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外阅读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5篇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1
【关键词】课外阅读 提高 语文素养
时下,经常耳闻同行感叹学生语文素养的难以提高,这也几乎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共同的困惑: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听、说、读、写步步到位,课后安排大量的练习、作业兢兢业业,结果依然是作文时的抓耳挠腮,考试时的愁眉不展。语文素养依然故我。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授渔”的过程,真正“捉鱼”的过程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课外阅读,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考试的导向作用,致使课外阅读被“题海” 的机械训练所取代;再加上学校、教师阅读观念的陈旧,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未曾真正得到重视。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学生的阅读下了新的定义,并进一步阐明了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鉴于此,笔者在扩大学生阅读面、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上做了些尝试:
一、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的喜好自然也各不相同。要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必须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由选取阅读方式,对作品的选择可以不受年段的限制,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愿。
当然,学生的年龄有限,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也有限,在选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例如有的学生选择刺激的武侠、言情小说,有的学生则选择了新奇的卡通漫画书。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值得理解的,现在视听传媒的导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老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经典名著与流行的快餐读物之间的本质区别,矫正学生浮躁的心理和行为,提高阅读品味。
二、指导阅读方法,做到读有所得
1.专题阅读方法指导。学习目标:确定专题,学习阅读方法。操作要领:此环节要在“专题”上动脑筋,花功夫。指导内容要目标集中,每次只能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甚至一种方法的一个方面。如品味性的精读可以分为词句的品味、段的品味、篇的品味等多个专题。指导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读书实践,谈做法、谈体会,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总结出方法;可以学生先阅读尝试,然后总结方法;也可以由教师运用实例进行专题讲座。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使学生真正认识某种阅读方法的精髓,并通过阅读实践,切实掌握,以提高读书的品味和质量。但本阶段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
2.学生阅读实践。学习目标:运用方法,进行阅读体验,形成技能。操作要领:在初步了解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阅读体验,通过实践,巩固所学,形成技能。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在学生阅读其间进行巡视,及时回答学生的质疑,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尤其要注意帮助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此环节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为了便于训练,学生阅读的材料可以由教师统一发放或规定,可限制范围。如指导了浏览性的泛读方法后,可布置阅读报纸或故事类书刊;指导了探求性的速读方法后,可向学生提出一个思考性问题,让学生阅读与此相关的材料寻找答案;而指导了品味性的精读方法后,就要引导学生欣赏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3.畅谈收获体会。学习目标:畅谈方法,交流收获,共同提高。操作要领:教师有组织地让学生结合阅读实践体验,谈出自己怎样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的,可以说这样阅读的好处、收获,也可以谈自己在实践中领悟出的新方法、发现的新问题等。教师根据掌握的学生方法运用情况,及时调控矫正。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阅读体验,以利于彼此之间的启迪和提高。此环节要注意在交流过程要有组织,有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偏离了专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三、创造阅读条件,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阅读材料的缺乏,尤其是农村学校,信息相对闭塞、经济不够发达。要想人手一本文学名著,是很难实现的。这就必须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以解决“无米之炊”。
首先我们利用学校图书室丰富的读本资源,向学生定期开放,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买书难、读书难、无书读的问题。另外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向社会和学生广泛收集经典的有价值的书籍,鼓励学生交流阅读,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在阅读的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每周抽出 1 — 2 节课作为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阅读,互诉阅读心得。布置作业时淡化书面作业,以课外阅读为主。让学生有书可读,有时间阅读。
四、建立阅读评价方案,促进健康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
每个学生建立一个阅读档案,阅读小组长记录学生平时的阅读表现,收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读书笔记。小组成员之间开展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另外搜集家长的评价,一月一小结,形成阶段性评价,一并收入档案袋。年度总结再做终结性评价。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2
动;氛围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0―0028―01
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在农村小学如何发展学生的课外阅� 笔者所在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读书活动,通过读书节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班集体的建设,营造了书香校园,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学校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准备、深入宣传,积极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召开主题班会等,创造条件建立班级图书角,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各班级在读书活动中,充分利用黑板报展示同学们的读书成果,营造班级文化氛围。通过强势宣传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也为有效落实读书节方案中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职责、重抓落实,确保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根据活动方案,我校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语文教师已把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当成本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繁重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根据各自的教学需要制订了任务明确、措施有力,便于操作的班级读书活动计划,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的班级读书活动机制,确保了学校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注重指导、创新活动,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导航
1.认真上好“阅读指导课”。各班级语文教师每周指定一些必读文章或书目进行指导,充分发挥阅读课的作用,不断把读书活动推向深入。通过班级读书心得交流会以及低年级的故事会,学生们交流各自阅读的收获、采蜜酿蜜,并向大家推荐怎样选择好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怎样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序读书。通过交流,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的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2.按学段分层次开展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各班级语文教师通过精心组织班级读书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读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着重对学校读书节方案中所指定的精读篇目进行指导,并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最后层层遴选。
3.建立长效的课外阅读机制。建立班级读书专项档案。各班从捐赠图书、撰写读书笔记、学生制作书签、读书手抄报等活动均有资料记载,学年末学校将根据《课外阅读活动考核细则》进行考核量分,以此评选出本届读书节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辅导教师奖。并将其考核成绩与语文教师的工作考核挂钩。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3
一、制订课外阅读计划达成明确的阅读目标
为了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使学生放任自流,我校按照《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每学期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将英语课外阅读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中,每周六节英语课留出一节作为课外阅读选修课,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并就阅读理解的效率与阅读速度达成一致目标,这样使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达到课内指导课外,课外促进课内的效果。
二、加强课外阅读策略指导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
高中新生英语阅读策略基本空白,阅读习惯尚未养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内外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成为独立、高效的乐读者和善读者。一位独立、高效的读者必须掌握以下阅读策略:有目的去阅读;根据不同的目的调整阅读速度;查找主题句,对文章内容作以概括与总结;根据字里行间推测作者表达目的与意图;根据语境对文章做出预测与推断;根据上下文猜测不理解部分内容;结合已有知识激活背景知识。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克服不良阅读习惯,改变逐字逐句读、口读、指读、心读等习惯,养成按意群读,一目了然的阅读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阅读策略和技能必修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才能得到进一步内化,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
三、加强课外阅读选材扩大阅读范围
许国璋教授曾指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取最大的实践量,才能给读者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高中英语教材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非常有限,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必须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知识方面的积累。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
1.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为了使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承载信息大、时代性强的优势,引导学生上网查找、下载相关资料,或将教师自己选用的课外补充材料挂到校园网上供学生查阅,也可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以e-mail 或MSN的形式与英美 学生直接沟通与交流,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与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2.利用英文报刊杂志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英文报刊杂志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文章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包括记叙文、应用文、议论文等,涉及人文、历史、生活、习俗、科普等,内容趋向现代化、知识化和生活化更具有实用性、趣味性、时代性的特点,是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最有效资料来源。我们可以把那些内容通俗易懂、贴近于学生生活、知识味性强的报刊杂志推荐给学生,如,《英语周报》、《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学英语》、《中国日报》以及《英语沙龙》、《英语学习》、《英语画刊》等杂志,阅读这些报刊杂志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角,扩大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利用原版读物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选取英文原版读物的缩写本或简写本,如Oliver Twist,A Tale of the Two Cities,Robinson Crusoe,Gift of the Magi等,或学生感兴趣的人物传记,如《戴安娜王妃》、《拿破仑自传》等,指导学生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自主选取材料阅读,以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作品文化背景知识为主,不过分拘泥于语法与词汇,这既帮助学生开阔了视野,也为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举办英语竞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督促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而非流于形式,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阅读比赛、查字典比赛、词汇过关比赛、快速阅读竞赛、英语短剧表演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通过英语竞赛,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热情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延伸与拓展。
四、加强监督、检查与反馈
为了使英语课外阅读有效开展,不流于形式,不使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各种活动形式,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方法与途径监督、检查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情况,反馈课外阅读效果,跟踪评价学生课外阅读进展程度。
1.建立课外阅读档案,记录每个学生课外阅读成长经历
阅读档案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建立,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按照阅读技能或课程来建立,每一份档案都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年、年级、教师姓名,学生每次课外阅读都应记录课外阅读进展情况,包括日期、书名或题目、阅读速度、策略运用、问题与困难、自我评价,教师定期对课外阅读档案进行检查,并适当作出评价,及时发现并指导阅读速度较慢的学生,帮助其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布置读书笔记并定期检查
为了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并从中有所收获,教师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并定期检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读材料谈感受、想法、喜,对于读书笔记写得好的学生,给予公开表扬与展示。通过写读书笔记,学生不再只为读故事而读书,而是通过读书学会了思考问题进而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从而营造学生认真对待课外阅读的良好风气。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4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指导 阅读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94-01
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积累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林语堂先生说:读书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灵性”。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些理念揭示了阅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看书……”新课改明确的指出阅读能力培养旨在使学生终身受益。
依据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途径获得,70%以上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新课准要求的阅读量。课外阅读时间太少,阅读量不够,导致知识面过窄,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那么如何落实课外阅读,提升阅读教学的成效?
一、将课外阅读列入教学计划中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都没有将课外阅读列入其中。每学年开始语文教师要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向学生推荐规定性阅读的书目,提出阅读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的意图、任务:针对学生的现状,确定课外阅读的数量、内容、时间安排,以及措施的落实;统筹学校或教研组的各类语文课外活动。学生也要制定个人的阅读计划,要包括规定性阅读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的自主性阅读,以便有计划的执行。
每篇课文学完后,可安排与课文相关或相似的文章,让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如,学了冰心的《忆读书》,可让学生读读其他作者的读书经历和体会,让他们受到感染,激发读书的兴趣。如,学完《空城计》,让学生看看诸葛亮其它足智多谋的故事,如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
每个星期可安排一二节课外阅读课,形成制度。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第一动力。唤醒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阅读成效的关键。
首先,可利用班会、校橱窗、墙报等多种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的氛围,使学生和学生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再次,还可以组织读书经验交流活动“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经验座谈会”、“读书座谈会”等。交流活动同时评选出优秀作品。这些交流展示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交流了读书方法,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读书的大氛围,让环境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保持课外阅读的兴趣。
另外,还可以再班级树立阅读榜样,评选“阅读之星”、“故事大王”、“推荐能手”、“朗读之星”等一大批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加以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利用榜样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缺失是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认识上误区造成的。实质,每学期的阅读指导课并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指导课类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结合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讲授几种常见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比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圈化法、批注法、摘录法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进行阅读。
四、加强课外阅读的评价
学校要把课外阅读列入综合素质考核中。尝试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
阅读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下,多角度、客观的评价其课外阅读情况。评价时既要指出其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又要充分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保持阅读兴趣。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好读书成果,对照学生个人制定的阅读计划,检查目前阅读学习的状况与目标的差距,在参照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调整改进课外阅读的方法。还可让学生互评,同学间既可以互相交流读书方法、读书心得和读书窍门,又可以学会如何欣赏及如何接受别人的意见,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帮助。
五、提升教师阅读指导能力
部分教师自身阅读课外书籍不多,不了解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没有关注优秀青少年读物,甚至对当今著名期刊不闻不问。这样使部分语文教师教学视野封闭、狭隘,课外阅读指导能力不强,自然不能适时给学生推荐和补充课外阅读材料,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不得要领,勉为其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文化底蕴、文学修养和知识积累上狠下工夫,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通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辨别鉴赏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谷伟锋,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课外阅读,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1期
[2]黄亮生,坐实课外阅读于语文教学常规中。现代语文,2011年20期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5
【关键词】优才教育 阅读课 系列化教案 叙述类阅读 议论类阅读
正文:
中学语文阅读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有利于智力开发。读书越多,脑子越活,观察、判断、推理以及想象能力就不断加强,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感知过程,通过阅读,获得了知识与经验,而这些知识和经验,就是智力的基础。同时,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思维基本过程的训练,是思维方法的训练,这都属于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智力的核心。”①随着信息社会信息的急剧增长与更新速度的加快,我们不但要坚持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尽最大可能的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更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一教学领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块尽可能广阔的天地。本文所指的阅读课,即指课程化了的课外内容的阅读课,一般在图书馆、阅览室完成。在中学教学实际中,这类阅读课该怎么上、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该怎么评估测控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优才班的语文教学,作为本校教学特色与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思考如何利用好阅读课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容量与文化视野,开发提升其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尚需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索。
目前各方面形成的共识是,优才班学生课外内容的阅读时间与阅读量应该有充分的保证。因为这些学生的先天条件确实优于普通学生,在等量等强度的正常教学任务下,不应该将他们限制在应试任务中,而应将阅读课作为充分发挥他们才智与能力优胜性的舞台,因为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从教育的功能来看,受教育者应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有知识的人;第二层次,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会思考分析的人;第三层次,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成为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人。”②因此教师势必要将阅读课上成真正拓展个性的课程,而不是简单的累积一些知识就可以了事的。优才班的阅读课理应成为创新教育的重镇,其作用应该是无可替代的,关键就在于怎样操作。
阅读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开设上极大的随意性,即开设者在没有主导思想的指引下,便仓促上阵、盲目施教,最终以散漫无边、放任自流的“阅读”替代掩盖了作为“课”的严密有序的本质。这种误区如果在优才班的教学中不加以妥善解决的话,那阅读课这块阵地就形同虚设,它至多只是给学生提供了45分钟的休闲时间而已,根本起不到教学教学应有的目的。
阅读课既然是课,就应该有课程实施的指导文本——教案。教案的出现,是施教者教学理念的具体化、措施化,是对一堂完整的课的过程与环节进行组织与引导的“实施手册”,也是阅读课真正有序化、计划化的体现。很难设想,没有教案的阅读课,教师与学生会真正有目的、有序列地参与进去。缺失教案预备的阅读课是无法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的。要在优才班实施有价值、能达成具体目标的阅读课,就必须编制出详细严密而又灵活开放的特殊教案。
确立阅读课必须有教案是第一步,要使优才班的阅读课真正步入正规化,还必须使这种教案系列化,形成独特的教案体系,实际也就是形成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系列。由于阅读课不等于简单的课外阅读与课外作业,而是切切实实的课堂教学,因此它应该是课本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换句话说,它必须有一个既定的依托——课本知识。这不但体现了语文“课”的目的,也是防止阅读课无序化、散漫化的有力保证。当然,“课外阅读不仅仅是课内阅读的补充,而且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缺一便无法提高和飞升。”③
但阅读课毕竟和一般的语文课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阅读课上,学生的主体性占据了更为显著的地位,这是一个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和学习自主性的天地,它有着其他类型的课所不能相比的轻松愉悦;它更强调自己动手、各取所需。因此,怎样在既强调学生做主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呢?这就需要预先构思编撰精密的教案系列。我觉得把这种教案系列称为“小专题阅读训练系列”则显得更为明确、直观。
什么是“小专题阅读训练系列”?这应该是在设计优才班阅读课教案时,不把它作为普通的知识传授教案来处理,它与一般教案的不同点可以体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 它既需依托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总体走向,又要大胆向外拓展延伸。
因为课本上的内容、知识量不仅狭窄,而且相当一部分已显陈旧老化,不适宜于优才班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以阅读课形式引入大量新颖丰富的语文资料,充分融入课本知识的体系中去,将对学生的成长起极大的作用。
第二、 它不是统一固定的,而是开放变化的,所谓随时而进、随需而立。
课外的语文资料、信息是无穷无尽的,固定化、模式化的教案是与之相背离的。应该使阅读课教案建立成一个与外部信息及内部学生需求互动的体系,这是此类型教案的真正生命力所在。
第三、 教案与教案之间应具备相对的独立性,不必讲求太过严密的逻辑性。
它以相对独立的小专题形式出现,每一小专题均依托教材、融汇课外,完成一个预定的语文学习目标。这个目标的完成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达成,目标与目标之间、专题与专题之间、教案与教案之间应该是相互穿插进行的,形成滚动前进的教学方式。在本校“三注重”(注重学法、注重情感、注重创造)教学模式中,这点是可以得到理论上的有力支撑的。
明确了以上特点,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特征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优才班的阅读教案系列应由两个版块构成:
叙述类阅读教学
论述类阅读教学
本校优才班学生入学时年龄处于一般儿童的小学后阶段与初中起始阶段之间,心理因素、能力因素诸方面均体现出典型的儿童机制,这是不因其智商因素而改变的,这在他们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上体现得犹为明显。因此,少年班初始阶段的阅读课应定位于培养学生通过自主的、有选择的阅读,建构起较为健全、活泼的叙述能力,因为这是整个人类语文能力发展的基石。在“叙述类” 这个大版块中,应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依次设立诸如“写景类阅读专项”、“对话类阅读专项”、“叙事类阅读专项”乃至“传记类阅读专项”等近十个小专题,包括传统的“四大名著”等的阅读任务都可以依据这个序列的阅读来完成。当然,如前所述,这些小专题之间是可以参差进行、交叉前进的。这是优才班学生在第一学年应完成的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能力的构建齐备,在第二学年应引导这些学生超越同龄学生,凭借其理解、记忆、推理等先天优势,迅速向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靠近(请注意,是靠近、趋向而不是完全等同)。因此,在第二学年的阅读专题教案中,应充分体现“论述类”的比重与地位,但同时仍应维持一定水平的“叙事类”阅读指导。所谓的“论述类”阅读不应再停留在简单的对叙说描写的领会与掌握上,而应通过诸如“论述类阅读专项”、“科技类阅读专项”及报章杂志相关资料的精选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严密、精致、高于逻辑力量的语文综合能力。
通过这两个过程的转移,滚动式地进行十余种相对独立的阅读专项,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心智的健全与提高。而这样形成的阅读教案,又可 就目前的实施情况看,从理论到操作过程还大有探讨、丰富的地方,这将是一个长期性、开放性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① 王家伦等编《语文教学法新论》(华夏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