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小摄影师教案(精选10篇)正文

《小摄影师教案(精选10篇)》

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摄影师教案(精选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走进名人,感受他们的不平凡。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发生在高尔基和小男孩之间的这件小事,围绕查找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这条线去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伟人的不平凡之处。同时,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三种对话形式及标点的用法。

课前准备

高尔基的相关名言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名言导入,了解高尔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高尔基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高尔基

介绍高尔基:是伟大的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名言有什么共同特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一位小摄影师,走近名人——高尔基。去学习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准“摄”的读音。

3、指导“摄”字形书写。生自己写2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去读课文。完成两个小任务:

a、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b、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学习情况

a、生字词出示:

摄影师阳光明媚鞠躬胶卷

摆弄杂志社秘书打量

指名读,边读边正音。“打量”轻声——开火车读——找形声字读——齐读

b、生说“鞠”字书写时注意点——生板演——自由写2个

c、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小男孩想给高尔基拍照,摆弄半天后发现胶卷忘记带了。高尔基非但不生气反而交待秘书如果小孩子再来一定要让他进来。

三、细读文本,体会人物感情

1、高尔基和小男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

小男孩“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

2、从课文中找出体现高尔基和小男孩特点的句子。划出来,好好读一读,在旁边做批注。

3、反馈学生找出的句子。指导学生读通相关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说说高尔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品词析句,感悟“喜爱”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上节课找到体现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的句子。

句子1“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你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对话的意思。

(2)想像当时,高尔基会怎么说这句话,填词、试读。(读出对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之情)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3)从哪个词看出小男孩很有礼貌、尊敬长辈。“站起来、鞠躬、请”让学生说说词的意思并表演,再试读。

(4)紧扣“放”体会高尔基工作之忙,不想被打扰。却在百忙之中接待小男孩子,满足他小小的愿望。感悟高尔基对小孩的喜爱和关怀之情。

在生活中一般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说把谁“放”进来?

那高尔基自己家都要让看门的人放,说明什么?

既然如此繁忙,为何还要在百忙之中接待这么个小男孩?

(5)和同桌分角色表演,读一读,评一评。

(6)这组对话的形式和以前的对话有什么不同?

小结:人物对话“提示语”有的在后;有的在中间。在后文还有的在前边。你们说说什么时候可以放前边,什么时候放中间,什么时候放后边合适?生谈。在今后我们的写话中,也要学习这种写法。

句子2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1)小男孩在这位伟人家里,有没有害怕或拘束?从哪儿看出?(“吩咐、摆弄、很久很久”)

“吩咐”是什么意思?(一般是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交待事情)

“摆弄”什么意思?(反复拨弄或移动)同义词:拨弄搬动捣鼓玩弄摆布。

那高尔基堂堂一名人,这么忙居然听从一个小男孩的吩咐,还让摆弄了很久很久,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喜爱、男孩认真)带着这种理解读出“喜爱”。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过渡:摆弄了半天,好不容易摆了个小男孩满意的造型后,小男孩如愿拍成照片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突然”)什么意思?(一下子)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来,一起读读这段话。

句子3“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1)读到这,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高尔基为什么不生气,还要给小男孩胶卷?

小男孩为什么不要高尔基的胶卷,非要跑回家拿?

小男孩后来回来了吗?高尔基让他拍到照片了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让他们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重点指导朗读好高尔基的这句话。紧扣“大声喊”

过渡:后来故事怎样?请同学们自己接着把课文读完。

句子4:“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1)这是谁和谁的对话?你怎么知道的?

(2)这种对话的形式和以前的对话有什么不同?(无提示语对话)

师小结:这也是写人物对话的方法,没有提示语。一般用在文中,或读者已了解对话对象时。直接写对话,不用提示语。

4、联系上文,小组讨论: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愿意随时见小男孩?高尔基喜欢的仅仅是小男孩一人吗?今天来的要是换成其他小朋友,他会怎样?(板书:关心、爱护)

三、感情朗读,体会高尔基伟大品格

1、自己读一读体现高尔基关心少年儿童的句子。

2、全班齐读。

四、课后拓展

1、故事续写:后来小男孩有没有再来,如果来了,他和高尔基之间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模仿文中人物对话提示语方式,至少用上两种对话形式,写一写。

2、推荐课外读物:《童年》

板书设计:

6、小摄影师

高尔基:喜爱、关怀、爱护

小男孩:热爱尊敬

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无提示语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读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一个多音字“相”,会写田字

格里的九个生字,把字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做什么的,“摄影师”

是干什么的人。

2、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

下高尔基?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 。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出示: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找出来,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读一读,并谈谈体会。

2、交流问题,体会感情。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鞠了个躬”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有礼貌。

他仔细打量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看报纸。”

“仔细打量”“咧开嘴笑了”可以看出他的可爱。用礼貌用语“请您”称呼高尔基,说明他有礼貌。

3、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对高尔基充满崇敬。 他要给高尔基照相,贴在墙报上。结合“亲爱的、您、请您”等词语来理解。

四、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五、作业: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小摄影师

对比托衬

男孩――→高尔基(关心爱护)

想进去 放进来

摆弄 微笑

坐、哭 站起来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4、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幻灯出示高尔基的相片。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同学们在昨天一定已经准备了不少关于高尔基的资料,现在就互相交流一下吧。1

2、生汇报,师补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板书课题,认读“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读后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合作识字

1、依次出示要求会认的8个生字卡片。生认读,并说说你的识字方法。(其他同学也可作补充。)

2、小组合作,将要求会写的14个生字按结构归类,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引导学生发现:“基、备、卷”是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突、弄、杂”是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辆”中的“车”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要写成“提”。)

3、开火车读幻灯片上的词语。重点指导“摆弄”、“胶卷”、“打量(liang)”的读音。

4、给自然段标序号,提醒学生小男孩给高尔基写信的内容属于第一自然段。

5、举手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四、再读课文,交流疑难

默读课文,那些做记号的地方现在明白了吗?如不明白,说出来,大家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字词等方面的问题当堂解决,与第二课时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幻灯出示词语,生认读。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你能用上以上的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二、精读课文,质疑解疑

(尽量让学生质疑、读文,再合作解疑,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则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读1-5自然段。

①小男孩是怎么进来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聪明、大胆。)

②幻灯出示纸条的内容。

小男孩照相是为了自己吗?高尔基为什么让他进来?

(引导学生体会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崇敬和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爱。)

2、默读6-11自然段。小摄影师是怎样给高尔基照相的?(画出重点语句小组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①幻灯出示: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读后引导学生体会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与惊喜)

②点击幻灯出示: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读后引导学生明白小摄影师做事认真和对这张相片的重视。并指导读出小男孩说话时内心的喜悦。)

③继续点击出示: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读后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当时的惭愧和失望的心情。)

3、高尔基是怎样对待小男孩给他照相的?

(画出重点语句小组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①幻灯出示: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读后引导学生明白小男孩摆弄了这么久高尔基没有厌烦,反映了他对孩子怀有极大的耐心。)

②点击幻灯出示:高尔基赶紧站起来,……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读后引导学生体会“赶紧”表明高尔基对孩子的疼爱和关切之情();“大声喊道”反映了高尔基想帮助孩子的急切心情。)

③继续点击,出示填空:请转告他,我。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让他进来。(填空后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对媒体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于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尔基关怀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

三、角色演读,升华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分角色朗读,朗读时可带些动作表演。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出高尔基温和关切的语气以及小男孩由喜悦到惭愧失望的感情变化。

3、选择演读得好的一组上台演读,并佩戴小红花。

四、整理回顾,想象拓展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高尔基一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大胆地说一说吧。

2、质疑:小男孩会回来吗?高尔基希望孩子回来吗?

3、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板书设计】

6小摄影师

吩咐、微笑

高尔基赶紧、大声小男孩

很忙、一定

关心、爱护下一代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篇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更新教学观念是这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我校的对学生进行“多元智能培养”的理论可以说是走在了新课程改革之前,走入了我们的课堂,它似一股新鲜的活力与新课改相融合,将课改的精髓与目标贯彻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我也将其渗透到我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以备更好的完成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的职责。

我的基本教学观念:人类个体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个体身上都至少存在着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等七八项智能

,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它要求每个人多项智能的全面发展及个性、才能的充分展示。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智能。在教学设计中确保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和个别化的学习机会和学习途径,强调智能的情境性,营造丰富的有利于儿童与他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

1、学生成为自己主动学习的老师;

2、使得学校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专长和个人特长;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世能力。

我在本课教学中设立了几个培养目标:

1、完成对知识的掌握理解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2、多元智能的能力培养

(1)让学生主动学习,做好充分的预习。

(2)让学生全面参与,创设身体运动与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情境。

授课时间:20xx年10月8日

授课地点:安达小学

授课班级:三年四班

教学手段: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教学准备:课下预习,仔细研读,认真排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四)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教学回顾: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多元化智能培养”与新课程改革的融合与目标的落实,教学步骤的第一环节“复习导入,说话练习”,使学生的语言智能与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发展。“角色演读,体会感情”更是让学生个性体验、理解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可以深层次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某些关键的词语;另外在各小组的排演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评价,对角色表演的切磋,可以使学生人际间的交往进一步加强,也可凸现某些表现力强的同学的表演能力。课堂还给学生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没有忽视“巧设疑问,升华感情”,老师的巧设悬疑,又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收拢,并进一步将思想感情升华到一个层次上来,使课堂环节,环环相扣,螺旋向上。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做到了知情意的高度统一,也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融会贯穿于教学始终。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nòng)声母是n。

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学会13个生字、10个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吩咐”“摆弄”“突然”等词语的意思,能用“突然”说一句话。

3、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

2、感受高尔基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

1、思考练习2。

2、用“突然”说一句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文字投影片、收集关于高尔基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交流收集的材料;请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齐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通读全文,标画出有多少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部分词语的读音:吩咐、胶卷、秘书、贴在、侧过。

学生汇报:(共有15个自然段;讲了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事。)

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关于高尔基的资料。(教师相机板书)

四、默读全文,围绕着“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事”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结合课后思考题,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将学生不懂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六、学生默读,根据课文内容将质疑的问题梳理、排序。

七、逐一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重点理解摆弄、吩咐、突然等词语,初步知晓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学习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步骤: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指名分角色朗读,想一想:小男孩还会回来吗?为什么?

3、讨论。

4、续编故事,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2、你认为哪个字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3、你认为哪个字写时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你来提醒大家。

教师指导“秘”的笔顺。

4、写一写你认为不太好记、不太好写的字。

5、听写:摄影师、杂志社、秘书、突然。

6、出示投影:比较几名同学同一个字的书写,集体评议。

7、自己对照书订正,教师随机批改。

三、指导用“突然”说一句话。

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兴趣的话,选择高尔基的作品读一读。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篇7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认识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关怀、爱护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品质,学习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四、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男孩还会回来给高尔基照相吗,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照相机、杂志社、摆弄”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生词。突然、高尔基、按照、侧身、车辆、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我要读一读、写一写)

三、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小男孩给,因为而没有成功,但是高尔基一直期待男孩的故事。

四、感情朗读:这篇课文你最喜欢哪个句子,或者哪个段落?(可以画在书上)说一说喜欢的原因,并读出自己的感情。

知识链接

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积极文学家。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多部小说。课文中的高尔基先生当年正好60岁了,而这位少先队员才十岁。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题:

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高尔基和男孩的对话描写,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和爱护,学习男孩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1-5自然段,根据文中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体会人物品质。阅读1—5自然段,边读边画描写男孩的动作和语言。我觉得小男孩是一个的人,我想找个同学帮忙分角色读给大家听。

1、我从“吩咐”一词看出高尔基很,也很小男孩。

2、高尔基的时间是宝贵的,对时间格外珍惜。但是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我体会到了大作家对下一代的 。

四、学习12-16自然段,再次体会伟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和爱护。

五、拓展提升。有礼貌的小男孩因为粗心忘带胶卷,相未照成。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小男孩会再来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如果小男孩真的来了,见面后他们会说什么,做些什么哪?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会本课15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革命前辈对青少年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青少年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一个用纸折成的照相机、若干作为奖励的笑脸

教学过程:

一、 以绕口令比赛作为热身运动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放松一下,咱们来进行一场绕口令比赛好吗?

二、 以照相机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照相机

师:今天同学们精神都很好,现在我来照一张相片,好吗?

生:好

师:准备好,看到这边来,大家笑一个,好,一、二 (咔嚓)

同学们,刚才老师在做什么事呢?

生:照相

师:那照相的人我们叫他什么呢?

生:摄影师

师:没错,同学们真聪明,照相的人就叫摄影师

师板书题目:《小摄影师》, 生齐读题目

师:同学们,你们拍过照片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摄影师的年龄大约是多少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今天这位摄影师的年龄,大家猜猜他可能几岁?

师:现在老师公布答案:这个小摄影师只有10岁左右,是个小男孩。今天这位小摄影师要给谁照相呢?

生:高尔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基是谁吗?

生:著名的文学家

师: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给一个著名的文学家照相,那么会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瞧瞧小摄影师和高尔基的故事吧!

三、学习课文

1、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讨论小男、孩和高尔基是否认识,并说出其理由

3、学生讨论从小纸条中可以看出小男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4、学生讨论在拍摄中可以看出小男孩什么样的态度

5、小男孩拍照成功吗?此时他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小组讨论,师请生回答,并奖励回答好的学生一个“灿烂的笑容”

6、从高尔基和秘书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7、小组讨论:为什么高尔基不接见记者却要见小男孩?

8、课堂小结:从这件事中,我们了解了高尔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师板书:关心、爱护少年儿童

四、 课后拓展:小男孩能不能实现他的愿望?

五、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没有照成的故事。充分表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

导入新课前,利用自己动手做的 “纸相机” 为同学们拍照,从而引入课题《小摄影师》。课堂上以灿烂的笑容作为奖励,学生积极性很高,并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

在设计本节课时,主要围绕 “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 这一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上完本节课后,自己感觉效果不佳,虽然学完本节课后,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能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分析课文缺乏侧重性,没有处理好主次关系,分析课文深入却没有侧重。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没有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即传授者与被传授者的关系。在教学理论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教师是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主体者。在这堂课中,我忽视了这点。这节课上,更多的是我提问题,而让学生按着我的问题理解课文。其实,这样我无形中也就抹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剥夺学生的发言权力。做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应该是老师在一旁引导,更多地让学生置疑、提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对于课文的具体分析,没有处理好主次关系,重点没突出,某些问题讲得过于详细。课堂上某些环节采取的讨论形式,如: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等形式。没有根据具体问题采取合适的讨论形式。

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位老师,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学生。每个学生的个性有所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老师事先所无法预料的。

对于本节课,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不管是课堂管理方面或者是知识传授方面,都需进一步完善及提高。希望在今后不断的教学研究及向有经验老师的请教下,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4、学会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5、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与文本对话,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从文中“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两句话中体会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文字投影片、收集关于高尔基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初知文章大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题,读准生字“摄”。

2、摄影师是干什么的?

3、你还想了解什么呢?

要想了解这些问题呀,让我们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利用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难读的地方做上记号。

(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读书时间,教师融入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使每个学生每读一遍书都有不同的进步。)

3、初读反馈

出示词语抽测:摄影师 高尔基 阳光明媚 鞠躬 胶水 秘书 杂志社 胶卷 突然 摆弄 准备 侧过脸 停当

指名认读、重点正音“当”“杂志社”

交流识记方法、齐读

4、交流课文难读的地方并指导读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

2、给课文标上自然段,提醒信的内容为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3、、学生交流、简介高尔基的个人资料。

4、分小节朗读课文(关注读书机会少,读书有困难的学生。)

四、质疑问难,梳理问题

1、默读课文,想想有没有哪里读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疑问处打个“?”。

2、梳理问题:

①对字词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联系实际、做动作、造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列宁格勒”一词,老师可简介为苏联的一个城市,对地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去查资料了解。

②对理解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浅显的进行交流,与理解人物感情的问题待至下节课解决。

五、辅导学生练写生字

仔细读一读课后生字,认真看一看字形结构,重点指导“突、秘、卷”

临写注意姿势,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六、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

2、挑课文的五个新词造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能与文本对话,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小摄影师》

一、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

2、课文写了谁?写了他们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感悟文本。

a、“泡泡”例引,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对话人物。

1、为了能给高尔基照相,小男孩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文字投影展示信的内容)

2、小男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

3、从这封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展示泡泡内容。

4、教师小结:是呀,只要我们用心读,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透过这些词语和句子,总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学学课文的做法,把读课文的感受标在旁边,变成一个小泡泡呢。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去认识小男孩和高尔基,看看他们分别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b、自读感悟,对话小男孩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在句子的空白处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自己的感悟。

重点句:

(1)“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从“站起来、鞠躬、请”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有礼貌。

(2)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从“仔细打量、咧开嘴”可以看出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与惊喜。

(3)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然后摆弄了很久。说明那个孩子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有主见。

(4)男孩因为没有带胶卷,哭着离开了。这反映了他的惭愧、失望的心理。因为没有带胶卷,浪费了工作很忙的高尔基的很多时间,所以当高尔基要主动给他胶卷时,他没有回应,哭着跳上了电车。)

学生抓住这些重点的句子说出不同的话语和体会,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师都给以肯定与鼓励。

交流过程中,教师板书重点词语,穿插朗读指导,让学生演一演,读一读,在体验中加深感悟。

总结:小男孩是个怎么样的人?

c、交流感悟 对话高尔基

1、小组合作 要求 :

a、读读描写高尔基的句子

b、议议高尔基是个怎么样的一个人,从哪里看出?

老师巡视每小组的活动,了解孩子们的交流情况,对于薄弱小组进行指导,确保每小组都能正确运用方法找到句子。

2、出示文字投影:

给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读一读

①“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 )地问。

②“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 )地说。

③“你怎么了?”高尔基( )地说。

④高尔基走到窗口,( )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⑤“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 )问。

(指导个性化朗读,体验高尔基关心下一代的情感。)

小结:你从中感受到高尔基是个怎么样的人。

3、除了这几句对话以外,我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他对下一代浓浓的爱呢?

4、点拨感悟,突破难点

出示句子: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①联系生活实际,用“吩咐”造一句话《小摄影师》

②课文中谁吩咐谁?。

③再读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

出示句子:“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①句中的两个“他”分别指谁?

②杂志社记者给高尔基拍照是为了什么?小男孩给高尔基拍照又是为了什么?

③高尔基为什么要见小男孩,却不见杂志社记者呢?

④指导朗读。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化文本。

四、续写延伸、丰富文本。

高尔基是那么希望小男孩能回来,那么,小男孩会再回来吗?发挥你的想象,把故事接下去写。

五、自选作业,开展综合学习

1、访问一位喜欢的老师,注意文明礼貌

2、阅读一篇或几篇高尔基的作品

3、搜集高尔基的名言,制成名言卡。

板书:

6、小摄影师

关心、爱护

高尔基 小男孩

热爱、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