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6篇】正文

《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6篇】》

时间:

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精选6篇)

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 篇1

人们说这是一本"名著",但是在今天我才有幸见到并拜读。这本只能用"小册子"来形容的书,被赋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印数高达40,000,000册。创造了一个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图书销售量的历史记录。其后的80余年,该书被翻译成所有的文字,许多政府、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士兵、职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这样的评价不得不让我想起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之类的励志书,而励志书,也似乎都很畅销。

薄薄的一本书,除去内容有些重复的前言和书评,正文只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当年哈伯德发表的"填补空白"的文章《致加西亚的信》;另一部分是故事主人公罗文自述《我是怎样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前者很短,先是简单的概括了一下罗文的事迹,大概是这样的:"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迫切需要尽快和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取得联系",而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具体在哪里。情急之下有人给总统推荐了主人公罗文。罗文二话不说完成了任务。

哈伯德很粗略的概括了罗文的故事,正像他说的那样"无意详述",而他想强调的重点是"罗文接过信,并且没有问‘他在哪里?’"然后便是对他的赞美:"这样的人应该为他铸造一座不朽的青铜雕像".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象了一下罗文到底是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任务"的,并且疑惑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为什么没有人把他拍成电影。而哈伯德所看重的,并不是罗文有多么高超的能力,而是他不多问就独立完成任务的敬业精神。同时,我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这本书会这么畅销,其原因是这本书寄托了众多领导人对下属员工的期望。

之后我读了罗文的自述,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的整个经历似乎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首先,罗文并没有机会去问过多的问题,因为长官明确的说了"你不要再请求任何指示".而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就是他们的使命。而没有问题的服从,也建立在长官的简短有效明确的命令。至此我觉得在以外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推崇这种绝对的服从并不见得合适。第一是因为需要用准确的服从来保证军事行动的成功,而企业等社会机构需要的是各抒己见的群体智慧;第二,的命令常常简单明了,服从起来也较为简单;而企业等社会机构的决策或者执行需要建立在沟通与协调之上,这样才能保证行动的合理性,而缺乏沟通的服从,往往会由于领导人的单一意见或者执行人的误解而使得该行动的效果非常不好。简单的说,企业需要的是服从命令的机器还是能出谋划策的"人"?是需要下属准确的执行命令,还是帮助上司改进决策?就算我们可以做罗文,又有哪位领导可以像文中的总统那样,把一件万分重要的事情在不允许对方问问题并独立完成的前提下,交给下属,并且如此的信任他而不插手?

其次,罗文真的是自己一个人把任务完成的吗?我们可以看到罗文的行动已经被非常周密的安排好了。所到之处,向导、交通、随从、保镖、厨师、热情的居民都已经恭候多时。回头想想,在罗文接受任务的时候,虽然不知道加西亚的具体地点,但是已经被告知了在"古巴东部的某个地方".一个大致的地点,再加上后面的周密安排,相信对于任何一名训练有素的军人来说,都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哈伯德所引申的"独立"地完成任务,故弄玄虚的"如何徒步穿越这个敌对国家,于三个星期后出现在岛屿的另一端,将信交给加西亚将军"似乎又是一个故意误读。而哈伯德之所以不愿意详述罗文完成任务的经过,看来也并非是因为觉得无需详述。

第三,罗文的自述很诚实,从中我们看出来,他的任务经历虽然存在客观的可能的危险,但是几乎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偶尔是由于向导等随行人员的冷静处理,化险为夷。在整篇文章中,他的描述并不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苍白和粗略,有的时候被称为"流水账"也不为过。罗文本人也似乎一直是一个记录事件的"华生"的角色,以及被保护的"唐僧"的角色。不难理解为什么哈罗德的前文会被人们所喜爱,因为由于哈罗德的误读,人们把罗文建立在了自己的想象之上,再加上哈罗德在后半段的"精神传销"似的号召语言,以及前后书评的断章取义和更加夸张的引申,相信不少人会热血沸腾,尤其是一些企业的老板,以为他们需要的正是罗文一样的人,以为他们正是需要给员工们上这样的一课。罗文成了企业家们想象中的神,就像今天经常被挂在嘴边的马云一样,什么话都是马云说的,什么事都是马云做得,而那些所谓的"商业经",大多数也只是被用来激励激励而已,并没有多少现实价值加以复制。确实,不难理解这篇用来填补空白的《致加西亚的信》成功了。但是难理解的是,加上那些同样用来填补空白以出版成书的文章,它依然能有那么大的销量。这不禁有些让人怀疑,仔细读读那些用来填补空白的"书评",我们会发现,这本书的大销量,绝大部分来自于"集团购买",先是纽约中心铁路局,然后俄国铁道大臣又把它分发给所有的铁路员工,再之后到俄国士兵和日本的公务员。这些购买一是在销量上提供了很大的数字,而更重要的是无疑给这本书加上了光环,到后来写道州长要求政府的每一位员工都读这本书,已经是在赤裸裸的利用这一点来宣传了。

然而不管罗文到底是怎样完成任务的,也不管这本书是不是真的像所说的那样受人欢迎,它的确是一个值得人们学习的故事。而许多组织愿意购买这本书,许多领导愿意给员工推荐这本书也并不是因为他们盲目的跟从夸张的宣传。这表达了他们对员工的一种希望。并没有企业老板真的希望自己的员工都变得像士兵一样只会服从和执行,他们只是希望员工在现在的基础上多一些敬业精神,多一些独立自主,多一些尽心尽力。人是需要榜样的,因此我一直拒绝把罗文的敬业描述成"性命攸关而骑虎难下的行动".我们不需要学习他们所吹捧的不问"愚蠢的问题",但是应该看到可取的地方。里面有一些话我很赞同,比如"如果要同情的话,也让我们为那些在努力经营大企业的人留下同情的泪水,他们在下班铃响之后仍然要加班加点,他们头上的白发因为要竭力约束那些漠不关心、没有能力又敷衍行事、忘恩负义的人而日益增多。"相信正是这样的一些话,感动了一些身居高位、收入颇丰却被人们所抨击的企业家们。而这句话也确实需要我们好好的反思,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到底有没有为我所服务的集体着想,有没有为了集体的更高目标而努力。我们不为老板服务,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仅仅为了自己的薪水而工作。

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罗文身上的使命感。

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 篇2

一些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所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亚的信》,就是这样一本书。

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许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进步。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理念: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为什么说“收获”而没用“收入”因为“收入”仅仅是“收获”当中的一部分,正如书中所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这段话对我的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书中还提到了一种观点:“每天多做一点”。现在很多人工作时往往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即把老板或领导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这样的话,只会使自己永远处在被动的局面,换句话说,这样无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艾伦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点事情,结果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了一个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艾伦并不是速记员,他也没有义务留下来帮那个律师做速记,可他还是留下来帮了律师的忙。他能这么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内在品质,正是这种良好的品质,使他获得了现金收入和更好的职务。每天多做一点,并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却可以让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当然罗文的优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麦金莱的举重若轻,瓦格纳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奥,里奥等人的团结协作以及双方的共同价值目标,也同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都是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一个员工必不可少的。

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愿我们将《把信送给加西亚》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原则做事,本色做人。

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 篇3

有些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所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亚的信》,就是这样一本书。

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理念: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为什么说"收获"而没用"收入"因为"收入"仅仅是"收获"当中的一部分,正如书中所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这段话对我的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当然罗文的优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麦金莱的举重若轻,瓦格纳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奥,里奥等人的团结协作以及双方的共同价值目标,也同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都是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一个员工必不可少的。

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愿我们将《把信送给加西亚》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原则做事,本色做人。

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 篇4

<致加西亚的信>一本风靡全球的书,内容十分简短平实,但其中透射出来的确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书中讲述的故事主要是这样的: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他不带任何疑问,绝对的服从,忠诚,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勇气,历尽艰险,跟自己的团队一起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最终成功完成了使命。

罗文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在于他优良的道德品质。忠诚、服从、信用、敬业、勤奋、感恩,这些都是书中极力倡导的精神品质,而这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正是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久过程。这种人无论有什么样的愿望都能够实现。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他们都会受到欢迎。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许多的管理者都在感叹,到哪里能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他们想找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而我们就要努力做那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做能让管理者满意的人。

我们现在是年轻人,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要走的路也很长,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无论什么工作环境,无论层次的高低,都能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学习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不要在薪水方面有太多的抱怨,也不需要对上司有过多的不满,敬业,做好手头的事,勤奋一些,才是最好的选择。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为薪水而工作,如果你能不为薪水而工作,你就超越了芸芸众生,也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放弃是为了更多的获得,我们更应该关注于工作中收获的宝贵的经验,才能的表现以及品格的建立,有所施,定有所获,相信定然会有伯乐那样的管理者,能够发现自己的才能。好好地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每一份工作中竭尽所能,薪资报酬自然会得到提升。莎士比说:“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我们就是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敬业奉献,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不得不说,勤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品质。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任务顺利完成,有利于我们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通过工作获得真正力量的秘诀就蕴藏在其中。书中给我们如何勤奋,克服拖延提供了一些建议,“第一,每天从事一件明确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 别人的指示就能够主动去完成;第二,到处寻找,每天至少找出一件对其他人有价值的事情,而且不期望获得报酬;第三,每天要将养成这种主动工作习惯的价值告诉别人,至少要告诉一个人。”我感觉这些也挺受用的。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做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客观因素,而在于我们做事的态度。客观困难的确存在,但关键在于我们是直面困难、解决困难,还是回避困难、在困难面前放弃,这便是一个态度问题。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不为困难所吓倒,一定就能够战胜困难,成为一名生活和工作中的勇士!就像罗文那样,送信的路途是何等的凶险,西班牙军严密的设防,随时都可能以身殉国,但罗文便是直面艰难险阻,以这样的尽职的态度最终完成了任务。

所以我们也相当有这样尽职尽业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的工作,不管工作高低贵贱,以一个平稳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努力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尽力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工作和生活需要热情和行动,需要努力,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他人对待生活。有积极的态度才能够担负起责任,才能够团结,才能够开拓创新,才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学会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一个将企业视为己有并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终将会拥有自己的事业。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心安理得地沉稳入眠,因为清楚自己已全力以赴,已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当你像老板一样思考时,你就成为了一名老板。因此,以尽职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这样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如果说,智慧和勤奋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东西更为珍贵,那就是忠诚。一盎司的忠诚等于一磅的智慧,对于一个公司尤为如此。员工的忠诚度责任心可以促进项目的实施,节约重复投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避免技术流失断层,还有利于团结一致,在商业竞争立于不败之地。<致加西亚的信>中大力赞颂了忠诚、服从这个点。从一开始罗文拿到信后对加西亚身处何地一概不问,便直接义无反顾地前往送信的凶险路途,这极力体现了他对国家的绝对忠诚,对军令的绝对服从,其实也就是罗文对自己军人职业的一种忠诚的表现。另外,在罗文送信的途中,从一路上送他的马车夫,向导格瓦西奥·萨比奥,以及他的助手等等这些人拼死保护罗文,保护那封信的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到那种骨子里的忠诚,视死如归,还有他们之间的互相信任也值得学习。所以说忠诚在这次任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互相之间的信任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他们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军队,我们工作了以后,就应当忠诚于公司,同时信任自己的上司,信任自己的团队,信任自己的同事。

忠诚于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就是以不同的方式为一种事业做出贡献。忠诚体现在工作主动、责任心强、细致周到地体察老板和上司的意图。下级对上级的忠诚可以增强老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可以增强集体的竞争力,使公司更兴旺发达。而今的年轻人或多或少总有些心浮气躁,抱怨自己工资低,待遇不好,频频跳槽。缺乏忠诚度、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的是企业,但从更深层次看,对个人的伤害更深,会使人养成一种知难而退的习惯,久而久之必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要学会忠诚于公司,忠诚于事业,不能盲目跟风跳槽,否则凡事浅尝辄止,遇难而退,这山望着那山高,空有远大理想,无心执著追求。信任自己的工作团队,也就是信任自己的事业,这一点也是一个职员必不可少的素质。看看现在好多的职员跟同事表面上笑呵呵,背地里确是各种猜疑、妒忌、排挤,恨不得把同事压在下面,这样终究难以成事。我们应该学习罗文的送信团队那样互相信任,各司其职,以团队利益为核心,这样方能利人利己。忠诚、服从、勤奋、敬业、信任,这等等在罗文和他的送信团队中体现出来的精神给了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愿我们能将<致加西亚的信>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去,原则做事,本色做人,做一个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 篇5

《致加西亚的信》故事很短很简单很明了。看完它的简单介绍后我本以为这本162页的书里面应该包含着送信给加西亚将军时的困境和危险,在历经各种险境后得到成功,在波澜起伏起起落落的情节让我们懂得各种道理。

结果在看完书后发现实在是颠覆预先想好的情景,或者说比较惊讶这本书的布局。主故事:罗文,接受命令,送信,回国受奖。好,故事结束了!细微的看了看,这主故事用了53页即全本书的三分之一,剩下的都是一些名人对这个故事的评价以及表达出从这个故事中显露的品质。不过回想起来,物极生反,越简单就可能越不简单,生活中很多很简单的东西也未必做得好。这大概就是这本书需要用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诠释这个故事的品质的原因吧。

读完主故事的53页后,也就是还当我没看后面别人的评价前,我自己本身在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军人,执行力以及勇敢。故事虽短但还是会有许多细节让读者好好品味。第一,也就是最开端最令我佩服的地方,简短的说就是政府告诉罗文这个私密的送信任务,他可能会死而且国家不会有所帮助毕竟有关情报。罗文当下立刻答应并产生了一股军人的荣誉感。第二,简短的说就是身为情报员潜入敌军的勇气,要知道被发现是会没命的。中途被两个西班牙的卧底发现果断解决!这些细节没写得天花乱坠,甚至只是一段话,一行字。但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品质,是的,就如军人一样,不需要形象生动的描绘。

打后的篇幅是一些名人对罗文的思考,证明了我的语文水平还是有的,不过还能对这个故事的品质有所补充。第一:执行力。要知道罗文接到任务没有过多的乱七八糟的询问,他只有服从,执行,忠诚地执行。在这种品质还衍生出责任,自己的责任,国家的责任,对责任的稳扎稳打,对责任的稳抗在肩。第二:勇敢与智慧。光有思想意念远远不够,还需要方法。故事中罗文对目的的清晰,对行动的果断,对机会的把握,对自身的自信,这都是让罗文在艰巨任务中成功的必要因素。这里惭愧自己还是没有从故事中看出这些因素。

那么回到现代。作为一个大学生,的确能从罗文学到挺多。现代大学生被无数人所诟病,存在即有理由,拖延症,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等等各种词儿在大学生中出现。那么,我们能不能学习下罗文的执行力呢?能不能学习下罗文的行动智慧呢?空谈梦想,缺少行动,没有目标,没有计划,那么就能从罗文中展现出来的品质去杜绝。落实到我而言,一个工科理科生,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动手能力执行能力。读后感·保持对自己的驱动力,要做的立马去做规划去做,那么“加西亚的信”,我们也能送出。

那在最近,我成为敏视的实习生,作为公司的一员,我必须了解到自己的责任义务,做到罗文的忠诚和服从。被数次问到我的心态,我清晰地表达出向往积极进取的生活,向往一步步前进的步伐。那么更应该学习罗文的自信与方法,勇敢迈出步伐。从事软件工程师的职业,本心而论是兴趣使然,那么抓紧这个绝好的机会,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在参观完公司产品整套流程后,更是发现产品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本着责任,本着荣誉,本着集体,要让自己变得优秀,期望自己的“那一步”能够顺利,能够优秀,能够出色而大方光彩。

最后,明确了自己态度,融入集体,用功使之有形,用心使之无形。我也去送“加西亚的信”吧,相信一句话: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 篇6

这是一本短小精悍,却带给人深深思索的书籍,请允许我首先来回顾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急需求得在古巴丛林中反抗西班牙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的合作。然而,没有人确切地明白加西亚到底在哪里。有人对总统说:"或许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于是,总统把罗文中尉找来,果断决定让罗文去送信。罗文面对一无所知的境况,什么也没有说就出发了。而后,他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走过了一段充满艰难险阻、失败与死亡气息的艰苦历程,终于,成功将信件送到了加西亚的手中。

局面艰难,罗文为什么会送信成功呢?那么我们一起来从这个真实故事中来找一下,罗文身上的“特别”之处,看看是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执行力——不推脱、有担当、反应迅速。这是我对罗文的第一印象。一个命令、一封信,听在耳中、执于掌内。这一刻,便已是罗文执行任务的开端。面对没有任何提示与帮助的命令,他没有提出疑问、接受时更没有丝毫的迟缓。而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征程。我相信他的心中是有信念的:不问前路,答案自在路上。

忠诚——凡是读过这个故事的人,肯定会与我有同样的感觉。罗文无疑是忠诚的,从他不质疑开始,到他命悬一线之时也未曾放弃,都在诉说着他的忠诚。

执着——他的执着精神,是令我最感动的。因为在当代社会,这真是太难找到的品质了。“坚贞不屈的执着,这一点使得他忠于信仰,敏于行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使命中”。他执着于自己的使命,不会考虑其他无用的东西。

踏实勤奋——这个品质使他总是能在不知前路之时、危机四伏之时、遭遇误解之时,找到解决的办法。他不浮躁、不退缩、不畏惧。踏实勤劳已烙印在他的灵魂,罗文处处都透露出了这迷人的品格。

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执行力、忠诚、执着、踏实勤奋,这就是罗文身上的特别之处。没有执行力,罗文根本无法踏上征途;没有绝对的忠诚,遇到险阻时的罗文无法跨越障碍;读后感·没有执着的精神,罗文不会坚持到最后;若不是踏实勤奋,罗文又怎么能身体力行的支撑起他的种种优良品质?是的,就是这些品质搭建的桥梁,令罗文完成了如此艰巨的任务。

反观我们自己,我们身在职场上,分配的工作我们能第一时间坚决开展吗?我们面对单位给我们的工作机会,内心是否是感恩的?我们对一电成不变的工作能坚持品质吗?我们对本质的工作能踏实完成吗?我们对分配的自认为无关的工作能无怨言的完美执行吗?

感谢罗文给了我们启示,感谢这本畅销了一百多年经久不衰的人生导读一样的书籍,感谢能在愿意努力、愿意改变的岁月里遇到了这个故事。仅以此读后感,令自己铭记此刻罗文所带给我的感悟,并鞭策自己,前行的道路中,如他一般“忠于信仰、敏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