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幸福了吗》读后感(优秀8篇)正文

《《幸福了吗》读后感(优秀8篇)》

时间: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幸福了吗》读后感(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1

今天又读了白岩松的《你幸福了吗》,为“故宫有两个,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文化的脉不断,血脉就断不了。”这句话叫好。“在台湾,不用找,到处可见义工。”这句话让我充满希望,将来退休的人去做义工,发挥余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书中无论写台湾二十四小时开放的《诚品书店》,还是写美国的“对所有人免费书店”都让我羡慕不已。但最让我深思的是下面这段话:

“在美国的`很多城市里,过了晚上八点找饭馆并不是轻而易取的事情,很多餐馆都已关门,过了九点十点更难。街上到处都很安静,上班的日子里很难见到酒吧爆满夜夜笙歌的情景,只有周末会热闹一些。”读到这些话,我想起,我们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宵禁政策的,一到晚上,大家都得规规矩矩呆在家里,谁要是不回家会被抓起来的。我想起,我小时候在乡下,即使我们玩的再嗨,谁又敢天黑不回家呢?我又想起,结婚后因为爱人喝酒回来的晚,我没少生气。因为爱人晚上喝完一顿酒接着又喝一顿,我怎么也想不通。

现在我早已明白这其中的奥秘,看了这本书就更加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2

“天上的星星哪去了,一眨眼,不见了!”一曲童谣勾勒出了童年的美好幸福的回忆,或许纯真的幸福该是在童年,而那天,早已经被锁在了那昨日记忆中了,像小孩吹出的七彩泡泡,美丽易碎。越长大,越孤单,时常追问自己,幸福是什么问着自己幸福了么而那属于海子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只是想望,却遥不可及。正如白岩松《幸福了吗》所说,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个人,也是你!现今社会中,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匆匆而过,人们在忙忙碌碌的创造着所谓的中国奇迹。是节奏的变快,还是真正寻求心里的些许安慰还是让自己时刻与时代同步,不被时代的洪流卷走!宛如抓着的一根救命稻草,而正因为人人如此,内心焦灼与日俱增,也成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盖洛普调查的中国人的幸福指数,结果显示令人诧异:中国人的幸福感低于伊拉克,七成中国人感觉生活困难!对于这略显夸张的调查,我们不予苟同,白岩松说:“时代的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需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是的,我们都在寻找一个答案。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从大人到孩子,都背负着不同的压力,比如学生的学业,大人们的家庭事业,他们的房子,车子,票子。这些,现实又无形的压力压得我们“面怒狰狞”,扭曲了微笑!“橡胶人”孕育而生。我们这些所谓幸福一代,其实在自己还未舔食完时代给的那层糖衣时就被卷进了现实的血雨腥风中了!我们的升学压力,就业压力,还贷压力……这样我们当中当然就不乏“啃老一族”,“卡奴”,“房奴”了。可能正是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吧!

人们也越发趋向于追求功利性的东西了!比如,读书,现在少有人会捧着一本对于自己无用的求来熏陶自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工具书指导书的盛行!太过于功利,让我们迷失了方向,毕竟正如哲人所说,读书就是读自己!我们迷失在一片雾中,都在挣脱。现实竞争的残酷性,我们的神经总是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即使有些人经受住了,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但他也可能失去了许多,可能是心理上的神经质,身体上的亚健康!有些人则选择了怯懦的逃避,沉溺在自己虚拟的精神世界中难以自拔!直到有一天,现实侵入他的梦境,将其一切灰飞烟灭!他就萎靡了!所以,在这竞争中,懂得调节,张驰有度,懂得偶尔的慢慢走,带着欣赏,才能闯出自己的王道!不是自己太过专注也不是这个世界太过认真!现今的我们,该是放慢脚步,思考一下为什么的时候了。认知一下自己,问问自己,是不是把灵魂落在了后头,走远了,别忘记我们当初为什么出发!让自己杂些吧,少一些功利。或许在杂的世界里,才能真正看到幸福的七彩光芒。世上不乏强者,当然也就不乏平凡之人。白岩松在书中说道:“所谓混的好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与要付出的代价;所谓混的不好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平净!就看你怎么看待它,怎么拥有的好!”对的,拥有便是幸福,无论拥有是否贵贱。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3

当幼儿园介绍了这本《幸福了吗?》与大家分享时,我心中一阵欢喜,因为家中书架上的这本书的名字很吸引我,正想抽空品读。书的封面是作者白岩松的一张照片,难得的笑脸加上休闲白衬衫,使得这位一贯严肃的央视名主持显得亲切可爱。白岩松是我很欣赏的一名主持人,他正直、儒雅、敏锐,有直言不讳的勇气,还有一个亲切的绰号“小白”。

这本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他的人生经历来展开的,白岩松用他惯有的犀利文笔和审视的目光,回顾了自己十年来在央视、名利场的起伏,发表了自己对近年社会大事件的看法……以此点出种种幸福。白岩松很幸福,因为他总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激情。对待工作认真踏实,充满爱心和责任心,总能看到希望和进步,而不是抱怨。

一、知足常乐,少欲离苦

开篇,白岩松借用仓央嘉措的一首诗,勾勒出了全书的轮廓——如何寻找幸福和信仰。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这是对当下光怪陆离的社会的质问,也是对人们久经炎凉而日益麻木的心灵的一种呼唤。这本书表达在这个世界,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不要拿自己的人生过别人的生活。幸福不是比较级,你只要内心平静祥和,知足常乐,你就是幸福者。

幸福是动态的,不同时期对幸福的理解与要求不一样,当吃不饱饭的时候,能饱餐一次白米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当没有钱购买一本书而拥有一本书的时候,是一件幸福的事……幸福也是纵向的,比较自己的生长过程及生活的环境去感知幸福,就会感到生活是越来越幸福……但是今天的人们,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需求越来越多。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们的需求从低层次的需求转向了高层次需求,随着人的欲望日益增多,对幸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人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幸福感随之减弱,甚至缺失,正如文中的一段话,“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幸福并没有伴随物质目标的实现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得也抱怨。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其实一个人幸福与否,归根结蒂是内心的欲望在作怪,它让你那颗平静的心时时处于挣扎与困惑,导致幸福感缺失。

二、幸福在身边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这本书的序,作者把自己平日里的所思所想写成十三个小篇章,代为序,序名为《幸福在哪里》。看到第一个小篇章时,我感触颇深。如文中所说,周围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戴上水晶、宝石,那里藏着每一个人内心的秘密,这其中更多的是一种抚慰,而起因是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我曾经就是这类手腕上戴着信仰的人,当年的考编失利,对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紧接而来的压力是无人指导的困惑、无法体现自身价值的焦虑以及因为远在山区单位上班导致的不自信。当我戴上水晶初始,可能是因为心理作用,觉得心中豁然许多,但一段时间后,焦虑仍然存在,因为心中始终存在着工作调动的欲望。后来在不经意间听到市区一些老师的抱怨,我慢慢思考:在山区上班是不是也有一些好的地方呢?没有那么多工作量,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文中有句话:“在大城市,我们活在自己的小团队里,对世界的了解少之又少;小镇或是人口稀少的村庄,没有这些小团队,你必然可以看到整个世界。”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中还有其他多姿多彩的东西,于是我学习放慢了从大学就习惯于竞走的步子,观察生活中的沿途风景。我有更多的时间继续学习我爱好的声乐,安静地写一篇文章,看我感兴趣的书或者追一部长剧。

文中的一句话更是能说明我当时的心境,“你是否做得到,众星捧月时还记得自己是谁?被视而不见时还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你可以接受夸张的表扬,却不可以接受夸张的批评?”我回头发觉,过去五年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洗礼,大学里同学们投来的崇拜与信任的眼神,与工作后一些同行投来不屑与质疑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便思考为什么我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我自己真正要追求什么?

我逐渐感受到重过程、轻结果的意义,开始把注意力放在知识本身、理论本身、课堂本身、孩子本身,而不去攀比成绩、名次、荣誉,在这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幸福,就像陈奕迅的一首歌《稳稳的幸福》中唱道:“有一天,我发现自怜资格都已没有,只剩下不知疲倦的肩膀,担负着简单的满足。有一天,开始从平淡日子感受快乐,看到了明明白白的远方。”后来,有了让自己都感到意外的好结果。若你现在问我:“你幸福吗?”我的回答是:“是,我是幸福的。”因为在生活上,我比以前上班更方便了;自身价值上,我比以前更有职业认同感了;专业发展上,我有更多的同事可以交流学习了。

也许,工作量会比以前多,但我仍然觉得是幸福的。幸福在哪里?有一首歌大家都听过:“幸福在哪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力,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幸福在哪里?它在精心的耕作中,它在知识的宝库里,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所谓幸福感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可以感受孩子成长的光荣感,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我们便能感觉到幸福。

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曾经年少轻狂,但那时只有简单的生活,追求也是简单,人虽一无所有,但是过得简单快乐,便拥有无处不在的幸福。我想,内心强大,简单生活,身心平静,真心满意自己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用心体会,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4

或许是因为最近亚马逊及当当等商铺的竞争愈加的激烈,导致图书的折扣越来越大,让久未买书的我为了这折扣兴奋了一把,于是借机将大量的图书搜罗一番纳入囊中。

我无心将所有的书目讲解一遍那样便成了读书笔记,这样做的人不少,我自认不可能有任何的突破。今天只想谈谈其中让我最快读完却印象不减的《幸福了吗》来自白岩松。

说起白岩松,对于常年不看电视的我其实仅是一个名字,没有任何的画面感。记得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来自于2000年的《痛并快乐着》,虽然不曾读过却记得当年同学们纷纷说央视的主持人压力太大得了忧郁症于是写了这么一本书,一抒胸中的不快。直到后来才明白这是闹了个“张冠李戴”的笑话,却也只是当成了笑话,并没有认真到非要去看一看不可。

在作者自己的后续中说《幸福了吗》是作者对于自己的一个十年约定,也算是对过去十年的'一个总结与交待。读了之后我并不能较之前他的语言是否更加犀利、视角更加独特做出一个判断,也不曾出现过再去重读过去的冲动。十年物是人非,人总是在成长,十年后的他给了今天的我感动与方向。十年前的那份是属于十年前的我,只是年少的自己并不懂得,一本好书、一句鼓励能够如此的振奋人心,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道路。

他说在一次母校的演讲中他站在讲台上,当时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学生向他提问说“白老师,今天你站在第一排而我在最后一排,我要怎样才能到达您的位置?”他回答:“在我的眼中你现在才是第一排,你有无数的方式到达我这里,可我再也找不到一条路到达你那,应该是我羡慕你啊?”每每当有人问我读完这本书的感想时,这必定是我要先重复的段落,以至于我几乎将它烂熟于心了。我试着想象听到这段话的如果是我会如何的热泪盈眶,如何的感动于心,更不用说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是种怎样的鼓励。对于刚刚迈开人生一步的年轻人是多么的需要这样的鼓励。

他在前言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中说有一群人在匆忙的赶路(暂且不去计较那些是哪个国家的人吧),忽然有一个人停了下来,其他的人都奇怪的问发生了什么。停下来的人说:我走的太快,把灵魂落在了后面,停下来等等它。故事的最后我知道他们肯定不是中国人,至少不是今时今日的中国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多少人还会谈论灵魂,那是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不应该存在的东西。但是问题的根源在哪呢?在今天若是不能满足物质的需求,又有多少人还有勇气去谈理想呢?

书主要通过他在生活中的见闻展开,也列举了很多对他产生影响的人和事,尽管我不能全部苟同。但耐人寻味的话语在书中我还是可以摘出很多的,它们不能感动所有的人,只是让不断摸索前行的我们适时的停一停、想一想、看看我们的方向是否始终如一,我们的目标是否依然清晰。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5

完完整整的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面朝着太阳,心中想:有阳光的地方就是有幸福的地方。

白岩松,一个优秀的央视主持人,在对以前生命反思的时候写了这本书,书中的形式是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中国近几年发生的事情,题材有辉煌的,有悲伤的,有尚待发展的……给我们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亲切的母亲的形象。母亲是一个饱受了灾难,但是现在仍然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在发展着。以一个腾飞的形象展现在全球的面前,她现在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是我们国人的骄傲,在一个现象的'背后,白岩松都是以他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高度在反思着,他能让我们静静的思考看起来已经理所当然的,已经被我们忽视了,麻木了的事情,让我们重新对这种事情进行着思考,我细化他书中的畅所欲言,喜欢他们这些新闻人背后的故事。

在他的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欣赏着他,佩服着他,从他的身上,从他的文字中我学会了对事情不同角度的思考,学会了对一件事情进行反面思考的方式,从书中我也学到了要慢慢的建立自己的话语权的能力,建立自己独立看问题的能力。

一本书可以带给我很多东西,多读书,读好书。

这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和的撒加分享一下,哈哈,大家有机会的话也是可以看一下的。

幸福了吗作文 篇6

由于父亲突发心脏病住进了医院,这几天把我和老公忙的团团转,每天晚上回到家里的我早已经是精疲力尽了,辅导完作业,伺候丫头上到床上以后,此时的我并不想赶快躺到床上休息,只想自己好好的喝杯茶静一静,让自己的心好好的歇一歇。可是宝贝一会要听故事,一会要我陪她睡,本来因为父亲的病情我已经心烦意乱,所以三句话我说不到火就上来了,每天都是她噘着小嘴自己入睡。

今天也不例外,宝贝一会这一会那,把我烦的要死,只觉得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这么不体谅大人。把她弄到床上还是那句话“妈妈,今天你陪我睡好吗?”我瞪了她一眼,只丢给她一句“自己睡”便趴到了电脑前。刚一上QQ,就看到久违的一个好朋友在线,那是我的一个同学,因为下岗此时在外地打工,丢下了一个女儿在姥姥家抚养。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孩子的身上,没等好友说什么,我就机关枪似的列举了一大堆女儿的不是,听完我的唠叨,女友说道:“你知道吗?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如果真的可以,我宁愿放弃所有,和我的女儿在一起!”

“怎么了?你在外地不是挺好的吗?”

“挣再多的钱有什么用?孩子现在是应该是无悠无虑的、开开心心、有父母陪在身边、能在父母身边撒娇的时候,可如今孩子却在享受没有父爱母爱陪伴的日子,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女儿拉着门对我哭着说;我要妈妈,我要和妈妈在一起,可我当时为了生活我没有办法,不能照看她,所以放弃了孩子,哭着把孩子送走了,你知道我心里的感受吗?”女友已经有些激动了,看到她这番话,我的心也有了一阵颤动,“如果真的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选择离开,再多钱能买回女儿在童年时所缺少母爱的阴影吗?能补偿女儿在童年时心理所受的伤害吗?我能生她却不能给她幸福和快乐,我真的不是好妈妈。如果能换回女儿的快乐,我宁愿背负所有的过与错!如今我还在流浪,虽然不知道还要走多久,但是我会努力早日回到女儿身边的。”女友有些失控,我急忙安慰了几句,让她下线休息了。

我也离开了电脑,走到床前去看女儿。女儿已经睡着了,小脸上似乎还带着些许的委屈,我亲了亲她的额头,给她盖好被子,看着女儿,想着朋友刚才说的话,不由的心里有些愧意。是啊,我们做家长的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琐事缠身,可是不应该把这些情绪带给孩子,毕竟孩子不是自己的出气筒。孩子的内心是脆弱而且是敏感的,无法承受太多。既然给了孩子生的权利,我们也给她们幸福和快乐的权利吧!

幸福了吗作文 篇7

有时候,我不禁反复思考同样一个问题。我们总是渴望着长大,渴望摆脱这小不点的身高,渴望摆脱掉别人看着我们嘲讽的表情,渴望摆脱掉自己的无力,渴望长大之后能选的路更多也能活得更精彩,总之我们真的很渴望长大。小孩子,心里总是觉得长大了我们就能交到更好的朋友,因为我们有那个资本去交朋友了,我们以为,我们长大了,就能赚钱就能幸福了……

真的吗?现在的我觉得曾经自己可笑极了。所有的渴望到最后不过就是一个泡沫,哪怕有些事情最后实现了,可我还是不觉得幸福。以前的我们稚嫩的笑容,幼稚的行为,在现在看来才是一个幸福啊。我们长大了,可能真的有了很高的身高,也许能摆脱掉别人的嘲讽看不起,因为我们努力了,可是,最后却也要舍弃掉我们曾经的好多东西。都说有舍有得,可有时候我们舍弃的也是对我们很重要的东西。还记得,同窗友谊吗?曾经的我们和好朋友说要一辈子在一起,现在才知道这一辈子竟然如此短暂。还记得毕业吃饭时,我们洋溢的笑容吗?为什么我们会笑?因为,我们知道了就算暂时离别,以后也还能再见啊?所以,才不会伤心,因为我们内心总觉得彼此和彼此的心永远不会分离,更不会疏离。

现在,想来当初的我们竟然如此天真。最后一次见面不过是在那次毕业之后的饭局,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渐渐断了电话练习,qq上给你发的消息总是杳无音讯,再想起你时,翻开联系人, 却再也找不到你,原来我早已经忘了你的电话号码,何来寻找?你是不是,也早就忘了我呢?再相见时,曾经同窗同寝同乐的几年时光,只换来一句好久不见。说好的要一起走,说好的以后组一个寝室,一起住在一起,以为我们能生活的很快乐。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这样断了联系,并且都没有来得及问一句为什么?我们的友谊就这样渐渐淡了,再想起来时,不过是青春的一场幼稚感情。美好的回忆,再美好我们也不能再得到了,过去的我们也是现在再也得不到的了。

长大,真的是一件很快乐却也痛苦的事情。得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但失去的同样也是我们曾经视以最珍贵的东西啊,可曾经我们宝贵的东西,却被现在的我们弃之如履啊,人生真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啊。离别,有时候可能就再也不能见呢,毕业也许就意味着永远不见吧。有时候宁愿不要长大啊,可是时间从不怜惜我们,我们能把握的不过就是抓住自己珍惜的一切,好好珍惜吧……

《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8

上次看这本书应该是高中吧,忘记当时是以怎样的心情读完的,但我记得白岩松对我的影响很大。看完后当时我就想在大学时读新闻传播专业,但实际上当时的我对此了解得并不多。大一分专业时没有传播学可选,选了师范。

大学虽然偶尔关注白岩松的动态,但却没再把书看一遍。再读第二次已经是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了。这一次,我认真也不是很认真地看完了,之后对于我已经很了解的部分是浏览。这一次,在看关于汶川地震的章节时眼眶湿润了,其他章节情绪起伏并不是很大。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想有这点时间把书再看一遍,不如去读点名著。这个思绪没有继续下去,因为我喜欢白岩松啊,再看一遍也无妨。毕竟最近也在看《对白》的综艺节目,看《新闻周刊》等,他的言论会提醒我保持清醒独立与理性。

回看这本书,感慨的是在那段我还不懂事的时间里,老白经历了很多,那段时光于他而言很精彩,他一一记录下来。我很好奇,因为我一直好奇在某个时间点大家都在做些什么?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干些什么?所以我更好奇我喜欢的老白那段时间里经历了什么?他有哪些感悟,我向他又走进了一步。等忙完了这段考试周的准备,要把《白说》翻看。很期待他会在书中说哪些我还不知道的故事,肯定很多。

老白演讲摘抄:

人到中年,友情之树日渐凋零。人终究会走向越来越孤单的'岁月。当你拥有一种阅读的习惯时,你永远不会孤单。当我最孤寂、一个人的时候,随便拿起一本书,如同邀请一位朋友。你可以跟它对话,可以反对他的意见,你可以突然跟他找到共鸣,你也可以把它放下拿起另外一本书,让它插进你们的对话。你永远不会真正的孤单。因此,阅读从来不是一个功利的事业,应该是一种生命方式,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