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精选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如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篇1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放手‛指明方向。以学生良好的学
这是湘教版的《沉与浮》,这一节是在奇妙的水的第四节课,这节课是在我们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来了解物体的沉浮状态,这种状态也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在课上,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物体的沉浮状态。通过实验让学生们感知浮力的存在,了解物体所受的浮力与什么有关。知道沉浮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和控制的。这节课单从理论上来分析是比较难的。所以我们更多的需要学生来亲自动手通过实验来知道最后的答案。
我们知道,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才是课堂舞台中真正的‚主角‛。好的教师不是自己当主角,而是尽可能把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想、去做、去说。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害怕一旦放手后,学生会跌跌撞撞,会错误百出,学习会偏离既定的方向,课堂会不可收拾。于是,教师总是不敢放手,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小步走’,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把探究活动分成几步,甚至细心地为他们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小问题,在课件中来个‚温馨提示‛,学生只要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总能得到老师想要的结论,初看这样的课堂似乎很成功,教学目标都能达成,学生与老师配合得很好,教学过程也很严谨、流畅。但细细分析,这样的课堂真的有效吗?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真的有利吗?
其实学生并不怕跌倒,他们本来就是在跌跌撞撞中认识这个原本陌生的世界的。如果生命的生成需要成本,那么这样的跌撞就是他们该付出的成本之一。学生的学习潜能需要激发,当我们放开手会发现,虽然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但是他们的步子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坚实。教师惟有懂得放手,孩子才能展现独立,张扬个性。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一直尝试在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更大的探究空间,但总有许多时候不如意,静下心来反思,才发现孩子并没有适应这样的方式,该怎么转变孩子的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尝试:
1、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
‚学贵有疑‛,科学的怀疑精神既是科学的基本精神,也是科学创新的支点。但是由于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教师言行都是准则、真理,学生从来不会去怀疑老师的答案。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找不到适宜萌发的土壤,好问的天性经常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学生沉湎于自我否定,对自己的认知、记忆、思维以及言语、操作等活动抱着消极心理,自信心不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幼稚肤浅的还是超越要求的,教师都应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创造良好的生疑发问的气氛。而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挫伤生疑发问的积极性,压抑学生的思维发展。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怀疑精神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不断开拓、创新、实践的过程。怀疑精神固然可贵,但实践更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对某一理论或现象提出怀疑的时候,我们教师在鼓励他们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他们,用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去证实自己的观点。在这个求索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受益无穷。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要相信自己的观点;在全班汇报和回答问题的时候,鼓励学生大声地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正确与否,首先表扬他的勇气,对于学生错误的答案不要马上纠正他,而是要先鼓励他的想法中正确的地方。在平时课堂的每个细节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敢想、敢说、敢做。
3、鼓励每个孩子自己动手探究
以往我们总是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并按照操作员、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分工好每个人的任务,这样的分工,貌似使小组探究更高效、省时,但实际上却影响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到,在一个小组中,往往有一大半的孩子在充当看客的角色,并不能真正融入到这个探究活动中去,甚至久而久之,有些连看客都不愿当了,顾自己在做着其他的事情。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才会感兴趣,印象也会更深刻,所以我们要为每个孩子创造动手探究的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份探究材料,一张记录单,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究,自己记录,之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发现。我觉得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引领探究思维的发展
‚我们坚信: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我们的课堂中不乏热热闹闹的探究活动,在活动的背后却是对思维发展的缺失,因此,当我们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的时候,不能放弃对学生思维的引领,做好创造性及控制力度的协调统一。
在课程刚开始,通过一些简单的事物,让学生们猜测和假设结果是什么样的,并让各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结论。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到底结果是否与我们的预测相同。再通过一个特殊的实验结果,引出我们怎么改变一个物体的浮沉状态,这个问题依旧采取了小组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和小组协作中找到问题的关键,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用一个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来给学生推出扩展,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型知识去尝试解决我们能够遇到的问题。
总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放手‛指明方向。以学生良好的学 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请你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知识主要为转化后进生方面的知识:
后进生的特点:(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1)自尊,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
(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
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洋思中学的经验: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4)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5)要反复抓,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即该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
(3)在信念的基础上展开全面调查,了解王峰坏习惯形成的原因;
(4)“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要全面、辨证地看待后进生,要挖掘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5)要为后进生转化创造各种条件;(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争取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依靠、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等)
(6)抓反复,反复抓。(注意衔接处,在低谷时应注重培养自制力,在进步时,应予以鼓励,看到不足,在复发时,应确立信心)
教学案例分析例 篇2
《画风》是二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在辖区二年级级部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画风》,这节课受到了领导与教师的高度评价,当时我也比较满意,但是静心反思,还存在些许需要改进的地方,下面结合教学过程作如下反思,与同仁们共勉。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生(争先恐后):是风。
师: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风有大有小。
生2:风没有味道。
生3:风抓不住。
生4:四季的风也不一样。春天的风温暖,夏天的风很热,秋天的风凉爽,冬天的风寒冷。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风的特点还真不少。
反思:从学生喜欢的谜语入手,很快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自由交流对风的印象,学生交流起来比较轻松,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导课要紧紧围绕文本,导课要讲究艺术。
出示课题
二、 朗读课题,引入新课师: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想知道谁画风?
生2:我想知道怎样画风?
生3:我想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
生4:风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怎么画呢?
师适当板书学生质疑的问题:1、谁画风?2、怎样画风?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让我们一块儿学习课文,看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反思:采用了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的方法导入新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课文产生兴趣。但是,有一个遗憾:当学生3提出想知道风的形成问题时,徐飞高声说道:“我知道,我还知道有龙卷风……”,当时我打断了他的话,说课后同学们可以从《十万个为什么》上寻找答案。课后反思自己仍没有走出教案的框架,其实在课堂上可以简单向学生解释风的形成原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
三、 初读课文,文中识字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想:谁画风?(生自由读课文)
生:宋涛、陈丹、赵小艺。
师: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出示课本中三人的图片)
学生说出答案,并在书上的三人图片旁写上他们的名字。
师:你能和他们打个招呼,与他们交朋友吗?
生: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曹文轩,很想和你们交朋友。
反思: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认识了“宋、涛、陈、艺、丹、招”六个生字。但是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识记每个生字的基本识字目标没有稳妥达成。
四、 读画结合,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师:他们的画上画了什么?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师:我们来欣赏他们画的三幅画。
出示幻灯片(自己绘制)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言自语地说。
师:谁愿意把你喜欢的画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要把你喜欢的理由说清楚。
生:我喜欢赵小艺的画,因为……
师随机板书:旗子 飘
风车 转
小树 弯
雨丝 斜
师:想想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请三个小朋友读读勾画的句子。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并在相应的板书后,勾画斜斜的雨丝、转动的风车、飘动的旗子的简笔画。
师:谁能把弯弯的小树的样子画出来?
抽生上台画。
师:(指着黑板上的小树图)请小朋友们猜猜:这是谁画出来的风?
生:陈丹。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能把课文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吗?
生:能。(生读六自然段)
师:小朋友,有什么问题吗?
生:他读得很流利,字音准,把弯弯读得很重?
生(画风的小朋友):我知道为什么把“弯弯”读得很重。因为小树在没风的时候是直的,有风就把树吹弯了,弯弯的突出有风。师:你真会读书。我们大家来跟他学一学吧!
抽生读,男女生比赛读。
师:(指着黑板上的学生的红旗)猜猜:这又是谁画的风?
生:赵小艺。
师:赵小艺为什么把旗子画得这样子呢?
生:因为有风,风把妻子吹得飘起来了。
师:那你能把赵小艺画风的那段读读吗?
生读
生:我还能读得更有感情。
生再读此段
生齐读。师:最后的雨丝图是谁想出来的?
生:宋涛。
师:雨丝为什么会是斜的?
生:因为有风。是风把雨丝吹斜的。
师:那我们在读的时候应怎样读呢?自己练习,谁来试试?
抽生读,男、女生比赛读。(把“斜斜”读得重一些。)
师:赵小艺受了伙伴们的启发,又画了……
生:转动的风车。
生齐读8自然段。
师:看了画,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生:我觉得赵小艺最聪明,是她第一个画出风的。
生:我觉得这三个小朋友都很聪明,爱动脑。因为画风是宋涛提出来的。
生:我明白了只要肯动脑,就能把事情做好。
师:是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风虽然不能直接画,但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反思:这个环节较长,优点是遵循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较好地处理了"读"与"画"的关系。通过学生读课文,再画出来,初步检验了学生是否读懂了文章;又通过画图来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感悟。"画"是手段,"读"是目的,而思维理解及感悟始终伴随着"读"与"画"的全过程。这样的"画"进入语文课堂是有价值的。但是我没有大胆放手,代替学生画了其中的三幅,而学生只画了一幅。其次,由于课件制作粗糙,所以画面是静止的,飘动的旗子、转动的风车、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都没有动起来。
生:我要画在空中飘舞的纸片。
生:我要画一个小姑娘,她的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生:我要画几朵小花,小花在向我们点头呢。
生:我要画柳枝在风中跳舞。
……
师: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那就动手画吧。
(生自己动手画)
师:老师布置个作业,课后把你的画画好,我们要把这些有创意的画贴在墙上展示一下。
反思:让课文进入学生心中后,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因此,学生画的风各不相同,延伸了文本形象,提升了文本的价值。遗憾的是学生的画没能在课堂上完成。
教学案例分析例 篇3
简阳市五合乡中心小学
杨昭霞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让学生通过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感受到物体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情景导入
1:欣赏动画。(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1、观察,初步感知
(1)认识对称
仔细观察,这些照片有什么特点?(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
(2)揭示对称
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拓展交流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
(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
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天安门、飞机、奖杯、蝴蝶等)
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在小组内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是对称的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反馈。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板书:对折
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师:请大家把其他的两个图形再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小组交流述说)
师:以上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完全重合的。
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学生讲轴对称图形),那谁来说说这三张图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点名回答)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果把刚才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什么呀?
生:一条折痕。
师: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板贴:对称轴)
师:你能找出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吗?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3、识别,加深体验——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一些图形娃娃也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但它们有个要求(电脑出示p57“试一试”)要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大家能满足图形娃娃的要求吗?组长拿出信封中的图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选的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操作)
师:(点名回答)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学生投影展示)
师:那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请2—3名学生说)
4、训练,巩固特征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棒啊!下面吴老师呢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1)师:(课件出示第58页第1题)这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直接提问,课件演示1—2个是轴对称图形,对有疑问的再演示)
(2)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就让我们在抢答游戏中把它们找出来吧,看谁的反映最快。(教师举字母卡片,学生抢答)
(3)师:(小结)为什么n、s不是轴对称图形呀?
生:(上来动手折一折)因为它们对折后不会完全重合。
师:所以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一起说)
三、做一做——内化新知
(1)教学例2做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呢?请组长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吧,看哪个小组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最美了。(小组合作设计,教师巡视)
师:谁来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请2种不同的方法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讲讲他们的做法)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我们做出来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学生讲完全重合)(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并把一些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师:昨天吴老师也剪了几个轴对称图形,(电脑出示p59第4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你能连一连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9页,在书上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再点名回答,电脑相机演示连线)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把你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学生小组交流,再点名回答)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所在 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还学会了做轴对称图形。)
五、巩固练习
(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达,老师在电脑上演示)
(2)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电脑出示p58想想做做3)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翻开书到p58,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电脑演示,做对的举手)
六、看一看——拓展延伸
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雅虎、百度网站去查阅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
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
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
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
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
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自主活
动和合作活动为主。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儿童亦
然。整堂课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本课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动画:“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在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渲染中,两只小企鹅到北京旅游,介绍沿途参观的很多著名景物(这些景物都是对称的),带领学生一起畅游了一番,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观察优美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对称物体之美,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这种赢造宽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观察这些实物的特点——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从而引入对称,逐步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教学新授,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课题实验中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
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
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点评:实践操作是学习数学的根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节课下来,老师说课的时间总共不超过15分钟,剩下的时间都是学生的了,学生说的多了,动手操作多了,参与面广了,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小组合作、发挥特效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本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低年级学生作图能力不强,对于正确美观地制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学习发展的进程不同,针对一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评一评小组成员中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在动手操作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轴对称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点评: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较多,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外延伸、丰富情感
本堂课的结尾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对称建筑,配上古典的轻音乐,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古建筑又是一种艺术,渗透在数学学科中,既是学习数学的好材料,又是渗透民族文化的好题材,选择切合教学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题材,如本课例中的背景音乐、古建筑、中国剪纸等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点评: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活体现,让学生再次感受这些对称物体之美,设计别出心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导入虽很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欣赏美,也很自然,但总觉有些平淡。在判断学过的几何平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汇报时处理得过急没有注意到个别差异。
教材分析:
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教学案例分析例 篇4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体会课文内容;
2、通过充分的阅读,了解刘伯承意志坚强的特点;
3、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并体会这种感情;
4、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的方法。
教教学过程:
(一)快速阅读,掌握信息。
生:我知道了刘伯承右眼受伤的时间。
生:我知道刘伯承眼睛受伤的经过和伤势严重。
生:我知道刘伯承非常坚强,能够忍受这种难以想像的痛苦。
师:同学们都了解到了很多信息,看来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的确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
(二)激发兴趣,交流感受。
生:讲了刘伯承做眼部手术而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
师:不用实施麻醉而进行手术,这个故事一定很吸引人!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出声地读一读课文,然后与大家交流你读过课文后的感受。
(学生出声地自由读课文)
生:我非常惊讶。
生:我觉得不可思议。
生:我读完后大吃一惊。
生:我感觉刘伯承非常坚强。
生: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一件真事,因为这是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生:我感到很震撼。
师:受到震撼。
生:刘伯承这种精神胜过关羽刮骨疗毒。
(三)自主体会,合作交流。
生:想!
师:我们知道学习课文有很多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单位,采用自己喜欢的,而且适合于本课的学习方法,对本篇课文进行研究、体会,然后与大家进行交流。(学生合作学习,研究、讨论。)
交流:
小组1:
生:我们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生:我们组还有几个问题:1、沃克医生为什么“额上汗珠滚滚”?
2、沃克医生为什么让护士出去后才问刘伯承的真名叫什么?
(学生研究、发表见解。)
小组2:
生:我们组采用3种方法:1、分角色朗读;2、联系课文插图;3、查阅资料。
师:你们采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能不能把这些方法结合得很好呢?
生:能!。
小组3:
生:我为大家介绍关于眼部手术的一些常识。
(介绍眼部手术。)
小组4:
(对课文质疑。)
生:我们想问一下,为什么沃克医生那么想知道刘伯承的真实姓名?
生:我想与刘伯承对话,问问他为什么数刀数?为什么宁可抓破白垫单也不吭一声?
(研究,理解。)
生:我们组采用质疑、讲故事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课文。
(研究、体会。)
(四)总结方法:
同学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受课文,对课文内容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看起来运用多种方法学习课文,的确有助于我们理解、感受课文内容。
《军神》一文主要赞美了刘伯承坚如钢铁、令人敬畏的意志。
教学反思:
在《军神》这一课教与学的过程中,力图体现新课标的一些新理念,结合课文特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课的教学。
1、在充分感受、体会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中年级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上述三点目标的确定,遵循的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三个维度,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个性体验的充分尊重,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充分重视,并落实了语文学科的感悟、品味、培养语感的基本任务。
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篇5
镇江市姚桥中心小学 陈书梅
当秋天踩着落叶诗意地走进我的视野时,课文里也开始秋意飘飞。
是这么回事——
【案例一】“枫叶信”飘进了课堂
(出示课件动画)
教师拿出自制的“枫叶信”,微笑着发给孩子们。
师:“信可真多呀!能读出来吗?”孩子们十分地惊喜,他们模仿着课文的角色,美滋滋地大声朗读起来。(指名读——齐读)
2.信里都写了些什么呢?接着往下读,找一找。(学生自由读信)
……
(孩子们互换着枫叶信,脸上写满了兴奋,忘情地诵读着。)
师:(教师配上音乐)把你最喜欢的一封信读给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师:你喜欢哪封信?能读读吗?(学生选择读自己喜欢的信,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点拨、指导)
教师运用诗意的教学语言、诗意的课件画面和富有诗意的“枫叶信”巧妙地实现了学生与“秋姑娘”的心灵相会。孩子们想像地翅膀在优美的旋律中飞升着,轻声地吟诵着,都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来,那纯真的表情,夸张地动作,那动人的声调,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诗意”的魅力。
【案例二】“枫叶信”飞到了窗外
师:小朋友说得多好呀,你们和秋姑娘一样会关心人。
师:回家后呀,咱们可以上网查阅有关动物、植物冬眠的资料,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给这些可爱的动物,植物们写封信。
孩子们的心灵是蕴藏丰富的矿藏,但他们自己很难凭空发现、发掘和发展,必须在教学中依据具体的媒介和具体的情境,才能实现自我的发现和发展。
【案例三】“枫叶信”走进了心灵
师:“大家快把课前采集的树叶拿出来吧!”(孩子乐了,各色各样的秋叶从书包里飞出来:枫树叶、桐树叶、枇杷树叶……)
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很有诗意:做一个秋叶的标本,写一首秋叶的小诗,画一张秋叶的画,用秋叶设计一个装饰品。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时,让学生自愿走进课文的情境,读出了形,读出了神,读出了情。学生真切地领会了课文的真谛,并与“秋姑娘”的美好的心灵在富有创造性的诗意情境中相会、相融了,他们在诗意而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体验着,想象着,创造着,发展着。
【反思】
这节课,儿童的智慧就“指向了心灵看到的地方”——“秋姑娘的诗意心灵”,并且还在“秋姑娘”的诗意心灵里徜徉着,“生活”着。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和诗人,儿童是喜欢幻想,喜欢诗和诗意的。
一、语言激qing: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激qing,是课堂的标识。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融……语文课堂要使课堂处处闪现着智慧,处处充满着灵气,处处涌动着激qing。这是个性的魅力!众多名师的课堂,时时处处让我们感受他的“情”。真情、亲情、友情……都化为激qing,教师的激qing,学生的激qing,课堂的激qing!因此,语文课应该激qing荡漾,个性飞扬。教师要做个有情人,会歌,会笑,会赞,会泣。通过潜心备课,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心随着作者一起跳动,这样才能以动情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传达作者的情思,感染学生,从而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学生的情感才会迸发,才会诗兴大发。
二、形象传情: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诗意的课堂是需要被点燃、被激活的。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自制的“枫叶信”,打开了孩子们思维的闸门,孩子们写了许许多多内容各异的“枫叶信”,是我始料未及的。听着孩子们脱口而出有感而发的话语,欣赏着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小诗,我分明感受到了那灿烂的童心,那飞扬的诗心! 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能够“诗意”的栖息,之所以能够说的美如“诗”,我想,关键缘于一个“情”字。因为语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功能,所以只有充满“情意”的语文课堂,只有充满诗意的教学语言,才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意”栖息。
三、诵读悟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浓郁的诗意境界,为孩子们营造了尽情想像的空间。他们的这些想像多么丰富美丽,多么超凡聪慧!一个个简直就像小诗人!通过绘声绘色的诵读,学生们更真切地领会了课文的真谛,并与“秋姑娘”的美好心灵在富有创造性的诗意情境中相会、相融了,他们的心灵也和“秋姑娘”的心灵变得一样诗意、一样美好。他们在这诗意而美好的心灵世界里徜徉着、体验着、想像着、创造着、发展着。这才是真正直达学生心灵的、充满人文精神的教学。
语文是歌,
一曲礼赞生命的歌;
语文是诗,
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语文是画,
一幅五彩斑斓的画;
……
诗意的课堂,语文的栖息地。诗意的语文课,如同高山流水,春雨缠绵。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诗意的语文教师,充满着自信与关爱。诗意的语文教师,才华横溢,运筹帷幄。诗意的语文教师,语言优美,风趣幽默。我想:低年级的语文课只要洋溢着诗的情感,诗的意韵和创新的火花,就能融通、打动孩子的童心,就能成为孩子可以信赖、渴望拥有的“快乐老家”。愿我们都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用智慧去点燃诗意的语文课。
教学案例分析例 篇6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堂教是一种对话,是一种持续不断地、高质量的对话。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他们是一个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的共同体。对话的实质是交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一起分享理解,也就是说老师更有可能从学生那得到帮助、提高。那么,在一向被认为枯燥、乏味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对话,就能很好的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久前,在市区高中语文评优课活动中,当我执教人教版第二册孙犁的《黄鹂》一课的过程当中,我和新桥中学高一(3)全体学生,兴趣盎然地“聆听”了黄鹂婉转的“歌喉”。在“整体把握”了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后,我依葫芦画瓢,按照《教参》所提供的内容,进行最后一项小组讨论。
师:课文先后四次写到黄鹂。每一次,黄鹂的境况和作者的感受各不相同,�
(学生思考后,分小组讨论,5分钟后,开始交流)
生1:我们这一组认为,第一次描写黄鹂最重要,写出了作者童年迷恋捕鸟,从而引出黄鹂。“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深深的'叫着夏天-----”童年的歌声萦绕在耳边,童年的记忆最深刻。而且没有第一次,就没有第二、第三、第四次,所以第一次描写最关键、最重要。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的,这一小组的学生既从内容也从结构上进行了分析。是啊,美好的童年,童年趣事,让人难以忘怀。
生2:我们小组认为,第二次描写黄鹂写得最好。因为,抗日战争时期,作者见解了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在血火的考验中,黄鹂的美丽展现出来了,能使人们产生联想,联想到残酷的八年抗战,表达了当时抗日人民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热爱。
师:嗯,概括的很精彩!这位学生由黄鹂的形态进而联想到它的象征意义,联想很丰富,概括很正确。
生3:老师,我们这一组一致认为,第四次描写得最好。因为,黄鹂在春季的江南,“那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茂林修竹、桑田苇泊”,使黄鹂的全部美丽都展现出来了。再想到“虎与深山、鱼和深潭、驼和大漠、雁和长空”,从而得出全文的主旨:“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生4:我 因为作者由江南春季黄鹂的美丽,黄鹂与大自然的和谐,联想到其它动物,进而升华到我们人类,说明人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达到“极致”。
师:两位学生讲的非常全面(正合我意,《教参》也是这么分析的)。
还有哪一组要交流自己的观点吗?(接下来,我正准备“迁移联想”:辩论“‘适宜的环境’与‘人的极致’的关系”。突然,有位同学怯怯地站了起来)
生5:我认为四次描写黄鹂各有各自的妙处----
师:(很好,有不同见解,我洗耳恭听)这位学生很有勇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思维,让我们听一下你的理解!大家鼓励一下好吗?(掌声四起)
生5:第一次写童年时迷恋捕鸟,但作者“没见过”黄鹂;第二次,在抗日战争时期,作者见到了姿态矫健的黄鹂,但“一闪而过”;第三次,病中见了黄鹂,可惜被“吓走了”。逛鸟市,却见到了“被玩弄”的黄鹂。前三次都有遗憾,其实都是为第四次写黄鹂、展现它的“美丽的极致”作铺垫的。所以我们�
师:(我有点惊讶!这是《教参》上的分析所没有的呀,可很有道理)大家觉的他的理解怎么样?(好),我们怎样感谢他?(掌声热烈地响起)
接下来,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的影响下,,同学们在辩论的环节中的创新思维更是开阔:
生6:“在适宜的环境中人才能达到极致。比如:李白的《观敬亭山》就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与敬亭山高度融合创造出寂静的境界。”
生7:“乱世出英雄。乱世不是适宜的环境,人不也达到极致了吗
生8:“是金子总会发光,人要闯身边的世界。钱钟书经历了文革,不也有《管锥篇》的问世吗?”
生9:“钱钟书要不经历文革,可能会有更大的潜力吧!因为他毕竟沉寂了十年。”
上完这节课,不仅是学生,还有我,都在想:但愿所有“黄鹂”都能展现他们的“极致”!
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的对话。在对话中,教师走下了神坛,成了学生的援助者;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课程的组成部分,构筑起共同探讨的舞台;在对话中,教师学会了倾听,学生学会了怀疑、选择、批判,师生都得到了发展,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领悟到课堂的快乐。这节评优课,我在对话中赢得了学生的理解与信任,才能瞬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正如古人所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爱其术”。对话,可谓是架起心与心的桥梁;对话,打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
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今天的中学生,好象天生具有创新精神的因子,他们意气风发,敢作敢为,虽包含莽撞和杂乱,但并不可怕。《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先生认为:“创新思维就象种子一样,它需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话既深刻又形象,它启迪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少些、再少些压制学生创新思维的条条框框;多些、再多些张扬学生人性的理解和培养。借鉴《黄鹂》这篇散文的主旨,作为笔者的结束语:但愿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是“江南的黄鹂”,拥有“极致”的课堂境界,在课堂对话中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展现自己的“全部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