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0篇】》
教学内容:p21-22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四的部分习题。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1
一、任务分析
预备班六年级学习内容简单,学生年龄小。所以只有教案设计适当,尝试坡度小些,变式花样精而少些,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设计说明
1、必要的铺垫。
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使学生对圆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归纳圆柱形有哪些特征?增强学生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
2、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老师设计以下四个层次:
(1)老师给出问题:
讨论:a、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b、长方形的长等于什么?
c、长方形的宽等于什么?
d、圆柱的表面积有哪些图形组成?
(2)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讨论
自主发现结果:a、圆柱的侧面积=其侧面展开所得长方形的面积
b、长方形的长=底面周长;宽=高
c、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2底面面积
(3)老师演示课件:直观看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2底面面积
(4)师生较自然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层层设疑,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通过自身实践,获得新知,使学生
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变式训练,促进深化。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计算,按教学目的要求,循序渐进地采用变式训练。老师设计了3组练习。
a、思考:侧面积的计算
b、例1:表面积的计算
c、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 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学习,实现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 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有趣,充满生气。同时结合必要适当的板书,强调解题格式,使学生学得既灵活又扎实
(板书:3个概念,2个公式,1次计算)
三、 教学后记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更加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圆柱的表面积 篇2
.
教学内容
教材40页、41页例1、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第2-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能力训练点
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学生每人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模型。
2.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3.教师出示圆柱体模型,指同学说出它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利用圆柱体模型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概括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观察议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和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
(2)引导学生概括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2.教学例1
(1)出示例1,指同学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把计算步骤填在课本50页例1下面的空白处,然后订正。
板书:3.14×0.5×1.8
=1.75×1.8
≈2.83(平方米)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2)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41页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订正。
3.教学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
(2)让学生利用圆柱体模型展开图进行比较、区别,从而使学生清楚: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4.教学例2
(1)投影片出示例题2、圆柱的几何图形和表面积的展图。
(2)指同学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让学生观察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并小组议论:让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再按顺序说出求表面积的具体过程。具体计算由学生完成。
(4)指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并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和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做完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有关的计算公式。
(5)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指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在练习本上做,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讲解题方法。
5.教学例3
(1)出示例3,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示: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如果发现计算结果是1800平方厘米的让该生上黑板上做。
(4)订正,让板演的学生讲解题的思路和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的方法。
(5)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制作水桶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数多一些,这样才能保证原材料够用。那么保留整百平方厘米时,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也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所以这题的计算结果应是1900平方厘米。
(6)“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时,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数
《圆柱的表面积》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
2、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侧面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利用教具,弄清侧面积与圆的关系。
教具准备圆柱侧面展开教具。
教学方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旧知铺垫1、口算。
3.1434100.5670.820
2、长方体表面积。12㎝
(1)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8㎝
(2)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20㎝
探索新知1、揭示并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你们知道圆柱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吗?
(说一说、摸一摸)
(2)你们想应该怎样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
(学生说明、教师演示)
板书结论: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的侧面积+2个底面的面积
(3)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侧面积会计算吗?
(学生说明、教师演示)
板书推导过程。
3、尝试练习。
(1)求侧面积。
a、C=2.5dm,h=0.6dm。
b、d=8cm,h=12cm。
(2)求表面积。
a、S底=40c㎡,S侧=25c㎡。
b、r=2dm,h=5dm。
4、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2的第5、6题。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2的第7、8题。
《圆柱的表面积》数学教案 篇4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让学生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圆柱体模型,表面的彩纸可揭开。
2、准备一个自己上节课做的圆柱体。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下列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2、导入新课。
1、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1、求下列圆柱体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10米;
(2)底面直径是2厘米、高是1厘米;
(3)底面半径是0.5米、高是1.5米。
2、教师出示圆柱体模型,如果我们在圆体表面贴上彩纸,边说边演示,怎样才能知道需要多少彩纸?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1、学生回答
2、学生讨论,然后汇报。
二、教学新课
1、 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例2
3、练习
做出第6页第1题
3、教学例3
4、学习“进一法”
1、学生拿出自己上节课做的圆柱体。
2、思考:圆柱体的表面积包括哪几部分?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把贴在圆柱体上的彩纸揭开,同时贴在黑板上。
4、请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
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侧面积×2
5、教师出示例2,提名板演,其余学生练习。
6、指名两个板演,其余学生练习。
7、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圆柱体是不是都包括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8、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铁皮水桶,高是48厘米、底面直径是30厘米,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数)
着重让学生弄清“无盖”的含义,是求水桶的哪几个面的面积?
9、教师着重说明为什么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也都要向前一位进1。
1、学生细心观察自己做的圆柱体,然后讨论。
2、学生交流汇报。
2、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回答:①只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的;②两个底都没有,只有一个侧面。
5、生讨论,然后独立完成。
6、学生讨论。
7、学生阅读书第5~6页有关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第6页做一做第2题。
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体,长1.5米、底面周长3.14米,如果每分钟车轮滚20周,每分钟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练习
2、学生反馈
四、课内总结
五、课内作业
1、课内作业:
书第7页5~7题
2、回家作业:
书第7页第4题,第8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5
背景分析: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本节内容正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圆柱。根椐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本节内容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提炼出数学问题,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孩子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3-14页例3、 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能灵活运用求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片段1】温故互查(2人小组讨论交流,组长补充)
师:同学们,星光大道是大家都非常喜爱看的一个文艺节目,今天老师也想在咱们班来一场星光大道智力大比拼,不知道大家有信心没有?
生:(异口同声)有
师:老师宣布比赛规则,每四人一组为一组合,也就是说咱们比的是团体,而不是个人。比赛共分五个环节,每一环节选表现最好的一组给它们加3分,最后累积分值最高组为明星组合。请同学们做好准备。首先进入第一环节――温故互查。请大家带着下面的问题以2人小组互述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互述的过程中,大家要学会倾听。
(学生自由讨论)
1、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已知圆的半径用字母r 表示,怎样求圆的直径、周长和面积?
3、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师总结:刚才听了大家各组的叙述,老师觉得大家上节课学的知识非常扎实,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每个组表现的都是那么棒,但是最好的要数杨丽这一组(第三组)了,他们组不但叙述完整,而且非常有序,其它组稍微有一点混乱,所以老师决定给他们组加3分。好不好?
生:好。
老师给第三小组加3分。
◆评析: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设计这个环节时,通过复习上面三部分的内容,为求圆柱的表面积做好了铺垫。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学生在互述时,教师一定要强调语言的规范性,同时对叙述完整的组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的公平竞争意识。
【片段2】设问导读
师:下面进入我们的第二环节――设问导读。出示例3 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
师: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做好的圆柱,把它展开。通过观察和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4人小组讨论交流,并把讨论结果展示在小组黑板上)
(1)圆柱的底面积=( )
(2)圆柱的侧面积=( )×( )
(3)圆柱的表面积=( )+( )
师:几个组已经把答案写在小黑板上了,我们大家一起来判断一下,这个环节哪个组可以得第一,请大家注意,大家在判断时,不仅要看答案是否正确,还要看书写是否规范?
生:第四组。(第三组、第一组)
师:选第四组的人最多了,那我们给第四组加上3分。同时希望其它组向他们组学习,能够做到即对又好。
◆评析: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自已去发现,这样掌握的比较牢。根椐新课改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在备课时主要考虑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自行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要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让每一位同学都真正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师:通过刚才的闯关,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学生个个都非常聪明,借这个机会,老师想让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出示例4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厘米,帽顶直径20厘米,做这样一顶帽子需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米)请同学们自由讨论、交流,找到问题的答案。
(1)厨师的帽子是什么形状的?
(2)厨师的帽子由几个面组成,分别为( )个( )和( )个( )。
(3)要求这样一顶厨师的帽子需用多少面料,实际是求这顶圆柱形帽子的(表面积),因为帽子下面没底,所以我们在计算帽子的表面积时用( )加( )即可。
师:讨论完上面的问题后,请各位同学把这道题做在自已的练习本上,然后4号组员把自已的作业展示到小黑板上。
每组4号同学把答案写到黑板上。
师:各位同学都已经算出来了,现在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小黑板上,看看每组4号同学的才艺展示。
生:第三组把单位“平方厘米”写成了“厘米”。
师:这位同学观察很认真,第三组的单位带错了,面积单位应该是平方厘米。好,我们给这位同学个人加一分。还有吗?
生:最后结果也不一样,有2070平方厘米和2080平方厘米两个答案。
教师质疑:为什么会有两个答案呢?
师:首先请答案是2070平方厘米的同学代表说明理由。
生:这道题最后结果是2072.4,因为得数要保留整十数,根椐四舍五入法得出2070。
师:请答案是2080平方厘米的学生代表说明理由。
生: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面料往往比计算结果要多一些,所以在保留整十数时,选用了“进一法”。
师:请同学们判断,哪位同学说的有道理?
生:第二位同学说的有道理。
师:第二位同学说的非常正确,今后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哟。同时向做对的同学个人加1分。
◆评析:“四舍五入”,“进一法”,和“去尾法”都是求近似值的方法,在运用时要根椐实际生活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求用料多少时多采用“进一法”。
【片段3】自学检测(通过本课学习,自主完成下面的试题)
师:帮老师解决了个人问题后,我们接着来看第三关――自学检测。
1、填空
圆柱的表面积由( )和( )组成。
圆柱的侧面积=( )
圆柱的底面积=( )
圆住的表面积=( )+( )
2、计算
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求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已知圆柱的高是4米,底面直径是10米,求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8分米,求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师:做完后,同桌之间互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同桌互相交流,同桌之间解决不了的由老师解决。
学生开始互查
师:请各组大组长汇报一下各组做题的情况。
第一组:我们组都对了。 第二组:王艳错了一道,现在已经改了。
第三组:我们组都对了。 第四组:我们组都对了。
第五组:张飞和王红各错了一道,也改了。 第六组:我们组都对了。
师总结:好,我们给全做对的组各加3分,做错的组,很遗憾就不能加分了,不过大家也不要气馁,我们还有两关,希望分数暂时落后的小组在后面的两关能过关斩将,迎头赶上。
◆评析:本环节的作业全部是围绕求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设计的。是对刚学知识的一个练习和巩固,基本上没有设置难度,只要学生能够认真计算,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片段4】巩固练习
师:让我们进入第四关――巩固练习。
用铁皮制作一节通风管,它的长是70厘米,底面圆的半径是5厘米,至少需要钱皮多少平方厘米?做这样的通风管十节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师:大组长作业完成后交老师,其它同学交大组长。全部完成后,大组长向老师汇报结果。
各组汇报作业情况。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汇报情况,作业最好的组要数第五组了,我们给第五组加上3分。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求一节通风管的面积,实际是求没有两个底面面积的圆柱的表面积,即求圆柱的侧面积。学生在掌握了求圆柱表面积的公式后,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片段5】拓展延伸
师:现在还剩下最后一关,胜败在此一举,希望各位选手仔细读题,认真思考,把握为组增光的最后一次机会,好,让我们一起进入――拓展延伸。
一根圆柱形木头,长8米,底面半径是20厘米,把它截成2段小圆柱形木头,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师:刚才大家都做了一下这道题,我们请几位同学把他的解题思路说一下。
生1:把一根圆柱載成2小段圆柱,实际增加了2个底面面积,所以只要求出这根圆柱的2个底面面积即可。
生2:先求出原来一根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再求2根小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再用2根小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减去1根圆柱形木头的面积就是增加的面积。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没有。
师:同学们观察,哪种方法简单。
生:第一种。
师:对了,数学题经常有一题多解的情况,我们要选最简单的方法去算。不过这道题我们要求做对答案就可以加分了,请做对的同学举起手来。全做对的组有2组、3组和5组。我们分别给这三组各加3分。
师:5个环节全部比赛完毕,现在大家快速统计各组分数。
生:一组3分,2组3分,3组12分,4组6分,5组6分,6组3分。
师:现在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今天咱们班的明星组合是……
生:第3组。
师:恭喜第3组获得我们班今天的明星组合,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明日之星将非你莫属。好,下课。
◆评析:简单的试题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保持学习的高度积极性,我设计了此题。此题也是解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但有了一定的难度。需认真思考才能完成。对学困生可酌情考虑是否选做本题。
教学反思:
1、兴趣导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采用小组互助的形式让学生去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和全班交流,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当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想法时,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知识规律的认识活动,实现教与学的巧妙结合。
2、根椐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教师选取的例题都和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使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问题有实际性,更贴近生活。
3、选题从易到难,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圆柱的表面积 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的例l一例3,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的第2—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根据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仿照教科书第39页的图制作)。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导入 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请大家想一想,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
教师出示上节课实验用的罐头盒,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商标纸,再打开,展开在黑板上,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教师: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学生: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往的高。
教师:那么,圆柱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三、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教师边叙述边摸着圆柱的侧面演示给学生看,指出侧。面的大小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因拄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例面积。
教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板书上面等式:)
2.教学例1:
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例1。
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做完后,集体订正。
3.小结。
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4.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教师:请大家把上节课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教师指着圆柱的展开图,“那么,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圆柱侧面积十两个底面的面积
教学例2。
出示例2的题目。
教颊:这道题巳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求表面积。
教师:要求,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后求表面积。
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巳知条件画出这个圆柱。随后教师出示一圆柱模型,将数据标在图上。
教师:现在我们把这个圆柱展开。出示展开图,如下:
5
15
( )
5
让学生观察展开图,“在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等于多少?宽等于多少:圈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应该怎样求?”
指名学生回答,注意要使学生弄清每一步计算运用什么公式(如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等等)。
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学生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做完后,集体订正。
6.教学例3。
出示例3。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己知圆柱形水桶的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求做这个水桶要用多少铁皮。
教师:这个水桶是没有盖的,说明了什么?如果把做这个水桶的铁皮展开,会有哪几部分?
使学生明白:水桶没有盖,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教师:要计算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应该分哪几步?
指名学生回答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
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舍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人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赂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7.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1.做第41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应该怎样求侧面积?
使学生明白可以直接用底面周长乘以高就可以得到侧面积。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第41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作业
1.完成第42页练习十的第2一;题。
(1)第2、3题,是分别求圆柱的例面积和表面积,要求学生正确选用公式,认真仔细地计算。
(2)第4题,圆柱形沼气池·的形状和特点要向学生说明(特别是城市里的小学生),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要弄清求的是圆柱哪些部分的面积。
(3)第5题,是先实际测量,再计算的题目,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每组要量的茶叶筒的大小可以是不一样的。
2.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的第6‘、7‘题。
第6·题。是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半径,求圆柱的高。这样就要把求圆柱的 侧面积的运算顺序颠倒过来。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7‘题,是求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S=ΠR十2ΠH≈63.59十 339.12=402.71≈410(平方分米)
圆柱的表面积 篇7
一、说教材: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应当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以及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后面学习一些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的学习目标应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为了落实这几点,本节课我们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想象和操作等活动,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理解圆柱表面积的的含义,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操作等多种方法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理解空间观念,并能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从交流中获益。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认识来制定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让他们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和计算,提高他们对问题的理性认识。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顽强的学习毅力等。
三、说重点与难点:
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在本课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们是学习其它几何知识的基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探索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由于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较为抽象,加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所以本课的难点是: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多样性,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所得到的长方形各部分同圆柱体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要按照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遵循启发式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探究证明思路、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这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实际上式交给了学生自由飞翔的翅膀,交给了他们点石成金的金指头。
五、说方法: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所以学生的学法以学生自备的圆柱形纸盒、长方形纸、剪刀等学具为载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以小组共同探索、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创设平等、自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并学会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学会想象,学会与人交往。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个目的。
六、说过程: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落实这几点,我按以下四个阶段完成本课。
(一)温故而引新,巧妙入境。
这个过程我展示3个方面的复习内容:
(1)我知道圆柱的特征是
(2)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说一说,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3)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
以上设计让学生逐题完成,通过个人汇报集体评价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掌握圆柱的特征,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及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完全与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有关,为下一步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作好铺垫,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前后连贯性。
(二)设置悬念,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出本课的探究主题。
在此我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
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纸盒,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一个模型,现在我请大家帮助我设计一个你手中的模型一样的圆柱形纸盒,你能告诉我你需要多大面积的纸吗?(让学生沉思一会儿后请学生起来汇报,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慢慢引导学生理解这实际上是求圆柱的表面积,然后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
你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吗?(这样通过说一说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进而引出新课,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圆柱的表面积》。
这样设计让学生明白探究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和探究方向,同时又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动手操作,合作研究,汇报交流,发现联系,总结方法。
1、动手操作。
你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个什么面吗?你能想办法让它成为我们认识的图形吗?请你用手中的长方形纸、剪刀动手做一做,试试看。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尝试,教师进行巡视、引导和点拨,通过学生动手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的过程(比如让学生想办法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或者用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的侧面,或用大卷的塑料胶带做演示),来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获得直观的感受。
2、合作研究。
如果沿着圆柱的一条高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呢?请你和你的同伴说说看。
3、汇报交流。
让学生把自己的展开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4、进行推理,总结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圆柱底面周长和侧面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或用彩色笔做记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和侧面展开成的长方形的长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因为有了上述的探究过程,学生很自然而然的就会概括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底面周长乘高,也就是圆的周长乘高。学生概括出公式以后让学生写下来,并读一读,用黑板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思考:要求圆柱的侧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
引出例1: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0.5m,高是1.8m,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归纳新知。
你现在知道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了吗?先自己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再和同伴交流交流,然后向大家展示你的成果,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
通过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全班汇报总结公式来完成。(这一环节,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做到了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这样能够更好的突破难点。)完成后让学生动手根据自己探究的结果完成例2。
6、联系生活,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这一环节是巩固内化空间基础知识,培养拓展空间思维,形成学生对空间的感受能力,学习关于空间几何一些简单知识点的重要环节。因而我设计的练习题在注重知识运用的前提下,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这一过程我安排了课本上例3.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让学生明白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结合实际进行计算,讲解进一法的意义和使用范围。
(四)全课总结,促进构建。
这是作为新课必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评价,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兴趣。结合板书,让学生说说本课学到的知识,并说出是怎样学到的。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圆的半径是5cm,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呢?
2、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说一说,做一做)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的?(小组交流汇报)
4、那么圆柱的表面积该怎么计算?
二、新授
(一)1、出示圆柱实物,师生共同探讨“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圆柱的表面积=?(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2、圆柱的底面积你会计算吗?(圆形面积s=πr2)
3、圆柱的侧面积你会计算吗?
①圆柱的侧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②圆柱侧面(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宽=?
③圆柱的侧面积=?
(组内观察交流讨论汇报说明理由)
4、小结:圆柱的表面=圆柱侧面积×圆柱的高
(二)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①求需要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
②厨师帽是由那几个面组成的?
(三)一个圆柱地面半径是2cm,高是4.5cm,求它的表面积。本题与上一例题有何不同?
三、练习(练习二)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知识拓展
1、制作一个底面直径是40cm圆柱形水桶,用掉了9420cm的铁皮,这个水桶有多高呢?
2、一座风动力磨坊,高 10m,底面直径 6m,现在要为这座磨坊粉刷涂料,粉刷1平方米需要涂料 2公斤,那么需要买多少公斤的涂料呢?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已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迁移到圆柱的表面积。
2、在交流中让学生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了解圆柱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3、圆柱表面积=两个底面(圆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长方形)面积,在推导过程中使学生们了解到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的周长,侧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得出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重点难点: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含义,推导计算圆柱表面积,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实物展台、圆柱实物、学生自制圆柱模型、生活中的圆柱
预习要求: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怎样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呢?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利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很好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的推导和实际应用,完成了本课的预设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实际圆柱物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在于应用。
《圆柱的表面积》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圆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个部分的一层纸);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圆柱的特征。提问:圆柱有什么特征?
2.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口头列式):
(1)底面周长4.2厘米,高2厘米。
(2)底面直径3厘米,高4厘米。
(3)底面半径1厘米,高3.5厘米。
3.提问:圆柱的一个底面面积怎样计算?
4.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这节课就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表面积计算方法。
(1) 请同学们拿出圆柱来看一看,想一想圆柱的表而包括哪几个部分,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拿出圆柞,边指边说明它的表面包括哪几个部分。
(2)教师演示。
出示教具,说明把表面全部展开,看一看得到什么图形,和大家说的对不对。揭下圆柱表面的纸,贴在黑板上,再与圆柱对比说明各个部分,明确圆柱表面包括一个侧面和两个相等的圆。
(3)得出公式。
请同学们看着表面展开的图形说一说,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追问:圆柱的侧面积怎样算?圆柱的一个底面积怎样算?
2.教学例2。
出示例2,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分哪几步来算?你们会做吗?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是怎样算的。
3.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指出: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注意题里的条件,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4.教学例3。
出示例3,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实际是求什么?这里求表面积与例2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只要用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追问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强调不用四舍五入法及其理由,说明用进一法,并让学生说明结果的近似值,板书订正。
5.组织练习。
(1)下面的数用进一法保留整数,各是多少?(口答)
162.3 29.4 3.8 42.6
(2)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前两步各求什么,怎样算的。(老师板书算式)提问:第三步要怎样算,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子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指出:求圆柱表面积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题里的实际情况,弄清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什么时候只要求侧面积,然后计算结果。另外,在求需要材料取近似数时,一般要用进一法。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一第5~7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上课铃响了,教师戴着厨师帽进教室,并设下悬念: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准备多少面料?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合作探究,发现方法。
1、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面积?
2、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1)大家猜测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来可能会是什么样的?
(2)学生想办法亲自验证。
(学生通过动手剪、拆课前准备的圆柱体,发现侧面展开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文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可能是不规则图形。)
师问:①剪、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②长方形的长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
③你能把展开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变成长方形吗?不规则图形呢?
(3)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得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明确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展示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问:现在你会求圆柱的表面积吗?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三、实际应用
现在你能求出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多少面料吗?
出示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1、引导:①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实际是求什么?
②这个帽子的表面积 的是什么?
2、学生同桌讨论,列式计算,师巡视指导。
3、汇报计算情况。
板书: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72.4
≈2080(cm2)
答:需用2080cm2的面料。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14页“做一做”。
五、畅谈收获,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自己的表现。
六、作业:课内:练习二第5、7题;课外:练习二第6、8题。
附: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72.4
≈2080(cm2)答:需用2080cm2的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