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课外阅读 > 文章摘抄 > 经典励志的美文【4篇】正文

《经典励志的美文【4篇】》

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美文吧,美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美文才能避免踩雷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经典励志的美文【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经典励志的美文 篇1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是没有人可以避免的。然而面对困难,古今中外,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而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能否战胜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纵观历史,那些勇于面对困难的人都懂得为自己加油。

当我们陷入困境时,我们就要学会为自己喊一声“加油”。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直面困难的态度,一种自己对自己的信任与激励。喊一声“加油”,因为自己才是自己动力的源泉,人的潜能是巨大的,相信自己是唤醒潜能的钥匙,为自己加油就是给自己增加了能量。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走出困境。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贝多芬、霍金等都是从困境中走出的成功者。当然,他们的成功不仅源于遇到困难时的加油,更是源于平时的“加油”。

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加油”,不断充实自己,不断积蓄能量。因为困难的到来是突然的,它不会提前打电话去通知你,它不会给你时间去准备。仓促应对,自信也没有底气,到头来必然损失惨重。所以我们平时就要为自己备足“油”,到了关键时刻才有油可加。这里的油就是知识与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为自己加油,加油愈多,我们就愈可能战胜困难。

那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我曾有过一段悲痛的时光,那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自从感冒后,我怕感染,我请假了。每天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也没办法做笔记,做作业,虽然做也不多,但也是检测我们学得如何的小测试。这种状况,让我的成绩怎能不下降呢?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紧张的复习阶段偏偏又在这个时候到来,若在平时我不会太在意,兴许还会欣喜又是一次展现的机会,但对于感冒的的我而言,这场雨太大了!

我不止一切地想放弃,可是我还是咬紧牙关走进了考场。尽管我知道我可能考得很不好,但我很清楚的知道,我有责任去面对,因为父母的艰辛,因为这是一次成长必经的历练。在进考室的那一秒,我在心里默念:“加油!”考试过后,我平静的等待着成绩。然而当我听到自己的成绩时,平静的心又激烈的跳动起来。除数学在意料之中地考砸外,其他的科目竟比以前考得更好!

那段感冒的时光不仅使我知道了健康的可贵、体会到亲情的温馨。更重要的是使我明白:为自己加油是打败困难的源泉。

为自己加油,让我们踏着困难,走向成功!

经典励志美文 篇2

希特勒曾经在街头卖画为生,是一名艺术青年;卢梭师从雕刻匠,做着手艺人的梦想;中国的孔丘小时候家贫,每天向母亲声称去上学,实际上到红白喜事的乐队里讨生活费,干了几次后他觉得这样自由的生活其实也还不错;周树人的女老乡秋瑾,青年时嫁给一个湘潭开当铺的小老板,生活殷实无忧,天天做少奶奶状。

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岁看老。一个人的将来是可以从年少时管窥的。

然而,很多年后,希特勒的铁蹄踏破欧洲,让世界颤抖;卢梭在塞纳河畔与饱学之士伏尔泰及狄德罗一起成为社会导师;而孔丘被人尊为夫子,坐在讲台上收受学生们的拜师礼猪头肉;那个温良的商人妇秋瑾女士去了趟京城,回来后就变得慷慨激昂,坐立不安。

有时候我想,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天性生活,是单纯的。单纯的人是幸福的,没有那么多名利缠身,不会像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慨叹的那样—熙熙攘攘的人都是为了利来为了利散—其实这句话不是司马迁的原创,据说战国时就有人出此明言,据称是姜尚,又称是孟子,而我怀疑是孔子,虽然没有足够证据。因为孔子是人间哲学家,对人与人的关系看得再清楚不过。

孔子从一个业余吹鼓手,变成个一说话就是真理的夫子,源于他的母亲。有一天,爱凑热闹的母亲,挤到人堆里看人家办丧事,冷不丁看到他儿子孔丘摇头晃脑地在那里吹吹打打,一下子脸红到脖子以下。后来,孔丘同学乖乖地去上学了,结束了他自由散漫的生活,从此中国出了一个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一样启发人间蒙昧的学者。

启发蒙昧的学者还有卢梭,这个有着恋母情结的人,少年时在雕刻匠手下当学徒。因为他爱好绘画,如此挥动刻刀也觉得很是有趣。那时,他的理想是成为卓越的手艺人。而有一天,他假公济私,帮朋友刻骑士勋章,被师傅痛打一顿。因此离家出走的16岁少年,四处浪荡,浪荡着浪荡着就成为巴黎上流贵妇人心中的浪漫小说家。人生若此,还可想象,然而,有一天他竟然写下了极端理性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成为影响世界的民主思想启蒙家。

希特勒就更不用说了,从乞丐到元首的转变就那么几年。一个靠卖画无法维持生计的艺术青年,晚上还得借住在社会救济院,然而,偶尔参加了几次群众运动,因其蛊惑性的演说才能,脱颖而出。没几年,摇身一变为欧洲霸主。

最是秋瑾,在富贵温柔乡里徜徉多年,一朝到京城看到八国联军后,刺激坏了,估计想起了花蕊夫人的一句诗“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后来自己作诗说:“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个富家太太遁后门而出,从此,江湖上多了一个鉴湖女侠。

多少事,从来急。多少人,转变快。

很多年里,我怀想起一些人年少时的样子,对照后来,颇感匪夷所思。他们单薄的身体里,单纯的见识里,怎么能突然间迸发出气贯长虹或者杀气腾腾?

直到再后来,我想起他们每个人的晚年。

晚年,尽管伏尔泰放出话去—我的大门为卢梭敞开着,但贫病交加的卢梭没有走进那扇大门去寻求和解。有一天,精神错乱中的他被一只恶狗迎面扑倒在地的时候,我仿佛看到这个人年少时早就注定的人生底片,想到他的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并且另一句话为其晚年情状做了注脚,“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希特勒据说饮弹自杀,虽然也有传闻说他化了妆,流落异国民间,像被捕的波黑塞族前领导人卡拉季奇,装了浓密的胡子,跑到一家私人诊所默然工作。希特勒的结局,像他喜欢的油画,更像一出诡异的行为艺术。

而女侠秋瑾,行动暴露后,能逃则不逃,像谭嗣同一样,要用死来为革命祭旗,最后留了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不守一双儿女,不享人伦之乐,而甘为心中突然降临的理想撒手人寰。

比较他们,孔夫子落了个好死,离世七天前慨叹说:“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之后病死卧榻。暮年,他感慨一生奔波各国间鼓与呼,终未得志,而我下意识地想到的是他年少时做业余吹鼓手的场景。

我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各自的宿命。

除了希特勒背负骂名,其余三人在后世都备受哀荣。然而,若时光倒流,重新站在起点,他们会安于年少时一任天性的生活,还是会突然凌空跃起,误落尘网中,以致身不由己,生死两茫茫?

到红白喜事的乐队里讨生活费,干了几次后他觉得这样自由的生活其实也还不错;周树人的女老乡秋瑾,青年时嫁给一个湘潭开当铺的小老板,生活殷实无忧,天天做少奶奶状。

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岁看老。一个人的将来是可以从年少时管窥的。

然而,很多年后,希特勒的铁蹄踏破欧洲,让世界颤抖;卢梭在塞纳河畔与饱学之士伏尔泰及狄德罗一起成为社会导师;而孔丘被人尊为夫子,坐在讲台上收受学生们的拜师礼猪头肉;那个温良的商人妇秋瑾女士去了趟京城,回来后就变得慷慨激昂,坐立不安。

2019经典励志文章 篇3

年轻人谈理想,通常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即便摆出一副气吞山河、舍我其谁的架势,也不会遭到人们的白眼和嘲笑,相反,还能得到人们的称赞:后生可畏!而奔五奔六的人倘若再谈及理想,就有了一种遮遮掩掩的羞涩感。

就说考驾照那回事吧!第一天去驾校练车,教练就意味深长地说了句:这么大年龄了还学开车,多练练吧,两万五千里长征才刚刚起步。说得我心里很难受,真想弃之不考,却又不甘心。在之后的漫漫考驾照路上,我咬紧牙关,克服了来自工作单位、家庭方面的种。种困难,风雨无阻地去驾校练车。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一定要拿到驾照。在经过四次电子考官的严格考核下,我终于拿到了驾照。这个似乎突如其来但又是必然的小小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就在拿到驾照后喜悦的余温未退之际,报纸上一则关于考证的消息,赫然映入了我的眼帘。于是就毫不犹豫地信心十足地报了名,并很快地参加了培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离校多年以来,重新获得知识的开心愉悦,人也变得越来越精神焕发,好像又回到了从前上学的美好时光。有同学开玩笑说我一下年轻了20岁。老公则笑着调侃我:白发芳子勤学早啊!在考证大军的队伍里,有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但也不乏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中老年人。

学生时代,也许不够努力,得过且过地完成了使命般的国家义务教育。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才懂得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学习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年长者在体力和记忆力等各方面可能不占优势,但有着年轻人所没有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教训。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认知能力,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修养,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思想境界。

考证不是目的,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来得及。

经典励志美文 篇4

生长在花盆里的花,有人浇水施肥,遇到娇生惯养的品种,多浇一次水都会凋零。而在尘土里绽放的芬芳,无人照料,依然能够迎风飘香,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花是如此,人亦如此。

缨不是天才,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倾国倾城的美女,不过是一个资质平庸、家境一般、长相普通的一个女生。但是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不惧任何艰难险阻,努力地成长着,就像是一颗被扔到尘土里的种子一样,谁也不相信这样一颗种子能萌芽,更不会相信它会开出美丽的花儿。

缨梦想成为一个电台主持人,让所有人记住她的声音,收听她的节目。每一个知道她这个梦想的人第一个反应都是劝她不要做白日梦了,毕竟她的声音非常普通没有特点,就连普通话都不标准,哪个电台会找这样的主持人呢。就连她的父母都不赞成她的梦想,认为主持人不如老师之类的工作那样稳定且福利好,坚持要她就读师范专业,否则就不给她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面对大家的不看好,缨依然坚持梦想偷偷地努力,填写志愿的时候瞒着父母报了播音主持专业,然后用攒了好几年的零用钱、压岁钱,再加上当暑期工赚到的钱交了学费,过上半工半读的生活。父母以为缨很快就会放弃,到时候转专业还来得及,没想到缨凭借自己的力量度过了大学四年,并且幸运地得到一个到省里的广播电台实习的机会。谁也不知道这个机会是缨恳求了多少个在电台工作的师兄师姐,系里的老师领导,耗费了两年时间的努力才得到的。

到了单位,缨不再是学校里让人羡慕的学霸,只是一个最卑微的实习生。她做着和主持人一点关系也没有的琐碎工作,要被所有比她资历高的前辈责骂使唤,但是她还是没有放弃,每一天都以最饱满的精神迎接每一个前辈扔过来的难题和难听的话,完美地完成每一件任务,让所有人对她刮目相看。慢慢地,她有机会进入演播室见习,有不懂的问题都会找机会问明白,常常可以提出很好的建议。

有一天,一档节目的主持人临时请假,其他主持人也没有空档,节目负责人就叫缨代班。临时上任的缨很紧张,但是她还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得到了听众的认可。台里的领导就安排缨主持一档新节目,考验她的综合能力,结果她的表现让领导很满意,让前辈们吃惊。一年后,缨成为台里的主持一姐,主持好几档受欢迎的节目。很多人问她是如何做到的,她说:“我只是把自己当作被扔在尘土里没人管的种子,没有人给我浇水施肥,那么我就自己给自己找水找养分,努力地生根发芽。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开花,我只知道我必须生存下去。”

缨的经历后来被写成励志文章发表到报纸上,取了一个很贴切的标题“在尘土里绽放的芬芳”。即使身处在尘土中,只要不放弃希望和梦想,坚持到底,也能开出最美的花,散发最怡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