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优秀7篇】》
《一叶障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的提炼跟升华。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这次为您整理了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优秀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司马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篇1
《司马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司马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此句被选为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
作品注释
1、生:长,长到。
2、凛然:稳重的样子。
3、如:像。
4、成人: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岁。
5、闻:听。
6、《左氏春秋》:是左丘明给《春秋》作注的。一部史书。
7、之:它,文中指《左氏春秋》。
8、退:回去。
9、了:清楚。
10、指:通假字,通“旨”,主要意思。
11、自是:从此。
12、释:放下。
13、至:甚至。
14、戏:玩耍。
15、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大缸。登瓮:站在大缸上。
16、足跌:失足。
17、没:沉没。
18、皆:全,都。
19、去:离开。
20、迸:水涌出。
作品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16岁,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故事介绍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作品背景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汴京、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人物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二年进士,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其词仅存三首。
有关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篇2
1、熟悉“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
2、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碰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
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碰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导语: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板书课题,请学生读准“司”。告诉学生“司”是“司机”的“司”,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再请学生读准“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笔顺。学生完整地读课题。
)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出示司马光图片,学生简介)。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朗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4、指导学生看图。
(1)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师小结:观察图画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且注重详略得当。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相机学习词语:
古时候(轻声)一口水缸一不小心举起使劲砸破得救假山
对学生掌握不熟练的词,多读几遍。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4)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兴奋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一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平时你有没有一不小心把事情搞砸的情况?谁来读好这词?指名读。试着用这个词语说话。
(2)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的心情怎样?请你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4)用着急的心情练读。师总结学法: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角色,也能把课文读好。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方法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5)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5、学习第四自然段。
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别的孩子是怎么表现的?(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表演读这句话。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出示句式: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1)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想自己曾经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害怕的感觉?试着读出来。
(3)小组内练读。
(4)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样吗?为什么?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2)试着做司马光砸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
①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③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④“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6)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7)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敬佩、赞叹的语气)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想象说话,拓展思维
1、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
让学生讨论这些办法是否可行,(先同桌互相说说)得出结论: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司马光的办法是最好最有效的。
2、假如你是得救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
3、假如你是边上的小朋友,看到司马光救出了小伙伴,肯定很高兴,那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4、假如你是那个落水小朋友的父母,知道是司马光救出了自己的孩子,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课后你们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你会更加了解司马光。
有关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篇3
《司马光》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一不留意掉进假山下的大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拿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交流,引导学生在简单、愉悦的氛围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在相互交流的碰撞中,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新课伊始,我工整地板书课题——司马光,让孩子们一边同步书空,一边思考:司马光姓什么呀?
孩子们根据平常所见到“张、王、李”等都是单姓的惯性思维,不假思索地回答:“姓‘司’”!
我摆摆手,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又疑惑地盯着我。我用红粉笔在“司马”两个字下面重重地划了的一条线,孩子们将信将疑地说“姓‘司马’”,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在“司马”旁边写上了“复姓”二字。然后适当拓展复兴的来历,“司马”这个复姓是用官职名称作为姓,司马是掌握军事的官职,并让孩子们中午回家也用这个问题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找出司马光救小朋友的语句,看图模仿司马光的动作演一演。一年级孩子,爱动,也个性爱表现,我就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在表演中简单愉快地理解词语和句子。紧之后,我问孩子们:司马光为什么这样使劲?学生立刻想到:他想快点把大水缸砸破,救出小朋友。如此演一演,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看图比较:引导学生看左面一幅插图,直观感受应对掉进大水缸里的同伴,其他孩子惊慌失措的样貌;再仔细观察右面一幅插图,两相比较,感受司马光遇事时的沉着、机智和勇敢。
(2)读课文比较:当一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留意掉进大水缸里时,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先让孩子们找一找相关语句画下来读一读,再出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会怎样样。孩子们说这样耽误了时间,掉在大水缸里的小朋友会淹死的。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用不同的标记画出相关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反复读一读,细细体会司马光救同伴时的沉着、机智、勇敢。
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动动脑筋,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听完孩子们天真的想法,虽然有些办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表示鼓励,使孩子们感受到动脑筋的快乐。
有关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篇4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过程与方法:以读代讲,读懂课文,想一想,说一说,司马光是怎样救人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司马光的聪明,鼓励学生做一个善于动 脑筋的孩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感受司马光遇到危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同学们,今天有一个聪明又机智的少年郎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咱们一(6)班,他就是司马光。咱们一起把他的名字写出来吧。(齐读课题)关于司马光,你了解多少?司马光姓什么?司马光姓司马,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这样的姓叫做复姓。中华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国历史上就有一些名人,他们的姓是复姓。比如:上官婉儿,诸葛亮。
今天我们特别荣幸,因为司马光要带领咱班同学攀登智慧山。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闯过读文关、识字关、写字关,就可以到达最高峰,人人获得小勇士的称号,大家有信心迎接挑战吗?
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很多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司马光小时候见义勇为的一件事。请大家打开语文书85页。
1、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2、司马光特别想听一听6班的孩子读课文,大家自己借助拼音宝宝,把课文读一读。要求:1级音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看看谁是朗读小达人。
(恭喜大家闯过第一关:读文关)
司马光把词语宝宝请到了大屏幕上,让词语宝宝和我们来一场对抗赛呢!
带拼音读:
1、1级音量同桌互读
2、小老师读(奖励最佳小听众)
去拼音齐读
1、齐读,读出温度
2、开火车读识字
司马光来到了现代,有许多汉字都不认识了,需要我们的帮助。苏老师先来抛砖引玉,我来讲解救字,求加反文旁就是救,当有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就要伸出援助之手。救的偏旁是反文旁,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反文旁的字了,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反文旁的前世今生。反文旁由攴字旁演变过来,在金文中,它就是木棍的样子,因此,带有反文旁的字都与棍仗或鞭打有关。你能想到哪些带有反文旁的字(放、牧、收、救)
花园里的花开了,但是,你把生字宝宝介绍一下,让同学们记住,它们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来。
司 吓 慌 块 劲
指名让学生上台讲解,做种花朵的游戏。
司马光也对我们竖起了大拇哥呢!
朗读接力赛
1、面对突发事件,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3、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司马光。
4、司马光夸咱班的孩子真机智!
我们都非常喜欢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还有人把它编成了歌曲,咱们邀请司马光来跳跳舞吧。
到
讲解,组词,观察,书空,描红,写字。
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恭喜大家闯关成功,司马光奖励大家做一做手指操呢。
有关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篇5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设计理念】
将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有机会地整和,不仅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学会说话,会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小伙伴。教学中应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朗诵,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感知理解课文,从而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分析】
采用看图法、质疑法、讨论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人文情怀。以质疑为主线,运用讨论反馈法,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以及反馈解疑——想象,培养学生在求异中求佳的思维方法。
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指一生读,学习“司”字,用猜字谜方法学习。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
2、从课题中,我们能看出来课文讲的是谁呀?我来介绍一下司马光,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写了本书叫《资治通鉴》,得到了许多历史学家的称赞。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的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学生认真看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提要求:
(1)先把认字表上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遍。
(2)画出本课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
4、(学生认真听,认真读并积极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良好的听、读习惯。]
四、自主识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拿出自制字卡,同桌互相认读。
3、找小老师到前面领读生字。
4、小组互相学习生字。
5、向老师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记住了生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设计意图:集中识字,培养自学能力]
五。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出声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分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明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段中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状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和小组成员共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探究的快乐,能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3)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有个性化的表达,畅谈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样呢?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那口缸砸破了。
讨论:
①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②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③“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设计意图:体会司马光的机智、聪明,方法巧妙而实用。]
(4)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你能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激的话。
(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受到教育表达感激之情。]
六。学习生字:司、跑、出。
1、老师指导书写。
2、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虚宫田字格的位置,然后再写,写完后进行对比。
3、老师提醒学生写字时要注意“三个一”。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导书写。
“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
有关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篇6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a、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b、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 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有关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篇7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1、 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 个生字。
2、 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1、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 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在关注到这方面。指导学生识字时,让学生边读文,一边记认生字,通过给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强色彩化,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再让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找到汉字规律,然后采用问答和对唱的方式巩固生字,效果会更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先示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试着朗读,再在小组间进行评价,抓住司马光不同表现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第一课时)
1、 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 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1、 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 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红色卡片:(会认的字)
黄色卡片:(会写的字)
3、 指导学生看图。
(1) 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个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
(2) 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1、 指名读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 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3、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 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 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
(4)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2) 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的心情怎样?情你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 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4) 用着急的心情练读。
(5) 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
(6) 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小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 学习课文第上自然段。
(1) 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 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 小组内练读。
(4) 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5)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
(6) 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们吗?为什么?
(2) 试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 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4) 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5) 再读这一段,思考花园里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 这口缸有它的自身价值,可是却被司马光砸碎了,耸不怕大人批评他吗?
(7)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 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 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小孩吗?
五、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