“我要好好教训他一顿”
“我要拿点颜色出来”
“混蛋”
“猪崽子”
2、对上司说的话,表现他奴颜媚骨、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如:
“这是他老人家的……”
“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
“娇贵”
“伶俐”
变色龙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变色习性。
教学难点:相似色的恰当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
教学程序:
一、找一找寻找游戏激趣导入
1、寻找变色龙游戏:
在这片树林里,住着一位有隐藏本领的小家伙,它是谁?你能找到它吗?为什么它们的颜色不相同呢?
小结:变色龙能根据环境来变化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
二、涂一涂认识方法尝试练习
1、教师出示一幅画,问:既然变色龙的颜色能72变,你能选出适合变色龙隐藏在画面中的颜色吗?
2、学生说说颜色,教师涂鸦色块,教学生认识更多的颜色。如:淡绿、柠檬黄、草绿、湖蓝、普兰等颜色。
3、师:请选择一种颜色,为变色龙涂上。学生涂色。
4、师:平平的变色龙怎样让它活起来呢?教师示范重叠涂画法,在动物的边缘重叠稍深的颜色。
5、学生尝试使用重叠涂画的方法练习涂画。
6、教师点评
问题1:重叠涂画要在物体的边缘开始重叠。
问题2:重叠的颜色比本色要稍深。
小结:重叠画法使颜色更有层次变化。
三、看一看观察形态了解步骤
1、出示变色龙图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变色龙长什么样?扁扁的脑袋、椭圆的身体、四条腿、卷长的尾巴。
2、教师在白纸上示范画一只变色龙。
3、展示另外两幅步骤图。
第二步:添加了背景
第三步:添加变色龙以及背景的颜色
四。作品欣赏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程序:
一、画一画展开想象自主表现
1、大胆想象,利用叠色涂法,把变色龙藏进你的画中,想想它的皮肤会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巡回辅导。
二、评一评欣赏评述
1、自评:说说自己的变色龙藏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颜色?
2、互评:说说你觉得谁画的变色龙隐藏得最好,为什么?
三、玩一玩课后游戏
请同学们将作业进行相互欣赏,找找隐藏在别人画中的变色龙。
四、拓展延伸
白天在花丛中的变色龙、晚上在树叶上的变色龙。
1、说说你还想让它藏在哪儿?
2、变什么颜色?
小结:变色龙在大自然中快乐的生活着。
《变色龙》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变色龙”的表面意思和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3、情感目标: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2、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其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2、背景简介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朗读课文,理清情节
1、积累词语
2、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小说讲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的故事。
3、根据本文的情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巡逻时发现了一桩案子——“狗咬人’案件。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第6—27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这是案件的发展和高潮。
第三部分(第28、29段):案件处理结果:小狗被人带走,受伤者反遭到恐吓。这是故事的结局。
四、分析人物形象
1、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态度有几次变化?
明确:六次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宣判:弄死狗,狗的主人要罚款。
第二次: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无辜,赫留金讹诈。
第三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宣判:赫留金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
第四次:巡警说说不定是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是娇贵动物,赫留金受斥责。
第五次:将军家的厨师说没有这样的狗。
宣判:“野狗”“弄死”。
第六次: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
宣判:小狗“怪伶俐”,赫留金遭辱骂。
——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是围绕什么而变化的?
明确: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
2、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小说中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小说开头。新的军大衣是奥楚蔑洛夫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第二次:听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借口天气热,脱大衣,以“脱大衣”掩盖自己的狼狈。
第三次:听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为自己的言语的冒犯而恐惧不已,吓得浑身发抖。因而又要巡警给他穿上大衣。
第四次:小说结尾。“裹紧大衣”。奥楚蔑洛夫担心丢掉官职,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紧大衣”。
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3、你认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专横的沙皇警察,但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他专制蛮横、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4、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明确: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色,都是通过他与大家的几次对话来表现的,而他见风使舵、谄上欺下的性格特点,正反映在他的话语里。如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先问“你拿得准吗?”听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赶紧表态“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而当厨师证实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好一条小狗……”其嘴脸变化之快,真令人瞠目。而他无耻之极的奴性性格也由此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几次脱大衣、穿大衣的动作,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为下面态度的转变做铺垫。再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了眉头”,“咳”“拧”等动作,都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而当得知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立刻“整个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真是媚态百出。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词和解释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导入新课
二、研读探究,理解小说主题
学生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小说结尾那群人笑的是什么?为什么而笑?
2、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文中主人公的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明确: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地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3、奥楚蔑洛夫形象的社会意义
讨论、分析后明确:
奥楚蔑洛夫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小说通过对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刻画,形象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虚伪和反动,辛辣地批判了它反人民的本质。
三、深读,体会小说的写法
1、揣摩文中语句的表达效果。
2、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3、作为一篇讽刺小说,它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哪里?
夸张。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本文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比。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的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四、布置作业
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300字左右
《变色龙》 篇7
谁是我家的变色龙?我说的就是我妈妈,为什么呢?因为变色龙妈妈很奇怪,怎么奇怪呢?下面就看一下我半天的生活吧。
早上,我正睡得香,忽然,一阵温和的声音传来,是在叫我起床。我装没听见,还是呼呼地睡觉。这可把妈妈惹火了,脸由白色变成红色,大声叫道:“还不起床?再不起床,我打你屁股!”我回答道:“天气这么冷,起床要很冷的,我还是睡着比较暖和。”“还不快起床!”妈妈再次叫道。
我知道妈妈这次是发火了,就像深睡千年的火山爆发了,而且魔力惊人,就连忙起床,把衣服裤子穿戴整齐。不然,就会再次火山爆发。
穿好后,我就去洗脸,刚洗好脸,妈妈又说话了:“干嘛不刷牙?”我怕妈妈又发火,赶紧拿上杯子,拿上牙刷,装上水,赶紧刷牙,左弄弄、右弄弄、上弄弄、下弄弄……好了,我该去做作业了,正在我马上要做的时候,妈妈又发火了,叫你读书,你怎么做起双休日家作?我又只好读了起来。
到了中午,我正读着书,妈妈叫了一声,“吃饭了,把猪油拿过来……”我走过去,没有留心下一句,就跑过去了。结果……
下午也如此,我在心里说:“妈妈,您不烦吗?您……”
变色龙——妈妈的故事,一次次地重复,你知道了吧!“变色龙”是我给妈妈取的一个外号。
变色龙教案 篇8
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这本书图画非常可爱,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属于那种孩子一看就会被吸引住的'图画书。故事从变色龙的麻烦开始,但一路都有朋友的热心帮助,还有各种戏剧性的场景,可以引来小读者阵阵的笑声。故事的结局虽出人意料,却也自然合理,幽默机智,让人忍不住拍手称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图书中变色龙从最初的尴尬、烦恼、恐惧到最后的怡然自得,并尝试运用语言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
2、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难点:联系前后书页的因果关系,了解故事发展的原因。
活动准备:
《乱其八糟的变色龙》绘本书、故事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猜测故事的情节。
1、出示图书的封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叫《乱其八糟的变色龙》,你在这本书的封面里看到了什么?”
2、“那你来猜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什么呢?”(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猜测)
二、认真观察图片的细节,并尝试根据观察来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
1、第一次尝试根据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二页:“图片中有只什么动物?它趴在什么颜色的花朵上?”
2)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三页“你看它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呢?它身上的颜色有了什么变化?”
3)教师讲述故事的第四、五页:“变色龙遇上了谁?他们有可能对它说了些做了些什么?”请来猜一猜,说一说。”(请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
3)小结:“原来画面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如果你看仔细了画面还能讲出这么好听、有趣的故事。”
2、出示课件分组猜测
1)“猴子、笔尾蒙假扮狮子来帮助变色龙的颜色恢复正常时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先挑一幅画面仔细观察一下,再来猜测故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2)幼儿自由交流
3)教师每幅图片选择个别幼儿讲述。
三、师生完整阅读,感受作品的幽默和风趣。
1、师生一起看图书,完整地讲故事(可以请个别幼儿讲述)
2、“关于这个故事、这本书,你还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