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孟子二章教案(最新8篇)正文

《孟子二章教案(最新8篇)》

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

《孟子二章》教案 篇1

一、设计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二、课时安排:

本文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

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 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2

18  《孟子》两章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学法引导

1、加强朗读训练,就本文而言,不仅要学生读准字音,断对句子,还应对文中的排比句进行反复诵读,以体会排比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学习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3、找文章关键句(中心句),提高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观点。

4、 两篇短文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可采用比较阅读法阅读。

(三)审美鉴赏

居安思危的警戒美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本是战国时期讨论战争胜负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而也适用于政治。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仍然是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一切违背该法则的行为必将以失败告终。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也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这一条条古训无不闪烁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自我警戒、自我奋进的美的光芒。

(四)重点难点突破

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析]设计此题,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其次,就作者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观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既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

[参考答案]:

《孟子•公孙丑》  主要阐明了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孟子•告子》主要阐明了孟子的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人才观。看法(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饿了解,概括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 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三者中,作者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

[析]设计此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便于深入理解本章作者在选材、构思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节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个人的事例。这些人都是由卑微而显贵,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练的杰出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的道理。这六个人的典型事例,为本文要论证的论点提供了典型的事实论据。

4、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析]此题意在通过比较,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进一步加深对两篇短论在写法放的特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篇短论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不同点: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在论证结构上,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第二则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   ) 亲戚畔(   )之  傅说(   ) 法家拂(   )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义:              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国恒亡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            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习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

4.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

三、资料下载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孟子•公孙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2、sù   pàn   yuè   bì

3、(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c

5、护城河   水池、池塘

6、略

能力提高

1、c 2、b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2)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4、c5、略

开放探究

1.这样尝试着和别人换一下位置,平心静气地揣度它,我果真没有一点过失吗?或:如果设身处地,平心静气地揣度它,我难道没有一点过失吗?

2.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或:治学要严谨,不要自以为是。

3.指出现象→讲述道理 或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4.示例:①这种行为不妥当。对古书没有认真分析研究,不要妄加评论和否定。

②对这种行为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读古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这种行为有可取之处。“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大胆质疑。

孟子二章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古汉语知识。

⑵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⑶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⑴了解孟子和《孟子》;

⑵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习检查题及学习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习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习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亲戚畔之(pàn)域(yù)舜(shùn)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百里奚(xī)孙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⑴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亲戚畔之()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困于心衡于利()

④发家拂士()

⑵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三里之城()城()非不高也

②七里之()郭多助之()至委而去之()

③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陋室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

⑤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⑥管夷吾举于士()法家拂士()

⑦环而()攻之而()不胜发于声,而()后喻

⑧国恒亡()亡()羊补牢今亡()亦死

⑶填空:

①孟子,名,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他在政治上主张行“”,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

学生在预习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生活在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其雄辩的气势。

三、理解文意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理解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夫环而攻之”。

⑶“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 )

4、师生互动: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7、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习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习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证严密。)

五、引导学生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习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今政府是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政府为民办了哪些实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⑵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⑴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⑵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⑶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

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

(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

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

(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本节课学习要点

(学生学习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习

1、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三里之城()

⑵池非不深也()

⑶兵革非不坚利也()()

⑷委而去之()

⑸亲戚畔之()

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⑺入则无发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孟子二章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富贵不能淫》

一、新课导入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阅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淫(yín)

2.作者链接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 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3.作品链接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理解词语

1.重点实词

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

丈夫之冠也(行冠礼)

2.古今异义

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位置在中间)

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与民由之(古义:遵循;今义:理由)

3.词类活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二)翻译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交流点拨】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交流点拨】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交流点拨】(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交流点拨】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三)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为了证明中心论点孟子采用了什么方法?

【交流点拨】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针对景春提出的“大丈夫”标准,孟子首先摆出自己的观� 然后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观点,进一步说明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根本谈不上是“大丈夫”。最后摆出自己的观点,真正的“大丈夫”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深层探究

1.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交流点拨】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四、拓展延伸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第二课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一、新课导入

有一个经典故事道理十分深刻,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洗得好呀!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中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舜(shùn) 孙叔敖(áo) 畎(quǎn)亩 傅说(yuè)

鬲(gé)奚(xī) 法家拂(bì)士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节奏划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理解词语

1.重点实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

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集市)

然后能改(这样以后)

征于色(征验、表现)

而后喻(了解、明白)

入则无法家拂士(指在国内)

出则无敌国外患(指在国外)

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3.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4.一词多义

①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1)拂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2)于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给)

③而死于安乐也(在)

(三)翻译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心里忧愁,思虑堵塞,然后才有所作为;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往往这个国家就会灭亡。

(四)整体感知

1找出文中阐述作者观点的语句。

【交流点拨】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第一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交流点拨】第一段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练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

3.第二段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第二段主要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磨炼,以及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五)深层探究

1.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交流点拨】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进行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接着由个人沦及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第一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的是一个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交流点拨】“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3.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交流点拨】就造就人才而言,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当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在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就国家的治理问题而言,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其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臣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三)比较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两篇文章都是小短论,请从主题、结构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交流点拨】生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由战争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由成才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生乙:两篇小短论提出论点的方式和行文结构是不同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先提出论点,再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总起—分承—阐述—结论”的演绎式的结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先讲述历代名臣成长史,再论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然后由成才推及治国的道理,最后归纳出论点,属于“层进”的归纳式结构。

生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一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还是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

四、板书设计

历代名臣成长史——才能从磨炼中来

造就人才 生于忧患

一般人成长历程——才能从奋斗中来

入则无法家拂士

治理国家——居安思危 死于安乐

出则无敌国外患

孟子二章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古汉语知识。

⑵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⑶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⑴ 了解孟子和《孟子》;

⑵ 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习检查题及学习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习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习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

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域(yù)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⑴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 亲戚畔之( )

② 曾益其所不能( )

③ 困于心衡于利( )

④ 发家拂士( )

⑵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 三里之城( )城( )非不高也

② 七里之( )郭多助之( )至委而去之( )

③ 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 )陋室

④ 舜发( )于畎亩之中发( )于声

⑤ 行拂( )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 )士

⑥ 管夷吾举于士( )法家拂士( )

⑦ 环而( )攻之而( )不胜发于声,而( )后喻

⑧ 国恒亡( )亡( )羊补牢今亡( )亦死

⑶ 填空:

① 孟子,名 ,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他在政治上主张行“ ”,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 《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

学生在预习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生活在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其雄辩的'气势。

三、理解文意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理解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夫环而攻之”。

⑶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 )

4、师生互动: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7、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习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习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证严密。)

五、引导学生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习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今政府是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政府为民办了哪些实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 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⑵ 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 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⑴ 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⑵ 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⑶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

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

(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

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

(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本节课学习要点

(学生学习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习

1、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 三里之城( )

⑵ 池非不深也( )

⑶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⑷ 委而去之( )

⑸ 亲戚畔之( )

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⑺ 入则无发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 )

2、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孟子二章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识记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中感受孟子的文气和语势,学会运用譬喻和寓言说理的方法使议论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了解孟子“性善论”在文中的体现及其“取义”、“养气”之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说明:“舍生取义”、“浩然之气”是本文体现的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将孟子“取义”、“养气”之说的本质(即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来。鉴于当代学生对孔孟之道的疏离可在分析课文之前先借钱穆、黄仁宇、鲍鹏山等知名学者作家对孟子的精辟独到的评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对作者及课文产生兴趣。花一定时间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孟子充沛的文气与酣畅的语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历史、评传资料,让“亚圣”形象鲜活饱满,吸引学生切实关注孟子的道德诉求与人格取向并鼓励他们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找出躬身饯行孟子学说的例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说明:本文所选孟子两章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对话体论辩文,较之《论语》式的语录体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诵读此二章并充分感受孟子“气盛言宜”的论辩风格同时从文中提炼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让学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不同于孔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取义”、“养气”之说的解释不难传授,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传统儒家留给后世的这种高贵遗风,则需要教师细致真诚地引导。“孔孟”虽然常常相提并论,但两者之间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对《论语》、《孟子》等相关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与比较之后,学生方能略知一二。由于本文的重点并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师不必对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过多的延伸与拓展,而要尽量围绕孟子学说中有关道德实践与自我修养方面来展开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

激发兴趣

1、说自己“平治天下,舍我其谁”,骂别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样的话难道象是出自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学者之口吗?这人偏偏正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请同学回忆初中所学的孟子的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对孟子的理解。

2、教师将需落实的文学常识补充完整并进一步向同学介绍“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让大家了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对待论敌难免偏激的一面。学生当能回忆其初中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对孟子的了解多半仅限于“亚圣”、儒家代表人物等标签式概括。少数阅读面较广的学生可能会表达一些独到的认识。通过学生回忆,教师补充,还原一个鲜活的孟子形象,激发学生对孟子其人其文的兴趣,有助于减轻对文言课文的畏难情绪,提起精神投入学习。

朗读课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点

落实重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圈划课下重要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

2、请同学分小组讨论串译课文,分别概括《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中心论点。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提醒同学思考“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并明确“舍生取义”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论”的体现,而“浩然之气”一文的观点也是孟子在“性善论”中提倡充分发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体现。

1、通过课堂圈划落实字词解释。争取当堂掌握常用通假字:辟、得、与、乡、无、闵、辩;常见虚词:为、恶、以、而、于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等。

2、学生容易将《鱼我所欲也》的论点误认为是“舍生取义”,通过串译课文明确论点应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3、从文中抓住原句明确“气”“是集义所生者”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长。孟子文章的重要特点就是气势充沛、雄辩滔滔,不通过反复朗读不能深解其味。针对文言篇目的学习,尤其针对高三年级的应考现实,教师仍需提醒学生对文言现象及时归纳、不懈积累。串译课文后的论点概括是否精当是对该文言课文内容是否落实的一种整体反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相关的思想主张。

(这一环节是落实基本知识层面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程度确定课时长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语言:

1、请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欣赏的`语句富于情感色彩地朗诵出来。让其他同学先猜一下这位同学为

2、引用历代文论家对孟子语言的

评述,比如“孟子长于譬喻”,引导学生注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寓言人物的语气。总结孟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点拨:结合孔子与孟子的身世与性格,结合他们所处的

1、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比较分析,能在已学课文《论语》七则中划出相关原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来之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讨论孟子不同于孔子的性格与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学生过去对孟子的认识一般较为表浅化、标签化,到了高三阶段,教师当就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进行细读只是第一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会学生从文本资料中提取同类论题、正反论点进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一些心得体会、一二独到的观点、较为完整的思路,这是第三步。

(这一环节着眼于提高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1、整理归纳本文出现的语言现象,做在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选择其一自行配乐朗诵并录制,同学间互相欣赏交流。

3、选择阅读以下书目中感兴趣的一到两篇作品并写读后感(每篇300字以上)。

(1)《道德文章》鲍鹏山

(2)《王者师与大丈夫》鲍鹏山

(3)《中国哲学简史·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冯友兰

(4)《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孔孟》黄仁宇

(5)《国学概论·先秦诸子》钱穆按照要求,及时完成作业,选择优秀作业供同学交流学`习。常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在每节课后都要强调,如有必要,教师可将语法要点提炼给学生。以录音的形式落实对每个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通过互相欣赏交流提起学生的兴致,认真对待这项口头作业。拓展阅读及读后感的撰写有助于打开学生视野并借文字表达促进思考的深入与严谨。

思路点拨

气势充沛、锋芒毕露、铺张扬厉、善于层层追问步步进逼,富于鼓动性——本文选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风格特征。教师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孟子论辩艺术上,结合写作训练展开课堂教学。从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导学生欣赏孟子辩才无碍、气盛言宜的文风,并进一步学习掌握这种手法在写作实践中的灵活运用。由于课文选段集中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师也可以专门安排课时,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促成学生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孟子独立精神与高尚人格的养成与个人性格元素、社会时代土壤的关系,尤其是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有学生对孟子的逻辑与道德有疑问,教师也可以借机展开讨论,将儒家、道家、法家,甚至于刑、墨、名等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务求让学生对传统道德伦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绝。

练习举隅

1、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找出例证,简要说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孟子长于譬喻”,譬喻在现代修辞学中也被称为类比,请模仿《鱼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可以选择下列某组观点中的一个进行尝试)。

(1)、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完成练习后可参看《孟子·告子》中相关的辩论)

(2)、内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内在的道德更重要

(3)、爱情比生命更可贵/自由比爱情更可贵/自由比生命更可贵

3、在学习了本单元十七、十八课(《指南录》后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后,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气”对后世文人志士的影响。

孟子二章优秀教案及反思 篇7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告子》。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孟子二章》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孟子二章》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习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习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习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6、拓展延伸:请学生说出与本文主题相近的名言?再列举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二章》反思

上完《〈孟子〉两章》一文后,不能仅停留于对文言知识的把握层面。

所以,我又搜集了一些关于孟子的文章,一方面把学生从一个单元的文言学习的疲劳中解放出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消化文言课文,巩固背诵和积累,同时进行同一主题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以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课文思想及孟子其人,最后通过写作来巩固这种认知成果。

一、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一下你从孟子身上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孟子舍生取义的选择,义高一切的主张;

读出了孟子忧生乐死的认识,居安思危的清醒。

(以上的总结还可完善,下同)

由此,你又联想到了些什么?由此展开学生由此及彼的想象能力训练,结合平时的所见所读想,或补充,或论证,这样为“引-议-联-结”的作文结构训练做些扎实的引导,可以以《由孟子的(思想、主张)想到的》为题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能够有章可循,有话可说,这样才能写出一些内容充实、有一定思想性的作品来。我想,这样的引导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二、完成《朱元璋删〈孟子〉》一文的阅读,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然后思考: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对孟子你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读出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这样再结合从课文中所领悟的孟子的思想或精神,形成三个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把这些句子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分论点,让学生分别从这些方面去搜集材料或直接引用教材中的素材去进行分析论证,让学生掌握另一种文章写作结构,让学生的论证思路通过这种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最后形成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结构文章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公文(也就是常常要老师或其他人员所写的年终总结、质量分析、个人述职之类的文章)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常常这样去总结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认识,长期积累,是不是可以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思想甚至是一种成熟而有特色的风格呢?

孟子二章教案 篇8

1、积累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4、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1、2、3

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一、导入

前些天,我们学习了孟子的文章《鱼我所欲也》,了解了孟子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孟子,进一步了解主张仁政王道的孟子。

二|导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把握字音,读出节奏(初读字音和节奏)

1、教师范读文章,要读出气势(可找名家的朗读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大声),读准字音和节奏

3、学生试读(可先齐读,后指名读,要找2-3名学生,重点看字音和节奏)

(二)、译读全文,读出内容(再读读出内容)

1、教师指导分段译读全文。(可根据内容把文章分段,降低文章的难度。可分为第一句,三里之城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结尾)

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并标出疑难词句

2、学生质疑、解答,学生边读边翻译,教师点拨

重点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山下团结

郭:外城环:围池:护城河是:这委:放弃去:离开域:限制

固:使巩固畔:通叛,背叛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重点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3、理思路

①、教师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学生思考讨论: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

学生交流

教师交流时边归纳: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一方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一方地利不如人和(战争需要人和)

域民

固国(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