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优秀1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
教学目标: 1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用心倾听,热爱生活的情感。
3.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声音的美妙。
八年级上册语文《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听、说、读、写的融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到要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悟到要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2、难点: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二:导入(3分钟)
幻灯片1:欢迎来到语文课堂。
(上课铃声响后)师:听一段声音,听到了什么声音?(播放音频《森林狂想曲》)生回答:蛙声、鸟鸣、快乐的乐拍等。
幻灯片2:高山流水图。
生闭眼,头脑想着画面(20秒)能听到什么声音?师:哗哗的流水,如一群调皮的小孩大叫着滑下滑梯。
师:我在闭眼的时候,我感觉到流水从头顶往下流,经过脖子,跳下胸口,直流到脚下,感觉到身体被清洗了一遍,所以我要听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喜欢闭上眼睛,更真实更清晰。
为什么能有这种感觉呢?融入想像,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想像去聆听作家桂文亚听过的美丽的声音世界吧!
幻灯片3:课题。
三:整体感悟(12分钟)
1、之前大家已经看过文章了,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明确:不要忽略生活中各种美妙的声音,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点击幻灯片3:展示文章中心。
2、(1)还记得在文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吗?
不看书说说看,(生回答)
幻片灯4:六种主要声音。
(2)作者怎样写这些声音呢?在文中哪里?齐读。
必要时,师范读,尤其是第二段。然后生个别范读,读出感觉。
3、这些声音好听,那是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要用心去听呢?
明确:在文章第11段:不好听的,无益的无需用心去听,比如……
4、世界声音如此美妙,但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耳朵的人都能听得见,什么人会听不见呢?明确:没有感觉的人。
四、赏析段落(10分钟)
现在我们先来用心去欣赏一下文中的精彩语段。
幻灯片5:题目要求。
幻灯片6: 欣赏举例。
生赏析,书面与口头表达。主要集中在1-3段,齐读1-3段。
五、拓展延伸(19分钟)
欣赏这些优美的语段后,我们知道这种感悟需要童心,我想充满童心的你们一定也能听到许多别人没听到过或者没注意到的声音,你当然也可以写得出来,现在请大家模仿1-3段中的任何一段,开头用上“你听过……的声音吗?”也写一段文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若时间不足,可作为课后作业)
六、结语(1分钟)
看来,生活中确实不会缺少美,你们就发现了很多,只要有心,用心聆听,用心感悟,一定能听见许多美好的声音。
让我们一起来吟诵一首小诗吧: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
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
生活中不是缺少爱,
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
把眼睛唤醒,把耳朵唤醒,把心灵唤醒!
你一定会听见的,这个世界,也一定会跟着你欢笑。
《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课文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结合这一特点及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我准备创设一堂情境优美,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课。我先以一段音乐和一幅无声的优美画面作对比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去感觉有声世界的生机勃勃和丰富多彩,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然后采用配乐渲染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欣赏和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从心灵中去感悟声音世界的美好。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和想象训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年级语文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3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点滴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
教学重点:
理解“为什麽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 耳朵已关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知道怎样才能用心倾听周围世界的各种声音。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几种熟悉的声音大录音,两根筷子、一个杯子、盘子、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注意倾听周围的声音,特别是课文中提到的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的声音。
二、导入新课,自主设疑
1、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耳朵,你们都用耳朵为你们干什么?
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声音的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3、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 看到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5、 教师梳理问题:你一定会听见的肯定是声音,可会是什么声音呢?请同学们自课课文。
三、初读课文,自主探究
1、 教师出示自探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生字表,认读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都提到那些东西的声音?他们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说一说,模仿一下。
(3)、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四、解疑合探,整体把握
1、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大家一起读一读。
(3)、交流识记生字或理解词语的意思的方法。
2、 指名学生交流自探问题,评议。
3、 教师小结。
五、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互相检查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后再指导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评议。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导入,梳理问题
1、 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2、 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除此,你还想知道什么?
3、 教师梳理问题:
(1)、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上。
(2)、课文中提到的声音我们太熟悉不过,但是却从没有听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4、 教师导入新课:让我们带者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自读自悟,自我探究
1、 教师出示自探要求。
2、 学生通过读、思、划等方式自我探究。
3、 教师巡视
三、交流讨论,解疑合探
1、 指名生说说对问题(1)的理解,其他生补充,评议。
2、 读一读相应的语段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适当的小结。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5、 交流讨论问题(2)。
6、 有感情地齐读第8~10自然段。
7、 引导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筷子等,试着敲一敲,听一听它们的声音。
8、 教师引导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9、 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10、 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1、 感情朗读课文
四、质疑再探,升华认识
1、 学完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解决。
2、 学生自由质疑,解疑。
3、 教师总结
五、拓展延伸,自主编题
1、 在生活中用心倾听各种声音。
2、 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写一个片段描述一种声音。
板书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 用心去听
声音多么丰富、多么美妙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交流描述一种声音的片段。
三、指导学生填写配套练习。
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比较抽象、耐人寻味的文章,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象自己的耳朵已关闭”?教育学生用心倾听周围的世界。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4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是自读课文,需要讨论和研讨的问题很多。主题、语言和写法均有可研讨之处,向课外拓展可供设计的点也较多,在一堂课中想面面俱到,很难做到。因此,抓主抓重,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大胆取舍教材,显得尤为必要。
一、关于学习目标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确立了三个学习目标为: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本文的美句;
2、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学会听、知道如何听、怎样用心听;
3、运用自身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用听觉感受世界、欣赏美的声音的能力。
二、关于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掌握会听的人怎样听,不会听的人会怎样以和我们应该怎样听。难点则为学习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幽默,使用排比加强语势,大量使用问句,反问,设问使文章亲切自然以和使用第二人称写作的特点。
三、关于优秀教案和施教方法
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时间紧、任务重。基于此,围绕教学过程要紧凑、问题设计要有精心的思路,抓主抓重,切中主题,设计了四个问题,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四、关于问题设计
本着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了本课的四个问题。前三个问题围绕“听”展开,注重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第四个问题连接学生情感生活,在课内拓展,旨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了解自身的听觉,尊重和保护自身的听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态度。至于拓展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也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而且问题的设置重在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篇课文探究性问题较多,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较大的协助,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开放的活动中通过尝试,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获取过程。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通过相互讨论,分工协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关于媒体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教学环节之间的自然过渡,也为了更好的营造学习氛围,本节课应用的媒体主要有幻灯片、录音和动画设置。分别应用在各环节之间。
板书设计 5
你一定会听见的*
听:
风的声音
动物的声音美妙的声音美好的生活
水声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6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本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本文主要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努力把自己培�
本文为自读课文,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2、说目标:
⑴ 知识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⑵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疑、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⑶ 情感目标: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导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去体验生活。
3、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说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引导法。
【说学法】
1、朗读法;
2、欣赏法;
3、默读法;
4、讨论法。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选取《丁香花》这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目的让学生听音乐以激发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二、品味课文(跳读、精读)
1、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2、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语段,说说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继续让学生朗读课文,领会运用排比、问句的表达效果,品味文章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通过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研读课文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2、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部分?(各小组推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注重朗读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注意变换方式。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学生游戏
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做声音游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导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去体验生活。
五、课外拓展
写出对《丁香花》感受。(100字左右)
布置此项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并将学生已调动起来的生活体验深化,通过写短文,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7
一、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内容要点,学习筛选和概括主要信息。
2、 欣赏本文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初步培养对美文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3、 了解我们生活的奇妙无穷的世界,用心感受其丰富多彩。认识声音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学会倾听声音。
二、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蕴。
三、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本文的语言技巧,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用“耳朵”细致地体味生活。
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二、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让学生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中感受课文的美。
2、 学生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 学生速读课文,编写结构提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明确:课文描述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对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了可贵的探讨,强调声音对我们的意义,促使我们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①展示丰富多彩的。声音。②探讨声音与生活的关系。③以游戏的方式引领我们进入奇妙的声音世界。
三、 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
1, 学生齐读课文
2, 提问: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总结这篇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语言美,意蕴美,结构美。
4、 重点赏析本文的语言
① 揣摩文中活泼风趣、优美形象的语句。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1、2、3、段,其余同学听读,体味文中诗情画意。
② 品读文中的排比句,排比段,体味其表达效果。
女同学齐读1、2、3、段,用心品味细微难以觉察的声音,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画面。
男同学齐读5、6、7、段,感受声音世界丰富多彩,体味排比句富有节奏和气势表达效果。
教师要求学生模仿5、6、7、段,仿写三个段落,以生活中习以为常、不被留意的声音为描写对象,三个段落应呈排比段,每段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构成。 讨论交流。
③ 提问: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改为第一人称“我们”好不好?
讨论明确:第二人称叙述,读者易产生亲切感,像在与读者交流。
④ 找出文中各具特色问句,体味其表达效果。
讨论交流,明确:这些问句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5、赏析课文的意蕴美
八年级上册语文《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8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引导法、美点寻踪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用手示意不发任何声响)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声音,你有何感想?(恐惧、害怕、失落。。。)是的的人平时粗心大意忽略了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起,让我们回到有声的世界。现在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拼,请同学们拿出笔,依次记录下你听的声音,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课件展示)恩,很棒,为你们鼓掌!发现大家都有敏锐的听力。而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将走进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认真听,说说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讲了声音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善于用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关注声音世界
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思考,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很多乐趣。
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还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种人——“木头人”,那么作者所说的木头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所说的“木头人”是指一个“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鼓掌,大家批评时,他跟着摇头。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
三、美点追踪
刚才同学们说课文富有诗情画意,很美!美在哪儿?
1、现在请同学再一次大声的自由读课文,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2、合作探究:(出示探究问题):课文美,美在哪里?
3、讨论、交流,明确:
⑴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不好说一定要喜欢这句话,或者那句话,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但一定要有理由,能言之成理就是好答案。)
①课文的语言美在:
A、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B、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C、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D、第二人称的运用,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②别致:声音无时不在,无所不有,但由于粗心大意,感觉迟钝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妙的声音。作者用充满诗请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让我们伴随声音一同成长,在美妙的声音陪伴下,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情趣。
③设置悬念,诱人猜想,寄予对读者无限的期翼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④1~3蒲公英梳头的声音:
蚂蚁跑步的声音富有诗意却细微得难以察觉;
雪花飘落的声音;
4~7风吹声;
动物声 习以为常,不被留意;
水声。
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到平常的“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之列了。强调用“心”听,于无声之处听惊雷。
⑤结尾没有作一般的总结或引申,而是建议做几个声音游戏,在游戏中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4、归纳总结: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语言、意蕴、结构。
5、朗读1~3段:
⑴请一个同学读1~3段,感受语言的美
⑵指导朗读(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节奏要舒缓一些)
⑶分段朗读,女生第一段,男生第二段,齐读第三段
四、质疑问难
对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五、拓展延伸
1、生活感悟: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忽视的声音,请各位同学找寻生活中的声音,把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声音告诉大家,并简单谈谈原因和感受。
2、 听一段音乐,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来
六、作业布置(机动安排)
1、老师相信,细心的你一定也听到过许多别人不曾听到的声音,只要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和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就能听到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2、模仿课文1~3自然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
八、归结全文
你一定会听见的 9
一、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内容要点,学习筛选和概括主要信息。
2、 欣赏本文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初步培养对美文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3、 了解我们生活的奇妙无穷的世界,用心感受其丰富多彩。认识声音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学会倾听声音。
二、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蕴。
三、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本文的语言技巧,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用“耳朵”细致地体味生活。
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语:(多媒体播放《二泉映月》)这是一首我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曲调呜咽抖颤如泣如诉。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罢,曾被感动得潸然泪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感人的场面呢?一方面当然是由于阿炳创作的乐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小泽征尔是用心灵去听音乐,才听出凡人无法听出的高一层的境界。其实这大千世界有许多许多美妙动听的声音,你是否也像小泽征尔一样用心去听呢?倘若你用心去听了,我想你一定会听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让学生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中感受课文的美。
2、 学生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 学生速读课文,编写结构提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明确:课文描述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对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了可贵的探讨,强调声音对我们的意义,促使我们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①展示丰富多彩的声音。②探讨声音与生活的关系。③以游戏的方式引领我们进入奇妙的声音世界。
三、 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
1, 学生齐读课文
2, 提问: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总结这篇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语言美,意蕴美,结构美。
4、 重点赏析本文的语言
① 揣摩文中活泼风趣、优美形象的语句。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1、2、3、段,其余同学听读,体味文中诗情画意。
② 品读文中的排比句,排比段,体味其表达效果。
女同学齐读1、2、3、段,用心品味细微难以觉察的声音,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画面。
男同学齐读5、6、7、段,感受声音世界丰富多彩,体味排比句富有节奏和气势表达效果。
教师要求学生模仿5、6、7、段,仿写三个段落,以生活中习以为常、不被留意的声音为描写对象,三个段落应呈排比段,每段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构成。 讨论交流。
③ 提问: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改为第一人称“我们”好不好?
讨论明确:第二人称叙述,读者易产生亲切感,像在与读者交流。
④ 找出文中各具特色问句,体味其表达效果。
讨论交流,明确:这些问句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5、赏析课文的意蕴美
四、 设计声音游戏,引导学生用心倾听
教师播放磁带,磁带有四组声音,雨声,风声,雄鸡的报晓声,深巷的狗叫声。要求学生任选一种声音,用心听,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教师以鼓励为主。
五、 课堂小结
本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声音世界,启发我们用心听,用心感受,体会生活中另人醉心的奇妙。让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学会微笑,学会欣赏,成为一个生机蓬勃、活力四射,丰富的生命体,让世界因我们而精彩。
六、 布置作业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10
语言运用
1、根据课文填词(每空填2字)。
(1)()间,它们全逃散了!
(2)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了……
(3)学着听爸爸打()的声音。
(4)()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
2、试在括号里填上拟声词。
(1)()的磨砂声
(2)()的哭啼声
(3)()的水滴声
(4)()的崩倒声
(5)()的电铃声
(6)()的流水声
3、摘抄文中写视觉、听觉的四字词。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
(1)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
(2)你开始微笑,轻轻地笑,大声地笑,这时候,你一定会听见的……
5、学用文段的语言形式写一段话(提示:从多方面写好一类事物)。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问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当清道夫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开水龙头淘米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课内精读
(一)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扑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狗忙着啃骨头,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金丝雀在窗沿唱歌,当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芦花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6、画横线句子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7、自选角度评述第一段话。
8、试着在第二段文字中补写两三个关于动物声音的例子。
(二)
人有耳朵,听八方,加上眼睛,观四方。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
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例如马路上急驰而过的汽车声,隔壁工厂轰隆隆的马达声,老奶奶唠唠叨叨的抱怨声,久而久之,左耳进右耳出,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听”的成长过程里,学会了选择和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好听”,也是“有益的”——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
可是对一个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来说呢?久而久之,就成了“没有感觉”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评的时候,他也跟着摇头。鸟啼虫鸣,只是一种“声音”,即使美妙的音乐,也只不过是几种乐器的组合。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
(2)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
(3)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
10、结合语境辨析下列“声音”的具体内容。
(1)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2)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
(3)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
11、阅读第三段选文,用横线画出“没有感觉”的人的具体表现。
12、举例说明文段使用的说明方法。
13、用波浪线在二、三段文字中标出能显现文章层次脉络的句子。
课外选读
鸟类亦有外语(节选)
任何种类的动物,对于它耳朵听到的声音,只选择其中一部分予以注意。某一种声音对某动物是否有意义,是和该种动物的本能及其一定的经历有关。野生的乌鸦和海鸥与其同类通讯是用声音,近似于一种语言。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佛令斯博士及其夫人,发现许多乌鸦和海鸥,能听懂同类鸟儿的叫唤声。他们发现,在美国的乌鸦有特别的告警声调,其他美国乌鸦闻之则飞去。他们以高度原音的录音带,把宾夕法尼亚州乌鸦的告警叫声录下来,然后对着法国的乌鸦播放出来,它们听了不仅不飞走,反而聚拢来,或者毫无反应。把美国海鸥的警叫声录下,再对法国海鸥播放出来,法国海鸥亦无反应。法国的鸟儿,似乎听不懂这种外语。
(选自《生物新视野百科知识》)
14、“法国的鸟儿,似乎听不懂这种外语”中“外语”是指:__________。
15、选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
16、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选文说明的内容?
思考探究
17、一个演员说:笑声是温馨拨动声带而生。一个心理学家说:哭声是痛苦扯动喉咙而生。那么,你能说说读书声怎样产生的吗?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11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语气亲切的散文,通过描写生活中细微的声音,品味声音中传递出的情味。告诉人们只要用心听,并且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就一定能听见这个奇妙无穷的有声世界。
因此本文有两个教学重点:
一是通过反复地朗读、涵咏,品味文章优美风趣、生动形象的文字。
二是激发学生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感受有声世界的美好,并能把自己听到的与感受到的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
围绕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六大板块,即无声篇、感声篇、读声篇、听声篇、述声篇、结声篇,来开展教学活动。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一、无声篇
师:请同学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用力堵住耳朵,听不到声音最佳,合住嘴,不能发出任何声响。
持续一分钟后,与学生交流感受:此时,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具体的声音没有了?你有什么感受?
师:此时,生活中的笑声、歌声、读书声、说话声等各种声音都消失了,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感受不到丝毫生气,只是死一般的寂静、冷清。下面让我们回到有声世界,感受美妙动听的各种声音。(多媒体演示:流水声、笛声、铃声、鸟叫声等等多种自然界的声音。)引出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感声篇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受。(可从课文的语言、主题、结构等多方面来谈)
三、读声篇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指名朗读喜欢的语句,简单陈述理由,并请其他同学作评价。
3、精彩段落赏析。
(多媒体出示课文前三段)
学生齐读、男女生分组读后,再请同学试就这三段文字来总结文章的语言特点。
师:文章语言美,美在优美风趣、此文转自淘。教。案网活泼形象;美在用排比的句式,增强语气;美在不断地向读者提问,引发读者思考,使人倍感亲切。
四、听声篇
1、听音乐《苗岭的早晨》
要求:
①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②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了音乐中的景象。
2、学生听后,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发言。
五、述声篇
1、师: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被我们忽视的声音,请四人一组交流同学们在“找寻生活中的声音”中的收获,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为我们再现他找寻的声音,并说说这声音带给你的感受。
(课前布置学生找寻生活中那些带给自己不同感受的声音,课内主要是交流、展示活动的成果)
2、学生纷纷上台来再现声音,畅谈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和肯定。
六、结声篇
师:平时,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对周围奇妙无穷的声音已经麻木了呢?我们是否已经充耳不闻自己身边那充满爱意的声音了呢?我们又是否有着自己对声音的独特感悟呢?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心生活,你就一定能听见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你就会发现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都充满着新奇与惊喜。
七、课外学习自助餐
1、课文结尾处写了几种声音游戏,选择其中的一种,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2、模仿课文前三段的写法,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写一组排比段。
3、收集古代诗词或其他文学作品中描写声音的佳句。
教学重点: 12
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2、仿写课文,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
3、学会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重难点】
1、重点:
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
2、难点:
学会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让大家来欣赏一下大屏幕,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看看大家是否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大屏幕依次播放下雨、流水、小鸟、婴儿的图片,同时播放雨声、水流声、鸟鸣声、婴儿笑声。接着展示草叶上的露珠、阳光透过树林普照大地、新芽萌发、花朵欲开、鲜花盛放、果实累累几组无声图片。)(注:之所以挑选这几组图片与声音,是因为这几种声音源自自然现象、动物、和人类三种不同的对象,都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从风格上而言,是与课文的优美生动的语言相吻合的。另外特地把婴儿的笑声放在有声图片的最后,是因为这个笑声定然能引发学生会心的微笑,感受到这种声音所带来的快乐,自然而然地把学生领入了预设的情景当中。“无声”图片展示了生命历程中一段最美好的时期:在雨露、阳光的滋润下,新生命萌动了,它发芽、酝酿、开花、结果。这些都能将学生带入美好的境界,产生美的享受。)
播放后,让几个学生讲讲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及他们听到这些声音时所联想到的。(多数学生只能听到雨声、水声、鸟鸣和婴儿的笑声。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谁听到了后几幅图片的声音?”。“有一位作家有一对超乎常人的耳朵,引领我们进入了一方神奇的天地,去倾听被我们忽略的声音。”从而引入课文。)
二、倾听
1、首先,请一同学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播放背景音乐:班德瑞的《森林狂想曲》这节课中的很多背景音乐都选自班德瑞的《寂静山林》专辑,因为这些音乐节奏舒缓亲切,更重要的是,音乐中夹杂着不少的大自然中的声音,如鸟鸣声、流水声、蝉鸣声,风格与内容与课文的风格内容相一致,而且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力。此处播放背景音乐是为了给学生的自由朗读提供一个相应的情景和轻松的环境,让他们能融入其中)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善于运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
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思考,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很多乐趣。
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听不到美妙的声音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认为“木头人”即“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听不到美妙的声音,因此,我们应该用心听。(大屏幕总结:善于倾听,有选择的倾听,用心听)
三、言说
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不是木头人,因为我们现在正青春年少,都有着一颗敏感的心,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双善于聆听的心,我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但尽管如此,在座的同学中可有谁听见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和雪花飘落的声音么?(学生一般情况下都会说没有)可是这些声音,我们的作者听到了,她不仅听到了别人所听不到的声音,而且用非常优美的语言把各种声音描写出来。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 (在学生讨论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显示答题提示,如修辞地运用,句式地选取,谴词造句的考虑等方面,这样给学生答题提供了一个模式,避免了答题的盲目性。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萨克斯曲《春风》)
讨论后由学生发表自己及小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对词、句、情感等多方面的品味。交流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究竟美在哪里?
1、活泼风趣、优美形象、诗情画意。
2、运用排比,反复,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3、运用问句,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4、用第二人称“你”叙述,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在学生自主发言的基础上,揣摩原文,引导出基本的描写声音的技法:
抓住声音的本质特征——以声写声
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以形写声
展开联想、想象,融入真情实感——以情写声
巧用各种修辞——以美写声
四、质疑
学生对文中不理解之处提出质疑。教师组织讨论、释疑。
预设问题:
1、为什么写有声却从无声写起?
明确: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⑴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
⑵“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是不是有声音?
⑶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教师归纳〕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2、文章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课文的1、2、3段构成一组排比段,形象地铺陈出那些富有诗意但又细微得难以觉察的声音;5、6、7段构成一组排比段,列出了生活中习以为常、不被留意的声音,这三个段落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构成。
3、文章大量运用提问、设问、反问修辞,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中运用提问、设问、反问等多种问句,不断激活读者生活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五、仿写练习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许多多被忽视的声音,请同学们找寻这些声音,学习本文的技法,开头用上“你听过……的声音吗?”也写一段文字。在学生仿写前,教师展示两段范文:
第一段文字:杜鹃怒放的声音吗?整整一个冬季,杜鹃都在聚集精华等待着。当春风不断加温,花骨朵开始突突突地翻滚起来,终于有一天,她达到了沸点,掀翻了花盖子,咕噜噜地一个个粉红色的泡泡全冒了出来。
第二段文字:你听过蜻蜓点水的声音吗?蜻蜓看见一面极亮极亮的大镜子,照出了蓝天白云,照出了红花绿叶,于是它朝那面镜子俯冲下去,近了,近了,它用尾巴轻轻一点,想停在上面照一照,“轰——”一声,镜子碎了,世界摇晃了,蜻蜓慌忙逃走了)
教师诵读两段文字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仿写课文(多媒体课件显示写作技法,并播放《春风》,为学生写作提供一个充满大自然气息的氛围)学生若能当堂完成,则请个别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内容,请其他同学对他所写的文字根据前面的“4个要点”进行点评,教师作一定的补充和引导。若时间不够充裕,则找几生念出第一句以打开思路即可。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用心倾听,热爱生活的情感。
3、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声音的美妙。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本课中语言的特点。
2、体会并运用:用心听,感受声音的美妙,感受生活的多彩。
教具准备:
1、自制幻灯片。
2、准备课外阅读《雨铃铛》一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根据预习提纲,预习课文。包括:认读生字,练读课文,提出问题。
揭示课题,检查预习。指导识字。把� (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点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继续参看课后的生字表。
3、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记住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
点评:通过多层次读课文,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美读课文,深入体会,领略文章的韵律之美。
1、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描写优美的句子划下来,多读一读。
2、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与同学共同分享。
3、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和你一起去欣赏。
4、老师适当点拨,并给予恰当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
5、从风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的声音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以下部分可做成幻灯片读一读,填一填,声音的世界会更丰富。
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当春风_________________,当暖风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总听过水声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再次练习朗读课文,并把自己补充的内容加在里面。这就是你和作者合作的一篇作品。
点评:通过朗读和练习,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会语言节奏和魅力,并联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自读课文,联系实际,感受自己的声音世界。
1、接着读课文,随着课文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听到的声音。
点评: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声音,你了解了周围的事物。从声音里,你逐渐熟悉了你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你逐渐成长。
2、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先让学生准备一分钟,再交流讨论。
3、学生列举一些和谐美妙的声音:如:演奏的音乐、小孩的哭声是成长的信息、写字的刷刷声是学生发展的脚步声、我们就像是一个个音符,演奏着快乐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是和谐的声音,和谐的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4、老师小结: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把世界编织得如此美妙,是丰富多彩的声音演奏着生活交响曲,让我们用心聆听声音,你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你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彩。
四、扩展发散,加深体验,洞悉声音的丰富美妙。
向学生推荐一文,细致的感受雨的声音。
《雨铃铛》是一篇写雨的声音的文章,仔细读一读,看看雨有多少种声音?当下雨的时候,你也去听听。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1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引导法美点寻踪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用手示意不发任何声响)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声音,你有何感想?(恐惧、害怕、失落等)是的,有的人平时粗心大意忽略了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起,让我们回到有声的世界。现在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拼,请同学们拿出笔,依次记录下你听的声音,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课件展示)
恩,很棒,为你们鼓掌!发现大家都有敏锐的听力。而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将走进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认真听,说说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讲了声音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善于用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关注声音世界
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思考,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很多乐趣。
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还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种人——“木头人”,那么作者所说的木头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所说的“木头人”是指一个“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鼓掌,大家批评时,他跟着摇头。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
三、美点追踪
刚才同学们说课文富有诗情画意,很美!美在哪儿?
1、现在请同学再一次大声的自由读课文,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2、合作探究:(出示探究问题):课文美,美在哪里?
3、讨论、交流,明确
a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不好说一定要喜欢这句话,或者那句话,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但一定要有理由,能言之成理就是好答案。)
(1)课文的语言美在:
①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②运用排比,
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③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④第二人称的运用,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2)内容别致:声音无时不在,无所不有,但由于粗心大意,感觉迟钝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妙的声音。作者用充满诗请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让我们伴随声音一同成长,在美妙的'声音陪伴下,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情趣。
(3)标题设置悬念,诱人猜想,寄予对读者无限的期翼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4)1-3蒲公英梳头的声音
蚂蚁跑步的声音富有诗意却细微得难以察觉
雪花飘落的声音
4-7风吹声
动物声习以为常,不被留意
水声
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的“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之列了。强调用“心”听,于无声之处听惊雷。
(5)结尾没有作一般的总结或引申,而是建议做几个声音游戏,在游戏中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4、归纳总结: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语言、意蕴、结构
5、朗读1-3段
(1)请一个同学读1-3段,感受语言的美
(2)指导朗读(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节奏要舒缓一些)
(3)分段朗读,女生第一段,男生第二段,齐读第三段
四、质疑问难
对课文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①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五、拓展延伸
1、生活感悟: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忽视的声音,请各位同学找寻生活中的声音,把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声音告诉大家,并简单谈谈原因和感受。
2、听一段音乐,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来
六、作业布置(机动安排)
1、老师相信,细心的你一定也听到过许多别人不曾听到的声音,只要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和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就能听到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2、模仿课文1-3自然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
七、归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文章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是的,只要我们怀着一课热爱生活的心,去听,去看,去想,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滋有味。
我们领悟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把眼睛叫醒,把耳朵叫醒,把心灵叫醒!
2、最后,让我们在金海心《把耳朵叫醒》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让我们把耳朵叫醒,用心去感受生活,相信:你一定会听到的!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16
教学目标:
①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并体会丰富多彩的生活。
③加强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①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①学生搜集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素材,以备使用。老师准备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春江花月夜》
②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③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美国女作家海伦 · 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大自然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师放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听课文朗读:思考;文章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8)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
第二部分:(9-13)说明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告诉我们声音会充实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得到更多乐趣。
第三部分:(14-20)建议我们做几种“声音游戏”,进入声音世界,得到乐趣。
三、跳读课文,品味语言。
提问: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
文章的语言特别美,就像一首诗?
文章的想象丰富、细微,把“声音”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文章的内容很别致,聚焦无所不在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感受声音的奇妙无穷,读文章,仿佛沐浴在作者智慧的光辉中?
文章的结构特别美,开头和结尾很有特色,开头列举6种声音,结尾又巧设5种游戏,新颖独特?
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设置悬念,诱人猜想?
3、教师分类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入品评课文的美点。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语言美、意蕴美、结构美。
(1)赏析课文
的语言美。
提问:课文的语言美,美在哪里?
学生明确:美在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美在排比句的运用;
美在多种多样的问句;
美在人称的选用;
①揣摩文中活泼风趣、优美形象的语句。
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1、2、3段,其余同学听读,体味文句的诗情画意。
1、我喜欢这句:“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我认识到声音是传播知识的一种方式,它使我们的知识日益增多,使我们健康成长!
2、生:我喜欢这句:“你开始微笑,轻轻地笑,大声地笑,这时候,你一定会听见的,这个世界,也跟着你欢笑。”读到这个句子感到全身舒畅,原来笑是这样美好。最后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这样的感受――只要我们乐观地对待生活,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
3、师:前面两名同学重点从内容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还可以从语言、写法等方面进行欣赏。朗读时传达出文章的感情。
5、生:我喜欢这句:“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这个句子很有诗意,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对雪花采用拟人的写法,读了觉得非常亲切。
6、生:我喜欢这句:“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说明不同是声音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师:同学们找得很好,并能结合句子从多方面谈出自己的感受。刚才小组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喜欢前三个自然段。这三段组成排比,描绘了生活中大家没有注意的声音;语言活泼风趣,意境优美。我们也仿照其中一段,写几句话。要写生活中的发现,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
(学生思考,开始写,老师作个别指导。)
师:下面我们来比一下哪些同学心细如发,文笔优美。
生:你听过春天柳树洗头的声音吗?柳树有一头枯黄的长发。春风吹过,沙沙声响起来,柳树开始洗头了,洗呀吓呀,洗去了枯黄的污垢,戴上了嫩绿的新帽。
生:你听过鸟儿唱歌的声音吗?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几只小鸟停留在枝头,观赏着叶绿花红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唱起欢快、悦耳的歌。
生:你听过蜻蜓做操的声音吗?蜻蜓有一件银纱似的外套。有一天,它们在空中摆好队形要做健美操,“嗡”,一只蜜蜂飞入它们中间。“不好,敌人来了!”刹那间,它们全逃散了。
生:你听过小蚂蚁搬运食物的声音吗?那天早上,蚂蚁们聚集在一起,紧紧咬住大青虫的肉皮,一起用力。大青虫一翻身,它们立刻向周围散开了。
生:你听过蟋蟀弹琴的声音吗?夏日的夜晚,几只蟋蟀在园子里的草丛中拉起了小提琴,乐曲婉转悠扬,连小草也舞动身躯为乐曲伴舞了。
生:你听过树叶下落的声音吗?一个深秋的早上,一片树叶从枝头轻轻飘落,飘呀飘,落在路边池塘的水面上,微微一阵凉意,小树叶满足而缓慢地流走了。
生:你听过你听过蜜蜂采花粉的声音吗?在一个花园里,一只小蜜蜂轻轻地落在一朵花上,忙忙碌碌地采花粉,然后满足地飞走了。
生:你听过知了唱歌的声音吗?一天中午,池塘边的杨树上知了在唱着夏天,突然一颗小石头打在附近的树枝上。“不好,打扰别人休息了!”它赶紧飞走了。
师:同学们写得真好。不难看出,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细心观察生活,认真动脑思考,就会有优美的文字从我们笔下飞出。
③找出文中各具特色的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明确:文中的问句形式多样,有提问、设问、反问等多种问句。如“你听过?的声音吗?”“如果你问,这都是想像的声音吧?我怎么听不出来呢?那么我再说清楚一点? ”“你总听过?的声音吧??你总听到些什么吧?”“你怎么会听不见呢?”“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些问句,不断引起读音的注意,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④提问: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改为第一人称“我们”好不好?学生明确:不好,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读者容易获得认同感,读时,仿佛作者就坐在我们对面和颜悦色、亲切随和地和我们谈心。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1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顷刻、面颊、喷嚏、激荡、嘈杂、过滤”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掌握“唠唠叨叨、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我们生活的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用心感受其丰富多彩;认识声音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学会倾听声音。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内容要点,学习筛选和概括主要信息。
2.欣赏本文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初步培养对美文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3.通过课堂游戏,听想结合,听写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德育目标
通过对声音和生活关系的探讨,激发学生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努力把自己培�
●教学重点
朗读,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蕴。
●教学难点
1.探究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2.通过仿写句子和课堂游戏,学习运用本文的语言技巧,激发学生联想和想像,用“耳朵”细致地体味生活。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巧用辞格、善用整句,很适合十几岁的少年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含义,感受其语言的精美,为全方位的品评鉴赏奠定基础。
2.美点寻踪法。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体,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品评文章的美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其独特的美,语言表达能力、品评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同步提高。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音乐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课堂游戏,引导学生用心倾听。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多媒体显示冬雪纷飞的图景。
同学们,你听过雪花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你一定听见过,用心听,你一定会听见的,今天,我们学习《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课文,走进那神奇美妙的声音世界。
设计(二)
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学拉小提琴,孩子年幼,精力不易集中。老师教育她“用心听”,孩子满脸狐疑,稚气地问道:“老师,人是用耳朵听声音的,用心听怎么能听得见呢?”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孩子,用心听,你一定会听见的!”今天,就让我们用心倾听奇妙万千的声音。
设计(三)
眼睛,给了我们色彩,把我们领进绚丽多姿的大千世界;耳朵,给了我们声音,让我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可是,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用心听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中感觉课文?的美。?
教师强调一些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2.学生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
5.各小组选代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课文描述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对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了可贵的探讨,强调声音对我们的意义,促使我们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
全文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8段):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
第二部分(9~13段):探讨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声音伴随着我们成长,声音构成了丰富奇妙的世界(9~10段);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声音对我们的意义:声音充实人的生活,使人得到很多乐趣,并增长知识(11~12段)。13段用一连串发问,促使我们关注声音世界。
第三部分(14~20段):以游戏的方式引领我们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再次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三、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问: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
文章的语言特别美,就像一首诗……
文章的想象丰富、细微,把“声音”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文章的内容很别致,聚焦无所不在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感受声音的奇妙无穷,读文章,仿佛沐浴在作者智慧的光辉中……
文章的结构特别美,开头和结尾很有特色,开头列举6种声音,结尾又巧设5种游戏,新颖独特……
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设置悬念,诱人猜想……
3.教师分类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入品评课文的美点。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语言美、意蕴美、结构美。
(1)赏析课文的语言美。
提问:课文的语言美,美在哪里?
学生明确:美在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美在排比句的运用;
美在多种多样的问句;
美在人称的选用;
……
①揣摩文中活泼风趣、优美形象的语句。
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1、2、3段,其余同学听读,体味文句的诗情画意。
②品读文中的排比句,排比段,体味其表达效果。
女同学齐读1、2、3段,用心品味细微的难以觉察的声音,并展开联想和想像,再现画面。
男同学齐读5、6、7段,感觉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体味排比句富有节奏和气势的表达效果。
教师要求学生模仿5、6、7段,仿写三个段落,以生活中习以为常,不被留意的声音为描写对象,三个段落应呈排比段,每段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构成。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③找出文中各具特色的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明确:文中的问句形式多样,有提问、设问、反问等多种问句。如“你听过……的声音吗?”“如果你问,这都是想像的声音吧?我怎么听不出来呢?那么我再说清楚一点……”“你总听过……的声音吧?……你总听到些什么吧?”“你怎么会听不见呢?”“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些问句,不断引起读音的注意,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④提问: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改为第一人称“我们”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读者容易获得认同感,读时,仿佛作者就坐在我们对面和颜悦色、亲切随和地和我们谈心。
(2)赏析课文的意蕴美。
提问:文章的内容很别致,请说出其独特的意蕴。
学生明确:声音,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但由于感觉的迟钝,心的冷漠,如此神妙奇特的世界竟被我们忽略。作者用充满诗意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倾听,去感受。声音可以怡情,可以益智,让我们伴随着声音一同成长,在美妙声音的陪伴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情趣。
(3)赏析课文的结构美。
①提问: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如把标题“你一定会听见的”改为“用心倾听”或“奇妙的声音世界”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原标题“你一定会听见的”寄予作者对读者的无限期冀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②提问:文章开头共写了六种声音,前三种声音极细微,难以听见。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去掉前三个段落行不行?
学生明确:开头描写“蒲公英梳头”“80只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的“声音”,这些所谓的声音我们一般是听不见的。但如果承认“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这个定义是正确的,那么也就应该承认“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响的,只不过这声响太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的“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如果去掉前三个段落,文意就略显单薄。用“耳朵”听,无人不能,但用“心”倾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是文章的精彩之笔,倾听心音,倾听天籁,从每一种声音里,感受喜怒哀乐,领悟其内涵。
③提问:文章的结尾有何特色?
学生明确:结尾部分新颖别致,作者没有像惯常行文那样总结或引申,而是别出心裁地建议你做做“声音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而听见自己的心音,由此“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得到很多乐趣”,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4.学生齐读课文,再次品味作品的美。
四、设计声音游戏,引导学生用心倾听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好的磁带,可以是一首音乐,也可以是冬日的风声、夏日的蝉鸣、春日的燕语呢喃,也可以是雄鸡的报晓声、深巷中狗的狂吠声等等,要求学生用心听,然后把自己的感觉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
教师宜以表扬为主,对感觉灵敏、思维敏捷,感受细腻的同学予以肯定,给予他们较高的评价,鼓励他们用心倾听。
五、课堂小结
本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美妙、其乐无穷的声音世界,启发我们用心听,用心感受,体会生活中令人醉心的奇妙。让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学会欣赏,学会微笑,成为一个生机蓬勃、活力四射、内涵丰富的生命体,让世界因我们而更加精彩。
六、布置作业
1.听一首喜爱的音乐,把它编成一个故事。
(提示:由乐声得到启发,展开联想和想像,写成一篇有较强抒情色彩的记叙文)
2.模仿课文前三段的写法,写一组排比段,描摹细微的声音。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课文中写了多种“声音”,你用心听过哪些?说说你的感受。
(提示:不是随意地用“耳朵”听,而是有意识地用“心”去听,从中感受喜怒哀乐,汲取有益的知识。切忌泛泛空谈)
2.“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请写出你的成长中最动听的声音,好吗?
3.课文结尾处写了5种声音游戏,请选择其中两种,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4.俗话说:“眼观六方,耳听八方”用心听,用心看,用心想,构成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请描绘一下你眼中的丰富奇妙的世界,好吗?
二、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询有关自然界各种声音的资料,较全面地了解这个奇妙万千的声音世界。
三、开放探究
阅读《“筷子”趣谈》,谈谈本文的“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筷子”趣谈
黄丽春
偶尔想起曾经听人说过,在中国,人人具有三种博士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嗑瓜子博士。至于吹煤头纸,现在早已销声匿迹了。半个多世纪前,丰子恺老先生曾犀利地调侃国人嗑瓜子之劣迹,把光阴嬉耗在“咯嘣”声中,这不是民族性的衰退吗?难怪老先生要痛心疾首地感慨自己一见瓜子就害怕。历史写到今天,这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已被埋没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旋律里。惟有筷子,风风雨雨了两千多年,还是经历不衰。“民以食为天”,对于国人,筷子是进食的工具,少不得。
古时筷子称“箸”,闽南话至今沿用此音。后来,据说吴人为了避忌“箸”与“住”同音,使行船搁浅,便改“箸”为“筷儿”。也就是船行得快,一帆风顺。汉代筷子又称为“挟提”,意思是挟住再提起,这倒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使用功能。
当我们的祖先结束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时,筷子便与文明一起诞生了。据一位筷子收藏家的资料得知,迄今筷子已有600多种。有商朝时的铜筷,春秋时的铁筷、玉制犀头筷等。到唐朝,筷子还曾被用来象征人的刚直不阿。唐玄宗有一回就曾赐过宰相宋璟一双金箸,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这也就是“赐箸表直”的典故。其实最为普遍的还是竹制筷子和木制筷子,还有现代的塑料筷子。它们既不像金属筷子笨重,也不及金属筷子名贵,做工简便,易于就地取材。相传,有一种叫做“箸竹”的竹子,产生于广西平乐府一带,“其小如箸,坚结如象牙,作箸甚佳。”可见国人对筷子还有一定的讲究。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是江安竹筷。明知尼克松总统惯于使用刀叉,而总理却安排了筷子,这确令人纳闷。其实这正是我们总理的良苦用心。他根据筷子的寓意来招待客人,寓意两国和平相处,不动干戈。难怪一位加拿大记者连忙把这双筷子收起珍藏。
筷子不但有其象征意义,还有其特殊的作用呢。人们所说的“筹算”,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用筷子来计算的一种方法。汉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也曾提到过利用“筹算”来计算体积和容积。总之,“筹”的应用使我国古代的数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筷子最大的功用是用来吃饭的。“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从中体现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正如蔡元培先生答西方人问时所说:“中国人从来是崇尚文明,而不尚武力,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参考答案:
本文是科学小品。“趣”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本文使用了一些理趣兼得的掌故;
2.语言调皮诙谐;
3.揭示了筷子所具有的深广的文化内涵。
●备课资料
一、说明文知识短文推介(三)(四)
说明文的表述形式:诗歌式、童话式。
●诗歌式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能吟,能唱,琅琅上口,又便于记忆等优点。说明文借助诗歌向人们传播知识和信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又焕发了艺术性。
我们的土壤妈妈
高士其
我们的土壤妈妈,
是地球工厂的女工。
在大自然的建设计划中,
她担负着
几部门最重要的工作。
她保管着矿物、植物和动物,
还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她改造物质,发展生命,
经营着无机和有机,
两大世界的巨大工程。
她住在地球表面的第一层,
由几寸到几千米的深度,
都是她的工作区。
她的下面有水道,
水道的下面是牢不可破的地壳。
她是矿物商店的店员。
在她杂色的柜台上,
陈列着各种的小石子和细沙,
都是由暴风雨带来的,
从高山的崖石上冲下来的。
她是植物的助产士。
在她温暖的怀抱里,
开放着所有的嫩芽和绿叶,
摇摆着各色的花朵和果实,
根和她紧密地拥抱。
她是动物的保姆。
在她平坦的摇床上,
蹦跳着青蛙和老鼠,
游行着蚂蚁和蚯蚓,
蜷伏着蛹和寄生虫。
她是微生物的培养者。
在她黑暗的保温箱里,
微生物迅速地繁殖着;
它们进行着化解蛋白质的工作,
它们进行着制造植物化肥的工作。
我们的土壤妈妈,
像地球的肺。
她会吸进氧气,
她会呼出二氧化碳;
有时还会呼出阿摩尼亚。
她又像地球的胃,
她会消化有机物。
地球上所有的腐物,
几千万年人和兽的尸体,
都由她慢慢地侵蚀。
她又像地球的肝。
毒质碰着她就会被分解,
臭味碰着她就会被吮吸,
病菌碰着她就会被淘汰,
使传染病停止蔓延。
我们的土壤妈妈同水
有深厚的感情!
她有多孔性和渗透性,
她像海绵一样,
能够尽量吸收水。
我们的土壤妈妈同太阳
有亲密的友谊!
她能够接受太阳的热;
当黄昏来到的时候,
又把它发散出来。
气候也会影响她的健康。
冰雪的冬天,
把她冻坏了;
快乐的春天,
把她解放了。
在城市,有数不尽的垃圾堆,
都要经过她的改造,
才能变成美好的肥料。
我们的土壤妈妈,
完成了清洁队员未了的工作。
在农村,有数不清的田亩,
滴上农民的血汗,
播下谷子、小麦和高粱。
我们的土壤妈妈,
从不辜负农民的希望。
改造自然的伟大工程,
把沙漠变成了绿洲,
从荒芜走向繁荣,
我们的土壤妈妈,
更进一步展开她的工作。
(选自高士其科学诗集《时间伯伯》)
读了高士其的科学诗,大家对用“诗歌式”来说明事物的写法也许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要写好科学诗:一要熟悉科学知识,二要掌握诗歌写作技巧。一定要记住,科学诗,首先是科学,这是它的内容;其次才是诗,这是它的形式。科学诗,诗的艺术性,是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这是不同于一般诗的地方。
●童话式
“童话式”说明文,通过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读者一定的知识内容,情趣盎然,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小读者的欢迎。这就要求作者能够精心构思,巧编妙排。
请看《对老鼠的审判》。
对老鼠的审判
“静,静……动物法庭受理人类控告老鼠大量盗窃国家人民资财,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传播瘟疫,危害人民一案,现在开庭审判。”审判长大象庄严地宣布。
“传被告!”
老鼠被押上审判台,它哆哆嗦嗦地转动着绿幽幽的小眼睛,神色仓皇。
“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老山羊清了清喉咙,高声朗读起诉书:
“自从有史以来,老鼠危害生物界、危害人类,其年代之久远,范围之广阔,损失之巨大,性质之严重,实在骇人听闻。现在举其大端归纳为十大罪状。
“一、老鼠经常出没粮田、粮仓,任意吃掉、毁坏大批粮食,影响国民生计。
“二、老鼠经常潜入远洋船只,咬破船帆,咬断锚索,造成严重的航海事故,使许多人葬身大海。
“三、老鼠经常咬坏电线,破坏变电设备,蓄意制造重大事故。
“四、老鼠任意糟蹋森林,破坏植树造林。
“五、老鼠经常传播瘟疫,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六、老鼠经常咬人们的衣物、家具,造成重大损失。
“七、老鼠每晚聚众取闹,使人睡不好觉,影响治安。
“八、老鼠潜入蚕室,吃掉蚕宝宝,影响纺织业生产。
“九、老鼠到处钻洞,破坏堤坝,制造灾害。
“十、老鼠无限制繁殖,十八日生一胎,一年中要繁殖一万五千只后代,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根据动物法典刑法,一百一十八条、六十四条、三百八十二条、一千二百零四条,老鼠犯有盗窃罪,放毒罪,破坏生产罪,破坏治安罪,破坏绿化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制造生产事故罪,破坏生态平衡罪。这了维护法制,因此本公诉人提出公诉,要求法庭对被告老鼠从严判刑。”
审判长大象说:“被告,你现在有权可以为自己申辩,或者请你的律师代为申辩。”
老鼠看了看蚊子。只见蚊子站起来,“嗡嗡……”不知道说些什么。大象说:“请你把声音提高一点。”但是仍然听不清楚。这时,旁听席上骚乱起来了。
“响一点,请响一点。”
“为什么不理直气壮地讲响一点?”
“什么?蚊子在说什么?”
蚊子听了有点慌乱,赶忙提高噪音说:
“我是说,老鼠是有错误的。但小偷小摸,损失很小,构不成犯罪条件,应该重在教育。大家不是知道人类有一个成语叫‘鼠窃犬盗’吗?‘鼠窃’就是小偷小摸,何必小题大作?”
“小偷小摸?真是岂有此理!”猫头鹰迫不及待地站起来,瞪着圆圆的大眼睛,翻着一本厚厚的大书,作证说:“根据《世界年鉴》所说,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老鼠吃掉和毁坏的粮食占全部收成的1/5。全世界人口44亿,老鼠一下子就夺去了近9亿人口的口粮,还说小偷小摸!”
野兔也站起来说:“我可以作证,河北省蓟县谷强峪林场,种了1000多亩油松,死掉6000多棵,9/10是老鼠造成的。”
大黄狗也站起来作证说:“1980年春,上海石化总厂热电厂,就是因为老鼠乱窜,窜入高压开关室,造成短路。几分钟之内电、水、气全停,损失1700万元。请审判长注意,一只老鼠就能造成这样大的损失,能说损失很小吗?”
松鼠接着说:“老鼠传染20多种疾病。公元6世纪,罗马帝国在一次鼠疫中全国死了一半人。公元14世纪,鼠疫在欧洲流行,夺去了2500多万人的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老鼠还帮助法西斯分子制造细菌武器,杀死人畜多得无法估计。人们对老鼠恨之入骨,我虽与老鼠不是同类,也受到人类的怀疑,所以我建议法庭一定要判处老鼠极刑。”
老鼠听了大家的证词,哆嗦着说:“上帝既然创造鼠类,我们要活下来,总要吃,不让我们吃,就是不让我们活下去,这是违背上帝意志的。”
猫头鹰说:“谁不许你活下去,但是你不靠自己的劳动,而偷窃别人的劳动果实,这就构成了犯罪条件;再说你也不是完全为了吃,你咬断电线,你咬坏家具、衣物,是为了什么?你是破坏成性,完全是蓄意破坏,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老鼠吓得瘫痪在地。这时蚊子——作为辩护律师,突然又站了起来,说:
“各位,各位,你们的证词,我相信都是真的,但是我认为这些不能全怪老鼠。如果上海石化总厂的领导不官僚主义,生产有严格的操作制度,有严密的安全措施,高压开关室能让老鼠随便进去吗?现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能征服宇宙了,难道就不能防范鼠害?如果人类能互相友爱,又怎能求助老鼠制造细菌武器大批杀人。所 ”
蚊子律师的话使大家一惊。旁听席上议论纷纷,有的说:“鼠害这样严重,的确人类自己也要负责任。”有的说蚊子律师的话有意混淆视听,人类的事不是我们动物法庭可以审判得了的。有的说老鼠惊人的繁殖率,老鼠连原子辐射都不怕,看来人类也的确没有办法对付,包括蚊子、苍蝇等等。有的说目前有人推测,如果人类利用原子武器、激光武器互相残杀,人类最终必将在地球上被消灭,未来的世界再不是人类的世界,而是老鼠的世界了。
议论声越来越响,越来越激烈,审判长大象几次摇铃叫大家静下来,大家就是静不下来。后来大象和几位陪审员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提了提嗓子说:“现在我宣布暂时休庭!”
大象当审判长,形态威武;老山羊当公诉人,神态严肃;老鼠被押上了被告席,可恶可卑;蚊子成了辩护律师,嗡嗡唧唧;猫头鹰、野兔、大黄狗、松鼠都成了证人,个个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引人入胜、逗人发笑。作者巧妙地将老鼠对人类的危害性这方面科学知识寓于童话故事之中。
运用“童话式”章法技巧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从科学性着眼
“童话式”说明文,说到底还是一篇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的说明文,它的写作目的在于解说某一方面的知识,因此,作者心目中的目标应该十分明确,构思谋篇时应首先从文章的科学性着眼。
(2)从文艺性入手
“童话式”说明文是独具特色的说明文,其特色是:有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情节和形象逼真的童话角色。作者应积极开动思维机器,运用童话创作的艺术手法,处理好故事情节,角色身份与科学的知识内容的关系。例文中以休庭为故事结束正是为了说明人类对鼠害处理尚存在一定技术问题,这样,童话故事的情节就较� 大象的高大雄武的形象和蚊子的絮絮叨叨的样子正为文章内容所用。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18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
2、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1、联系实际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奇妙的声音。那有谁能够向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时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生答)
2、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老师真替你们高兴。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世界上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一定会听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声音的第一篇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3、板书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播放音乐,学生听读,初步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张开你的小耳朵,用心去倾听这篇优美的文章,看一看你能“听”懂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美的文章想不想自己来读一下?那就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注意当好“小老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3)组内互检,合作学习生字。
用生字卡片组内互检,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4)读词语比赛。
老师展示生字词,分组进行比赛,教师给予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验。
1、默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组内交流收获。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到过吗?并且想像一下你听到这些声音时的感受。
4、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声音是很熟悉的,并且听到过;哪些声音是熟悉的,但是没有听到过。
5、读课文,小组讨论:为什么有许多熟悉的声音我们却没有听到?然后小组汇报。引导学生说出没有听见那些熟悉的声音,是因为平常对熟悉的事物觉得习以为常了。
6、引导学生通过读第七至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耳朵关闭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用心地去听。通过抓住“寂静、闲暇”等词语,体会生活中只要用心去聆听,就会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会给我们解除疲惫、增添乐趣。
7、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自己应该怎样用心去听周围的声音。
8、用心聆听,体验生活中美妙的声音。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听周围的声音(鸟鸣声、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教师的讲课声、同学们的呼吸声、农家的鸡鸣声、汽车的鸣声等)。
9、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从声音美妙的角度去说。
10、是呀,这么美妙的声音,如果我们不用心去听,我们会听见吗?让学生自由谈,激发学生去关注身边点点滴滴的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
四、美读课文,升华感情。
1、你喜欢哪一部分,就有感情的去读一读。
2、指名读。师生评价。
3、师读,学生评价。
4、学生继续练习有感情地读。
五、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在自己的生活天地中,都有哪些声音?你喜欢哪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有趣的声音和一些不和谐的噪音两个方面说,说出自己的理由。
2、据课文三、四、五自然段的格式,结合生活中的体会,仿写句子。
六、小结。
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周围的声音是美妙的。只要我们注意倾听,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