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精彩28篇正文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精彩28篇》

时间: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 1

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数千里之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厂35车间机加七组数控车工何小虎正看直播,只听解说道:“神州十三号不仅是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飞船,还是返回最快的飞船,从1~2天缩短到8个多小时。”何小虎感到无比喜悦和荣耀。

因为运载飞船的火箭“心脏”——液体火箭发动机,由该公司研制,其中,发动机燃烧系统相关产品作为“心脏之中的心脏”,便出自何小虎及其工友之手。

多年来,何小虎参与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和空间站建设等生产任务,一次次成功“飞天”,令中国航天事业的“心脏”更加强大。

续传承,特别能吃苦

“师傅,我们用什么设备加工航天领域最精尖深的产品?”大学毕业,进厂第一天,何小虎问师傅董效文。

真正走进车间,何小虎“被泼了一盆凉水”,他看到有的车床清晰写着“1967年生产”。师傅看出了他的沮丧,指着墙说:“生产航天领域的产品,我们靠的是这个。”何小虎看过去,墙上是一行大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入职第一课,由被誉为“航天钻头”的全国劳模曹化桥开讲。何小虎记住了两件事,一是曹师傅可以在太空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部件喷注器上,钻出2000多个不同角度、直径的小孔,最小孔直径只有0.12毫米;二是为了保护视力,曹师傅几十年如一日不看电视。

后来他才知道,他们那个车间被誉为“劳模工匠的孵化器”,有一种精神在传承着。何小虎有了目标和方向。

何小虎开始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和实践。那几年,他经常满脸油污、浑身沙砾,鼻子里都是灰土。他从基础做起,泡在车间里反复做零件、磨刀,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学习,找各个师傅请教——那是最苦的几年,也是进步最快的几年。

“踏实、勤奋,又善于思考和总结,陕北孩子的拗劲、韧劲,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董效文说。

苦心人,天不负。2016年,何小虎首次参加国家一类大赛,荣获陕西第一,全国第四,这是陕西参加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2017年,中国大能手选拔赛,他成为陕西入围全国十强第一人。2018年,32岁的

大国工匠观后感 2

3月1日晚上8点,我收起前一日值班的疲惫,打起精神观看了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国工匠》栏目。我敬佩这10位在自己国家不同行业领域干出卓越成绩的大国工匠们,我感动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出的每一步,付出的每一份艰辛和努力。

他们当中有为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天眼”射电望远镜装配人,有焊接火箭发动机和高铁的大师级人物、被誉为“世界带电作业第一人”的特高压带电检修工和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也有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复保护专家,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垄断的技术工人和扎根野外勘探一线和大漠油田的顶尖工匠。他们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攻坚克难,有的几乎用一生都在为国家、为民族的事业和腾飞默默奉献着。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祖国今日的自立自强,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行业接班人。

从一名焊接绿皮火车厕所水箱、饮用水水箱的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的李万军,他的父亲的一封家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儿子,脏或累,活儿总得有人干,要让老百姓坐上世界上最好的高铁”。我不禁想到自己,4月,我由白班岗位调至三班倒岗位值班至今,我从开始的业务“小白”逐渐成长为能胜任工作的铁路通信人。虽然值班时常会很辛苦,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在一次次设备检修、故障(告警)处理和应急演练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积攒经验,坚信着自己所选择的铁路职业和一个合格铁路人应有的能力和责任。

大国工匠观后感 3

手指触摸测量如透视般精准,挑战数控机床下刀依然完美;自制改进工具数百件,加工精度逼近零公差;人民币人像雕刻顶尖高手,使刀成圣同样可换笔夺魁。工匠追求,艺无止境。

哈尔滨电机厂为水电站生产核心设备,其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叫做弹性油箱,它的品质关系到整座水电站的安危。生产这样的关键设备,自然要靠顶级高手,这就是车工裴永斌。30年,裴永斌练就了一身绝技。不断进取是裴永斌成为顶级高手的最大诀窍。从1995年第一次接触弹性油箱加工开始,裴永斌就在不断突破各种技艺瓶颈。现在需要使用数控机床加工弹性油箱,裴永斌依然充满创新精神,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越来越接近完美。中国制造就在每一个工匠具体而微的自我超越中走向更高层次的中国创造。

今天,歼15舰载机上,有近70%的标准件是方文墨所在的工厂生产的,那些担当大任的小零件,是方文墨和工友们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他们助力中国战机一飞冲天,惊艳世界。在全球军机发展背景下看待中国歼—15舰载战机,都堪称奇迹。

苦练的积累成就了马荣炉火纯青的雕刻技艺。她的作品逐步应用在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5元和1元票面之上。不能在时代的发展面前逃避,更不能让人民币雕刻水平的国际声誉受损,这是马荣和同事们达成的共识。他们最终下定决心,从零开始。人们说,货币是国家的名片。它是一个国家技艺文化与艺术文化的融汇结晶。如今,马荣已经可以带着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凹版雕刻技艺成就,远涉重洋,为世界同行讲述中国工匠超越自己,融入世界技术浪潮的故事

一代代中国工匠在勤学苦练中成就自己的技艺,以中国制造来共同制造中国。同时以永不懈怠的跨越精神,超越自己,创新事业,既追随时代,也推进时代,以新意永续的中国创造来创造锐意进取的中国。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在这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现在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大国工匠》观后感 4

今天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看完之后感慨很多。

大国工匠,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蜜蜂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等等。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2.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高凤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术,不由人不折服!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是践行劳动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我以后一定努力好好学习,学习他们的刻苦认真精神,把这些精神应用到我的专业课学习中来,刻苦扎实的学习专业课知识,在实训时积极认真参加实训,多练习,以创造出一个优异的成绩而努力!

大国工匠精神作文 5

工匠,并不陌生,但你了解过这个职业么。——题记

世界上各种职业千千万万,大到从这个国家跨越到另一个国家,小到从总裁到收废品。然而,工匠你懂么。工匠,只是那么简单地动动手就好了?并非,要是只要动手做一件成品出来,我也会,找几块木板随便钉一钉,不一样是成品么。做工匠事业,首先得有一定的基础,一定的实力,还要有一颗细腻的心,遇上脾气好的顾客算是幸运的了,要是遇上脾气暴躁,爱挑人毛病的顾客不就倒霉了?动不动给你扣一半钱,那还是轻的,重一点直接扣光。那还活不活了?

工匠并不特别,一双手,一颗心,一个大脑,就这么做着工作,我们一样。一双手,一颗心,一个大脑。也只是一些细节罢了,工匠的手伤疤许多,旧的未好新的又来。一日复一日,手就变得“坑坑洼洼”了;工匠的心细腻的多,一个好的成品决定权在工匠的心。细心耐心一些,没有什么做不好;工匠的大脑变化多样,想象力丰富,因此才能铸就那么多精致的雕刻等作品。

有一种坚持叫工匠;有一种美德叫工匠;有一种智慧叫工匠;有一种朴实叫工匠;有一种巧夺天工叫工匠;有一种勤奋叫工匠;有一种情怀叫工匠。

工匠朴实勤奋的可贵精神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要把它发挥到极致,所谓工匠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下去。就好似那苍天大树,从幼苗一步步成长。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时刻保持细心的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人们常说巧夺天工技艺精湛,却没有想到前人的成语是指谁。后人往往是误解了前人意味深长的语句。

大国工匠心得体会 6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获得了国际影响力,中国电影人也跻身世界顶级制片阵营。其中,《大国工匠》这部影片无疑是代表作之一。我在观看这部电影后深受触动,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将从导演对历史故事的创新、演员的出色表演、电影所传递的正能量、以及电影的审美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来谈谈我在观看《大国工匠》后的心得体会。

首先,导演对历史故事的创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国工匠》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49年的新中国建立初期,讲述了一个幕后英雄的故事。电影以普通工匠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与传统的历史片不同,导演通过塑造主人公的形象,将工匠的精神内涵融入到电影中,使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工匠的价值和力量。

演员的出色表演是影片的另一个亮点。在电影中,无论是饰演主角的李易峰,还是饰演配角的吴京等,都展现了出色的演技。李易峰在电影中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中,他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形象。而吴京在影片中的角色则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名顶级动作演员的实力。演员们的出色表演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工匠们的辛勤付出和坚定信念。

此外,影片所传递的正能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电影中展示了工匠们为了完成任务不畏艰险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影片中的主人公们追求卓越和完美,他们对工作负责任、始终保持激情和专注,这正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学习和追求的品质。

最后,电影的审美风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导演运用了大量的特效技术,将历史场景和现代科技完美结合,使电影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此外,电影中的每一帧都经过精心构图,每一个细节都具备美学意义。影片的每一处场景设计都独具匠心,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美的享受。

通过观看《大国工匠》,我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个中国观众,我为中国电影的壮大和进步感到自豪和骄傲。我相信,在中国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下,《大国工匠》只是众多代表作之一,未来还有更多精彩纷呈的电影将会出现。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更多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电影作品,让更多人认识和理解工匠这个高尚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希望中国电影能够继续前进,成为世界电影的领军者。

大国工匠观后感 7

在观看“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晚会的时候,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些了不起的工匠们几乎都很陌生,这主要是他们都是在一线默默的奉献,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没有像那些戏子一样整天出来制造各种头条,但他们确实是新时期最伟大的人。他们自各自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却无怨无悔,不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有几人能做到,他们拿着普通人的工资,和那些动辄上亿的戏子们比起来,祖国和人民简直就是在虐待他们,可是谁听到过他们在媒体上发过恼骚,就这一点来说,全国人民都该向他们说一声“辛苦了,幸亏国家还有你们”。

第二个印象是这些“巨人”们都已经慢慢老了,不知道在他们之后谁可以担起这重任,国家真的离不开他们,难道你真的觉得戏子和房地产可以立国吗?很显然不可能,国家真的要强大就必须要有这样的巨人一代一代的传承,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稍不注意就会被别人落下,而祖先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国家有义务给这些工匠创造最好的条件,让这些尖端技术不断传承下去。

最后一点印象就是,中国虽然现在的整体经济号称世界第二,但是我们的制造业却还相当薄弱,比如简单的印刷机,目前基本被国外的海德堡、小森、曼罗兰、高宝等垄断,稍有实力的都是用进口的,哪怕用进口的二手货也比国产的强;被称为“工业之母”的机床更是长期被国外垄断,国产的水平与德国、日本等相差至少20年。国家真正要强大就得把工业做大,而要把工业做大就离不开人才,像今晚这些站在舞台上接受万人膜拜的工匠更是不可或缺,希望国家加大投入,给这些工匠们创造条件,把国家建成世界最强。

大国工匠观后感 8

观看《大国工匠》纪录片后,内心无比震撼,我从中看到了一个个工匠的典范,他们用敬业奉献、笃实诚信、执着坚守的“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

参加工厂组织的弘扬“工匠精神”系列活动后,我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工匠精神”不仅仅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更是一种执着、专注的精神和信仰,应� 如何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成为一名“工匠”?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摆正心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工作中,虚心向周围的优秀同事学习,时刻保持学练积极性,将严谨、专注、坚持、敬业等精神,内化为个人素质,外化为实际行动。

其次,要强化自身质量意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本,直接关系到公司的。信誉和形象。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米面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疵点,专注细节、专注品质,将质量第一的思想谨记于心,践之于行。

第三,潜心钻研,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工匠之所以能成功,不仅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更需要勤于钻研、持续创新。只有把创新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冲劲、韧劲,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有所突破,打造出让客户满意的精品。

《大国工匠》观后感 9

《大国工匠》纪录片宣传片讲述了在许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贡献社会的故事。通过观看《大国工匠》,对我的感受颇深。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徐立平:是中国科学航天集团公司的高级技师,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他还是将生命抛在脑后,继续坚持着他的工作。这就是他—一名朴实无华,为航天工程默默奉献的航天工人。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工匠精神,它如同辰星,耀眼无比;它如同一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它如同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大国工匠的精神。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一点点的积累,一点点的进步。不断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以满腔的热血迎接崭新的一天。

写大国工匠精神的作文 10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介绍了一批国宝级的顶级技工,在社会上引发了热烈的反响。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对国家作出了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巨大贡献。他们和我们一样岗位平凡,都有着相似的舞台;他们和我们一样每天操作机械设备、挥舞榔头、手握焊枪……,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孜孜以求,技能超群,跻身于“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现代文明之所以伟大,在于工业之神奇,工业之神奇,在于一双双灵巧的手,正是这一双双灵巧的手,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大国工匠”的辉煌无疑唤醒我们,我们的制造型企业,一定要大力提倡“工匠精神”、深入深度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

作为制造业的小康工业,29年来,我们在集团董事会英明的战略决策下产业不断升级,我们用辛勤劳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时期,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还缺少“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这种工匠精神,让我们在岗位技能上发挥极致,成为生产技术上不可或缺的高级人才,成为小康工业的脊梁。

小康集团旗下产业众多,各个领域里施展才能的机会不少,又至集团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发挥才能,在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释放自己的光彩。我们每天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每天都应该有新的进步:握产品的手更加灵巧了,组装零部件更加熟练了,下线的产品也更加精美了,这些技术都是我们自己能够锻炼出来的,熟能生巧,巧能生妙。那些大国工匠哪位又不是从平时工作中练就出来的?他们之所以出类拔萃、不可替代,他们有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只有敬业才会让自己出类拔萃,不要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才能成为公司里不可或缺的人物,成为岗位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超越平庸,选择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这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至造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

我们的个人发展与小康愿景密不可分,小康的强大和我们员工幸福紧紧相连,我们必须要以主人翁的精神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素质的劳动者,正是人格化的“第一生产力”。今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亟须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精英。而于个人而言,在技术技能领域发展,用技术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也会如鱼得水,也是重要人才、也是前途无量。即使我们有些岗位不是从事技工行业,也要发扬“工匠精神”,坚持在本职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小康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国工匠观后感 11

看完《大国工匠》片段后心中是满满的自豪之情,对自己作为一名铁建人、工程人、中国人,而感到庆幸。

这段影片以颁奖形式,向我展现了近几年来中国极速的发展和其取得了一件件非凡的成就。通过这段影片,我知道了中国在近几年内获得了许许多多的世界第一,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而这些好成绩的背后,靠的不光光是党和政府,更重要的则是在每个岗位上坚持奋斗的工人。正是因为他们一心为国,一丝不苟的精神,这才造就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中国的经济才能达到如此的高度,他们也值得我们学习。而看完这段影片,我不禁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我们的国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也有一个好的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不思进取,回馈祖国。

主持人的声音还不时地在耳边回馈,介绍一段有一段的中国建造,从无到有从贫穷到富裕到引领世界,真真切切的从我们实际当中反应出来,感人的一幕幕震撼的一幕幕,历历在目回望厉史,这些光辉成就,是用多少代人经过多少年的艰苦奋斗,才创造如今令世界惊叹的中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此感到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为那些默默奋斗的工作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是他们的艰苦奋斗,是他们的追求完美,是他们的默默奋斗,才换来如些令人惊叹的新中国。在这新时代的新中国,我们拥有的比以前的建设者更为先进的技术踏着他们的脚步奋勇向前,有他们的不怕吃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我们又有何理由不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呢!

最后,不得不说,一个个沉甸甸的奖杯背后付出的汗水而留下他们一双双写满故事的手印,中国不会忘记 历史不会忘记。

大国工匠心得体会 12

“大国工匠”阎敏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和技能创新能力的匠人,他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中国工匠的杰出代表。该称号表明了国家对工匠精神的肯定和表彰,也促进了社会对工匠的认识和尊重。在本文中,我们将聚焦于阎敏的成长经历、经验和技能,探讨他的成功的原因以及相关体会。

第二段:阎敏的成长历程。

阎敏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在孩提时代就展现了超凡的天赋和敏锐的观察力。经过多年的勤奋努力,他不仅学会了修补和制作木船,还独立设计和制造了自己的木船。他在后来的多个领域都有过成功的经验,包括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等,因此他可以成功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创造出有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获得了诸如“中国电子工匠”和“上海市技术发明大奖”等荣誉。

第三段:阎敏的成功秘诀。

阎敏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热忱和愿望,实用性和独特性,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等。阎敏一生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是成功的基础,并驱使他解决各种挑战和困境。此外,他的各种创意和成功的实现例子都是很实用且独特的,这也是其得到行业认可的原因。创新和动力是阎敏事业的核心,他肯定人工智能、加速器以及激光等技术将会在未来推动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

第四段:体会和启示。

阎敏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展示了工匠精神和技能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他在实际工作和职业生涯中的经历和教训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参考。具体而言,阎敏对创新和创造、坚韧和崇高的目标、尊重和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塑造了许多成功的匠人。我们应该尊重及学习匠人精神,发扬匠人本色,加快提升创新力和技术实力,应严格遵守技术伦理和规则,并切实落实自身责任和义务。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大国工匠”阎敏的优秀表现和成就代表了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他的获得的成就、所经历的困难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都将对我们所有人产生深远和积极的影响。每个人都需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专业知识基础,鼓励和支持新的科技与技能,并通过合作,推动各个行业的持续成长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当前和未来的挑战,并更好地服务于全体人民的利益。

写大国工匠精神的作文 13

当前,“工匠精神”重新回归我们的视野,成为各行各业追求卓越的代名词,彰显出了独特的时代价值。在文艺界,工匠精神也被关注和热议,人们都在呼唤文艺百花园中的“大国工匠”。笔者认为,在文艺创作中要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须锤炼好禀性、耐性、韧性、心性这“四性”。

锤炼精益求精的禀性。文艺创作如同耕耘,容不得半分懈怠,唯有满怀敬畏之情,躬耕其中,秉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有好的“收成”。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精耕细作、厚积薄发的结晶。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就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鸿篇巨制《红楼梦》。今天有一位编剧叫高满堂,为了创作《老农民》,花了5年时间,走访6个省,采访了200多人,才成就了这部史诗般的作品。《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离开了切磋琢磨的细功夫,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粗制滥造,只能徒增文化垃圾。

锤炼甘于寂寞的耐性。文艺创作是一场苦旅,静不下心来,耐不住寂寞,就不可能有所建树。作家严歌苓说她写作是“自讨苦吃”,“一直到现在一天不吃点苦,给自己没法交代”。也许有人会不理解甚至嘲笑作家的这份痴迷、傻气,殊不知,“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虔诚的热爱,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其间的孤独与寂寞便不再沉重,反而化作了一种云淡风轻。在这样的精神境界下,才会有尘世喧嚣中的默默耕耘,才会有众声喧哗中的清净自守,才会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问世。

锤炼锲而不舍的韧性。艺术创作要经历一个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摸索。面对创作过程中的各种瓶颈、挫折,没有直面失败的勇气、没有锲而不舍的坚持、没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就不可能达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境界。自媒体人罗振宇非常形象地用“死磕”二字来定义互联网时代的工匠精神,在艺术创作中,又何尝不需要“死磕”精神呢?有了“死磕”精神,才会几十年如一日钻研、深挖,才会有技艺上的日臻完美、纯熟后的推陈出新。

锤炼淡泊名利的心性。“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文艺工作者不能简单地把文艺创作视为赖以谋生的手段,更不能作为沽名钓誉的工具。当前我国的文艺创作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沛期,但量的增长并不代表质的提高,真正有情怀、打动人心的作品还不多。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感慨:“在相当多的剧作中,我们看不到艺术家的个人冲动,却可以一眼看出遵命之作、受命之作的明显痕迹,看到赚钱捞钱的强烈欲望和非审美的功利欲望冲动。”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文艺工作者不能随波逐流,而应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把浮躁的心静下来,认真严肃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这才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有的使命和担当。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创作的态度,更是一种做人的态度。艺品如人品,如果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都能够锤炼“四性”,塑工匠精神、讲责任担当,我们的文艺百花园何愁不能繁花似锦。

大国工匠观后感 14

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工匠”为全国人民介绍了8位劳动者的楷模事迹。

在观看时我首先了解了“大国工匠”的含义,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包括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等等精忠报国、匠心筑梦的工匠精神。

他们都是工作在普通岗位的平凡劳动者,在千锤百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摸索刻苦钻研的努力使他

看着他们的事迹我想到主持人崔永元对几年前一位明星获得“国家精神造就者奖”的十字怒怼,一个真敢发,一个真敢拿。还有当下某些年轻人疯狂追星的无知之举令人愤慨。因为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的。成就和发展是靠无数个在平凡岗位的劳动者不断创新,不畏辛苦造就的。

我是一名最普通的煤矿职工,工作在装车线上,为销售煤做一点小小的贡献。认真学习工作知识,正规操作,听从领导指挥是我的工作态度。

每个工作前的班前会上科领导都会把在矿上领会到的关于安全生产,搞好环保的文件和精神及时讲给我们每位职工。我把这些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认真打扫卫生,装车时按岗位操作规程作业,听班长指挥,不马虎大意。井下工人辛苦采到的煤我们都会认真装车做到多销售,为煤矿为家庭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通过这次观看,我感受颇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要求自己学习他们的“匠心精神”,从每天的工作做起,从每一处小事做起,认真。踏实。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按岗位规程操作,做到让家人放心,领导放心。

大国工匠观后感 15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质高文化之外,还需要拥有不畏艰苦,奋战一线,努力创新的钻研精神。在2019年三月一号晚上观看的央视颁奖典礼中,给我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技术强国"。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钻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令我震撼的是见证高铁技术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的"中国速度"─李万君。“技能报国”是他终生夙愿,“大国工匠”是他至尊荣光。多年的勤学苦练,李万君把焊枪使得出神入化。两根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可以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不留一丝痕迹;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李万君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而后,李万君又带领团队攻克了美国纽约地铁列车转向架焊接难题,通过32道焊接把4厘米厚的钢板严丝合缝地焊在一起,用超探、射线技术检测也看不到任何缺陷。这样的技艺令我们叹为观止。

我作为一名入路三年的职工,不禁反思我与他们的差距,他们有对技术的不断钻研,有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在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还有身上所传承的工匠精神,我们作 在31年的长期工作中,他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练就了过硬的焊接本领。他同时拥有碳钢、不锈钢焊接等6项国际焊工(技师)资格证书。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MAG焊、TIG焊等多种焊接方法,平、立、横、仰和管子等各种焊接形状和位置,他样样精通。

李万君根据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特性发明的“新型焊钳”,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并被推广使用。2012年,李万君针对澳大利亚不锈钢双层铁路客车转向架焊接加工的特殊要求总结出的`“拽枪式右焊法”等3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0余万元。

李万君在出口伊朗的单层轨道客车转向架横梁环口焊接中,首次使用氩弧焊焊接方法,并成功总结一套焊接操作步骤,从而填补了我国氩弧焊焊接铁路客车转向架环口的空白,同时也为我国以后开发和生产新型高铁提供了宝贵经验。

被称作“国家名片”的核电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地方,有这么一个人,他和核燃料打了20多年交道,全国一半以上核电机组的核燃料都由他来操作,他的团队是国内唯一能对破损核燃料进行水下修复的。他便是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乔素凯。

大国工匠观后感 16

整日面对的是开山破土,稍有不慎,便会面临隧道坍塌,生离死别。

“我不冲就没人去冲,,他们也怕,不敢冲到前面,只有我们爆破工才能冲到前面。爆破工的工作就是排除危险,冲在最前面,开路先锋中的先锋。”

当我们舒适安稳的坐在高速行驶的铁路上,我们不能忘记那如山崖伫立,如长松挺身的爆破工们。

徐立平所在的工厂是中国最神秘的工厂之一,主要是生产国家战略导弹、宇航器发动机。29年来,他的工作是为火箭的固体燃料形面,施行微整形雕刻,这是固体发动机制造中最危险的工序之一。

“我们是直接接触火药进行操作,无时无刻不处在危险之中”,唯有超凡心理素质和超高技艺的结合体才能完成这个工作,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让他时刻要求自己万无一失,因为出了事故,便是整个工厂的覆灭。

当我们每每看到国家战略导弹翱翔蓝天,不要忘记像徐立平一样的国家匠人。

王进,两脚踩在1000千伏特高压线,身体如蜘蛛一般悬在高压线上,爬过20xx多个高压铁塔的他是国家最优秀的高压线检修技术人员之一,面对138米的高塔,手抓在铁塔上都烫手,一旦出现踩空,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高空坠落,其实每一次任务都是对生死的考量,一瞬点电弧过来,人已经就没了,他靠的是什么?是极限化的胆量、意志、体能、耐性、责任心和本行业的技术操作本领。

正如王进所说:“每一次再危险的工作,总得有人去干”,但是“之前家里任对我的`工作是一无所知的,他 ”当家人们知道并理解他的工作后,他说到:“其实孩子心目中,他不会觉得你危险,而是觉得你很了不起,而是个英雄,我不会觉得我是个英雄,因为我本身,我只是个工人,一个带点作业工人,就是保障可靠用电,让所有老百姓能每时每刻都可以用到电,这就是我们最终的一个责任吧”

工匠们的工作貌似平常无奇,但这些工作中都积淀着经年累月淬炼而成的。珍重技艺,承担着身价性命和社会民生的重大责任。饱含着常人不能承受的坚韧辛劳,甚至还时或涉及耗体殒身的危险。

事实上,相当多的工匠岗位,是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民康乐。

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些优秀匠人身上展现的优秀品质,正是这些在各行各业中的优秀匠人,我们的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匠人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潜心修炼的毅力、放低自己踏实肯干的精神。

大国工匠观后感 17

工匠精神: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千年的大国,从吃穿住行,到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绵延不绝。小到0.01的尺寸,大到跨越千里的工程,精到毛细针管的分毫修补,准到点滴的校对符合,无一不是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

看着电视上那些貌似与我的生活并无紧密相关的行业和人物,头脑中想到的却是劳动技术课上的生动画面。“老师,为什么一定要画木工加工线啊?差不多不就行了?我想早点动手操作。”“不就差一点吗?老师干嘛要对我要求这么严格?”“我只会用剪刀,能不能不用刻刀?我害怕!”“老师我做不好,我放弃了!”……

是啊,我就是这么较真的老师。孩子们啊,这一分一毫看似不重要,但是代表了劳动的态度。这好与不好不重要,态度决定一切,难不难看没关系,步骤操作是规矩。原谅我的较劲与严格。因为,你们是未来的我大中国的脊梁,是未来我大中国的工匠,是精神的传承者,是希望。

电视节目有结束的时候,一个个奖杯代表了坚持和精神。多希望在未来的大国舞台上可以看到曾经跟我学习,玩耍,提问甚至被较劲到哭鼻子的孩子们,精神不灭,奋斗不止。

心怀崇敬,观看了央视的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难抑心潮澎湃。十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普通技术工人,凭借刻苦钻研,辛勤付出,别具匠心地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叹为观止的奇迹。从他们身上,我切身感受到“十年磨一剑”这种工匠精神的平凡和伟大,感受到“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的千钧之重。十位年度人物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平凡的岗位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真理。而这不平凡的业绩正是来源于他们的坚守,来源于他们的勤恳,来源于他们的精益求精。而这些恰恰是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感慨并品味着他们的事迹,我不禁心绪起伏,身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能从中汲取什么?对我们的教育事业又有什么引导和启示呢?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还有更多的各行各业的匠心独运的不朽精神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灵魂作用,这种精神才真正包含着与我们教育事业相关的每一个细节。思虑良久,我想: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我们更需要坚守,更需要勤恳,更需要精益求精。坚守我们的岗位,爱岗敬业,静心从教。认真备课,上课,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这就是勤恳。不做重复性工作,多阅读,多汲取更多的知识,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持续,在每一个环节都秉持精益求精,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教育是国家的立国之本,那么,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也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让我们祖国更加强大。

周五晚上收看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些“大国工匠”,既是匠人,也是追梦人。他们用双手铸就了港珠澳大桥的辉煌,用智慧将航天器送上太空,用坚守探测出一个个油田,用果敢挑战超、特高压带电作业……他们是焊工、技工、电工、桥梁工等等,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却有着同样对工作执着的追求。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建设港珠澳大桥的团队。这座大桥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它的美丽、雄伟世人有目共睹,但在实现这份美丽的过程中,那些辛酸和励志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其中一个难点便是一个外海沉管隧道。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来不到4公里,而且,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从零跨越。我国的桥梁专家们,在困难面前没有后退,也不能后退。2013年5月1日,历经96个小时的连续鏖战,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成功安装。这是不平凡的96个小时,仿佛一个从来没有人教过,也从来没有驾驶经验的新手司机,要把一辆大货车,开上北京的三环、五环。

大国工匠作文400字 18

你们班级的同学一定也各有特点吧:有的是“小小发明家”,有的是“小书虫”,有的是“小怪人”,还有的是“小博士”……当然我们班有特点的同学也很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非我们班那位“小工匠”莫属。

他有一张苹果似的圆脸蛋,偶尔长几个青春痘。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头上戴着一顶圆帽子。班级里的桌子、椅子,同学的本子、文具等出了毛病,找他准没错,我们都亲切地叫他“小工匠”。

记得有一次,我把笔套打开后就倒扣在笔的顶端。可是,等我写完作业要取下时才发现卡住了,取不下来。我请了我们班里的大力士来帮忙,只见大力士一手握住笔套,一手握住笔杆,连吃奶的劲都使上了也无济于事,笔套依旧没拔下来。此时,“小工匠”走了过来,他说:“我试试看吧。”我半信半疑地把笔交给他。只见他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箱子,从里面取出一支外壳是金属的笔,他这支笔的笔杆对准我那支笔的笔套与笔杆的连接处捅了捅,沿着笔盖捅了一圈,再用手轻轻一拔,笔帽被拔下来了。我和围观的几个同学看得目瞪口呆,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真不愧是小工匠啊!粗活细活都能行!”

你一定很好奇这位“小工匠”是谁吧!他就是我们班的陈灿恒。

大国工匠观后感 19

纪录片中,“大国工匠”都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积极探求的精神,令人佩服。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技双馨”。登榜的工匠人物中,最年长的86岁,最年轻的29岁。每一位当选者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传承者。

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将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经验。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 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难度的焊接技术,不管反复看几次,都不禁让人感叹这究竟是技能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有时候就在这样的岁月里刻成了美美与共的极致。

李万君:他的“一枪三焊”破解复兴号“腿脚”难题,一把焊枪铸就中国速度。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7项获得国家专利。他的“拽枪式右焊法”等3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0余万元。

王树军,一个普通维修工,闯进国外高精尖设备维修的禁区,突破技术封锁,大胆改造进口生产线核心部件的设计缺陷,生产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功率低能耗发动机,让中国在重型柴油机领域和世界强者站在了同一条水平线。他是维修工,也是设计师,更像是永不屈服的斗士!临危请命,只为国之重器不能受制于人,中国工匠的风骨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29岁的陈行行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大的自豪是,这个世界不必知道我是谁,但我参与的事业却惊艳了世界。国防军工,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身处其中的工匠们,都要无数次向技艺极限冲击。在新型数控加工领域,陈行行总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又是一个极限挑战,薄薄的壳体,将用在尖端武器装备上,50%的合格率,中国始终难以逾越。陈行行为此无数次修改编程、调整刀具、订正参数,变换走刀轨迹和装夹方式。他的努力,最终让产品合格率达到了100%。

回望2018,中国奉献给世界太多的精彩和奇迹,在这当中,港珠澳大桥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被誉为桥梁界的珠峰,水上长城,整整15年的建设工期,创造了7项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桥以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美誉,让来自中国的超级大工程又一次被载入了史册。在这项震撼世界的工程背后,是三万多名中国建设者的智慧凝聚、集体攻坚。也许我们无法记住每一个人的面孔,但是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响亮的名字——中国工匠!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扩展人生价值。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我深刻的认识到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这种工匠精神,更要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写大国工匠精神的作文 20

央视大国工匠观后感汇编书籍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说读后感-教师读后感等-中小学生读后感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 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 21

23年来,冯新岩不断总结经验,独创了基于故障模式分析的“望闻问切”异常诊断体系。利用这套体系,他先后诊断超高压、特高压设备严重缺陷百余起,从未失手,避免因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的损失超10亿元。在查找带电设备隐患方面,他的技术达到业内顶尖水平。

2018年,某换流站的运维人员在日常检测中发现,一台换流变压器内部有放电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换流变压器损坏。换流变压器是电网系统内单件最值钱的“家当”,一台造价就上亿元。大家一方面担心隐患处理不及时造成设备严重损坏,给国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另一方面担心如果立即停电检修,特高压入鲁“大动脉”暂停运行导致的能源负荷损失不可估量。

这时,冯新岩主动请缨,展开了隐患排查,在最短时间内查明了隐患原因并推断出隐患位置。得益于冯新岩的精准判定,设备厂家提前准备好了备品备件,仅用半天时间就将隐患处理完毕,避免了设备返厂检修造成的上千万元损失。这次故障判定和采取的应对举措,受到了设备厂家和国内变压器专家的高度评价。

过硬技术“内功”的练就,离不开他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多年来,冯新岩在科研道路上取得累累硕果:获得发明专利112项,发表论文86篇,编写标准26项,出版专著16部,独创16项特高压带电检测新技术,攻克30项特高压带电检测技术难题,创新项目获得全国总工会创新补助金支持,成果累计创效达3.6亿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被山东省总工会命名为“山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带领的qc小组多次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等荣誉称号。

大国工匠观后感 22

手指触摸测量如透视般精准,挑战数控机床下刀依然完美;自制改进工具数百件,加工精度逼近零公差;人民币人像雕刻顶尖高手,使刀成圣同样可换笔夺魁。工匠追求,艺无止境。

哈尔滨电机厂为水电站生产核心设备,其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叫做弹性油箱,它的品质关系到整座水电站的安危。生产这样的关键设备,自然要靠顶级高手,这就是车工裴永斌。 30年,裴永斌练就了一身绝技。不断进取是裴永斌成为顶级高手的最大诀窍。从1995年第一次接触弹性油箱加工开始,裴永斌就在不断突破各种技艺瓶颈。现在需要使用数控机床加工弹性油箱,裴永斌依然充满创新精神,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越来越接近完美。中国制造就在每一个工匠具体而微的自我超越中走向更高层次的中国创造。

今天,歼15舰载机上,有近70%的标准件是方文墨所在的工厂生产的,那些担当大任的小零件,是方文墨和工友们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他们助力中国战机一飞冲天,惊艳世界。在全球军机发展背景下看待中国歼—15舰载战机,都堪称奇迹。

苦练的积累成就了马荣炉火纯青的雕刻技艺。她的作品逐步应用在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5元和1元票面之上。不能在时代的发展面前逃避,更不能让人民币雕刻水平的国际声誉受损,这是马荣和同事们达成的共识。他们最终下定决心,从零开始。人们说,货币是国家的名片。它是一个国家技艺文化与艺术文化的融汇结晶。如今,马荣已经可以带着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凹版雕刻技艺成就,远涉重洋,为世界同行讲述中国工匠超越自己,融入世界技术浪潮的故事。

一代代中国工匠在勤学苦练中成就自己的技艺,以中国制造来共同制造中国。同时以永不懈怠的跨越精神,超越自己,创新事业,既追随时代,也推进时代,以新意永续的中国创造来创造锐意进取的中国。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大国工匠精神作文800字 23

匠心,乃是精雕细琢,凭靠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匠心,乃是兢兢业业,靠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匠心,又是一双巧妙的手,绘出一片美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绚烂的世界,是溢于言表却无法用笔下的话评论的。

森林,是大自然画中的主角。万缕阳光透过浓枝密叶间的空隙在地面上投下些许阴影,依稀听见虫鸣鸟叫,漫步于疏影之间,纤弱的花儿们静静散落在茂盛不衰的草丛里,为这幅画增添一缕“油墨清香”。拔地而起的清瘦翠竹,遮掩住一片世外桃源,轻轻拨开丛密的杂草,为之一震——若隐若现的鱼儿在水中穿梭来往,溅起层层涟漪,几株正值盛世的的清纯脱俗的荷花在碧荷的陪衬下显得格外粉黛,随着风的抚摸微微摇晃,上面的几滴悠然露珠在这花瓣的襁褓里昏昏欲睡,谁不为之所动?谁又不为之痴迷?隔岸模糊的柳林绿影仿佛一堵黛色长墙,果是深藏不露,与世隔绝,不在乎一切杂言碎语,只坚守本心……这是大自然的精雕细琢……

神秘的长空,是大自然画中的点缀。静看着蓝天,便静静沉寂于这行云流水的世界,来去匆匆的鸟儿在天空上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只留下飘摇而落的鸟羽。待到群星涌上这暗淡长空,使之流光异彩之时,便是最美之时。你可见那闪烁的星们搭建起了一座长桥?你可见那凝聚着灵秀之气的。月独自散发着清辉,为这静谧的森林,又笼罩上了一层薄纱,如流水般泻了一地?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敢问谁不愿沉醉其中?

雨中的森林与长空相互依偎,竟让人心生感伤,不禁潸然泪下。那花针般的牛毛细雨滴在洗的锃亮的树叶上,再斜落入碧潭,击碎了镜面,打落几片娇羞的荷花花瓣,残花在雨中显得格外动人,想让人细声呵护一般。雨过天晴,久违的彩虹在残存的袅袅雨雾中升起,赤橙黄绿青蓝紫,为这画罩上一层七彩波辉,又升华了这无比细致的匠心。荷花更是惹人怜爱;柳林更是使人自失。

大自然的匠心,最为细腻。精雕细琢出一派派美景,用纤纤手指绘出如此美妙绝伦的惊世之画。又有谁能够不为大自然的“独具匠心”所甘拜下风?

大国工匠观后感1100字 24

《大国工匠》,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 在这个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借这8双手向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致敬!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大国工匠中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他们热爱航天,勤奋实践,立足本岗,刻苦钻研,我们应该时刻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使自己在以后可以大有作为,成为大国工匠的一员。

大国工匠每期介绍的都是一些从事制造行业的技师们,有的是在生产一线装配蛟龙号。高速列车,飞机的钳工,在用他们一双双勤劳的双手,高超的艺术创造者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而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

我以后一定努力好好学习,学习他们的刻苦认真精神,把这些精神应用到我的专业课学习中来,刻苦扎实的学习专业课知识,在实训时积极认真参加实训,多练习,以创造出一个优异的成绩而努力!

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他们是劳动者,一念执着、一生坚守。

靠品质赢信任,靠敬业树立口碑,大国工匠的水准应�

大国工匠观后感900字 25

星期三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全校同学一起观看了《大国工匠》这个视频,至今想起来都印象深刻,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就算是逢年过节也坚守在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甚至是儿女多年也未能见上一面,但就是这样他们也未曾放弃过。

高凤林,一个给火箭做“心脏”的人,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几个月不出一次工作室,在里面日夜劳作。精确度必须在0.03毫米以下,他为了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甚至练就了十分钟不眨眼的好功夫,为了国家的荣誉坚守岗位,连女儿都不曾见上几面,连女儿的成长都缺少了他的一份沉重的父爱,但是他依然微笑着说不后悔。

管延安,一个在深海造陆的人,却只是一个初中学历,依然是工作岗位中出色的一位,连拿到大学、研究生学历的年轻人也要像他这个初中学历的“老人”学习、指教,他们都赞誉他、尊敬他,称他为师傅,向他看齐。他的儿子从小就与母亲生活,很少与父亲见面,所以他总是希望父亲多陪陪他、留在他身边,但管延安却依然坚守岗位,直到长大后儿子才慢慢理解他,在外面说起自己的父亲都特别的骄傲,而管延安自己也说希望将来有生之年和自己的儿子、孙子来这里开车通一段,自豪的说“你的爷爷在这劳动过!”

周东红,一个捞纸师,一个村里最出色的捞纸师,无人可以匹敌,虽然刚来到这里捞纸的时候,什么也不会,但他也是个要面子的人。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干好,那一个月里他和他的搭档在潮湿的捞纸房里反复的捞纸,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慢慢熟练。

他们展示了国家的性格、民族的勤奋,国家就需要这样的人,即使他们起点不高,但在劳动的过程中认真负责、坚持不懈,我们也必须尊敬他们,以他们的坚毅的精神为榜样。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学历,正在向中专、大专冲刺。来到轻工学校之前我曾说过不管考没考上高中也一定要念下去,坚持不去职业学校,但最后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实现承诺,踏上了人生另一条路,但在念书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什么样的学历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将来老实本分的坚守在岗位中也应定会活出你自己的出彩人生,就算是大学毕业的,不一定也会有好工作,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们不用担心,只要将来我们努力上进,就不怕拖国家的后腿,在国家的角落我们也可以为他挣出一个永不褪色的荣誉。

所以,我们不要放弃,朝着太阳前进吧,就算明天不算美好,我们也不要放弃,未来在等待着我们,国家正在企盼着我们。

写大国工匠精神的作文 26

今天,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5.1特别节目《大国工匠》。一边看,我的脑海中一边想象着自己的未来。

大国工匠,讲述了一群从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但却对专业技术充满着执着与热情的国家一线一级技工!他们钟爱自己的技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着骄傲与自豪,在他们各自从事的职业领域里,也绝对是国家级的瑰宝,行业里的翘楚。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焊接工——高凤林,从事35年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我想到自己今年刚满20岁,我的心里也是一阵震惊,从事工作35年,这得需要多么强大的毅力与坚持不懈啊!但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峰,他那精巧的錾刻技术,不仅继承了老一辈和古时候的扎实基础,而且还在现代科学技术下的今天,不断创新改造。在北京APEC会议上,他所打造的“和美”纯银丝巾果盘,着实让外国友人看到中国传承已久的高超技艺。另外,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2研究所的顾秋亮对仪器组装“丝”的境界也着实让我惊叹,在中国,目前来说也只有顾秋亮能做到这一点。中华造船集团技术保障焊工--张冬伟,焊接技术达到一百分之一百。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中国研磨技术的鼻祖,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钳工----胡双线,30年,打造零件,达到百分之百的惊人记录。中国宣纸高级技师---周东红,30年来,每张纸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自学成才,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创造自己的价值呢?从《大国工匠》中,我获得的是一种对职业,对技术的一份坚持与热爱,唯有对自己所干的,所从事的职业保持着一颗不懈努力,永不言弃的心,才能对得起自己的未来,才能更好的回馈整个社会!

《大国工匠》观后感 27

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依靠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奋战的技术工人们。他们也许读的书并不多,没有什么高学历,是走在人群中会被淹没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纪录片中,“大国工匠”都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杰出劳动者,通过观看我们能深深地感受了工匠们所传达的职业技能的极致化,他们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从《大国工匠》中看到了平凡的岗位中迸发出来的劳动精神,劳动之美。纪录片中的一些故事、人物,让我们的记忆穿越时空,仿佛就在昨天。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有我们老一辈劳模的精神再现,也有当今高科技建设者的劳动创造,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不仅在平凡的工作中,更在精彩的艺术画面中,他们中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最令人感叹的是有的人能将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经验。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难度的焊接技术,不管反复看几次,都不禁让人感叹这究竟是技能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有时候就在这样的岁月里刻成了美美与共的极致。

就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以为常,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日夜加班在生产一线,一次次放弃优厚的物质条件,这种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技双馨”。由此两能,技术创新,做大做强,就有了根基和资本。《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让人敬畏和感动的“德技双馨”的真人真故事,没有半点夸张,平实的叙述就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刻录。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有望拓展人生价值。科技部长,万钢说,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每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放松。我们身边不乏爱岗敬业的楷模,但是也存在着对工作挑肥拣瘦,不求技术“过硬”,但求“过得去”这些人势必会被淘汰。

其实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业的工匠,我们都需要工匠精神,都需要有一颗匠心。身为一线职工我们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浮夸的当下,工于心,匠于行,净下心来踏实做事,将我们的工匠精神真正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