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我的一个世纪》读后感(精选2篇)正文

《《我的一个世纪》读后感(精选2篇)》

时间: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我的一个世纪》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一个世纪》读后感 篇1

《我的一个世纪》讲述的是董竹君近百年的人生历程,整本书行文流水,通俗易懂。看完回味起来,心里有种沉甸甸的感觉。

朋友向我推荐此书时,我第一个问题就是8卦地打听“她有老公么……?”朋友说“女强人一般都是单打独斗的”。好像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但从书中,我固执地认为董竹君与夏之时之间是有过爱情的。

他们在危难时相遇相知,携手东渡,困顿时她手工为他卷香烟。即使在离婚时,他还清楚地记得并提及此时,可见他们那时多么相爱。

有多少爱情,输给了婚姻,败给了时间?在儿女成群,柴米油盐的'日子里处久了,女人早已忘记相爱时的心情,他的样子,再多的情感,也在琐碎的岁月中消耗殆尽了。

可是,又有几人勇敢如董竹君,在做了15年家庭主妇后,敢冒天下之不违提出离婚,并独身带着年迈的父母,4个尚幼的女儿,只身离开夫家。

也不知当时是怎样的勇气支撑她,或者是爱女太深不顾一切,只能说对于夏家而言“金鳞本非池中物”,董竹君的能力太强资质太高,封建礼教和夫权制度没办法压制她去妥协。

然而,残酷的世界,生活的压力,岂是想想就能轻松面对的?回上海之初,她不接受与前夫有关的资源和支助。倔强地靠自己打拼,子欲孝而亲不待,双亲相继在贫困交加中离世,隔着书,似乎都能听到她回忆时心碎的声音。

走投无路的她,晚上常常难以入睡,绝望到想自尽,可看着一床安睡在梦中的孩子们,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为母则刚”,董竹君终于在百折千回的努力过后,凭借自己多年的积累,内方外圆的个性打造了自己的酒店品牌。

读完本书,最打动我的并不是她辉煌的事业,耀人的成就。而是她无数次面对绝境不低头,不放弃的坚韧毅力;更是她培养出的一群术业有成,热爱生活的子女。

为了子女,董竹君可谓煞费苦心,从孩子幼小时的精心呵护,成长中的教育培养,成年后的交流沟通,都可以看出她作为母亲,把孩子的成长放在首要位置。加之自己的言传身教,本身就是励志典范,孩子们自然不会落于人后。

孩子是家长一生的作品,更是一辈子心灵的牵挂,老去时情感的归宿,愿孩子们都能被温柔以待,父母们都能得偿所愿。

《我的一个世纪》读后感 篇2

提起上海已经有九十年历史的五星级酒店“锦江饭店”,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少人知道它的创立者——董竹君,竟然是个女子。

1900年,董竹君诞生在上海洋泾滨的一个贫民窟里,她的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个洗衣妇,家里一贫如洗。在她12岁那年,迫于生计,为了给父亲治病,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在青楼里她认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并和他相爱了。她虽然很想做一个良家妇女但是年仅16岁的董竹君并没有要夏之时赎她出来,她不愿意在以后生活中背负一个欠他人情思想,被他人歧视的包袱。她找准机会机智地逃出了青楼。我很佩服16岁的她怎会有如此的心计,一个女子特别是在那一个环境下呆着的女子竟然有如此远大的见识。能遇到一个愿意赎她的人那可是求之不得的事,可她却没有依靠任何人独自跑了出来,逃离了那个苦海。一个多么聪明胆大的女子啊!

她和夏之时结婚之后成了显赫一时的四川省督军夫人,但她不愿意和丈夫整天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也不愿意丈夫沉迷在重男轻女,麻将和***中,带着她的孩子们毅然离开了四川、离开了她丈夫,来到她的老家大上海闯荡。她独力养育的四个女儿都成了栋梁之材,既有八一电影厂的创办人,也有钢琴家,又有纽约图书馆的馆长。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是让他们既注重包装(穿戴打扮),也注重内涵(读书上进)。这一点,也值得孩子们的家长借鉴。作为孩子的母亲她是成功的。

董竹君知道自己也要上进。她和夏之时没有分居以前去日本留过学,又通过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创立锦江茶馆和餐厅。到解放初期,又在人民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创立了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外宾的五星级锦江饭店。在事业她也是成功的。她饭店的标语就是“请把你的满意告诉你的朋友,请把你的不满告诉我们”。

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到1997年香港回归,董竹君的一生历经了晚清、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她从一个洋车夫的女儿,沦为青楼卖唱女;又凭借聪明伶俐的性格,成为“督军夫人”;后来又不堪夫权的牢笼,历尽艰险只身去日本求学……一生风雨飘摇,坎坷不断。但当命运每一次打击她,她都能像凤凰涅槃一样,获得新生。她曾说:“我不向无理取闹低头,对人生坎坷没有怨言。”

在她的这本自传中,我看到的不仅一个女人的传奇,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