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地理答题思路技巧汇编》
高考来临,想必有很多同学感到焦虑和不安,担心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2023高考地理答题思路技巧汇编,欢迎阅读参考。
高考地理图像题答题技巧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不可怕,图太多绕来绕去看不懂才可怕。地理想要考得好,必须跟图赛跑。把图跑趴下,其他都是小菜菜。破图秘籍来了,地理图像题算什么,哪种都有破敌的招儿,不怕尽管来!
从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图像种类来看,主要有地区分布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统计图等。下面一个个剖析啦。
一、地区分布图:识别位置,判断特征
地区分布图承载地理空间信息,能够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以及分析地理事象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的能力。高考试题经常选择政区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水系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作为试题信息的载体。读地区分布图,重点是把握区域位置,判断区域环境特征。常用判读方法有三种:定性法,根据重要地理事物,如海岸线、山脉、河流来定位,进而分析区域环境特征;定量法,根据经纬网来判断位置,分析区域环境特征及变化;综合法,将特殊事物、重要界线与经纬网结合起来进行定位等。
二、等值线图:掌握规律,发散思维
等值线图能揭示地理要素空间数量变化特点,适合考查考生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能力。等值线图的判读,首先要掌握等值线的规律,其次要发散思维,理解图像所反映的地理事象的特征。等高线图是常考图像,近几年高考试题多以等高线图为载体,突出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即等高线图的转换能力。具体有两层含义:学会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转化技能,正确解读方位、地形等相关信息,明确地理意义,形成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等高线图、水系分布图、植被分布图、气候(要素)分布图、自然带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城市分布图、产业分布图、环境问题分布图的复合、叠加分析,形成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景观图:仔细观察,善于联系
景观图类型多样,从形式上看,有景观照片、遥感影像、景观素描图、景观示意图等;从内容上看,有自然景观图、人文景观图等。地理景观图取材于现实生活与地理环境,重在考查考生用地理视角看待地理问题,用地理思维观察地理现象,并运用地理素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一)读图方法
景观图的阅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景观类型,阅读景观图,要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表现哪种地理现象。
二是景观环境,阅读景观图,要细心观察主体景观的生成环境,弄清主景和配景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景观的背景。
三是景观结构,阅读景观图,要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分析景观结构特点。
四是景观特征,阅读景观图,需要考虑景观的独特性。
五是景观成因,阅读景观图,要根据直观获取的信息(主要是植被、地貌、地质、建筑物等景观构成要素),推断景观的成因等。
(二)各类型景观图的判读方法
1自然景观图
常见的自然景观图有地貌景观图、植被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等。
(1)地貌景观图
阅读局部区域地貌景观图,需要关注三点。
第一,明确地貌景观所在的位置和范围。根据特殊地理事物识别位置,如根据黄河、长城等可判断区域具体的地理位置或范围。
第二,判断地貌类型及成因。如对图中山脊、陡崖、平原、河岸类型等的判断。
第三,分析地貌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地形对气候特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城镇分布的影响等。
(2)植被景观图
植被景观图的阅读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植被对环境的反映。根据植被识别自然环境,或确定地理位置。如荒漠通常反映内陆(干旱)地区的环境特征。
第二,植被景观的生态结构及功能。综合把握各类植被之间的物质、能量关系以及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特殊功能等。
第三,植被和其他自然要素的关系。如植被对水文、土壤的影响等。
2人文景观图
高考地理试题中的人文景观图主要有历史遗迹图、建筑景观图、农业景观图、交通景观图等。
(1)农业景观图
农业类试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要求考生联系生活实践作答。
一方面,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农业区域差异、分析农业地域类型、掌握农业景观特点;
另一方面,考生在缺乏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况下,可对选项进行深入地比较,采取排除法,逐步筛选。
(2)交通景观图
阅读交通景观图需要关注以下两点。
第一,交通设施的功能。交通建设要适应自然环境,如要有防洪设施、安保设施、环保通道等,多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考生要从自然环境特点出发,正确推断和认识交通设施的功能。
第二,交通线(网)的特点。考生要学会从安全、经济、技术等角度分析交通线(网)的分布特征及成因等。
3景观示意图
(1)景观分布示意图
阅读景观分布示意图需要:
第一,关注主体景观的地理位置及与配景之间的空间联系;
第二,善于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角度分析景观特点。
(2)景观原理示意图
景观原理示意图是示意图的一种,直接反映景观的内部构成。阅读此类图像需要:
第一,分析景观结构组成,即由哪些部分组成,每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综合判断景观功能,分析景观结构组成旨在发现景观功能。
四、统计图:由表及里,图文转化
统计图有坐标统计图,结构统计图(如扇状图、饼状图、柱状图),特殊统计图(如人口金字塔图,气候直方图)等。
读统计图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读图名,统计图的名称揭示了图的主题。考生在做题过程中要关注图名,缩小思路范围,发现核心问题。
二是读图例,图例反映图形要素,为读图提供线索。
三是读内容,统计图可分为坐标统计图和结构统计图等。坐标统计图一般反应地理要素的时间或空间变化过程,偏重发展阶段、极值变化、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构统计图反映地理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偏重组成、比重、发展变化的分析。
四是进行表达,要善于将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语言,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信息支持。在阅读地理统计图的过程中,边读图,边用文字语言复述是重要的读图方法。
(二)各类统计图判读方法
1曲线图
阅读自然类曲线图,关键是识别曲线类别,理解极值含义,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一,识别曲线类别。阅读多要素复合曲线图,一定要根据图例,识别每个曲线的名称及其对应的坐标轴,为定量分析打好基础。
第二,理解极值含义。极大值、极小值往往具有特征识别的意义,关注曲线中的极值并将其和地理数据的地理意义建立联系,是有效阅读曲线图的关键。
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多要素复合曲线图的各要素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从地理空间位置着手,分析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是读图的核心。
阅读人文类曲线图,需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
第二,看水平。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
第三,看速度。曲线倾斜度大,反映增速快;倾斜度小,反映增速慢。
第四,看阶段(区域)。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地理事象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可划分两个发展阶段。多条曲线复合图,看转折点之间的重复范围,进而确定地理事象的发展阶段及表示区域。
2柱状图
柱状图便于比较不同地理事物的数量和结构特点,常用于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分析。阅读柱状图,关键要比较不同地理要素统计数据,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第一,注意坐标单位,看是百分比还是具体数量,若为具体数量,看单位为万级还是百万级等。
第二,从整体着眼,比较不同地理要素数量差异,并分析关联性。
3变式坐标图
变式坐标图是在二维和三维坐标图的基础上,通过形式变换形成的,主要有玫瑰图、雷达图、斜坐标图等。变式坐标图便于从多个维度表示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普通坐标图相比,信息量更大,反映的地理事物特征更全面。如玫瑰图的阅读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极值分析。阅读玫瑰图,必须注意数值变化最大的方向和最小的方向,由此可确定地理事物的属性和运动特征。
第二,关系分析。玫瑰图能够反映地理事物整体时空变化,分析图中每个方向变量间的关系,有利于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特点。
4扇形、饼状图
扇形图通常把圆面划分为若干个扇形面,每个扇形面承载一项数据,其所占面积表示某项要素占总体的比例,可用来反映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饼状图是在扇形图的基础上派生出的一种统计图。饼状图反映某些地理事物比例关系的同时,也反映总体的绝对值。扇形、饼状图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阅读扇形、饼状统计图,主要是分析地理事物的要素组成、比例、发展变化、相互关系等。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1.解读材料,科学审题
读题干-读图名-读图例、注记、经纬度-分析地图-题干与图表结合分析-分析设问。 ①题干,一般包括材料、数字、图表等。
②审问题,包括问题的设问角度、限制性条件、所属的知识范围等。
③题目不同,审题的.侧重点也就不同。有些题目较简单,可从关键词上突破题意;有些题目的材料较为复杂,需要从材料的内容上来把握题意;有时只有将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判断;还有些题目需从问题入手,进行逆向推断。高考题目的总要求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在审题时应以题意为中心,联想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和区域案例,要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
2.信息获取与机智解读
提取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形、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解读信息要准:要注意区域图的准确定位,如经纬度定位、海陆轮廓定位、地理事物特征定位;从题干、图表中提取解题信息;找出题干和设问的关键词和限定词,辨析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挖掘隐含信息。
运用信息要活: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思维要畅通、敏捷。
3.解答技巧,实现试题内容与储备知识间的内在转化
将试题内容与储备知识建立联系,运用地理思维将知识重新组合、迁移转化。一般解答思路为: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准确定位→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人类活动(工农业生产及其地域联系)。其作用是通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条承接式思维链条,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时由于题目条件隐蔽,层层设障,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在此基础上要理清头绪,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并找出优势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善于迁移知识,活学活用。课本上的案例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典范,因此,注意案例的迁移,做到活学活用,才能赢得高考。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可联系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可迁移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措施;美国"硅谷"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可迁移到印度的班加罗尔、北京中关村、新加坡电子工业。内蒙古畜牧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就可"迁移"阿根廷发展畜牧业所采取的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4.解答问题,草拟答案
①遵循已形成的思维模式和探究思路,根据试题的设问指向阐释事物、探讨问题,做出正确解答。如以区域为信息载体的题目要牢牢把握区域环境特征,与区域环境特征相背离的词语要慎用。②解答问题一定要有大局观,要清楚从哪些方面、哪些层次作答,而且根据要点与原理的逻辑关系,确定哪个要点需重点分析,哪个简略阐述即可。③答题中要注意辩证分析问题,如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资源问题(开源、节流)、评价与影响(利与弊)、区位因素(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
5.书写答案
答案的表述要规范、合理,要正确使用地理术语(特别是关键词),要讲究层次性、逻辑性,卷面要整洁、清晰。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1、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
2、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4、建议大家在学习策略上尽量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把一个个知识点落实。
5、背诵地理知识点的顺口溜最多,比如讲到全国的省市信息,“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总之,不管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时间的积累史很重要的,同时更要讲求方法,事半功倍。
6、掌握题型,不建议题海战术,因为题目变化太容易了,掌握精髓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