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海啸奇迹》观后感(优秀8篇)正文

《《海啸奇迹》观后感(优秀8篇)》

时间: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海啸奇迹》观后感(优秀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海啸奇迹观后感 篇1

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亲情,当灾难来临,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太晚,他来得不给你一点点准备,你会发现什么都没有来得及做,除了自己什么也带不走。

这部片子讲的是在巨大的海啸过后一家人是如何用爱和善良去相互扶持,相互感化。通过这部电影,可以明白一个好的教育对于孩子对于社会是多么重要,这样的人又是多么的优秀。

妈妈身受重伤明明可以不去救小天使,她告诉卢卡斯去帮助他;在医院里卢卡斯吓坏了,妈妈告诉他去帮助别人吧(这其实也是在鼓励振奋心理受到打击的卢卡斯)。

灾难很可怕,在天灾面前,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弱不禁风,可是善良和爱很伟大,它让这个世界充满阳光和美好,你笑它就笑,你坚持它就还有希望。

所以,请善良吧,给自己一些勇气,给别人一些温柔。当你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候,闭起眼睛,想一想那些美好的事情。

生活还得继续,不是吗?

海啸奇迹观后感 篇2

《海啸奇迹》选择以现实灾难和真实人物为蓝本,于是人道主义关怀这类常用口吻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是能在爆发点上走多远。影片并没有在叙事技巧上走捷径,而是讨巧的追随一个孩子推进故事。这让本片在讲述一个家庭奇迹逃生之后,还多了一份生命以及成长的敬畏,这也是我在影片结束之后久久不能平静的原因。

影片开场,黑屏与字幕,以及海啸摧枯拉朽的音效,画面纯色的黑暗让人不安。转而一片宁静的大海,呼啸而过的飞机,轰鸣,然后第一场戏发生在降落前颠簸的飞机上。小男孩西蒙被哥哥赶到母亲玛利亚的座位,只因年长的卢卡斯厌倦了弟弟无休止的害怕这个害怕那个,第一场戏里卢卡斯处于成长过渡期的逆反心理形象便被毫不掩饰的勾勒出来。而后影片出人意料的在众人享受热带平安夜的戏里添加了低音提琴为主钢琴为辅的伤感背景音乐,音画对立捏合出的隐隐悲剧气质和亨利与玛利亚之间关于工作的对话,在影片的前十三分钟里始终让故事处于一种压抑状态,为而后近七分钟的海啸袭击场景做了一个极为平滑的铺垫。近十秒的黑屏,跟拍式的近景以及完美的特效,将自然灾害面前人的渺小以近乎残忍的直白展现出来。不安,不适,以及不加掩饰的血淋淋,配合角色颤抖的呼吸,其冲击力让你再玩笑儿戏都很难不被前二十分钟带入沉重而温暖的故事里。

劫后余生的卢卡斯坚信两个弟弟已死,但在母亲的坚持下依然在逃生时救起一名被困的小孩。期间一系列细节让三个孩子中最老成的卢卡斯慢慢转入支撑性的位置上,影片也从一开始的叙述性转而进入镜头跟随卢卡斯的记录性。一边是卢卡斯与母亲在救助医院相依为命,卢卡斯在母亲的鼓励下卢卡斯为伤者寻找亲人,另一边则有父亲亨利与两个小儿子幸存后寻找妻子与大儿子的执着。除却几处小爆发式的煽情,镜头画面的多处逆光与大量跟拍从技术的角度增加了影片半记录式叙事抓人的可看性。导演巴亚纳在《灵异孤儿院》里展现的非凡掌控力在这个温情主打的故事中依然精确无比,而几处恐怖片常见的镜头设定移植到片中也丝毫不见突兀,比如玛利亚隔着帘布看到的亨利的身影这样的画面,同样是紧张到嗓子眼,但最终效果却是浓到化不开的温情。和《灵异孤儿院》一路惊惶到结尾催人泪下一样,一家人重逢的画面更以海啸一般的情绪宣泄让人不能自已。

娜奥米·沃茨,借《穆赫兰道》成名以来从未有过如此狼狈与脏兮兮,玛利亚这个角色的坚持与善意,纵使半程在床,也极为完整的被她演绎出来,对我来说这是其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以后再也不用一想起就联想到金刚女安·达罗了;伊万·麦克格雷格则完全放下英伦美男的行头,灰头土脸的迸发了一场令人为之动容的哭戏;而小男孩汤姆·霍兰德令我们无法忽略其成为一线童星的潜质,真诚而不加修饰的表演让卢卡斯经历骤变而迅速成长的经历变得无比可信而又为之叹服。

影片结束,依然回到了和开头一样对平静大海的航拍,让故事回到一个原点上: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我们又在一起了,一种近乎偏执的家庭观在最后是如此令人艳羡。人与自然灾害的对抗中从未占据上风,但灾难中人们对生存的渴望与对人性温度的无偏差表现,让《海啸奇迹》不再停留在其他灾难电影所关注的幸存力量,影片更多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景仰,愿生如大海,无边际,无极限。

海啸奇迹观后感 篇3

海啸奇迹观后感

400字观后感

《海啸奇迹》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前面灾难场面细致揪心,后面亲情戏煽情催泪,尤其是伊万给家人的电话、三兄弟重逢,那一声“卢卡斯”,是多么地撕心裂肺啊~~~

影片对灾难场面处理得很细致逼真,凸显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无助与渺小,细节处理地相当不错,铺天盖地的洪水场面自然比不上好莱坞的特效大片,但本片胜在细 节真实,洪水来袭各种物件碰撞的音效处理得很好,手术麻醉与海啸袭来的切换拼合的慢镜展示有生离死别的梦幻效果。开头看着娜奥米在水下被虐得那个惨啊,胸 前腿后两处血淋淋的大伤,看着真心是揪心地疼、疼、疼啊,看来在海啸最危险的不是海水,而是随洪水而来的各种尖锐防不胜防的破碎物啊。

一家人都演得很好,娜奥米自不必说,那种创伤与求生欲望通过其细致入微的表演深入到观者的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还有小男主,演得真是太棒了,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表现出的坚定与勇敢很令人印象深刻哦。

1300字观后感

《海啸奇迹》选择以现实灾难和真实人物为蓝本,于是人道主义关怀这类常用口吻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是能在爆发点上走多远。影片并没有在叙事技巧上走捷径,而是讨巧的追随一个孩子推进故事。这让本片在讲述一个家庭奇迹逃生之后,还多了一份生命以及成长的敬畏,这也是我在影片结束之后久久不能平静的原因。

影片开场,黑屏与字幕,以及海啸摧枯拉朽的音效,画面纯色的黑暗让人不安。转而一片宁静的大海,呼啸而过的飞机,轰鸣,然后第一场戏发生在降落前颠簸的飞机上。小男孩西蒙被哥哥赶到母亲玛利亚的座位,只因年长的卢卡斯厌倦了弟弟无休止的害怕这个害怕那个,第一场戏里卢卡斯处于成长过渡期的逆反心理形象便被毫不掩饰的勾勒出来。而后影片出人意料的在众人享受热带平安夜的戏里添加了低音提琴为主钢琴为辅的伤感背景音乐,音画对立捏合出的隐隐悲剧气质和亨利与玛利亚之间关于工作的对话,在影片的前十三分钟里始终让故事处于一种压抑状态,为而后近七分钟的海啸袭击场景做了一个极为平滑的铺垫。近十秒的黑屏,跟拍式的近景以及完美的特效,将自然灾害面前人的渺小以近乎残忍的直白展现出来。不安,不适,以及不加掩饰的血淋淋,配合角色颤抖的呼吸,其冲击力让你再玩笑儿戏都很难不被前二十分钟带入沉重而温暖的故事里。

劫后余生的卢卡斯坚信两个弟弟已死,但在母亲的坚持下依然在逃生时救起一名被困的小孩。期间一系列细节让三个孩子中最老成的卢卡斯慢慢转入支撑性的位置上,影片也从一开始的叙述性转而进入镜头跟随卢卡斯的记录性。一边是卢卡斯与母亲在救助医院相依为命,卢卡斯在母亲的鼓励下卢卡斯为伤者寻找亲人,另一边则有父亲亨利与两个小儿子幸存后寻找妻子与大儿子的执着。除却几处小爆发式的煽情,镜头画面的多处逆光与大量跟拍从技术的角度增加了影片半记录式叙事抓人的可看性。导演巴亚纳在《灵异孤儿院》里展现的非凡掌控力在这个温情主打的。故事中依然精确无比,而几处恐怖片常见的镜头设定移植到片中也丝毫不见突兀,比如玛利亚隔着帘布看到的亨利的身影这样的画面,同样是紧张到嗓子眼,但最终效果却是浓到化不开的温情。和《灵异孤儿院》一路惊惶到结尾催人泪下一样,一家人重逢的画面更以海啸一般的情绪宣泄让人不能自已。

娜奥米·沃茨,借《穆赫兰道》成名以来从未有过如此狼狈与脏兮兮,玛利亚这个角色的坚持与善意,纵使半程在床,也极为完整的被她演绎出来,对我来说这是其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以后再也不用一想起就联想到金刚女安·达罗了;伊万·麦克格雷格则完全放下英伦美男的行头,灰头土脸的迸发了一场令人为之动容的哭戏;而小男孩汤姆·霍兰德令我们无法忽略其成为一线童星的潜质,真诚而不加修饰的表演让卢卡斯经历骤变而迅速成长的经历变得无比可信而又为之叹服。

影片结束,依然回到了和开头一样对平静大海的航拍,让故事回到一个原点上: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我们又在一起了,一种近乎偏执的家庭观在最后是如此令人艳羡。人与自然灾害的对抗中从未占据上风,但灾难中人们对生存的渴望与对人性温度的无偏差表现,让《海啸奇迹》不再停留在其他灾难电影所关注的幸存力量,影片更多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景仰,愿生如大海,无边际,无极限。

1600字观后感

在看片之前,我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个题材不适合拍成电影。首先印尼海啸事件太过惨烈,死了那么多人,再把这件事儿翻出来拍有揭疮疤之嫌。其次,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故事能够撑起一部电影的长度。把这么大的灾难搬上大银幕,对任何一个编剧来说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海啸奇迹》的编剧很聪明的找到了一条路子。他找到了一个在海啸中劫后余生的家庭所发生的真实故事,作为电影拍摄的蓝本。一方面这一家子在海啸中历经千难万险而幸免于难,这样的故事既有煽情的故事点,又避免了让观众再一次感受生离死别的痛苦。另一方面,改编把编剧的重点放在家人的团聚和亲情上面,侧重于家人之间的爱,而非灾难本身所带来的毁灭性打击,符合观众们对大团圆结局的美好期待。

看完整部电影,我的第一感觉是,编剧用尽全力把这个简单的故事撑满两个小时。但由于故事本身过于单薄,编剧不得不运用大量的叙事技巧来弥补故事上的不足和断裂。人为着力痕迹过于明显,以至于让观众的情绪也始终达不到编剧想要营造出的氛围。

海啸奇迹观后感 篇4

这部电影是一部典型的`灾难片。故事非常简单,就是美国有一家人去泰国度假,结果遭遇了20xx年12月26日,人类迄今记录在案的最为恐怖的海啸,三个孩子还有一对夫妻被海啸冲散后重遇。《海啸奇迹》将重点放在了人物的相互关系上,还有对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上。

影片一开始大儿子表现出来的害怕,到后来洪水中母子的互救,到最后的团聚,大儿子起着贯穿影片的作用。他遭遇了海啸之后,救母亲,从怕浑身是血的母亲玛利亚,到无所畏惧地承担一切,可以说影片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画。中间几人分散的时候,对每个人都有描写,充分表达出他们当时的感情。当丈夫班奈特独自一人存活的时候,他内心的急切心情和孤独感,而当他再次看见他的两个孩子西蒙和托马斯时,那一刻的喜悦之情也被表现出来。

但是,最后的结局有点匪夷所思,一家人就很奇妙的重聚了,这有点令人觉得奇怪。还有中间有种恐怖片的感觉。

影片总体来说是很好的,虽然最后有点狗尾续貂,但是也是一部成功的灾难片。不过影片的片名给了很好地解释,海啸奇迹,这样的故事结构,尤其在影片最后一家团聚,不得不说是充满“奇迹”的。

海啸奇迹观后感 篇5

海啸奇迹观后感

《海啸奇迹》前四十分钟无论是人物情绪的铺垫还是海啸、灾难场面的拍摄都达到了很高的标准。一气呵成,毫无瑕疵。

影片开始到10分钟左右,导演运用一系列精〔〕准的小细节来铺陈人物的情绪。如飞机上的颠簸,到达酒店之后并没有入住原先定好的房间,父母不让小孩喝可乐,就连在海滩上放孔明灯的温馨桥段里也穿插着孩子对孔明灯飞行路线所产生的质疑。海啸来临之前,父母因为工作的事情发生争执,焦虑的情绪达到最高点。一切都预示着灾难即将来临。

影片的第14分钟开始,一场大海啸席卷而来。这场突如其来的的灾难一瞬间就把一切都摧毁了。主人公的度假之旅一下子就变成了荒野求生。母亲和大儿子在洪水中无助的挣扎,丈夫和另外两个儿子生死未卜。前面积累的那些不良情绪随着海啸的到来一下爆发出来。在灾难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无助,生死就在一念之间。幸运的是母亲和大儿子活了下来。在面临生死抉择之时,母子俩还解救了另一个小孩。按照善有善报的叙事规律,很快她们也被好心人解救,并送到了医院。

此时影片进行到四十分钟左右。由于前面的剧情非常紧张,为了缓和观众高涨的情绪,以便为下一次的情绪高点做好铺垫。编剧安排了一系列医院里面抢救伤员和寻找失踪人员的过场戏。也许是由于前面的戏份太过精彩,医院里的剧情急转直下,观众的情绪在这里产生了断裂。过于常规的叙事,尤其是那些与主角毫无关联的过场戏看的人昏昏欲睡。编剧在此处安排了卢卡斯帮助他人寻找失踪家属的桥段,想要带动观众的情绪,但是这个事件与这一家人的故事没什么关联,所以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就在我对于剧情的发展感到迷茫的时刻,男主角终于出现,前面平铺直叙的情绪又向着高点攀升。但接下来剧情的重点放在了一家人如何才能团聚上,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这个过程中除了男主角拿着电话飙了几分钟的演技,其余的基本上就是枯燥乏味。

在这个过程中,编剧安排父亲让孩子们和陌生人离开,独自留下来寻找妻子。不知道真实的故事是不是这样。让一个父亲在灾难中离开自己的儿子,这样的安排实在让人恼火。此处的编排明显是编剧不知道还有什么情节点能加入到影片中,而特意安排骨肉分离的戏份。于是这电影的剧情四分五裂。医院里大儿子找不到妈妈,两个小儿子坐在陌生人的车里四处漂泊,父亲则四处游荡,谁也找不到。

影片由一条线,变成两条线,再变成四条线。看的观众眼花缭乱,抓不住重点。

此时能让家人误打误撞的走到一起,成为了我对这部影片唯一的期待。编剧果然也不负我,在影片1小时20分钟的时候,经过一系列巧合和偶然,一家人终于幸运的团聚了。

看到一家人终于拥抱在一起,前面的漫长而枯燥的剧情终于有了那么一点点感动。此处是泪点,不哭这电影就白看了。

当我以为这电影就应该收尾了,可导演又通过演员的想象和回忆,把海啸的场面重新放了一遍。也难怪,海啸那一段是这电影唯一值得花钱去看的理由。

海啸奇迹观后感 篇6

在1996年12月26日,那次海啸夺去了无数认得生命。但在他们中,有一家幸存者。他们历尽艰辛,终于活着踏上了回家的航班。

什么是坚忍?坚忍是在海啸带动木块一次一次给你带来创伤时,为了家庭,为了儿子不放弃希望的勇气。

什么是慈爱?慈爱是当自己浑身浴血,仍冒生命之危去救一个素昧平生的孩子的善举。

什么是父爱?父爱是当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降临时,仍能义无反顾,大义凛然的守护自己的孩子。什么是相爱?相爱是儿子与母亲一次又一次为对方的提示呐喊,一次又一次为了对方而受伤,一次又一次给对方的帮扶。

大爱无敌,即使是海啸也会在这浓厚的爱意下放爱一条生路。当他们一家人再次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时,我们的眼中。

看着这情景,我不禁想起了您------奶奶。您是那么的疼我,可我,却不曾感谢过您,连一句简单“谢谢”也没有。直到您走,我才幡然醒悟,但,已经晚了。

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爱,当有一天属于你的灾难降临时,才不会有更多的遗憾。即使你被撕扯得支离破碎,但,自己放了你灵魂一条生路,一条爱的生路。

爱,很简单,却刻骨铭心。

冰上奇迹观后感 篇7

不追究最深处的意识形态,是拍得很不错的体育励志片。1980年,美国举国颓唐,一塌糊涂,尼克松一塌糊涂,伊朗一塌糊涂,一切和政治有关的东西都一塌糊涂。不过,纽约冬奥会冰球场上,平均年龄21岁的小伙子们竟然在组队几个月后过关斩将,一路走到最强大的苏联队面前。于是,本来和政治没关系的冰球,为了挽救这个一塌糊涂的国家,成了连冰球比赛基本规则都不一定懂的爱国者们最后的救命稻草。当然,既然都拍成好莱坞电影了,那最后米国银一定赢了比赛。不过,我要说的是,如果没有这点一根经的爱国主义,这部电影,连同这段体育史,都会更加晶莹剔透、光芒四射。

Kurt Russell的表演非常好。和这片子的剪辑一样,一直没撒手,又一直很从容。全片最忙的守门员Craig的扮演者第一眼就让我觉得非常熟悉。后来查了一下,果然,是Sex & The City里面Carrie的某一届男友,双性恋的那坨,叫Sean。还有演比赛前几天摔断腿的Jack的那个男生,长得像SATC里面的Smith。蛮有趣的~~~

发了邮件给Olya,问她俄国人今天听见美国人说USSR的坏话会有什么反应。我现在真的很好奇。

另外,片尾的字幕解释了当时那支队伍里的运动员后来的去向。几乎所有人都在自己的行业里有所成就,至少是个合伙人什么的。这又一次证明了我的理论:只要你能把一件事情真正做好,你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那个时代,参加奥运会的都是业余选手。最近看的奥运电影(《烈火战车》《和平战士》)讲的都是业余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故事。我觉得他们的业余身份是电影能够好看的关键所在。我忘记从哪里看到的了,好象是王小峰讲的,今天的奥运会已经纯粹是人类的自虐大会了。说的很对。练个八年半拿块金牌然后就把人生所有的意义都用完了,这种事情想想就很讨厌。不过,奥运会、金牌、意义,这些东西也都已经不太适合拿来“想想”了。

Just do it和Impossible is nothing,把两句口号的内涵和外延挖出来比一比,你就知道哪一个是30岁哪一个是80岁,哪一个是欧洲牌子哪一个是美国牌子了。太明显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只做不想成了一种美德。

Herb教练最后说的那句实在很精彩:现在都是“梦之队”了,可是做梦的空间也就没了。

海啸奇迹影评 篇8

亲情是什么?有人说它是血浓于水的骨肉相连,有人说她是世间至高无上的情感,也有人说是人间最无价的宝贝……说法多样,各有其理。

当我看完了《海啸奇迹》这部电影后,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亲情。亲情是瞬间的内心触动,亲情是不可估计的巨大能量,亲情更是一种永恒的责任。

都说“天灾无情人有情”,确实,突如其来的海啸可以无情,但是人却不可以失去亲情,更不可能离开亲情。

影片对于亲情的细节刻画细腻而感人,给人传递了许多正能量:海啸来临时,父亲紧紧抱住两个小儿子,极力挽救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的担当;汪洋之中,母亲玛瑞亚拼尽全力抱住一棵大树,可当她发现大儿子卢卡斯的踪影时,却毅然放弃救命的浮木,奋不顾身地游向儿子,这让我们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而在母子两人想爬上高树躲避海啸,母亲因腿上重伤,体力不支,无法用力时,是儿子用尽全身力气,又顶又推又拉,最终将母亲转移到相对安全的树上,这份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勇敢让我很钦佩,但他对于亲人的不离不弃更让我刮目相看。如果人人都能像影片中的一家人一样时刻惦记着自己的亲人,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亲人间的相互救助固然令人难忘,但家人间的重逢则更让人潸然泪下。海啸过后,虽然一家人各分东西,但他们彼此的心里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他们彼此不断地寻找亲人,奔波于各个医院与避难所之间,甚至几次阴差阳错地擦肩而过,但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重逢了。当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以他们的成功而骄傲,我为他们的情谊所感动,我被他们的亲情所折服。亲情就是这样,不需要言语,不需要苛求,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亲情弥足珍贵!即使它没有友情的甘淡如水,也没有爱情的轰轰烈烈,但她依然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或许,生活的脚步过于匆忙,有时让我们无暇顾及亲情的存在。那么,请你停下脚步,别等亲情丢失了才后悔莫及!

看过“海啸奇迹影评”的人还看了:

1.电影幽灵公主影评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