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通用7篇》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欢迎阅读。这次为您整理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通用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篇1
1、尊师重道,注重仪表。尊重任课教师,携带与课程相关的书籍、资料、笔记本及必备的学习用具,不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不在教室吃东西。进入课堂应着装得体、仪容整洁,不随意出入课堂
2、严肃学风,谦虚好学。不迟到、早退或旷课,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并坐好,配合查课工作,因病、事不能正常上课者,事先请假。集中精力听课,参与课堂活动
3、遵章守纪,严于律己。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与课程无关活动。教学楼内保持肃静,自觉维护教室内及走廊卫生,不在课桌椅、墙壁、讲台、门窗上涂抹刻划
4、勤学惜时,文明礼让。不抢占座位,不以各种方式催促教师下课,课后请教师先行。对检查、督导以及随堂听课的其他老师表示尊重,主动问好、主动让座。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篇2
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升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2、知校爱校,维护环境。自觉维护校园绿化、美化、净化
3、谈吐有礼,语言文明。使用普通话,不讲粗话、脏话
4、文明交往、举止得体。相互尊重,自尊自爱,男女同学交往举止得体
5、尊敬师长,团结友爱。遇到他人主动打招呼,相互问好,以礼待人,关心他人
6、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德。不在校园内吸烟,不酗酒,不乱扔杂物,不随地便溺。
以德建校,以法治校,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建立在良好的管理机制之上。 篇3
我们将办学目标、教育思想以及管理制度,内化为全体师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内化为师生的道德素养,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一种具有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科学严谨的教育秩序,不断进取的竞争机制,融科学的办学观念、高尚的人文理念等为一体的管理机制,把养成教育天天抓,思想道德人人抓,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坚持"以德建校、法情相济、学生为本"的治校原则,把目标管理与层面管理相结合,把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相结合,重结果更重过程,把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纳入管理的主要范畴。
1、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具有着落点。规章制度校校有,管理措施人人讲,我校将各种制度细化为操作性强,可检查、可评价、可反馈的动态管理条例和细则。学校先后制定了《文明礼貌公约》、《课堂常规》等规章制度,使学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育具有了着落点,道德教育有了切入点。
2、建立"三级管理"网络、创建"金字塔"式的管理系统,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具有运行线。学校各项制度在日趋完善化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校、班、组三级管理网络体系,使学校管理运行在一个高速运转,良性循环的体系之上,保证了管理制度的落实,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实施和学校道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班级卫生小卫士,目前,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层次形成了管理系统的金字塔,反馈系统的倒金字塔,两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评价、激励、育人的作用,更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天天抓,道德教育人人抓。
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促使学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自我完善。 篇4
1、在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形成教育文化的关键。
我校首先开展了"人人争做文明小标兵"活动,各班民主推荐一名总值日生管理班内事务,其他文明小卫士分管教室卫生、公共卫生、个人卫生、文明礼貌语言、纪律、礼仪等并做出正确评价。文明小卫士认真填写记录,并相互督导,对表现优秀的文明小卫士、小标兵进行表彰。这样,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中,既发展了能力,又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现在我校正开展"争章达标"和"人人争做合格公民"活动,又一次掀起了道德养成教育的高潮。
2、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又一途径。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绿化、美化校园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之一。我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艺术性,让师生参加校园文化的建设,把学校装扮成绿树成荫,宁静幽雅的花园,走进学校顿觉心旷神怡:展现在眼前的是醒目的"高路小学师生《十做》、《十无》",放眼四周,是颇具"回小"教育特色的英语墙、体育墙,师生书画长廊、德育天地、少先队剪影,在高大的教学楼醒目处镌刻有校风,教室里悬挂国旗、张贴班训、名人名言、分设红领巾角、卫生角,教室外悬挂一幅幅装裱精美的学生作品。教学楼前后碧草如茵,百花争艳,鸟语花香。这样,我们既美化了学校环境,又让我们力争在有限的空间,让每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成为育人的工具,以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校园文化的艺术美,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使他们的道德养成得到升华。
诚然,学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任务。小学生都得升入中学,逐步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公民。我们要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以对他们终身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生寝室行为规范 篇5
1、安全第一,节约至上。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火防盗。休息或外出时要关好门、窗。发现可疑人员要立即询问、报告。日常自检自查寝室安全隐患,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归寝,不使用各类违禁电器,不私接电源。节水节电,人走断电
2、规律作息,注重卫生。自觉遵守作息制度,不晚归,不夜不归寝,不私自校外租房。保持室内卫生,每天整理寝室内务卫生,履行值日义务。不随地吐痰,乱抛果皮纸屑,不在寝室吃饭,更不得将剩饭菜、瓜果皮壳倒在水池中、室内外、走廊里
3、遵规守纪,文明先行。自觉遵守学校、学院寝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主动配合有关人员的检查与走访,不留宿外来人员,不在寝室饲养宠物,不在寝室内摆摊设点出售、推销任何物品。寝室内注意文明用语,室友之间加强团结,互相关心帮助,友好交往。对来寝室检查、走访、慰问的师长表示欢迎,主动问好、亲切问候,“您好、谢谢、再见”等文明用语应常挂嘴边。
建立"三全"网络,达到"六化"标准,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贯穿于常规管理之中。 篇6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从未来教育发展的指出,每一个人一生中获得教育的四根支柱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我校把它理解为学校教育要力求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育力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活动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参与能力,使学生从小就有责任心,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有竞争意识和能力等。
学校建立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教育网络,把养成教育的课程化、规范化寓于"常规管理之中,努力使养成教育达到六化标准:1.常规管理制度化 2.思想教育经常化 3.管理程序课程化 4.激励机制系列化 5.开展活动多样化 6.因材施教科学化。
1、发挥家校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发展环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种个体自身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个体自身道德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在教育刺激下逐步重组的过程。教师和家长的道德品质随时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他们模范的身教是学生道德发展的沃土。
我们在学校和家庭中开展了"人人争做合格公民"活动。根据公民道德法规制定了比赛规则,学生、家长、教师人手一份,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在活动中互相督导监察,每期一次"优秀公民"评比,由学生给教师和家长评分,家长和学生给老师评分,家长和教师给学生打分,激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加强道德修养,创设有利于学生道德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使学生在直接的道德评价中培养正义感,是非观念,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审视自己,在这种道德氛围中增强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责任感。
2、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使学生身体力行、自觉遵守公共道德。
内化是学生形成思想道德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内化的主阵地、主渠道,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道德》课,更应精选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密切相关的内容自然结合。如语文课中的。《他是我的朋友》、《蓝树叶》让学生受到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教育,《丰碑》《珍贵的教科书》教育学生当今学习生活来之不易,大家要好好珍惜……思想品德课中的《讲信用》、《自尊自爱》、《团结力量大》、《勤劳节俭》让学生受到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等各方面的教育。课前要求学生投入社会生活实践,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感受到有"德性"的快乐和高尚,没有"德性"的痛苦和耻辱,从而接纳内化并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认识结构。
学生的道德是一个自主、自觉、自愿、自律的行为。因此,我们在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法制讲座,道德建设报告会,力求每次报告会讲座的内容集中、主题突出,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同时辅之以知识竞赛,道德建设征文、文艺会演等道德建设文化活动,使不同年级学生道德品质都得到良好的培育。
学生就餐行为规范 篇7
1、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尊重食堂工作人员,遇到老师要有礼貌问好,主动谦让。同学之间礼貌待人,互相帮助
2、按时就餐,文明礼让。遵守就餐时间,自觉维护就餐秩序,不得插队、拥挤。盛饭、打菜的'过程中注意文明用语。就餐过程中不相互打闹、不相互喂饭、不共用同一餐具
3、讲究卫生,维护秩序。保持餐桌卫生,餐后及时清理餐位,随手带走垃圾。不占位,不抢座,不在桌凳上乱写乱划,不大声喧哗,不敲打餐具,不在食堂吸烟、酗酒
4、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根据个人实际购买饭菜,不铺张,不浪费。合理处置剩菜剩饭,餐后主动将餐具送归指定地点,以免影响他人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