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说课稿 > 初中生物说课稿【优秀3篇】正文

《初中生物说课稿【优秀3篇】》

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中生物说课稿【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初中生物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学设计依据

首先,我先谈谈我的的教学设计依据。传统课堂与主体性课堂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学生在课堂中是被动的接收者还是主动的获取者。因此,根据新的教育理念,本节课将着重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亲身实践,以对知识“再发现”的形式获得知识,使课堂教学的重点由如何“教”转向如何“学”。

(二)、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的第三节的内容。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的身体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性机能发育成熟,身体外形急剧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这些变化是迅速的、全面的,学生没有心理准备。进入青春期后,有些学生不习惯自己身体的急速增高和性征的突然变化,害羞或腼腆起来;有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发育较晚,和别人不一样,产生忧虑、苦闷;有的学生认为自己长得丑而自卑、孤独。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传授必要的生理知识,给予必要的指导,使之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结合新课程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研究性学习。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的地位中和学生实际,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及卫生保健。

②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心理卫生。

2、过程与方法:

①尝试通过分析、讨论的方法来理解知识点。

②使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物学现象,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形成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动力。

②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以及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切实存在着由生理变化所带来的困惑与烦恼,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利于他们安全、愉快地度过青春期。本节的难点是:课本14页图片资料的分析以及月经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法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较弱,他们更习惯、更善于通过大量的信息材料和典型事例的感性认识接受新理论、新知识、新观点。为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适当地运用事实、事例、精美画面、图片,联系学生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趣味。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我在直观性、启发性、简明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同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重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总结法等教学方法。学生则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讨论学习、合作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往往和新课的导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通过展示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情景,从而提出启发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学生就会进行思考并想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导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青春期》。

2.新课讲授: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讨论活动一:让学生观察课本14页的`图片资料,教学生怎么看图,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什么。然后再让学生分析课本14页的图片资料,讨论资料分析后面的4个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①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②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③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出现月经。

讨论活动二:分析课本15页的图片资料,讨论为什么男孩子会出现遗精的现象?为什么女孩子会出现月经的现象?

教师总结:其实男生的遗精、女生的月经和男女生身体上的变化都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正因为你有了这些现象才说明你是正常的,才说明你正在慢慢褪去你身上的稚气,渐渐成熟,渐渐成长,绽放身上青春的、成熟的魅力。但是身体上的变化就必然会使得我们心理上也会产生一些变化。

设计意图:针对第一部分的内容我设计了两个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的形式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情景模拟活动:让两个学生分别饰演爸爸和儿子,模拟爸爸和儿子之间的谈话。其他同学认真观看,看看是否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①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

②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③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再设问: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情况?那应该怎么处理?播放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频(4min)。

通过视频,概括出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①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寻求心理平衡。

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

③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模拟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主动探究意识,激发其思维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堂的效果。

初中生物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最后一章,其主要内容为: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2.我国植被面临的问题;

3.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4.课外实践活动。

教材在知识方面要求不高,其编著目的更多是体现了培养学生调查、分析和综合知识的能力及教材的完整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通过对各种植被类型的特点的`比较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比较的基本技能。

2)让学生了解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收集信息,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后让学生调查我们生活环境中的植被状况,以及造成目前局面的原因,认识到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培养学生调查、记录、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团结合作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如何写调查报()告。

4)通过课后让学生尝试“校园的绿化设计”,培养学生学会设计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设计学会查找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的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学生通过发散思维,设计出自己别具一格的方案,通过教师对其的认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体验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为我们自己的校园设计一个绿化方案,在设计中溶入自己的爱心在里面,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通过调查当地植被状况,认清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公民也需尽一部分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渗透人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意识,排除人类的中心主义。

4)在人文思想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爱护环境,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情景导入

给出多媒体课件:由于乱伐森林,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被冲入黄河,造成下游河床逐年增高,形成世界罕见的“悬河”,极易造成洪涝灾害。观看完录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第二部分自主探究

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我们国家主要植被有哪些类型?各种植被类型有什么特点?

2.森林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哪些作用呢?

3.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森林?

4.草原的利用主要在哪些方面?

5.草原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6.目前我国对于植被的保护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认为这些措施有用吗?你是怎么保护你身边的植物或者是植被的呢?

第四部分归纳小结

我们进行自然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我们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以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使自然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生物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的最后一节。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本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生物和非生物,常见生物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性的基础上,再认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该内容既是第一章中温度的测量,科学探究和本章前几节内容的整合,也为学生继续学习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打下基础。其中生物具有适应性,多样性是贯穿整节课的两条主线。因而,教材内容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在适应性和多样性方面对本章内容进行了总结与深化。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已有认知基础,并在生活中的观察建立了生物个体的组成与群体组成的层次性概念,同时熟悉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但是,学生对于探究实验的设计,探究结论的'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等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初一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沙土加热的实验,探究蝎子埋在沙里的理由

各种生物的适应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难点:沙土加热实验,探究生物适应的理由

二、教学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和学习者分析,结合科学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学习的要

求,设定以下四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建立生物能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

2,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植物向光的理由

3,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种"的多样性

4,练习使用温度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体验热爱生命,保护环境资源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STSE:感受生物与社会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2,探究教学法:

3,观察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件演示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

2,提出问题:"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相同呢 "

【以此激疑,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生物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自然地引入教学主题: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二,新课教学: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出示课前实验结果:一盆菊花向一边弯曲生长

(2),课件演示向日葵,植物向光生长的实例或图片

学生观察分析,教师学生总结:植物的向光生长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从生活实例着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分析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并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实验:学生观察图片—>提出探究问题(蝎子为什么在沙里藏身的理由)—>学生探究(复习温度计的使用)—>实验记录,交流讨论。

【为突破重难点内容采取变抽象为具体,使复杂变简单的方法,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4),动物的"伪装"课件演示,学生观察,讨论,了解保护色(青蛙,变色龙)和拟态(竹节虫)

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本上列举的青蛙,变色龙,竹节虫是如何适应环境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并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出"保护色"和"拟态"。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依据事实归纳物体规律的能力。】

(5),教师小结:生物生存总是要适应环境,只是方法不一样,它的意义在于避开不利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6),合作学习(学生4一5人为一合作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查找资料或根据老师提供的网站上网查询)交流讨论,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说说你所知道的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合作学习,拓展知识】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学生观看视频――生物的种类及种类数量变化的原因

(2),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完成三个问题:

A,你知道生物有多少种

B,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C,影响生物种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抽1-2组让学生汇报发言,老师点评,肯定

【提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需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为积极主动地探索,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奠定扎实的基础。】

转入:因此,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请学生拿出搜集的动,植物的资料,汇报自主学习的收获:

你知道那些珍稀动物,植物 它们现在怎样生活

【学生们从中了解许多自己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体会到我国的地大物博,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学生合作小组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或根据老师提供的网站上网查询,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植物资源的破环和保护的状况如何 我们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

(5),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保护动植物资源做些什么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学生小结:

地球上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着环境,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呼吁"善待生命,也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让学生来总结,避免复习时炒冷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又增强记忆能力与思维能力。】

四,课后练习

进一步查阅资料,就你最喜欢的珍稀动(植)物的分类地位,分布,数量,保护和人类对其利用的情况及你的设想,建议编制一份小报,出一期专栏刊出。

【课后练习的设计既使学生学以致用,再次突破重难点又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他们利用网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提纲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