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人们世代,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知道我们的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典籍里的中国》以新的方式让我们识读《史记》,撒贝宁带领着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向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开记传体先河。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司马迁及其父两代人竭尽毕生精力,著成此书。
通过《史记》,我们看到了集崇德尚武,勤政爱民于一身的轩辕黄帝,统一了中原部落,成为中华的人文始祖,为华夏民族树立楷模。透过《史记》,我们看到了千古一帝始皇的丰功伟绩,统一天下,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也因秦暴政二世而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平民义举立传,这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蔺相如以国家大义廉颇负荆请罪,先国家之急而后私 张骞凿空,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贯穿东西,联通中外的丝绸之路,20xx多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官方的中外交流之路,与世界连通……
你也许没有读过《史记》,但你绝对听说过这些故事,完壁归赵,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约法三章,一言九鼎等一系列出自《史记》的故事。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两代人的豪情壮志。司马|牢记父亲之教诲“修史是司马家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名位评高下,不虚美,不隐恶,如实反映历史真实情况,鲁迅先生赞美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往今来使芸芸众生无不从中受益。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2
之前对王阳明的个人经历略有了解,通过本次看《典籍里的中国》最后一期,演绎了王阳明的一生,比起看书,给人视觉的冲击确实大一些。
王阳明,生于书香门第,父亲王华是状元,所以少时成长家境优越,除了读书写字,他也喜欢舞刀弄枪排兵布阵。但在朝廷供职之后,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得坎坷。上书谏言,被廷杖三十,险些毙命。侥幸撑下来还被贬去贵州边远地区。途中宦官也派人杀他,不过未能得逞。去了贵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这样多舛的命运的折磨下,他也没忘记少年时立志做圣贤的志向,先贤的教诲也谨记于心。他一遍遍追问自己什么是理,什么是道。最终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后继续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从此一生践行。
我们偶尔会抱怨自己起点不高,不能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好的家庭里。在看王阳明的一生的时候,从结果来看,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顾其过程,极其艰难。一个状元的儿子,自己也中进士入朝为官,却被打个半死,还要贬去偏远地方,这种巨大落差对一个人的身体的精神打击是致命的。起点高,也意味着摔得重。如果是块土,摔下来可能也就散了,变成泥。如果是个皮球,摔得越重,弹的越高。问题是,你经不经得起摔。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为他是圣贤,所以能讲出大道理,能够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为,他经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后把这些经历说出来,也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以教化众人为己任,最终才得以成圣贤。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3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 《尚书》破壁而来。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4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晚黄金档,《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象级爆款,也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3月7日晚8点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在央视综合频道与观众再续“经典之约”,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通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典籍——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节目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游历于时间的长河。他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遇见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而后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
这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
此外,舞台对《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里,宋应星没有被打倒,他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追求的路。
穿越——
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
你能想象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吗?跨越多个朝代、发起“古今互穿”模式的第一期节目《尚书》,已然让《典籍里的中国》成为观众眼中的“穿越高手”。
在《天工开物》这一期里,老年宋应星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带领下,感受300多年后的“天工开物”:他昔日从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赶考路,如今坐上中国制造的高铁仅需3个时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国人自己造的C919飞机,则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当听说后世造的大火箭“长征”号可以把月球车载到月亮上,“奋斗者”号深潜器可潜入大海万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他心心念念的“乃粒”,他既惊讶又欣慰地连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
尝试——
典籍“知识坚果”
全新亮相的《典籍里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着力从这些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钩深致远的求索之中,让年轻人和全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以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天工开物》全书共18卷,123幅图,初版距今已有近400年。其中,不论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还是制取海盐、炼铁纺织的精巧技术,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做客本期节目,在访谈现场为观众精炼讲解《天工开物》的意义和内涵。他们从神农氏、后稷、宋应星讲到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追梦人,从《天工开物》论及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典籍里的中国》让人们看到,科学精神、创新基因一直以来都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继往开来,传承不息。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5
一部名著,延续千百年,历经三代名人之手;一种精神,传承无数载,受尽风雨永垂不朽,这正是最近一期《典籍里的中国》的主题《周易》。
《周易》分为《易经》与《易传》,相传我国对于天道的研究最早追溯至上古伏羲,而中古时期的周文王结合前人研究与个人见解,著成《易经》;近古的孔子及弟子,为《易经》作注而成《易传》,经传合一,终成《周易》。
司马迁曾道:“文王拘而演周易。”在文王父亲季历时,商王朝就封他做西方诸侯的首领。而后周文王父亲被商纣王杀死,文王继位。因为文王十分贤德有礼,许多贤人志士前来投奔他,商纣王出于忌妒,将他囚禁于羑里,并来害了他的儿子。然而,周文王在如此绝境之中仍然没有放弃,而是潜心钻研先祖伏羲留下来的天地大道,完成了《易经》。这就如同司马迁后面所说:“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古时的志士们尚能在如此绝境中完成巨著,我们就更不应该为了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放弃目标!
犹记得我第一次看关于《周易》的书籍时,书上全讲的是八卦风水,晦涩难懂,于是我很快就不看了,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听到《周易》里的两句话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显然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习天,以自强不息;学习地,以厚德载物。那么,这做人的道理与我先前看到的八卦、占卜大相径庭,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孔子之前,《易经》大多是讲天象与自然;而在孔子对其深究并著成《易传》后,《周易》便开始偏向于关注内心与伦理,孔子促使周易》由占筵之书转为义理之学,对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易》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学习“天”,因为天始终刚劲坚挺、运转不息,是君子的表率,它也从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如同我们的人生,在逆境中也要坚持理想,坚持信念,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认为,每位华夏儿女都有责任将《周易》带给我们的自然规律,生存之道,做人之道传承下去,将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6
《天工开物》这本书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我看了书,感到涉及面广,虽然是文言文,但有译文,注解,并配有图,图文并茂,虽然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但传承到今天仍然有一定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是被广大知识分子普遍认可和遵循的“铁律”,凡是稍有志向之人,都会饱读诗书、参加科考,希望仕途亨通、光宗耀祖。
三百多年前的宋应星刚开始也是如此。29岁的宋应星考取了全省第三名举人后,自己倍受鼓舞,然而接下来连续五次会试都名落孙山。这对当时还一心追求功名的他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后来他转向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学问,向底层劳苦群众请教,立志有所建树。
当宋应星把志向从科考转向实学后,他便开始了不懈的实践和奋斗。他走遍南北,勤耕播种,向各类人员请教,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记录,终于完成《天工开物》的书写作。
宋应星这种永不言弃失败,努力奋斗直到成功的精神是值得学习发扬的。
贝多芬言:"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才会有成功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你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