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读了《西游记》有感(8篇)正文

《读了《西游记》有感(8篇)》

时间: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读了《西游记》有感(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 篇1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我觉得《西游记》是部优秀的浪漫主义小说。作者吴承恩,以他丰富大胆璀璨壮丽的艺术想象叙述了一段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西天取经的故事

西天取经的是由师徒四人组成的一个取经队伍——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为首的师傅是唐僧。人们大多把他们师徒四人看做是性格不同的四个人物,而余秋雨却看出了这师徒四人即可能被处理成在人生行程上的四种态度也可以把这四种态度囊括成能够统一在一个生命体上的四个构件。不仅仅是说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能找到这四种类型的人,而且还能在我们自己的心头找到四种素质。明明是一个人,有时像唐僧那样坚忍持重,有时像孙悟空那样放达自由,有时像八戒那样浮薄庸利,有时像沙僧一样忠厚静穆这种种素质上的轮换融合,对应着客观行程上的九九八十一难,走完艰险而壮丽的人生路程。

九九八十一难,其实是人类自卑局限的外化,战胜外在的艰险,实则是战胜自我,即自我超越。这不正是哲学上自古希腊以来的一个古老的话题吗?

书中的故事告诉我们,目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那千山万水,你得一步一步踩过去。

生存,是一个诠释个人的问题,人生的每一步都得自己去走,去思考,去体验,别人是不能越粗代庖的。

尽管每一个人在少年时期都被劝告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然而别的体验都是别人的虽然再劝告,人们一再蹉跎。

《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篇2

中国,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中国就散发着独特的书香气息。雅致含蓄的宋词,别有一番风韵;朗朗上口的元曲,随乡通俗;更为成熟的唐诗,更是祖国闪闪发光的瑰宝。而《西游记》却与众不同。

从我小时候,便不断接触《西游记》,现在我对它已经非常熟悉了。《西游记》对我来说,就像一杯“浓浓的茶!”虽然猛喝一口很苦,但细品,又有很多感触。

走进那个奇妙的神话世界。“哈哈哈!真有意思!”“呜呜吗!真可怜!”读完后,才觉得很是奇怪一为什么我的心情随着主人公的心情变化。一个又一个迷团像星星般萦绕在我心头,细细思考,得到的只是迷茫,我就像森林里迷失的小鹿,不知怎么办才好。

过了许久,我才发现原因:吴承思生动形象地把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刻画得像坠入书的海洋一样,给人以身临其镜之感。以物喻人、以景衬情对托人物,悲、喜、哀、乐的独特个性与事物相结合,从而使人入迷,叫人情不自禁跟着主人公的心情走。

在《西游记》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孙悟空,他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他生性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正直无私,也有点儿爱搞恶作剧,在三调芭蕉家中发挥聪明才智,借到芭蕉扇,过了火焰山,非常令我钦佩!

如高尔基所言:“本好书,就像在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辈子。《西游记》不论是华美流畅的语言,还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都登峰造极,真不愧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我想:吴承恩先生,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一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也一直激励着我,面对困难与杜折,不放弃,终究会战胜这些困难与挫折。

《西游记》读后感 篇3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人人都爱看,小说中唐僧的原型就是大唐高僧玄奘。我暑假的时候看了介绍玄奘去印度取经的纪录片——《玄奘之路》,不禁被书中的玄奘深深感动了。

玄奘去取经要经过河西走廊,取道西域,最后去往印度求取真经。他实际所经历过的艰难可比《西游记》里的唐僧多多了。唐僧虽然要面对很多妖魔鬼怪,但他有靠谱的徒弟帮忙,有白龙马为他当坐骑,还有观音菩萨、如来佛祖在关键时候护佑他,可玄奘却是孤身一人,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那个时候没有车,没有飞机,全靠他两条腿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他真是勇气可嘉啊!

玄奘吉人自有天相,他好几次化险为夷。经过沙漠的时候,飞沙走石,环境极为恶劣,水在沙漠里面是最需要的东西,喝光了就必死无疑。可是怕什么来什么,玄奘手一滑,行囊里所剩无几的水倒了,他本想原路返回,可走了一会,转念一想:难道就要这样轻易放弃吗?不取到真经我决不回去!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继续向着西方前进,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硬是撑了四天五夜,最后被他的枣红马发现了水源,难道老天爷也被他的执着的精神感动了吗?看到这里,我被他的顽强坚韧的意志力深深震撼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为大唐求取真经,造福大唐的老百姓,这种意志力是多么让人钦佩啊!

我们不应该忘记慈悲为怀的唐僧,更不应该忘记一千多年前,西行路上那个踽踽独行的背影……

西游记的读后感 篇4

在上幼儿园时,我就已经知道了《西游记》,但不透彻,因为那时电视上播西游记时,我看得很不耐烦,十分希望这片子早点播好,开始放动画片。

上二年级时,我了解到了一部分。

现在,我读《西游记》或看《西游记》时,每一次都有感触。

比如说《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次识破白骨精的伪装,救了唐僧、猪悟能和沙悟净。但即使如此,孙悟空救了他们后,不仅不感谢他,唐僧还斥责他。八戒因为吃不到饭,还说蛤蟆、尸骨、还有脊椎骨上刻着“白骨夫人”的字样是孙悟空变的。后两次,明明唐僧已经相信了,但八戒还是不知情,说是孙悟空变的,才害的孙悟空被赶走,其他三人也进了假庙,拜了假菩萨,还被白骨精抓。最后,还是白龙马帮八戒出来,并让他请来孙悟空,才救出了其他二人和白龙马。

他们一路上十分艰辛,一会儿是妖精把唐僧抓走了,之后,孙悟空去化斋时,唐僧又被抓走了,悟空他们又得去就。

这和我们的生活十分不一样,唐僧师徒危险重重,时刻小心周围,连悟空化个斋都要把其他三人推到自己画的保护圈里。而我们吃个饭只是家长去买来菜,再烧好就被我们吃进了肚子里。因此,我们要多学学他们,做一个勤劳的人。

西游记的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完了青少版《西游记》,深有感触。

《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神话小说。这吴承恩的书,一开始就把我们送进了一个神话世界中,一只只、一群群可爱淘气的小猴飞入眼帘,活像三五成群的小精灵,可爱极了!在花果山水帘洞世界里享受着天伦之乐。

过后,凭着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到了天界。看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大闹蟠桃园,把一个好端端的蟠桃盛会给办砸了,才让如来佛祖“关”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漫长岁月就这样过去了,唐僧西去取经,路过此地,听到“师父”“师父”的叫喊,才找到“美猴王”,将它解救出来,收他为徒,取名悟空,一路上西天取经。取经路上,还收了悟能(八戒)和悟净(沙和尚),孙悟空身经百战,在观世音和天上众仙的帮助下,战胜了妖魔鬼怪。

到最后,他们一行到了西天,个个都成神、成佛。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八戒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则为八部天龙,他们都功德圆满。

读了《西游记》,我懂得了——做错不怕,怕知错不改,一错再错。知错就改,也为美德。

看书真好!

西游记读后感 篇6

有人说: “人生犹如一部《西游记》,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就一步步‘往西天而去’,其间的学习与历练,成为智慧与成长的要素。《西游记》里三藏师徒西行取经的历险过程与自我成长,正是人一生经历的最佳写照。因此,《西游记》与其说是一部神怪小说,不如说是一本指导人生的教科书。”

的确,当我们细细研读《西游记》时,就会发现其蕴涵的人生智慧对人们的生活、修身养性以及立身处事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提高自己对欲望的抑制力

在这花花绿绿、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人们靠法律、伦理、道德维持着人与人之间的秩序。每一个人都应当遵守法律、伦理和道德原则,不能见利忘义、见异思迁。否则,社会就会混乱,人类就要自食苦果。当然,由于人们有对利益的需要和欲望,所以,在声色名利的诱惑面前,人们必然会面对原则和欲望之间的矛盾。我们只有把握好原则,不让欲望为所欲为,才能使社会安定有序,使人间充满和谐。

二、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个人在生活中辨认不出真假是非,那么他就必然要上当受骗和铸成错误,使自己遭受人生不应有的挫折和牺牲。社会生活中真伪并存、鱼龙混杂,要想从生活的熔炉中熏陶出一双慧眼——一双洞悉生活、洞悉人性中存在的是非真伪的火眼金睛,那么他就必须在生活中始终保持警觉的观察。

三、坚定自己的意志力

一个人之所以没有作为,并不是因为他缺乏才华和不肯付出勤奋的努力,而是他的心神从来就难以驻足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生活。

但丁曾经说过“上帝的恩惠像一支蜡烛,人的意志像制蜡烛的蜡,人要登上炼狱山顶的上地上乐园,也缺少不得自己的意志。”所以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从现实的生活中去更进一步地锤炼出自己坚韧不拨的品格和意志力,这样才不会因其伴随的艰难困苦和可能遭遇的挫折以及其它美好的诱惑所动摇。

《西游记》读后感 篇7

为了能让我对中国的名著有兴趣,妈妈给我买了四大名著之一的彩绘版《西游记》。它精美的图案一下子吸引了我。拿起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是我国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讲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大师兄孙悟空本领最强,正义勇敢,对师傅忠心耿耿,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二师兄猪八戒虽然个性憨厚,但他是个好吃懒做、爱贪便宜的家伙。三师弟沙僧是个忠厚老实,做事勤勤恳恳的人。他们的师傅唐僧虽然慈悲善良,一心向佛,但他啰嗦、顽固、是个是非不分的人。

这本书不仅图案好看故事情节也很精彩。其中三打白骨精这段我记得最清楚。说的是白骨精听闻吃唐僧肉能够长生不老,于是她就在师徒们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圈套。她分别装扮成一个美丽的少女,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来迷惑唐僧师徒。这一切当然逃不过孙悟空那火眼金睛,他勇敢、机智地同妖怪打斗着。虽然把妖怪打跑了,但唐僧是非不分,听从猪八戒的挑唆,念起了紧箍咒,最后还把孙悟空逐出了师门,回到了花果山。等他都被白骨精抓了起来,才知上了妖怪的当。紧要关头孙悟空不计前嫌打败了妖怪,救出了师傅。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们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读了这本书,我被他们这种包容执着,不畏艰难的精神所感动,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也会勇敢面对、坚持到底、战胜困难。

《西游记》读后感 篇8

在这期间,我读了一本名著——《西游记》,这本书中的故事情节非常引人入胜,让我对这本书都爱不释手。

先容我介绍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吴承恩。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属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接着介绍书中各个人物的特点。孙悟空:本领高,能降妖除魔。唐僧:心地善良。猪八戒:善良,好吃懒做,好色。沙僧任劳任怨,忠心耿耿。这些人物特点使整个神话故事都栩栩如生。

其中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是个狡猾的狠角色,用法力变成了老爷爷、老奶奶和她们的女儿来迷惑唐僧。但还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孙悟空还是用自己的金箍棒把她扮的三个人都打死了。唐僧认为是孙悟空乱杀无辜,猪八戒还在一旁添油加醋,唐僧便念起了紧箍咒。孙悟空疼到满地打滚,最后被唐僧残忍的给赶走了。

看到这里,我觉得孙悟空明明除了一个妖怪,还被人冤枉,我真替他感到可怜。

孙悟空就像钢铁一样无人能比。在这几个人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了,他不仅法力高超,还心胸宽广,足智多谋。啊!每当看《西游记》,我常常会沉醉在这书中无法自拔。

《西游记》中蕴含了许多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有力的代表的著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