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优秀5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本文是人美心善的小编演员为大伙儿整理的《八佰》观后感【优秀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佰》观后感 篇1
晚上去看了八佰这个电影,感觉还是挺好的。讲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后期国民党大部队撤退,只剩一个师独自留守一个仓库里跟日本军交战的几天。仓库地处市区和租界一河之隔,河这边是士兵应对日军残酷围剿,河那边是各种百姓生活,有商铺戏院也有各国使馆人民,大家都在观望河对岸这场战役。
几次交锋的战争场面很震撼,士兵们身绑炮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往下跳的时候,瞬间泪崩。但也有临阵脱逃,临时收编的百姓摇摆不定,对于杀人对于战场充满畏惧,不敢迎敌。感觉挺真实的还原了士兵们的各种心态状态,包括他们聊天时那些话语。不同于之前看过的战争题材的电影。还有一匹白马出境,不太明白寓意什么。
河对岸有战地记者不顾风险进入仓库拍摄,也有召集募捐的女同学冒着枪弹游到对岸送旗子,有老外对赌下一场交锋输赢率,也有对岸高楼里用望远镜观察局势的知识分子。
电影里有一句:战争的背后就是政治,类似这样的一些话。
还有一个片段记得很清楚,有很多百姓排队要支援(需要冒着敌人枪林弹火跑到对岸,很壮烈的行动)报名时需要报哪里来的,听见一人大喊:聊城东昌府区某某某。把我惊了,这不我家乡的人吶~
总之电影拍的很好,很真实。各种视角描述都有。战争场面也挺震撼。值得一看。
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在二环胡同里和管虎导演有过几句近距离聆听和面谈。全然已忘当时的状态模样。
《八佰》观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篇2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呈现的画面,影片一经上映票房就破亿,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单单纯纯的非黑即白,而是掺杂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无意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他们的“黑”在于放弃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幻景,他们的“白”在于愿意为八佰壮士捐物资,在于企盼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
“我不能死,我娘还等着我回家呢。”这是剧中的一个人物端午说过的一句话。由此可见,他们所令人愤怒的“黑”其实是由每个人对团圆尽孝这一期望的“白”所产生的。每个人都有恐惧,每个人的无畏都需要被唤醒。
影片中的苏州河(吴淞江进入上海市区后被上海人称为苏州河)隔开了租界和四行仓库,隔开了浮于表面的繁华与令人战栗的荒芜。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狱,而“地狱”承载的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这一句台词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真正被唤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日本军官和谢晋元团长的会面。身骑黑马的日本军官和身骑白驹的谢团座无疑是影片中一大冲击波,黑暗和光明、绝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转化成日本军官的黑马以及八佰壮士的白驹。而当河对岸租界的民众们看到奔驰的白驹时的兴奋,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则是对希望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对中华民族会重新站起来的坚定。
而影片最后在废墟中踏出的带着血红色的伤口的白驹,则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仍大步昂扬地向未来驰骋而去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那匹白驹,它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中华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佰观后感 篇3
“那边是天堂,这边是地狱。”一句台词,引人深思!同时也拉开了以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场战役——“四行仓库保卫战”为原型的电影——《八佰》。
电影一开头就以一群穿梭在上海郊外场地里的“杂牌军”——湖北保安团。这支让人感觉无组织、无纪律、也毫无战斗经验的队伍,果然在遇到日军后,立马被冲得溃不成军。这无形中好像也在暗示着人们当时面对侵略者毫无抵抗、任人宰割的心理。
这群“杂牌军”们被最后留守在装着不计其数汽油的上海四行仓库的国军88师,与其说是收留不如说是被迫抓住强留下来参与抵抗日军。经历过日军一轮又一轮毁灭性的打击,感受着战友们不断的受伤和死亡,这支“杂牌军”们的心理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当初的如何逃命到最后哪怕是粉身碎骨都要守住阵地,这让租界形形色色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最让我震撼的是:面对日军的疯狂→←扫射,我们勇敢的战士们以血肉之躯护着国旗,坚决不让之倒下。在爆破楼体时,这些勇敢的战士们争先恐后的站出来勇当“自爆兵”。面对日军的疯狂扫射,除了奋起抵抗的士兵,还有租界的同胞们,也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援对岸……
一幕幕,看得我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群当初胆怯、无知、懦弱的普通人,到后来的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真正军人,他们的蜕变感染着我。他们是平凡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以血肉之躯证明着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而今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我们更将努力延续和传承下去……
电影《八佰》观后感500字 篇4
看完这部电影,有种悲痛和自豪的感情从心底里涌动着。我好像透过屏幕,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些战士的勇敢和无畏。这些有血有肉的战士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放弃小家,保护国家,用生命和鲜血唤醒了我!让我懂得了身为中华儿女应该怎么去做。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炸开的钢板,战士们把身上绑上炸药,毅然从楼上跳了下去。他们的牺牲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随着硝烟消失的战士,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
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硝烟飘到眼前,却依旧毫无警戒之心,总以为有外国人保护是安全的。后来亲眼目睹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国家的血肉长城时,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们慢慢的觉醒了,他们就开始自发的为守备军捐钱捐物,接电话向,送国旗和药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场战斗不仅仅是400人的战斗,更是中华人民的战斗。
影片最后,军队需要向租界撤退时,他们面对敌人的疯狂扫射一点都不畏惧,看着战士们身后的血雾,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苟活者在淡红色的血色之中,会依稀看见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将更奋然前行。”没错,在血色之中。我看见了中华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时间。在我胸口燃烧,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且行在血雾之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为是的中国人民!八佰,不仅仅是八佰人, 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佰观后感 篇5
看了《八佰》这部英勇壮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触颇深,内心充满了感慨、无奈、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华时期,由于国力的不济和时局的动荡,国人所表现出的无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的绥靖态度。
影片讲述了在淞沪会战中,为了掩护国民军队第88师撤退、为了唤醒国人的抗日热情、为了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为了证明中国军队还在战斗,国民军队五二四团镇守四行仓库,用鲜血筑起坚实的抗日防线,用区区400血肉之躯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击,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奠定坚实基础,为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侵占全中国的狂妄计划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战役,深入刻画了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军队奋勇抵抗外来侵略,誓死保卫民族尊严的英勇气概,以及中华民族视死如归的坚毅顽强。虽是小战役,却是整个抗日战争的缩影,反映出战争的凄惨和悲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四行仓库里的“八佰”勇士,拼死守卫上海的英勇行为,让人感动,他们的勇气让人敬佩,他们用鲜血铸成抗日战争的坚固长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也彻底唤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气的麻木国人和沉睡的中华民族,彻底改变了世界对日本侵华的丑陋罪恶行为的纵容态度。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军队没有放弃抵抗,他们一直还在英勇地战斗,“中华民族没有亡,中国没有亡!”
影片深入刻画了租界区歌舞升平、霓虹璀璨和仅一河之隔的四行仓库内悲惨壮烈、血肉模糊的强烈对比,展现抗日战争时期旧中国的没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松散、涣散,国家存亡岌岌可危。国家太需要一场英勇悲壮的战斗,来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来震慑外来侵略。此刻,四行仓库里的“八佰”勇士浴血奋战,保卫家园的壮举,正当其时,在淞沪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势。
影片塑造了国民军队宁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无数被卷入战争的普通百姓的视死如归。在这“八佰”勇士中,很多只是“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很多还只是孩子,但面对国耻家恨,毅然选择捐躯报国,捍卫民族尊严。虽无名于史册,但他们誓死抗争的勇气和决心,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不朽丰碑上,烙在了祖国人民的心中。
当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旗帜,虽千疮百孔却依然屹立在四行仓库顶上时,当租界的铁栅栏伸出国人接纳的双手时,中华民族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