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 国【精选7篇】》
七十年的历史,承载了中华儿女无数的光荣与梦想;向着明天,让我们用双手创造更多的辉煌。让明天更美好。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祖 国【精选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祖 国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3.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唱歌。
教学过程:
(一)听赏《国歌》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
2.可向学生提问:在什么场合、情景下唱、奏国歌?然后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VCD、录像带或幻灯片及有关图片,再请一至两位学生补充。
3.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师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国旗知识。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3.教师带领学生将歌词按语言节奏朗读一遍。
4.学生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5.教师引导学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师唱“国旗国旗”,学生接唱“真美丽”……
教学评价:
1.是否能安静地听音乐。
2.是否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
3.是否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而不喊唱。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2.听赏歌曲《我爱北京*》。
教学目标:
1.能有兴趣地听《我爱北京*》儿童歌曲。
2.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赏《我爱北京*》
1.教师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
3.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二)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 dang dang dang dang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响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
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动作。
3、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的表演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能小组合作进行舞蹈、绘画和打击乐的编创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一)律动(简单的蒙古动作),刚才我们做的什么动作?你知道我国哪个民族最喜欢骑马?蒙古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他们的劳动生活离不开马,行路离不开马,连吃住娱乐都离不开马。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马背上的民族”那蒙古族生活在哪呢?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出示课件,简介蒙古族的风土人情(背景音乐)。
1、蒙古的地域、大草原
2、蒙古族的风俗
3、蒙古人民丰富的生活(善骑马,射箭,摔跤,更能歌善舞)。(看,这是我们祖国国土的版图,象一只美丽的大公鸡,图中红色的地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就主要分布在这里。内蒙古有美丽的草原,珍珠般的湖泊,草原上驰骋着勇敢的蒙古人,那里牛羊、马匹、骆驼成群,水草肥美,天高云白,一座座蒙古包就象天上的星星洒落在草原上,奔腾的马群给草原也带来了生机。蒙古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喜欢骑马、射箭、摔交更喜欢唱歌跳舞,每到节日他们穿上盛装唱歌跳舞来赞美草原、赞美家乡。
(三)舞蹈导入,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跳一段蒙古舞蹈:
1、老师自跳,学生拍手伴奏
2、师教几个动作和学生一起跳起来(讲解蒙古族几个动作的要领如:硬腕、硬肩、骑马的动作)
3、师生一起跳起来
二、新课教学
(一)、听、蒙古族小朋友骑着小红马向我们走来了(完整聆听歌曲)。
(二)(你听到蒙古小朋友都唱了些什么)读歌词(可用动作提示)
(三)请同学们跟音乐小声唱一遍。
(四)你们唱的真好听,老师还想再听一遍
(五)如果你们也骑上小马奔驰在草原上,心情会怎样?现在让我们也来试试。(处理歌曲情绪)
(六)下面一起跟琴来唱(纠正错误解决难点)直到唱好
(七)这么好听的歌,我看有的同学都忍不住跳起来了,让我们边跳边唱(跟伴奏)
三、编创与表现
(一)课件出示三个蒙古包(让我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什么)红色--请你们跳起欢快的舞蹈,听清要求:
你们可以用老师教你们的蒙古舞动作或自己编创的动作
的跳,无论怎样跳一定要和上音乐的节奏,而且动作要优美舒展,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个空间,注意音乐一停。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评价: 刚才你们展示了自己优美的舞姿,我发现有的同学跳的很好,但也有几个同学做的不够大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大胆的展示自己。老师知道你们一定行。
黄色:请你们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听清要求:
老师准备了一部分乐器,有的同学有,有的同学没有,没有的同学请你用身体的各部位或周围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比如:拍腿、拍手、用嘴打梆子等等。有乐器的同学请你用自己喜欢方式为歌曲伴奏,注意要和上音乐的节奏,音乐停伴奏也要停。
评价:同学们做的很好,特别是没有乐器的同学很出色,请有乐器的同学把小乐器给身边的同学我们再来一遍
一起来看绿色的蒙古包里面有什么
绿色:请你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美丽的草原
听清要求:我把同学分为三组,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彩笔和粘帖得图片,请你们每一组的同学分工合作有的贴有的画共同完成一副美丽的图画,现在开始。分组讨论编创(放音乐)
评价:谢谢你们为我们描绘了一副这么美的草原画卷,谁能不爱这么美的草原这么美的家乡
四、总结
让我们在这美丽的草原唱起来跳起来吧,让我们和蒙古人民一起来赞美家乡赞美草原吧。(放音乐师生同欢乐)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 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 歌表演《娃哈哈》
目标:1、理解歌词,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初步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2、初步了解新疆民族歌曲的特点,感受曲子的韵律美,喜爱音乐活动。
准备:挂图、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
4.请几组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歌表演《娃哈哈》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
教师语言提示,帮助幼儿感受歌曲中欢乐的气氛。
2、理解歌词。
教师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重点理解“和暖”、“照耀”、“开颜”等词汇。
3、继续欣赏1~2遍。
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简单动作或幼儿自由随音乐做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让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愉快地跳舞,进一步感受欢乐的气氛。
4、教师表演一遍,幼儿欣赏。
5、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舞蹈,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6、教师介绍曲子的民族特点,让幼儿了解音乐在我们国家有明显的地方。
教学反思:
祖 国 篇2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能有表情地朗诵。
2.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真好。
3.丰富词汇:“祖国”。
准备:
准备一张中国的地图。准备一些祖国各地风光的画片或摄影。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的图片。
活动与指导:
1.将中国地图和各地风光图布置在活动室的四周,教师向幼儿介绍地图,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很大,地图是缩小了的,告诉幼儿这些风光图上的地方就是在地图上,让幼儿自由观看四周的风光图,教师介绍风光图是什么地方,指示这个地方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看一看祖国各地是多么美丽。
2.引起幼儿听儿歌的兴趣: “我们的祖国很大很美,有许多叔叔阿姨,有许多小朋友,还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大家都爱祖国,听一听儿歌‘祖国’是怎样说的。”教师朗诵儿歌让幼儿欣赏,然后边问边教幼儿说儿歌。
“祖国,美丽的祖国,小白鹅说了什么?”学说第一句和第二句。
“小山羊说了什么?”学说第三句。
“小燕子说了什么?”学说第四句。
“小蜜蜂说了什么?”学说第五句。
“小朋友说了什么?”学说第六句。
3.幼儿边看图边联系各种动物的习性:小白鹅爱游水。小山羊爱吃青草。小燕子在房檐下衔泥筑窝。小蜜蜂爱采花蜜。
带领幼儿边看图边朗诵儿歌,反复朗诵几遍。
4.复习所学的一些儿歌。
附:
祖国
祖国,美丽的祖国。
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河流。
小山羊说:祖国有绿绿的山坡。
小燕子说:祖国有温暖的泥窝。
小蜜蜂说:祖国有甜甜的花朵。
小朋友说:祖国到处都是欢乐。
祖 国 篇3
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的含义,感知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2.学着有表情地朗诵,抒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歌曲录音磁带《娃哈哈》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诗歌录音《我们的妈妈是祖国》
活动过程:1.听歌曲《娃哈哈》,唱唱跳跳
“你们每一个人唱这首歌的时候,为什么脸上都笑嘻嘻的?”
2.听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背景图,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边说边出示插入图片)
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为什么说小草的妈妈是泥土?”
欣赏配乐诗歌(一至两遍)
3.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活动反思:在整个活动中老师的语言太平和,没有激情。在组织方面也有所欠缺,活动中的幼儿没有积极性,只有在老师教育后,小朋友们才会注意力集中点。
祖 国 篇4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难词;辨析、运用同义词。
2.理清课文思路,正确划分段落层次。
3.分析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怎样推广大豆的,抓住哪些具体特点进行说明的。
二。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大豆是我国的名产,你可能知道。但我国栽培大,豆的悠久历史,以及大豆的品种之多,营养价值之高等等,你未必都知道。课文说古道今,旁征博引,非常具体介绍了我国的大豆,读后你将增长许多有关大豆的知识。
【新课导读】
一、正音、词解
1.给下列字注音。
庶( shù) 秸(jiē) 洼( wā ) 沼( zhăo )
琳( lín ) 琅( láng ) 碱(jiăn) 胶(jiāo) 榨( zhà )
2.解释下列词语。
琳琅满目 贫瘠 久负盛名 安家落户
(强调“琳琅满目”的比喻义,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安家落户”的拟人用法)
二、听课文录音,思考本文是按怎样的思路说明祖国的大豆的?先在每段前做好序号,并归纳大致要点。
①说明我国是“大豆王国”。 --第一部分
②说明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悠久。
③④介绍我国大豆种植区域的扩展情况。
⑥说明大豆是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的。 第二部分:我国大豆的栽培史。
⑥说明我国大豆的品种繁多。
⑦列举我国大豆的一些优良品种。
⑧主要说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
⑨略说大豆的其他用途。 第三部分:大豆是粮油作物中的一宝。
⑩对⑧一⑨的内容归纳。
三、把②、③段作为一个整体看,思考:
1.这两节文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 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2.两节文字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明确:引用《诗经》说明我国种植大豆历史悠久;
引用《汜胜之书》说明汉代大豆的种植面积已很广;
引用《七步诗》说明汉魏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已大量种植大豆,普遍煮食豆饭。
4.体会加点词的作用,说说加点词能否删去。
①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之一。
②从蛋白质的含量来看,o.5公斤大豆相当于……牛奶。
明确: ①不能。去掉,意思就变成,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只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与原意有较大出入。
②不能。去掉,大豆与牛肉等就失去了比较的标准。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第五至十一自然段抓住大豆的哪些具体特
点进行说明的。
2.领会课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科学。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一、讲读第五至七自然段
1.大豆的栽培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明确: 大豆的栽培经历了由“野生大豆——经过培育的大豆——优良品种的大豆”这样一个过程。
2.野生大豆的特点是什么?经过培育的大豆的特点是什么?这样说明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野生大豆特点:茎杆细,果实少,籽粒小,粒形扁。
经过培育的大豆的特点:茎杆变粗壮,果实变多,籽粒变大,粒形变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也越来越多。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野生大豆和经过培育的大豆的不同的形态特点。
3.第六自然段抓住大豆的什么特点来说明?
明确: 抓住品种繁多这个特点来说明。因为“仅在几个省,就采集了3l00多份大豆样品”,可见种类之多。同时也说明了选育新品种的条件非常优越。
4.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优良品种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 “黄金珠”,颗颗金黄,粒粒闪光;“天鹅蛋”,粒大而圆,色泽晶亮;“开原大白眉”,合蛋白质高达40%;“满仓金”,含油量达23%;“碱豆”,在盐碱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长;“水里站”,在涝洼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长;“大白脐”、“平顶香”,耐干旱耐贫瘠。说明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劳动人民培育出琳琅满目的优良品种。
二、讲读第八至十一自然段
1.抓住了大豆哪些特点来说明?
明确: 课文抓住了大豆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两个特点来说明。
2.怎样说明大豆的营养价值高?
①所含营养成分多,②蛋白质含量高,③可加工成100多种主、副食品。
3.说明大豆的用途广泛,表现在哪里?
明确: 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上好的饲料和肥料,是重要的中药材,在油漆、机械、医药、化工等工业生产方面也有很广泛的用途。
4.引用《物类相感志》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说明我国人民很早就合用豆油了。
三、为了把大豆的特点说明得更明白,课文主要运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并说说其作用。
①引用说明:(略)。
②举例子:列举东北地区八种大豆品种,说明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劳动人民培育出琳琅满目的优良品种。
③作比较:如把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同牛肉、猪肉、水质牛奶作比较,并运用数据具体说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
四、具体来体会语言的准确、科学
1.在许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过大豆的残留印痕。(如果去掉“许多”、“残留”,那么句子的意思就变成:所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过大豆的印痕,这与事实不符。)
2.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是人们重要的粮食之一。(如果去掉“主要”一词,那么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只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与原意大不相同。如果去掉“之一”,那就过分突出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言过其实。)
上一篇:《祖国的大豆》教案2
下一篇:核舟记
祖 国 篇5
一、学习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与民族命运变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体会民族文化的营养造就着我们的精神气质。提高对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的理解、感悟能力,懂得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能够积极学习和主动吸取民族文化精华,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培养爱国情怀,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做一个立志报国、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二、学习重、难点分析:重点:培养爱国情怀,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做一个立志报国、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难点:为什么要回溯文明源头;懂得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能够积极学习和主动吸取民族文化精华。三、学时安排:全课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四、学习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活动1)材料透视——戏剧大师的爱国情怀,写出中国建筑历史的第一人活动目的:体会两位文化伟人的爱国情怀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的重要贡献,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意识。第一步:引入课题。第二步:结合自己所查的资料进行交流。第三步:结合讨论,对表现出来的情感,行为和态度进行评价。和交流,进行总结点评。(活动2)提笔思考——《灿烂的中华文化》活动目的:体验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激发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强认同感和自豪感。活动过程:1、围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写一篇短文。2、评出最好的短文。3、优秀短文在全班以演讲的形式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二)讨论交流形成概念 1.祖国命运,儿女的依托(1)祖国命运牵动着我们的情感。作为中国人,我们生活在以中国的地域为生存条件,以中华民族的发展为历史渊源,以中华文明的积累为现实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特征。我们的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情感的不同变化:自1840年***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国家饱受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蒙受长期的苦难和耻辱;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挺直脊梁有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情感状态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成为自豪的中国人。结合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介绍邓小平的爱国主义精神。(2)祖国的命运激发着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同的时代的有志青年,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祖国受到外国侵略时,前辈们……新中国建立后,……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着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教材黄河壶口瀑布图片思想文化含义: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而壶口瀑布以巨大的洪流汇聚成巨大的自然力量,以坚韧刚强的自然品格,象征着中华民族崛起与发展的强大力量。川流飞腾的激流,在阳光下气象万千,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2.民族文化,我们的血脉(1)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丰厚的财富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和巨大生命力、创造力的伟大民族。四大发明、古代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建筑技术等等都曾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都对世界有重大影响。(2)民族文化造就民族灵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实事求是”等精神财富,是中国的历史文化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国家兴旺发达的文化基因。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性格、心理和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铸就了民族灵魂。民族文化对人的情感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同代人的普遍性,而且表现为历史的一贯性。在同一个民族中,当代人的许多情感特征都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找到历史渊源。(3)民族文化养育着当代少年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也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养育下成长,民族文化养育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中华文化的营养流入我们的精神血脉,造就着我们的民族灵魂,又将通过我们的手传承下去。教材中毛泽东的话选自1935年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回溯源头,传承文化(1)珍惜文化传统,保持文化特色。每个民族都应珍惜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更加重视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尤其在各国文化不断交流互相融合。以致出现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态势下,我们必须回溯自己的文化源头,保持我们的文化特色。任何先进文化都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传、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就谈不上创新和发展。(2)学习和汲取,培养民族文化素养每位中华儿女都应具备民族文化素养,有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艺术欣赏、社会调查、研读文化典籍、亲身接触古迹、体验传统艺术和民俗等方式深入了解和体悟民族文化的精粹。(3)传承精华,抛弃糟粕。弘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不加区别、毫无批判地全盘吸收,更不是简单地倒退复古。对于一些封建性、腐朽性等被时代超越的内容如集权专制制度、男尊女卑、封建迷信等应该抛弃,传统文化只有融合新的时代精神,并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点,才能保持其生命力,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在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年青一代的历史责任。文中孙中山先生的话意在鼓舞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到传承文化、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长城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象征着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
(第三课时)五、习得展示与检验(三)实践交流 自我体验(活动3)主题活动——体验传统文化活动目的: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感情,增强文化认同感。活动过程:1、分组收集一项当地传统文化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材料,学习制作一种民间工艺品。2、把收集的材料和工艺品进行展示。3、优秀作品在全班交流。(四)阅读反思 认知感悟(1)常书鸿先生为什么放弃了在法国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而毅然选择回国?(2)你如何评价常书鸿先生的为人和贡献?(3)了解敦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谈谈你所知道的中华文化艺术遗产。分析:常书鸿先生所做的一切源于他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为了传承民族艺术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五)检测反馈 拓展提高(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一个核心、四个组成部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四个组成部分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回溯自己的文明源头?(3)在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是我们应该抛弃的糟粕?
祖 国 篇6
第五单元 祖国好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 通过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歌曲高亢的音调,铿锵的节奏和动人心魄的旋律,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 通过欣赏歌曲《我的祖国》,感受歌曲优美舒展和热情激昂两种不同的情绪,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通过演唱歌曲《祖国好妈妈》,感受在祖国妈妈宽广、温暖的胸怀中成长的幸福,表达对祖国好妈妈深深的依恋和赞美。
4、 在收集、交流和表演能表现“祖国好”题材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爱祖国主义情感。
(二) 行为与能力目标
1、 能完整、正确的、有感情地背唱《国歌》。
2、 能分辨《我的祖国》中两段主题的不同情绪,并用简单的舞蹈动作做即兴表演。
3、 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之一——齐唱。
4、 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和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祖国好妈妈》,并能正确地背唱歌曲。
5、 通过游戏复习字母唱名,并唱准它们的音高。
(三) 拓展目标
1、了解国歌的时代背景和歌曲作者以及生平。
2、收集并能讲讲革命先辈英勇奋斗的战斗小故事。
3、收集表现“祖国好”主题的歌曲、舞蹈和乐曲等音乐小作品,结合本单元主题诗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教学课时: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歌曲高亢的音
调,铿锵的节奏和动人心魄的旋律,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
感。
2、 能完整、正确的演唱《国歌》。
教学重点:
1、 通过欣赏《国歌》初步了解它的时代背景,感受《国歌》雄壮
激昂的音调、铿锵的语句以及饱满的热情,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并正确的、有感情的演唱《国歌》。
2、 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之一——齐唱。
教学难点:
4、 能够抓住《国歌》中多个附点音符的节奏,休止符要做到声断
气连。
5、 了解国歌的时代背景和歌曲作者以及生平。
教学准备:音乐、板书、口琴
6、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 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 教师首先可以请学生带着问题完整的听赏全曲。
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另一个名称是什么?(《义勇军 进行曲》)
它的词、曲作者是谁?(田汉词,聂耳曲)
听着这首歌你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如:在升国旗等)
2、 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之一——齐唱。
欣赏完歌曲后,了解一下这首歌曲是用齐唱的方法来演唱的。
请学生把齐唱的形式和重唱、轮唱等进行比较和分辨。
3、 然后可以为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家生平,讲述《国
歌》的由来,帮助学生感悟歌曲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
4、 情感引发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华民族已经自豪的屹立于世界,香港、澳门回归时,我们鲜艳的国旗在随风飘扬、激昂的国歌在天空中回荡,这个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以次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再次欣赏《国歌》
在这样的场景渲染中,再来听赏歌曲,并指导学生以情带声、盛情并茂的哼唱出《国歌》铿锵的节奏和激昂的旋律。
三、 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国歌》的听赏和演唱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穿插背景介绍、小
故事交流,注意场景的渲染、情感的激发,避免听赏的满堂灌和
歌唱的机械化。
2、学唱歌谱
初步跟着钢琴声用“u”模唱旋律。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国歌应把握住其中容易唱错的节奏,如:
等等,这些附点、三连音都是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可以通过范
唱、集体唱、小组唱、个人竞赛演唱等形式帮助学生正确的演唱
歌曲。
3、读歌词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唱歌词
在熟悉了旋律的基础上,演唱歌词。
第一遍:轻声哼唱歌词;
第二遍:稍大声些唱,注意歌词要唱清楚;
第三遍:可以再响一些演唱,但要注意不可以喊叫。
四、课后作业
请学生回家后搜集中国人民在国歌声中英勇奋斗、不畏强暴的故
事。
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听乐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进行歌曲处理。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歌曲高昂的音调、
铿锵的节奏。
2、通过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
感。
3、能完整、正确地、有感情地背唱《国歌》。
4、能在游戏中复习字母唱名。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有感情地背唱《国歌》。
2、复习字母唱名。
教学难点:
1、歌曲处理。(尤其是节奏的掌握。)
3、 唱准音高。
教学准备:音乐、板书、口琴
4、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复习
1、复听《国歌》
再次欣赏时,让学生讲出《国歌》的词曲作者,并能简单扼要地
复述创作的背景。
回忆在升国旗、奏国歌的同时,学生想到了些什么?
2、复习《国歌》的歌谱
要求学生声音轻,注意歌谱中的休止符。
在学生唱完后,进行评价,指出错误。
再次练习。
3、复习歌词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演唱歌曲。
三、处理歌曲
熟悉歌曲之后,要求学生能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歌曲
的方法。
教师提示学生:
歌曲一开始即出现了后半拍起四度上行的号角音调,犹如战斗的
号角在召唤着人们,又好象战斗的人们在激烈地呐喊。
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用了坚定有力的节奏,表现出我们民
族的凛然正气和不可屈服。
在“到了”两字后面突然用休止切住,造成一种十分紧张的感
觉,使“最危险的时候”几个字得到了强调和突出。
在人们被迫发出层层向上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这一句当
中,又出现了开头的战斗号角,给人以强有力的鼓舞。
在处理完歌曲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处理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四、游戏
“听音乐、认唱名”
1、在游戏前,先请学生进行字母唱名的复习,老师出示唱名,学生
集体唱。
2、看老师出示的唱名谱,(由几个唱名组合而成。)学生进行练
习。
3、听老师弹奏的是哪一张唱名谱,学生选择。
要求学生不跟着其他同学,根据自己听到的作选择。
五、小结
请学生回家后,多听磁带,请父母做观众,演唱用自己的方法处
理过的歌曲。
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 复习《国歌》。
2、 欣赏《我的祖国》。
3、 继续听音游戏。
教学目标:
5、 有感情地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
情感。
6、 通过欣赏歌曲《我的祖国》,感受歌曲优美舒展和热情激昂两
种不同的情绪,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能感受歌曲《我的祖国》优美舒展和热情激昂两种不同的情绪。
教学难点:
能分辨《我的祖国》中两段主题的不同情绪,并用简单的舞蹈动
作做即兴表演。
教学准备:音乐、板书、口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着《我的祖国》的音乐,边做动作边进教室。
二、复习儿歌
再一次朗读儿歌《祖国好》。
老师提示儿歌中说:妈妈最爱唱的是什么歌?
(《我的祖国》)
师:让我们听一听妈妈最爱唱的这首歌曲。
三、欣赏《我的祖国》
1、课的导入
直接导入歌曲。
2、欣赏
初听时,请学生先进行完整的歌曲欣赏,要求:能够听辨出
歌曲分成两部分,前后两个部分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分别表
达了怎样的情绪?
在此,老师引导学生直观的从感性上体会歌曲的情绪、描绘歌词
的内容。
再听过程中,老师应当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
插曲,在介绍电影的背景资料。
引导学生听听歌曲,结合歌词思考:电影描述了志愿军战士保卫
祖国的坚定决心,但为什么歌曲前半部分出现的旋律是那么的优
美抒情?使学生懂得歌曲是用这样的情绪表达对祖国壮丽、秀美
景色的赞美,也使学生明白: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不怕流血牺牲,
是因为他们对美丽的祖国怀着深切的、由衷的热爱。
老师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祖国的秀美。
3、欣赏后的思考
歌曲后半段坚定、雄壮的情绪,表达了对祖国的怎样的情感?
老师可以提示一下,可用点和线来判断两个段落的情绪区别。
并在听的过程中,画画着两条旋律线条,亲身感受一下它们的
不同。
请学生哼唱两个主题旋律的部分歌词。
4、拓展活动
在学生感知歌曲之后,请学生用舞蹈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不同
情绪,使之通过肢体的音乐表现深化对歌曲意境和内容的理解。
教师要注意不要过早的出现舞蹈的示范动作。
四、游戏
继续上一节课的游戏,难度可以加的稍微大一些。
可以多让学生唱,让学生熟悉每一张卡片上的音或旋律。
五、师生再见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 复习《我的祖国》。
2、 学唱《祖国好妈妈》。
教学目标:
1、 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我的祖国》。
2、 通过演唱歌曲《祖国好妈妈》,感受在祖国妈妈宽广、温暖的胸怀中成长的幸福,表达对祖国好妈妈深深的依恋和赞美。
教学重点:
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和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祖国好妈妈》,
并能正确地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祖国好妈妈》中的气息要求很高,要教会学生自由换气。
教学准备:音乐、板书、口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听着《我的祖国》,做自己创编的动作进教室。
二、复听歌曲
请学生跟着音乐,看着歌词,轻轻地哼唱。
三、学唱歌曲《祖国好妈妈》
1、 导入歌曲
由上一节课所听的歌曲《我的祖国》引入,引导学生抒发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开始导入。
2、 范唱
老师又感情的范唱歌曲。
3、 教唱
请学生在歌曲《祖国好妈妈》的音乐中,进行小组表演、情景创设、自由舞蹈等来熟悉歌曲的曲调。
在表演后,请学生用“lu”来哼唱歌曲的谱子。
看歌曲谱子,老师抽出几小节,请学生听出缺少的音。如:
4、 学歌词
师生间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以及适当的图片、幻灯、多媒体等教学手
发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体会歌曲所表的的情感,从而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 演唱歌词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形象生动,学生演唱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第一遍:学生跟着琴声轻声地哼唱。
第二遍:声音较响些唱一遍。
第三遍: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动作,边唱边做。
第四遍:师生对唱。
老师注意学生在唱歌曲时气息的更换情况,可以稍微加以指导,提
示学生可以在哪一句的地方偷偷换气。
四、 听音游戏
听老师弹奏的是哪一张唱名谱,学生选择,并唱一唱。
要求唱的准,老师要多让学生跟琴唱,一定要唱准音。
五、 回家作业
请学生回家后搜集中国人民在国歌声中英勇奋斗、不畏强暴的故
事。也可以搜集其它的革命歌曲,或者自由的找到合作伙伴来进行
表演。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1、处理歌曲《祖国好妈妈》。
2、复习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 ***的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祖国好妈妈》,感受在祖国妈妈宽广、温暖的
胸怀中成长的幸福,表达对祖国好妈妈深深的依恋和赞美。
2、有感情地背唱《国歌》。
3、 在收集、交流和表演能表现“祖国好”题材音乐作品的过程
中,进一步深化爱祖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和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祖国好妈
妈》,并能正确地背唱歌曲。
2、收集表现“祖国好”主题的歌曲、舞蹈和乐曲等音乐小作品,结
合本单元主题诗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教学难点:
结合本单元主题诗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教学准备:音乐、板书、口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着《祖国好妈妈》的音乐,边做动作边跳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
第一遍:复习歌谱。
第二遍:唱歌词。
第三遍:边跳边唱。
三、处理歌曲
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好演唱总体情绪和速度,并指导学生运用有对比的情绪和方法演唱歌曲前后两个部分。
在此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断连对比”的演唱方法来唱,以表现出“天真活泼”的纯真童心。
歌曲后半部分那一句“妈妈——妈妈——”真切的唱出了童心对祖国妈妈感激和挚爱,是全曲最抒情的一句,应指导学生充满感情的唱好这句歌词。
四、拓展歌曲
歌唱也可以是个性化的音乐表现,教师不妨多创设条件请学生独
唱,在学生单独演唱的过程中,由其展现对音乐的独到见解和个
性表演。
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的表演歌曲,如:创始情景歌表演,
配乐歌词朗读以及打击乐伴奏等。
五、游戏《听音乐、找座位、认唱名》
1、在游戏前,先请学生进行字母唱名的复习,老师出示唱名,学生
集体唱。
2、看老师出示的唱名谱,(由几个唱名组合而成。)学生进行练
习。
3、听老师弹奏的是哪一张唱名谱,学生选择。
要求学生不跟着其他同学,根据自己听到的作选择。
4、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成一个圈,圆圈中间放2—3个座位,
小朋友围着座位,头上带着字母唱名头饰的小朋友,听着音乐,
做小鸟飞状,边飞边转圈,音乐停,看谁先抢到座位。然后请各组小朋友分别唱唱自己小组抢到座位的伙伴头上的字母唱名。
六、“祖国好”交流活动
请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分组、个人、自由组合
都可以,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加入学生表演的队伍,与学生
同学、同乐。
祖 国 篇7
课程标准: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
2、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3、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比较能力。
4、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书指导、讨论,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
2、运用播放有关港、澳回归和反映港澳台与内地密切交往的资料片等手段,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
2、港澳的顺利回归和回归后持续稳定的发展,说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促进了港澳和内地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3、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做丝毫的让步,希望通过“一国两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一个代表了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
教学方式:讲述法、讨论法、归纳法
学习指导方法:本课可以通过学生自学自已归纳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再由
教师总结、讲述有关祖国统一的事情,学生针对一些问题通过讨论可以提高自我认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让学生回忆中英《南京条约》及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看导言,进而进入新课: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二、新课: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本节内容,并说出“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知道“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后由教师讲述。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首先先由学生说一说香港、澳门问题的产生原因。后由学生阅读本节内容并记住主要内容,后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相比“特别”在什么地方?
2、中央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港澳问题与中国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
4、中央政府对中国台湾回归后的政策与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策有何异同?
5、港澳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基础是什么?
由学生思考回答,再由教师讲述本节的主要内容。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先请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关于中国台湾情况,用史实说明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由学生自学后教师讲述有关海峡两岸的现状及发展前途。
小结:
本课讲述了祖国统一的大业,通过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及稳定过度并繁荣发展,以其展望中国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绘出雄伟的蓝图。
作业:《伴你读历史》、自我测评、材料阅读、第三单元练习。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