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故宫博物院》 教案(优秀7篇)正文

《《故宫博物院》 教案(优秀7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整理的《故宫博物院》 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篇1

一、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头(áo)   正(yōng) 然(huí)             璃瓦(liú)b.蓝(zhàn)  额(fāng) 立(zhù)              中线(zhóu)c.龙(pán)  金(liú)   后(fēi)              紫城(jīn)d.香(tán)   击(qìng) 井(zǎo)              金殿(luán)二、从下列语句中,选出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大殿廓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b.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联,而景然有序。c.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d.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廷院,弯弯的金水河象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坐精美的汉白玉石桥。三、填空题故宫又称________和________,它的“三大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三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宫博物院》说明的重点是________。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的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使我们对故宫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b.《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c.作者是以自己参观的路线作为说明顺序的,这也是故宫由南到北的建筑顺序。d.说明文中没有详写和略写的区别,而记叙文中有这种区别。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 www.jiaoxuela.com 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1.第一段中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2.“金琐窗”的“琐”的意思是________。3.两段文字分别先从________部说明了________;再从________部说明了________。4.太和殿的特征是________,殿内装饰以龙为主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5.第二段中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立足点是什么? 6.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7.选文对太和殿的说明体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 (二)①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宗元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1)。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②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柱子,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2)。③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3)左右。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1.文中横线上(1)(2)(3)处依次应填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1)精品;  (2)奇巧;  (3)任意b.(1)珍品;  (2)奇巧;  (3)随意c.(1)精品;  (2)精巧;  (3)任意d.(1)珍品;  (2)精巧;  (3)随意2.文中加粗词“巧夺天工”是针对什么而说的?3.三段文字说明的对象分别是: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对象的建筑结构特点(每个特点不得超过25个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①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三)①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的一颗灿烂的明珠。②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的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③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磅礴,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④正宫前面是一座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像亭亭玉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塑丰富多姿,美不胜收。1.第①段交代凡尔赛宫________的,并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凡尔赛的艺术价值。2.第②段是交代凡尔赛宫________和________的时间,然后说明全宫占地总面积,从中可以知道凡尔赛宫共分两大部分:________和________。3.第②③段中使用什么说明方法,并各举例分析其作用。 4.作为宫殿建筑,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有什么相似之处? 5.在建筑、陈设、装潢等方面,两座宫殿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d二、b(a.廓(廊)  b.联(连)景(井)  d.廷(庭)象(像)坐(座))三、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太和殿。四、c五、(一)1.列数字  2.连环形花纹  3.外;太和殿的外观;内;内部装饰4.最大;皇帝是龙的化身  5.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立足点: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  6.描写  7.宏大壮丽,建筑精美(二)1 .d   2.圣母像及侍女像的神态和造型  3.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  4.(1)圣母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飞阁流丹,气势非常雄伟。  (2)木雕飞龙: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  (3)鱼沼飞梁:是一个方形荷花鱼沼,沼上架十字形的飞梁,人行桥上可随意左右。  5.空间顺序  (三)1.地理位置;打比方2.动工;竣工;宫殿建筑;园林  3.“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凡尔赛宫占地面积大、气势磅礴的特点。“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的形式”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它的端正、雄浑的特点。  4.规模宏大,布局严密、和谐,建筑精美,外观壮丽。  5.故宫突出封建帝王的皇权地位;凡尔赛宫讲究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

《故宫博物院》公开课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二、教学对象分析

首先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和立足点的能力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说明的空间顺序——条理性

(2)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立足点

2、难点:找立足点。

五、教法设计

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学生本位的原则确定本课的教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当导游,从总体上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建筑结构及布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以课文第六段为突破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实现以点代面的目的,突出课文重点,解决难点。

4、口头作文,巩固知识,促使能力迁移。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初读课文,我了解到 ”的句式,谈对课文的理解。

2、小结:全文按照参观游览的路线,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功用。从不同方面印证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重寻作者行踪

1、请到过故宫的同学当导游,演示课件,带领全班同学参观故宫。

2、师生一起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1)、填写课后练习一中的图表

(2)、小结:文章基本上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推进,又辅以左右(东西)两旁建筑加以介绍,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给人清晰鲜明的印象

3、变个顺序说故宫

(1)、假如你站在景山上介绍故宫,你将怎样解说?

(2)、假如逆作者的路线而行,你将如何导游?

(四)、精读5——8段,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写太和殿的文字

1、作者为什么重点解说太和殿?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处处饰以龙形,且建于中轴线上,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特点。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说明

方法?

内 容: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功用、位置

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下到上 、先中间后两边

说明方法:列数字、摹状貌

3、从第六段中找出方位词,确定立足点

运用空间进行说明,方位词的准确使用很关键,所谓方位词就是表示方位的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中等,然而确定方位词是有标准的,我们把这个标准叫做“立足点”或“观察点”,离开了立足点就无所谓上下左右。由此可见,研究方位词,便可以确定立足点。

4、口头作文:介绍电教室。

注意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词。

(五)文化熏陶

(多媒体展示几组建筑图片,配以老师的解说。)

建筑沉淀着深厚的文化,更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下面请大家欣赏几组图片:

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物,它将宫殿、寺庙与灵塔融于一体,并吸收汉族及印度、尼泊尔寺庙的建筑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藏族建筑风格。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白族是一个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的民族。白族崇尚白色,白族民居往注重门楼,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石刻、彩绘、凸花砖等材料,串角飞檐,花枋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不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结构技巧上也独具风格。

四大名楼,它们各具特色的造型,无不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山西恒山的悬空寺,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设计非常精巧,建筑艺术高超。

江南古镇,河衢交错,临河的街市,背水的民宅,乡间小船,于蜿蜒水道中缓缓而行,橹声篙影,渔歌回荡,如诗如画,俨然是梦中的水乡……

所以,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无言的史诗”,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

(六)布置作业

从以下作业中任选2题

1、故宫的设计贯穿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建筑中的,说说你的理解。

2、在你的语文资料库中设立一个“建筑览胜”专栏,多方收集有关建筑的资料。

3、从文中摘抄10个形容词,写一段课外练笔。

4、以空间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间。

《故宫博物院》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2、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在选材组织上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方法。

4、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并学会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媒体

投影仪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故宫博物院)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三)作者简介。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完成课后练习一。

明确: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顺序——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作者的参观路线)

3、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有哪些建筑?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各个建筑)

明确:前朝——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

内廷——后三宫、东六宫、西六宫、御花园

(五)再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整体特点。(总)

第二部分(第2~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分)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从景山回望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总)

(六)重点研读

1、故宫博物院里建筑繁多,作者主要介绍了哪座建筑?(太和殿)

2、课文哪些段落介绍了太和殿?(5-8段)

3、仔细阅读这四个段落,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5段:外观特征

6段:内部装饰

7段:建筑位置

8段:用途

说明顺序:由外到内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明确: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小结:课文在组织材料上突出重点,详略搭配的特点。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作文,介绍学校或自己的房间。

要求:按照空间说明顺序,重点突出,300字左右。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

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布局的基本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去参观故宫的热情,感受传统建筑艺术的对称之美。

二、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说明文并不陌生,之前也积累了许多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但是八年级学生的空间概念不是很强,有很多学生没有亲自去过故宫,所以在理解这篇文章时还是存在一些难度,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过学习本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描写复杂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详略得当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并体会故宫的建筑之美。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将运用视频导入,播放故宫博物院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于故宫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

首先,我通过“文中主要描写的事物是什么?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这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去通读全文,并找出答案。这时学生可以得出“本文主要是由南向北依次去写故宫的”(板书:南到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思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的这一句“从天安门往里走,沿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和这一句“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通过这两句中的“笔直”和“中心”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在写作时,始终是在围绕着“中轴线”去写故宫的,(板书:中轴线)。

那么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为下面的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先,我会提问学生“如果你去故宫你会选择那些宫殿去参观呢?”学生纷纷得出答案:大多是:太和殿、御花园等等,这时我会用质疑的语气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所选择的参观地点都是文中大段描写的部分?”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文中发现:作者并不是详细介绍每一个宫殿的,而是有详有略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去体会“详略得当”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什么?这时学生得出的答案是:对于太和殿和御花园的印象比较深。我顺势给出引导:在描写这样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如果面面俱到那么肯定是无法写出亮点来抓住读者眼球的。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太和殿描写他们所喜欢的句子,有的学生找到“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体会作者此时是站在什么角度去写故宫的呢?这时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是在高处和低处去描写的,同时我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站在远处整体的总写,从近处上详细的分写,将事物的整体和局部充分的展示于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体会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能将复杂的事物全面并有重点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随即板书:总分结合。

(四)延伸作业

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时我提问学生,故宫是在哪一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并适当的为学生补充一些关于故宫的知识,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课下继续搜集关于故宫的一些故事,明天上课的时候请同学上来分享,这样的作业不仅体现了减负的理念,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故宫博物院》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学习用空间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写法,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

3.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貌和特点,理解文章内容,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

【教学设想】:

1.课前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络查找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和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查找字典,自行完成生字词,预习好课文。

3.运用已经学过的说明文知识和学生扮演导游通过专题光碟介绍故宫博物院,从而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还结合速读,听录音,朗读等多种阅读形式加深对作者参观路线的了解和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

4.通过做拼图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找出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5.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的有关段落,其它段落只作简单介绍。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6.拓展课文内容, 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巩固知识,课后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8.学生呈交《课程综合评价报告表》,评估课程效果。

【教学媒体】:

投影仪,电视机,DVD机,录音机,MP3播放器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貌和特点,掌握全文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学生代表课前两分钟演讲:《天安门》

2.同学们,X X X同学今天在“两分钟演讲”中介绍了“天安门”,那么同学们您是否知道天安门与紫禁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安门是皇城的大门,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大门。故宫,是北京明清两代留存下来的宫殿,周围城墙约三公里,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气势非常雄伟。我们班Y Y Y同学参观过故宫博物院,下面我们有请她通过《故宫博物院》录像带我们参观“故宫博物院”。(掌声)

二。观看有关《故宫博物院》录像,了解故宫全貌

1.Y Y Y同学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通过DVD光碟介绍故宫博物院总体概况。

2.同时使用投影出示课堂目标:

① 通过看光碟录像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并找出作者的参观路线。

② 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三。 阅读课文,理请说明故宫的具体情况

1.介绍建筑物,使用空间顺序是最为合理的。因为它要告诉读者的是建筑物的方位,本文也是如此。要求学生通过速读,听录音,齐读等多种阅读形式进一步加深对故宫博物院概貌和特点的了解,并在做拼图游戏的基础上找出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进而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① 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加深对故宫博物院概貌和特点的了解,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学生速读1—3自然段,听录音4—10自然段,齐读11—14自然段,学生代表(两人)朗读15—16自然段。

② 全班分八小组做拼图游戏,其中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做拼图游戏,在做游戏过程中找出作者参观故宫博物院的顺序,拼图游戏结束后,教师作如下归纳:

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 进午门 过汉白玉桥 来到前三大殿:细观太和殿,略观中和殿 出保和殿 走向内廷;略看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出后三宫 进御花园,观赏景色 走出顺贞门 、神武门 最后登景山鸟瞰故宫全景。

2.请仔细思考、讨论:本文的这一说明顺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如此?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本文的顺序,既是作者的参观路线,又是故宫的建筑顺序,本文按照空间顺序,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由前到后,又由内到外来安排说明顺序。文章先简介故宫的总体布局,赞美建筑艺术,然后分述,最后对分述作综合概括。之所以如此,这正如上面所说,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与说明的目的。故宫的建筑顺序和作者的参观路线也是如此,因而,本文的说明顺序也应以此来安排。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见后附的《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 进一步具体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

2. 知识拓展,进一步了解我国还有其他的文化遗产,从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总体感知了《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找出了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学习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学生作简要回答)。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具体写故宫的?故宫的建筑有什么特点?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弄清这些问题。

二、速读1—3段,重点细读1—2段,弄清故宫的位置、历史和在古代建筑的地位。重点把握故宫的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三、研读课文4—10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

第四自然段讲到了进了太和门,见到了三大殿,那么请同学们精读5—8段,这四个自然段是在介绍太和殿。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各段介绍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教师作出归纳:第五自然段,介绍太和殿的布局和外观,第六自然段,由外观转入写内景。第七自然段,介绍三大殿的位置,第八自然介绍太和殿的用途。

使用投影,出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①作者如何说明太和殿的布局和外形特征的?

明确:布局和特征——高度、面积、格局、色彩、以及雄伟壮丽的气势。

②读第六自然段请同学们找出立足点,方位词,并指出说明的顺序。

明确:立足点:——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蟠金龙

方位词:——正中、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空间顺序:1.由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向两旁。

2.以雕金蟠龙为立足点,向周围、向下。

③三大殿为什么会建在中轴线上?作者是如何来写太和殿的用途?

明确:一。这样安排,可以突出皇帝的宝座就是这条线的中心点,一切都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这样可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二。 雄伟的大殿,精心的仪式安排,神秘的色彩——显示皇帝的威严。

④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作者为什么太和殿,而略写中和殿和保和殿?

明确: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总结4—10自然段,归纳板书。

外形(第五自然段)

分写太和殿 内景(第六自然段) 重点、详写

位置(第七自然段)

用途(第八自然段)

总写三大殿 分写中和殿 (第九自然段)——外形和用途

略 写

分写保和殿 (第十自然段)—— 用 途

四、学生速读11—16自然段,教师只稍作指点。

五、拓展延伸:畅谈你对故宫博物院的认识,并谈谈除故宫外,你还了解祖国还有哪些优秀文化遗产,对此又有何感想?

注:(此环节为开放环节,让学生自由畅谈,教师不设定条筐,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同学们的答案)

六、师生共同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在赞扬祖国古代建筑的宏伟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的专权挥霍做了揭露。

文章选择了一条重点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间顺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经天安门、端门,选择了午门为说明起点,然后依次介绍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门到景山结束。由南往北沿中轴线为序正与故宫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脉络清晰,井然有序。

其次,在空间顺序的线索上,选择最能反映故宫本质和建筑特点的太和殿、养心殿等详写,其余略写,繁简适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选用课后作业设计。

3.呈交《课程综合评价报告表》

《故宫博物院》

课后作业设计

1.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它的具体内容有以下五种表达方法,你觉得哪一种好?为什么?

①南面有午门,北面有神武门,东西有东华门、西华门。

②南面有午门,北面有神武门,东面有东华门,西面有西华门。

③南北有午门和神武门,东西有东华门、西华门。

④南北东西分别有午门、神武门和东华门、西华门。

⑤东面有东华门,西面有西华门,南北有午门、神武门。

答:

2. 畅谈你对故宫博物院的认识,并谈谈除故宫外,你还了解祖国还有哪些优秀文化遗产,有何感想?

答:

3.编写学习日记

评价内容

学生自我评价

学习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你喜欢本篇课文吗?这篇课文你认为好在哪里?

你认为Y Y Y同学导游得怎样?如果你是导游,你将如何来带领同学们去参观?

你们学习小组讨论和做游戏时是否团结协作?感觉愉快吗?

这节课与以前的课有什么不同?你喜欢这样上课吗?你在这节课又学到了什么?

畅谈你对故宫博物院的认识时,你是否积极?你是否在这个环节学到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作业量合适吗?难度怎样?

《故宫博物院》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示意图上标出故宫的主要建筑;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3.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4.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故宫博物院》。首先我们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1.PPT展示旅游路线图,总结说明顺序。(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2.故宫的总体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列数字。

二、 课文研读

(一)第三四段

1.这两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下面各句分别表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明确: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

建筑精美宏大壮丽 宏大壮丽

三、 重点研讨5-8自然段,学习方位词的运用,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一)请大家齐读第5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太和殿的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的词语。

2.本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这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到具体的语句。

明确:

1.以红黄为主,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黄色代表雍容富贵,是皇权的体现;词语有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红色大柱、金锁窗、朱漆门

2.从屋顶——殿檐——额枋——梁柱到门窗,从上到下

的空间顺序。

3. 列数字:“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二)第6段

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接下来,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

1.本段说明由外到内,外观着重描绘色彩,内景着重描绘什么呢?

2.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本段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出来。

3.本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4.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

1.着重描绘内部装饰,突出的特点是用“龙”做装饰。皇帝自命“真龙天子”,认为自己是龙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也突出皇权的威严。

2. 介绍建筑物的特点,适合用空间顺序介绍,还要找准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在不同的立足点,看到的景物也不同。本段有两个立足点,第一个是朱漆方台,方位词有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第二个立足点是雕金蟠龙,方位词有周围、下面。

3.作者是按空间顺序介绍各种各样的龙的造型的,具体来说是由外到内、由中间到两旁、由上到下。如果没有这些方位词,这些景物的布置就会显得混乱,如果调换方位词顺序,那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另一番光景。因此,我们在介绍景观时也要学会正确使用方位词。

4.运用了举例子、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列举了朱漆方台上雕龙宝座、雕龙屏、盘龙金柱,中央藻井上雕金盘龙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表现出太和殿内饰的庄严富丽,更容易理解;本段的摹状貌描写殿内龙的各种各样的造型姿态,显得更加直观形象。

(三)第七八段

1.太和殿位置在哪里?用途是什么?

2.第八段提到铜龟、铜鹤、松柏等,有什么寓意吗?

3.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明确:

1.位置:中轴线上; 用途:举行重大典礼

2.龟、鹤是长寿的象征,松柏表示长青,它们寓含着皇权巩固、皇帝长寿的意思。

3.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四)浏览9、10段,欣赏图片(PPT展示),了解中和殿和保和殿的用途。

明确:中和殿——举行大典时,皇帝休息;保和殿——殿试。

(五)第12-15段

1.作者介绍了内廷的哪些建筑,各有什么用途?

2.与前三殿相比,后三宫有什么不同?这几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仿佛进入苏州园林的是故宫的哪处建筑?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

1. 乾清宫——处理日常政务,批奏章,见外国使节;交泰殿——存放玉玺的地方;坤宁宫——皇帝结婚的地方。

此三大宫合称为“后三宫”。

2. 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 御花园;打比方。

(六)第15段

文章最后一段为全文作总结,找找看:写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的句子在哪里?齐读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课堂小结:

课文的赏析在这里就结束了,相信大家心中对故宫应该都有了个整体把握,以后有机会和亲朋好友去游览故宫的话,你就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来当导游吧”!

三、知识巩固

1.说明对象、类型、特点、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

明确: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类型——事物说明文

说明特点——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说明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有南往北的空间顺序

2.说明方法:

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使文章层次分明。

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 突出事物的特点。

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形象、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举例子、摹状貌:如“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腾龙的姿态。

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明

四、文本延伸

写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找好立足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五、布置作业:

试着写一篇小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学校,注意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字数在300字左右。

《故宫博物院》教学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教学重点:

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的特点而定。

教学难点 :掌握详略得当。

教学关键:同难点

教学方法:

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方式进行。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金銮殿 蟠龙 鎏金

玉玺 纪嫔 湛蓝

上谕 傀儡 翊坤宫

修缮 击罄 诏书

2.解释划线的字:

举世闻名(全) 溥天之下(同普)

率土之滨(沿着) 残破不堪(忍着、能支持)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的建筑有哪些?

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做口述。

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词语。

(3)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四、总结: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11段在全文中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4.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布置作业 :

课后练习四、五。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教学重点:

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的特点而定。

教学难点 :掌握详略得当。

教学关键:同难点

教学方法:

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方式进行。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金銮殿 蟠龙 鎏金

玉玺 纪嫔 湛蓝

上谕 傀儡 翊坤宫

修缮 击罄 诏书

2.解释划线的字:

举世闻名(全) 溥天之下(同普)

率土之滨(沿着) 残破不堪(忍着、能支持)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的建筑有哪些?

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做口述。

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词语。

(3)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四、总结: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11段在全文中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4.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布置作业 :

课后练习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