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健康计划书(实用3篇)》
个人健康计划书(通用3篇)
个人健康计划书 篇1
一、工作目标
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逐步为老年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提高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20xx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100%,并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
二、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老人。乡卫生院负责本辖区内65岁及以上农村常住老人健康管理工作。
(二)项目内容
1、对20xx年已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开展年度体格检查工作并及时更新档案信息。继续加强65岁老年人健康管理,在12月底前使登记管理率达到100%。
2、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等情况。
3、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腰围、臀围、皮肤、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检查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4、辅助检查: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B超、眼底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5、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
(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健康管理的居民建议定期复查。
(3)告知居民进行下一次健康检查的时间。
6、对所有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三、健康管理工作流程
1、按照《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基本健康体检内容、项目。
2、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让老年居民了解健康体检的惠民政策,主动积极参与。
3、由乡卫生院会同村委会或居委会,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居民进行登记造册,并发放《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通知
单》和《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表》,凭通知单、身份证(户口本)和健康体检表,按规定的时间到乡卫生院或指定场所进行健康检查(有条件的可在所在村设体检场所)。
4、由村卫生所登记和发放相关表格,填写基本信息栏目及相关内容等,完成体检前期准备工作,并动员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参加健康检查。
5、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由家人陪同前往体检单位。健康检查单位核对接受检查人员身份后,收取通知单和健康体检表等,按要求实施健康体检。对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老年人,需征得本人自愿。
6、健康体检资料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内容。乡卫生院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按照卫生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建立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档案。
7、健康体检结束后,由乡卫生院书面反馈个体健康体检结果给被检查人,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个体健康体检结果应包括个体体检项目的客观结果、对体检结果的综合评价以及健康指导建议
8、 根据受检者健康情况对重点人群、特殊人群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治疗,宣传卫生防病治疗知识,并对不良卫生行为进行干预。各项跟踪随访及观察治疗记录定期归入个人健康档案。
9、按照有关要求,体检结束后,形成本辖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总结上报至县卫生局,总结内容应包括年度辖区内老年人口基
本信息、健康管理宣传、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健康体检基本情况、体检结果的分类、健康指导及干预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
根据开展工作的需,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
(二)严格规范管理
为了保证工作质量,确保群众真正受益,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卫生院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开展健康检查工作。要合理设计告知程序、便捷健康检查流程、人性化健康检查环境,统一健康检查方法、标准和要求,高效、高质量的开展健康健康检查工作。
2、要将健康检查与平时乡卫生院门、急诊、住院病人和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有机结合起来。对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审核,出具健康健康检查评估报告,及时反馈给被健康检查者,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3、对发现的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要纳入相应病种的规范化管理。对可疑的慢性疾病、传染病、肿瘤等疾病患者,转上级医院院或专科医院确诊,并及时随访掌握诊断结果;对已出现转诊症状的,须及时转上级医院。
4、及时分析评估辖区老年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分类因素,有针对性制订辖区老年人群疾病谱干预工作方案。
5、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和指标,合理安排进度结合本单位实际,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操作,规范服务,保证质量。
6、要加强项目的宣传。召开好乡医会,层层宣传动员,让广大农村居民了解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提高群众的知晓率,鼓励适龄群众积极参与。
7、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保证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同时,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弄虚作假行为,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
个人健康计划书 篇2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号文件,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格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和发展心理潜能,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其他方面的素质发展。
二、具体目标:
对所有学生进行预防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意识、承受挫折、适应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交友方式方法等方面全面发展;对少数有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整自我,改善心理健康,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主要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学习生活,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于和老师同学交往,在卑微友好的交往中体验友谊。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品味学习生活中解决困难的喜悦,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业成绩,克服厌学情绪,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毕业和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善于在班级活动中与更多的学生交流,培养开朗、合群、乐于学习、自力更生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四.工作措施:
1、充分参与,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学科教学、各种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此,首先要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团队:一个是教师团队,一个是班主任团队。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献和理论知识,组织学习和参观,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新理念,重视心理咨询教育。
2.开展全民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发展性、活动性、协同性”等实施原则,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课堂教学、班级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以及整合班内外和校内外各种教育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在这学期组织第二次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
3.关注个体,重视心理咨询。对少数有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班主任和班主任应关注课堂上有特殊心理的学生,并及时给予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咨询。教练应该本着理解、尊重、真诚和换位思考的原则,帮助学生提高正确认识自己、自我调节、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4.结合德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是学校教育的互补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应与思想品德课、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有机结合。同时,利用活动课和团队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利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完美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关心学生,让自信在心中扎根,显得尤为重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好、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向上追求、不畏困难的精神。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消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尤其是高一高二)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于学习、自助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与老师和同学沟通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增强自我调节、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环境不适带来的孤独、依赖、困惑和沟通障碍。对这些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整自我,改善心理健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渗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一切教育活动和班级工作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在三至六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耳语邮箱,绿色热线),对有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事后建立心理档案。
4.建立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良好的行为和正确的方式影响和教育孩子。
五、心理咨询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1、要有开朗、热情、体贴、关爱的健康人格。
2.掌握咨询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注意和倾听的沟通技巧,共情、尊重和真诚的反应技巧,情绪调节和行为矫正。
3.应以学生为主体,避免“老师说,学生听”的课堂模式,与学生一起参与辅导活动,建立和谐的氛围,给予表扬、同情、善意和鼓励。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从而给予启发、启发和引导。
4.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和隐私,谨慎从事,量力而行。
个人健康计划书 篇3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涵,在国家教委制定的新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心理健康教育已被明确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改善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立足教育,注重引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和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其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4.为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第三,具体做法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我校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进一步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方法。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事情,而是所有学校教育者的事情。为此,学校成立了以心理健康教师为基础,班主任等教师为补充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保障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
2.正常提供心理咨询。保证高一高二每周一节课,高三高六每周一节课。
3.以“面”取“点”,利用学校宣传立场
“各种报纸和学校电台”是我们学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这学期我们会充分利用现有的岗位宣传心理学知识,在电台讲课,分析个案,回答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4.引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实施是不够的。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是学生的来源和归属,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归功于此。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提出不懈的建议,引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指导小学生开展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a、学会放松。要让小学生知道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他们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锻炼身体、听音乐、唱歌、阅读和睡觉来调节和放松。
b、与人交谈。要让小学生知道有问题,学会求助,可以找学校的老师和心理咨询师谈谈;可以和家里长辈亲戚朋友聊聊;社会上可以有可以倾诉的人,比如心理学之类的。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和人交谈。学会与人交谈会让你受益终生。
本着“我自信、我强大、我向上”的理念,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全心全意地投入进来,重视小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