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语文 > 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正文

《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

时间:

  语文知识点是同学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方面,只有牢固掌握语文知识点,才能学好这门课.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一

  阅读探究

  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

  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迁移拓展

  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以上就是初二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爱莲说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二

  爱莲说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爱莲说句子翻译:

  水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非常多。

  爱莲说句子:

  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句子翻译:

  而我却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爱莲说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爱莲说句子翻译: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能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

  爱莲说句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句子翻译: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爱莲说重点句子:

  (1)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2)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

  (3)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菊、牡丹、莲象征不人群的句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三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可爱者甚蕃:多。晋陶渊明独爱菊:只,仅。自李唐来:从,自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被沾染。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美丽而不端庄。不蔓不枝:长枝蔓。//长枝节。香远益清:副词,更亭亭净植:树立。远观而不可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当然。

  二、理解背诵:

  ①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三、回答问题: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2、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品行的追求,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3、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意思对即可)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6、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四、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补充说明: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五、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六、开放性试题

  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略(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四

  生字

  予(yú)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蕃(fán)

  作品断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词多义

  (1)鲜

  陶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鲜艳)《桃花源记》

  (2)之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

  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

  写作风格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题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其采用“借影”笔法,以莲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知道的是,这篇选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颐于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赣州)道判署内写作的。


八年级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大全相关文章:

1.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2.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3.爱莲说中考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爱莲说复习要点

4.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5.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

6.初中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7.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8.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归纳

9.爱莲说常考知识点 爱莲说常考知识点归纳

10.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