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800字最新10篇大全》
看一些高考满分作文可以提升写作能力。写作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投入精力,精心雕琢件艺术品。自省于此,今后之作文应该更加用心创作,才能让这件艺术品更加闪亮。一起来看看高考满分作文800字最新10篇大全,欢迎查阅!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1
唱念做打,生旦净末,“咿咿呀呀”中粉墨登场,她是中国的国粹——京剧。韵律十足,动感四射,她是大妈们的最爱——广场舞。
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看似天差地别,但她们站在一起,笑得灿烂:“不,我们都是中国!”
历经岁月洗礼,炮火纷飞,京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唱词到唱腔,从服饰到妆容,她就像一个文化符号,使人说起中国,便有个黑脸的包公开始“哇呀呀呀”。而作为舞坛新秀,广场舞的兴起只在近几年,但鲜明的节奏、简单的动作使她迅速在大妈中流行,掀起了一股广场舞热。但无论是高雅的京剧抑或是通俗的广场舞,不可否认的是,她们都给人以精神的愉悦享受。那么对高雅还是通俗的纠结就可放到一边了。
偌大的广场,有空地,有戏台,台上是水袖青衣,台下是“动次达次”;台上人沉浸在戏中,或喜或嗔,或哀或愤,台下人陶醉在曲中,或进或退,或旋或蹲;有人品一杯香茗,跟着台上人摇头晃脑、念念有词,有人放下手中物什,跟着台下人旋转跳跃,舞步翩跹。
什么是雅?什么是俗?每个人脸上都呈现笑意时,又有什么高下之分呢?
如今的中国,有沉迷京剧的票友,也有喜爱跳舞的大妈,他们的审美情趣截然不同,但没必要争吵、没必要纠结,各人有各人的路。地广物博的中国不敢故作清高,也不撒泼打滚,他推出京剧、广场舞两个姑娘,“谁喜欢跟谁玩儿就跟谁玩儿吧!”于是,他笑了,她笑了,大家都笑了。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多元的文化也呈现新的面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中国,其文化更是纷杂。古老的文化艺术与新兴的娱乐活动仿佛势不两立,但中国以其融会贯通的包容心将两者有机的统一了起来。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是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不同的面貌罢了。
当京剧遇上广场舞,大雅遇上大俗,没有争论嘲笑,只有理解友好,雅俗共赏,雅俗皆乐,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快乐,进而整个中国都幸福。
水袖舞青衣,鼓点动腰肢。雅俗共欢乐,幸福满中国。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2
生活在当下,你不难发展!生活于当下,你不难发现中国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立于世界,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发展是迅猛的,每一天都会发展为不一样的美景。鲁迅说过:“生活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中国之发展正以“共享”为马驰行于世!
“一带一路”连通沿线国家的合作之心,成就各国的共享之意。当年丝路之繁盛仍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一颗最为明亮的星熠熠生辉,而今“一带一路”的辉煌交由我们来书写。有质疑的声音发出:“这是否是一次变相的侵略?”“这是否如同当年马歇尔计划一般实则别有用心?”面对质疑,中国没有急得脸红脖子粗,只一句:“静待历史的检验!”而后我们看到,越南通了广播电视、非洲通了水电交通、偭甸经济飞速提高……质疑之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人们兴奋的笑脸、闪亮的双眸和无法合拢的嘴!
“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政府与民间之共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条路是高铁之路!是构建“一带一路”!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中国高铁横空出世以一种不可抵挡之势越发成长,跃居世界顶峰而后,成为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的走出国门不仅仅意味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完善,更加展现了我国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带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有了国际的合作共享,共享单车告诉你,国内的共享早已应运而生!作为拥有环保、共享理念的共享单车以其新颖的运行模式一出现便受到广大国民的追捧!其展现的绝非单一的共享,也包含有绿色环保的发展可持续目标,共享单车亦有其爱与情的人文关怀。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共享便如这一大爱,在人们的心田种播下花种,允以阳光、雨露、终成一片“万紫千红”,我们不难看见,今后的天空万里无云蔚蓝如海,人们走在大道上,共享单车成为主流!
若干年后,可以预见,北京的天蔚蓝如海,共享单车来往于大道,高铁带我们走出国门,“一带一路”带走共享的信息,带回合作的意愿!
“共享是将蔷薇赠予,你留我以花香!”中国正作为一颗正午的太阳,以其强有力的光芒,普照全球大地,共享光辉!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3
亲爱的朋友们,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如果你侧耳倾听,你是否听到了那田间蛙鸣和大漠中的驼铃?
俯瞰中国乡村的上空,田间依旧的蛙鸣见证了美丽乡村的嬗变。中华有诗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关注“三农”到精准扶贫,时代的巨轮飞速向前时,乡村不曾被抛下。它以非凡的活力实现了自身的蜕变,呈现出一幅山水美、人情美的淳朴画卷。
从微观层面上,无数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人们成为时代的先锋。耶鲁大学村官秦玥飞带领乡村率先走上信息化的轨道;三十年支教女教师以芳兰振蕙叶之姿,使“支月英”这个名字镌刻在两代人的记忆之中。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正是怀着对乡村大地最深沉的眷恋和责任,无数人与曾经的这方土地有了再难分割的羁绊。从宏观层面上,国家的发展从未遗忘农村,从顶层设计再到基层探索,湘西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至今还在传播,三权分置体现的对农民的关怀也仍是人们感念的对象。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知止而后有定,激荡之中而后有静。
放眼宏观的国际,新丝路上又响起的阵阵驼铃,传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乡愁。西方有谚云“独木不成林”,非洲朋友也说“水涨荷花高”,一带一路的“传奇”构想是古老中国全球担当的表征,它不是以中国霸权睥睨一切,而是以开放的怀抱包容世界。
当普惠互利共赢成为全球治理的共同呼声,中国成为最勇敢的弄潮儿。当“逆全球化”的言论甚嚣尘上,当地球村的乐观之幕徐徐降下,有人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忧患之问。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对于中国治理方案的共同期待。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凝聚成责任担当,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养分之源,全新的发展理念又为其注入了不竭的活力。
当蛙声伴着田间的风传遍广阔的美丽乡村,当驼铃载着国际的梦奏响一带一路之歌,你会看见古老中国日益崛起的身姿,它化为一声厚重的龙吟,泅渡了历史的重洋,激荡在七大洲的上空。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今日少年人,当蛙声伴着驼铃,我们向前迈步的脚步声应当更加铿锵有力才是。
世界青年人,也请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穿越巨变的中国。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4
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以及“心灵之书”。我认为这三者间是存在渐进关系的,好比一个人,由浅入深,是个不断上升,臻于完善的过程。
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有字之书是我们的启蒙书。从教科书到教师推荐读物,我们广泛地涉猎,饥渴地汲取。与此同时,我们的视野由一个小屋子扩展到山河大地,三观不断被塑造与巩固,坚固到支撑起了无数独特的思维与个体,由此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跨越,方称作独立的人。
唯有有字之书的累积铺垫,人才能读懂无字之书的深义。从有到无,是一种心智的升华。亚里士多德将阅读称为一种提前的情感操练,它让人在面对未知的世界时不那么惊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储备了大量的见闻与学识后,人方能顺利地进入社会,将停留在书本与经验的追击曝光在实践与现实的省察下,等待再一次跨越与蜕变。
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与有字之书难免存在相悖的地方,读懂无字之书,立身于无字之境,需要经历幻灭的痛苦与现实的锤打。《乌托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虚幻的社会,从书中走入现实世界中,这里存在着巨大的落差,有的人跌落粉身碎骨,而有的人能把握平衡沉稳地着地。书籍总在教育我们要追求平等与自由,而日本早稻田学校却将这些“幻灭给人看”。这所大学每年都会举行一场运动会,比赛上无分男女,无分年龄,无分健全与否,只要愿意都可参赛。松岛先生说:“我们想让学生知道,真实的社会就是不公平的,我们要学会接受。”这是经验与现实的撕裂,从有字之书进入无字之书必须承受的痛苦。
一个人能够读懂无字之书,尚且只能称他为实用型人才,他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又有面对社会的理性与思考,但他还缺乏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是只有心灵之书才能赋予他的。罗曼?罗兰曾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能够读懂心灵之书的人必然是个具有普世情怀,具有心灵的流动性与敞开性的人。像王小波游走于自我与世界之间,用谐趣的话语点醒世人的麻木,这难道不是一种普世的情怀吗?余秋雨在山川间游吟却始终紧贴大地和人群,这难道不是一种对世人的大爱吗?“激情”一词在古希腊中解释为“由自我延伸出来的对他人的爱”,这种爱与激情能够充盈无字之书,让人的心灵丰富且美丽。
一个热由接受教育到步入社会再到贡献社会,由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再到心灵之书,由浅入深,由自我到他人,便构成了完满的人生。而人生如书,不应跳读,不应倒读,页页品味,细细翻看,人生的真谛正在这一过程之中。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5
曾有作家言人生不可或缺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窃以为他所言极是。人唯有在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直面截然不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器。
杨绛曾说“现在的年轻人,读得愈少,想得愈多,造成了许多无谓的烦恼。”可见“有字之书”是奠定个人思想的基础。古人精挑细选出《古文观止》为蒙学教材,正是因为白纸黑字间的前人经验,智慧能为阅历尚浅的少年素绢般人生底色上绘上万紫千红。“有字之书”贯通了个体与群体,当代与未来,让人的双脚还不够坚实时,眼光便能深邃至整个世界。这些字中所传达的思想,描绘的历史,奔涌的情愫为我们在信息化洪流裹挟下的灵魂提供了一丝以文学对抗“存在的荒芜”的可能。
然而纸上得来总觉浅,皓首穷经迸发不出莫言对高密乡的热情,也无法让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拥有如此悲壮的关怀。从有字之书中得到的箴言,体悟,终究要在无字之书中得到验证与升华。那是独一无二的社会阅历,人生轨迹所淘洗出的精粹与沉淀。于生活的无字之书中,沉潜于书页上的人生百态被淋漓演绎,比起做一个旁观者,置身其中的感受更加鲜活也更加残酷,它让人们避免陷入“群体无意识代替个体无意识”思维吞并,让农村妇女范雨素质朴的文字也能直击人心。无字之书鞭挞虚幻,让阅读他的人们时刻保持着清醒与冷静,同时又保有温热的关怀和悲悯: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关怀与感同身受的悲悯,这或许正是曹文轩所呼吁的儿童文学中缺乏的“无字之书”!
无论有字无字,眼见耳闻,终归是要落实于心。再多的有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不过是附庸风雅地卖弄墨水,再多的无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也只落得“海归”变“海龟”般尴尬境地。黑塞的一句话如同黄钟大吕,“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恰恰是通往自己的道路”。翻开心灵之书,是近乎严酷的自省,是修剪不必要的枝枝蔓蔓,增添来自有字和无字之书的吸纳与内化,是冷静地直面内心,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吾日三省吾身”,不妨说日阅心灵之书。这是一个更需要勇气与意志的过程:带着剜肉补疮的决绝,携着刮骨疗伤的清醒,将如附骨之疽般的狭隘、嫉妒、自私悉数斩断,成就“心如明镜台”。在信息与行动严重不对等的时代,科技经济等理性力量逐渐占领人文关怀的当下,我们更要以书本和大地浇灌心灵。这位作家的话,无疑振聋发聩。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6
浴火于跌宕的烟霞
“跌宕风流,烟霞笔端。”展卷而阅,千年前的欢与悲历经历史湍流,流泻于笔端,凝聚为《浮生六记》的素纸黑字,喃喃呓语着人生的得与失。或许,人生的得与失不应仅仅被框定为终点标志,其以过程的形态,为新的起点奠基。
世殊事异,得与失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结果与定论,但其本质上是现实因素与个体力量相互碰撞与渗透而产生的阶段性弥合与落差。诚然,将其视作终点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正如露易丝的低调而顽强的希望诗学,站在终点的视角,以铅华洗尽水落石出的言语总结人生的得与失。诚然,这是对世界悲剧性的一种纾解,也是一种对人生得失的豁达胸襟。同时,“得与失”扬起风帆,扎入时代的大海,在内在结构上它越发玲珑而幽微,将其仅仅作为“终点”是否显得粗野而暴戾?倘若如此,那么加缪笔下的“荒诞”是否便沦为仅剩消极意义的说辞?
然而,屠格涅夫曾言:“生命的洪流在我们身外,同在我们内心,绵绵不息地泛滥。”在得与失交错中,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援引悲剧式英雄的内涵:“吾魂兮无求乎永生,竭尽兮人事之所能。”激情与困苦并存的荒诞英雄历经登顶之得坠石之失,而攀缘山顶的拼搏过程本身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假如他每走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支持着,那他的苦难又从何谈起呢?以得失视作过程,所以,岩石照旧滚动;所以,西西弗斯不再是彻底的悲剧英雄;所以,“我们孤立无援”的悲歌终将转化为“我反抗,故我们存在”的前进号角。
陈平原先生曾言:“所谓‘韧性’,就是在升降起落时能够从容应对。”而段义孚认为:“没有经验是人类的普遍状态。”由是观之,得与失具有延长性与普世性特征,穿梭于漫漫人生征途。而马尔克斯笔下“亘古的旅途”更印证着人生的得与失以过程的形态伴随着生命的旅途。掬水月在手,临渊回眸。忽忆及拥有弱德之美的垂暮美人叶嘉莹怀着一代人的朴素与诚挚,以体认生命的方式书下《哭女诗》,站在人生全新的视角上,坦然地重新面对人生得失,折射出生命质地的强韧与深微。而吾辈青年芝兰秀发,或许没有丰功伟绩之得,没有坠入低谷之失,但应持有叶嘉莹先生的坦然与从容,将“得失”沉淀。
所以我不愿将人生的得与失仅仅视作终点的意象标志,我愿以木心式“生命不安现状”的冲动,赋予其新起点的内涵。愿我们能秉持临渊回眸的生命意识怀着那份坦然与从容,接下得与失留给我们的这份沉重,走在得与失的历史延长线上,站在历经得与失的新起点上,从浴火于跌宕的烟霞中走出,与时代进行不带自怜的抗争,重新缔造属于自己跌宕人生的烟霞。于是乎,我们便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再出发。
层次清晰,观点鲜明。文章开篇简洁明了,由“跌宕风流,烟霞笔端”直接引出自己的观点。紧接着驳斥了把“得与失”看作是一种“结果与定论”的传统观点。然后引用屠格涅夫、陈平原、段义孚、马尔克斯等人的名言,从正面论证“得与失”是“以过程的形态,为新的起点奠基”。说理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后,以叶嘉莹的事例来回答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论证多样,语言严谨。文章正反对比论证,凸显论证力度。多处运用反问句式,使得说理力度加强。大量引用名人名言,不仅让说理深刻,富有论证力度,更体现了文章的文学美、艺术美。多处比喻手法的运用,也增添了说理的形象性、生动性。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7
我看管仲
有人认为,英雄应是站在荣耀之巅,享受无上的荣光和赞美。但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应是这样的。
春秋战国,硝烟弥漫,中原各国自相残杀。国内明争暗斗,北狄、南蛮、东戎、西夷大举侵犯中国。举世皆浊有一人独清;众人皆醉,有一人独醒。
“微管仲,吾将被发左衽乎!”
管仲,于战火纷争中崛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他先前侍奉于公子纠,面对公子纠的败落,他面临一个问题:死或不死。是用死亡来表达自己的忠心赤胆,亦或是保全姓名于乱世,完成自己治世之理想?他的同僚选择了死亡:召乎死之。而管仲则选择了后者:管仲请囚。他深知,他不能死,他要为更伟大的事业而奋斗,他不拘于此小节。“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他赢了,他赢得了齐桓公的信任,任卿相。助小白完成了北杏之盟、荆之盟,齐侯会宋公、卫候,会陈人、蔡人等一霸春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不拘于小节,有伟大的抱负和理想,并有与之匹配的才华。
管仲,于民族大义中抉择,以仁为本,解救中原!
狄人伐邢,救亦或是不救?救,对齐有何益处?邢国远于千里之外,路途遥远,风餐露宿,将士疲敝,能不能赢先不说,光是外出花销便会拖垮齐国经济的发展。不救,狄人距齐甚是遥远,一年两年似乎也打不到这里来。救还是不救?管仲给出的回答是“救”“夷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可怀也。”诗曰:“‘畏此简书,且不怀归’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遂救邢。”站在本国的立场考虑,自然不救为好,可是站在仁义、站在中原文化的角度来看,救,必须救,现如今礼崩乐坏,中原文化处于千钧一发之际。若不救,将使千古仁义毁于一旦,使千年的文明消失殆尽。他深谙此理,所以“纵千万人,吾往矣”。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大局面前,不顾及小家的利益。在历史兴衰面前,能敏锐察觉出时局的变化,做出有利于天下的决定,是的,是天下,不在一人,一家、一国,而是全天下。
真正的英雄就是像管仲一般,能于乱世之中崛起,不拘小节,真正的英雄应以仁义为本,以天下为己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8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
阿木生活在大山里,从小就跟着阿婆一起生活,很少跟爸妈见面。没办法,家里太穷了,如果爸妈不出去务工,阿木一家是生活不下去的。阿木小时候聪明懂事,天天帮阿婆干活儿,村里人都喜欢他。可随着阿木一天天地长大,那个乖巧的孩子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飞扬跋扈的野小子,每次提到他村里人都感到可惜。谁也不知道阿木改变的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阿木,回来啦?”夜已经深了,阿婆像往常一样等着阿木,“快来吃饭吧,菜热好了!”阿木看到阿婆用她那双粗糙瘦弱的手颤巍巍地把饭递给自己,又颤巍巍地缩回去。阿婆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看着阿婆,阿木很愧疚,可是……
可是,阿木多希望多见见爸妈,他觉得自己如果变成坏人,多做几件坏事,爸妈一定会多回来几次教训自己。他曾经把这个想法告诉过自己最好的朋友,那个朋友却说:“你也太幼稚了吧?”从此,阿木与他不再来往,阿木觉得自己没错。
第二天,阿木照常去了后山,那是他最喜欢的地方。山上种满了苹果树,秋天马上到了,苹果快丰收了,那是阿木最开心的时刻,可开心持续不了多久,因为苹果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大山里,丰收的喜悦霎时变为失望和苦楚。
第三天,村里来了个陌生人,大家叫他“扶贫干部”。阿木听村里人说他能把苹果都卖出去,还能把外出务工的人都带回来,阿木高兴得手舞足蹈。
从这天起,阿木开始忙了起来,他帮村里人收苹果,帮扶贫干部跑腿。阿木看着路一点点铺起来,水果一车车送出去,村里外出务工的人一个个回来,他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第二年秋天,苹果又要丰收了,阿木又来到后山,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的身边多了两个人——阿木的爸妈。他们看着眼前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孩子,眼里泛起了泪花——他们的阿木长大了。
而此刻,阿木在想什么呢?阿木远远地望着成熟的苹果,就像是看到了自己。
1、主题切合时代,突显乡村振兴。考生讲述了一个生长于大山、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故意变坏”,扶贫干部来到山里帮助村民振兴乡村后他又变好的故事,既对接本次作文“成熟”的话题,又暗合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立意高远,时代感强,切入角度巧妙。
2、情节设计合理,结尾余韵悠长。文章叙写阿木的转变过程,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阿木由“聪明懂事”变得“飞扬跋扈”的原因,直到第四段才有所交代,吊足了阅卷老师的胃口。结尾扣合“成熟”话题,含蓄隽永,意犹未尽。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9
价值需要时间的沉淀
我认为,人们认识事物的价值,需要时间的沉淀。
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事物的价值。什么是事物的价值?我想,窗台边上花草的观赏价值,讲台上粉笔的使用价值,这些都可以称为物的价值,可见,万事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并且这些价值随着时间改变着。
其次,我们要考虑人与事物的价值的关系。人们作为一种高等生物存活于世、显然是要满足自身需求的、人们要满足生存需求,就要获得稻米麦面的营养价值;人们要满足安全需求,就要获得住所的空间价值;人们要满足社会需求,就要获得自身的能力价值。所以人们是依赖于各种事物的各种价值的。当然,人们的需求也随着时间而改变。
时间的沉淀,不仅仅包含着事物的变化,更包含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进度与思考过程。
正因为人们的需求,人们才需要去认识事物的价值,才能得到事物的价值。那为何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呢?愚以为,原因有二:其一,事物的价值不尽相同,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二,人们的认知狭隘有限。人对于自然,显然是渺小的,所以人只能认知自己能认知到的事物的价值。而且,人的认知也需要时间。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其中,秦人因奢靡而覆灭的事就具有一种历史价值,而这件事,如果不经过时间的沉淀,不经过深度思考,显然不能得出文中的结论。
如果某些人在某些事上能不经过时间的沉淀,不经过思考的过程,认知到某件事物的本质,这种人是几乎不存在的。也许有些人能根据经验进入一种“顿悟”的境界,那也必定有经验的铺垫,如苏子所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虽然苏子能超脱于时间去感知事物,那也是在他看过那些绚烂的、朴实的光景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综上所述,事物价值的体现需要时间的沉淀,同时,价值是无限的,人们的认知能力是滞后的、有限的,以滞后去面对变化,以有限去面对无限,这显然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所以,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
内容:论据得当,论证有力。本文在举花草、粉笔等实例说理的基础上,又以杜牧、苏轼的名言作为理论论据,条分缕析地进行论证说理,二者水乳交融,有机统一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表达:形式新颖,逻辑严谨。文章借助恰切的古文名句作为“题记”来凸显主旨,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晓所要阐释的中心。接着,开头言简意赅地扣合文题,总领全文,中间主体部分具体论证,结尾与开头呼应,彰显出行文环环相扣的严密性。
特征:拟题精准,紧扣材料。写作材料作文,拟题至关重要,一个契合材料、准确新鲜、凸显论点的文题,无疑能够受到阅卷人的青睐。考生深知此理,并且很好地达成了要求,应该鼓励。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10
人生不可患得患失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孔子如是说。患得患失的人是圣人口中的“鄙夫”——品质低下的人。低在何处?鄙夫不知道一时的得失代表的只是过去,是为目光太短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时得势又如何?虽然人生得意须尽欢,但如果“子系中山狼,得势便猖狂”,你的人生又能走多远?秦始皇自以为天下已定,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已成就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结果呢?身死而为天下笑,秦之帝业,不过区区十数年。太在乎自己到手的东西,以为人人都想抢夺,时时担心失去,就算得到了,也没有幸福可言。
得到之后不懂得珍惜,哪怕是祖宗留下的家业,你也守不住。比如,六国的那些子孙,其先辈“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然“子孙视之不甚惜”,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所以,最该担忧的不是得到什么或者为什么还没有得到,而是得到之后又如何固守,乃至拓展。而那些失去之后就开启“破罐子破摔”模式的人,“今日割十城,明日割五城”,这样的人连天天只知道撞钟的和尚都不如,只能用“苟且偷生”来形容。
鄙夫太在乎个人的得失,功利心太重,是为心胸太狭窄。
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不愿踏实走好脚下的路;吃着碗里的惦记锅里的,就是品味不到饭菜的香。得,是他们欲望一点点膨胀的起点,对他们而言,得,永远没有终点;失,是他们悲观绝望的起点,对他们而言,失,永远最好不要到来。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就是这样的人。你把得与失看成过程?那简直等于要了他们的命!过程?时间太久,又难以掌控。他们要的是结果,得与失的结果。当然,他们要的结果只能是“得”,哪怕是镀金的十字架,临死前也要用力抓住。
人生天地间,获取财富,是得;做慈善公益,也是得。利已是得,利他也是得:利己,成就的是个人的幸福;利他,成就的是美好的名声。所以,得与失到底是起点,还是终点,还是过程,就看你选择做一个患得患失的“鄙夫”,还是做一个事理通达的智者。
有善始者实繁,把得失当起点,能走好开头的人不少;能克终者盖寡,把得失当终点,患得患失的人太多。而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在火炬传递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才能温暖世间。
贴合题旨,立意高远。本文宕开一笔,围绕孔子所说“患得患失”的“鄙夫”展开,阐述了其两大特点,从反面论证一个人“如果太在乎得失”是为“心胸狭窄”,从而水到渠成地提出要做“一个事理通达的智者”,首尾遥相呼应,立意高远。事例经典,语言优美。本文先驳后立,将“鄙夫”之所想之所为揭露得入木三分,再深入辩证分析“得与失”,事例经典,批驳有力,令人深深叹服。本文语言优美,文白结合,整散句相结合,句式灵活多变,既有很强的可读性,又有很强的表现力。紧扣教材,活学活用。本文课内经典篇章的引用或化用比比皆是,能给同龄人以很好的启发——“课文就是写作最好的例子”。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最新10篇大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