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设计正文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设计》

时间:

  我们大家都知道只要说请你去喝酒,这个酒不好喝,你就说这个宴,就是鸿门宴,充满了凶险的那种宴会,我们叫鸿门宴。当年刘邦是怎么赴宴的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 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 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故事情节。

  4、 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四课时

  鸿门宴

  一、导入:

  下面四副对联哪一幅是写司马迁的?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屈原、欧阳修、杜甫、司马迁

  二、作者及背景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作者基本上站在同情被压迫者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嘲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威,鞭挞了贪官酷吏和土豪劣绅,同情并歌颂了农民起义的领袖和当时被社会所贱视的小人物;他写的一些人物传纪,不仅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大部份有很动人的艺术力量。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时代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三、课文讲解

  听完了课文录音,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第一段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欲王关中”。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点拨]: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一个率真、火爆的汉子!

  第二段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毋从俱死”。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不敢倍德”。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第三件事,会见项伯,巧于逢迎,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夜归说服项羽。第四件事,导致项羽上当。“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2、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通过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双方矛盾。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三四段

  1、学习课文三、四两段: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说说记叙了几件事。

  [点拨]:第一件事“刘邦谢罪,项王留饮”;第二件事范增举玦,“默然不应”;第三件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第四件事樊哙闯帐,“死且不避”。

  板书:

  刘邦谢罪,项王留饮,

  范增举玦,“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闯帐,“死且不避”

  2、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点拨]: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点拨]: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项羽在刘邦来之前以“许诺”项伯“因善遇之”。因而在范增一再暗示他下令除掉刘邦时,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4、“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点拨]:“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5、司马迁为什么要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

  [点拨]: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6、“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点拨]: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4、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5、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重点:一、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二、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项羽和刘邦都曾看到过秦始皇出巡时壮大的场面。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却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言为心声,可见两人都觊觎帝位的野心。但我们会发现,两人的语言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一个率真无忌,一个含而不露。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刘邦性格的差异,他们的命运有何不同?《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介绍时代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三、作家作品介绍

  1、司马迁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20岁的时候,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汉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遍及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作了良好的准备。20几岁任郎中,36岁父死,38岁继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42岁时主持修订历法,同年开始写《史记》。5年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至53岁时基本完成《史记》的著述。

  2、《史记》有关知识

  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四、播放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课文朗读后正音。

  2、提问: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下面给同学们3分钟思考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故事情节:

  本文中心:鸿门宴 本文线索:杀不杀刘邦

  本文顺序:时间顺序 本文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

  宴前(幕后活动):无伤告密 亚父定计 夜访张良 刘邦定策 项伯说情

  宴中(明争暗斗):沛公谢罪 范增示意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 义责项羽

  宴后(脱身除患):沛公逃席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诛杀无伤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也可说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四对主要人物

  1.雄主:项羽←→刘邦. 2.谋臣:范增←→张良.

  3.武士:项庄←→樊哙. 4.内奸:项伯←→曹无伤(曹虽未出场,影子同在).

  五、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一、讲解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

  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第二件是“范增进言”。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

  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人“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史记》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第二段:?

  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A、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第一件事“项伯夜访”。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B、在万分危急的形势下,项伯来通风报信,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此处可以看出张良有何过人之处?刘邦的为人如何?

  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刘邦狡猾,善于权变

  C、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说明项羽是一个什麽样的人?项伯是一个什麽样的人?

  羽:优柔寡断,缺乏政治远见

  伯 :重义而不分敌我,迂腐

  D、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三、四段,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指导学生翻译难以理解的句子;了解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通过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双方矛盾。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曹无伤告密引发了项羽愤怒,范增进言激化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而项伯告密给刘邦带来了转机,张良献计,项伯转心,刘邦决定参加“鸿门宴”。“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将怎样的剑拔弩张、刀光剑影?

  第三段:?

  学生朗读第三段后提问:

  1. 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项王设宴,

  第三件事“范增举玦”, 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文言文以简约为美,课文第三节为何要详细说明鸿门宴上各人的座次呢?

  按古代礼仪:

  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

  长幼之间相对, 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

  宾主之间相对, 则为宾东向,主西向;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4、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肉、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5、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在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人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6、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或几组分角色读三、四两段)。

  小结:课文三、四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玦,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 第四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

  “不忍”,用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心慈手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其实,范增内心并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白璧“‘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备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法,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设计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理解,对文中人物做出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学生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用法。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项羽历史人物形象。

  2、学习借鉴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 、提要勾玄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及相关作家作品。

  2、放录音或范读课文,准确认读,扫清语言障碍。

  3、诵读课文,能理解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欣赏两首关于主人公的诗

  垓下歌    项 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 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一):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提示(二):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勾出疑点。

  四、提要: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

  序幕--曹无伤告密

  开端--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刘项约婚、刘邦谢罪

  高潮--范增举玉、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

  尾声--刘邦诛曹

  五、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生字、异读字,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完成《优化设计》“自主梳理”部分练习。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把握文章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2、精彩片断赏析。

  3、项羽人物形象探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

  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宴会前 项伯夜访 起因

  (1、2)  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 范增举玦

  (3、4) 项庄舞剑 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 张良献礼 结果

  (5~7) 无伤被诛

  三、精彩片断赏析

  阅读文章第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场顺序,分节记忆人物言行,理清背诵思路。

  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如下图:

  玦 项 剑 项 帐 项

  举 羽 舞 伯 闯 王

  增  不 庄 翼 哙 款         范    应 项        蔽 樊  待

  四、项羽人物形象探究(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提问1: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提问2: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1)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

  (2)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拓展: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

  (一)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二)

  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

  (三)

  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

  提问3: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学生讨论)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五、分角色朗读

  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

  教师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

  正如我们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样,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状来;第二天刘邦赴宴一段谦词卑礼的请罪,他又显得洋洋自得,失口将曹无伤告密一事和盘托出。应读得“得意忘形”。刘邦,赴鸿门假意屈从,言辞中用透出谦卑、伪饰。另外,老谋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练透辟的张良,豪壮威严的樊哙,都应在朗读中使其栩栩如生,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如在眼前。至于情节,在矛盾的展开中,时松时紧,应学会动用朗读渲染气氛,使听者身临其境。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三、四段。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如实词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1、背诵第三、四段 。

  2、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同上 连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样    4、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5、沛公军霸上 同上 驻扎         6、沛公欲王关中 同上 统治

  7、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 用眼示意      8、道芷阳间行 同上 取道

  9、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 处罚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使动用法 使之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4、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 小事

  2)古今词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而听细说   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3)句式(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①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4)名句积累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三《鸿门宴》精选教案范文3篇

2.高一语文《鸿门宴》原文

3.高中语文课本《鸿门宴》教案设计

4.高中语文《窦娥冤》优秀教案设计(2)

5.蒲松龄《促织》优秀教案设计(2)

6.高中语文《苏幕遮》优秀教案

7.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设计

8.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9.高中语文《师说》优秀教案设计

10.高二语文《雨霖铃》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