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优质精彩25篇正文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优质精彩25篇》

时间: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

读《项脊轩志》有感 1

每当重读此文,我总是情不能自已,久久地沉浸于淡淡哀愁背后的浓浓真情。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间阁子,两重悲喜,三位亲人,在归有光潺潺的叙述中缓缓溢出。有道是“书海啸歌,庭阶寂寂,桂影班驳,几多憧憬几春秋;老妪追怀,祖母殷殷,妻子相敬,一度思亲一怆然。”这怆然的感情中有对往事的追忆,有对现状的深思,有对先人的追怀,也有对亡妻的思念,种种情愫,纠结在这间说不完道不尽的南阁子中。

无论是“时至轩中”,替君红袖添香,“从余问古事”,为君举案齐眉,“凭几学书”,与君相敬如宾的那份缠绵旖旎;还是“吾妻死,室坏不修”,“然余多在外,不常居”的那份睹物伤怀,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美丽爱情和作者中年丧妻的万分悲苦。

其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那种人鬼殊途、生死两分、欲说还休的凄凉让人黯然消魂。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其中一只象笏,顿时让归有光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读书,不仅关乎到个人的前程,更关乎家族的兴衰。一句“儿之成,则可待乎”,成了他久久难以忘怀的铭心之言。“瞻顾旧迹,令人长号不自禁”……后来,祖母也离世了,那种活着没有见到象笏发挥作用的遗憾永远无法弥补了。家道中落却无法重铸繁荣,家人的期望只能化作一缕青烟,亲人辞世渗透的悲凉,作者当然会“长号不自禁”。更让人痛心的是,原本温馨的小家庭随着妻子的逝去显得异常冷清,葱葱郁郁的枇杷树已欣欣向荣亭亭如盖,而妻子的音容笑貌在记忆里渐渐模糊,那种思念之痛怎能让凡人消受?枇杷树寄寓的不仅是失去了的过去,而且是无法把握的现在,更是可以想见的、完全没有希望的未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家道中落的无比辛酸,对理想未竟的无尽惆怅及对人事沧桑的无奈喟叹。前路漫漫,心里寒暖有谁晓,世事茫茫,胸中寂寞未人知,每当重读此文,我总是情不能自已,久久地沉浸于淡淡哀愁背后的浓浓真情

读《项脊轩志》有感 2

在学生时代,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我只满足于对字词句的准确注解和对课后习题的正确回答。那时,即使能够说出所谓“文章流露出作者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之类的话,也是得之于老师的教导和启发,自己并无真切的体会与感受。而这些年,当我重读此文,却不禁为那沉浸于淡淡哀愁背后的浓浓真情所感动。这是怎样一种含蓄而真挚的亲情啊!慈母“儿寒乎?欲食乎?”的深深关爱,奶妈“而母立于兹”的轻轻细述,祖母“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殷殷期盼……从中,我读出了作者对至爱亲情的无限眷恋,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穷遗恨。每及于此,我脑中常浮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同样地细细描摹,同样地催人泪下;同样地娓娓道来,同样地感人至深。亲情的感染力真可谓强矣!

可是,从古至今,为人子女的,在享受这份亲情时,往往却不甚珍惜,只有在它悄然远离时,才能体会到它的弥足珍贵。也许,这就是芸芸众生永远无法避免的悲哀,是凡尘俗子亘古难变的人生缺憾,可缺憾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美吗?这又是怎样一种凄婉而真诚的爱情啊!无论是“时至轩中”,替君红袖添香,“从余问古事”,为君举案齐眉,“凭几学书”,与君相敬如宾的那份缠绵旖旎;还是“吾妻死,室坏不修”,“然余多在外,不常居”的那份睹物伤怀,从中,我读出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美丽爱情和作者中年丧妻的万分悲苦。最令人心碎也最令人心醉的就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它更是把作者那种人鬼殊途、黯然消魂,生死两分、欲说还休的凄凉心境推向极至。东坡有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人世间真正的爱情为何总是如此的凄美,总是令人热泪满眶?或许,正因为尘世有如此真挚之爱,人间有这样真诚的情,我们的生活才称得上美丽!这更是怎样一种深沉而真切的落寞和感伤啊!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始为篱,已为墙……客逾庖而宴……”、“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旧迹,令人长号不自禁”……从中,我读出了作者对家道中落的无比辛酸,对理想未竟的无尽惆怅及对人事沧桑的无奈喟叹。前路漫漫,心里寒暖有谁晓,世事茫茫,胸中寂寞未人知。这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苍凉,这是“别有幽愁暗恨生”的抑郁,这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幽怨,这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萧索。这是真实的人性,这是真实的人情,这是真实的人生,这也是真正的美!人间自有真情在,人生至美是真情。惟愿我们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真情,哪怕只一点一滴,一分一毫,哪怕它是喜是欢,是痛是伤,那也值得去仔细品味、去妥善珍藏。

项脊轩志读后感 3

从来不喜欢阅读文言文,因为我觉得文言文读起来略微有点枯燥乏味;从来不曾被一篇文言文打动过,因为我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甚至没有现代散文般优雅动人。直到我读了《项脊轩志》,我好像被这篇文章彻底打动了,从来没有读到过这么真诚的文字,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澄澈的`文字。

我最喜欢的那句话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爱妻早逝,何等辛酸,归有光很悲伤,为爱妻种下了枇杷树,不知不觉,岁月荏苒,枇杷树早已亭亭如盖,而他仍然记得爱妻,这样忠贞的爱情与坚守令人辛酸又感动。

除此之外,《项脊轩志》中描写老妪的那些话也特别令人辛酸悲伤。“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归有光很早就失去了母亲,一个人难免悲伤落魄,文字里透露的真切亲情也让人怅然若失。只是简单的问了句“儿寒乎?欲食乎?”就可以提现母亲浓浓的爱意,害怕孩子寒冷害怕孩子吃不饱,简简单单却也意味深长。

读完这篇文章,总觉得很辛酸,为里面的爱情和亲情打动,从来没有这么仔细地读过一篇文言文,可能是《项脊轩志》里的情感太过真挚,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 4

1、培养学生自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知含蓄语句背后的情感。

3、引导学生体会人生阅历对文字的影响,了解一代大家的成长历程。

【课前准备】。

1、发放学案。熟读课文并翻译重点句子,简答下列问题:

2、在学案中补充原文中删除的一段文字“项脊生曰……”,便于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

此文虽以书斋名称为题,但其大部分文字是在怀人。作者怀念了自己的母亲、祖母、妻子等三位女性,作者的生命中就没有出现过重要的男性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对文本的解读。

二、横向比较:作者生命中的男性与女性。

(一)品读关键句段,解析作者生命中的重要男性。

点拨:参考课文注释“项脊轩”得名由来,并联系古典小说中关于建筑物名称的繁复表述,结合下文的“百年老屋”品读“旧”字。作者曾说“吴中之归,皆宗宣公”,“宣公”是归家最早赢得功名的人物,类比屈原《离骚》中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可见作者对自己的家族充满自豪感。

明确:“旧南阁子”交代了作者的家庭曾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项脊轩”得名于作者的远祖归道隆,他是作者生命中重要的男性之一。这个判断句看似平缓,实则充满了自豪感。

点拨:参考课文注释“象笏”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吾家读书久不效”“迨诸父异爨”“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竟日默默在此”“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等内容,将父辈读书无成与作者静心读书进行对比。

明确:祖母的祖父太常公,是作者家族中另一个重要的男性。祖母将他使用过的象笏传给作者,语气中充满自豪感,同时又是对作者的肯定与期待。所以作者接过象笏时,其内心应充满着使命感。

3、研读下面“项脊生曰……”一段,思考:作者为何写蜀地清、诸葛孔明这两个人物?

ppt(补充原文):

项脊生曰:“萄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点拨:此段为作者十九岁时为此文所作的结尾。翻译“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体会用典的作用。蜀地清的典故出自《史记》,作者在《陶庵记》中曾说“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可见司马迁是少年归有光的偶像。

明确:十九岁时,作者以此段结尾,是为了说明典故中的两个人都曾默默无闻,后来扬名于天下,作者相信自己也终将如此。加之对司马迁的崇拜,这一段其实是在书写实现自我的抱负。

小结:分析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生命中有过很多伟大的男性,他们给了作者—荣耀、使命、梦想。他们虽然没有面对面和作者说过话,但是他们借助房子、笏板和书中的文字,传递给了作者家族的荣光、兴复家族的使命与实现自我的梦想。

(二)分组讨论,分析作者生命中的女性。

检测预习作业中的三个问题。

明确:作者8岁丧母,对母亲的记忆很少,家中老妪是他和已故母亲之间的一条纽带,所以才会“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作者通过老妪讲述的平常细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问题二:“一日,大母过余曰”“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三个“曰”,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模拟情境,请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

明确:祖母的三句话中,语气从关心到激动,从激动到期待。

(请学生在朗读中揣摩“小妹”说话的神情,推测妻子及作者听到这句话的心情。)。

明确:由此句可以看出,妻子以作者及其

小结:母亲、祖母、妻子,这些女性给作者—关怀、期待、温情。她们为作者的生命注入了关爱与温情,使其在寂寞书斋中坚守梦想, 综上,我们由文本的研读过程看到,作者生命中的男性与女性,分别给了作者在书斋中读书的力量与支撑,是其坚持读书的深层原因。

三、纵向比较:作者在不同年龄阶段文字特点的不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你更喜欢作者写的哪个结尾?请说一说理由。

ppt:19岁时,《项脊轩志》结尾:“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三十几岁时,《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明确:19岁时文章结尾直抒胸臆,昂扬向上,充满抱负理想;三十几岁时文章结尾以景结情,含蓄悠长,余韵无穷。由此表明每个年龄的不同表达,是因作者人生阅历发生了变化,文字的表达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二)比较阅读文章最后一段与第一段。

明确:“兰桂竹木”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表达了少年归有光的志向与审美情趣;“枇杷树”蕴含生活气息,甜蜜而温暖。枇杷树的茂盛反衬出作者生命中至亲的消逝,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明确:“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作者,是自在快乐的,而“久卧病无聊”的作者,是寂寞悲凉的,可见在不同的年龄,作者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明确:第一段所描述的景致充满赞美欣赏,表达了作者少年时内心的愉悦,而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呈现的却是含蓄凄凉、哀婉感伤。“以我观万物,故万物皆着我色”,景致的不同,其实是作者内心情感变化的投射。

小结:比较最后一段与第一段,可以发现:作者的生活环境、心境都随年龄和阅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文字里,使文字由细密多言走向内敛安静,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四、课堂小结。

19岁的归有光,以“项脊生曰”结尾,三十几岁的归有光,以“庭有枇杷树”结尾,从“说”到“不说”,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变化,也是生命流转的结果。远祖和偶像,给了他精神上的追求,母亲、祖母和妻子,给了他孤独寂寞中的温情。生命是流动的,作者就像是河床,这些人与事从他生命的河流里经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所以,我们在《项脊轩志》中读到的,并不仅仅是作者一时一地的情感,更是一代文学大家的成长历程。

五、布置作业。

微写作:课后阅读归有光散文《先妣事略》,与《项脊轩志》比较,分析两篇文章的结尾在表达方式、情感上的异同,不少于150字。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 5

2、体会课文以清新朴素之笔抒发真挚情感的特色。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脉络;

2、理解细节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感受亲情,丰盈心灵,获得精神的成长。

研读课文,品味细节描写所体现的亲情。

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合作讨论法。通过分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外出求学,时常会想起家的温暖,家人的关怀,有时还会想起家中的一些小事。回味这些小事,其实就是在回味蕴含其中的深厚亲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赏析一篇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来写人记事、追怀抒情的千古名文。

二、研读文本,把握情感。

(1)学生齐读课文,思考:那句话是文章的感情线索?

朗读、点评,明确答案:多可喜,亦多可悲。

(2)明确写“喜”的段落。

(3)师生共同赏析第一自然段。

1、学生品味句子(老师注意引导点拨)。

2、齐读第一段,再次品味修葺后的项脊轩给作者带来的喜悦之情、愉悦之感。明确:写“喜”是为了映带下文,更好地写“悲”。

(4)请同学们浏览剩下的文字,思考:围绕“悲”,作者写了那些人的什么事?

明确:诸父分家,追忆母亲,缅怀祖母,思念妻子。

1、前面三件事实文章的正文,顺序能调换吗?

明确:(指定三名学生朗读,提示语:“凡再变矣”、“余泣,妪亦泣”、“令人长号”)写分家,只是客观的记叙中寄予深深地感叹;追忆母亲,情动于中,含蓄而有节制;缅怀祖母,感情则如汹涌的潮水,由内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

2、赏析细节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诸父分家:

内外多置小门,往往而是。写出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

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分裂之后混乱不堪的局面。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亲情淡薄,隔膜加深。

追忆母亲:动作语言描写,突出母亲的慈爱关怀。

缅怀祖母:语言动作突出对作者的关心期望。

思念妻子:突出夫妻间感情深厚。注意最后一段,由亭亭如盖的树想到亭亭玉立的人,睹物伤怀,物是人非,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含蓄地抒发了丧妻的悲恸之情。

三、总结。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概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之情,暨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这也正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四、课后作业。

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注意突出细节描写。

读《项脊轩志》有感 6

高中时读归有光先生的《项脊轩志》,觉得真是一篇情真意切,凄婉动人的好文章。如今重读此文,又不免心生戚戚,不胜凄惶,令人“长号不自禁”!

先生初写此文时大概在19岁左右,正是踌躇满志,为博取功名、实现平生抱负、光宗耀祖而发愤读书的时候。尽管身处“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的“百年老屋”,且下雨的时候还“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然而心中的理想平生的抱负让他苦中有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个充满激情、奋发向上的读书郎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为之心潮澎湃;尽管读书的生活是那样清苦,陪伴他的只有寂寂的庭阶和时来啄食的小鸟,但只要有书作伴,即使是半墙的明月,斑驳的桂影,也让他觉得“珊珊可爱”。家族的败落离析、祖上的谆谆教导、祖母和母亲的殷切期望,更加激起他立志于学、学有所成的决心,所以当忆起祖母当年对他说的“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和“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这些话语时,怎能不令他“长号不自禁”!这长号是奋起的长号,这泪水是坚忍的泪水。在先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众多读书人的影子,特别是那种落拓读书人的影子,而不是那种吊儿郎当挂羊头卖狗肉纨绔子弟读书人的影子。

先生补记《项脊轩志》当在二十多年之后。此时的先生已年届不惑,这样的年龄,本应该是功成名就家庭幸福的时候。然而,英雄有失路之悲,志士有壮志难酬之苦。这二十多年来,先生命运却是困蹇不堪。科举上,惨淡经营,三年一次的会试,一连八次都是落第而归;四十三岁时,失去了最心爱的长子;时隔一年,又失去了任劳任怨、与己分忧的妻子王氏。先生对妻子有着很深的感情,所以后一部分的补记全是记自己的妻子。回想起与妻子“凭几学书”的岁月,物在人亡,睹物思人,怎能不潸然泪下!“吾妻死,室坏不修”,“卧病无聊”,“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看似平淡的叙述,却隐含着先生撕心裂肺的痛,尤其是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实乃悲中之至悲,读文至此,虽不流涕,谁不流涕!

林黛玉的《葬花吟》诗中有这么两句:“独倚花锄泪暗洒,洒向空枝见血痕。”《项脊轩志》中的描述看似平实冷静,实际上却是归有光先生面对无花的空枝洒泪而成的文字,此等文字只能一个人在深夜里静读。

《项脊轩志》的读后感 7

呜呼,今复有几人知震川先生矣!后学卧病在床,枕边无书,读《震川文集》,得《项脊轩志》,诵之再三,至于呜咽掩涕,悲不能止。

项脊轩,先生家一小阁子也,先生读书之处,亦先生之所立于世间人伦道德文章之所。百年老屋,虽加修缮,想来亦常常漏雨;庭中虽置花木,所谓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读来惟见寂寞。先生之项脊轩,亦一落拓学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地也。

先生之志项脊轩,岂惟项脊轩之固难忘也。先生难忘者,实在祖母、母亲、妻子之所望于先生者也。先生积学五十余载,文名盖天下,桃李遍国中,尚不能得一进士,做一官吏,以俸禄养其亲,惟困守此轩,偃仰啸歌,兀然独坐。时光流逝,祖母、母亲、妻子相继零落,惟余此轩。是时轩中一木一石,皆成倒流之时光,往昔亲人之音容,历历如在目前。先生写至此,虽不流涕,谁不流涕!

震川先生寂寞矣,先生心痛矣。震川先生虽寂寞、心痛仍固守学子之道。先生无官可做,只有写写文章。无官做自然无友交,亦自然无达官名士可忆并为之志。

所谓坎井之蛙,所忆所志者无非一井之景、一井之情。然先生鳏寡孤独于轩中,亲人之形影出没,轻声细语之音袅袅不绝于耳,妻子所植楷杷树亭亭而立,祖母所遗之象笏仍在,日以继夜,风动树影,万籁有声,如亲人至,如亲人声。先生伏案忆之,志之,不悲不喜,不怒不怨,文章灿然,字字如有神助。故清人梅曾亮感而涕下,曰:此种文字,直接《史记》,韩、柳不能掩之。

先生之前五百年,欧阳文忠公之哭梅尧臣,有诗非穷而不能后工之说。先生之后四百年,后学亦为先生哭,意文章亦或如是。先生不困于项脊轩则不会有项脊轩惨淡悲苦之鸣,非有此惨淡悲苦之鸣则不能有《项脊轩志》。此日先生之不幸,天下文章之大幸。先生五十九岁始中进士,累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修《世宗实录》,所处之室,所受之禄,当非困守项脊轩时,然文章已每况愈下矣。先生去项脊轩而居于庙堂之上,先生一人之幸,天下文章之大不幸也。

然先生有此文亦足自我安慰矣。世间有所谓黄钟大吕之作,负道德之重,兼家国之任,此类文章,应由肉食者为之;至于项脊轩时之先生,悲守穷庐,四顾茫然,几几乎殁世而不得遂己志,有《项脊轩志》一文,已入不朽一流矣,吾又为先生庆。先生彼时之困,得其所哉!

震川先生姓归名有光,字熙甫,明昆山人。《项脊轩志》载于《震川文集》,国内各家古文选本多有转载,与余同病相怜者,可以一读。

读《项脊轩志》有感 8

余观先贤古人之文,如庄子《逍遥游》之飘逸,《兰亭序》之感慨,《赤壁赋》之悲怆,皆慕而忘却,唯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时现脑中。先贤奇文故多,境界高妙如空山新雨者不可胜数,然触动己心而心有所感者几无出《项脊轩志》右者。彷如两人,虽整日形影相接,一人喜文,一人爱武,终不可为知己矣。况人之于人皆不可同论,道不同而 《项脊轩志》,明归有光兴之所至而抒写,其言寥寥不过百余字,其辞质朴如水,去雕饰,还真情,归有光为博功名而修项脊轩,至亲闻之,皆来探望,嘘寒问暖,归有光有感于心,承亲人之关爱,感己身之不争,是谓痛矣。尤是其妻,虽为媒妁之妻,然兴趣相投,耳鬓厮磨,真人生之大幸事也!然好事多磨,美中不足,其妻病而卒,归有光自是悲痛,多年以后,见庭中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读至此处,未尝不心酸叹息,甚而泪下,感人至斯矣!余至此而明,无情之文总致无情之眼,至情之章终遇至情之叹。

何以提及《项脊轩志》?盖因近日闻得家中变故,悲而念起。犹记外祖母仙去之时,余时年尚小,见母亲之类皆声泪俱下,痛不欲绝,受其感染,亦是泪如雨下。其时尚未觉亲人离去之痛,如《项脊轩志》归有光之痛失爱妻者。

今忆外祖母音容,小时最喜外祖母家中小住,往往一住便是数旬,其家远闹市,周围皆苍翠松柏,更有桔园绵延其外,放眼望去,不见其端。每至盛夏,携三两伙伴蹿于其间,或捉迷藏,或轻躺草地,伸手便摘到橘子树上之绿橘,剥其皮而大啖,以至最后牙酸涩,衣衫皆染橘汁清香,脸亦涂之不清,外祖母往往责备两句,便心疼地为我洗脸,擦药于我擦伤之处,余偶然瞥眼看外祖母,皆笑意慈祥,直暖心脾。后稍大,略懂事,即至其家,亦不会如小时那般赖住不走,而外祖母亦如从前那般慈祥,亦不强留。后忽闻外祖母逝去之噩耗,众人皆悲,家中大作法事。余犹记外祖母逝去之安详表情,静静躺着,直到入土的时候,母亲悲痛不可自持,恨不能亲身代外祖母之入棺,余旁静观,亦不知过了许久,唯听风声呼啸,四野寂静。外祖母过世之后,外公孤身一人,数年后,顺时代潮流,择一老人共度余生,余念外婆,终不肯叫她一声外婆,如此数年。外公家中养鸡数只,以作补给,逢年过节,母亲便会拿一只外公家养的鸡,每年过年拜年,亦会先至外公家中,看望他老人家。外公身体健朗,经历风霜数十载,所言亦皆深有感慨,余等后辈围坐火盆旁,听外公闲谈家常,路途寒意尽消。后余远赴西川天府求学,不得常常回家,唯至春节方能看到外公,外公对我很是喜爱,每于言谈之中提及我,余今想来,甚是愧矣。前段时间,漫长考研之路终告完结,我才收到外公逝去的消息。我呆了几秒钟,便问家中是何时的事情,兄长说是十几天前的事情了,外公死前的一个星期,说了很多话,其中还提到了我,似乎是在对他之一生作最后之总结。余心感慨,念亲恩,忆昔往,忽记归有光《项脊轩志》,心有共鸣而记之。望外公外婆在天国那边永得安好,二老永远健康,尚飨。

读《项脊轩志》有感 9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整篇文言文中最令人难忘的千古名句。高中读的时候只是觉得很有韵味,所以喜欢;现在读着感同身受。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爷爷在院子里栽了一棵不知名的小树,没几年的时间,它就顽强的长成了一棵能独当一面的大树。春天万物复苏,我们家的大树也会冒出嫩绿的小芽儿,开出甜蜜的花儿,我们淘气的三姐弟老爱去招惹前来采蜜的小蜂,每到这时候,爷爷都胆战心惊地训斥我们。夏天午休起床后,我们就迷迷糊糊的搬个小板凳坐在树荫里面,听着知了充满活力的长啸,继续打盹儿。在秋高气爽时节,弟弟缠着爷爷在树上绑上绳子玩儿荡秋千。冬天树上覆盖一层厚厚的雪的时候,我们姐弟三个就合力使出吃奶劲地摇树,让雪落在身上假装自己是雪人,每次都能逗笑爷爷。

虽然爷爷已经去世了三年,但每次看到院子里的大树,就会感觉到爷爷一直在我们身边,下一瞬间就会搬着小板凳坐在树下乘凉。最近一次回家,发现那颗承载着爷爷音容笑貌的大树不见了,奶奶说因为要拓宽路面被强制锯掉了,那一刻突然清晰地感觉到爷爷离我真的越来越远了。一个恩施的室友说,她外婆在小时候栽了一棵桂花树,长得很壮,开的花又香又漂亮,远远胜过普通的桂花树,吸引了很多游客和专家前来观赏,当地政府甚至提出了高价购买,外婆拒绝了出售,依然自己悉心照料。去年的时候,外婆因为重病去世了。今年金秋时节,外婆的美丽桂花树,再也没有开花,而且有些枝丫出现了枯萎情况,邻居说桂花树估计活不长久了。

我们是相思之人没有了相思之树,而室友外婆家的相思之树没有了相思之人。

项脊轩志读后感 10

学了《项脊轩志》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原来文章多一点细节描写效果是那么好。最喜欢作者的描写他的先妣的那一段: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好像隐隐能看到有一只洁白纤细的手和那关切的。眼神,直觉心里一阵暖和,这便是母爱!还有作者和他妻子的那一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项脊轩志读后感 11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作品之一。游国恩先生在评价归有光散文特色时说:“他把生活琐事引到载道的古文中来,使古文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因而也写出了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项脊轩志》真情为文,不事雕琢,真实地表现了作者当时的生活和心理。文章着重记述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归有光毕竟是读书人,在对他自己的书斋的描写中,在动人的亲情中,我们不难读到他在人生路上对功名的咏叹,不难体会到一代读书人追求功名的心理历程。

归有光的一生执着于科举,然而仕途坎坷,7岁入学,9岁学习写文章,14岁应童子试,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35岁乡试中举,以后8次会试都落选,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病死于任上。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为功名忙碌。

《项脊轩志》是作者两个时期所写。前一部分写于19岁,后一部分写于32岁。在作品细腻的描写中,我们能读到他从少年到中年时期追求功名时的心境。

19岁时归有光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更是憧憬。“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条件虽然艰苦,然而对未来的希望让他苦中有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个充满激情奋发向上的读书郎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为之心潮澎湃。“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分明是此时归有光心情的真实写照。“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十五岁的归有光刚刚完成童子试,“少年心思当拿云”,少年得志,自然心情舒畅,踌躇满志。有 对归有光来说:“读书明道,知书达理”,道德自然是读书的目的之一。这在《项脊轩志》中也有体现,从对诸父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墙往往而是”,“往往”表现出归有光对诸父的不满。归氏先人曾为大官而在昆山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可是,到了归有光这一代,家道已衰,分崩离析。归有光对兄弟“日趋于离”非常痛心。在其《家谱记》中曾感慨“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在归有光心中,不读书、不知礼义是归氏衰落的重要原因。作为归家长子,读书兴家,又何尝不是其愿望呢?在亲情的描写中也无时不与自己的读书生活联系起来。归有光对母亲的感情特别深,母亲对其学业更是重视。《先妣事略》曾记道:“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母亲望子成龙可见一斑。对归有光寄予希望的还有其祖母,“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殷切希望,怎能不让归有光事后想起而“长号不自禁”?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盖有神护者”更是此时归有光心态的自然流露。神佑有光,自然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这一段是作者的议论,这里既有自我解嘲,又将自己与历史伟人相比较,表明自己不甘于永远处在“败屋之中”的志愿。一年后归有光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与其此时的心志不无关系。可以说前一部分,是归有光最自信的。时期,多可喜亦多可悲,然而更多的是希望和充满希望的喜悦。

然而十三年过去了,归有光的心理有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妻子早逝。回想起与妻子共读的岁月,不禁潸然泪下。而功名未就,更是心中难以言说的痛。“吾妻死,室坏不修”,“卧病无聊”,“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这不仅仅是对妻子的思念,也有功名难就的痛苦。此时,再望见“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想起昔日新婚宴尔、凭几共读的岁月,该是何等的痛心呀!后一部分可以说是至悲。功名难就,上对不起祖母母亲,下对不住早逝的妻子,更没有完成家族中兴的大任,此时面对当年踌躇满志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见归有光在对亲人的思念中又凭添了多少痛苦!

“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从孟浩然等唐代诗人的试图走“终南捷径”到柳永“奉旨填词”到“范进中举”,科举制度一直困扰着中国读书人。《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少年时的希望与中年时的悲伤,心理上形成的强烈的反差,是一代读书人心理历程的真实再现,更是一代读书人面对功名的哀叹。

读《项脊轩志》有感 12

百年老屋,冠以先祖居住地之名,变成了一种精神符号。项脊轩之于归有光,正如赤壁之于苏东坡,沅水之于沈从文,波兰之于肖邦,草原之于契诃夫,是一种心灵寄托。

项脊轩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归有光的一片记忆,一怀思念。

从当初“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的陋室到“明月半墙,风移影动”的雅居,归有光向项脊轩倾注了多少心血。交错杂植的兰桂竹木,斑驳陈旧的直栏横槛,满屋肆溢的书香墨色,婉转清脆的雀鸟啁啾,无一不显示出他的高洁品质、高尚情操。在这小轩里,他读通了《五经》《三史》,钻透了经学,于闲暇时练就了以足音辨人的本领。这小轩里寄托的第一味思念,便是年少读书时光的清甜。

项脊轩里,似乎还响着母亲轻轻的叩门声,还留着祖母关门时投来的充满期冀与慈爱的目光,还残存着妻子伏案学书抬首发问的娇憨情态。归有光以老妪之口追怀慈母,“余泣”二字尽抒少年丧母的悲伤;以祖母对他的一次再平凡不过的探访缅怀祖母,“长号”诉不尽心中大恸;以庭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哀悼亡妻,虽未发一字哀声,但此中伤情已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般,令人潸然泪下。“儿寒乎?欲食乎?”“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平平淡淡如同闲话家常的文字,勾勒出的却是最温暖最朴实的亲情。望着昔日妻子手植的枇杷树,看树隙中闪烁的流年的光影,物是人非的无奈、物在人亡的沧桑已扑面而来。归有光在这小轩里寄托的第二味思念,便是追念至爱之人的苦涩。

举乡试后“八上春官不第”的失意在项脊轩里悄悄沉淀,积聚成了后来得到世人推重的归有光。在项脊轩里,归有光年复一年地奋笔疾书,吟咏长啸,一次又一次地洗刷掉落榜的耻辱与气馁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同时他也看开了这些紫陌红尘中的功名利禄,磨炼出了一身傲骨。这小轩里寄托的第三味思念,怕就是五十几载人生经历的百味杂陈了。

一丈见方的小小项脊轩里,承载的是归有光一生的岁月。虽然晚年的归有光“岁在外,不长居”,他的心灵却未曾离开项脊轩一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精神家园,它可以是向日葵之于梵高,墨梅之于王冕,也可以是项脊轩之于归有光,这里盛放的或许是最平凡的生活片段,却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藏。

平淡之中见真情,成熟之后话思念,这,便是我眼中的《项脊轩志》。

读《项脊轩志》有感 13

《项脊轩志》是明代古文家归有光的抒情散文。作者以项脊轩为选材组材的中心,从日常生活、家庭琐事落笔,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情感。就行文线索来看,虽然作者说“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但文章的情感则都围绕“多可悲”拓展开去,重在展现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悲情”。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要抒发的就是前后长达二十年的内心“不得其平的”悲情,多少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在读者心灵深处引起了共鸣。

一.散文的第一节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变化,由既小又破且暗变行明亮、清静、雅致,于是作者或“偃仰啸歌”,或“冥然兀坐”,内心的喜悦来自对现实的超然。当然这种超然是暂时的,它恰恰反衬了现实之中作者所负的责任的沉重。由喜入悲,我们会看到更浓郁的悲。

由此,作者在第三节中先非常委婉地写出了父辈叔伯分家另立,篱芭分隔,离心离得,家道败落。一方面,激励作者发愤苦读,以振兴家族,光宗耀祖为已任,过早的承担起了整个家族的责任。另一方面,又使作者觉得祖母和母亲给他的亲情弥足珍贵,因而这两种情感糅合在一起都成了悲情的内涵。

母亲的早逝,使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与日俱增,而这种思念主要通过“乳二世”的老婆婆的回忆来表现的。除了侧面描写对母亲的怀念,作者对祖母的印象是正面描写。对亲情的惦念和强烈的责任感融为一体,加深了更深层次上的悲情。

补记部分,作者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通过一棵枇杷树,更寄托了作者无限的哀思,所谓纸短情长,寓不尽的思念于言外。

二.作者因亲人一个一个离去而悲,同时亲情成了他完成家人遗嘱的动力,同时也增加了他使命感和忧患意识,这也许就是作者写项脊轩的出发点。作者在本文中要表达的是世事变迁,先人的慈爱面容、谆谆教诲、殷切期戴如在目前,而又这成为自己的一份沉重的责任时时的警策。且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显得重大,终身难以忘怀。一片爱心由于责任感而传承,也传承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三.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一文中,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家族的自我责任感是相互促动、彼此撞击的。“悲”既是为亲人亡去而悲伤,更是因为承担了更多的尽孝的责任,悼亡情与责任感的结合,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更深意义上的悲。自我的悲情与附加着沉重责任感的美好亲情的痴恋相结合,使本文成为千古绝唱。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 14

1.掌握“比、乳、过、下、而、然”等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了解归有光的散文成就及“志”类文体。

3.学习本文用线索贯穿、形散神聚的写法。

4.学习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

1.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形散神聚的方法——线索串联法。

3.借助平凡的景、事、物抒发悲喜之情。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为主攻、练为主线。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下面的成语,并以这个成语为谜面,猜一明代作家名。

谜面:衣锦还乡。谜底:归有光。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归有光的一篇散文名作——《项脊轩志》。

(二)诵读品味。

1.教师范读1、2段。

2.一名学生朗读3、4段,齐读5、6段。

要求:体味文中蕴涵的情感,找出文眼。

(三)学生分段译读课文。

1.把握重点字、词、句。

活用词:雨泽下注乳二世。

古今异义词:比去,以手阖门或凭几学书已为墙。

通假字:而母立于兹。

一词多义:室始洞然然睹促织輮使之然也。

2.学生分段口译课文,教师指导。

3.结构线索:

(1)修茸前后的不同风貌。

(2)轩的变迁和家人轶事。

(3)补写丧妻前后轩中情形。

(4)写轩中的枇杷树。

线索:--------------。

作者的悲喜情感。

(讨论:喜什么?悲什么?以哪种情感基调为主?)。

4.文章主旨: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抒发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如何表现?请具体分析。

5.抒情技法:

(四)课堂练习(投影展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比去,以手阖门大母过余曰。

比比皆是愿枉车骑过之。

纳比笼中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比得软脚病。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 15

课前老师提示,学生齐背:

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是属于青春的,李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毛泽东说,情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情是属于爱情的,刘兰芝说“君当做作磐石,妾当作蒲苇”,柳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情是属于事业的,曹操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苏轼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辛弃疾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情是属于天下的,屈原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情是属于磨难的,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归有光说,情是属于日常生活的。

一间陋室、两种情感、三世变迁、四个女人

参考:

情在何处?

情在那百年老屋剥蚀的斑斑痕迹里,在那渗漏的尘土与雨水里,在那环视四周而无可置放几案的情景里,在那一过中午就昏暗的光线里。――此情为的是反衬修葺之后的喜悦,又暗含家族没落之伤感也。

情在那修整一新的砖瓦、窗户、垣墙里,在那反照的日影里,在那自己亲手种植的兰桂竹木里,在那朱颜已改的栏杆里。--此情乃辞旧迎新之情,又暗含修整房屋之后发奋苦读、重振家业之志也。

情在那堆满书架的书籍里,情在那或仰或卧或歌或啸的自在里,情在那万籁有声而静坐或偶尔还别有风味的小睡里,情在那小鸟啄食而人至不去的蹦蹦跳跳里,情在那“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图画里。――此情是安静读书之乐啊。我们可否仿写一段话,表现我们的读书之乐?布置为课后作业。

小结:以上围绕项脊轩的翻新而抒情,其旧之哀是为了衬托新之喜,要注意的是,它暗含了作者重振家业的理想也。

情在诸父分家的伤心往事里,情在那到处是门到处是墙的混乱和对立的现实里,情在那客人要穿过厨房去吃饭而鸡栖息在厅堂的难堪里。此乃家族衰败之悲也。

情在母亲站立过的方寸土地上(角落里),情在母亲的轻叩柴门的声音里,情在母亲“儿寒乎?欲食乎?”的询问里。――此乃母亲的关切之情也。

情在大母的“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的疼爱与兴奋里,情在大母离去时轻轻关门的动作里,情在大母拿来的那块象笏里。――此乃大母的疼爱、兴奋与期望之情也。

情在那轩四次遭火而不焚的感叹里――上天要让我受一些磨难而终究是会保佑我科举有成的。此乃自我安慰之情也。

情在那吾妻来归之后时至轩中向我问古事的情景中,在妻子一笔一画学练字的认真里,在妻子学着诸位小妹的口气转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的开心里。情啊,在妻死之后破败而无心修整的小阁子里。此乃与妻生活幸福而短暂之情也。

以上之情,皆因物是人非,加上自己科举无成,重振家业无望,因而无论关爱、兴奋、期望,投影在作者心头的,都是深深的伤感,是为皆悲也。

这种深深的伤感最后化为一树亭亭如盖的枇杷,所有之情均在那枇杷树上也,哀哉哀哉……

1、仿照第一段,用较为整齐的名句式写一段话,表现我们的读书之乐。

2、写一段话,描写日常生活、家庭琐事,用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情感。

读《项脊轩志》有感 16

我今天读了《项脊轩志》一文,它讲了归有光青年时代的书斋,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

当我看到:汝涕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似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寥寥几句平淡的话语,对于一个幼年丧母的孩子来说,却是再温暖不过的慰藉了。如果拿归有光和我比的话,我可真是太幸福了,我有一对爱我的父母,我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我是“应有尽有”,而归有光是“一无所有”。我应该珍惜现在我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感恩父母、尊重长辈,帮妈妈干些家务活,不能再让父母累心于我了,况且,我还要当妹妹的好榜样呢!

当我看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只语片言几句话,语气亲切而又诙谐,我能强烈的感觉到祖母对孙子传达的亲切、疼爱的感情。

最后,当我看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以亭亭如盖矣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一棵可以罩住天的琵琶树下,吟着诗向树梢上望去,泪水盛满了他的明眸,一个女人的图像似乎又出现在他的眼前……这个人就是归有光,那女人是他的妻子,而这颗枇杷树就是归有光的妻子在她的生命被画上句号的前一刻种下的。我读到这里时都快“泪飞顿作倾盆雨”了!

我希望大家也能看看《项脊轩志》,和归有光一起走进家人的亲情。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 17

1、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2、学会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和场景来抒发感情的技巧。

4、感受作者在此屋中寄居的亲人的怀念、壮志难酬的幽愤等复杂情感。

1、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功业未就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

2、研习重点段落,体味“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

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文章基本内容理解能力。

2、讨论法:通过广泛讨论,培养学生的文言鉴赏能力。

3、延伸法:通过延伸练习,提高学生文言鉴赏能力。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导入。

明代有一位散文家,他被誉为连接“唐宋八大家”和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他就是归有光。归有光可谓遍尝了人世的多磨难大悲苦,他仕途不顺、早年丧母、中年丧妻,所幸,人生的悲苦无损其内心的柔软与细腻,他的文章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黄宗羲称之为“明文第一”,那么他的文章到底好在哪儿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抒情散文代表作——《项脊轩志》。

二、解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知道了项脊轩是个书斋的名字,那么你们知道“项脊”是什么意思吗。

明确:有多种说法。

1、“项”脖颈也,“脊”脊梁也。项乃立首之本,脊乃立身之本。归有光希望成为归家顶天立地的脊梁,看来归有光在给书斋取名字的时候似乎已经将理想蕴藏其中。

2、缘于其远祖归道隆,曾居江苏太仓项脊泾。此中所寓怀宗追远之意非常明显。

3、项脊是指人的项,脊,这两处地方非常狭小,因此也指书斋狭小。

志”是“记”的意思,是一种记事抒情的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诵,整体把握散文:写了几个人哪些事。

明确:一间老屋,两种情感,三个女人,四件琐事。

请说说它的旧貌和新颜,请一位同学朗读原文相应部分并用几个短语分别总结。

学生:旧貌:狭小,老旧,破漏,阴暗。

新颜:明亮,清幽,雅致。

3、你觉得哪些景物写得很美,为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尤其是三五之夜、皓月当空之时,月色如水,银辉洒落,树影斑驳,微风吹过,花摇影落,真是怡然自乐。屋内一个读书人挑灯夜读,时而啸歌时而冥坐,沉浸在古人智慧海洋中。感受到了作者对这里喜爱,心境的恬淡宁静。

总结:我们可以感受到轩中人的喜悦、悠闲、恬然自得之情以及他的沉静、淡泊、勤奋之性。景可爱,情可喜,情景交融。

四、合作探究。

以口头语说家常事,是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他的文章更贴近日常生活。善于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

分小组研究四件事的细节描写,说说这些细节描写分别在什么地方,写出了什么情感,并试着将这种情感读出来。

叔父分家:补充,归家的祖上曾经有五世同堂记录,家训要求不许分家,私自分家被视作不孝,逐出家门。这在讲究孝友的作者来说,五一十分失望无奈。

明确:“内外,往往”,从中我读到了一个大家族分家之后门墙林立的凌乱之景,这些门墙客观上意味着诸父之间生活的分离,但在情感上,却意味着彼此间的隔阂与淡漠。

明确:东犬西吠,鸡栖于厅。一个庞大的家族就此没落,归有光有志光宗耀祖,然而此刻更多的是面对家族分崩离析的无奈与悲凉。对于长辈之间的事情他不好言语什么,多少的不满也只能隐藏在鸡飞狗跳的场景描写中。虽然只有寥寥几笔,然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妪忆母:教师引导: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先妣形象?明确:关爱儿女的慈爱母亲形象。

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对母亲的怀念。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一处细节描写说明什么?

补充:归有光1母亲17生其姐姐,一年后生作者,其后连续四年生儿,其中一次还是双胞胎。他母亲一生为多子所苦,后为节育,听信奴仆偏方,喝下了田螺水,竟自此失声。

8岁有光母亲离世,但年少不懂事的他以为母亲只是睡着了。

师总结:母亲一生何其辛苦,命苦,却没有享到儿女之福。恍然间发现母亲竟然离开我10年了,这十年对母亲的记忆少时又少,母亲的关爱是他今生永远的缺憾。而今听到老妪之言,对母亲的记忆从茫然无着变得渐次清晰。娘以指叩门扉,娘对儿嘘寒问暖,可我已十年不曾见得娘亲容颜,也再不能得见。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说明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哭泣声,是一个失母十年的孩子念及母亲的无穷思念与悲戚。

补充:先妣尝一至。

归有光幼年丧母,对母亲的记忆很是模糊,所以只能从他人的只言片语中去拼凑母亲的点点滴滴,每一个小细节于他而言都如同至宝。

难怪林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大母励志:你读到了哪些细回忆祖母的细节,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为何会有这种感受。

明确:有语言——“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有动作——以手阖门/持一象笏至。

你从中读到了祖母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处语言描写—“孩儿,许久不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像个女娃娃一样?”话语亲切、有趣,表面上是责备,实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年迈的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关怀。“以手阖门”,动作轻微,生怕打扰到孙儿。

明确:从祖母的“自语”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读出了她对归有光苦读的赞许,更有对他的殷殷期盼。

补充:祖父夏昶永乐年间进士,宣德年间任太仆寺卿(正三品),但其作者父辈祖父辈均无功名。

手持象笏至的动作、离去前的再三叮咛中,

明确;希望作者可以光宗耀祖,光耀门楣。

总结:三处语言、两处动作,细腻平凡,但却把一位慈爱的祖母对孙儿的疼爱、赞许、期盼和勉励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同样是写悲,我们注意到一个作者的细节描写,母子情用的是“泣”,而写祖孙情用的是“长号不自禁”?请你们说说看。

补充:8岁丧母,9岁能文,15岁束发读书于项脊轩中,16岁参加童子试,20中了秀才,写本文的时候只有18岁,此时没有取得任何一次考试的成功。

明确:祖母对他有很高的期望,而他也自觉担起这份责任,想要振兴门楣,重振家风,但此时读书久不效,不觉愧对祖母重托,读书久不效的悲凉愤懑,对祖母的深切怀念与愧疚都化作在这长号中。

下面请同学来再读这一部分,让我们在听读中感受祖母的关怀与期待。

作者接着回忆的是妻子,预习的时候让同学们写了一段关于4—5小节的鉴赏。读同学的赏析。

明确:妻子凭几学书,回娘家述诸小妹语说明夫妻二人和谐恩爱、琴瑟和鸣、伉俪情深。

为何又要写枇杷树?

最后我还有一个疑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为什么妻子离世他没有“泣和长号”?他难过吗?

明确:室坏不修,久卧病无聊,多在外,不常居。不忍面对,选择逃避,不是不痛,是痛彻心扉的悲怆,以至于无法言说,哀莫大于心死。

五、拓展延伸。

课文第4段段尾删掉了一截: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这段话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删剪文字有几分对世俗的不屑也有几分对科举末第的自嘲,更多的是是日夜青灯书卷相伴不扬眉吐气瞬目不止步的奋斗精神。虽有痛楚但也有豪情与志气。

六、课堂小结。

结语:的确,作者所选取的都是发生在轩中的琐碎细微之小事,但小中见大。读书轩中之喜犹如飘渺辽远的云间之月。18岁的归有光,31岁的归有光,面对着这项脊轩北向的四窗。从小轩窗向外望,是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提醒着作者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沧桑;是诸父分家后留下的小门墙,提醒着作者家道衰落的无奈、悲凉。从轩窗向内望,那里有先妣曾经驻足的痕迹,那里有祖母手持象笏时那期待、殷殷的眼神,那里有妻子凭几学书的倩影。妻离、母去、大母逝。归有光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位女子相继离世,悲怆、悲戚、悲痛,作者的一颗悲心,在项脊轩前无处躲藏!

七、练笔巩固。

师:同学们品读了文章之后,一定有很多的感受,大家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你读完本文的感受呢?老师先写了一句,咱们试着来对一句。

(同学们拟句并小组讨论,小组考虑成熟后,派小组代表上黑板板书对句)。

借南阁之屋,忆三世变迁,叹凄婉衰败之悲。

托枇杷之树,忆琴瑟之好,抒物是人非之悲。

借门墙之庭,叹诸父异爨,抒家族崩析之悲。

托象牙之笏,思祖母厚望,抒功业未就之悲。

托亭亭之木,念伉俪深情,抒缠绵悱恻之思。

借老妪之言,忆慈母柔情,抒少年失母之悲。

八、作业布置。

项脊轩,小小的轩内,承载了归家太多的往事,或悲伤或甜蜜,或辛酸或温馨,会想自己的家也一定承载了有你许多难忘的回忆,分享亲情,把记忆深处令你难忘的亲情细节写成一篇周记

读《项脊轩志》有感 18

家人相聚,其情悠悠,其乐融融。可是,当这份欢乐一旦离去时,便会撕扯了孤独的心灵,泪划过了双眼,心在滴血……回忆往事,如在昨日。世称“震川先生”的归有光就把这些家庭琐事引进了文章——《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主要以项脊轩为中心,着重描写了与之有关的家庭人事的变迁。表达对家庭兴衰变幻的无限感概和对祖母、母亲和亡妻的的深切怀念。

每当我读到“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人鸟相亲相和,富有诗情,增添生活之乐。主人公的精神意趣,常与天地自然相往来。项脊轩虽小,其境界又很大。

每当我读到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可谓平淡至极,对一个幼年丧母的人来说,却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让人怀念。再如对祖母的描写,一见面:“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语气亲切而又诙谐,贴切地传达了祖母对孙子的亲切、疼爱之情。

每当我读到“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读至此,心生羡慕了。“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读至此,替作者“泪飞顿作倾盆雨。“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看似寻常的感慨,却包含了岁月的变迁,人之悲欢,造化之弄人,最终,淡定了,却也不能忘却的思念。

读了《项脊轩志》以后,我感受到作者历久不忘,亲切感人的细节描写,是人生植树上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河中最动人的浪花。让我们细细品味,至真至诚之亲情贯穿在悲欣交集的的人生中,其情温醇,恒久。

读《项脊轩志》有感 19

呜呼,今复有几人知震川先生矣!后学卧病在床,枕边无书,读《震川文集》,得《项脊轩志》,诵之再三,至于呜咽掩涕,悲不能止。

项脊轩,先生家一小阁子也,先生读书之处,亦先生之所立于世间人伦道德文章之所。百年老屋,虽加修缮,想来亦常常漏雨;庭中虽置花木,所谓“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读来惟见寂寞。先生之项脊轩,亦一落拓学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地也。

先生之志项脊轩,岂惟项脊轩之固难忘也。先生难忘者,实在祖母、母亲、妻子之所望于先生者也。先生积学五十余载,文名盖天下,桃李遍国中,尚不能得一进士,做一官吏,以俸禄养其亲,惟困守此轩,偃仰啸歌,兀然独坐。时光流逝,祖母、母亲、妻子相继零落,惟余此轩。是时轩中一木一石,皆成倒流之时光,往昔亲人之音容,历历如在目前。先生写至此,虽不流涕,谁不流涕!

震川先生寂寞矣,先生心痛矣。震川先生虽寂寞、心痛仍固守学子之道。先生无官可做,只有写写文章。无官做自然无友交,亦自然无达官名士可忆并为之志。

所谓坎井之蛙,所忆所志者无非一井之景、一井之情。然先生鳏寡孤独于轩中,亲人之形影出没,轻声细语之音袅袅不绝于耳,妻子所植楷杷树亭亭而立,祖母所遗之象笏仍在,日以继夜,风动树影,万籁有声,如亲人至,如亲人声。先生伏案忆之,志之,不悲不喜,不怒不怨,文章灿然,字字如有神助。故清人梅曾亮感而涕下,曰:“此种文字,直接《史记》,韩、柳不能掩之。”

先生之前五百年,欧阳文忠公之哭梅尧臣,有“诗非穷而不能后工”之说。先生之后四百年,后学亦为先生哭,意文章亦或如是。先生不困于项脊轩则不会有项脊轩惨淡悲苦之鸣,非有此惨淡悲苦之鸣则不能有《项脊轩志》。此日先生之不幸,天下文章之大幸。先生五十九岁始中进士,累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修《世宗实录》,所处之室,所受之禄,当非困守项脊轩时,然文章已每况愈下矣。先生去项脊轩而居于庙堂之上,先生一人之幸,天下文章之大不幸也。

然先生有此文亦足*慰矣。世间有所谓黄钟大吕之作,负道德之重,兼家国之任,此类文章,应由肉食者为之;至于项脊轩时之先生,悲守穷庐,四顾茫然,几几乎殁世而不得遂己志,有《项脊轩志》一文,已入不朽一流矣,吾又为先生庆。先生彼时之困,得其所哉!

震川先生姓归名有光,字熙甫,明昆山人。《项脊轩志》载于《震川文集》,国内各家古文选本多有转载,与余同病相怜者,可以一读。

如在教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有的学生读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后,写出了以下的体会:“它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思考什么,又仿佛在等待什么。春日的阳光暖暖地在它身上流着,微风轻轻地拂动它满身的绿叶,于是,它又开始了轻轻的诉说。枇杷树,你是在说那个春天的故事吗?八年前,是她在这项脊轩的小院中亲手将你种下。哪能,那是一个多美的春天啊!可是如今却只有我和你在这里寂寞地等待,等待一个注定不会出现的奇迹。枇杷树啊,那满树碧绿的,是你的思念吗?”归有光将自己满腔的思念掩藏在亭亭如盖的枇杷树里,表面不动声色,小作者却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将作者却渗透在字面之后的沧桑之感和怀旧之情坦露在了读者面前。

读《项脊轩志》有感 20

《项脊轩志》虽冠的“项脊轩”名,实际上着重记叙的是曾生活于轩中的人和曾发生在轩中的事,以此表达人亡物在、世事变迁的感慨。在我看来,作者对项脊轩的叙述其实是对记忆所作的一次凭吊。

记忆总是与时间分不开的。最近有报道说物理学家巴伯提出时间是并不存在的东西,在巴伯看来,每个生命个体所经历的每一刻―生、死,以及生与死之间的每件事―都永远存在。按他的说法即是“我们生命的每一瞬间实际上都是永恒的”。根据这个逻辑,记忆于人类也是无益的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自己必然会经历生老病死不说,身边的一切人事也会由于时间的流逝而变作只供事后追怀的记忆,即便永恒,也只能是永恒的回忆。

项脊轩也由于时间的缘故而成为作者的记忆。但记忆中的项脊轩却绝然不似现实中的项脊轩,现实中的项脊轩装载的。是实物,记忆中的项脊轩中却只有浓浓的情思。日影雨泽、桂竹庭阶,以至今已亭亭如盖的批把树,无不饱含着已故之人的温情和生者的悲情,真是死者已矣,生者何堪!

于是让我感到对时间的恐惧,也对身边的一切倍感珍惜起来。我深知道,后悔和遗憾永远都只是一种无奈的自我晰弄,当一个人开始感慨“此情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时候,这个人是何等的凄凉悲苦。

因此牢牢地把握现在吧,不要让自己仅仅生活于记忆之中。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 21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生活中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

2、体会课文以清新朴素之笔抒发真挚情感的特色。

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脉络;

2、理解细节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德育目标:

感受亲情,丰盈心灵,获得精神的成长。

教学重难点:

研读课文,品味细节描写所体现的亲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合作讨论法。通过分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外出求学,时常会想起家的温暖,家人的关怀,有时还会想起家中的一些小事。回味这些小事,其实就是在回味蕴含其中的深厚亲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赏析一篇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来写人记事、追怀抒情的千古名文。

二、研读文本,把握情感。

(1)学生齐读课文,思考:那句话是文章的感情线索?

朗读、点评,明确答案:多可喜,亦多可悲。

(2)明确写“喜”的段落。

(3)师生共同赏析第一自然段。

1、学生品味句子(老师注意引导点拨)。

2、齐读第一段,再次品味修葺后的项脊轩给作者带来的喜悦之情、愉悦之感。明确:写“喜”是为了映带下文,更好地写“悲”。

(4)请同学们浏览剩下的文字,思考:围绕“悲”,作者写了那些人的什么事?

明确:诸父分家,追忆母亲,缅怀祖母,思念妻子。

1、前面三件事实文章的正文,顺序能调换吗?

明确:(指定三名学生朗读,提示语:“凡再变矣”、“余泣,妪亦泣”、“令人长号”)写分家,只是客观的记叙中寄予深深地感叹;追忆母亲,情动于中,含蓄而有节制;缅怀祖母,感情则如汹涌的潮水,由内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

2、赏析细节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诸父分家:

内外多置小门,往往而是。写出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

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分裂之后混乱不堪的局面。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亲情淡薄,隔膜加深。

追忆母亲:动作语言描写,突出母亲的慈爱关怀。

缅怀祖母:语言动作突出对作者的关心期望。

思念妻子:突出夫妻间感情深厚。注意最后一段,由亭亭如盖的树想到亭亭玉立的人,睹物伤怀,物是人非,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含蓄地抒发了丧妻的悲恸之情。

三、总结。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概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之情,暨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这也正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四、课后作业。

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注意突出细节描写。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 22

1、培养学生自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知含蓄语句背后的情感。

3、引导学生体会人生阅历对文字的影响,了解一代大家的成长历程。

1、发放学案。熟读课文并翻译重点句子,简答下列问题:

2、在学案中补充原文中删除的一段文字“项脊生曰……”,便于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

—、导入。

此文虽以书斋名称为题,但其大部分文字是在怀人。作者怀念了自己的母亲、祖母、妻子等三位女性,作者的生命中就没有出现过重要的男性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对文本的解读。

二、横向比较:作者生命中的男性与女性。

(一)品读关键句段,解析作者生命中的重要男性。

点拨:参考课文注释“项脊轩”得名由来,并联系古典小说中关于建筑物名称的繁复表述,结合下文的“百年老屋”品读“旧”字。作者曾说“吴中之归,皆宗宣公”,“宣公”是归家最早赢得功名的人物,类比屈原《离骚》中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可见作者对自己的家族充满自豪感。

明确:“旧南阁子”交代了作者的家庭曾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项脊轩”得名于作者的远祖归道隆,他是作者生命中重要的男性之一。这个判断句看似平缓,实则充满了自豪感。

点拨:参考课文注释“象笏”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吾家读书久不效”“迨诸父异爨”“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竟日默默在此”“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等内容,将父辈读书无成与作者静心读书进行对比。

明确:祖母的祖父太常公,是作者家族中另一个重要的男性。祖母将他使用过的象笏传给作者,语气中充满自豪感,同时又是对作者的肯定与期待。所以作者接过象笏时,其内心应充满着使命感。

3、研读下面“项脊生曰……”一段,思考:作者为何写蜀地清、诸葛孔明这两个人物?

ppt(补充原文):

项脊生曰:“萄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点拨:此段为作者十九岁时为此文所作的结尾。翻译“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体会用典的作用。蜀地清的典故出自《史记》,作者在《陶庵记》中曾说“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可见司马迁是少年归有光的偶像。

明确:十九岁时,作者以此段结尾,是为了说明典故中的两个人都曾默默无闻,后来扬名于天下,作者相信自己也终将如此。加之对司马迁的崇拜,这一段其实是在书写实现自我的抱负。

小结:分析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生命中有过很多伟大的男性,他们给了作者—荣耀、使命、梦想。他们虽然没有面对面和作者说过话,但是他们借助房子、笏板和书中的文字,传递给了作者家族的荣光、兴复家族的使命与实现自我的梦想。

(二)分组讨论,分析作者生命中的女性。

检测预习作业中的三个问题。

明确:作者8岁丧母,对母亲的记忆很少,家中老妪是他和已故母亲之间的一条纽带,所以才会“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作者通过老妪讲述的平常细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问题二:“一日,大母过余曰”“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三个“曰”,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模拟情境,请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

明确:祖母的三句话中,语气从关心到激动,从激动到期待。

(请学生在朗读中揣摩“小妹”说话的神情,推测妻子及作者听到这句话的心情。)。

明确:由此句可以看出,妻子以作者及其

小结:母亲、祖母、妻子,这些女性给作者—关怀、期待、温情。她们为作者的生命注入了关爱与温情,使其在寂寞书斋中坚守梦想, 综上,我们由文本的研读过程看到,作者生命中的男性与女性,分别给了作者在书斋中读书的力量与支撑,是其坚持读书的深层原因。

三、纵向比较:作者在不同年龄阶段文字特点的不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你更喜欢作者写的哪个结尾?请说一说理由。

ppt:19岁时,《项脊轩志》结尾:“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三十几岁时,《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明确:19岁时文章结尾直抒胸臆,昂扬向上,充满抱负理想;三十几岁时文章结尾以景结情,含蓄悠长,余韵无穷。由此表明每个年龄的不同表达,是因作者人生阅历发生了变化,文字的表达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二)比较阅读文章最后一段与第一段。

明确:“兰桂竹木”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表达了少年归有光的志向与审美情趣;“枇杷树”蕴含生活气息,甜蜜而温暖。枇杷树的茂盛反衬出作者生命中至亲的消逝,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明确:“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作者,是自在快乐的,而“久卧病无聊”的作者,是寂寞悲凉的,可见在不同的年龄,作者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明确:第一段所描述的景致充满赞美欣赏,表达了作者少年时内心的愉悦,而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呈现的却是含蓄凄凉、哀婉感伤。“以我观万物,故万物皆着我色”,景致的不同,其实是作者内心情感变化的投射。

小结:比较最后一段与第一段,可以发现:作者的生活环境、心境都随年龄和阅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文字里,使文字由细密多言走向内敛安静,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四、课堂小结。

19岁的归有光,以“项脊生曰”结尾,三十几岁的归有光,以“庭有枇杷树”结尾,从“说”到“不说”,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变化,也是生命流转的结果。远祖和偶像,给了他精神上的追求,母亲、祖母和妻子,给了他孤独寂寞中的温情。生命是流动的,作者就像是河床,这些人与事从他生命的河流里经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所以,我们在《项脊轩志》中读到的,并不仅仅是作者一时一地的情感,更是一代文学大家的成长历程。

五、布置作业。

微写作:课后阅读归有光散文《先妣事略》,与《项脊轩志》比较,分析两篇文章的结尾在表达方式、情感上的异同,不少于150字。

文档为doc格式。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 23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理解“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4、了解“志”这种文体。

教学重点:

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和以“喜”“悲”统摄全篇的组织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细节描写的精妙。

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了解唐宋派;了解书斋取名为“项脊轩”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代王锡爵说归氏散文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

愉惨恻”的情思。

二、归有光简介。

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

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35岁)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

授长兴知县。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

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

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三、整体感知。

(一)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要求学生重点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语气、语调。

3.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注意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并进行归纳。

(1)重要词语:得、然、凡/而、若、汝。

得:“又北向,不能得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然:“室始洞然”,“冥然兀坐”/“然余居於此”

凡:“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

而”、“若”、“汝”、“尔”、“乃”都可以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课文中用了前三。

个,文中句子是“某所而母立於兹”/“吾儿,久不见若影”/“他日汝当用之。”

(2)数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数词常常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而不需要加量词;现代汉语中则需要结合量词,

构成数量短语。课文例句如下: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顷之,持一象笏至。”

这两例中,数词和名词之间没有量词。“一人”就是一个人,“一象笏”就是一个象笏。

“先妣尝一至”/“轩凡四遭火”/“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这里的前两个句子中的数词与动词之间没有量词,“一至”是到过一次,“四遭火”是。

遭受四次大火。后一句的“再”字是两次变化的意思,这个“再”字是古汉语的特殊词语,

意思是“二”,但不用“二”,其意是“一举而二也”,如“再鞠躬”。

(3)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下)/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上)。

/东犬西吠。(西)/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b、名词用作动词--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乳)。

(4)句式。

判断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妪,先大母婢也。(用“……也”表示判断。)。

疑问句--儿寒乎?欲食乎?(用“乎”表示疑问)/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用。

“何……也?”表示疑问。)。

四、翻译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理解“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4、了解“志”这种文体。

教学重点:

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和以“喜”“悲”统摄全篇的组织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细节描写的精妙。

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了解唐宋派;了解书斋取名为“项脊轩”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李课学习的重点词句,导入新课。

二、理清结构,把握意脉。

1.课文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承上启下,将上文所写“喜”之事与下文所写“悲”之事联结成一体。

2.作者围绕“喜”和“悲”分别记叙了哪些事情?

先写在轩中读书的乐趣,体现“喜”;再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

“悲”贯穿;最后补记婚后的一段生活,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和悲痛的感情。

3、解全文的脉络和感情基调。

综观全文,作者或喜或悲的感情成为贯穿全文的脉络,其感情基调是“悲”,也可理解。

为以“喜”衬“悲”。

三、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1、少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归有光如此出色的人才是应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的,可是,18岁(写作此文的时候)。

的归有光并没有中得科举,直至35岁才中举,也就是他妻子去世后两年,即补写这篇散文后两年才中举,我们理解这篇散文中归有光的内心伤痛,有必要联系这整个的经历。这份伤痛中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幼年早慧却遭遇科举不利的现实;(2)幼年没有感受到母爱,更增加了内心的悲凉;(3)归有光的家庭给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一方面,这个家庭是一个官宦之家,且看老妪的回忆——“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老祖母的言行举止充分说明其对孙子的深切期望。

2、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余既为此志,後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子,且何谓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这就是归有光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深沉的、难言的、不尽的悲伤,即他“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这是读文章必须理解的。

读《项脊轩志》有感 24

每当重读此文,我总是情不能自已,久久地沉浸于淡淡哀愁背后的浓浓真情。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间阁子,两重悲喜,三位亲人,在归有光潺潺的叙述中缓缓溢出。有道是“书海啸歌,庭阶寂寂,桂影班驳,几多憧憬几春秋;老妪追怀,祖母殷殷,妻子相敬,一度思亲一怆然。”这怆然的感情中有对往事的追忆,有对现状的深思,有对先人的追怀,也有对亡妻的思念,种种情愫,纠结在这间说不完道不尽的南阁子中。

慈母“儿寒乎?欲食乎?”的深深关爱,奶妈“而母立于兹”的轻轻细述,祖母“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殷殷期盼……其中,作者对至爱亲情的无限眷恋,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穷遗恨,从古至今,为人子女的,在享受这份亲情时,往往却不甚珍惜,只有在它悄然远离时,才能体会到它的弥足珍贵。也许,这就是芸芸众生永远无法避免的悲哀,是凡尘俗子亘古难变的人生缺憾,可缺憾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美吗?

无论是“时至轩中”,替君红袖添香,“从余问古事”,为君举案齐眉,“凭几学书”,与君相敬如宾的那份缠绵旖旎;还是“吾妻死,室坏不修”,“然余多在外,不常居”的那份睹物伤怀,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美丽爱情和作者中年丧妻的万分悲苦。

其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那种人鬼殊途、生死两分、欲说还休的凄凉让人黯然消魂。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其中一只象笏,顿时让归有光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读书,不仅关乎到个人的前程,更关乎家族的兴衰。一句“儿之成,则可待乎”,成了他久久难以忘怀的铭心之言。“瞻顾旧迹,令人长号不自禁”……后来,祖母也离世了,那种活着没有见到象笏发挥作用的遗憾永远无法弥补了。家道中落却无法重铸繁荣,家人的期望只能化作一缕青烟,亲人辞世渗透的悲凉,作者当然会“长号不自禁”。更让人痛心的是,原本温馨的小家庭随着妻子的逝去显得异常冷清,葱葱郁郁的枇杷树已欣欣向荣亭亭如盖,而妻子的音容笑貌在记忆里渐渐模糊,那种思念之痛怎能让凡人消受?枇杷树寄寓的不仅是失去了的过去,而且是无法把握的现在,更是可以想见的、完全没有希望的未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家道中落的无比辛酸,对理想未竟的无尽惆怅及对人事沧桑的无奈喟叹。前路漫漫,心里寒暖有谁晓,世事茫茫,胸中寂寞未人知,每当重读此文,我总是情不能自已,久久地沉浸于淡淡哀愁背后的浓浓真情

项脊轩志读后感 25

《项脊轩志》主要以项脊轩为中心,着重描写了与之有关的家庭人事的变迁。表达对家庭兴衰变幻的无限感概和对祖母、母亲和亡妻的。的深切怀念。

每当我读到“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人鸟相亲相和,富有诗情,增添生活之乐。主人公的精神意趣,常与天地自然相往来。项脊轩虽小,其境界又很大。

每当我读到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可谓平淡至极,对一个幼年丧母的人来说,却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让人怀念。再如对祖母的描写,一见面:“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语气亲切而又诙谐,贴切地传达了祖母对孙子的亲切、疼爱之情。

每当我读到“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读至此,心中不免羡慕。“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读至此,替作者“泪飞顿作倾盆雨。“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看似寻常的感慨,却包含了岁月的变迁,人之悲欢,造化之弄人,最终,淡定了,却也不能忘却的思念。

读了《项脊轩志》之后,我感受到作者历久不忘、亲切感人的细节描写,是人生之树上最具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河里最动人的浪花。等我们细细品味,至诚至真之亲情贯穿在悲欣交加的的生命里,其情醇厚,历久弥坚;其香幽然,百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