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一下数数教学设计(优秀17篇)正文

《人教版一下数数教学设计(优秀17篇)》

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

《数一数》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是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难点

1.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

2.准确数出物体的数量,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数数结果。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大家高兴吗?你们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你们想不想学好数学呢?下面老师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美丽的校园吧!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

教师:瞧,我们的校园多美呀!仔细看一看、数一数,你们都有哪些发现呢?

学生汇报:有一位老师,许多小朋友,一面红旗…… 2.教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物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每种物体到底有多少个。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图中有哪些数量是1的事物呢?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说得真不错。像“1位老师、1面红旗、1个足球、1座教学楼……”这样数量只有1的事物,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带领全班学生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事物。

教师:下面我们找一找数量是2的事物,谁来说说看多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像这样数量是2的事物,我们就可以用几来表示呢?(用数字“2”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请全班学生读一读。

(3)依次数出数量为3-10的事物,教学方法同(1)(2)。

在学生数的过程中,教师依次出示3-10的数字卡片。

(4)教师:翻看课本第4-5页,同桌互相说一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互动,按顺序依次说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三、反馈完善

1.小结数数的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刚才我们数了很多事物,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预设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做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2.认读1~10各数。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十个数字,现在你能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摆一摆吗?拿出你们手中的数字卡片,摆给同桌看。

学生同桌互相摆数字卡片,教师巡视。教师:你会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读一读吗?学生齐读1-10各数。

3.巩固练习。

4.联系实际生活,数身边的实物。

教师:看来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都能用数字来表示。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能用这些数字来表示呢。

学生观察,汇报。

四、课堂作业

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和数量

《数一数》教学设计 2

活动目标:

1、知道10以内数的名称和顺序。

2、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学挂图《数一数》

活动过程:

一、观察挂图《数一数》

1、看一看,画面上有哪些动物,分别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数一数,图中每种动物的数量各有几个。

3、说一说,引导幼儿按动物数量的多少说出每种动物的名字。

4、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数一数》,引导幼儿掌握数词和量词。

二、观察画册《数一数》

1、引导幼儿观看画册,指读儿歌。

2、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讲述小动物的故事

三、手指游戏“十个手指头”

1、教师说儿歌《十个手指头》,幼儿跟读。

2、教师启发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创编动作。

3、幼儿自由表演儿歌。

日常生活教育及区域活动投放材料:

1、引导幼儿观察《看猴山》

1)、说出猴山上有多少只猴子。

2)、数一数,树上有几只猴子,荡秋千的小猴有几只,梯子上的小猴有几只等。

3)、说一说,山上的猴子多还是山下的猴子多。

4)、找一找,与照片上相同的小猴子是哪只,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在数学活动区,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卡片取出物品数量,学习物品与数字的对应。

家园共育:

儿歌有明快的节奏,念起来顺口,容易记住,可以提高孩子学习数数的兴趣。家长在教孩子学习口头数数时,可以用一些简短的数数儿歌,如《数字歌》等。

附:

数一数

一头象,两只虎,

三只熊猫四只鹿,

五匹马,六只鸭,

七只小侯八只兔,

九条金鱼十只鼠,

大家都来数一数。

十个手指头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头;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数字歌

一一一,一只小鸡叽叽叽;

二二二,二只小狗汪汪汪;

三三三,三只绵羊咩咩咩;

四四四,四只老鼠吱吱吱;

五,五只布谷咕咕咕;

六六六,六只小鸭嘎嘎嘎;

七七七,七只蟋蟀唧唧唧;

八八八,八只青蛙呱呱呱;

九九九,九只斑鸠啾啾啾;

十十十,十只蜜蜂嗡嗡嗡。

《数一数》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数学第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认数、数数,学会从1数到10。

能力目标: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能够数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

情感目标:在数数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学会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具体实物过渡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刚入学的小朋友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观察画面往往只对其中色彩、人物等感兴趣。根据学生这个特点,通过创设情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与同桌交流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年级小学生了。咱们这节课来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最会上课,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新书的封面。书上都有些什么,分别有多少呢?

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师:这些都是数学知识,数学课上要学习很多数学知识。大家刚才表现的都很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观察图片,展开新课

(一)多媒体出示一所“美丽的校园”图。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新学期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都有一些什么?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然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老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因为老师不认识小朋友,可以请一排或一列的同学依次站起来汇报)

(二)数图中的`数量。

1.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生可能回答: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一个足球),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表示出来。

师: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生:用1表示。)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都有哪些?表扬同学们观察的仔细。

师:有2位同学在用单杠锻炼身体;有2位同学很懂礼貌,在向老师问好;有2位同学在看书,讨论问题。那么,2位同学玩单杠、2位同学敬礼、2位同学看书,这些可以用几表示?(生:用2表示。)出示数字卡片2,老师领学生一起读一读。

3.数出数量是3的。

师:图中数量是3的都有哪些?

师:有3位同学在跳绳锻炼身体;有3个板凳。那么,3位同学跳绳,3个板凳可以用几表示?(生:用3表示。)出示数字卡片3,请学生读一读。

4.做一个“火眼金睛”的游戏,依次数出数量分别为4、5、6、7、8的事物。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找到图片中数量分别是4、5、6、7、8的事物分别是有哪些?

师:学生回答,(表扬)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展示图片中数量分别是4、5、6、7、8的物体分别是哪些,并且在图片中标记出来。

5.认读9、10各数。

通过课件呈现数量为9和10的四幅小图片,让学生分别数一数(左上)小女孩的表情有几种,(右上)颜色有几种,(左下)草莓有几颗,(右下)小提琴有几把。让学生清楚地认识9和10。

(三)认读1-10各数。

1.按顺序认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字,先从小到大读。增加难度:从大到小读。

2.不按顺序读:随机指数让学生读。

三、知识应用

(一)出示一幅水果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每种水果的数量。

(二)出示第二幅图片,让学生小组讨论图片中苹果、蜜蜂、蝴蝶等事物的数量,将不同事物对应的数量和数字进行对应连线。

(三)小朋友们都很能干,请同学们任选教室里的事物,数出它的数量,看谁数的又对又快。比如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

四、学习儿歌

五、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为了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观察图上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开始讨论。这是新校园,有1根旗杆、2副单杠,3位同学在跳绳。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听清老师的要求。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止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发一个人潜在的能力和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成功。作为教师,把握住这种成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促使其在今后的课堂上听课更专注。

数一数教案 4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此处,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按要求去观察,去数数。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老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通过画面“美丽的校园”,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言语表达能力。]

a.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生1:一面国旗。

生2:一座楼房。

生3:一位老师。

生4:一个玩双杠的同学。

……

师:(表扬)同学们说得好。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b.数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都有哪些?

生1:有2个同学在跳绳。

生2:有2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

生3:有2个同学在看书。

生4:有2个同学正进校门。

……

师:(表扬)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有2个同学在跳绳锻炼身体;有2个同学很懂礼貌,在向老师问好;有2个同学在看书,讨论问题。那么,2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敬礼、2个同学看书等等,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c.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学方法同a、b。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事物时,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如果回答是“数出来的”,可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的对不对。

师:(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数数的方法很正确。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做事要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接下来,我们看哪位同学数得好?

d.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让学生再对照教科书第4页、第5页看一看每个集合圈里物体的个数和旁边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顺次认、打乱认)。

3.数数身边的实物。

[通过数身边实物的个数,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

a.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手指头、纽扣。

b.门、窗、灯、电视、空调、玻璃。

c.第一排同学的人数,第一行同学的人数。

……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数,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好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一些实物的数量。大家数得都很认真,数得很准确。放学后,你们可再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数一数教案 5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 6

一、预设目标

1、认识1~3的字形。

2、能做1~3数字与数量的对应。

3、能做1~3数字与点子的对应。

4、能联系实际生活,把数字用到生活当中去。

(二)整合其他智能

1.语言智能:大胆讲述。

2.人际智能:学会与他人合作。

二、活动资源

1、数字宝宝卡片1~3若干。

2、事物图片(衣物、水果、饮料、杯子)

3、点子卡片若干。

4、儿歌挂图一张。

5、实物:衣服、水果、饮料等。

三、示例活动

(一)教师出示儿歌挂图,用儿歌引入认识数字1~3。

(二)1、请小朋友再思考:举手回答,小朋友可自由发挥想象力,数字1~3还像什么?如,1还像柱子;2还像大白鹅;3还像麦当劳的标志等。

2、接下来,兔子朋友要请小朋友们帮个忙,帮他数数他今天去超市买了多少样物品,并用数字宝宝、点子卡片表示出来。

(三)教师扮演小猫,展示所买到的物品。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数一数。

(四)互动操作:教师出示物品的图片,引导小朋友用数字宝宝和点子卡片来表示,请小朋友轮流上前台操作。

(五)互动游戏:听音送数字。教师发放1~3数字宝宝给各个小朋友,老师敲击手鼓,小朋友听,听到几下,就送几到老师处。

四、重点、难点

(一)重点:1、认识1~3的字形。

2、能做1~3数字与数量的对应。

3、能做1~3数字与点子的对应

难点:能联系实际生活,把数字用到生活当中去。

(二)此活动可以采用表演法、操作法、绘画法等方法。

(五)注意事项

幼儿在活动中,引导孩子在平时生活中也可以数数字。

五、活动观察与评价

幼儿姓名:

各关键能力

表现突出

表现较好

表现一般

备注

数数能力

能够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

大胆讲述,学会与他人合作。

《数一数》教学设计 7

科目:数学

执教时间:

课题

数一数教材第2-5内容。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按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人和物的个数。

2、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

3、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指物数数。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指物数数。

教学准备: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们,你已经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你要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会数数吗?会看钟表吗?会认识积木的形状吗?买完东西会算帐吗?这些生活中的事情都离不开数学。现在请小朋友看数学书的封面,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画面中三个小朋友手里拿着的彩色纸鹤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知识。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挂图:

师: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看一看图里都有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学生看到什么说什么,同桌互说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引导学生有序观察说完整地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你能数出各种东西的数量吗?)

师:“有几面国旗?还有什么的数量也是1?”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10的人或物。

(3)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3、联系实际,观察教室里的实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里有几扇门?几个窗?几盏灯?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呢?

三、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5页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对应的数字。

2、指名到黑板前指着任意一个圈内物体数出物体个数,读出相应的数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观察周围物体,并数一数个数。

《数一数》教学设计 8

活动目标:

1、在学会绕口令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注意唱准休止符。

2、根据图片变化的暗示,学习运用“重组法”来改变歌词进行演唱。

3、敢于迎接由绕口令拗口及不断变化的歌词顺序所带来的双重挑战。

教   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了观看幻灯片、图谱的形式,运用视听唱,整体教学法,游戏表演法、提问进行教学。

学   法:利用观看幻灯片提问图谱演示帮助幼儿记忆歌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回答加深印象,指导、参与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快乐中获取知识。

活动准备:

1、山、林、草、路边、洞图片,虎、鹿、兔、猪、鼠的胸饰。

2、可移动的虎、鹿、兔、猪、鼠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数数歌”。

教学重点:能够学会歌曲,理解歌词的意思,积极参与到表演中来。

教学难点:在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唱准休止符,运用“重组法”来改变歌词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谈话:请你说说你喜欢动物的动物是谁?它喜欢在哪儿玩呢?

二、观看幻灯片,学说绕口令

1、师:今天有几只动物来到我们班上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咱们一起找一找它们都躲在哪儿呢?

2、师:(教师点击幻灯片2)这是什么地方啊?(山)看看是谁藏在了上山?(同时点击鼠标出现虎)

3、带领幼儿说短句“山上一只虎”。

4、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点击3、4、5、6帮助幼儿更快的记忆、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在幼儿的跟读中纠正字的发音。

5、师: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咱们再来回忆一下它们都是在哪儿找到的,(播放幻灯片7并介绍儿歌的名字《数一数》)

6、和小动物一起复述绕口令(幼儿说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加深记忆)。

三、学唱歌曲

1、师:这个绕口令小朋友们已经都会了真是能干,老师可以把这首儿歌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教师清唱,在唱到休止符时唱半拍,拍一下手)

2、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唱,老师声音大一些,小朋友的声音小一点。

3、师:下面我们再一次,注意听了老师把拍手的不要了,放在心里面数一。(幼儿再唱一遍)

四、歌曲表演

1、师:接下来呀,老师要请这几只小动物上来表演,我用我的耳朵听哪些小动物唱的好我就请它上来表演。(教师听并给唱的好的幼儿带上胸饰,幼儿唱两次)

2、五个幼儿表演动物,下面的幼儿帮忙唱歌。

3、五个幼儿表演动物,五个幼儿表演动物的住所。

4、全体幼儿一起表演,按照幼儿的想法去扮演角色。

五、结束语

师:老师再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出示图谱,改变动物出现的地方)根据老师给的小朋友们自己改一改歌词。

(教师不断地更换图片,幼儿进行演唱)

活动延伸:

将图片投入到表演区,鼓励幼儿在玩区域游戏的时候边玩边唱边表演。

数一数教案 9

教学内容:

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

1、这是什么地方?�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数一数》教学设计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27—29的内容

教学目标 :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2、学生每人准备20个小正方体。

3、教师准备10个正方体模型。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

活动一:

1、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谁能从1数到100?他是几个几个数的?为什么29后面的数是30?

2、刚才他一个一个地数了,谁能5个5个地数?

3、你们能10个10个地数吗?为什么你们数了90后数的是100呢?

4、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1数到100,� )

活动二:

1、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刚才数过的这些数外还有别的数吗?(出示课件资料图片)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大数?谁来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

3、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大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为引线,先展示老师提供的资料,再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

活动三:

1、(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这是一个什么物体?(出示课件大正方体与小正方体对比图)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很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学生汇报完后)谁估的比较接近呢?我们还是来数一数吧。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数出来呢?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怎样数比较好。(学生分5人小组活动,每组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每人20个小正方体,合作讨论数的方法)

3、小组汇报:可以怎样数?(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操作演示)

4、哪一组数的方法比较好?我们一起来这样数一数。(课件演示由10个小正方体到一条,由一条到一层的过程)这就是大正方体中的一层,这样的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是怎样数的?(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5、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一层是100个小正方体,那么在大正方体中有这样的几层呢?(课件演示由10层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一起数数看。

6、那么要知道大正方体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就可以象这样几个几个地数了?数了几个100?10个一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设计意图:出示大正方体后先让学生估一估其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数一数,这是一个较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讨论后,评价选择出较好的数的方法,在数出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后,再数出一共有这样的十层,发现可以一百一百的数,得到10个一百是一千的结论。这一部分有效的利用了课件,由抽象到具体,突破了重难点,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7、我们知道了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如果有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个呢?4个呢?5个呢?现在你们是几个几个地数的?为什么这样数?那如果有这样的10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一起数数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板书:10 个一千是一万)

8、现在如果有7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并教学了数几千的数,一个一个大正方体的出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提问有7个大正方体后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为以后学习大数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活动四:

1、请同学们感受一下一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2、请同学们感受十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3、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是50张纸,两本就是100张,再请同学们感受一下它的厚度,说一说,并用手比划出它的厚度。

4、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5、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6、现在你们知道一千和一万谁比较大吗?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天天接触的数学书的教学,让学生对一千和一万这两个数的大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但巩固了10 个一千是一万,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更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活动五:

1、我们在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个就作为了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谁是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呢?一千一千地数呢?一万一万地数呢?(板书:个、十、百、千、万……)

2、在这些计数单位中,哪个计数单位最小?哪个计数单位最大?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3、我们在写数时,为了表示不同大小的数就会把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这些数字所占的位置就是数位。要表示几个一,数字就要写在个位上,要表示几个十,就要写在十位上,那要表示几个百,就应该写在什么数位上?要表示几个千呢?要表示几个万呢?(板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4、那么你能在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从右边数起第几位是千位?第几位是万位?为什么?

5、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书28页的填一填。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体验了一千和一万的大小后,继续认识到千和万都是计数单位,他们对应的数位是千位和万位,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到他们,提问学生为什么以引导他们了解从右往左数位依次增高,计数单位依次增大,进一步巩固对千和万的认识。)

活动六: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我会填: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       )是一千,(       )一千是一万;千位的左边是(     )位,千位的右边是(      )位,百位的(      )边是千位。

3、出示书29页说一说的正方体木块图,先让学生小组试做,在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出示书29页的涂一涂,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提出要求:想一想怎样涂才能使涂出的方格数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238个小方格。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相互评一评。

(设计意图:通过我会填的练习,进一步巩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说一说木块图的数法是为了掌握大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大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打好基础,涂色的练习是对前面练习的补充,前面是看形说数,后面是看数摆形,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人教版鲸教学设计 11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概括起来说,4至7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课文首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作比较,使我们形象地了解到,鲸比象还要“大得多”。接着,用翔实的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以此来说明鲸“大”。然后,又以我国捕获的一头鲸为例,再次列举具体数字,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很大。作者在介绍鲸吃食物以及鲸的生长时,又一次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在介绍鲸的呼吸时,用“花园里的喷泉”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这种打比方的方法,使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路点睛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2)研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及生活习性,领悟说明方法。

(3)读写结合,仿说仿写《鲸的自述》.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肺部、判断、胎生、过滤、又粗又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学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弄明白鲸为什么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说说印象中“鲸”的特点。

2.读通读顺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书写难字:腭、哺、滤、肺、矮

(2)赛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小标题;按鲸的“特点→进化→种类→习性”把课文分成四段。

4.用连接段意的方法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5.写说明文最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举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默读第一自然段,勾画批注说明方法。

6.讨论:鲸是怎样进化的?

7.自读4—6自然段,填表

习性

特点

说明方法

食物

呼吸

睡觉

生长

8交流“鲸”的课外资料,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段话。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写作思路。

1.自学生字,指导书写难字。

2.读通读顺课文。

3.自读,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特点

进化

种类

习性食物 呼吸 睡觉 生长

4.指导归纳主要内容。

二、精读第一段,理解鲸的特点,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1.鲸的特点: 大

2.说明方法

(1)第一、二句:“…其实还有比象大…”(作比较)

第三、四句:“…十六万斤…四万公斤…十七米长…”(列举数字)(举例子)

第五句:“人站在它嘴里……”(假设)

3.指导读出感情

三、指导迁移学习4.5.6.7自然段,自读自悟鲸的生活习性,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四、课外拓展,交流资料,仿说仿写《鲸的自述》。

练习提纲

1.听写字词。

2.阅读迁移练习《猫头鹰》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 12

教学目标:

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3、能够从场景图中揣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

2、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具准备:挂图,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

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活动开展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

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出示挂图)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

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面红旗?(1面)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用类似方法呈现到3)

师:我看见垃圾桶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4”,用相同方法揭示到6)

师:我也来数数看这天上飞的鸽子哈,123456,总共6只!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7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8,9,10。

2、点子图

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们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让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 等。教师巡视检查

3、认读1-10

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

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

三、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

《数一数》教案 13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多种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首先,教材呈现了四幅图片,图片中的数据都是几百、几千的数目,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比过去学过的大,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像这样的大数,从而感受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借助几何模型,使学生对千万的计数单位有直观的感受,并学习这两个计数单位。教材还安排了说一说的活动,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对一千、一万的实际意义有具体感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设备、坐标纸卡片若干、练习题卡片、晚报一张。

〖教学设计

(一)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1.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将百以上、万以内的数整理出来,万以上的数留待以后学习。

2.新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问:听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大数,你有什么感想?除了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一、十、百以外,你在大数中发现新的计数单位了吗?一千、一万有多大?它们与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认识大数

1. 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形卡片(1010格),问共有多少小格,是怎么知道的。小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百。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卡片(10100格),它与一百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共有多少格吗?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千。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校上早操时的情境,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千或几千的吗?

3.引导观察大正方形卡片(100100格),它与一千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上共有多少小格吗?小结:10个一千是一万,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万。

师:请看这张报纸,这样的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万的吗?

(三)引导填写数位顺序表

(四)练习

1. 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几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2.有多少小格?

出示915格(9个百、1个十、5个一)、9300格(9个千、3个百),引导学生数小格,并说明我校现有915名学生、我校占地面积约为9300米2。

(五)总结

1. 你喜欢大数吗?为什么?

2.大家收集了这么多有意义的大数,课后请你选一个最喜欢的大数,在一万格的卡片中涂出相同数量的小格,最后请家人或同伴数一数小格数,再给他们讲一讲这个数量的意义。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对于万以内数了解较少,体验不够,教学时难度较大。我注重让学生实际感受,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1. 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的例子,除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习大数的意义外,还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1)学生初步感受大数,把大数同很高的山很长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联系,感受其大。

(2)学生在找、看、说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大数的读、写,发现大数中有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2.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我用坐标纸为学生制作了百千万的学具卡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3张卡片,自主探究出3张卡片的联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并通过直观感受建立一十百千万的数学模型。

3.联系实际,感受大数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我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具体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万的具体感受。

如,教学千时,引导学生观察学校上操时的情境,说明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教学万时,引导学生观察报纸,说明一版报纸约有一万字。

4.以少见多

要使学生理解不易直观感受的大数,就要帮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本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了以少见多的想像。

以少见多是指从较少数量的积累去想像较多数量。如,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多少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对学生现在理解万以内数和以后理解更大的数都有很大帮助。

〖编者点评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活动促进学生对大数意义的理解,收集并交流生活中有关大数的数据,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积累对大数的感性知识。观察、操作几何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了千万计数单位,并对这些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了直观感受。以小见大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大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而且渗透了一种比较事物的具体方法。本节课设计的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内涵丰富。

《数一数》教案 14

教学目标:

1、认识圈里圈外的标记图,学会正确判断物体在圈里圈外的空间位置并记数。

2、会按数卡和标记图,在圈里圈外正确摆放物体数量,初步学习腻向思维方式。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合作活动的乐趣。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绿色、黄色大呼啦圈各3个,黄色中呼啦圈1个,绿色中呼啦圈6个。

3、标记图,1~9数字卡片若干,10个红圆片。

4、幼儿操作材料:看图判断圈里圈外点子数量的作业单、笔。

教学过程:

1、认识标记图

(1)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个标记图。(出示多媒体标记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两个标记图有什么不一样的?

小结:左边的标记图表示东西在圆圈里面,右边的图表示东西在圆圈外面。

(2)给图形做标记。(多媒体)问:这幅图里有几个红点在圈里?有几个红点在圈外?

2、套圈乐

(1)请两位幼儿上来套圈。(用黄绿两种圈)

①教师在地面上放上10个红圆片,出示黄圈标记图。

问:地面上有几个红圆片在黄圈里?地面上有几个红圆片在黄圈外?请小朋友上来在标记图上贴上数字。

②出示绿圈标记图。请小朋友上来贴数字。

(2)请五位幼儿上来套圈。

问:1号圈里有几个红圆片?

问:2号圈里有几个红圆片?

问:有两个圈交叉在一起了,他们圈里到底有几个红圆片呢?(如果幼儿套圈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参与套圈,让两圈出现交叉部分。)

(3)认识第三种标记。(出示多媒体)

问:这也是一种标记,谁来说说看,这个标记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个标记表示红点既在绿圈里,也在黄圈里。

(4)再给图形做标记。(多媒体)

问:有几个红点在黄圈里?

问:有几个红点在绿圈里?

问:有几个红点既在黄圈里又在绿圈里?

3、站圈乐

(1)请五位小朋友根据标记图站到绿圈和黄圈里。下面小朋友做检查。

(2)幼儿分成三组来比赛,每组5位幼儿。站得又快又对的小组可以得到一朵小花。

第一题——绿圈里2个,黄圈里3个。

第二题——绿圈里3个,黄圈里3个。

第三题——绿圈里4个,黄圈里3个。

(第二题、第三题中教师要提醒幼儿用交叉的方法站圈。)

4、幼儿自主操作学习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

看图判断圈里圈外点子的数量。

(2)幼儿操作,做完后幼儿间进行校对。

教师评析:

×××:

观摩过活动的老师讨论的很热烈,可是我们没有机会观摩到这么精彩的活动,提个小小的建议,下次是否能把精彩活动的教案也发在这里,让大家也来尝试着上一上这样的活动?

×××:

×园长的《圈里圈外》数学操作活动,材料准备很充分,可操作性强,操作形式也很多样。值得我好好学习。

×××:

平时,上数学课时一般都比较死板,没有什么趣味性。但看了×园长的《圈里圈外》后,发现韦园长在数学活动中动静结合,把课给上活了;既具有趣味性,又让孩子学到了本领。这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地方。

×××:

×老师设计的《圈里圈外》活动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十分精彩,孩子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都参与其中。向您学习!

×××:

在我的印象中数学课很难上出动感来平时我们无非是教学然后操作。但是×园长的课动静交替,运用游戏和道具,把课上活了!游戏是孩子最喜欢也最容易投入进去的,这是对数学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从现场孩子的表现来看在课堂教学部分,孩子与韦老师的互动是有效的和谐的。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啊。以后在我的数学活动中,也要发掘多种方法而不是让孩子坐在那光听我讲。

×××:

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刚要》中明确提出幼儿数学启蒙的主要目标与价值取向,即:使幼儿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的密切关系;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幼儿的数学启蒙应立足于生活,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并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从×园长开放的`这此活动中,能看出她设计的游戏,有趣,孩子们在游戏中非常投入,操作材料的投放也非常考究,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

×园长选择的《圈里圈外》这节数操作活动,内容的挖掘性强,孩子的感兴趣点引导到位,材料的准备很充分,可操作性强,如果在孩子自己探索站圈内圈外的游戏中不仅仅限制孩子6人一组,而是随便抽出相应的操作图,让孩子自己解决合作的问题,如果人数不够的话,还可引导孩子邀请客人老师参加,多给孩子创造自己解决问题、协调问题的机会,从而更有效地达到促进多元智能整合的效果。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数一数》教案 15

活动目标:

1、知道10以内数的名称和顺序。

2、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学挂图《数一数》

活动过程:

一、观察挂图《数一数》

1、看一看,画面上有哪些动物,分别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数一数,图中每种动物的'数量各有几个。

3、说一说,引导幼儿按动物数量的多少说出每种动物的名字。

4、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数一数》,引导幼儿掌握数词和量词。

二、观察画册《数一数》

1、引导幼儿观看画册,指读儿歌。

2、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讲述小动物的故事。

三、手指游戏“十个手指头”

1、教师说儿歌《十个手指头》,幼儿跟读。

2、教师启发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创编动作。

3、幼儿自由表演儿歌。

日常生活教育及区域活动投放材料:

1、引导幼儿观察《看猴山》

(1)说出猴山上有多少只猴子。

(2)数一数,树上有几只猴子,荡秋千的小猴有几只,梯子上的小猴有几只等。

(3)说一说,山上的猴子多还是山下的猴子多。

(4)找一找,与照片上相同的小猴子是哪只,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在数学活动区,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卡片取出物品数量,学习物品与数字的对应。

家园共育:

儿歌有明快的节奏,念起来顺口,容易记住,可以提高孩子学习数数的兴趣。家长在教孩子学习口头数数时,可以用一些简短的数数儿歌,如《数字歌》等。

附:

数一数

一头象,两只虎,

三只熊猫四只鹿,

五匹马,六只鸭,

七只小侯八只兔,

九条金鱼十只鼠,

大家都来数一数。

十个手指头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头;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数字歌

一 一 一,一只小鸡叽叽叽;

二二二,二只小狗汪汪汪;

三三三,三只绵羊咩咩咩;

四四四,四只老鼠吱吱吱;

五五五,五只布谷咕咕咕;

六六六,六只小鸭嘎嘎嘎;

七七七,七只蟋蟀唧唧唧;

八八八,八只鸭子呱呱呱;

九九九,九只斑鸠啾啾啾;

十十十,十只蜜蜂嗡嗡嗡。

数一数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数一数”是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它从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与技能(特别是跳着数的技能)出发,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有4个数数的问题,其中熊猫、圆片和方格都是方阵排列的;苹果是分堆摆放的。应注意到“数熊猫”和“数圆片”教材所用的方法不同,前者是跳着数的方法,后者先数一排几个再数有几排(或者先数一列几个再数有几列)。“数方格”给学生提供了应用前面数数活动的经验、独立解决问题与交流的机会。“数苹果”的重点在于如何计算冗长的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教学重点: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教学难点: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从前往后数一数我们班的课桌,一共有几排?每一排坐几个小朋友?再从左往右数一数,课桌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小朋友?

(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说一说,体会什么是“排”,什么是“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结合“数数”的活动,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数一数熊猫有几个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第一个情境图。

师:这些熊猫跟我们教室里的课桌一样,排列得非常整齐有序。这些熊猫摆成了几排,几列?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熊猫,你有什么好办法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师:把你想的好办法告诉小组的同伴,看看你们小组一共想出了几种好办法。

3、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1)有的孩子可能是一个一个地数,有的是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跳着数。

(2)请两位能跳着数的学生(一个是一排一排地数的,另一个是一列一列地数的)到实物投影仪前演示,一边指一边数。

(3)师:一排一排地数,是5个5个地数,大家再数数看共有几个5?一共是多少?

(生:1个5,2个5,3个5,一共是15。)

(4)师:刚才这样数数计算的过程,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达:5+5+5=15(板书)。

(5)师:那么,一列一列地数的计算过程,你们能写出一个算式来表达吗?大家再数一数,然后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3+3+3+3+3=15),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来写算式。

(6)可能有孩子别出心裁地提出:还可以2个2个地数,一共有7个2,最后再加上1也是15个。老师要肯定这种数法也是对的,特别是数一堆无序排列的东西的时候,这种方法很管用。但是遇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人们还是习惯于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

活动二:数一数圆片有几个

1、学生独立观察(教材第2页)第2个情境图,应用从“活动一”学到的方法数一数圆片有多少个,并在草稿本上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怎样列出算式。

3、再请学生认真地看一看,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数的,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数法所对应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4、教师板书,表示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区别:

6+6+6+6(有4排,每排6个)=24(个)

4+4+4+4+4+4(有6列,每列4个)=24(个)

活动三:数一数有多少个方格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数的?怎样列式?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

师:认真观察我们列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每个算式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活动四:数一数苹果有多少个

1、学生独立解决教材第3页第4题。

2、把问题引申,进一步要求学生写出计算6盘、10盘、15盘苹果的连加算式并算出结果。

3、就怎么计算15盘苹果有多少个,进行全班讨论交流。

3+3+3+3+3+3+3+3+3+3+3+3+3+3+3=?

算法1:从左到右,逐次加3,得出45。

算法2:从第一个3开始,3,6,9…3个3个地跳着数,数到最后一个3,得到45。

算法3:3个3是9,15个3就是5个9,9+9+9+9+9=45。

算法4:5个3是15,15个3就是3个15,15+15+15=45。

(如果学生没想到算法3与算法4,教师可以介绍,它们的特点是简化了原来的连加算式。)

4、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表示原来的算式有没有比算法4更简捷的方法呢?这是我们下一节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智慧老人说的一句话:“用乘法表示就方便了。”

(制造了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三、总结:

1、根据教室里座位排列(6排8列),在本子上列出计算全班人数的加法算式。完成的同学请举手做个象征胜利的手势,鼓励一下自己。

2、让学生交流这堂课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

新课导入时,利用学生的座位这一生活资源,让孩子通过数一数体会列和排的区别,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数熊猫和圆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地数和交流各自不同的数法,再次深入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觉得教师适当地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如:数熊猫时,教师先逐步引导学生列出横着数的加法算式:5+5+5=15,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竖着数的连加算式。在数圆片的活动中又引导学生阅读、比较数学课本中的两种不同方法,使得很多孩子都能从跳着数进一步发展为只数一排有几个再数有几排(或者只数一列几个再数有几列)。

在最后的数苹果活动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构思发生了偏离,大部分学生只能想到算法1和算法2,当老师想介绍算法3,算法4的时候,有部分超前学习的孩子叫嚷着用乘法来计算。本来设想用智慧老人的话设置一个悬念,可针对当时的情况教师只能改变设想,利用学生的回答进行下一节课的引导和铺垫。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有技巧地抓住学生的回答展开教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案例点评:

1、学生数数的经验与技能(特别是跳着数)是抽象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基础。本课教学设计注意到教材中在处理4个数数活动时的区别:数熊猫时是跳着数的,数圆片时方法有所不同(数一排几个,有几排;或者数一列几个,有几排);通过这两个活动,体会不同的数法都有相应的算式表示。数方格时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交流。

2、数苹果的活动设计有新意。让学生探索计算15个3相加的算法,发现实施分组计算的策略,可以减少连加算式中加数的个数,使算式简化,让学生产生一种悬念:算式是否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下一节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数一数》教学设计 17

课题:乘法运算《数一数》

科目:小学数学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一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数字的认识和数数。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学好数字的乘法有非常主要的意义。为了让学生能快速的学会乘法运算,及更好的理解乘法运算的原理和技巧,教材借助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水果及食物等,学生经常接触的东西,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

二、教学目标:

1、首先是复习之前学过的相同加数的加法运算,为更好的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2、结合学生经常接触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乘法的意义。

3、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领会到学习乘法的实用性及必要性。

4、在学生意识到乘法的简洁及快捷的实用性的同时,喜欢上及更主动学习乘法运算,同时也他们更快地掌握乘法学习的精髓。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学过了数字的加法运算,且在实际的生活中,也经常的碰到一些具体的情景,特别是他们感兴趣的小动物、喜欢吃的水果及喜爱的东西。这个时候,他们就会特别想知道他们的具体的数字,或者我们就很容易引导他们去认识,怎么去计算或者运用乘法运算来计算数字。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同时鼓励学生多思维思考问题,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

3、切合学生平日里,经常接触和喜欢的小动物和水果,来引导他们思考怎么计算数字和运用乘法运算。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使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理解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铺垫:同学们,请你们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看看谁能最快的算出下面算式的值:

2+3+4+5=

5+2+8+4= 3+3+3=

同学们都在努力的计算。

通过复习之前的知识,让同学们再一次的巩固自己的知识。看他们谁能最快准确的算出答案,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创造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园看看好吗?你们看可爱的小熊猫列着整齐的队伍,在欢迎我们呢,你们喜欢吗?小朋友,请问你们看到了多少只小熊猫呢?

同学们很高兴的在看着熊猫图,然后在自由的数数:

生A:我是横着四只四只地数,一共是20只。

生B:我是竖着五只五只地数,一共是20只。

通过用小熊猫,大家喜欢的小动物,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观察:同学们,请看几道题和口算题有什么不一样的,三人一组讨论。然后一起朗读。

大家分组讨论:4+4+4+4:=16

5+5+5=15 2+2+2+2+2=10 4个4连加等于16。 3个5连加等于15。 5个2连加等于10。

通过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还可以这样直接读成:4个4连加等于16。及相比较运算加法运算,他们的结果一样,但是提高计算速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强观察:提供一副苹果图,让大家数一数:这里面有几盘苹果,一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加在一起总共有多少个苹果。

那如果是6盘呢,7盘呢,8盘呢?

同学们都在数数:4+4+4=

通过用大家喜欢吃的'苹果,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发现相同加数的另外一个运算方法和规律。

3个4连加等于12。6个4连加等于24。7个4 连加等于28。8个4连加等于32。

巩固练习:

如果1个盘子里只有1~9个苹果,一共有1~9个盘子。总共有多少个苹果。

让学生讨论一下,大声的说一说,读一读。列出算式。

通过系统的从1到9的加法运算,找到规律,让同学们找到相同加数的加法的另一个计算方法(乘法运算)的规律。

七、教学评价设计:

1、首先学生要会计算相同加数的加法运算(从1加到9)。

2、从相同加数的加法运算里,读出整个运算的过程和结果。

3、简化运算过程,找到相同加数的运算规律,学会乘法口诀(从1到9)。

八、板书设计:

1、横着数熊猫:4+4+4+4+4=20

2、竖着数熊猫:5+5+5+5=20

3、4+4+4+4:=16 5+5+5=15 2+2+2+2+2=10

4、4+4+4=12 4+4+4+4+4+4=24 4+4+4+4+4+4+4=28 4+4+4+4+4+4+4+4=32

九、教学反思:

1、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卡片、多媒体的运用来优化课堂教学,已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并及时给予褒扬和鼓励,让学生意识到成功的喜悦和劳动的肯定。

2、引入实践,把握教材: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更多的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藏到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个逐渐地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多数同学都能很快的掌握基本的相同加数的加法运算,怎么演变成乘法运算的。不过也有的学生也有不太明白的地方,通过我们多举几个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比如,用他们的铅笔,橡皮,筷子等实例,很快他们就明白了乘法运算。

4、课程中,也有的学生,对实物或图片、多媒体里面的东西,想象不是很明白,我想下次如果能给学生从新讲解这节的内容,我希望准备一些具有声形并茂的视频,或者带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实物,来让学生亲身体验这种实物教学,可能会接受的更快、更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