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观后感(优秀4篇)》
不文明行为观后感800字 篇1
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到的今天,楼房高了,人民经济水平高了, 一切都高了。但随着社会进步,不文明的行为也多了,这种高了,对社会而言,可以说是“负增张”。所以说一定要制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大声说“不”。
我认为,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按数学术语来说,把‘不文明’的‘不’比作‘负’,自然对社会,学校起着副作用,不利于发展进步,单纯来说,如果硬是把‘负号’去掉,改变本意了,当然不符合实际。再如果,把我们长挂在嘴边的‘负负得正’加以用上,对不文明行为说“不”,负号抵消,得正,不就起着相反作用,不亦乐乎?
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关系重大,想象一下在一个公共封闭场合,人口集中,本来就空气不好,地方拥挤,一个人在其中点口烟,人吸进去的就不止是废气,还有咽气,整个房子乌烟瘴气,谁还愿意带在里面,而吸烟的那个人却 不以为然。相信各位都深有感触。在想一想,违反学校规约,在校服上乱涂 乱画,走在校园外,它代表一个学校的形象,人家看了,会怎么看这个学校。
学校发出倡议,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是一个需要落实,也必须落实的事。标题是‘说’不,但真实意义不仅仅是说,也要尽可能杜绝不文明行为发生。且不说去约束别人,先从自己做起。‘吾日三省吾身’,看看自己一天是否做了不文明的事,想一想身边存在那些不文明的事需要去克服克服它需要一个约束。一个良心,道德上的约束,这是要靠大家的努力。好比说,一个一尘不染的氛围
即使有了垃圾,出于良心的不忍,人人都不会再乱扔,那么,眼前会是一片净土。我们所追求的文明不局限于外在,也追求心灵上的文明,我敢说,一个人连基本的心理健康都不具备,谈何对社会,对他人文明。强加的处分措施,治标不治本,管住一时,管不了他时。某人说了一次脏话,刚批评完,过不了多久又犯,已经是“出口成脏”改不了。如果他在说前,哪怕留一分钟思考,脏痞话说不得,久而久之,慢慢养成习惯,改了,这非一朝一夕,非一次记过所能达到的效果,这是心灵上所追求的,‘大脑——指挥全身运作’心理干净,所作所为会不文明。
《不文明行为大曝光》观后感 篇2
星期五下午第一节课过后,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不文明行为大曝光》视频观看活动。
我们赶紧坐在位置上,安静地看着,心中默默希望没有我们班的镜头出现。老师打开视频,开始播放了,我们目不转晴地看着,生怕落了一个人。第一个镜头是两个小孩在站花坛上,转来转去,追逐打闹,看着他们那样子,我真怕他们一脚踩空,摔落下去。还有一个小女孩,正站在圆石上招呼其它小孩,在上面做许多危险动作。接着,又闪出另一个镜头,是冯俊安和应俊杰几人,他们似乎在抓蚱蜢,走来走去。此时,我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又一闪,镜头到了厕所,同学们觉得很奇怪,老师怎么会拍厕所呢?这也太恶心了吧!可后来的场景把我们震住了:许多门掉了,锁坏了,还有许多没有冲走的“金条条”。大概老师也受不了那扑鼻而来的臭气。
这一幕幕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不文明,说明了我们的无纪律!所以现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让我们告别不文明,告别无纪律!
动物的节律行为教学设计 篇3
动物的节律行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 了解动物的节律行为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潮汐节律的概念及主要行为分类,理解生物 钟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
2.通过对比动物的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潮汐节律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动物的节律行为的概念和生物钟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联想及推理能力。通过练习画概念图,提高学生的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认知技巧。
3.通过观察动物的节律行为,联系人体生物钟,对学生进行生命运动有其内在规律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使学生受到讲科学 、不迷信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有关动物节律行为的系列概念: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的概念和生物钟的概念。
植物和动物在自然界的活动都是有节律的,有的以日为周期,有的以月或年为周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从动物的节律行为开始去认识生物节律,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观点。动物的节律行为是动物行为类型的一个重要组成,动物的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潮汐节律的概念以及生物钟的。概念使动物的节律行为概念具体化了,因而这一系列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对于生活在内陆、没有见过大海的学生来说,潮汐节律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生物钟会有一些理解上的难度,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建议教师结合小学自然课和中学地理 课学过的有关自然界的周期变化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节律行为是对自然界周期变化的适应,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补充相关的地理知识,扶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节课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可以以秋季大雁结队向南飞为例,通过头雁的地位及雁群的组织和通讯方式复习动物的社群行为,并为动物的季节节律埋下伏笔。
2.引入新课:
从大雁南飞适应季节变化属于动物的节律行为引入新课。也可以从自然界的周期变化引入新课。
3.阅读、比较和画概念图:
①浏览课文。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基本内容。
②慢而仔细地阅读课文。细读动物节律行为的概念,把自己感到不易懂的地方划下来,随手记下自己的问题。
③比较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潮汐节律的概念,尝试画动物节律行为的概念图。
④回忆自己曾知道哪些有关生物钟的例子,比较书上所介绍的概念与自己原有的概念有何异同,记下自己的问题。
⑤思考“动动脑”提出的两个问题。
⑥阅读《课外读》,了解鸟类的迁徙行为。
4.小组讨论:
①在小组讨论时,先讨论在阅读课文时各组员提出来的问题。教师在巡视时要特别留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全班讨论时请学生谈谈自己发现的问题和对该问题的假设。
②组内交流概念图的画法。通过交流概念图,交流各自对动物的节律行为的概念的认识,对生物钟的认识,相当于进行自学本节的过程与方法的交流。
③讨论“动动脑”提出的两个问题。
5.全班讨论:
①请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同学发现了哪些问题,讨论的结果如何。教师可以强调发现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书本中、从实际生活中、从社会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②交流概念图,可以将部分学生的概念图画在投影胶片上,或请二三位学生将其概念图画在黑板上,讨论概念图设计的想法,进行自学交流。
6.请学生对本课做小结。教师可以用学生画的被公认较好的概念图做本节的板书,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时完成板书。
下课前再次提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实施观察计划 或完成实验设计,要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或做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
第五节(节标题略)
一、动物的各种节律行为
1.动物的昼夜节律
举例:夜行性动物(猫头鹰等)和昼行性动物(麻雀、蝴蝶等)。
概念:动物在一昼夜中有节律的活动。
2.动物的季节节律
举例:候鸟的迁徙行为(大雁等);鱼类的洄游行为(鳕鱼等);动物的冬眠行为(蛙、蛇等)。
概念:动物随季节改变而发生的周期性行为。
3.动物的潮汐行为
举例:招潮蟹、牡蛎、珊瑚等。
概念:海洋生物与潮水涨退的变化相适应的节律行为。
二、动物的节律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动物随着地球、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步形成的周期性的有节律的行为。
意义: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避开不良生活条件、获得适宜的生活环境。
三、产生节律行为的原因——生物钟的调节作用
概念: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
举例:“调拨”蟑螂的生物钟。
小资料
1.鸽子的飞行定向
鸽子擅长飞行认路。
晴天,鸽子靠太阳和生物钟定向。如果人为“拨乱”鸽子的生物钟,鸽子就不能正确地依靠大阳导航。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鸽子关在暗室中,每天夜间0时照明,中午关灯,将鸽子的生物钟拨快6小时。过一段时间后,早6:00于鸽舍西方80.45km处放飞。该鸽没有向东飞回鸽舍,其飞行的方向是东北方。这是由于该鸽子的生物钟此时是中午,鸽子误以为太阳在南面,按中午该飞的方向,故向东北方向飞去。
阴天,鸽子靠地球磁场定向。若阴天在鸽子颈上系一块磁铁,它们会迷失方向。
2.生物钟的位置
生物钟不是具体的形态结构,而是以生化过程为基础的生理机制,很难确定其在生物体内的位置。用蚕蛾做脑组织的切除、嫁接实验,证明生物钟位于脑中。将一种蜥蜴的松果体离体培养,在其存活的一周内,松果体按昼夜节律分泌褪黑素。鸟类和兽类的一些实验证明松果体有控制生物节律的作用。有些实验证明,哺乳动物的生物钟存在于丘脑中。破坏丘脑的某些神经中枢,可以破坏动物的一些正常节律,如心率、激素分泌节律等。
生物学家推测,生物钟现象可能与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或脂类有关。有人认为,也许动、植物体内有多种生物钟机制,它们共同作用使生物具有适应环境周期性变化的能力。
《动物和行为》教学反思 篇4
《动物和行为》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课本内容进行大量扩充,增加了介绍研究的动物行为学的科学家故事以及尝试研究自己学习行为的探究实验,突出主体性,促进学生在活动学习,在快乐的气氛中更加向往生物学研究。
1、活动引入,一箭三雕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史中的璀璨明珠,其中也蕴含着许多动物行为学的素材。本节课的引课环节采用活动法,“看图片,猜古诗,说行为”。猜谜游戏使学生兴趣高涨,全体参与到课堂;优美的古诗词使学生陶醉在如画的意境中,心情愉悦感悟课堂;说行为活动又使学生了解到动物行为多样性,好奇求知向往课堂。
2、突出主体性
本节课的重点是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同时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采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不同意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积极性,很好的突破了难点。课堂上突出主体参与性,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才能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同发展。
3、注重拓展
为了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动物的`行为,仅介绍课本的几个例子是远远不够的,拓展介绍了鸟类有趣的行为,分析了1970年Harris鸟类迁徙行为实验和洛伦茨野雁印随行为实验,提升兴趣,鼓励学生主动观察、研究动物行为。
4、情感提升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本节课突出体现教育教学(此文来自)的主旨,教育为主,育人为主。学生情感的提升比掌握多少知识更为重要,认识到学习行为的重要性,再来校正自己的学习行为才更有效。因此把情感教育无声的渗透在课程学习当中,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尝试,明确学习行为的重要性,珍惜年少时光,博学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