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优秀14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
电影八佰观后感1000字 1
“桥那边是天堂,桥这边是地狱”谢晋元站在四行仓库的顶楼,看着对面灯红酒绿的法租界,很感慨的对小湖北他们说。
谢团长深邃的眼眸难掩内心的波澜,坚定的表情透漏出对胜利的渴望,桥这边的战士们浴血奋战,为的是能让桥那边国泰民安,虽然两军兵力悬殊,但誓死捍卫上海不被沦陷的决心却一直未变。
这部爱国题材的电影拍得真心很棒,影片中很多细节处理的都非常到位,每一个人的爱国情怀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和细节来展现,让我们看到了相同的爱国主义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小女孩的突然敬礼、老教授天天拿着望眼镜观望对面的四行仓库、壮士过桥时,蓉姐拧着两箱***奔跑相送、枪林弹雨中,老铁独自一人扛起旗杆,升旗、白马一次又一次独自往外奔跑。
许多类似且不同的场景都让人为之感动落泪。
影片中也不乏有些搞笑的片段,端午被子弹擦伤脖子时的胆小、老铁的唯唯诺诺、抵抗日军时,老算盘的懦弱无能。张译塑造的老算盘一角,可谓是让人啼笑皆非,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面部神情,无不诠释了一个胆小怕事渴望生存下去的人物形象。
有一个场景,朱队长让老算盘他们用枪去打日本鬼子的时候,老算盘慌了,他不敢,他说家人在老家给自己找了一个圆圆胖胖的媳妇,等着他回家结婚,可是他到现在都没有见过“媳妇”,他不想死,他就是普普通通一算账的,他想活下来。看着老算盘眼镜框下那双迷离的小眼睛,那个无辜微凉的眼神,真让人心疼。没错,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只想活着,活着一切都才有意义。单从活着这个角度来看待,其实大家都没有错。
虽然我不是很喜欢这种题材的电影,但是此刻安静的坐在电脑屏幕前,细细的回忆着影片中的情节,真得有很多很多画面能够触碰到我心底的泪点。第二场战斗时,倭寇军强攻不成便在墙上凿孔,将炸药包塞进孔里爆破,此时四行仓库里的军人们一个又一个背上炸药包往楼下跳,每一名跳下去的战士都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有什么话要说,其中陈树生第一个跳下去,喊了一声“我叫陈树生,这个给我妈”,然后就听到砰的一声炸裂声。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不怕死的战士为了保卫上海,壮烈牺牲。面对此情此景,桥那边的何香凝凝视着双眼,说了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九个字,铿锵有力,是对我国人民英勇抗战最大的肯定。
这部电影整体上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保卫四行仓库的英勇事迹,是他们的舍生忘死激起了国人抗战的决心。战争年代,有人不畏生死,舍生取义,这种品质值得子孙后代去铭记。
电影结束了,爱国情操却永久不息。
电影八佰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2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题记
等了这部电影很久很久,从去年删档到今年定档,看完之后,觉得这一年多的等待是值得的。一个朋友说:抗日战争中诸多战役都是极其令人悲伤的,但我一直觉得保卫四行仓库真的很触动我。也许在之前我无法理解,但看完电影之后,我懂了。
故事的主要人物其实是一群逃兵。这群逃兵大部分是新兵蛋子,家里都是农民,一开始以为上战场也只是打扫战场,不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当他们面对残暴的日本军队时,他们本能地选择了保护自己,选择了逃避。这之中有人在逃亡中失去了性命,也有人成功逃亡,更有人在血与火的磨砺之中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但就是这群小人物,将国人在面对生死,面对家国存亡时的抉择与变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端午,原本一个面对手无寸铁的日军都不敢开枪的新兵;原本一个一直想着逃离战火的农民;原本一个一心想要回到家里的孩子,在眼睁睁地看着无数战友在枪林弹雨中倒在自己面前;眼睁睁地看着叔叔被日军凌迟处死;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小伙子背着***跳楼自爆。一次次死亡残暴地捶打着他稚嫩单纯的内心,终于,这个小伙子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最� “我在老家读过私塾,没去过县城,我就想看下上海长什么样子”、“我就搞不懂了为什么就要打过来打过去”、“我娘还在家里等我,你放了我吧,我想回家“你很难想象,一个如此天真单纯的甚至有些懦弱的孩子最后死亡时竟不再恐惧,只有平静。老铁,小湖北,其实都是这样的人。
老算盘,一个饱受非议的人物。他时时刻刻都想着逃跑回家,当然最后他也成功了。刚看电影时我觉得愤怒,这样的人怎配出现在如此英雄的电影之中,但后来,我动摇了。因为他像极了那一个个无缘无故被卷入战争的普通百姓,他从未经历过任何战斗,在战争面前, 也许会有人说他自私自利,但这也是人的本性,我认为他并未做错什么,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有人选择忠,选择大家,也会有人选择孝,选择小家。平心而论,换作当代的我们,我们可能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老算盘丰富了这部电影,让它不像其他抗战电影一样只为我们表现出战士的英勇决绝,也为我们表现出作为人子,人夫的犹豫与牵挂。
对于88师王牌军的战士,经历了专业的训练,经历了无数次战斗,他们勇猛无畏,他们视死如归。当老铁这个逃兵躲在一旁瑟瑟发抖时,一个身负重创的老兵躺在地上,求求他帮忙,但他并没有求他救他,而是让他补上自己的防守位置。作为团座亲信的七月哥,在对小湖北说:”我死了之后,你补上“的时候是那样的从容淡定。当将士们无力击破日军装甲,只得靠士兵用身子绑上大量手***,跳楼自爆时的义不容辞。没有人害怕,没有人退缩,他们只有无尽的愤怒以及。.。.无力回天的无奈。那自爆前一声声的怒吼穿破长空,震撼着租界中的中外同胞,也穿越时空,震撼着数十年之后银屏前的我们。
丈夫许国,实为幸事。但那时,我没有感到热血沸腾,我只感到悲伤以及愤怒,悲的是此战之后三十万国军在此长眠,他们也是儿女,也是父母,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家,但此时,家破人亡!怒的是国民政府的软弱,一心寄希望于英美,外敌当前,却还在退缩内讧,最后以数十万人命演出了一场血泪”戏剧“。虽然作为后世来看,国民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是正确有效的,但当真正的接触这场战争中的每个无辜的百姓甚至是军人之时,才会觉得这是多么的无情与残酷。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而那三十万将士,变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 以苏州河两岸分别为线,一岸是天堂: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一岸是地狱,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而地狱和天堂的距离只有仅仅的53米。一开始,租界的人无论中外,似乎都在看戏,似乎这场战争与他们没有关系,对岸将士的生死也与他们无关,甚至有外国人以”3小时能否攻下四行仓库“打赌。那时我不忿,为牺牲的将士们感到不值,国人若如此,那么军人们就算在前线舍生忘死又能如何,中华民族迟早会崩于内部。但后来,那一位位英雄自爆前的怒吼,似乎唤醒了国人的良知,唤醒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有人都站在河岸,沉默了,然后无数民众自发募捐援助对岸,甚至还有大学生偷渡到对岸作战,这才是真正的全民族抗战!无论阶级,无论职业,无论年龄,无论贫富,所有的中华儿女联合起来,最终才能撑起四行仓库上高高飘扬的青天白日旗。
名为八佰,其实并无800人,只有423人,国民政府将这423名将士当作戏子演习给英美看,但他们起到了远大于此的作用,他们唤起了全民族抗战的决心,他们唤回了涣散的军心,告诉了全世界,中国军人无畏生死,誓死卫国。没人想死,但总得有人死。家国破碎之际,当以军人之身报效先人。先烈们不仅为我们拼来了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更将这舍身为国的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融合,作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薪火相传。所有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英雄,他们的名字应得到世人的铭记,他们的精神应得到我们的传承。向你们致敬,亲爱的逆行者!
电影《八佰》观后感 3
《八佰》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电影中是四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面对敌多我寡的境地,战士们奋力坚守四昼夜。向敌人宣告中国人还没有退走,向世界宣告中国誓卫国土、抗战到底的决心。
现在我们来看看剧中的英雄群体——
正规军之谢晋元(杜淳饰)——“家国破碎之际,以军人之身报效先人。”
谢晋元,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军队的最高长官,抗日团队“八百壮士”的精神核心。他有勇有谋,沉着镇定:在外无援军、内部伤兵满员的情况下,打出了威风、打出了血性,粉碎了日军狂妄计划。他善于鼓舞士气“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他坚定如钢,指挥士兵备好了坟冢决一死战;他身先士卒,第一个冲出重围杀出血路……
《八佰》并不是虚构的故事,事件真实存在。谢晋元并不是虚构的人物,他是真实的抗日英雄。他在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只是死因与剧中不同:他没有牺牲在冲出重围的桥头,而是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
正规军之上官志标(俞灏明饰)——“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补上。”
上官志标的镜头不多,但是光芒四射。他在人心涣散时坚定地说“丈夫殉国,死得其所”;他在是否悬挂旗帜的问题上,旗帜鲜明坚定支持;他在负伤绷带吊着手臂的情况下依然一线战斗。
上官志标也是确有其人,中央军校第一期毕业。1937年淞沪会战中,与团长谢晋元一起率部集中于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与日寇激战,击退日军六次进攻,在世界引起震动。1967年在台湾病逝。
杂牌军之端午(欧豪饰)——“我不想死,但总会有人死。”
端午是在战斗中成长成熟的。他只想看看大上海,却要被“逼”着上战场,所以他第一反应是跑,但是当他看到仓库中的战友们一次次陷入险境,用血肉之躯保卫家园,他心中的火焰也被点燃……
英勇抗敌的端午在弟弟小湖北的想象中是身骑白马、孤身迎战的大英雄。难以想象在那个年代,还有多少像端午和小湖北这样的青少年,他们本应在读书,却早早直面战争的残酷。
杂牌军之羊拐(王千源饰)——“人各有命,军人有军人的命。”
羊拐是个“兵痞”,他上过战场,见识过战争的残酷,更知道这场“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凶多吉少。最开始,他的滑头和逃避让人气愤,可走入这个人物内心,我们才知道让他牵肠挂肚的,是家里的母亲。羊拐拜托记者给家里寄一张照片,而自己就当了无牵挂,毅然决然奔赴战场。
这是一个接地气的英雄,有试图逃避的滑头,有未娶妻的抱憾,有激发出的民族大义……冒着枪林弹雨誓死捍卫旗帜一幕将永远定格在国人心中。
杂牌军之老铁(姜武饰)——“为了我家那小子,我怎么死都成。”
老铁前段情节中贪生怕死,畏手畏脚,油腻粗鄙,一讲起女人便眉飞色舞。一女士在深夜横渡苏州河,冒着生命危险爬到四行仓库楼下,将一面旗帜交给团长谢晋元,谢团长属下将旗帜升上四行仓库楼顶。在剧中,看着女士解下裹在身上的旗帜,老铁望着那背影垂涎三尺、猥琐不堪。
但就是这样一位自私又胆小的人,最后唱了一首《定军山》,由怂到勇的转变只在短短几天,他所经历和见证的,是一个人在面对战争时内心最真实的转变。
杂牌军之老算盘(张译饰)——“谁都有老婆孩子,谁都有家。”
看着这个浙江老乡,我们好气又好笑——浙江人被他给丑化了!他胆小、懦弱,给自己找很多活下去的理由,最后他成功逃离四行仓库。电影通过老算盘这个市井人物彰显出其他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从剧末他回望仓库茫然无从中看出在历史车轮中失去脊梁的小人物的悲哀……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场战役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今天我们在剧院感受着这些有名英雄与无名英雄的事迹。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我知道他们曾为了谁而热烈地活过。
致敬所有曾经守护着我们国家向死而生的英雄们,也感谢《八佰》这部影片让我们了解这段历史。让我们铭记他们的牺牲,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和平,更让我们的爱国之魂熊熊燃烧!
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 4
这周爸爸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八佰》。这是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国民党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不到400名的战士,却对外号称800人,死守上海四行仓库,誓死抵抗日本侵略的故事。影片场面悲壮,情节引人入胜、让人热泪盈眶。其中两个情节最令我感动。
一是背炸药包跳楼。眼看四行仓库的西墙就要挺不住了。一名军人将身上装满炸药,走到一名老兵身旁,对他说,如果你能活着,就将这张纸条送到我家,上面写着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说完便爬上窗台,纵身一跃。跳下了楼,那一跳,没有带着丝毫的犹豫,满是悲怆和壮烈。只听下面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的枪声消失了,进攻瓦解了。
二是血肉之躯护党旗。军人们执意要生起党旗,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形下,这可是对日军极大的侮辱。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毁了四行仓库,果真第二天清晨,旗刚一升起,就听见了从远处传来的轰鸣声。那是日军派来的轰炸机,它一次一次俯冲下来。向党旗升起的地方疯狂扫射,战士们一个个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党旗。即便被打得浑身是血,遍体鳞伤也不肯放手。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同时也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凶残狠毒。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向老一辈的革命先烈学习,学习他们身上那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八佰》观后感 5
一半天堂,一半地狱,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革命先烈无数人的努力下才成就了今天,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偌大的一个上海市,十几万正规军撤得无影无踪,只留下400多战士留守四行仓库,其用意竟然是为了几天后,召开的雅冬塔会议上各国佬们在看上海,中国队还在坚守。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争取国际援助,看人脸行事。
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混乱不堪,在东亚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的老师和学生已让人傻傻分不清了,日本把中国打的人心不安。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起来,还有谁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战胜的?
哪个人不怕死,可在战争面前我们中国战士们,做的是保家卫国,不顾一切后果的拦截敌人,一场生与死的战争。
所以我们要学习中国人民的勇敢坚强,不怕困难保家卫国的精神。
电影八佰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6
首先感谢这部电影告诉了绝大部分中国人不知道的一件抗日英雄事件,《八佰》源自抗日期间淞沪会战最为惨烈的、悲壮的一战,详细战役前后详情也是我等国人需要了解铭记的。
很是惭愧因为这部电影我才知道这场我国实际参战420人的战役,英雄先烈需要被铭记,因为有他们的前赴后继才有我等才有现在的生活。影片通过一河之隔的景象,将地狱与天堂
呈现在观众面前。
当看到先烈隔窗望向河对面繁华景象时,我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他们看的不是河对面,他们看得是现在我们安定繁荣的生活,这是支撑他们慷慨赴死的信仰,
因为他们坚信积贫积弱、节节败退的中国终有繁荣昌盛的一天。而今天的中国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他们当时慷慨赴死的勇气和民族荣辱感。
突然想起川军抗日英雄苏国章回忆的那段对话
“去死,怕不怕?不怕!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家”,打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人失去民族认同和丧失国家荣辱。正因为在国家民族在最危难的时候有这样一批慷慨赴死的先烈才唤起更多的
国人从麻木中投身民族救亡。爱国不仅仅是用一两部国产手机和看一两场电影,爱国更需要更全面的传承,国家需要强大,就像电影中河对面的外国租界,当时欧美的发达可以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
可以喝着咖啡洋酒“欣赏”着国军将士顽强的抵抗。四百多个将士清楚的明白对抗几万侵华日军何止以卵击石,又怎能阻挡日军铁蹄,他们为国家打的是精、气、神。我希望中国媒体多报道更多真实
抗日事件、更多英雄事迹、更多真实的抗日影视。少整些胡编乱造的“抗日神剧”毒害后代,甚至过度消费及娱乐化抗日等侵华事件,让子孙后代清楚的真谛抗日没有那么多轻而易举,更多的悲壮和掺烈,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电影八佰观后感500字 7
十点多,和朋友看完点映《八佰》。
大概有半年多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以至于疫情前最后一场电影和谁看的、看的什么,完全没有一点印象。时间流淌得真无情,不久之前鲜活的记忆竟然会消失不见。
因为买票晚了,坐得太靠前,一开始出现的音效让我对朋友一直说:“我害怕。”现在不自觉惊叹,害怕这种感受,我是多久没有拥有过了。
说说电影。仅仅一河之隔,对比强烈,炮弹声此起彼伏,一面中国军人在流血流泪,一面租界百姓在犹唱后庭花。经历炮火的中国军人让人心疼,那么多英勇无畏甘心奉献的,那么多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让“大无畏精神”不单单是形容词,更成为了中国军人纵身一跃、牺牲自我的动词,“大无畏精神”背后浮现着的中国军人形象让这个词语永远饱含力量。另一面看热闹的百姓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从一开始不允许中国军人跨河到最后伸出想要帮扶的双手,“商女不知亡国恨”渐渐消失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认同支持、奋不顾身越来越多。的确,日本的炮弹伤了多少同胞、中国军人的明知不可 一个民族对我国伤害如此之深,但是我们的历史那样客观地讲给人们,我们的观点那么正确地引导人们,是要多么大的胸怀才能这样毫无恩怨色彩地教育子子孙孙千秋万代:赞美和平。
影片结束时,朋友边哭边说非常感动,我倒是很久没有过想哭的感动了,等拥有这样的感动我一定第一时间记下来。
电影八佰观后感500字 8
6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八佰》的一场内部交流观影。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导演,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 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比如说,影片一开始就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 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
电影八佰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9
8月21日,电影《八佰》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银幕,点映以来,电影中平凡而无畏的战士保家卫国的决心点燃了无数国人的内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观影结束后,深深被影片中的党员精神所触动,强化了对初心和使命的感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八佰》观后感(优秀14篇)
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们挺身而出,这就是担当初心。这场战役虽已过八十多年,但通过电影《八佰》,我们再次深切感受了有名英雄和无名英雄的动人事迹。或许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他们舍身取义、视死如归、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值得每位党员干部学习,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面对严峻复杂的革命斗争形势,正是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最终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如今,2020 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年更是担当者的时代、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呼唤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党员干部。面对前进道路的困难和阻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争一流的胆气、迎难而上的豪气,真正做到在挑战面前迎在前、危机面前挺在前、困难面前冲在前、关键时刻顶在前,应对好脱贫攻坚发展的各种风险考验,在新时代中创造不凡业绩。
他们用生命换来了家国安邦,要铭记历史,更要有奉献初心。电影《八佰》中的“八百壮士”抱着必死的信念,拼命守护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抵挡住日军多番进攻,尤其是四行仓库里的几个士兵从贪生怕死到英勇就义,从胆小畏惧到大义凛然。他们的转变是因看到了更多的人为此牺牲,感受到了最后的民族之魂。为此,他们选择用鲜血和生命换取国民撤退的时间。新时代催人奋进,新使命激荡人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电影《八佰》中的“八百壮士”为榜样,要把奉献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体现在把人民满意作为最好政绩上,以服务 要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奉献初心、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八佰》观后感 10
看完期待已久的国产抗战片《八佰》后,从影院走出了一瞬间,还没有彻底的从剧情中走出� 英雄,也是普通人炼成的,影片让我看到正规军与杂牌的差距;看到杂牌经过血的洗礼,也是铮铮铁骨。
《八佰》观后感 11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题记
8月24日晚上下班回家,晚上没吃晚饭于是便买了块吮指原味鸡和妹妹急匆匆去电影院看《八佰》。
租界一端,十里洋场,声乐鼎沸;一桥之隔,却已满目疮痍。目下所及,俱是残腿断臂,血肉横飞;耳边所闻,只得炮火轰鸣,喊杀嘶吼;四下环顾,绝无可生之境地。椎心泣血,涕泗横流之际,胸中之火,已然烧上心头。
四行仓库里一个个没留下名姓的英雄,用人肉堆出来了这一寸领土。所展细节,处处令人动容。
借用其中片中一段遗言“必有一日,我军旗帜将插上富士山头,使我子孙后代,再不遭此屈辱”。
影片放完,泪目,开场前买的原味鸡一口未动,已然凉了。
一部影片有人吹捧就会有人去踩,抛开性质不谈,可是这讲的是历史,可以说近10年来说最具有教育意义的抗日电影,除《唐山大地震》后第二次让我泪目的电影。
最后一句话:吾辈当自强!
电影八佰观后感900字 12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日军侵占上海,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作为上海最后一道防线,英勇抵抗了四天四夜。
电影的名字是八佰,之所以是“佰”而不是“百”,我的理解是“佰”更能体现人文主义,歌颂人的精神。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呈现的画面,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狱,而“地狱”承载的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影片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真实,并不是单纯的非黑即白,而是掺杂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无意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正是这种对民众循序渐进的叙述手法,从麻木愚昧到感动再到奋起抵抗,直击观众内心,很多人的眼泪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流下来的。坐着说话不腰疼的戏子开始为英雄们擂鼓呐喊,平时吊儿郎当的赌场小伙儿明知必死无疑却要冒死过桥送电话线,隔岸看戏的洋人拿起枪加入抗日的队伍……这些鲜明的反差无不催人泪下。
然而《八佰》的爱国,又是一种极受争议的爱国,正如黄晓明出演的特派员所说“他们的热情,改变不了战局”,与其无谓的牺牲,不如退避三舍,韬光养晦,但是如果不是这一场场看似实力悬殊的顽强抵抗,怎么能激起四万万国民共同抗日的热情,如何能取得伟大胜利?所以八百战士的这一场战斗,是必输和必要的战斗,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电影终归是电影,有太多无法表达的东西,也有太多经过艺术处理过的情节,战士们浴血奋战更像是一场做给全世界的表演,冲桥片段也略显浮夸,活下来的人都被关进租界的战俘营……尊重客观史实很有必要,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运用一些处理手法也无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我们欣赏了一部好的作品,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八佰》观后感 13
《八佰》,这是一部讲解并描述了斗争时期,中国革命战士至死不屈的精神的影片。视死如归的英雄们,从八百位削减到了四百多、二百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但他们不言放弃、坚韧反抗,始终不让日本军靠近仓库,爱护着后方的老百姓们。
“小湖北”是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孩子,本想与叔叔、堂哥一起偷渡去英国的。上海,已� 叔叔埋雷,意外牺牲了,小湖北很难过。堂哥原来很胆小,但是亲眼目睹那么多的英雄人物,他再也不畏惧了,变得坚毅而英勇。在明知道反抗不过敌人的时候,好多战士纷纷绑上***,往敌人堆里跳了进去,同归于尽……忽然,我热泪盈眶,满腔热血沸腾起来。军旗,一次次倒下,被扶起,又倒下,再扶起……军人们毫不畏惧、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泪眼婆娑,感慨不已。
在最终一场战斗中,小湖北主动报名敢死队,引出敌人火力点,然后让其他人快速过桥。可是,过桥不顺当,一个、两个战士倒下,连团座都被枪击中了,他用着自己最终一点力气喊道:“全部过桥!”然后倒在地上的两个战士快速跑过来抬起团座一起往租界跑。
现在的上海还保留着他们打仗的那个仓库,时刻提示着人们今日的美妙生活来之不易。八百战士,我像你们致敬!
《八佰》观后感 14
今天我和爸爸去电影院观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是战士们背着炸药包往下跳的场景,再想一想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父母有妻儿的人,那时候他们真的很让人敬佩!那时日本侵略我国,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比我国先进,但今时不同往日,我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强国,已经可以横扫任何来犯的敌人!