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国学经典 > 文言文 > 文言文《鹬蚌相争》原文及翻译优秀10篇正文

《文言文《鹬蚌相争》原文及翻译优秀10篇》

时间:

《鹬蚌相争》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从中得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10篇文言文《鹬蚌相争》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鹬蚌相争》原文及翻译解析 篇1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 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 王曰:“善。”乃止。(《战国策》)

释义

方——刚刚。

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曝——晒。

支——**,即相持、**

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即——就,那就。

谓——对……说。

舍——放弃。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

禽——同“擒”,捕捉,抓住。

且——将要。

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禽——通“擒”,捕捉。

恐——担心。

为——替,给。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

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 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渴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 取,就会**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 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攻打燕国。

鹬蚌相争 篇2

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壳儿里啄肉。河蚌不知所措,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巴不放下来。

鹬用尽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河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费上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鹬蚌相争的故事 篇3

在离这里不远的水草中,又一只大鹬鸟,正迈着两条又长又细的腿, 伸着又长又尖的嘴巴,在细心地寻找鱼虫。忽然,它看见河滩上那只张着 大口的河蚌。河蚌那鲜嫩,肥美地肉吸引着它,这是多么好吃的美食啊。

鹬鸟悄悄地走去,伸出了它的大嘴巴,猛的捉住了甲壳内的蚌肉。 河蚌突然受到了袭击,急忙将坚硬的甲壳闭合,甲壳像把钳子似的紧紧夹住 鹬的长嘴巴。鹬鸟用尽全身力气想拉出蚌肉来。河蚌却死死地夹住鹬的长嘴 巴。就这样,鹬蚌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鹬鸟和河蚌谁也不肯相让,相持不下,双方争吵起来。鹬鸟威胁河 蚌说:"你若不张开甲壳,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会被晒死在这里的, 赶快张开甲壳吧!"

河蚌也不甘示弱地说:"我就是不张开甲壳,我把你狠狠地夹住,你今 天拔不出来,明天也拔不出来,你非憋死在这河滩上。"

鹬鸟和河蚌互不相让,死死地纠缠在一起。

正在这时,一个老渔夫从河滩路过,看见鹬蚌相争,没有费多大力气, 把两个一起抓住,高兴地拿走了。

鹬蚌相争的故事 篇4

1.学会本课的3个一类字,认识1个二类字。

2.了解4个成语故事的内容,知道这4个成语的内在含义。

3.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研究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一类字,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

【教学准备】

成语故事书、成语词典、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四个成语,都是什么呢?(刻舟求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完璧归赵、狐假虎威),说一说这些成语的含义。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四个成语。

二、认读成语

(自相矛盾、掩耳盗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愚公移山)

1.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领读。(声音洪亮)

3.齐读。

三、讲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

1.根据预习情况,请学生讲成语故事,任选一个成语即可,其他的同学还可以进行补充。

2.根据所讲故事,总结理解成语含义。

(1)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4)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盗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3.谁能说一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区别。

4.课件出示填空题。

(1)我们做事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应该有( )的精神。

(2)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 )。

(3)心里太多想法了,一下子想读书,一下子想去打工,( ),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4)由于他们两人不肯合作,结果把大好机会白白地送给对手,真是( )啊!

(5)我等妈妈出去了,偷偷地开了电脑来玩,没想到( ),爸爸却提前回来了,抓了我个现形。

四、自主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矛、盾、掩、盗”。书写、扩词。学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测。

2.指导书写“矛、盾”,让同学们讲一讲哪个字容易写错,强调“矛”的字形,注意撇不要落下。

五、课后练习

1.成语接龙:

愚公移山―山穷水尽―尽人皆知―知书达理

伯乐相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竹在胸

掉以轻心―心直口快―快马加鞭―鞭长莫及

2.成语扩展。

(1)阅读课后的成语,想一想这样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

(2)看看老师带来了哪些成语朋友。

课件出示:

有人物的成语:

叶公好龙 塞翁失马 毛遂自荐 孟光举案

有反义词的成语:

七上八下 颠倒黑白 颠来倒去 是非分明

有动物的成语:

狐假虎威 马到成功 鸡鸣狗盗 狗急跳墙

六、总结

同学们,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妙趣横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七、作业

1.书写一类生字。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愚公移山 (长矛) 鹬蚌相争,

自相矛盾 (盾牌) 渔翁得利。

掩耳盗铃 (掩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成语故事》的第二课时。本课一共有八个成语组成,其中有两个八字的成语,其余的都是四字成语。个别成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接触,比如“愚公移山、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充分的课前预习,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本课的成语故事,所以在课上讲成语故事的时候,学生积极踊跃,抢着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回答问题而失落、生气。当其他学生讲成语故事的时候,他们听得特别认真,时不时还会补充。通过成语故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成语的含义。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突破了。

2.相信学生,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本课的生字学习是交给学生自己学习的,通过借助书中拼音、字典、工具书来自主完成。这节课一共需要学习四个生字,“矛、盾、掩、盗”。字的音、形、义,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掌握,教师只需要课堂检测就可以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就节省了课堂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多讲一些需要教师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学生比较容易弄混淆,就可以多做讲解,多做练习,来帮助学生区别,以便正确使用。

3.课外拓展,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兴趣。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拓展了很多的课外知识,比如带有人物的成语、带有动物的成语。学生非常乐意接受,兴趣盎然。同时,有些学生还可以列举出其他这样的成语,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鹬蚌相争 篇5

鹬蚌相争的时候,鹬蚌都拼以死力。“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结果,鹬不能飞,蚌不能游,双双被路过的渔翁抓去了。

所以人们从鹬蚌相争中得出教训:在遇到矛盾的时候,矛盾的双方要是死磕,要是有第三方在,则要警惕相持的双方斗争的结果,好处却被第三方占尽了。

鹬蚌既然相争,就要拼以死力,寻里考虑结果是死路一条。

如果相争以活力,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真的要做到鹬蚌相争时保持清醒,多数人都难以做到。一般情况下,既然要争,争就要全力以赴,以死相博。死博,或可有生。那里去管有没有第三方的存在!

问题是,世界上并不只有鹬蚌,没有渔翁。在鹬蚌相争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度,竞争的双方往往会过到共赢,渔翁那里利可图?相反,鹬蚌相争可能是一个局,鹬蚌相争的结果,遭到损失的是渔翁之类的第三方。

比如近来网传的一个段子:

真的邪门!!! 各行业老大与老二PK,受伤的并非对方,而是老三!如:王老吉PK加多宝,和其正消失了。360PK金山,卡巴斯基消失了。可口PK百事,非常可乐消失了。苹果PK三星,诺基亚消失了。小三PK正室,官员消失了。政府PK贪官,过节福利消失了……

真的是邪门了!防不胜防呵!

本来鹬蚌相争是给渔翁以机会,结果却是鹬蚌以相争的姿态挖了一个坑,让第三者栽到里面了。

鹬蚌相争的故事范文 篇6

一天,有只河蚌正从水里钻出来晒太阳,这时,一只鹬飞过来,啄住了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取不出嘴,明天你取不出嘴,就会饿死你。”两个都不肯放弃。这时,一个渔夫走来,把它俩一块捉走了。(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后来,人们遂以“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来比喻双方僵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但事实上,据野生鸟类学家研究:鹬类是啄食软体动物的高手,它们是绝对不会被蚌“合而钳其喙”的。

虽说,在现实中那“鹬蚌相争”的故事是不会发生的,但作为一个寓言,它却从另一个方面,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不能求同存异。依然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鹤鹬 大杓鹬

更有宋代画家苏汉臣专门画了一幅《鹬蚌图》,借用“鹬蚌相争”的典故。以警示后人,千万别做“两强相争,为别人利”的傻事。明代诗人侯恪,还特意在苏汉臣的《鹬蚌图》上题诗一首:“秋风瑟瑟芦花白,秋山如洗涧泉碧,夕阳远桂枫树林,鹬蚌无心相逼迫。蓑衣渔子下垂纶,却看手取如有神,人生万事皆如此,谁谓此图苏汉臣。”此诗,既点出画面的意境,又再次发出人生的感慨。诗画配合,相得益彰。

鹬属a形目,鹬科,是a形目所有鹬科野生鸟类的通称。据统计:全世界共有29属77种,分布遍及全球,而我国有14属38种。常见的有:扇尾沙锥、针尾沙锥、大沙锥、中杓鹬、鹤鹬、红脚鹬、林鹬、白腰草鹬、长趾滨鹬、黑尾塍鹬、矶鹬、泽鹬等。

鹬属于中、小型涉禽。它的嘴和腿长度中等,翅窄,尾较短。一般情况下,它们的嘴形较直,有时微向上或向下弯曲。它们的上体由褐色、浅黄色和黑色区域组成复杂的图案。下体白色或淡黄色,秋季羽色较春季要浅。有些鹬其特征性的羽色较明显,也易辨认。但也有些鹬,它们春秋季的羽色差异很大,故较难鉴别。 反嘴鹬 黑翅长脚鹬

鹬科的野生鸟类,多集中栖息于沼泽、河口、海岸等滩涂湿地。除繁殖期以外,大部分时间喜欢聚群活动,且多种鹬类,常混合在一起生活。鹬类觅食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沿水边不停地拣食甲壳动物、昆虫和植物等,边连续行走,边不住摇动头尾。 青脚鹬

此外,它们还具有较强的飞翔能力,这也是鹬类的另一特点。飞行十分迅速,飞行时颈与脚均伸直,以减少飞行阻力。一般它们都喜欢靠近水面起飞,降落时常滑翔,以减轻体力消耗。同时,它们也非常警觉,如受到惊扰时,则会高声喧噪。在大群中,如有一部分鸣叫,其他也会跟着鸣叫不已。飞行或沿滩涂奔跑时,会发出尖细的叫声。

据野生鸟类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迁徙的野生鸟类中,鹬类可能是地球上迁徙距离最远的野生鸟类。每年春天它们都要从遥远的澳大利亚的海边飞来,最远的要到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去繁殖。秋天它们又要从西伯利亚再返回到澳大利亚去越冬。由于路途遥远,这些迁徙的野生鸟类,根本不可能直接飞越太平洋,因此,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以及众多的河流湖泊、滩涂湿地,就成了它们迁徙途中重要的停歇地。这些滩涂湿地上生活着众多底栖生物,它们不仅一直为人类所利用(赶海),也是各种野生鸟类重要的食物来源。每年的春秋两季,它们都要经过这里,停下来觅食,补充营养。每次都要停留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然后继续迁徙。

然而,野生鸟类的这条漫长的迁徙路线却并非坦途。近年来随着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的加剧,湿地围垦、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使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等,都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使得越来越多的沿海滩涂湿地遭到破坏。这对仰赖于滩涂湿地进行补给的迁徙野生鸟类,特别是那些体型较小的野生鸟类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因为,它们可以积累的脂肪相对较少,即使在出发前“加满油”,也只能帮助它们熬过1000~2000公里的路程,如果途中再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来补给食物,它们将无法完成迁徙而半路夭折。 矶鹬

奇怪的是,人类总喜欢利用有水的环境,来进行休闲娱乐的开发与建设,而这些地方正是游禽、涉禽迁徙的“加油站”。它们必须在开始下一阶段的迁徙旅途之前,在这里进行足够的能量储备。当人类的干扰达到一定程度时,在这里赖以生存的游禽和涉禽,将无法有效地利用栖息地或觅食地时,它们会不得不弃之而去。

实际上,本身野生鸟类的栖息地就十分有限。再加上鹬类基本上都不会游泳,它们只能在滩涂湿地上寻找食物。如果这些滩涂湿地遭到破坏,这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尽管途经这些地方的鹬类,只是在此呆上三四个星期,但这短暂的停留,对于迁徙途中的它们来说,却是不可小觑的,因为这里可能就是它们迁徙途中最后的一个进食点。它们现在完全仰赖这条线上的补给,来为之后的繁殖做准备,如果补给不足,繁殖的成功率就有可能降低,有的就可能没法完成迁徙,甚至死亡。

内蒙古包头市的小白河,近两年进行堤坝建设,以及环境的治理,却忽视了野生鸟类的生活习性。人为地将大片的芦苇湿地推平、筑坝,并注入了大量的黄河水。表面上看:水面是大了,景色是漂亮了。可鹬类等涉禽的生存环境却被彻底地破坏了。要知道,那里曾经是不少野生鸟类繁殖、栖息的乐园呀!看后,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红脚鹬

鹬蚌相争的故事 篇7

生:(齐)《鹬蚌相争》。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鹬”字的左边比较难写,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来写。注意上边是个“矛盾”的“矛”,下边是个商量“商”的下半部分。看看字形,猜一猜,“鹬”可能是种什么动物呢?

生:“鹬”可能是种鸟,因为这个字的右边是个“鸟”字。

师:他猜得有道理吗?(出示图片)鹬,是种水鸟,常年生活在水边,喜欢吃鱼虾。(出示图片)对于“蚌”你了解吗?

生:蚌有硬的壳。

生:蚌生活在水里。

师:“争”的意思就是――

生:就是争斗。

师:“相争”的意思就是――

生:相互争斗。

师:“鹬蚌相争”的意思是――

师:鹬和蚌在一起相互争斗。

生:鹬和蚌是怎样争斗的?从他们的争斗中,我们又能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点评】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解题,既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课文“一石二乌”。

师:下面,请大家按照屏幕上的要求自己读这篇课文。(出示读书要求:① 把课文读下确,读通顺。②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用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试着理解。③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这里有一些生字新词,你们认识了吗?(出示:毫不示弱、用尽力气、喜笑颜开、筋疲力尽)拇指是名读。

师:“弱”是本课的生字。你发现了吗?左边和右边笔画相同。在写时,要注意左收右放。(范写)请同学们拿出写字本把这个字认认真真写一遍。(生写)

师:谁能联系课文的内容,把这四个词语正确地填入下列句子。① 蚌夹住了鹬的嘴,鹬(),还是拔不出来。② 面对鹬的威胁,蚌()。③ 鹬和蚌一直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最后双方都()。④ 渔夫()地一齐捉住了鹬和蚌。

(生填写、齐读)

师:把这些词语放入课文里,我们再来读。

【点评】 词语教学仍然是中年级段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要教会学生联系一定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学会运用。

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两个词语概括。

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师:故事中的鹬和蚌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用一个字来说。

生:蠢、笨、傻!

师:鹬和蚌分别傻在哪儿呢?请你再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

师:鹬傻在哪儿呢?(出示: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生:鹬去啄蚌的肉,做错了事。当嘴被夹住时,不但没说好话,还威胁蚌,太傻了。

师:如果是只聪明的鹬,此时该怎样对蚌说?

生:我不该要吃你的肉,就请你原谅我吧。

生:如果你放了我,我保证再也不会伤害你。

师:这些好话,鹬说了吗?

生:没有。

师:它不仅没说一句好话,还蛮不讲理地“威胁”蚌。“威胁”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逼着人去做,不做不行。

师:(出示图)它凭借着什么敢这样“威胁”蚌?

生:它认为自己身体比蚌强壮、高大。

师:这就叫做“仗势欺人”。再读读这段话,读出鹬“威胁”的语气来。(生练读)

师:你看,抓住了提示语,就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请大家好好地再想一想,鹬在威胁蚌时,会有什么表情?

尘:会用眼睛恶狠狠地瞪着蚌。

师:下面,就请你带着这样的表情来读鹬威胁蚌的话。(生读)

师:鹬只看到自己的优势,不考虑自己的劣势,确实很傻。那么蚌又傻在哪儿?(出示: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生:蚌只想到自己的壳硬,不考虑鹬比自己强大,很傻。

生:蚌只考虑把鹬饿死,不考虑自己在沙滩上也会被干死,傻。

生:从“得意洋洋”,可以看出蚌很骄傲,它只考虑一时,不考虑后果,实在太傻了。

师:看来,做事要深思熟虑。你认为如果这是一只聪明的河蚌,此时该怎样对鹬说?

生:我们都生活在河边,是朋友,应该好好相处,不应当相互伤害。

师:这些话,蚌说了吗?

生:没有。

师:它根本不把鹬放在眼里。谁来读读河蚌的话?(生读得很平淡)

师:蚌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得意洋洋”的。想想“得意洋洋”应该是什么样的表情?(生再读)

师:在读蚌的话时,最好在前面加个合适的语气词。

生:(带着不屑一顾的表情)“哼!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读书,就要这样。有声有色,才能把书读好。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齐来读读这段话。(生读)

师:下面,我请男同学扮演鹬,女同学扮演蚌。演演他们相争的场面。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动作和表情。(生演读)

师:这些话,他们只说一遍?

生:不是的

师:他们只争了一会儿吗?

生:也不是的

师:他们从早上争到了中午,又从中午争到了下午。我们再来看看鹬与蚌,他们退让了么?

生:没有。

师:而是继续地相持着,谁也不肯让谁。再看看他们的神情,鹬还是那样霸气十足?蚌还是那样得意洋洋?再听听他们的话,他们还是那样力气十足?(生的表演有了明显变化)

【点评】 著名的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学艺术?我理解就是把书读懂,读好,品出味道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使学生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师:他们这样相持着,仍然谁也不肯让谁。正当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捉住了他们。(出示图片)渔夫提着鹬和蚌,心情怎样?会说些什么?

生:渔夫提着鹬和蚌喜笑颜开地说:“今天,我没费一点力气,就捉住鹬和蚌,真是太幸运了。”

生:渔夫提着鹬和蚌眉飞色舞地说:“今天,是不是天上掉馅饼了,让我一举两得?”

师:被捉的鹬和蚌,听到渔翁这番话,它们又会怎样想呢?

生:鹬想:“我不该去吃蚌的肉,更不该威胁蚌,我太傻了。”

生:蚌想:“我不应当和鹬争斗,应当谦让一下,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师:看来,退让,有时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点评】 通过想象,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深化了学生的文章中心的理解。

师: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那位在河滩上行走的渔翁,这意外收获的是怎样得来的?假如你就是那在河滩上相互争斗的鹬或蚌,怎会落到如此下场?请你向大家讲一讲。让大家从你们的诉说中,受到一点启发。在讲述时,最好注意下面的要求:(1) 任选一个角色。(2) 讲清楚,讲生动。

师:你选哪儿角色?

生:我选蚌。(师为其戴上蚌的头饰)

师:你给大家讲一讲你的不幸遭遇,好吗?

生:今天早上,天气特别好。我就到河滩上张开壳晒太阳。突然,有只鹬向我奔来,猛地把嘴伸到我的壳里想啄我的肉。幸亏我发现及时,急忙把壳合上,差点送了命。碰巧他的嘴被我夹住了。他尽管用尽力气,还是没有拔出嘴。他就威胁我说,如果我不松开壳儿,就让我等着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说我就会干死在河滩上。我非常气愤。它凭什么这样威胁我?我就对他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正在我们互不相让的时候,渔夫把我们捉住了。唉!我们真不该相互地争斗。(掌声响起)

师:后悔莫及,为迟已晚。同学们,《鹬蚌相争》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让我们要牢牢记住,读――(出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互不想让两败俱伤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和睦相处互惠互利

(生齐读)

【点评】 讲故事,既是对文本内化的一种方式,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凭借,还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如何才能让学生讲好?教师要循学而导,以导助学。

师:(出示图片)你知道吗?在古代,有一个聪明的人曾经用《鹬蚌相争》的故事,阻止一场战争。他是谁?当时,是怎么一回事?请大家课后查查相关的资料。此外,在古代的寓言故事中,傻人傻事还真不少。课外大家搜集一下,找时间召开一个寓言故事会。

鹬蚌相争 篇8

鹬蚌相争

蒲城电力学校四年级一班

刘冠绪

今天天气不错,天空碧蓝碧蓝的。太阳暖洋洋地照着大地,周围的花草也抬起了头,绽开了笑脸。

在一片草地中的小溪里,有一只蚌看天气很好,就慢慢向岸上爬,当它确定没有危险后,便张开它那大的壳,露出了它那又白又嫩的身体躺在岸上舒服地晒太阳。鹬早上睡起来了,伸了伸懒腰,这时它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它自言自语道:“不行,行找点吃的去才行。”

于是这只饿鹬便起飞了,它仔细地观察,看有没有食物可以填饱肚子。蚌还在晒着太阳,动不动就换个姿势,并没有要回去的意思,嘴里还轻声说:“舒服!舒服!”鹬飞呀飞呀,低头看见了这只在河边晒太阳的肥蚌。哇!好肥好嫩的肉呀!鹬喜出望外地说着:“这下午餐有着落了。”

它看见了蚌白白嫩嫩、又肥磊大的肉,就忍不住流下了口水,它抹了一把口水,向着蚌冲去。蚌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离它不远了,鹬伸着它那又长又尖的嘴巴,一下子就啄到了蚌壳内可口的肉。蚌突然感到很疼,才知道有危险,心想:现在也回不去了,便赶紧合上壳,紧紧地夹住了鹬长长的嘴巴。鹬生气地说:“快放开,你这个超级大白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就能吃干烤蚌喽!”蚌想了想,本打算放开,可又一想,我不能先放,它反驳道:“别得意的太早,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等着饿死吧!”它们俩还是一个夹住一个,死咬不放,就这样僵执着,互不相让。

一位渔翁来到河边打鱼,听见了河边有人在吵架,赶忙走过去,一看是蚌和鹬在争吵,渔翁想着自己可有收获了,它渔翁得意地走过去,一手提起鹬,一手抓住蚌,把它俩扔进了鱼篓里,提着鱼篓哼着小曲:“今天是个好日子,不费力捡到蚌和鹬……”鹬和蚌在鱼篓里又吵了起来,互相埋怨着:“都怪你!”“都怪你!”它俩吵的热火朝天。

渔翁揭开篓盖对它俩说:“你俩真厉害,今天我算服了,你俩进了我的鱼篓,还有心思吵架,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呀!”说着就背着鱼篓回家了。

鹬蚌相争 篇9

河滩上, 一只蚌张开壳在那儿晒太阳,正在觅食的鹬一见,张开嘴,就去啄蚌的肉,蚌急忙把壳合上,夹住了鹬的嘴,于是它俩争吵起来。这时,来了一个渔翁,一下子把它俩捉住,放到渔篓里,渔翁高高兴兴地向家走去。

在渔篓里的鹬气呼呼地说:“你这个该死的小东西,要不是你突然夹住我的嘴,我能这样吗?”蚌一听,气冲冲地说:“你想吃我,我夹你,这也是自我保护啊!”说完,蚌就更加使劲地夹住鹬的嘴。 就在这时候,渔翁到家了,渔翁高高兴兴地把渔篓往地下一放,然后把锅打开,倒了一些水,又把火烧上了。干完这些事,渔翁自言自语地说:“蚌的壳太硬了,一定要用刀才能劈开,可我家的刀不快呀!”渔翁四下一看,见有一块石头,于是渔翁便在上面磨起刀来。 渔篓里的鹬和蚌听到了磨刀声,“刷”地一下,脸色突然变白了。这时鹬说:“咱们不能再争吵了,一定要团结合作逃出去。”这时蚌把嘴张开,鹬把嘴拿了出来。

鹬说:“这样吧,你再夹住我的嘴,我用全身的力气往渔篓的盖上一甩,把盖撞开,就行了,而且你的壳还硬,没问题的。”蚌一听,连声说:“好招、好招。” 蚌把嘴一张,鹬又把嘴放了进去,鹬使劲一甩,就把渔篓盖撞开了,鹬和蚌都出来了。渔翁一看,赶紧拿起刀跑了过去,可已经来不及了,鹬带着蚌早已经飞上了蓝天,回到它们的老家去了。

从此它们俩成了好朋友,再也不争吵了。

From then on, they became good friends and never quarreled again.

鹬蚌相争 篇10

渔篓里的鹬说:“都怪你,你要不夹我的嘴,我能被渔翁抓住吗?”蚌说:“你要不啄我的肉,我能夹你吗?都怪你!”说着,蚌使劲地夹鹬,疼得鹬都流下了眼泪。

不一会儿,渔翁回到了家,渔翁高兴地想:“终于能吃一顿好的饭菜了。”于是渔翁往锅里倒了些水,找来一个石头和一把刀,把刀使劲地在石头上磨。

渔篓里的鹬和蚌听到磨刀声,可把它们吓坏了,蚌这时毫不犹豫地把嘴张开,鹬忙说:“咱们俩得想办法逃出去,你还夹住我的嘴,我使劲一甩你,把渔篓盖撞开,咱们不就逃出去了?”蚌说:“这个主意真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